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小宫女以后-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嫂对这坨小东西还不够好?再宠就真要上天了!
  耿直如楚恬,毫不客气的将白白数落了一通,怪这小东西没良心,不识好歹。
  白白颇通人性,知自己今日所为的确不对,蔫头耷脑的缩成一团任凭楚恬教训,怎么说呢,乍一看去,还真挺像一只白毛鸡的。
  特别不像话的“白毛鸡”,闪烁着一双豆眼,不敢了,往后再也不敢随随便便跑出去了。
  云栖与楚恬夫唱妇随,也没惯着白白,任由楚恬狠狠责备了白白一通。
  之后,才从鸡笼里将白白放出来,抱到太子妃面前,叫它向太子妃赔不是。
  白白机灵得很,磕头一般朝太子妃扭了扭圆滚滚的身子,来了句“美人,笑一个。”
  尽管言辞十分孟浪轻佻,好在是把太子妃给逗笑了。
  太子妃抬手揉了揉白白的小脑袋,算是原谅这个小家伙了。
  谁知这小家伙是个记吃不记打,好了伤疤就忘了疼的主。
  第二天,这小家伙又啄开链子跑出去了。
  这回小家伙没去瑶光殿,而是飞去了五皇子的开阳殿。
  傍晚时分,五皇子刚从尚文馆下学回来。
  人刚一进屋,就见一团白乎乎的东西,正蹲在软榻上的矮几上,专注的吃着一碟核桃蘸。
  走近一看,才看清那是一只白羽鹦鹉,好肥的一只白羽鹦鹉。
  这胖墩墩的小家伙并不认生,还反客为主,用爪爪捻起一粒核桃蘸,可大方的递给了五皇子,问:“少年,吃吗?”
  今儿上午,云栖去尚文馆送糕点的时候,闲聊时曾与五皇子和七皇子提起,说昨日太子妃养的一只唤作白白的白羽鹦鹉,啄断链子跑出去闲逛,惹得整个北宸宫人仰马翻,就连太子妃都亲自上阵去找。
  五皇子之前虽没见过白白,却肯定眼前这团白胖子就是白白。
  没想到这个小捣蛋昨日才惹了祸,今日还不消停,竟飞到他这儿来了。
  于是,五皇子立刻命长空上前,将还没来得及把爪中那粒核桃蘸吃完的白白拿下,无情的塞进了一个鸡笼中。
  接着没好气的数落笼子中的白白,“你这小家伙怎么这么不懂事,可知你这么偷偷飞出来,二嫂和云栖会有多担心。你小子给我听好了,往后你若还敢再犯,我便拔光你的毛,看你还怎么飞。”
  白白未必能全然听懂五皇子的话,却能看懂五皇子的动作。
  瑟缩在鸡笼一角的白白心里郁闷的同时又很纳闷,为何长得好看的美少年都这么凶呢?简直受不了。
  然而白白终究未受五皇子所迫,并不长记性的小家伙,第三天又自个飞出去了。
  这回白白飞的比较远,直接飞到了崇武馆去。
  此番,小家伙可没吃到什么花生瓜子核桃蘸,倒是险些吃了特意来此,陪弟弟们练习骑射的太子殿下的一箭。
  被太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团团围在中间的白白,瑟瑟发抖。
  什么铁笼子,粗链子,打断翅膀,拔光羽毛……这些美少年真的好凶好凶,一定要云云和妃妃抱抱才能好。
  云栖气白白屡教不改,竟连着三日偷跑出去,让大伙儿担心。
  但转念一想,白白是只鸟,向往天空向往自由是鸟的天性。
  于是,云栖便与太子妃商量,要不以后就别用链子拴着白白了。
  白白想去哪儿飞飞转转,就由着它,只要小家伙儿记得天黑前回来就好。
  太子妃与云栖一样,也不忍心将小家伙拴上粗链子,锁在铁笼子里,只道白白本来就是太子寻来送给云栖的,这种事云栖自己做主就好。
  老实说,关于要给白白充分自由这件事,云栖心里其实是很忐忑的。
