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前夫刚死时-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曼青又仔仔细细,一笔一划的看过,没错,就是大写的两千块。
  “今天才三月初八,他不是才去了整三个月吗?怎么会有……两千块钱?”因为怕被邻居听见,唐丰莲把声音压得很低。
  李曼青在心内补了一句:汇款回来的时候估计还不满三个月呢。
  大家都下意识的看李曼青,“丰年媳妇,你知道……吗?”
  “他倒是跟我说了两句,说是在深市包了活计,他们也才五个人,应该会分得多一点吧……让咱们别说出去。”她指了指左右邻居。
  因为当时县里盖百货大楼,找两家邻居儿子去的时候就听说他们家里有意见,觉着唐丰年分得多了,他们没有他的多,所以年后再叫他们的时候,都不愿再去了。
  其实,李曼青觉着唐丰年拿得多自有他的原因。一面,他是小包工,一份活计多少钱多少时日,人家上头大包工直接一口价交给他,接下来找多少个人做几天,每天做几个小时,分工如何都是他一手安排的,除去工人工钱和工料成本,剩下的无论多少,肯定都是他的啊。
  况且,为了接到活计,他多少次喝得烂醉如泥,这些钱本就是他该得的。
  “哼,那两个听到又怎么着,也不想想,要不是我们丰年找他们,他们去哪儿找一个月三百块的活?就是上矿也没这么好的事!”老太太嘟囔着,又骂了两句。
  “得了得了,儿媳妇快看看,上头还说了什么没?”老爷子更关心汇款通知的事。
  “收汇日期是三月二十五号,爸是今天收到的通知单吗?”
  “对,我刚把大双小双哄睡着,邮递员就上门说有咱们家的汇款通知单,因为数额大,要自个儿上邮局取……刚才工作人员说了,让咱们五天之内快去取钱,不然就得退回去了。”
  老太太被吓到了:“哎呀,那赶紧赶紧,别等五天了,现在就去!退回去就被人家邮局没收了,这可是丰年的血汗钱。”
  李曼青笑着安慰她:“妈放心吧,不会被没收,只会退给他。”
  但老太太还是不放心,硬催着唐德旺赶紧去取。
  李曼青看已经五点半快六点了,等公公去到人家都下班了,就道:“爸别跑了,明天再去也一样的,钱不会跑。”
  老两口都不好意思的笑起来。
  儿子能挣到钱,他们比谁都高兴,比谁都珍惜。
  李曼青见他们高兴,就把自己借钱买冰柜的事说了,两老知道她不会乱花钱,也倒放心:“没事没事,买就买了,下次过去云安把钱还了就行。”
  带他们去看过冰柜,曼青让婆婆去帮她看孩子,她自己进面包房发面去了,明天有奶油面包“面世”了,她得多发两盆面。
  有预感,明天的生意会来个“开门红”。
  也不知道大姑姐跟老人说了什么,到吃晚饭的时候,老太太就主动道:“明天汇款就曼青去取吧。”
  “丰年是汇给爸爸的,爸你拿着身份证和通知单就能取到,我就不去了吧?”不然搞得像她不放心,监督着老人似的。
  老太太看了一眼大闺女的神色,道:“不是,我和你爸想过了,现在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了,你在外面做生意,手里不能没钱,还是你拿着吧。”
  李曼青自然是要拒绝的,除了她自个儿卖面包的钱,唐家的钱一直都是老人在管,更何况这可是两千块呢!这么多她拿着也不像话,前头买房才把老人掏空呢,这次就当还他们的吧。
  “还是我来说吧。妈的意思是,钱你收着,丰年在外头,你一个人带俩孩子也不容易,你拿着爸妈都放心。”说着还眨眨眼,悄悄用嘴型说了三个字。
  唐丰菊。
  是啊,她倒是信任公婆,万一哪天唐丰菊又来逼老人,老太太立场不坚定又“借”出去怎么办?那可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心念电转间,李曼青最终还是点头应下,反正每个月她都拿两百块给老太太,大人和孩子的吃穿用她顺路的时候都会买回来,两百块基本就是他们的零花钱了。
  第二天,一大早的,才烤上面包,她交代公婆记得到点了把面包取出来,她则拿着公公的身份证和户口本,赶在邮局才上班就第一个把钱给取了。取了钱,她又顺路去信用社开户,把钱直接存自己户头上了。
  以后,就是两个孩子的。


第67章 
  因为心里有事; 一面是被唐丰年的汇款惊喜到,一面想到明天宣城县乃至云安市独一家的奶油面包就要出自她的手; 李曼青居然失眠了。
  兴奋到失眠。
  第二天; 顶着对熊猫眼去取了钱; 回家收拾好孩子; 公公也不卖洋芋了; 帮她把家什送到广场上。
  “今天来得可早; 正好家里小子上学前一再叮嘱要帮他买面包回去,昨天放学回来没见到面包,我都说了是双胞胎家没开门,他还不信。”
  “那咋整?”
