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前夫刚死时-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骂着骂着情绪上来了气着自己。
众人这里正热闹着呢,就见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挤过来,“这里是唐德旺叔叔家吗?”
大家见他眼生,以为是又来找茬的,心里都替唐家捏了把汗,今天怎么就这么不顺呢?待会儿得劝老嫂子烧把香去。
老太太刚咽下去那口气,顿时又提起来,也不回去休息了,指着人家小伙子就骂:“还没闹够?老娘今天拼了命不要,也奉陪到底!”
小伙子:“……”一脸问号。
他指指自己,又看看老人,难为情的挠挠后脑勺,“我……不是……我是给你们家儿子跑腿呢,你儿子叫唐丰年我没说错吧?他到车站了,让你们过去搬东西呢!”
第90章
“啥?我儿子回来了?”老太太一惊之下; 连声音都变了。
李曼青也又惊又喜; 似乎是不敢相信; 激动得脸都红了:“谁让小兄弟来的?真是叫唐丰年的吗?”
明明那天打电话时候都还说下个月过生日才回来呢; 怎么突然就……
而且; 从省城回来的班车最早的也是五点那趟,她一看手表; 才中午十二点不到呢,按理说应该还在高速公路上跑着呢; 怎么就……
回来了。
小伙子比较老实,愣愣的看着她们; “是啊,就是叫唐丰年,我们一路坐车回来的; 就坐我旁边,买了好多东西; 车子只是从咱们宣城县过; 让你们拿背篓去……”
话未说完; 老爷子已经背了只半人高的大背篓出门了。
老太太也反应过来; 赶紧拉着儿媳妇:“曼青; 赶紧做饭,去后屋把火腿提过来,多切一点; 再去把上次省城带回来的香米拿来; 蒸一锅!”
周围街坊一听她吩咐; 又是香米又是火腿的,心里都羡慕不已。老唐家儿子和媳妇儿都能挣到钱就是好啊,啥好东西都有,都舍得吃。
等她乐颠颠的跑出去了,李曼青才反应过来,唐丰年可能真的回来了。众人自觉的各回各家,她笑着让带信的小伙子进屋喝茶,被他摇着手拒绝了。
房间门口的大狗还乖乖坐着,保持她离开时的姿势。
两个孩子还在里头跟大熊玩得不亦乐乎。
“你们爸爸回来了!”她笑得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像两枚漂亮的月牙。
“巴……啊……”小双坐垫子上扣床单花边。
可能是饿了,她朝着李曼青张手,嘴里“木……妈妈”的叫了一声。
李曼青一把抱起她,摸摸她脚下厚实的小棉袜,故意问:“你爸爸回来了,不是最娇气麽?待会儿会不会抱着他腿哭啊……你个小哭包,人见人怕!”
小双只会“咯咯”笑,露出几颗小米牙。
曼青把她放回垫子上,赶紧进厨房拿米。那是一袋北方省份产的香米,跟云岭省本地米不一样,又香又糯还好消化,买作一块八一斤呢,平时只有给孩子煮粥才舍得用。
她用小碗盛了满满的五碗,放盆里用清水淘过两遍,才把锅洞里的柴火引燃,开始煮米。
这边米煮上,她又去提块腊肉来,知道唐丰年不喜欢□□瘦的,专门挑了肥瘦相间各一半的来,切出四块巴掌大的,放旁边风炉上慢慢煮。
这个腊肉是宣城县一绝,直接放锅里煎炒的话,那味儿出不来,怪浪费的。她最喜欢放清水里煮,肉汤可以给大狗拌饭吃,人吃了肉也不会上火,连两个孩子都喜欢。
不过,既然要蒸米了,那就给她们蒸碗蛋羹吧。
李曼青又从碗柜里拿个土大碗,打了两个鸡蛋放水搅匀,撒点点盐巴,滴两滴猪油,等米放木头做的蒸锅里了,把土碗放米头上,上头盖一层洗干净的白纱布,外头再罩一顶竹篾编的锅盖,她就只用安心加柴了。
她在厨房里忙做饭,大门没关,一会儿的功夫听见有狗吠,知道是唐丰年回来了,但手上正忙呢,脱不开身,就大着声音问:“回来了?”
院子里的人不说话……也有可能是说了她没听见,狗也不吠了。
她喜滋滋的想:这几只狗记性倒是好,他走的时候狗宝宝才抱回来没几天呢,居然长这么大了还记得。
有时候啊,狗比人还记好呢!
