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幻纵览-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郑军
申明:本书由富士康小说网www。fsktxt。com。
作品相关 《科幻纵览》简介
《科幻纵览》是本人创作的系列丛书,以全面介绍科幻艺术为宗旨。全书共分七卷,各卷暂名为:《一卷科幻讲什么?》,二十万余字;《二卷世界科幻文学史》,十万余字;《三卷中国科幻文学史》,十万余字;《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分上下两卷,上卷为《科幻艺术的创作规律》,下卷为《科幻艺术的类型分析》,各十万余字;《五卷科幻影视概述》,十万余字;《六卷科幻与科学》,十万余字;《七卷科幻——从文学到文化》,十万余字。全部七卷本是一个整体,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规律、由历史到未来的顺序安排内容。合计近一百万字。(以上均为电脑统计字数)
1997年,笔者自费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科幻大会,带去一份长篇论文《科幻小说的创作与推广》,尝试着系统地讨论一下科幻艺术。当时印刷了两百份,在会上散发。那篇长文笔者是用稿纸写的,现在已经没有底稿。(不久前,笔者在网上浏览,竟然发现有位读者将其中的一段录入电脑,贴在网上。不胜惊讶与感激。)那时候,笔者连科幻的外观都没有看全,更不用说深入肌肤、骨髓了。只不过是一篇泛泛之谈。
从那以后,笔者在创作科幻小说之余,一直坚持对科幻艺术进行系统理论研究,每年均要对原来的体系进行修改,或删或添,或整体变动,或局部深入。由于改成电脑创作,这些文字得以及时上传网络,以便征求大家意见。于是就有《中国科幻之路》、《科幻创作教程》、《科幻文艺史》、《科幻文学征求意见稿》等诸多篇目流传于网络世界。其实,那些文字都是同一作品不同时期的版本。
由于始终感觉自己的研究不充分,不深入,所以,上述版本均没有准备正式出版,仅仅是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到了今年,笔者觉得,已经有把握将它发展成一套成熟的东西了。于是,便开始创作这套《科幻纵览》。虽然这也还不是最终版本,以后还要补充修改,但基本体系已经确定下来,并且,也可以正式提供给出版单位,寻求与读者见面的机会了。
《科幻纵览》七卷本互相联系,彼此印证,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笔者自然希望它能够被某家出版社一并看中,统一出版。不过,一气出版百万字的理论著作,这个可能性似乎不大。所以,如果哪家出版社对其中的某卷或几卷有兴趣,也可以选择单独出版。笔者会根据出版社的要求,在具体内容和文字上进行调整。
这套书的读者对象是普通读者,不是专家学者,所以,全书使用艺术化的语言,而不是严谨的学术语言来创作。另外,考虑到大家有可能没有机会将它们统一阅读,而是只阅读到其中的某一卷,或者某几卷,所以,每卷前面均附有总前言:科幻定义研究。没有这个前提,理解任何一卷的内容都有困难。
假如科幻艺术能够进入大学课堂,或者进入某个文学讲习班、函授班的授课范围,这套书将是比较适用的教材。至少会是一套不错的参考书。
作品相关 科幻小说定义研究——总前言
为一件事物下定义,在语言上直接表现为判断句——“XX”是“XX”。或者它的变形“XX”叫“XX”。不过,并不是所有这样形式的判断句都是定义。定义必须是关于一件事物本质属性的描述,而不是次要属于的描述。是对它进行真伪判断,而不是对它进行价值判断。比如,“科幻小说是启示的梦想,是人类终结的神话,是超越和改变人类的神话。”(菲德勒),“科幻小说是一种可以控制的去思考和梦想未来的方式(本福特)”。这都是科幻作家在抒发自己对科幻文学的热爱,并不是在下定义。
其次,在“是”或“叫”字两边的内容必须全等。属于一边的每一个案,都必须属于另一边,反之亦然。而概括不全面!盲人摸象,是许多科幻定义的根本问题所在。他们看到了一部分科幻小说,而没有看到另一部分。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离开寓言,回到现实生活中,盲人如果真的只摸到象的一部分,常识便告诉它,还有其它地方要去摸索。单有一条尾巴、或者一条腿、或者一只耳朵、一段身躯的动物无法存活。但文学作品都是以个性存在的,一篇的生存不依赖其它篇。因此,往往一个人看到三五篇、七八篇科幻小说,就认为自己看到了大部分、或者主流的科幻小说。片面的概念来自片面的见识。,
