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小宫女以后-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儿臣母后的马。”太子强压下心中滔天的愤怒,恭恭敬敬的冲皇帝施了一礼,“请求父皇将朱砂还给母后,还给儿臣。”
皇帝神情一僵,已经赏出去的东西,哪有再讨回来的道理。
皇帝冷冷盯视着特别不懂事,无理取闹,让他下不来台的太子,静默不言。
太子毫不怯懦地迎上皇帝的目光,又加重了语气重复道:“请父皇将朱砂还给母后,还给儿臣!”
“你放肆!”忍无可忍的皇帝,大吼一声,怒拍桌子。
“砰”的一声响后,在场众人,除了太子以外,全都跪到了地上,求皇帝息怒。
云栖也扶着太子妃缓缓跪下。
眼下这种情形,太子妃该站出来从中说和说和,至少该劝太子几句。
而太子妃却安安静静地跪着,垂眸低首,一言不发。
旁人或许不了解,但云栖却清楚,太子妃如此并非怯懦不敢发声,而是打心底里觉得太子无错,无需她开口劝说。
她纵使开口,也是与太子一样的话,求父皇将朱砂还来。
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倒不如沉默不语。
在云栖看来,今日之事皇帝和太子都有错。
从情感上来说,没有哪个孩子乐见母亲生前的爱物,被父亲转赠给庶母,又被庶母拿出来炫耀。
皇帝将先皇后生前的爱驹赏给刘嫔,确有不敬藐视先皇后之嫌,很伤太子的感情。
而太子错就错在不够理智,当众给皇帝没脸。
不过,云栖也不是不能理解,太子为何对皇帝如此态度恶劣。
毕竟,先皇后之死多多少少与皇帝脱不了干系。
太子本就对皇帝心存芥蒂,今日又突然遇上这样令太子心寒的事,太子情绪失控也是难免。
尽管皇帝和太子都有错,但云栖心里还是向着太子的。
刘嫔翻身下马,满面春风地快步进到凉棚里。
见凉棚里跪了一地的人,就连太子妃和几位殿下都跪在地上,而皇帝与太子一坐一站,面色冷凝,好像是在对峙,刘嫔立刻敛了笑,有些不知所措的冲皇帝施了一礼。
这厢,刘嫔正犹豫着要不要与众人一道跪着,就见太子微微侧身,看向她。
“刘嫔娘娘,朱砂是我母后生前的爱驹,对我意义重大。刘嫔娘娘可否将朱砂归还于我,我对娘娘感激不尽。”
刘嫔很清楚朱砂是曾是先皇后的爱驹,之前皇帝将朱砂赏给她时,她可是得意极了。
后|宫里不知多少人,因此羡慕嫉妒她。
可要是朱砂又被要了回去,那她岂不是要沦为整个后|宫的笑柄?
况且,她是真的很喜欢朱砂这匹马。
刘嫔是打心底里不想将朱砂还给太子,却又怕得罪太子,不敢直言拒绝。
于是,刘嫔便耍了个心眼,将这事推给了皇帝。
“太子殿下明鉴,朱砂是陛下赏给妾身的御赐之物。宫规里明文写着,御赐之物是不得随意转赠的。这朱砂究竟可不可归还殿下,妾身做不得主,还得请陛下定夺。”
皇帝好面子,赏出去的东西,再要回来,那他这个皇帝岂不是很没面子。
皇上顾及面子,又恰好在气头上,正生着太子的气,于是没有多想,便与刘嫔说:“朱砂既然已经赏了你,便是你的了,你只管好生养着就是。”
刘嫔心里欢喜不已,但顾忌着太子,面上不敢露出喜色,只冲皇帝福了福身,“臣妾听陛下的。”
太子用难以言喻的失望目光默默盯视了皇帝一会儿,便转身来到太子妃身边,将太子妃从地上扶起,牵着太子妃就朝凉棚外走去。
皇帝见状大怒,“给朕回来!”