正想着,风炉上的锅“扑腾扑腾”开了,怕汤扑出来溢在地上,她赶紧转身用帕子包着手去揭锅盖,拿根筷子搭在锅锅沿上,防止它再溢出来。
刚忙完直起腰来,突然就被人从后头一把抱住。
李曼青被吓一跳,使劲拍了那双大手一下:“快走开,吓死我了,跟你闺女一样,每天都要吓我两回。”
大双喜欢在她刚醒来的时候趴她脸旁吓她,还喜欢从被子脚那头钻进去,像只小老鼠一样窸窸窣窣爬到她肚子上去。
她既怕被子闷到她,又怕自己的脚不小心踹到她,每次都只能小心翼翼配合着在她出来的时候“呀”的惊呼一声,装出一副被她吓到的模样。
如果她不被“吓到”,小丫头又会有别的花样了!而且,防不胜防,她压根不知道她脑袋瓜里会想出什么花样来啊!
“大双麽?”男人的声音醇厚极了,可能是坐长途车没喝水,音色稍微有些干哑。
“除了她那机灵鬼还能有谁。”她嘴角翘起来。
想要转身看看他,他却把她紧紧抱住,让她转不过去。抱得太紧,以至于他身上那股汗味儿全往她鼻孔里钻。唐丰年不是那种不讲究的男人,一定是路途遥远赶得太急了……
李曼青心头欢喜,这欢喜慢慢的就化作柔软,将她整个人紧紧的包裹住。
“好了好了,先去洗洗,饭一会儿就好。”她温柔的说话。
男人果然“嗯”一声,松手让她做饭,刚走了两步,又折回来问:“她们在哪里?”
李曼青不用确认就知道,他问的一定是大双小双。这个男人,平时打电话,他对闺女的疼爱都快从电话线里溢出来了。
“房间里,你这一身可别吓到她们……”话未说完,就听见她拴在门把手上那只狗吠起来。
吠了几声想起来是男主人,就“呜呜”叫着开始摇尾巴,又蹦又跳。
唐丰年却眼神一暗,他的孩子,他不在的日子里,就是这么像两只小可怜似的,被关在屋里,没人陪就只能用狗看着她们吗?
遂也做好了思想准备,准备着一开门就看到两只穿得破破烂烂,脏兮兮的“小可怜”,可能没大人带,鼻涕眼泪都淌一身了吧?可能到点了饭还没熟,都饿得口水滴答了吧?
他的闺女真可怜!
……
然而,等他推开门,看到的场景却完全不一样。
首先,他开门就遇到了阻碍。
平时轻轻巧巧一推就能开的门,现在却好像……遇到了阻碍?像有什么小东西挡着一样。但阻力又不太大,甚至是极其微弱的,要不是因为有了孩子后他什么都小心翼翼,可能都不会注意到,一把就推到墙上去了。
孩子……不会是孩子在门后玩吧?
想到这个可能,他愈发小心翼翼,生怕推到门后的闺女,温声道:“是谁在后面?”一问出口又恨不得拍自己脑门,她们都还不会说话呢,他这不是自言自语吗?
谁知,大双却是超乎他想象的孩子。
“巴……啊!”她用小手在门板上拍,发出不太响亮的“啪啪”声,似乎是在威慑他。
唐丰年:嗯?会叫爸爸了?!
他欣喜若狂,又问:“是大双吗?”
“啊啊!”小丫头垫着脚蹦跳,想要把妈妈引来,有怪蜀黍来了。
刚才的狗吠声,她下意识就爬过来顶门,现在听到这把声音,怎么像在哪里听过呢?
她歪着小脑袋想。
就这么一愣神的功夫,唐丰年终于把门推开个缝,侧着身子钻进去。
眼前的场景……他是没想到。
整洁的床铺,五颜六色的垫子铺在地上,花纹图案虽多,但被人心灵手巧的拼出个整齐美观的图案来,上头坐着个白玉团子,比四月份胖了些,也长大不少。
露出来的小胳膊都粗了,头发也乌黑不少,只到耳朵根,没有像别的小孩儿一样扎小揪揪。衣服穿得干干净净,一点污迹都没有,更别说什么鼻涕口水了。
看着他这个“怪蜀黍”的眼神倒是呆愣愣的。
怎么就……这么可爱呢?
唐丰年一个大跨步过去,抱起她“吧唧”一口,小声道:“你是小双,爸爸没记错吧?都长这么高了,姐姐呢?”