由于科幻文学不断推陈出新,越是早期的概念,越无法包容后面的新作。比如,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下的颇具古典色彩的科幻定义:一定要某方面多多少少有科学的根据或背景的小说,才是科幻小说。在他尚存人世的时候,大量与科学毫无关系的科幻小说就已经问世,并倍受欢迎,甚至成为经典。这个定义自然就过时了。
又比如,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下的定义:科幻小说是真正关于未来的社会学研究,作者所相信的事物将会成双成对的发生。其实,科幻文学里充满了怀旧色彩的作品,有趣的是,布氏自己恰好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家。不知道他为什么总用自己的实践之矛,攻理论之盾。
类似的例子还有特里卡尔(Terry Carr)下的定义:科幻小说是关于未来的文学,讲述了我们希望看到……或者我们后代看到的……明天的奇迹的故事,这段时间也许是下个世纪,也许是无限的时间延伸。这就不能函概目前大量涌现的“仿古科幻”,或者说“蒸汽朋克科幻”。(以小说《差分引挈》、科幻片《空中上校与明日世界》,科幻卡通片《天空之城》等等为代表)这些作品把背景放到从前,虚构并不存在的科技史。
也有些定义失之过宽,导致等式的左右并不对等。如詹姆斯E。冈恩(James E。 Gunn)下的定义:科幻小说是文学的新品种,它描绘真实世界的变化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序言,《科幻之路》,第一卷)我想,任何时代出现的任何一个文学新品种,都有可能这么下定义。
任何定义都必然带来分类:把一类事物和与它类似的事物分别开来。好的定义应该帮助促成生物学式的严格分类:尽管蝙蝠有翅膀,企鹅不会飞,但前者还是被分到兽类,后者还是被归入鸟类。
本套丛书里,科幻的定义是这么下的:科幻文学包括两部分,核心科幻文学和衍生科幻文学。核心科幻文学是在物质同一性原则下虚构超现实情节的幻想文学。这是科幻文学的基本定义。
衍生科幻文学是由前者派生出来的,不包括超现实情节的现实文学,以及描叙核心科幻文学的非虚构文体。前者指反科幻小说,后者指科幻理论,科幻评论、描写科幻作家和事件的散文等等。这些作品当然也可以从属于文学理论、散文、采访等类别。但它们同时也属于科幻文学的圈子,是两者的交集。它们一般只是在科幻媒体上发表,被科幻爱好者阅读。例如,本书就是衍生科幻文学。它当然属于文学理论作品,但肯定也属于科幻文学。
衍生科幻文学先不去管,它在科幻文学的总量中所占份额极小。只不过是笔者为了使定义达到生物学定义那样的严格程度,才把它们归入。讨论的重点当然是核心科幻文学。
要理解核心科幻文学的定义,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物质同一性。这是哲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为:世界万物都是物质的,任何现象都是自然现象,不存在超自然的精神实体,如鬼神、灵魂等等。一部文学作品在物质同一性原则下进行虚构,意味着小说里不可以出现鬼神、灵魂等内容。
比如,上帝启发人的智慧,这是宗教观念。而外星人启发人的智慧,如影片《2001太空漫游》,或者小说《童年的终结》所表现的情节,则为“物质同一性”原则所允许。又比如,灵魂在不同肉体间转移,这是超自然的。而把一个人的思想以数码、软件、电波形式保留下来,放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中,如科幻片《雷霆穿梭人》等,则符合物质同一性原则。
因此,科幻文学这个概念在一端上,要与魔幻文学相区别。但在另一端上,也要与现实主义文学相区别。后者不存在任何超现实情节。一部小说里哪怕有一处超现实情节,虽然它可能与核心情节无关,但它也从此不属于现实主义,而属于幻想文学。(实际上,有些作者在现实主义作品里添些幻想情节,一般效果并不好。比如《白鹿原》里出现鬼魂索命的情节,冲淡了全书的现实氛围。不过这不属于科幻文学的讨论范围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小说里是否保持物质同一性,和作家本人有什么样的信仰没有关系。我认识不少大陆奇幻文学作者,他们都是无神论者,但也都写关于鬼神的小说。反之,象米勒这样的天主教徒,在创作天主教题材的科幻小说《献给莱博维茨的歌》,里面也没有出现任何超自然的描写。