  怕这小家伙出去以后会惹祸,冲撞了不该冲撞的人,丢了小命。
  无论白白听不听得懂,第二日一早云栖对着白白喋喋不休,反反复复嘱咐了无数遍。
  叫小家伙出去闲逛时不要捣蛋,天黑前必须回来。
  而白白似乎能听懂云栖的话,这一日白白再没像前几日那样,跑到哪里偷吃人家东西,被人家抓住送回来。
  是傍晚时分自己飞回来的。
  乖巧又懂事。
  有一日,白白还跟着云栖一路去了尚文馆,那日正好皇帝也过去了。
  白白被逗着喊了好几声万岁,憨态可掬的样子令皇帝十分喜爱。
  若非嫌白白话多聒噪,皇帝一准儿要向云栖将白白讨过去养在勤政殿。
  ……
  眼见一连下了好几日的雨,不喜潮湿的白白这几日倒是很安分,都没飞出去闲逛。
  楚恬不许云栖冒雨出门,于是这几日云栖便没去尚文馆送糕点,只管躲在屋里专心缝补四皇子的那条手帕。
  待乌云散尽,天气放晴以后,连着数日不曾外出的云栖,发现庭院里的花朵们在雨水的滋润下,开的越发绚烂热烈。
  云栖就喜欢这些花花草草,于是便搬来椅子,守着满园春色,嗅着沁人的花香草香做着针线活,做累了便靠在椅子上小憩片刻,也是惬意。
  这人间四月,正是京都城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春和景明,风月无边。
  赶上休沐日,京都城郊的青山碧湖间,人头攒动,游人如织,全是携家带口,或是约上三五知己好友出城踏青的人,
  京都城一派国泰民安,歌舞升平。
  而距京都城千里之外的岭南一代,却因连日暴雨,发生了严重的水灾。
  尽管当地的官员处置得当,救援及时,没有造成太严重的伤亡。
  但若灾后的善后事宜做的不够完备,那便很容易引发灾民暴|乱和疫病的传播。
  如此造成的损失与危害,将会远远大于水灾本身。
  就为了岭南水灾的事,这阵子太子一直都是早出晚归,不是在户部统筹灾民安置以及调配救灾粮草的事,就是在工部商议重修河道,加固堤坝的事,忙的是脚打后脑勺。
  而皇帝有心借此次岭南水灾的事,让他的皇子们长长见识,历练历练。
  因此这阵子,五皇子和楚恬二人每日都被传去勤政殿听政,一听就是一整天。
  每日从勤政殿出来,都是已近宵禁的时辰。
  楚恬就算心里再惦记云栖,也不好深更半夜的往北宸宫跑。
  只能每日一早,趁着被他父皇传去勤政殿以前,去北宸宫找云栖匆匆说上几句话。
  这日夜里,云栖收好针线,正预备安置,知秋忽然在外求见。
  想着知秋这么晚过来,一定是有什么要紧事,云栖连忙叫冉冬开门,将知秋迎进来。
  见知秋脸色惨白,眼眶泛红,瞧样子像是受了什么惊吓。
  云栖心里不安,正要询问,就听知秋先道:“云姑娘,我们殿下不太好,求云姑娘快随奴婢过去看看吧。”
  太子妃殿下不太好?云栖心头一紧。
  “殿下怎么了?”
  知秋答:“说是胸闷,喘不上气来。”
  “可有命人去请太医来?”云栖急道。
  知秋摇头,“殿下不许请太医……殿下她……云姑娘,求您快随奴婢去看看吧,眼下只有您能劝动我们殿下了。”
  胸闷气短可大可小,云栖也顾不得问太子妃为何会忽然如此,立马带上冉冬,随知秋一道去了正殿。


第368章 
  云栖到时; 太子妃正挣扎着要从软榻上起身。
  令春和盈夏一左一右温声细气的劝着拦着,求太子妃不要挪动。
  殿内一片灯火通明,将太子妃的面容照得分外清晰。
  只见太子妃双目通红,脸色却十分苍白; 嘴唇青紫青紫的,整个人看上去虚弱至极,仿佛下一刻就会晕厥过去。
  云栖心头一揪; 慌忙上前,握了太子妃的手,“二嫂这是怎么了?”