小双也觉着这声音有点耳熟,所以没哭,指着门后“哦哦”叫。
唐丰年顺着她的小手指看过去,就见大闺女正靠在门后墙上,右手食指含在嘴里,一眨不眨的看着他。
看这样子,果然是会走路了……
唐丰年又有点暗淡,他已经紧赶慢赶,赶紧把手里的活做完赶回来了,还是没赶上她们会走路的那一刻吗?
“大双,过来爸爸这儿。”他朝她张开大手。
但大双依然靠在墙上,眼神里写满了“你走开”“我不认识你”。
“我是爸爸啊,忘了吗?”他愈发暗淡了。
大双捕捉到“爸爸”两个字,嗯,是妈妈常说的。她“巴……妈妈”叫了一声,怕厨房里的人听不见,又大声叫“妈妈”。
李曼青听见,“诶”的答应一声。
小家伙终于有了安全感似的,靠着墙慢慢的往妹妹那边移动,反正就是不去他面前。
唐丰年无法,又舍不得强行抱过来,惹哭了心疼的是他,只能转身去门口,从背回来的牛仔大包里翻出一辆小汽车玩具来。
果然,四个轮子是小丫头最爱的。一看到小汽车,眼睛就亮了,虽然还是不叫他,但已经蹒跚着扶着床走过去。
“啊啊,车车!”
第91章
大双的抵抗在小汽车玩具面前土崩瓦解; 唐丰年趁她开心; 一把给抱起来,高高的举过头顶; 架在脖子上。
这样的举高高,大双非常喜欢; 是爸爸的感觉!立马就笑着抓他耳朵和头发,“啊啊”乱叫。
小双在旁看得眼馋。
可是妈妈教过了,不许争不许抢; 姐姐玩就先给姐姐玩吧。
她不太开心的扣着花边。
唐丰年自然不会忽略她,放大双下来; 把她也架上去; 逗得姐妹俩都笑不停。
“你听听; 我就说嘛,丰年回来肯定先着紧他那两个大宝贝!”
见老爷子只是笑; 不搭话,她又道:“也不知道都买了些啥; 大包小包瓶瓶罐罐的,亏人家给他上火车。还有,你瞧瞧那个大箱子是什么,看他扛着怪吃力的……”
“得了得了,吵了一上午还不嫌累麽?赶紧歇会儿吧。”
“我说唐德旺; 还好意思提吵架的事?大清早的不在家你又跑哪儿去了; 要不是曼青帮忙; 你就等着慢慢的回来给我收尸吧!”说着说着; 罗翠珍又难过起来。
今天多亏儿媳妇给力,拉着那死泼妇给她打,不然她这口气还要堵多少年呢!
老爷子知道她是又想起偏心眼的老丈人了,也不跟她计较,“唉,算了,丰年也回来了,架也吵了,以后不来往就行……想开些。”
“哼!放心吧,我罗翠珍想得开,要想不开坟头草都有人高了!”似乎是想到儿子刚回来,说这个不吉利,她又赶紧改口:“瞧我这寡嘴,说什么呢,让大双来打奶奶嘴巴。”
“大双呢?”