  “还能怎么办,不答应今天帮他多买两斤,他就不吃饭……都是他妈惯的,以前在云城吃香喝辣把嘴惯刁了; 这个学期转学回来; 这也不吃那也不吃; 就是欠揍!”老太太恨得牙痒痒。
  有人就笑起来:“哟; 还欠揍呢?我怎么听说你家老赵连重话都舍不得骂一句呢?”
  ……
  老太太们叽叽喳喳; 家长里短的扯起来。
  李曼青才刚把奶油面包摆出来,等候多时的人群里就有人问:“这是什么?”长长的像芒果一样的形状; 两块面包片合并在一起; 中间又夹了乳白色的什么; 看着……就很有胃口的感觉。
  “奶油面包; 才新鲜出炉的。”按照以往惯例; 只要有新品上市,她都会拿出几个切成小块作免费品尝品。
  今天也不例外,李曼青用小刀切了几块,“婶子尝尝,这是我新做的奶油面包,全城仅此一家,就是在云安也没有呢。”
  这些老头老太太根本不缺钱,就好嘴,好尝个新鲜。
  你一块,我一块,没几下盘子就空了。
  “唔……有股奶香味儿,这是什么?”
  “婶子嘴巴可真厉害,这就是奶油,用牛奶做的呢!不过,虽然是好东西,脂肪含量却很高,婶子们如果有糖尿病和高血脂的不能吃哦。”
  老年人“三高”问题,在二十年后就没有人不知道的。奶油这种东西,也别说少吃了,最好直接别吃。
  “糖尿病啊……我倒是没有,但家里老头子却查出来了……”果然,老太太就犹豫起来。
  李曼青觉着,这虽然是个新东西,会给她带来一波利益,但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它样样好吧?万一真把老人家吃出好歹来,她也负担不起。
  奶油面包的主打人群还是年轻人和小孩儿。
  见有人犹豫,自也有人道:“我不怕,我们不吃就行,买给家里孙子尝尝,他在省城吃过几回奶油蛋糕,刚回来那几天天天闹呢。”又问卖多少钱一斤。
  “因这个奶油的成本很高,所以要两块一斤我才能赚点辛苦钱,家里孩子还等着买奶粉呢。”
  大家一听“两块”,还是退缩了,毕竟,这都够买一斤猪肉了。
  李曼青也不急,老人自个儿是舍不得买,但耐不住跟来的孩子闹啊,两个还没到上学年纪的孩子,指着面包叫“奶油”,老人狠狠心还是买了两斤给他。
  见有人买,别人犹豫片刻,生怕卖完就没了,狠狠心说“先来一斤尝尝”,就当尝鲜了。
  老人要省一点,但年轻人就不一样,双胞胎面包摊已经小有名气,每天不乏专门从县里别的地儿赶过来买的。
  中午十二点,正是许多单位午休时间,从各处赶来的医生、老师、公务员,有几个还问“老板娘这两天怎么没来,我同事说都没看到你”。
  “去云安办事了,喏,就是买了这种奶油,王老师可以尝尝。”这是老主顾了,她记得她是一小的语文老师,师范刚毕业一年。
  小王老师见中间白色的奶油花,惊呼道:“呀!奶油!你居然有奶油!我都一年多没吃过了。”
  说着也不问价格,“先给我来一斤尝尝,朱老师来,你也尝尝,以前我们师范后门有一家,每天都排着队买呢。”
  李曼青上辈子看过不少烘焙的专业书籍,面包片的松软,奶油花的多寡和形状,都是专门研究过的,自然不是外头粗糙的街头货比得上的。
  果然,“见过世面”的小王老师尝过后,立马竖起大拇指:“好吃,比省城烤得好,人家还卖两块五呢,当时我可心疼死了……哦对了,老板娘卖多少一斤?”
  李曼青笑道:“两块哦。”
  “才两块?比那家好吃多了,还便宜五毛钱呢!那给我来一斤吧。”见李曼青用塑料袋包着手拿了,她自个儿数着,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才四个就有一斤了,肯定不够吃啊!
