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前夫刚死时-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曼青当晚就上乔家去,让他们明天再多拿点来,最好有多少拿多少,省得他们放厂里也浪费。
  果然,接下来几天每天都能卖八九十瓶出去,跟卖面包比起来虽不多,但一天下来也能挣十块钱左右,相当于在工厂上班了。


第116章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李曼青每天都能帮乔家卖出两百来瓶牛奶; 两口子感激不已。
  其实; 两百多瓶还算少的; 他们倒是想多拿些去卖; 问题是李曼青忙不过来啊。
  天气冷了; 起床愈发困难; 孩子们在家都来不及早餐; 家长心疼他们,拿一两块钱让去面包房买吃的,二小后门口经常排队排到大马路上……孩子太多了。
  一般家庭的孩子就一个面包; 家庭条件不错的都是两个面包配一瓶牛奶; 她一个人既要拿面包又要拿牛奶; 有时忙得面包都没时间做。
  老太太把孩子交给老爷子看着; 自己也来帮忙,但饶是如此,两个人依然忙得吃中午饭的时间都没有。
  “曼青,我看着,你回去睡会儿午觉吧; 看脸都黄了。”这段日子太累了。
  李曼青也不客气; 想着待会儿早点过来换婆婆回去休息也一样,刚走到广场上就遇见笑眯眯的大姑姐。
  “大姐这是要去哪儿?”
  “自然是找你啊!判了判了……”
  “什么判了?”李曼青大惑不解。
  唐丰莲笑着在她肩上拍了一把:“咳,你还不知道吧; 上次讹你姐夫那伙人判刑了!还揪出幕后主脑了呢!”她高兴得红光满面。
  “哼; 王八蛋; 还想来讹咱们,进牢里讹去吧!”唐丰莲笑着骂了几句,又笑着问:“你知道幕后主脑是谁不?”
  李曼青已经有了猜想,但还是配合的问道:“是谁?大姐快说吧,别吊胃口啦。”
  “就是罗家那个二流子,罗有秀!”
  原来,罗有秀自从半年前因盗窃罪被判刑几个月后,不敢让家里人知道,一个人咬牙在省城关押了一段时间。
  后来因表现良好,把赃款给退回去了,好容易熬到放出来了,又跟省城的二流子混到一处。
  整日间称兄道弟,别的好事一样没学会,坑蒙拐骗倒是更上一层楼。后来在省城没钱了,他又跑回大平地,悄悄把自己坐牢的事跟最疼他的爷爷说了,老爷子立马叫上儿媳妇上唐家,准备大吵一架再讹点钱。
  谁知道钱一分没到手,却被唐家婆媳俩按着打了一顿,回去睡了三天,把唐家祖宗十八代全问候遍了。
  本来他坐牢的事家里也只有老爷子和他妈知道,经这么一闹,县内十里八村全知道了!尤其家里两个哥哥嫂子,说是孩子以后还要做人呢,有个坐牢的叔叔出门抬不起头,必须要分家。
  罗父罗母自然不同意。
  但两个嫂子也不是橡皮泥,回娘家搬了救兵来,一哭二闹三上吊,说分就分。最后,家是分了,但罗有秀的名声也算彻底臭了。
  想要再在周围找媳妇是不用想了。
  而且,他找不到媳妇不止光名声臭,还没钱!
  两个哥哥分家时候以各家孩子多为由,分走了家里绝大多数钱财和田地,他一个光棍汉本来分到的就少。他爸妈倒是想补贴他,但两个嫂子说了,爷爷那份给他她们没意见,但公婆的却不行。
  若给了他,以后他们就不给养老了,让罗有秀养去吧!
  他给他们养老?他连自己都养不活!
  虽然是最疼爱的小儿子,但罗父罗母还是坚定的选择了大儿子和二儿子,一人跟一家,剩下老爷子……反正活也干不动,钱也挣不进来了,就塞给罗有秀吧。
  所以古人没说错——上梁不正下梁歪。爹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罗老爷子当年偏心眼,逼着闺女补贴哥嫂,现在轮到儿子也偏心眼,谁能挣钱抢着跟谁,丢下一事无成的小儿子不管不顾。
  罗有秀天天往外面跑,有时候几天不归家,老爷子一个人饥一顿饱一顿,最后村民实在看不过意了,来县里找罗翠珍,让她把她爹接来城里养老。
  罗翠珍把脸一翻:当初偏心眼要逼死我的时候怎么想不到还有今天?养老?不可能的!