  见云栖来了,一向宽容待人; 很好脾气的太子妃; 难得发了火,“是谁惊动了云姑娘,你们……你们可真是……”
  太子妃一口气没上来; 脸色又更苍白了几分。
  云栖连忙凑到太子妃身边; 拿捏着力道,为太子妃拍背顺气。
  待到太子妃的气顺过来了,云栖才又向太子妃发问; 问究竟出了什么事。
  可太子妃却紧紧咬着下唇,摇头不肯说;
  见太子妃不肯开口; 云栖不禁望向一旁的令春。
  主子不叫说; 做奴婢的本是不该多嘴的。
  但今日的情况有些特殊。
  令春犹豫再三; 还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云栖讲了。
  云栖从令春那里得知,这阵子为着善后岭南一带水灾的事,太子每日都会在勤政殿陪陛下议事到很晚。
  但就算再晚,宵禁前半个时辰,太子也会回来北宸宫。
  而今夜,已经过了时辰,却不见太子殿下回来,也没见有人来传话,说太子殿下会晚些回来。
  太子妃猜,太子殿下应该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便命进喜和进祥带两个人,往勤政殿的方向迎一迎。
  却不想,一行都迎到了勤政殿外,也不见太子殿下的踪影。
  进喜和进祥他们,原以为太子殿下还在勤政殿中,与陛下和阁老们议事。
  谁知却听勤政殿的人说,陛下这阵子连日为政事操劳,今早起来龙体欠安,下了朝就回乾安殿歇着了,免了与诸位殿下和阁老门议事。
  太子殿下亲自送陛下回了乾安殿,安顿好陛下以后就出宫去了。
  听说是要去户部衙门一趟。
  太子殿下临出宫前还与陛下说,会回来陪陛下一同用晚膳。
  谁知到了晚膳的时辰,太子殿下却没来。
  陛下嘴上说太子殿下事忙,不怪太子殿下爽约,心里却挺不好受的,晚膳就只喝了半碗粥。
  晚膳后,还别扭着不肯喝药,嘀咕说回头一定要太子陪他连用三日晚膳。
  进喜和进祥了解清楚情况后,谢过勤政殿的人,便匆匆赶回北宸宫向太子妃复命。
  太子妃得知太子是出了宫,又命进喜和进祥去宫门处接应。
  谁知两人却探听到了不得的消息。
  据进喜和进祥回来报,说今早下朝以后,在将陛下送回乾安殿安顿好以后,太子殿下便出宫马不停蹄的赶往户部。
  太子殿下在户部待了将近一个时辰,便出了户部衙门。
  之后,便撇下随侍的太监进宝和进玉,独自一人策马出了城,听说是往昌宁行宫去了。
  听完令春的话,原本还算冷静的云栖,按捺不住心脏狂跳。
  就在不久之前,云栖闲时曾翻看过大夏国律,她很清楚的记得其中有一条是,皇子,亲王,以及一切有爵位的勋贵,若无圣旨,不得私自离开京都城,或是各自的封地。
  否则,罪同谋逆。
  今日太子殿下独自离京,前往昌宁行宫的事,显然不曾提前向皇帝报备,没有得到皇帝的允准就如此这般,实在是大大的不妥。
  太子殿下向来端稳持重,怎么会突然做出这么不理智的事。
  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太子殿下甘冒大不韪,也要立即前往昌宁行宫一趟?
  云栖心中困惑不已,却无暇细细思考这些。
  云栖认为,他们眼下要做的是,尽量瞒住太子殿下私自离京,前往昌宁行宫的事。
  最好是在太子殿下回来前,都不叫陛下知道这个消息。
  等到太子殿下回宫以后,父子俩面对面,什么事不能心平气和的解释和商量?
  云栖琢磨着,太子殿下今儿晌午就独自策马离开了京都城,这事恐怕瞒不住那些暗中盯梢太子,不遗余力想抓住太子哪怕一丝一毫错处的人。
  得知如此对太子不利的消息,那些人必定会以最快的速递,并想尽一切办法,将此事捅到皇帝那儿。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开,皇帝显然还不知太子擅自离京的事。
  很明显,从事发到现在,有人在暗中保全太子,有意将此事压下,存心不叫陛下知道这件事。
  能有这种本事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今日太子离开的又急又突然,必定无法提前安排好这些。
  既然不是太子自己,那会是谁在暗中这般帮助太子呢?