科幻文学严格定义之所以困难,很大原因在于出版商、电影发行商没有给一些科幻作品注明“科幻”二字。或者,将大量非科幻作品打上“科幻”的标签。他们并不是理论家,他们把“科幻”这个标签贴在(或者不贴在)哪些作品身上,主要是从市场角度考虑。但市场中的标签比理论著作中的严肃讨论影响大得多,甚至后者也往往受前者的影响,而不是去界定和辨别那些标签。(以笔者所见,文学理论家往往失去自己的立场,出版商在小说封面上打下“某某类小说”的字样,随后就有理论家去论证“某某类小说”是什么、不是什么,我认为这是很不严肃的。)
大量科幻作品没有被注明是科幻作品。这或者是因为,它们同时还可以从属于其它文学门类。如《一九八四》的几个中译本,都没有注明这是科幻小说。当然,它确实是政治讽刺小说。甚至后者也是奥维尔本来的创作动机。但它同时也是典型的科幻小说。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某些出版商认为,“科幻小说”这个名字流传至今,已经比较老土了,或者属于“大路货”,不能带来新奇感,所以要在一本科幻小说上注些新鲜的名字,如“玄幻小说”、“未来小说”等等。但是,出版商怎么做是他们的事。理论家不应该失去自己的立场。
更多的问题,是一些非科幻作品被列为科幻作品。《指环王》和《哈利波特》是科幻吗?笔者没有听到任何一个科幻作家说它们是科幻。但无数的新闻报导,以及无数的电影网站,小说网站,都把它们列入“科幻”行列。甚至,连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口部经理周铁东这样的专业人士都这么讲,显然就有了某种权威性。虽然他并不是科幻的权威,而是电影业的权威,但公众不大分得清楚这两者间的区别。(在第四卷里,笔者详细介绍科幻与魔幻的区别。)
因人致误,也是科幻概念上常见的问题。一个作家、一个导演,或者一个作品系列以“科幻”闻名,便会使人误以为,他们的作品,或者这个系列里的作品全部是科幻作品。凡尔纳是著名科幻作家,但他也创作过大量现实题材的冒险作品。而在他创作的年代,根本还没有“科幻小说”这个词出现。凡氏也没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过划分,于是,他的作品哪部是科幻,哪部不是,历来让人纠缠不清。
同样,星新一是著名的微型科幻作家,但他也写过大量非科幻的微型小说。在内蒙古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和善的恶魔》中,这些作品都被收在一部“中外科幻小说选集”里。米切尔克莱顿以科幻小说闻名,但他也写过《旭日东升》、《十三勇士》这样的现实题材作品。况且他所有作品的中译本都冠以“当代国外流行小说”的名称,而不是“科幻小说”。更加上,此君擅于写以假乱真的科幻,与现实贴得很近。缺乏理工科知识的朋友往往分不清小说中哪些情节已经是科学现实,哪些还是幻想。于是,他的作品也常常冠以“高科技惊险小说”的名号。
《夺宝奇兵》是科幻片吗?不是,是魔幻片。但因为它的制片人是卢卡斯、导演是斯皮尔伯格,此二人分坐科幻片导演中的一、二把交椅。于是便也有人把《夺宝奇兵》当成科幻片看待。
惊险片《007》系列是科幻电影吗?有的是,有的不是。笔者在第五卷里对迄今为止二十集《007》电影进行了划分。
《卫斯理》系列是科幻小说系列吗?《X档案》是科幻电视剧集吗?其实,这两个系列里面都包括科幻、魔幻、现实题材冒险作品三个部分。但因为它们中的科幻部分最出色,所以人们总把它们整体上视为科幻系列。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或许觉得,这么细致的划分根本没有必要。他们的观点是,什么作品吸引读者,作家去写就是了,出版社出版就行了。问题是,当今时代读者已经高度分化,一部作品“科幻”与否,不仅是艺术规律的真实性问题,也是读者或观众的心理预期问题。你是一个京戏迷,当你路过一家剧院,看到广告上写着京剧《铡美案》,买票进去后,发现却是在上演评剧《铡美案》,难道你不会要求退票吗?