  只每逢过个十天半月的,悄悄请村人带十来斤面条几斤肉回去,别饿死他就行……人愣是没回去看一眼。
  罗有秀原先在县里就已经结识了刘三等人,常跟着他们混吃混喝,赢钱了大鱼大肉下馆子进舞厅,输钱了就村里偷只鸡骗条狗的混过去。
  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听来的,唐家已经出嫁的大姑子在莲花村买了洋楼,心头非常不是滋味。
  他姑姑可真有本事,自己买了房子不算,还把出嫁的闺女也带出来,跟着买了大房子。他这个侄儿子还跟她流一样的血呢,却被他们害得人不人鬼不鬼!
  唐家的歪主意他不是没打过,但行不通啊。
  想再去摸点钱花花,但唐家每天大门紧闭,也不知道里头有人没人。有两次他假装找姑姑,敲了半天门没反应,也不知道是听见他的声音故意不给开门,还是真没人在家。
  有一次他瞅准了只有李曼青在家的时候摸去,刚开门呢就有三只狼狗窜出来,要不是跑得快,身上就要少几块肉了。
  他也想往里扔个毒包子啥的毒死那几只讨人厌的狗,问题是他扔进去的东西狗都不吃!不止不吃,还吠得厉害,一吠起来隔壁邻舍都伸头来看,他跑还来不及呢。
  罗有秀也找过刘三帮忙,但附近这些二流子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知道唐丰年为了媳妇闺女,连亲外甥都可以往死里打……他们也不敢去。
  唐家不敢去,但并不代表刘家不敢去,尤其刘建国还是个什么都好说话的老好人,又才刚搬来没两天,想要占他便宜很简单。
  于是,几人一合计,就定下个仙人跳的局来,借菜贩子的口找他喝酒,多来几个“朋友”把他灌醉,再将他搀扶回刘三家,外头随意找个鸡婆,衣服一扒塞一个被窝去……第二天再“捉奸”就行。
  他们自以为天衣无缝,却不知刘家人敢报警,更不知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等反应过来时,刘三等人已经把这位“刘能”供出来了,他本来就是有案底的人,在这件案子里又是主谋,判决的时候肯定就是从重从严了。
  “居然判了三年啊……”李曼青喃喃自语,上辈子那个一起生活十多年的男人,终于走上了他应走的路。
  “咋啦?你还嫌判多了啊?”唐丰莲笑着推她。
  “哦,不是,我的意思是那至少这几年都能安宁了。”
  “这可不好说,安宁个两三年,等他出来说不定还会打击报复呢……不过我也不怕,再敢来惹我,再送一回!”她唐丰莲从来就不是胆小怕事的女人。
  李曼青点点头,是啊,如果三年的劳改生涯还不能让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那他真是没救了。既然没救,那就别在外头祸害别人了。
  晚上,唐丰莲把这好消息跟老人也说了,他们都“阿弥陀佛佛祖保佑”的念了几句,可把那坏坯子收拾了。
  “不行,去了这么大的晦气,丰莲建国你们要摆酒。”
  刘建国傻呵呵的笑,岳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只会跟着点头。唐丰莲掐了他一把,“摆什么酒,妈你就是,低调点不行吗,咱们欠丰年的钱都还没还清呢……再说了,这几天我生意好做,没工夫摆酒。”
  她这几天在广场上卖衣服忙得不可开交,唐丰年确实眼光不错,帮进的衣服都很受欢迎,尤其是那些小孩穿的牛仔衣牛仔裤。
  其实牛仔料子不值钱,在外国那是真正的穷人才穿的,但胜在新颖,在县里都还以的确良为主打的时候,他们的牛仔裤就显得鹤立鸡群了。
  尤其是唐丰年进的款式还多,喇叭的直筒的小脚的,黑的蓝的浅蓝的由深到浅,大小号数齐全,每个年龄段的,男孩女孩的都有……简直不要太丰富。
  刚开始,唐丰莲还怕没人买,专门挑的赶集日去卖,摆两个摊子。各个乡镇进城的人多,都集中在东大河边上,她就在那儿设了个摊,刘建国在小广场上守住大本营。
  后来发现,非赶集日,她的衣服也不愁卖,最差那天卖四五件,每件赚一两块钱,比在工厂上班还划算呢!