  云栖陷入沉思。
  之前听令春说,进喜和进祥去勤政殿打探得知,今日陛下因龙体欠安,免了诸位皇子和阁老们的勤政殿议事。
  没去勤政殿议事的诸位殿下,应该都改去了尚文馆。
  照理来说,从尚文馆下学以后,她家六殿下应该会来北宸宫见她。
  但今日,直到现在为止,六殿下都没出现。
  云栖猜,她家殿下应该一早就得知太子殿下的事。
  因一直都在忙着为太子殿下善后,才无暇过来见她。
  她家殿下不来见她,应该还有一个原因。
  殿下是想暂时瞒着她和太子妃,不叫她俩知道太子殿下的事,怕她俩跟着悬心。
  云栖还觉得,单靠她家殿下,恐怕无法将太子殿下的事瞒的这样紧。
  这其中一定也有她义父王醒的功劳。
  只是,任凭这两个人再大的能耐,最多也只能将此事压到今夜。
  明早起来,皇帝上朝,见太子缺席,自然要问一嘴,这件事必定就瞒不住了。
  到时候……
  只盼她家殿下和她义父有法子暂时稳住陛下,一切问题都等太子殿下回来,父子俩心平气和的解决。
  云栖有自知之明,知这种事不是她能插手的。
  她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顾好太子妃,等待太子殿下平安归来。
  见太子妃脸色越来越差,令春和盈夏心里是又怕又担忧,急得直掉泪,劝太子妃赶紧命人去请个太医来瞧瞧。
  太子妃却摇头不肯答应。
  云栖明白太子妃为何执意不肯请太医。
  眼下,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明里暗里的盯着北宸宫。
  太子妃是怕她深更半夜的请太医过来,会惊动这些人。
  是怕太子殿下擅自离京的事被更多人知晓,事后会对太子殿下不利。
  可太子妃眼下的样子,实在令人担心,不请太医真的可以吗?
  “不请太医,不要请太医……”太子妃抓着云栖的手,气息微弱,后头说的话根本听不清。
  云栖劝太子妃省些力气,不要说话。
  她扶着太子妃半躺在软榻上,又坐到太子妃身边,小心又认真的揉按了太子妃头上的几处穴道。
  这手法是她之前闲时跟阿阮学的,能缓解头疼,凝神静气。
  云栖学过却没试过,这还是第一次给人按,没想到还真管用。
  才按了没一会儿,太子妃的脸色就好了不少,气也顺了,气息也平稳了。
  只是心绪依然飘忽不稳。
  红着一双眼,一直轻声念着“殿下”。
  云栖看得出来,太子妃在害怕,很害怕。
  老实说,她心里也很害怕。
  但她明白,越是害怕,她就越是要稳住。
  她相信太子殿下运筹帷幄,相信他家殿下胸有成竹。
  她相信此番,他们一定能化险为夷。
  ……
  好不容易劝的太子妃冷静下来,这厢,云栖刚扶太子妃坐起来,要喂太子妃喝口茶,就闻常寿在外求见。
  太子妃立即吩咐,将常寿请进里屋说话。
  常寿一进屋,见太子妃脸色惨白,双目通红,又见令春和盈夏也红着眼,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便知他们殿下猜对了,太子妃果然听说了什么。
  于是,没等太子妃开口发问,常寿就主动与太子妃说,他们六殿下其实早就得知太子独自离京,前往昌宁行宫的事。
  得知此事以后,他们殿下已经第一时间派人去追了。
  殿下是怕太子妃听说以后担心,才瞒着太子妃的。
  常寿冲太子妃一礼,请太子妃不要怪罪他们殿下。
  “殿下还说,太子殿下做事一向很有分寸,请太子妃殿下稍安勿躁,保重身体,莫要太担心。”
  听完常寿的话,太子妃稍稍松了口气,却还是担心,担心的厉害。
  如六弟所言,阿忻平日里做事一向很有分寸,正因一向太有分寸,忽然去做了有失分寸的事,才更叫人担心。
  阿忻为何连句交代都没有,就急着去昌宁行宫?
  阿忻是要去见谁?
  现如今,住在昌宁行宫的,有名号的人就只有昭怀太子妃,还有吴才人。
  阿忻是要去见这两个人中的谁?
  或者都不是,而是另有其人。
  太子妃心中茫然,实在想不通究竟有什么理由,能令他一向端稳持重,冷静自制的丈夫,不管不顾做出这种极不妥当的事。
  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内情呢?
  这个时辰,宫中已经宵禁,常寿是偷偷跑来北宸宫传递消息,不宜久留。
  在又言辞恳切的安抚了太子妃几句后,常寿便退身告辞了。
  云栖亲自将常寿送了出去。
  “夜里风凉,云姑娘快回屋去吧。”常寿体贴道。
  云栖却站着没动,压低音量问常寿,“常寿,殿下当真不知,太子殿下为何会有如此反常之举?”