这个科幻定义最初与公众见面,是在《北京日报》2004年4月四日文艺周刊上,记者的一篇采访里。文章题目为《科幻片 心中的惊叹》,记者将笔者的话转述为“只要是有超现实情节,又不涉及魔法,就是科幻片。”虽然只涉及科幻片,但也基本反映了我的科幻定义。而它完整公开地表述,是在《北京日报》2004年11月14日文艺周刊上,一篇名为《让本土的幻想文学腾飞》的文章。科幻文艺研究者、科幻作家郑军从直观上给科幻下个定义:在物质同一性原则下处理超现实情节的作品。所谓物质同一性,就是不涉及鬼神、巫术等超自然精神力量,小说里所有情节都在物质运动的范围内。
不过,这个定义在笔者的脑海里形成,并且逐渐明确下来,已经有几年时间了。其间笔者也和一些朋友交换过意见。大家普遍觉得这个定义内容过于简单。比如,为什么不提到科学呢?笔者以为,定义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内涵越简单,外延越广阔。而其它科幻定义都失之于内涵过宽,结果把许多新颖的,或者边缘的,小流派的科幻作品排除在外。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从这个简单的内涵出发,去游览一下宽阔的科幻天地吧。
作品相关 《科幻讲什么?》简介
《科幻讲什么?》是《科幻纵览》的第一卷,也是整个科幻理论的入门书。它以题材分类为线索,介绍古今中外的经典科幻作品。如果将它单独出版的话,它的读者对象是那些关心科幻,但对它并不熟悉的朋友。
本卷不讨论科幻的理论问题,仅为读者提供一个基本视野,使读者能在读完这卷后,对科幻作品的内容有个基本了解。从题材入手,可以较方便地在科幻艺术的小圈子和社会大众之间构筑起话语联系。对于极少接触科幻的朋友来说,上来就谈科幻的创作规律和艺术价值,很难引起共鸣。
单从理论研究本身而言,科幻题材研究也很重要。它体现了科幻艺术的特殊性——这是一门由创意驱动的叙事文艺。虽然社会影响在科幻作品里处处可见,但创意本身的演变才是它最根本的动力。这一现象在其它叙事文艺那里并不明鲜。
其实,已经发表的关于科幻的文章,差不多都从这个角度入手的。法国的让加泰尼奥(Jean Gattegno),日本科幻研究家石川乔司和伊藤典夫,英国的布赖恩艾什、中国大陆科幻作家宋宜昌、香港科普作家李伟才等人,都曾经对科幻题材进行过认真划分,将其为分几种到十几种不等。一些综合科幻理论著作,如《科幻爱好者手册》、《彩图科幻百科》等等,也都有专门介绍科幻题材的文字。
本卷与以往此类文字不同的是,那些文字大多以科学为本位,试图通过介绍一些特定题材的科幻作品,来宣传相应的科学知识。于是,那些“不科学”的科幻题材就被忽视了。至于被介绍的作品本身,也往往只从它的科学角度来讨论。讲科学是目的,谈科幻是工具。
本书的原则是“科幻本位”。力求介绍笔者能够搜集到的所有科幻题材,而不考虑它是否科学。例如“特异功能”,或者“乌托时科幻”。在本书里穿插着一些科学知识的介绍,只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相应的题材。讲科幻是目的,谈科学是工具。
另外,以往此类文字中,作者只是平行地介绍那些题材,彼此间缺乏脉络,容易使读者陷入迷魂阵里。本书将各种科幻题材分成五部分,它们之间的联系,以人类对探索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宏观过程为基础。这五编是:人(第一编:生命与人)——利用技术(第二编:技术奇观)——探索新时空(第三编:时空探险)——面对客观世界的挑战(第四编:灾难)——在此过程中,社会本身被改造(第五编:科学与社会)——当然,最终又改造了人自身(第一编:生命与人)……整个过程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每一编里又根据不同标准,梳理出自己的小体系。比如第一编:生命与人里各章的排列,其标准就是“人”和“生命”被改变的程度,按由浅到深进行排列。第三编:时空探险的内容,也是以科幻作品对传统时空概念的变品异程度,从“正常”向“异常”方面发展。