  所以,干脆一天不落的摆摊去,才卖半个月呢,就比种菜两个月挣的还多。
  尝到甜头后,她也不要什么女人衣服了,跟唐丰年说只要童装,不止要衣服裤子,连鞋子也帮她进一些。
  这时候普通人都还在穿塑料底布鞋的时候,唐丰年进的白色运动鞋就成为一种时尚。不过,宣城县人不叫“运动鞋”,而是叫“旅游鞋”,顾名思义就是城里人出门旅游才穿的鞋子。
  现在,不用等出门旅游了,孩子们上下学也能穿。鞋头几块天蓝色的人造革,双侧镂空网状,再系上纯白色的鞋带……走出去别提多威风了!
  跟一般球鞋不一样的,里头还有内增高,鞋底是波浪形设计,有点仿登山鞋的设计。虽然质量确实不咋地,但款式漂亮新潮,全县掀起了一股“旅游鞋”风潮。
  李曼青看着心动,想让唐丰年也帮她买两双带回来。
  “带啥带,别带了,咱们自个儿买去!”唐丰莲挽住她的手。
  李曼青眼睛一亮,这是又要去深市了?现在宣城天冷了,不知道在深市那边怎么样,她们去的话要带什么衣服,要不要再买新衣服。
  自从有了余钱,不止孝敬两头老人,她对自己也慢慢好起来。上百的名牌内衣,几百的羊绒大衣也有那么几件了。在宣城县这样的小地方,如果再买的话,也不知道还能买什么。
  “咱们去云安!”大姑姐看着她坏笑,意思是“小样想多了吧?”


第117章 
  说定上云安; 李曼青去约蒋玉兰和石秋菊; 唐丰莲回家去跟公婆说一声,正巧被隔壁的杨丽娜听见; 说明天正好休息; 也想跟她们去。
  正好,双们已经一岁多; 可以出门了,李曼青也想带她们出去玩一玩。
  头天晚上李曼青见到杨丽娜,给她送了两套小辉的衣服过去; 全是商场里买的高档货; 她自然欢欢喜喜收下; 难得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说是明天也要给双们买两样。
  李曼青让她别买了; 有这钱给家里买几顿菜就成。
  她给大双准备的是一套淡蓝色带小星星的棉衣棉裤; 小双的是喜庆的大红色带雪花的,两姐妹都穿上小皮鞋,穿了两双厚棉袜,再戴个毛线帽,也不怕冷到了。
  才刚给她们“绑”车上呢; 老太太看见就笑起来:“呀!今天是过年啦?我孙女咋穿得这么漂亮啊?”
  小双对“漂亮”已经有模糊的概念了,那是好看的意思,立马就眉开眼笑起来。小手手还得意的拉拉棉衣; 似乎是“奶奶你快看漂不漂亮”。
  “漂亮漂亮,我孙女最漂亮!”老太太低着头在她们脑门上亲了几口。
  “妈; 要不你跟爸也去吧,难得大姐也去呢。”她昨晚就劝过了,但老人就是不去,一会儿说坐不了车,一会儿说丢不下生意,还说家里不能没人。
  “诶不去不去,你们去好好玩,家里我们看着,待会儿让你爸送你们去车站啊。”老太太乐颠颠的上铺子去了。
  没一会儿,唐丰莲和杨丽娜也过来了,还有穿着背带牛仔裤的小辉,手里拿着个烤红薯边走边吃。见到李曼青,立马把红薯递过去:“姑姑吃,好吃,可香了!”
  李曼青见他跑得急了有点重心不稳,赶紧道:“慢点慢点,小心脚下。”
  杨丽娜也哭笑不得,“这臭小子,有好吃的还一个挂念你姑姑,吃你的,我这儿给她们带了有。”说着递过来一个报纸包,里头是几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
  李曼青咽了口口水,虽然家家户户都有这东西,但全村都忙着挣钱,还真没人有这闲工夫烤了吃。
  “嫂子咋想起烤这个了,一定起大早了吧?”