太子停下脚步,微微转过头,“父皇儿子众多,不缺儿臣一个,若父皇不喜儿臣,那就下旨杀了儿臣。”
说罢,便携太子妃头也不回的大步离去。
……
与皇帝在崇武馆交恶后,太子便以再有三日便是母后生忌,要专心准备母后祭礼事宜为由,连着三日没去早朝,也没去勤政殿议事。
近半年来,皇帝与太子之间时常有争执,但最终都会重修旧好,这回应该也不例外。
众人皆认为,皇帝与太子必定会借先皇后生忌这日的相见,父子摒弃前嫌,重归于好。
却不想,皇帝竟然没出席先皇后生忌日的祭礼。
太子悲愤难抑,大骂皇帝是骗子,口口声声说母后是他此生挚爱,却连挚爱的生忌祭礼都不出席。
云栖心下觉得,皇帝是有些过分。
就算皇帝再气太子,也不该如此迁怒于先皇后。
云栖心里气愤,同时也很不安,担心皇帝此举会将他与太子之间原有的嫌隙,撕扯的更深更长。
经此一事,太子恐怕很难再原谅皇帝了。
皇帝没有出席先皇后的生忌祭礼,已经叫太子够寒心了。
事后,太子又得知,祭礼当日皇帝并非政务繁忙,实在脱不开身,而是悠闲地去陪刘嫔骑马了,骑的还是朱砂。
太子怒不可遏,冲到勤政殿与皇帝大吵一架。
吵架后的第二天,太子就自请前往岭南,主持岭南水灾的救灾事宜。
眼下,岭南的灾情虽然已经得到控制,却没能逃过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定律。
尽管朝廷派去的太医已经研究出治疗疫病的方子,奈何这疫病发病急,传播的又快,救人的速度远赶不上死人的速度。
每天都有无数灾民因患疫病而死。
疫病不停地肆虐蔓延,灾民们对疫病的恐惧也在持续发酵。
生怕染上疫病的灾民们不顾劝阻,携家带口的强行逃离官府予以他们的安置之所。
其中有身患疫病,却没立即发病的灾民,将疫病带到了临近的州郡城镇。
如今不只是岭南,岭南周围的许多州郡也很不太平。
身为储君,太子实在不该在这种时候去灾区犯险。
原以为皇帝会义正言辞的拒绝太子的请命,没成想皇帝竟然毫不犹豫的就应允了。
第410章
太子妃得知太子即将前往岭南; 主持赈灾事宜之后,怔忡了许久才回过神来,接着便开始一言不发的亲手为太子收拾行囊。
云栖默默站在一边陪着。
瞧着太子妃明明担心的要命,明明不想太子远赴那危险之地; 却咬紧牙关拼命压抑隐忍,什么也不肯表露的痛苦模样。
云栖终于忍不开口,“若殿下不想太子去; 您就好生劝劝太子,太子最听您的话了。”
太子妃停下手上的动作,微微摇头,“殿下并非任性妄为之人; 既做出这样的决定; 便一定有他的考量,我不能妨碍殿下。”
“可殿下您如今怀着身孕,作为丈夫; 也作为您腹中孩子的父亲; 太子殿下该留在您身边陪着您,直到您平安诞下孩子。”云栖认真道。
太子妃明显吃了一惊,“妹妹如何知道我有孕的事?”
“不瞒殿下; 这事儿是四公主先看出来的……”云栖老老实实给了太子妃一个解释。
太子妃听后,轻轻叹了一声; “我原以为瞒得很好; 不想却还是……”太子妃抬手; 抚上自己尚未显怀; 还十分平坦的小腹。
“殿下放心,这事儿只有我与四公主知道,我连阿恬都没透露。”云栖忙说。
“我自然信得过妹妹和四妹妹。”太子妃温浅一笑,“还请妹妹和四妹妹继续帮我保守这个秘密,暂时不要说出去。”
云栖有些迟疑,“我觉着殿下该将您有孕的事告知太子。”
太子妃摇头,“等殿下从岭南回来以后再说也不迟。”
话说到这儿,太子妃顿了顿,目光微黯,声音也跟着低沉了几分,“但愿殿下归来之时,这孩子还好好的在我肚子里。”
太子妃这话听得云栖揪心极了。
云栖知道,太子妃的头一个孩子是怀到五个月时没的,第二个孩子怀了还不到三个月就没了。
如今太子妃腹中的孩子就快满三个月了,太子妃是在怕,怕会重蹈前两次的覆辙。
云栖想着,不由得往太子妃身边靠了靠,握住太子妃有些发凉的手,“太子殿下一定会平平安安的从岭南回来,殿下腹中的小殿下也一定会平平安安的出生。”
太子妃鼻子微酸,紧紧回握住云栖的手,“嗯,一定的。”
