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有金手指[快穿]-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院的孩子早就商量过,大家一起去沈家拜年,谁也不许早去。
  沈家又恢复了原有的热闹,虽然已经立春,但是北方依然如冬天一样寒冷。
  卤菜依然受欢迎,只是没有像年前一样那么忙,赶集也停止了。
  如今都是当地人前来批发,沈家需要雇的人手也就少了很多,第一个不需要的临时员工就是蔡秀丽,为此她找上她姐蔡秀萍来大院闹了一场。
  蔡秀萍是娘家控,有的时候亲儿子亲闺女都要靠后 ,没有娘家重要。
  周日的早上,蔡秀萍,蔡秀丽姐妹俩,生拉活拽的拉着沈清杰一起过来,闹的三个孩子担心,也跟着一起过来。
  进胡同口就开始骂骂咧咧起来,在沈家的门脸儿前,大声的骂沈清和,搞的胡同里的老人孩子年轻人全部端着饭碗出来看热闹。
  沈清和家里刚收拾好两间房,准备靠门脸儿的一半都砌墙隔开,再安上两扇门,可以到门脸儿。
  个体户的证件已经优先办下来了,除了可以经营卤菜,零卖搞批发,还可以卖早餐,卖包子馒头,下面条,米粉。
  虽然不能一下子就全部开展起来,但是也能慢慢来。
  被闹的这天,刚好开始卖包子馒头,许多胡同内的邻居前来捧场支持,不少人饭盒内刚好装上馒头。
  “沈清和你什么意思?”蔡秀萍站在胡同口,对着正在给顾客夹包子的沈清和一阵乱喷。
  “嫂子,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我不懂,劳烦你说的明白些。”沈清和示意妻子接手给客人夹包子。
  杨凤兰点点头 ,洗手擦干净,才来给客人夹包子馒头。周围的客人看着都点点头,沈家二小子夫妻俩做吃食是个讲究的,卫生问题不用担心。
  一身黑色旧棉衣的蔡秀萍,一路过来,风吹乱了头发也不知道,一心只想骂人。
  可能是被沈清和淡定的态度气着,蔡秀萍指着沈清和的手指在风中剧烈颤抖,嘴唇也在颤抖,“你不明白?为什么开除我家小妹,她哪儿做的不好。”
  “哪儿都做的不好,她做完的活全部都是别人在帮她返工再做,还有从她来做事,嘴巴就没有停过,一直炫耀关系,有什么好炫耀的。在我家帮工的人哪个不是认识二十来年的,都比她认识我要早。
  一天到晚磨洋工,做事不尽心,还耀武扬威,我不知道这样的帮工,留下来有什么用。
  我能看在你的面子上,让她做到年底就很够意思的啦。她继续在这里做事,会影响其他人不好好做事。”
  沈清和声音不大不急,但是周围的每个人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用裙带关系进来可以,但是你做事不说最好,要和普通帮工一样吧,让大家没得说吧,要不然真是会影响人,都有样学样怎么办。
  “你别冤枉人,我做事做的挺好的,哪里要人家返工重做过,你诬蔑人。”蔡秀丽眼神躲闪,说话也是带着一股子心虚,底气不足。
  “挺好,要不要我找几位来给大家伙说说,到底有多好,她们是怎么给你返工的。”沈清和招手让自家侄子侄女进屋,小声的问,“吃早饭没有。”
  小武瞧了一眼二婶,又看看二叔,也小声的说,“没吃,我妈只顾我小姨,哪会管我们。”
  小家伙一点也不喜欢姥姥姥爷一家子人,一个都不喜欢。
  察言观色就是在姥爷家的舅妈各种嫌弃的眼神,还有一些带有各种含义的话语中学会的。
  “二叔管,以后你妈顾不上你们就来二叔家,知道吗?”
  有点心疼眼前的三个孩子,沈清和让妻子给三个孩子夹包子,还示意夹肉包,孩子们就好肉。
  “小文,小敏,你们两是哥哥姐姐,咱沈家下一辈就你们五个是最亲的,那些外八路的亲戚不要理,记住自家人就行知道吗?”
  已经懂事的小文,轻声笑起来,“二叔,我记住了。爷爷在的时候也说过,最亲的就是我和妹妹还有弟弟以及二叔家未来的弟弟妹妹。”
  “记得就好,以后家里没人给做饭,你就带着弟弟妹妹们过来,星期天带着课本来二叔家,给你们改善伙食,知道吗?”