  杨丽娜笑道:“不是我起早,是爸听说咱们要出门,就早早的起来烤,说让带着路上吃,不用花伙食费。”
  李曼青心下感动,知道她爸是想让她们省钱,但她还真不在意路上花那点钱。他自己没能力挣钱,节省惯了。
  双们闻见香喷喷的烤红薯味儿,小鼻子一皱一皱的,眼珠子跟着那报纸团子动。
  李曼青知道她们是小馋猫,一边吃一边掰两小块碎的喂她们嘴里。大双想伸手来抢,被她躲过去了,她可不想带两只脏兮兮的小花猫逛街。
  几个女人一汇合,就往县里班车站去。
  小杨师傅早早的给她们留好位子,几人一上车就发动车子,往云安驰骋。三个孩子过了刚上车那阵激动,没多大会儿就睡着了,李曼青跟大姑姐计划着,待会儿要买些啥。
  手里渐渐有钱了,对于买东西,她第一考虑的不再是价格,而是喜好。如果真喜欢的话,多花点钱她也不介意。
  因为在云安的房子只是抵押出去,家具啥的都还在,中午饭几个女人是在蔡家吃的。大家买菜买肉,自己想吃啥做啥,比外面的干净还省钱。
  如果,可以忽略三个孩子打嗝的话,这一顿还是吃得挺开心的。
  早上烤红薯吃多了,又在班车上窝了两个小时,肠道不太通气,中午饭再吃点好的……不止打嗝,还放屁。
  自家的傻丫头还打个嗝就“咯咯”笑,说“羞羞”,生怕别人不知道她们的“杰作”。搞得小辉也跟着“屁屁”“屁屁”的叫……李曼青红了脸决定以后再不带她们来了。
  她丢不起这人!
  “曼青妹子怕什么,小孩子嘛,谁不是这么过来的?你看你家小丫头也知道脸红了呢!”
  只可惜大双是假小子性格,她们说她们的,她依然玩得开心。
  “就是,吃了那么多红薯,能放屁是好事儿,放出来就不会积食啦。”
  ……
  于是,这逛街的一天就在女人们对“小孩儿到底是放屁好还是不放屁好”的话题讨论里度过的。
  等下午到家,几乎是满载而归。
  李曼青给两边老人各买了几套过冬衣服,三个孩子的也没少买,都一视同仁,大双小双有的,小辉也有。杨丽娜也难得的给她买了一双皮鞋,说是小辉收了这么多东西她不好意思。
  本来说好要来买运动鞋的,结果运动鞋没买,反倒买了一堆过年吃的。
  说好的,二月十八号除夕,唐丰年他们二月十号左右才能到家。怕到时候没时间来云安买年货,所以现在先陆续备上。
  只可惜,她想象是美好的,说好当年货的东西,才二月份没到呢,就被吃光了。
  那些果冻,她上辈子就挺喜欢吃的,这次去买了好几斤,自己每晚看电视的时候吃几个,村里小孩来看电视每人给几个,三个孩子见到,也眼巴巴的快馋哭了。
  她没办法,只能用刀子给切成特别小的小块,给他们尝尝。
  这一尝可不得了!三小只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立马饭也不吃了,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要果果”。
  老太太把李曼青念叨了好几天,说是把孩子胃口带坏了。
  “奶奶,要果果。”小双才睁开眼又要吃的。
  老太太气得在她屁股上拍了两下,“要要要,有汤有饭不好好吃,那些乱七八糟的吃了又没营养!你瞧瞧,眼角上糊着的是什么?”因为零食吃多了,小孩儿眼屎也比平时多,大便也没以前好解。
  老太太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为了追着她们喂饭,脚底板都快跑起火泡来了。
  “你们妈妈干的好事,把你们两个瘦猴子惯的……你爸爸他们小时候,哪里有什么零嘴吃,能吃饱都阿弥陀佛了。还记得你大姑妈结婚那年,你爸爸送亲去,人家整个刘家村的人都笑话咱们穷呢,说好不容易有个儿子,也瘦得竹竿似的……再不好好吃饭,小心你俩也瘦成竹竿!”
  “爸爸,姑妈。”大双听不懂别的,只捕捉到这两个词。
  老太太给她们穿衣服的手就顿住,“唉,你们也知道想爸爸了,这日子真是一天天的数着过啊。”
  “爸爸,爸爸,爸爸!”小双激动的拍小手。
  因为太激动,不小心又喷出一小包口水来,溅在奶奶脸上。
  老太太哭笑不得,轻轻打她:“你闻闻,什么味儿,这小嘴巴像几天没刷牙似的!臭不臭啊?”
  其实李曼青每天都会帮她们漱口,清理口腔,但因为吃上火了,刚醒来的口气确实有点不好闻。
  小丫头立马把嘴巴蒙起来,用黑溜溜的眼睛小心翼翼的看着奶奶,生怕奶奶再说她臭臭。
  老太太顿时心软不已,紧紧抱住她亲了又亲,“哎哟小心肝儿,奶奶逗你呢,不臭不臭,我乖孙最香香,特别香香!”
  趁祖孙俩玩得开心,大双已经自个儿翻起来,顺着被褥和床沿就要往下退。老太太看到,赶紧一把抱住,“小祖宗你又要下去做什么,等着奶奶抱!”