……
太子启程前往岭南的当天,除了三皇子以外,其余所有的皇子以及尚未出嫁的公主,全都前来相送。
四皇子虽然深居简出,却也听说了不少有关岭南的事。
知岭南水灾过后,瘟疫肆虐。
因水灾失去家园,无法谋生的一些灾民,为了能活命,被逼落草为寇,做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此番太子前往岭南,是为赈济抚慰灾民,便顺道押送了一批赈灾用的粮草。
那些因走投无路而做了草匪的灾民,难保不会铤而走险动歪心思。
虽说此次护送太子前往岭南的,是军中最为精锐的队伍,太子近畔还有不少高手保护,但谁又能保证万无一失。
太子的岭南之行,必定不会平顺。
四皇子红着眼,紧紧抓着太子的手,“二哥保重,一定要平安回来。”
太子温浅一笑,缓缓道:“四弟放心,我定会平安归来。”
前来送行的皇子公主们,无一不心情沉重,而相比之下,被送行的太子,看起来却一副轻松模样。
他将弟弟妹妹们挨个叫到跟前,细细嘱咐了一番,轮到楚恬的时候,太子没有多言,只是重重地拍了拍楚恬的肩膀,道了句,“余下的事就交给六弟了,辛苦六弟。”
楚恬双目澄亮,从容应道:“二哥尽管放心。”
……
云栖原以为太子走后,太子妃会坐立难安,魂不守舍,而太子妃却比她想象中要坚强很多。
除了每日都要去太子的书房呆呆坐上一会儿,太子妃一切如常。
可云栖还是丝毫不敢放松,白日里几乎与太子妃形影不离,生怕太子妃有个什么闪失。
这日午后,趁太子妃午睡的工夫,云栖匆匆去了一趟瑶光殿。
云栖去瑶光殿,自然不是为串门,而是有正事要办。
前阵子她答应帮四皇子修补,萧贵妃留下的那条手帕。
当时她信誓旦旦地向四皇子保证,至多一个月就能补好。
谁知中间被这样那样的事耽误,直到如今才完全补好。
云栖将盛装手帕的木匣,奉到四皇子手边,“抱歉,迟了这么久才把它还给殿下。”
四皇子双手接过木匣,“该说抱歉的是我,弟妹辛苦了,我真不知该如何感谢弟妹。”
云栖忙摆手,“殿下别客气,您快瞧瞧补得好不好,若是不好,我再回去想想办法。”
四皇子依言打开木匣,将匣中折得整整齐齐的手帕小心翼翼地捧出来。
只瞧了一眼,四皇子就鼻子发算,泪意上涌。
“谢谢弟妹,真的谢谢你……”
瞧四皇子的反应,应该是对她的修补成果很满意。
云栖舒了口气,心里欢喜不已。
觉着自己为补好这条手帕花得那些心思,费得那些力气,全都值了。
……
云栖从瑶光殿回到北宸宫时,太子妃还睡着没醒。
云栖原本是打算亲自去小厨房挑些新鲜水果,等太子妃醒来以后吃,却听冉冬来报,说是张太医来了,说有事要找云姑娘。
云栖想着兄长突然前来,怕是有什么急事,于是连忙赶去相见。
不出云栖所料,张北游突然前来,果然是有急事要与她说。
张北游与云栖说,今晨刚得到的消息,他远在津州的堂叔忽染重病,病重垂危,堂婶派人送信过来,请他家老爷子务必赶去救他堂叔一命。
张北游说:“我家老爷子身体虽硬朗,但年纪到底是大了,我娘和我都不放心老爷子一个人远赴津州,我们娘俩商量后决定,由我随老爷子一同去一趟津州。我早些时候已经向院使大人告假,院使大人也准了假。明日一早,我便会随老爷子动身去津州。”
救人如救火,再怎么急都不为过,但也要好好保重自己才行。
云栖免不了要嘱咐张北游几句,什么马车里头多垫几层软垫,什么赶路虽要紧,但三餐也要及时,还有眼下天气虽然已经暖和起来,但也不能贪凉吃生冷的东西。
张北游满口的答应,喜滋滋的感慨说:“有妹妹疼可真好啊。”
“兄长这一走,要多久才能回来?”云栖问。
张北游想了想才答:“我也说不太准,要看堂叔的病好得快还是慢,我估摸着最少也要一个月才能回来。”
云栖又问,“这事儿兄长可与殿下说了?”
张北游点头,“我就是从尚文馆过来的。”
“一个多月见不着兄长,殿下必定会十分想念。”云栖叹道。
“只殿下想念我,妹妹就不想念我?”张北游笑问。
那自然是想念的。
云栖却不答,反问张北游一句,“兄长说呢?”
