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有金手指[快穿]-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公子被沈清和控制着,也认命的赔了一千两银子。
  只是第二天街面上就到处流传着于大坏事做尽被神仙摔死的八卦。
  事件离奇,千古罕见,这么传说也勉强能巴得上,老百姓们大部分都信了。
  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说于大被神仙降下仙家手段惩罚致死的说法。
  几天后沈清和收到沈保根的信件,两人合谋,把于家最大的粮仓搬空。
  如今到处苛政猛于虎,弄的民不聊生,老天爷又开始出幺蛾子。
  全国各地小灾不断,到处粮食都欠收,各地不少人在起义反抗。
  沈清和打探情报,然后告诉沈保根,两人合谋,在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搬空了于家的最大的粮仓。
  里面看守的人面对杀伐果断的军士们不堪一击。
  在当晚,沈清和顺便洗劫了于家在莱城以及附近所有的粮食铺子。
  粮食铺子被洗劫一空,加上最大的粮仓被搬空,于家已经是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只有这样,精明的沈保根才不会怀疑自己。沈清和默默为自己点赞。
  第二天中午,收到于家粮食铺子被洗劫的消息,沈保根一愣,倒没有怀疑堂弟。
  大半晚上,两人都在一起,不可能是他。
  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只是他很好奇是哪位也与他一样看中了于家的粮仓。
  不过他也就是好奇好奇,别的也没有多想。
  于家刚处理好于大的后事,又遇到自家被偷,简直就是祸事不断。
  他们已经顾不上与沈家的仇怨,也无暇关注沈家。
  沈清和的生活又恢复到以往的咸鱼状态,偶尔翻翻书,再就是早晨练武,其余的时候能懒则懒。
  家中新增加的千亩良田还有新增加的几间铺子,都需要他管理。
  没事的时候给儿子侄子讲讲故事,给他们启蒙,都是小不点读书描红都还早,只是给他们讲故事,培养他们对读书的兴趣。
  一档事去,另外一档事来。
  年底,各家都忙碌了起来。汪氏约上隔壁嫂子关氏一起上街,购置年货。
  妯娌俩一直相处的挺好,都是那种贤惠女子,再就是两家的相公不是亲兄弟不涉及父辈的产业,关系又好,比亲兄弟还亲。
  两人相处起来,还是非常不错。
  汪氏皮肤白皙,鹅蛋脸,浓眉大眼,罩着淡蓝色的厚披风,与身材高瘦,五官立体,皮肤白里透红的关氏就像一对闪耀的姐妹花。
  走出去哪怕是妇人也会收获百分百的回头率。
  两人共乘一辆马车,后面一辆跟着丫鬟。
  头饰简单,只有简单的几样,只是穿着不俗,衣裳面料都是低调华贵的那种,普通百姓不认识,但是一些银楼酒楼各种绸缎庄的掌柜的认识。
  第一站就是绸缎庄,妯娌两一进来,文掌柜的眯眯眼就认出来客人身上穿的衣裳面料。
  有些面料普通人是不可以穿的,商人就很多都不能穿,但是有些商人更聪明,把能穿的最好的面料,做到极致,精致的不行。
  官员家眷爱穿,豪富之家的夫人也爱穿,乡绅女眷一样爱穿。
  汪氏,关氏就是穿的符合她们俩身份里面最好最顶级的面料,可不好买。
  文掌柜笑呵呵的招呼着,“两位夫人是为家人年底新装购置布料还是购置一些送年礼的布料?”
  “都瞧瞧,遇到合适的再说。”
  春香代替主子答道。
  “好嘞,二位夫人慢慢看。”


第233章 小地主的崛起(06)
  一上午都在外购置年货; 女人喜欢逛街说的真不错,一上午过去了; 妯娌俩还兴致勃勃的。
  在家里的沈父沈母迎来客人; 一群族人。
  分宾主做好; 寒暄几句之后; 沈家一位和沈父同辈的中年汉子; 开口就借银钱。
  “七哥,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啊,我们的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
  “老十五,你啥也没有说,开口就说不要见死不救,你倒是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我能不能帮?
  总不能我啥也不知道就答应下来说是要帮你吧?”