李曼青从厨房里伸出头来:“妈回来了?先等会儿啊,饭快好了。”
罗翠珍见拴门口那只大狗,先把绳子给解了,放它自由,这才进屋看儿子。
唐丰年正轮流抱闺女们举高高呢,举得姐俩笑个不住,正处于长牙期,口水不是一般多,一笑就喷口水,密集的“小数点”都快织成一张网了。
“哎哟得了得了,别闪了肝。”老太太拉住儿子,把小双抱过来。
老人常说小孩儿心肝不正,不能抱太高,不能做太大的动作,不然会颠了闪了心肝。
又见小双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都乱了,左边别着朵向日葵的小夹子也颠得东倒西歪,就骂道:“你媳妇儿才给她别的,可别动掉了,不然待会儿臭丫头哭给你看。”
说是“臭丫头”,却把小双亲了又亲,直说“真香”“妈妈又给洗澡了吧”。
唐丰年含笑看着,眼里说不出的满足。爹妈安好,老婆贤惠,闺女听话……此生别无他求。
“赶紧的,别愣着了,快洗漱去,瞧你这一身尘土……”
儿子一出门,她就把孩子抱出去堂屋,交给老头子看着,自己进厨房去帮忙。
“妈你去坐着歇会儿吧,我再炒个菜就好了。”灶台上已经放着几碟炒好的菜。一盘嫩葱炒豆腐,一碟青椒小炒肉,还有切好的火腿肉,蒸好的蛋羹。
一家人吃饭,也没必要做多少花样和菜碟子,只要分量足,味儿够就好。
“那行,我先端饭出去,给他们炸点儿花生米,好下酒。”
李曼青答应下来,正好昨天摘回来的黄瓜还有两根,她快手快脚把皮削了,一刀切两半,把里头的瓤和籽都去了,拍蓉凉拌。
这种黄瓜跟世面上绿皮的不一样,它是黄皮的,形状短粗如包谷棒子,嫩的时候稍微带点儿青绿色,越老越黄,养得再久些甚至可以变成金黄色,黄金灿灿的挂在枝头,格外漂亮。
她记得去年这时候,唐丰年挺喜欢这个菜的,就着凉拌黄瓜每顿都能多吃一碗饭。
而且他还不太能吃辣,不吃姜,所以生姜她就没放,辣椒也只放了一点点。
等菜全都出锅,唐丰年也刚好从洗澡房出来,头发上的水汽还没干,上身也没穿衣服。皮肤白了,嘴唇周围冒出一圈青黑色的胡茬就愈发明显。
这是时隔半年,李曼青再次见他。
比半年前瘦了一点点,但身上的肌肉却感觉更铁了……一定是工地干活太累了。
其实,她也劝过他,让别什么都亲力亲为,既然是包工头,就要有包工头的“福利”,把事情交给信得过的人,每天下去转转就成。
但他说大家都一个地方出来的,他不干不像话,而且现在才起步,得什么都放自己眼皮子底下才能放心。亲力亲为,也是一种安心。
两人眼神在空气里短暂的对接,李曼青敌不过他眼里的炽热,不自然的转开去,落在他赤。裸的胸膛。
“有闺女在,还是注意点儿,等会儿,我给你拿体恤来。”她不喜欢那些动辄光膀子的农村汉子,尤其家里还是两个闺女,别带坏孩子。
唐丰年从善如流,又道:“累了就好好歇歇,我自己拿去。”
李曼青就看着他背影发笑,心道:哼!知道我累了,做饭这才九牛一毛呢!回来也把孩子丢给你带带看,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着那十个小时,就没有一秒钟是省心的。
没一会儿,一家四口,哦不,算上嗷嗷待哺的两小只,应该是六口,围坐桌前。
“动筷吧,吃了好好歇息。”老爷子一发话,李曼青就拿小勺子舀蛋羹喂孩子。
稍微慢一点,她们就急得哇哇叫。
唐丰年爱极了她们这小模样,主动接过勺子,让媳妇儿先吃。
李曼青也乐得轻松,端起已经被男人夹了好几片火腿的饭碗……夹太多了,都快把米饭给盖严了。
这臭男人,才四个大人吃饭,桌子就这么大,还怕她夹不到吗?真是多此一举!
心里却觉着甜丝丝的,平时她喂孩子婆婆也会帮着留菜,但那种留盘子里的跟直接夹她碗头上的……真的不一样。
只要有香喷喷的蛋羹,孩子才不管是谁喂的呢,“嗷呜”一口恨不得连勺子都吞进去,吓得唐丰年捏着把汗,不住的提醒“慢点慢点,多的是”。
这么稀罕几个烂鸡蛋……不会是平时老人舍不得给她们吃吧?像他们几姊妹小时候,因为不常吃到,所以好容易吃到一次就跟害了鸡蛋痨似的。
还好老两口不知道儿子的想法,不然都要喊冤了。
天地良心,这俩小祖宗,一块八一斤的香米都随便吃呢,新鲜水果排骨大骨头就没一天断过,还会克扣她们两个鸡蛋?!
“怎么回来这么早?”老爷子闷了口酒。
李曼青也竖起耳朵听着。
“工地上的活计告一段落,就回来几天。”绝口不提是因为想老婆想孩子了提前回来。
听说还要再回去,几人都有些小小的失望。
但李曼青知道,现在的分离只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在一起,也能理解。其实,这个男人比她想象的更想跟她们在一起。
“干到过年,有了本钱就回来自己干。听我同学说咱们县里要发展经济,这两年要盖的楼房多着呢……”
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唐丰年不慌不忙的喂了孩子两口,才继续道:“我还听说了,到时候要普及自来水和修路,如果……”
李曼青也跟着点头:“对,我也听说了。”
上辈子宣城县改成宣城市,县里多少楼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而且这个时间持续了至少十年,改之前为了达标要建,改以后规格提高了更要继续建。
而且,最主要的是,修自来水和道路!