张北游敛了笑,郑重道:“妹妹放心,我一定尽早回来。”
云栖点点头,望着对她可好可好的兄长,是真的舍不得。
明明一个月后就能再见面,却还是忍不住有些难过。
见云栖一副很担心他又很舍不得他的样子,张北游又欢喜又心疼。
“妹妹不必太担心我,我会好好保重自己,也会好好照看我家老爷子。妹妹也要好生保重自身,记得无论发生任何事,都有殿下在,妹妹不要怕。”
“嗯。”云栖浅浅一笑,“等兄长回来,我一定要为亲手为兄长准备一桌接风宴,兄长还没尝过我烧菜的手艺呢。”
“妹妹是赵姑姑的高徒,手艺必定了得,不为别的,只为早日尝到妹妹的手艺,我也要尽早回来。”
说到赵姑姑,云栖又有日子没见过赵姑姑了,便想着就在这几日,寻个机会去见赵姑姑一面,与赵姑姑说说话。
却不想在张北游启程前往津州的第三天,赵姑姑就先来了北宸宫。
赵姑姑给云栖带来一个消息,一个不好的消息。
王醒腿疾犯了,犯的比之前每一次都要严重,如今已经没法下地行走了。
陛□□恤王醒,特准王醒去宫外休养。
“前日我去尚文馆,回来的路上正好撞见义父,我俩还站着说了一会儿话。前儿个还好好的人,怎么忽然就……”云栖眉头深蹙,眼中满溢着担忧,“陛下一定请太医去给义父瞧过病了,太医怎么说?”
赵姑姑答:“太医院的欧阳院使亲自给瞧的,说王醒这是旧疾,很难根治,只给开了一幅缓解疼痛的方子,叫吃着慢慢养。”
云栖听了,默了默才又问:“义父要出宫休养多久?”
“我也说不好,少则数月,多则……”赵姑姑无奈摇头。
“要是张老院判和兄长在就好了。”云栖叹道,“张老院判和兄长都是当今最出类拔萃的医者,就算他们无法根治义父的病,也总能对义父的病有些办法,不会只给义父吃镇痛的汤药。回头等张老院判和兄长从津州回来,一定要请他们二人为义父诊一诊。到时候姑姑一定要劝劝义父,说治病要紧,就不要想着避嫌的事了。”
赵姑姑当即应下,“到时候我一定劝他。”
云栖点点头,站起身来,“我得在义父出宫养病前去瞧瞧义父,姑姑随我去吗?”
赵姑姑连忙抬手将人拉住,“云栖啊,王醒他已经出宫了。”
第411章
“义父已经挪到宫外养病了?”云栖意外; 这走的未免也太急了些。
赵姑姑说:“王醒在京都城南郊的鹿鸣山上,有一处山庄,山庄引了山中的温泉水。欧阳院使说,王醒的腿疾是年轻时冻伤落下的病根; 泡温泉对治疗王醒的腿疾很有好处,王醒便急着动身过去了。”
原来如此,云栖轻叹一声; “可惜我不能出宫,否则真该去探望义父。”
“有这份心意就够了。”赵姑姑拉云栖坐回她身边,“怕你跟着担心,这事儿原是打算瞒着你的; 却怕你从旁人口中得知此事更加担心; 便特意跑来告诉你。”
云栖挽住赵姑姑的手,“姑姑还怕我担心呢,最担心义父安危的人该是姑姑才对。”
赵姑姑垂眸不语; 半晌才又开口; “王醒临走时有交代,交代我给你捎句话,说他离宫的这段日子; 你若有什么事便去寻王旻,只要是王旻能办到的事; 他都会替你办好。”
“都这种时候了; 义父还惦念着我……”云栖鼻子有些发酸。
“你是他的义女; 无论何时; 他都理应周全你。”赵姑姑说,抬手轻轻捏了捏云栖的鼻尖。
云栖又是一声叹,“怎么办,我这会儿就开始想念义父了,真后悔那日长街上遇见,没与义父多说几句话。”
“来日方长,还怕以后没有一处说话的机会?”赵姑姑说,突然话锋一转,“话说,咱俩也有日子没见了,也没听你说想我。”
“谁说我不想姑姑了。”云栖抱住赵姑姑的胳膊,整个人靠在赵姑姑身上,“我想念姑姑,也想念有德。”
“有德也很惦记你。”赵姑姑偏头看着将脑袋枕在她肩头上的云栖,目光慈爱,“知道我今儿要来北宸宫见你,有德很想一道过来,但那孩子懂事,怕添麻烦,生枝节,便忍着没有跟来。”