  咬咬牙,心想,大不了这个月不逛街了,衣服也不买了,“还是给我来两斤吧。”
  李曼青笑起来,这小姑娘跟芳菲挺像的,都是活泼开朗的性子。
  她做得只有小孩儿巴掌大,跟芒果一样两头尖,中间宽大而圆润,个头均匀,打的奶油也差不多,两斤正好有八个,相当于五毛钱一个。
  见小姑娘买了,她同事也跟着买了四个,别的正式单位职工也不肯落后,都四个八个都买了。排队排到后面的人就着急起来:“老板娘不用过称了,反正大小都一样,随便捡个数吧……下午还要上班呢。”别耽搁时间。
  李曼青从善如流,直接用塑料袋捡了,四个作一斤卖,八个当两斤,没多大会儿,整整两箱奶油面包就没了。
  那些在旁边看热闹的,眼见着“稀罕物”就这么没了,都开始后悔起来,贵是贵了点,但肯定是因为好吃啊,要不好吃那些老师会买吗?
  带过来的奶油面包卖完了,剩下的玫瑰小面包和夹沙的,果酱的就没这么快了,饶是站在梧桐树下,还是觉着热,李曼青用双手当扇子扇起来。
  “曼青,卖得怎么样了?”
  她回头,见是老太太背着孩子来了。
  两小只看见妈妈,激动得“啊啊”叫着,使劲想从背带里窜出来。
  “差不多了,妈待会儿再帮我烤两箱奶油面包来。”她都做好了,只要放箱插电定时就行,这些工序老太太也会,赶紧答应下来。
  “来,快把午饭吃了。你瞧瞧,都一点多了,我们等了好大会儿你还没回家,你爸就让我送摊子上来。”说着递过一个大大的陶瓷口缸和洋瓷大碗。
  口缸里是用干辣椒清炒的瓜尖和精瘦的火腿肉,足足有半缸,还有拇指大一块腐乳,洋瓷大碗里是半碗多的白米饭和四块排骨,老太太路上走得快,还热着呢。
  李曼青心下感动,也确实饿了,坐凳子上吃起来。
  “慢点吃,不够妈再回去拿,家里还多着呢。”老太太从咯吱窝下拿出把篾扇来,一下一下的给她扇着。
  李曼青一面大快朵颐,一面含糊着道:“嗯嗯,不用,这就够了。”老太太在她平时饭量的基础上又多加了点。
  “行,喜欢就多吃点,把身子给养得好好的,以后孩子……”
  李曼青:“……”又开始畅享她那根本不存在的双胞胎孙子了。
  “吃过饭我帮你看着,回去睡个午觉,天太热了。”
  李曼青摇头,一次性卖光了再回家休息也不迟。
  双们在家已经吃过一顿了,但见妈妈吃得香,又开始张着手要了。李曼青顺手从炖得入口即化的排骨上夹了小块瘦肉给她们,只见小嘴巴一动,磨啊磨的,没一会儿又“啊啊”叫着要了。
  李曼青怕卡到她们,随意喂了两块就不给了。
  “对了,妈回去记得给她们一人两个磨牙棒。”
  老太太笑着拍拍大腿:“嗨,这俩小人精不用你说,自己醒来就指着要呢,我也不懂,被她们骗着给了好几次,一盒都快见底了。”
  李曼青:“……”怪不得小双吃肉都没以前香了,全被那东西撑饱了。
  “妈别给她吃太多,大双吃不来,全被小双讨去了,人家大夫说了,不能吃太多,每天三根就是极限了。”其实并不是,只是不想让她们坏了胃口。
  老太太赶紧应下。
  因为这儿人多,李曼青也不好意思给她们喂奶,吃过饭就恋恋不舍的把她们送走了,答应回家再喂她们。
  “曼青妹子,你家婆婆可真好,还专程给你送饭,我们家那位……哼!一天三顿都得等着我伺候呢!”对面卖包子的女人过来跟她闲聊。
  李曼青笑笑,跟着应和“是挺好的”,一家子都好,她一定会好好珍惜。
  “不过啊,也就是因为你能挣到钱,我看着妹子一天下来,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吧?”她试探道。
  李曼青仿佛被踩了尾巴一样,诧异道:“哎哟,嫂子可别逗我了,也就是看着卖得多点,但我成本也高啊,就那么巴掌大一瓶菠萝酱,都得五六块呢……不过是求个薄利多销罢了。”