深入到具体章节里,笔者尽可能按照某一题材的历史变化安排内容。比如在人造生命和人造人一章里,便有“人偶形机器人”、“类人机器人”、“超级电脑”和“数字生命”这么一个清楚的脉络。科幻题材就象是许多小生命,在科幻文艺史的长河中自己蕴育、成熟、长大。笔者力求去把握这个题材成长的客观过程。
当然,要想将数量众多,涉及广泛的科幻题材梳理出一个线索,那是非常浩繁的工作。笔者上千篇科幻小说读下来,几百部科幻电影看过去,也只能说是为这项工作开一个头罢了。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能够一起投入这项研究中来。
最后要说明一点,某些科幻题材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术语,比如异度空间、虫洞旅行、人工冬眠等等。但也有一些科幻题材,虽然已经形成某种共同特点,却还没有统一的命名。笔者在本书里为它们暂时拟定了新名称,加以概括,如“可控梦境”等等。这些新命名是否适合,还望大家一起探讨。
作品相关 科幻文学的新挑战
1999年,中国科幻出版物达到276种,形成那一波科幻高潮的波峰。当时,《哈里波特》还没有中译本,“后续部队”《指环王》的电影还在拍摄中。在中国,创办奇幻杂志仍然为政策所不允许,因为涉及“宣传封建迷信”。当时,仅有上海少儿社彭懿等人,以微弱的声音呼唤着它的到来。
2000年,《科幻大王》上发表了笔者的文章《科幻文学的新挑战》。由于那时奇幻文学连固定的名称都没有,所以笔者称之为“纯幻想文学”、“魔幻文学”。文章中的两点隐忧:它的兴起会从科幻圈里带走大批读者,带走大批作者,现在看来不幸言中。可惜的是,那时候科幻界同仁还处在踏着波浪不断上升的欣快中,这篇文章几乎没有反响。
从那时起,科幻出版物数量逐年下降,于2004年到了一个最低水平。而它是不是谷底,现在还不好说。因为据笔者所了解,大量原本计划作科幻图书的编辑,都临时将选题改成了奇幻。
文学门类之间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它们各有各的艺术规律,各有各的欣赏方式。但在市场份额上就没有这么客气了。现在奇幻类出版物的读者,和科幻类出版物的读者大部分重合。笔者接触过奇幻文学作者,参加过奇幻文学的研讨会。象当年科幻为了自身发展,贬低武侠文学的价值一样,相当多的奇幻文学作者也在公开贬低科幻文学的价值。认为科幻是一种受束缚的幻想,而奇幻文学将进一步解放想象力……
如今,出版界的情况于科幻来说,完全可以称得上危机了。即使2004年又有两家刊物参与进来,也无法抵消整体下滑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在出版界和传媒界,对科幻市场价值的评价大为下降,人气和信心正在离去。许多编辑都这么讲:科幻是不错,但现在我们考虑出版奇幻……
如今这次危机,和1983年那一次完全不同。那次来自官方,这次来自市场。那次是外界压力,而这次,表面上仍然是外界压力,其实根源是中国科幻自身错误的总爆发;是整个九十年代以来,科幻界过分强调想象力,忽视科学理性内容的结果。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好吧,那奇幻文学不是更有想象空间吗?
当然,奇幻文学的兴趣,确实给科幻圈起到了洗牌的作用。相当一部分原本并不适合创作科幻的作者,现在离开了。相当一部分原本并不喜欢科幻的读者,现在也离开了。他们当初之所以呆在科幻的圈子里,仅仅是政策不允许他们喜欢的那个文学门类出生。如今,市场更为分化,定位也更为准确。科幻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