第369章 
  “回云姑娘的话; 我们殿下当真不知。”常寿苦着脸答,“事发突然,我们殿下也被太子殿下吓了一跳,想破了脑袋也猜不透太子殿下为何会突然如此。
  莫说我们殿下……之前我们殿下亲自问过今日随侍太子殿下左右的进玉和进宝; 他们二人也都毫无头绪。
  眼下就没人猜得透,太子殿下怎么会突然做出这种的决定。”
  听了常寿的话,云栖眉头蹙得更紧; 心情无疑又凝重了几分。
  她默了默,才又与常寿说:“太子殿下擅自离京的事,最多瞒到明日早朝过后。太子殿下既是一路往昌宁行宫赶去,八成; 不; 是一定无法赶在明日早朝前回宫的,咱们总得先想个对策出来。”
  “不瞒云姑娘,我们殿下也是这么说的。”常寿连忙应道; “我们殿下还说; 咱们眼下到底不清楚太子殿下,究竟为何会突然私自离开京都城前往昌宁行宫,便无从下手制定相应的对策; 为太子殿下开脱。
  在来之前,奴才曾奉我们殿下的旨意; 悄悄去乾安殿见了王醒王大总管一面; 请王总管在明日; 在陛下得知太子之事以后; 能适时的为太子殿下说几句好话,暂且稳住陛下。
  王总管那边已经答应了,是看在云姑娘您的面子上答应的。”
  云栖微微摇头,“义父答应殿下帮太子,是他自己的选择,我可没本事左右。回头护太子殿下化险为夷的功劳,我可不敢领。”
  太子殿下此番真能化险为夷吗?常寿心里原是有些迟疑的。
  可既然他们未来的皇子妃云姑娘说,太子殿下能化险为夷,那么他便毫不迟疑的相信,太子殿下这回一定能够化险为夷。
  “云姑娘,太子妃殿下那边……”常寿不安的往殿内望了一眼。
  “放心,我会尽力劝着些。”云栖应承说。
  “那便有劳云姑娘了。”常寿冲云栖一礼。
  云栖虚扶常寿一把,“应该的。”
  “云姑娘您自己也要好好保重。”常寿嘱咐。
  “嗯。”云栖点头。
  “那奴才告退了。”常寿又冲云栖躬了躬身。
  “别,常寿你等等。”云栖拦道。
  刚欲退身离去的常寿立马站住,“云姑娘还有何吩咐?”
  云栖稍稍迟疑了片刻,才上前一步,压低了音量问常寿,“今日凤仪宫可有何异动?”
  得此一问,常寿连忙往前倾了倾身子,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的声音,与云栖说:“暂时不见明显的异动。可殿下却觉得太子殿下今日突如其来的反常之举,应该与凤仪宫脱不了干系,已经派和顺去查了。”
  果然,她与阿恬是怀疑到一处了,云栖心道。
  “常寿,凤仪宫那位与她身边的那个老奴,都是极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之辈,无论是和顺还是谁去查凤仪宫,都要务必小心,也要殿下务必小心。”
  “云姑娘放心,我们殿下是再谨慎不过的人了,绝不会让自己置身险境。”常寿嘴上这么说,说的理直气壮,义正言辞,实则却心虚得很。
  之前,在从宁州回京都城的路上,殿下转道去冀州会安定侯,便是一招险之又险的险棋。
  好在殿下成功收服了安定侯。
  凤仪宫那位之后的一些计划,殿下已经一清二楚。
  回宫以后,殿下已与太子殿下商量过。
  两位殿下意见一致,都决定将计就计,在凤仪宫那位以为奸计得逞,露出马脚之时,将以那位为首的居心叵测之辈一网打尽。
  从计划敲定到今日,确切的说到今日上午,一切都在朝着预定的方向稳步推进。
  没成想会突然发生这种事。
  究竟是什么理由,能让一向稳重自持的太子殿下,做出这种失去理智的举动?
  就连与太子殿下最亲近的太子妃和他们殿下,都毫无头绪。
  常寿心里是真的很不安。
  但愿能如云姑娘所言,太子殿下一定会化险为夷,一切都不过是虚惊一场。
  ……
  送走常寿以后,云栖便回到太子妃身边。
  太子妃凌乱慌张的心绪,并未因常寿这一来,得到太大的平复与疏解。
  人倚靠在软榻上,垂着头不停地低声抽泣。
  云栖并未多言,只管陪坐在一旁,捏着手帕时不时的为太子妃擦擦眼泪。
  每过一会儿,便劝太子妃喝口水。
  天将明的时候,太子妃终于因为体力不支睡了过去。
  云栖小心翼翼地给太子妃掖好被子,便亲自去小厨房为太子妃熬了粥。
  云栖愿意相信,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此番一定能够化险为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