  沈父近几年很少管事,都是找老友们喝喝茶,聚聚会; 偶尔在家里钻研一下棋谱。
  家中的大事小情都是儿子儿媳在管。
  还有族中一些乱七八糟的糟心事也是儿子代替他出面参与的。今天来了一群; 他才出面。
  说真心话 ,他真不想理会族中那些糟心事。
  “七哥,你能帮的。我家小子年底要成亲。家中如今米缸空空,怎么给大小子成亲; 可日子早已订好; 就想着来找七哥想想办法,能不能借弟弟十两银钱先办了亲事,等以后慢慢还。”
  沈十五说的时候还下意识的去抿抿嘴; 这是他的习惯,只要说谎就会抿抿嘴。
  “老十五,你真当我傻还是银子多的花不完。你家什么情况,我是知道的,沈家村离城里不远,时差有族人进城办事,落脚都是落在我家或铺子里,村里的事情我听说不少。
  今日我不揭穿你,就是我当哥哥的大度。
  再有没银钱不是应该借钱买粮食吗,怎么是侄子成亲。真要是穷到那步,你还惦记着给侄子娶亲?”
  沈父每年都要面对族人借粮食借银钱,真要是那值得借或者人好但是没本事的族人,他也不小气,尽量的帮。
  可老十五就不是个东西,小气,自私,还常常不干人事,尽欺负族中一些弱势良善的族人。
  今日不知道咋滴和一群族人一起前来找自己借银钱,估计自己只要借了,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七哥,你家富的流油,借弟弟十两银钱又怎么了。也不伤筋动骨,至于说这么多吗?”沈十五气哼哼的反驳。
  他真没有想到一些族人口中的好人沈七这么小气,他早上进城耍,路上遇到这群傻货,说是给沈七送些自家在山上弄的山货,都是晒的干干的。
  这些人一年来两次,年底一次,年中一次。都是来送东西的。
  他闲着没事就跟过来,顺便借个十两八两的,想着沈七家中那么富有,一定会答应的。
  不能一次性借多,借多了就要还,借的少估计沈七也不好意思让自己还。
  一年借个四五回,自家能攒下不少银钱,也许明年就能盖青砖灰瓦的好房子。
  带着占便宜的心,他第一个开口提借钱的事,万一这些人中也有人是这个意思,他在后面说就不占优势,一般第一个说的都能占到便宜。
  “你哪只眼睛看着我家富得流油。还有你的意思是,想把我家借的伤筋动骨才好是吧?没银子,不借,你请回吧。”
  沈父如今在家待几年,性子越发肆意,要不是看在一个姓的份上,他早就说“滚”。
  “哟,越有钱越忘本,这么快就忘了,你也是沈家人,别瞧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
  沈十五就不是个什么好性子的人,在村里就张狂惯了。进城到了族兄家,知道只要他不动手打人,人家就不会把他怎么滴,他这是有恃无恐。
  “来人,把这人拖出去,告诉门房,以后这人再来直接打出去。”
  不等沈父说话,得到消息的沈清和走了进来。
  “是,公子。”
  沈家如今有不少的仆从,还特意挑选的那些青壮年多的人家买的。
  乱世开启,家中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做起事来有些畏手畏脚。
  拖着一路哀嚎的沈十五丢了出去,沈清和已经见完其余的族中长辈和平辈。
  都是来送东西的,东西不贵但量多,都是用筐挑着来的。
  见过族人,沈清和让父亲招待他们,自己去准备一些回礼。
  回礼一般都是一条肉,一包蔗糖,还有五斤糙米。
  不多,比他们送来的礼物价值稍稍高一些。
  原本事情就是这样了,在他看来应该不会有啥事。
  谁也没有想到沈十五在莱城还认识混混痞子,居然勾结他们。
  小年这天,沈家人欢欢喜喜的用过晚饭,然后早早的上床歇息。