  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大人稍不注意就自己下床了。
  有一次直接从床半高的地方掉下去,下头垫着垫子,她一屁股坐下去,虽没磕碰到脑袋,但那“啪”的一声,也是让老人家心疼不已。
  谁知道她不哭不闹,还自己“咯咯”笑起来,那副没心没肺的小模样,跟她爸小时候一个样。
  老太太这个也疼那个也爱,还说李曼青惯她们,她也不遑多让。零嘴李曼青只是开个头,尝了味道就行,后来说不给就不给。
  她不一样,这不,才帮她们洗了脸,孩子要得厉害,她又给她们吃了两个。只是记得儿媳妇说的,不能整个给她们,怕卡喉咙里。
  等吃完果冻,两姐妹果然就吃不下早饭了,她追着喂,她们偶尔“赏脸”吃两口就跑了。
  于是,李曼青回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两小只像兔子一样在前面跑,老人在后面满院子的追,追上了刚要喂,她们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不要不要”。
  “妈,你放着,等她们饿了就会自己吃了。”她平时都不喂,让她们自个儿用调羹吃。
  “这哪成,饿出胃病怎么办……诶你怎么回来了?”
  李曼青洗过手,脱了外面的大衣,只穿一件黑色的贴身毛衣,愈发显得身段玲珑。
  “小学生放假了,中午这段没什么生意,回来做饭。”昨天小学生就领取成绩通知书了,今天学校大门紧闭,静悄悄的。
  除了早上卖职工早饭那会儿有生意,现在十点多就没人了。老太太一个人带俩孩子也不容易,她提前回来帮着做下饭。
  老太太脑海里还是她那瘦得没二两肉的身材,心道:这曼青怎么还是这么瘦,天天好汤好水的养着,长不起肉……可怎么生孙子啊!
  知道儿子快回来了,经济条件也上来了,有房有店还有地,老两口没啥别的想法,只一样——能早些生孙子就好了。
  趁现在他们还带得动孙子,能帮着减轻负担,以后他们老了,怕有心无力。
  但他们也知道,儿子几个月才回来一趟,怀不上人之常情,只盼着年过了留在家……但这么瘦可不行!
  “你歇着,看会儿电视去,做饭放着我来。”老太太赶紧把孩子饭碗递给她,自己颠颠的进厨房了。
  李曼青就端着碗,“大双小双,早饭还吃不吃?不吃妈妈进屋了哦。”
  见她们摇头,是真不想吃了,她就把她们提溜进屋,自己开了电视,换台看。
  这个时间段还在放《白眉大侠》,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重播了,她依然看得津津有味。一会儿老太太进屋,见她窝沙发上看得舒服,就回房给她拿了块毯子出来。
  “喏,盖上,可别着凉了。”
  又从组合柜里端出零嘴来:“喏,饭还没好,喜欢吃就先垫垫。酸奶别喝了,喝进胃里冷冰冰的难受。”最好多吃点长胖胖,母亲胖点,生个大胖小子的几率更高点。
  李曼青:“……”
  说实话,被婆婆这么“伺候”,她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只是,她没想到的事儿还在后头呢。
  过了几天,一月最后几天,下头乡镇上来置办年货的人多起来,李曼青忙得没时间回家吃中午饭,老太太就专门给她送铺子上去。
  只是,送完也不回家,又往城北去了。
  城北靠湖的地方有个小村子,村里有户人家,别看住的是土房子,屋子又矮又黑,但队都排到大门外了。
  “就是这里吗?怎么看房子不像啊。”罗翠珍半信半疑。所谓的“神医”怎么可能住在这种地方。
  “不然呢?薛神医做的可是积德行善之事,为菩萨布恩泽,哪有那么多铜臭味……怎么买得起大房子?”说话的是孟玲玲她妈。
  罗翠珍一想,也对,替送子观音娘娘做好事,又不是谋财的。
  “那前面排了这么多人呢,可啥时候才能轮到我啊。”她得赶在儿媳妇关门前做好晚饭。
  “咳,你怕啥,我听说有特需号呢,只要多出点钱,当场挂号就能看!薛神医可牛着呢,不用你说,只要他老人家一摸脉就知病症在哪儿……生儿子还不是小菜一碟!”
  罗翠珍被她说得跃跃欲试。
  她今天来可不是给自己看病的,而是想先替儿子抓几副补肾助孕的,最好是包生儿子的……上次丰梅说了,能不能生儿子不在女方,而是得由男方决定。
  她计划得妥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