  女人不太相信,但见李曼青皱着眉抱怨这个成本高,那个不划算的,也就半信半疑。
  “想来也是,妹子卖这些新鲜东西不一样,我啊,也就每天赶早能卖个早餐,过了那个点,半小时都没个人问信儿。”指着她还剩好几笼的包子给她瞧。
  李曼青笑着安慰了她几句。
  两点钟不到,唐德旺又送了两挑奶油面包过来,为了多卖一点,李曼青学着后世面包店的卖法,也不称斤了,直接按个头卖,五毛钱一个。
  人都是这样,两块钱买四个觉着贵了,舍不得买,但听见五毛钱可以买一个,顿时就觉着不那么贵了,原先犹豫着舍不得的,都争先恐后一个两个的买。
  其实打散了卖,李曼青还更划算呢。因为卖的个头多了,吃过的人多了,名声才更容易打出去。
  五毛钱尝个鲜,买卖双方都乐意。
  不知可是错觉,李曼青觉着,这样一来,居然比上午还卖得快些,公公帮着送了三回,原计划要卖到五点的数量,居然才四点半就卖光了。
  等回到家一数,她也忍不住笑起来,光四箱常规面包,加四箱奶油的,居然卖了两百二十多块钱!是平时的双倍了。
  她虽然也想到今天可能会小赚一笔,却没想到能够翻倍。毕竟这才第一天呢……
  虽然里头五毛的零钱快装了一口袋,但她却边数边乐……证明按个头卖的策略是对的。
  百货广场位置极好,左边是中医院,右边是县一小和机关幼儿园,前面还有个纺织厂,紧挨着纺织厂的地方还有个干货加工厂,也就是野生菌、山核桃、板栗子那些特产,都是出口外省的。
  当然,它卖哪儿不是关键,关键是厂子大,里头职工多,还是国营厂,工人收入也不低……这就意味着购买力。
  她决定,从明早开始,得赶早去卖一茬早点试试看。
  于是又比今天多发了三盆面,眼见着面也用得差不多了,又让公公去帮她买两百斤回来。洗过澡,她自己则背着双们出门,准备往县医院去。
  两小只终于能跟妈妈在一起了,高兴得手舞足蹈,一路都在“啊啊哦哦”说些只有她们听得懂的话。
  六个月的小家伙已经会要东西了,见到街上黄橙橙的菠萝和芒果,都指着手要。
  李曼青看见芒果就咽了口口水,上辈子的她可是周围人公认的芒果狂魔,因云岭省本就产芒果,她在省会城市十块钱就能买三公斤……是的,是三公斤,不是三斤!
  因为便宜,又喜欢吃,而且还不会过敏,她一个人不吃饭,一天就可以吃光三公斤。
  “老板芒果多少钱一斤?”
  “便宜卖了,只要一块,买的多可以便宜点。”
  一块……确实很贵,非常贵了!
  但俩孩子要得慌,今天又小赚了一笔,她还是舍舍得得的买了四斤。故意逗双们,把芒果拿到她们鼻子面前让闻,大双永远是最配合的,吸了一口眼睛就亮起来。
  这可把卖水果的都逗笑了。
  “几个月了?”
  听说才六个月,赶紧道:“太小了,闺女别拿这个给她们吃,喏,这几个山竹,酸酸甜甜,还富含维生素,不容易过敏。”
  李曼青知道,她其实也就是逗逗她们罢了,哪里真敢给孩子吃。一见山竹,口水也不争气的发作了,以前她想方设法备孕时,记得医生说过山竹是大凉的水果,尽量别吃。
  为了“心想事成”,她也确实忌嘴的。
  这么算下来,她已经有十多年没吃过了。
  “那把这堆全称给我吧。”
  等提了两大口袋水果走到县医院,她人都快虚脱了。
  经常打预防针,大底小孩子都怕穿白大褂的人,一见到他们,小双就把头躲到妈妈怀里了,就是大双也不敢乱动了,跟鸵鸟似的埋在妈妈肩膀下。
  李曼青拍拍她们屁股:“不打针不打针,妈妈来买点东西。”
  所有人都以为她怀孕了,她得买个验孕棒去看看,虽说自己觉着没怀,但以防万一,还是验过才能放心。
  也算巧了,她刚出医院门,就遇见孟玲玲她妈妈。
  “呀,这是丰梅她嫂子呢?哟,小双胞也在,怎么家里有人不好吗?”