  半夜时分,沈府溜进来贼人,只是那些人刚爬上墙头就已经被发现,沈清和两府晚上都有人轮班值守,全天十二个时辰有三班人轮流值守。
  等人跃下墙进来,已经有人把消息传给沈清和。
  沈清和其实早知道,从这些人在外面来回走动时就知道。
  他倒想看看这些人是来干什么的。
  得到沈清和指示的护卫们,一直在黑暗中盯着这群混混们。
  从他们的窸窸窣窣说话声音中知道是有人告诉他们的,沈府富得流油,家中有很多现银,还有粮食。
  为了发财他们才铤而走险来沈府试试,也许真如那人说的那样,能一夜暴富。
  知道情况以后,老伍一个一声大喝,周围的护卫们全冲上前擒住爬进来的十来个混混。
  不用沈清和出手,老伍和几位从军营出来的老兵,审完这群人。
  天还没有亮,就知道是沈十五搞的鬼,沈清和知道消息,啥也没有说,只是轻哼了一声。
  这件事没有让两家的长辈知道,几天后,大年三十的夜晚,在家里吃年夜饭的沈十五一家,突遭天谴。
  从屋顶掉落一块漆黑不属于这个普通人认知范围的黑色石头,砸碎了饭桌,还砸到沈十五的身上,直接砸晕了沈十五,等他醒来,已经半身不遂。
  一辈子都只能躺在床上,再也无法出去浪,也无法害人。
  沈十五的夫妻被砸伤后,上门看热闹的族人很多,真心关心他们的族人很少。
  城里住的一些族人连看望他的想法都没有,只有族长家中派了人去问问情况,其余的连问候也没有。
  危机过去了,日子一天天的过。
  三年时间,眨眼之间。
  十七岁的沈梨花嫁给一位武将,是莱城的一位副将徐开福。
  除了沈三爷与沈清源(沈保根,三年前改名)给的陪嫁,沈清和也准备了一份不菲的嫁妆。
  徐开福最怕的不是亲的大舅哥,虽然大舅哥精明霸气侧漏,可他更怕常年驻守在莱城的小舅哥,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是很怕很怕很怕他。
  从军营回到家中,徐开福见到的就是娇妻坐在房间认真算账的样子,很美。
  “梨花,过几天是小舅哥的生辰,礼物备好没有?”
  “早备好了,我给小哥做了一套春衫,两双鞋,小哥一直说最喜欢我做的鞋,穿着舒服。”沈梨花想到小哥每次夸自己都是为了多要一双。
  想到往事,沈梨花嘴边的笑容逐渐泛大。
  “做鞋是不是很辛苦,以后别亲手做了,让丫鬟做就行。”虽然怕二舅哥,可他还是很吃醋,娘子怎么能给自己以外,岳父以外的男人做鞋穿。
  可这话他只能在心中想想,却不敢说出来,二舅哥那人绝对是个阴险狡猾的人。
  他要是敢说,绝对会被整的很惨。到时候被他阴,都是小事。
  “那怎么行,不是我做的 ,小哥不上脚穿就知道,骗不了他。
  小哥看着憨憨的,其实可精了。关于吃喝玩乐的事,他都贼精贼精的,啥事也别想蒙过他。”
  “唉,有两位贼精的大舅哥,我的命真苦。”徐开福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这是沈清和最满意他的一点,小妹嫁过去不需要伺候公婆。
  也不需要和哥嫂弟弟妹妹们打交道,也不会被他们挑拨离间。
  不管以后怎么样,徐开福都不敢亏待自己妹子,无论沈清源当不当皇帝。
  哪怕不再喜欢小妹,也得供着她 ,哄着她。
  有他在,徐开福这辈子就只能哄着小妹。不过徐开福这人是个老实的武夫花花肠子很少。倒不用多担心。
  “噗,相公你难道还有其他别的想法不成?”沈梨花杏眼怒瞪 ,佯装生气。
  “不,不 ,不,为夫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感慨,真的只是感慨。”徐开福满心满眼都是眼前的小女子,能娶到她,是他这辈子最幸福的一件事。