如果没记错的话,前几天她才特意问过蔡雄波两口子,专门帮她咨询过云安市的律师,说撤县设市要求“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1】……他们村的自来水就还没通呢。
当然,他们没有多出来的二十年人生,上头不放话,所有人都只以为是县里要大力发展经济……她既然有“天眼”,是不是就可以赚这个钱呢?
如果唐丰年能抓住这个机遇……挣的可就不是她卖手表那点“小钱”了。
她男人怎么就这么有远见?!
她翘着嘴角看他,边看边笑。像小姑娘看了不起的意中人一样,眼里的钦佩一目了然。
老太太和唐德旺对视一眼,都笑起来。他们小两口感情好是好事儿啊!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他们就能有孙子了。
“那能在家几天?”老太太比较关心这个。
“到时候看吧,估计得等孩子周岁过了再说。”
今天才九月二十九号,生日在十月十六号,那少说也要待二十天的。
老太太舒了口气,“多在几天好,过几天叫你大姐和二姐回来,咱们把中秋给过了。”今年有闰八月,本来中秋过的都是前一个十五,但因为儿子不在家,他们也没怎么过。
老爷子也道:“办周岁好,咱们家猪也大了,先把猪给杀了。”
唐丰年点头,反正闺女周岁肯定要好好办,不止要杀猪,他还计划买两只羊,买头牛来宰宰呢。
“啊……阿米……”小双见爸爸只顾着跟妈妈对视,急了,她嘴里空空的什么吃的都没了呢!
“快喂她快喂她,吃不到能把你屋顶给掀咯!”老太太催儿子。
就这么一面吃,一面聊,还得时刻喂孩子,这一顿中午饭直吃到两点钟才结束。当然,不想唐丰年费心,大家都有默契的没提罗母来闹事的事儿。
老太太把碗筷接过去洗,嘱咐儿媳妇给儿子收拾东西去。
李曼青刚走到门口,就见唐丰年埋头鼓捣一个长方形的巨大纸箱。
“里头是什么?”她刚出口,就难以置信的揉了揉眼睛,等等,纸箱正面印着的东西……不会真是电视里吧?!
实在是太久太久没有见过活生生的电视机了,她觉着今天的惊喜有点多。
男人见她高兴,只觉着一路搬回来的辛苦与奔波都值了。他还记得她在深市那几天,上街见到人家有电视机的铺子,脚都不会动了……看着电视机的眼睛仿佛都在发光。
当时他就纳闷:那么个铁盒子真有这么大吸引力?
要回来的头两天,不知道怎么的就想到了她的眼神……一定是极其喜欢的,才会这样。他从来没见过她用那种喜欢至近乎痴迷的眼神看什么东西,衣服鞋子不会,吃的更不会。
他专门去了卖电视机的地方,根据家里堂屋大小,买了个三十二寸的长虹彩电。
“还三十二寸的啊,怎么买这么大?”李曼青看着电视机纸箱,连声音都颤抖了。
没看过电视的人,无法理解一个电视剧妇女在落后的九十年代对一台彩电的稀罕——真是致命的吸引力啊!
“买作多少钱啊?”
“四千八。”似乎是怕老人听见,他把声音压得很低。
李曼青控制不住“啊”的惊呼一声,四千八啊,这么贵?!再添三千都能把现在这座房子买下来了。
不过她也知道,这年头的长虹彩电是彩电业的龙头大哥,人家质量好,售后服务也好,卖得贵也算正常,对得起这个价。
但莲花村有电视机的没几家,他们都没接闭路电视,而是接收对面村子的“锅盖”信号。
这个李曼青知道,接闭路电视要交钱,但对面村里有户人家有锅盖那么大的卫星电视接收机,可以通过转动“锅盖”和接收机来调频道。
莲花村的人只要在家接收他们家的信号就行,不用花闭路电视钱。但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自主选择权,只能被动跟着人家看,人家看什么他们就得看什么。
所以,他们的电视机要投入使用的话,要么就是跟着人家看,要么就是去村委会开通闭路电视。
唐丰年早想到了,“我刚让爸去村委会了,待会儿接了线试试看。”
“呀!这么快?”李曼青高兴得跳起来,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