  李曼青招呼一声,道:“没有,来买点药,婶子这是打哪儿来?”
  “起超媳妇儿快生了,说是要在医院里生,我刚送她来,这就回家去拿东西呢。”说着又满眼慈爱的看着双们,伸手摸了摸她们粉嘟嘟的脸颊。
  “真好看,跟两个玉娃娃似的,现在吃奶粉还是喂奶?”
  “两个臭丫头吃不来奶粉,怪折腾人的。过不了多久,婶子也要有孙子啦,先说声恭喜啦,到时候生了一定要说一声啊。”
  “好好好!要说的,起超还说要回来呢。大老远的,你说他这是犯什么浑,光来回车费都够她媳妇住院了……再说了,女人生孩子又不是老母鸡下蛋,哐当一下就好了的,他回来又能干什么,还不如在那边,好好干活……”
  孟起超是她大儿子,这次也跟着唐丰年南下了。
  自己老婆生孩子,他这当爹的尽量赶回来,本来也就是应该的,李曼青笑笑,不接她的埋怨。
  她作儿媳妇的,跟她当婆婆的,立场不同,心态肯定也不一样。
  “怎么提了这么多东西?要回家了吧?走,我帮你提。”不由分说接过她的水果,一马当先走前头去了。
  李曼青没法子,根本没拒绝的机会,只能加快脚步,用接近小跑的速度才能追上她。
  等到了唐家,孟家婶子水都没顾上喝一口,招呼过一声就回去了。李曼青跑出一身小汗来,赶紧把孩子放下来,她们小肚皮上也是汗湿的,又得用毛巾帮她们揩。
  等收拾好孩子,她才想起来芒果没吃呢,洗了手用刀削皮,再小块小块的切出来,放盘子里,摆在堂屋桌子上,用卖洋芋剩下的竹签戳着吃……
  孩子在毛毯上馋得流口水,她觉着,就为了这一刻,一天的辛苦都值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没有电视剧!
  没有电视剧的人生,就是有芒果也无法弥补!
  “这东西看着黄黄的,跟橘子一个色,吃起来可比橘子好吃多了。”老太太也感慨不已。
  “很贵吧?”
  李曼青不好说,只敷衍老人家,要让婆婆知道她居然用半斤猪肉换一斤水果,还不得心疼成啥样啊。
  “我爸呢?怎么没见人。”
  “嗨,糟老头子,精神得很,才吃过晚饭就抱着水烟筒出门了……现在肯定正在小卖部看电视呢。”
  唐德旺平时话不多,在大平地时唯二的乐趣就是抽烟和喝酒。自从来了莲花村,他又多了一个乐趣——看电视,不,准确来说应该叫蹭电视。
  人字形路口过去,还不到县城街上,有家小卖部,里头有台黑白电视机,他每天没事了就往人家那儿跑。
  刚开始还找点借口,有时是买包最便宜的春城烟,有时是买两斤盐巴,有时是味精……到去的次数多了,他就是什么都不买,人家老板也会邀约他进屋坐。
  老爷子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每次去都提两个小面包给他们家孩子吃,后来处熟了,也就不再客气,抱着烟筒“咕噜噜”的,一面吸,一面眼眨不眨的盯着电视看。
  老太太虽常说“少去几次,丢不丢人”,但其实心里也羡慕得很。只不过小卖部里全是大老爷们,她不好意思去,不然哪还有老爷子的事。
  李曼青也想起这茬来,婆媳俩对视一眼,都笑起来。
  “哟!笑啥呢,怎么这么开心?”原来是孟家婶子又折回来了。


第68章 
  孟家婶子笑着进门; “婆媳俩说什么呢,这么开心,怎么大门也不关?”
  唐家比孟家更靠近大马路; 她在家时进进出出要关门不说,还得把门闩上呢。
  “没事没事,有狗在呢。”罗翠珍挽住她的手; 要拉她进门吃水果。
  “别忙活了; 起超媳妇儿快生了; 我得去医院,是刚才忘说了,起超让问一下; 丰梅她嫂子什么时候有空; 他帮丰年带了信回来。”
  李曼青一顿; 专门带信给她?
  “是啊; 丰年可真会疼媳妇儿,肯定啊是有什么亲热话不好意思在电话里说呢; 还巴巴的带信回来。”
  李曼青被打趣红了脸; 她天天忙着生意; 唐丰年打过五次电话回来; 她只接到两次。
  有一次还是老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