  “哼 ,要是你敢有其他不好的想法,趁早打消念头。”轻声娇斥,那嘴边的笑容告诉徐开福,娘子没有真生气。
  他最怕娘子生气,每次娘子生气,不会像别人的娘子那样,不让男人上床,但是她一直气哼哼的,几天都不理他。
  光不理他就能让他很难受,别的都不用做。
  沈清源的野心已经壮大,他想逐鹿天下的心思跟沈清和透露过,沈清和明确的表示支持他。
  无论他想做什么,最为弟弟的他都全力支持。
  沈清源当时很感动也很激动,他的心思不敢跟家里人说,只能跟沈清和说说,没想到他大逆不道的想法,弟弟也不劝也他,还说大力支持。
  他真是没有想到,从兄弟俩谈过这事以后,两人时常通信,用彼此才明白的暗语商量着一些事情。
  沈清和也更加的忙碌,他帮忙要准备很多东西,各种物资还有银钱。
  沈清源的官职又升上两级,领的兵更多了,追随他的人也更多了。
  在莱城与水城中间有一座山,那是一座有着恶魔传说的山,周围很长一段距离都没有村落也没有庄户人家住,是做大本营的好地方。


第234章 小地主的崛起(07)
  如今里面已经造了一些木屋; 还有一些地下工事,里面藏有不少的各类物资。
  都是兄弟俩准备的。
  沈清和每次筹到什么物资都会直接送往那座恶魔山。
  沈清源要什么也会过去取,兄弟俩都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
  如今各地都有起义的农民; 都是一些草台班子; 闹上一年半载; 占块地方; 真的就以为自己是皇帝。
  莱城也有草台班子来过,只是每次都让沈清和暗中处理了,也没有杀他们,只是吓他们。
  吓的他们不敢在莱城附近逗留; 灰溜溜的跑了。
  莱城百姓虽然日子过得苦,可没有被战乱波及到。
  忙碌中时间悄然如流水; 沈清源四处征战,已经打下不少的地盘。
  后勤部长沈清和,稳固大后方,多方筹集军饷粮食衣裳被子。
  军中很多将领都只见物资从没有见过人。
  对于这位后勤大佬,将军们都好奇。
  现在的莱城是徐开福的旧部马三主事,沈清源不放心; 还是在多年前占领莱城; 然后交给马三主军事。
  给前放运送物资也是马三经手; 马三也是一个老实汉子。只要交代他办的事,基本不打折扣。
  两家已经是莱城最有权势的人家,可两家人依然住在老地方,依然如故; 没有多少变化。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已经改名的沈保根就是那位威名赫赫的沈帅。
  刚回家,大宝拉着三位弟弟,过来,“小叔,我们想去京南。”
  “为什么,说说原因。”顺势坐在院子中的石椅上,望着自家的孩子和侄子们。
  “我想送母亲与父亲汇合,还有我们也想建功立业。”
  两家一共四个男孩,沈清和有两个,沈清源有两个,都是元配关氏所生,外面的那些女人都有生,不是半途夭折就是生的女儿。
  那三位女人都是精明人,生的儿子自己带着,哪怕一路奔波也自己带,可要是生了女儿就让人送回莱城,说什么女儿家身子骨弱,不适宜奔波。
  就这样,女儿都活了下来,可儿子一个也没有活下来。
  沈清和没有女儿,对侄女们都挺好的。关氏自己没有女儿,也乐于对这些自幼就被送回来的女儿好。
  不管咋样,姑娘家到了年纪都是要出门子的,到时家中有钱就多添些嫁妆,没钱就少添些嫁妆,她们再回娘家就是外人了。
  四个孩子最小的也有十三岁,最大的马上就要到成亲的时候。十七岁的大宝,如今想的是上战场建功立业。
  “行,你娘自己想去吗?”
  “想去,这些年娘常常念叨我爹。肯定是想去的,只是我们一走,家中的祖父祖母还有妹妹们就需要小叔诸多照顾了,等侄子以后建功立业以后,一定回报小叔。”
  “行啊,小叔等着大宝的回报,呵呵!”