她的好徒弟,好有德一向都是这么乖巧懂事的。
“姑姑,这段日子有德的功课怎样,可有精进?”云栖问。
赵姑姑答:“有德用功,只要得闲就埋头练字,练习打算盘。前阵子王醒见了有德的字,还夸写得好。问我要不要在内侍监,给有德安排个体面的差事。我回去问有德的意思,有德想都没想就说他不去内侍监,说他只想跟着他师傅,等来日他师傅嫁进王府以后,要跟去王府帮他师傅。”
话说到这儿,赵姑姑不禁“啧啧”两声,“这个徒弟,你可真没白疼。”
云栖点头,眼睛有些红,“姑姑回去告诉有德,就这几天,我会寻个机会过去瞧他。”
赵姑姑听了,很是迟疑。
她知自景嫔过世,吴才人离宫后,毓秀宫就是云栖心里的禁地,云栖怕回毓秀宫。
“真要去?”赵姑姑想云栖再考虑考虑。
云栖默了默,才下定决心,“不进去,就在外头的宫巷里与有德说几句话就好。”
赵姑姑点头,“如此也好。”
其实,云栖不回毓秀宫,并不是怕睹物思人不敢回,而是觉得自己没脸回毓秀宫。
她还没为无辜惨死的景嫔娘娘报仇呢。
还有宜香,容悦,以及她素昧谋面的双亲与兄长。
她一定要让皇后血债血偿,以告慰她至亲挚友的在天之灵。
而与她一样痛恨皇后,恨不得手刃仇人,在将仇人片片凌迟的还有太子。
太子妃和阿恬也与太子和她同仇敌忾。
她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云栖有种预感,要不了太久,她就能昂首挺胸的再次踏进毓秀宫。
……
三日后的午后,云栖悄悄去见了有德一面。
许久不见,有德瘦了,个头却长了,人看着比之前沉稳了许多,但依然爱哭。
还没说上几句话,就掉泪了。
碧蕊见了,连忙从袖中掏出手帕,上前为有德擦泪,就差直接把“心疼”两个字写在脸上。
可有德显然还没察觉碧蕊对他的心意,待碧蕊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待阿阮都要比待碧蕊更亲近些。
这还是毓秀宫出事以后,云栖头一回见阿阮。
阿阮至今都不愿相信,是董姑姑被人收买,下毒害了景嫔娘娘。
如今阿阮每日不是待在董姑姑生前住的地方,就是待在毓秀宫的小厨房。
从前宁肯去做粗使宫人,也不愿在小厨房当差的人,如今却很喜欢下厨。
听说云栖今日要来,阿阮亲手蒸了一锅肉包子。
新鲜的猪肉糜里,加了香菇,冬笋,还有虾米,是董姑姑从前最拿手的馅。
阿阮叫云栖趁热尝尝,云栖才吃了一口,阿阮就焦急又紧张的问她,“与董姑姑和的馅可是一个味儿?”
云栖点头,“一模一样的。”
阿阮松了口气,望着云栖笑。
云栖看着阿阮,心疼的厉害,不由得将人抱进怀里。
阿阮伏在云栖肩头笑着,笑着笑着就泣不成声。
……
从毓秀宫回来以后,云栖大哭了一场。
待心绪稍稍平复些,她又将自己亲笔书写的,写满皇后罪状的纸卷找出,一条一条看下来。
越看越冷静,越看越清醒。
究竟要怎样做,才能扳倒皇后?云栖又陷入沉思。
因想的实在太入神,以至于楚恬来了她都没察觉。
直到楚恬在她身边坐下,云栖才回过神来。
“云儿哭过?”楚恬抬手,轻柔抚过云栖泛红的眼角,眼中是深深地疼惜与担忧。
云栖不解释,只道:“殿下抱抱我好不好。”
楚恬立刻将云栖揽入怀中,低头吻了吻云栖的发,“若心里难受就哭出来,我陪着你。”
云栖将脑袋埋在楚恬怀里蹭了蹭,“见到殿下我高兴还来不及,哪会想哭。”
楚恬将人抱得更紧,“我若能时时刻刻都陪在云儿身边就好了,如此,云儿就能时时刻刻都高兴了。”
云栖唇角微扬,抬手露出一截皓白的手腕,腕上系着一条由数股红线编织而成的手绳。
“殿下一直都时时刻刻陪在我身边,每回我难过的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