  当晚沈清和修书一封,派心腹之人加急送往京南。嫂子多年守在家里照顾老人,也该去看看。再不去,夫妻情分估计淡薄的差不多了。
  说是去 ,也不是立即就能去的,沈清和给他们准备良駒,还得准备最好的马车。
  他自己制作出来的简易橡胶轮胎马车,还有多备了几条橡胶轮胎,不但教会孩子怎么换,还教会嫂子关氏怎么换。
  两辆马车万一以后和大队伍分开,就得自己会。让关氏跟着学赶马车,这也是要会的。
  “和弟,能行了吗?”关氏知道小叔子让她学这些是为她好。她也愿意学,打仗的时候,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行,嫂嫂,我教你的这些一定要牢牢记住,真的分散以后,是可以救命的。”
  “嗯,一定牢牢记住。”关氏是个聪明的女人,这些年在家里侍奉公婆,教育儿女,相公看重的所有亲人都喜欢她。
  她能拢住所有亲人的心,得益于她会做人,性子好,不胡乱猜忌。
  “还有我送你的玉瓶,一瓶自己拿着,一瓶给大哥,让他也贴身收藏,那是老道长临终前留给我的,是极品药丸,效果你也知道。”
  对于这位老道长,关氏是知道的,是小叔子无意中认识的,救了他。相处几年以后,老道长归天,临终前留给小叔子两瓶药丸。
  当时两家人都在场,都看到了。
  后来为小姑子家的孩子用过一颗药丸,效果怎么样,她心知肚明。
  有时候她都怀疑,相公和小叔子怎么就关系那么好,现在想来,无非是以心换心。
  “放心吧,我一定会保护好送到他手中。”
  最近几年相公没有再回来过,太忙 ,没时间。
  小叔子也找不到可靠的人送药过去,就只能一直藏着玉瓶。
  现在小叔子留下六颗,家里还有两家子,不,三家子,还有小姑子一家。这些是以备后患的。
  万一家中有人出事需要怎么办,总不能飞去远方找相公和自己。
  “银票多带点,家里的开支你不用担心,有我呢,到了大哥身边少生闲气。
  孩子们都劳烦嫂子多照顾。”
  一家人坐在园子里,听着沈清和的叮咛。
  还有他拿出来的银票,还有特意定做的金叶子,玉瓶,外敷的药粉。
  沈三爷都有些不好意思,这些年自家说是儿媳撑着,其实是侄子撑着。没有侄子,自家人不知道要遇到多少难事,多少麻烦事。
  他对着沈父说道,“七弟,是我们家连累你们一家,更是连累了小和。”
  “三哥,别说见外的话,咱都是一个祖宗都是亲人,没有谁连累谁。”沈父早就听儿子悄悄和他说过,侄子的野心。那是想逐鹿天下。
  只要侄子成了,以儿子这些年的付出,一个王爷是肯定的。
  虽然路途艰辛,既然已经做了一半,他还计较得失干嘛。
  “对,还是七弟你想的通透,咱是一家人。”
  沈三爷被好七弟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边不是沈清和交代侄子儿子就是汪氏和梨花泪眼婆娑,拉着嫂嫂的手,不舍的嫂嫂的离开。
  梨花的孩子还小,梨花可不能去,只能留在家里。梨花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后面的才是儿子,比沈家四个男孩都小。
  此时嘟着嘴不满意哥哥们出去不带着他。
  几位哥哥无奈的哄着小表弟,没办法,人家最小,他们是哥哥得哄着些。
  一家人温馨的聚在一起,梨花如今也住在娘家隔壁,也把院子打通,来往方便。
  一直聚到很晚,才各自歇息。
  翌日清早,一群化作商队的一百多壮汉的队伍,从莱城出发。
  牛车上都是装的货物,沈清和一直送他们到城外二十多里,才转身朝另外一个反向而去。
  花山周围以前都是荒山荒地,如今郁郁葱葱,到处都是果树,都是牧草,成群的牛羊在上面悠然自得的走动。
  养牛为了战事,不管运什么都需要良駒良牛,牛的成本没有马的高,沈清和大量的养牛当做是运输的工具。
  羊是提供军士们吃喝的,水果是用来卖银钱,赚钱的。
  荒山周围如今渐渐形成一个村落,都是帮沈清和养牛养羊,管理果园还有鱼塘的佃农以及下人。
  人刚进养殖庄,管事的马上迎上来,“老爷,怎么突然过来了?”
  “怎么,庄子有猫腻不愿意我过来?”
  似笑非笑的盯着管事,让他解释。
  管事的吓的要死,赶紧双手胡乱摆动,否认,“老爷,不是这个意思 ,庄子里一切都好。”
  “嗯,我上山看看。”
  身后的马,交给管事的安置,自己一人走进庄子,从后面摸上山。
  山上有划区域,他去的是果园,隔壁山头全是牛犊子,还有咩咩叫的羊崽子。
  成年的牛不是卖出去就是做运输工具。
  老了以后才被杀来吃肉。
  果园的果树大半都已经开花,春天的果园芬芳馥郁,美极啦
  养殖庄视查完工作,才慢悠悠的回城。
  沈清和多年来一直只有汪氏,再也没有其她的女人。莱城不知道多少人家,想把女儿送给他做妾 ,可从未成功过。
  最大粮商于家早就落魄,举家离开莱城,去了离莱城有些远的桐城。
  只是回城的路上,沈清和瞄到于家的庶子,虽然他们离开已经七八年,可沈清和依然认识他。
  找到马三,沈清和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