  “知道,我做完作业就带弟弟妹妹们玩。”
  叔侄俩说话的时候,沈清杰正在埋怨小姨子还有和妻子掰扯。
  他有再多的小心思,也明白,小姨子再亲也亲不过亲兄弟。他不会做让亲弟寒心的事情。
  “沈清杰你是翅膀硬了,居然还敢说我们不对,明明是你的好弟弟记恨我和你,不愿意给咱俩面子,要不怎么会找借口开除小妹。
  你难道还不明白,还帮着他说话,你呀,就是一个蠢货。小妹都说了,她做的活不需要返工。是你弟诬蔑她的……。”
  不知道蔡秀萍是真的认为沈清和诬蔑她妹妹还是帮着她妹妹开脱,但是沈清和不给她面子这事,一辈子都会记着。
  牢牢的记在心底。
  夫妻俩瞬间吵了起来,反而没沈清和什么事。
  从这一次吵完以后,沈清杰夫妻俩有了很深的裂痕 ,一辈子都无法治愈。
  沈清和可不管这些,随便他们怎么闹,就是不松口让蔡秀丽再回来上班。
  蔡秀丽姐妹俩气哼哼的离开,也不管被她们抛在胡同的沈清杰还有三个孩子。
  一场闹剧,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蔡秀萍记恨上了沈清和,还有丈夫沈清杰,刚才在胡同口一点面子都不给她,气死人。
  她完全没有想起被扔在小叔子家的三个孩子。
  转眼就是正月十八,沈清和一家四口,在火车站依依不舍的送走了杨父杨母,沈清和没有过多的煽情,只是悄悄的在他们随身携带的包包内,给他们塞了一千块钱。一起带回去的还有另外的大行李,除了二老的衣服,其余的全是沈清和亲自调配的卤料包+药包。
  够杨家四兄妹用很久的,至少今年一整年的用量。
  帝都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如今都有沈家开的卤肉铺兼包子铺,生意极好。每天只卖半天,就全部售罄。
  姚海夫妻歇了找工作的心思,继续留在沈家做事。
  沈家屋檐下,又依次排开好些炉子,一天到晚不歇气的工作着。
  兰宾馆每天上午过来提货,沈清和也没有年前那么忙。
  四合院大门另外一侧,也是两间半的倒座房,是古家的。
  古家老太太前几日在医院去世,一家人忙活完回到老宅,也不知道怎么分,就商量着干脆卖了分钱。更加的好分,四兄弟,确实不好分那两间半的倒座房。
  古家人刚露口风出来,沈清和就知道了,立即找上门 ,出钱买了下来,写上闺女的名字,姐弟俩一人两间半倒座房。
  五月,沈清和请来刘师傅他们一班人帮忙改造房屋,沈清杰的房屋也跟着一起改。
  媛媛的房子被改成三室一厅,两间房改成三房一厅,屋梁全换新,瓦片能用的就用 ,不能用的全部换新。
  一家人以后住在那边,这边就做门脸儿,还有卤菜作坊。
  也能远离即将搬来的蔡秀萍,他不想和她多来往,脑子进水,还特别拎不清。什么重什么轻都搞不明白。
  改建后的倒座房,窗明几净,家里都是新式家具,淡蓝色,淡粉色的窗帘,挂着也是美美哒,客厅的沙发也是定做的皮沙发,能坐下四人,一边放着一个单人沙发椅和一个双人椅,前面特意制作的轻巧茶几,也是大家没有见识过的。
  前后都开门,也不用再走四合院大门。
  每天出出进进,也不用看见蔡秀萍,至少是少看见她。
  不管干什么都有绝对的私密空间。孩子们也欢喜,就是还小的小远,也是欢喜的,如今说话偶尔还能蹦出来三个字。
  最近几天,沈家要搬家,从大门东侧搬到西侧,新装修完的房屋,每天都敞开窗户门透气通风。
  不少邻居下班以后,吃完饭,都来沈家参观,见到装修如此豪华的家,个个都感叹:
  “沈二,有钱人啊,冰箱,洗衣机,电视机都置办齐啦!”
  “啧啧啧,好家伙,真是发财了,家里什么都有。”
  “看了你家,我家都住不下去。”
  “冰箱票不好弄,你怎么弄到的?”
  “……”
  每个人都各自感叹着,暗自猜测沈清和去年赚了多少钱。
  知道的人不会说,不知道的人怎么猜也猜不到。因为沈清和的成本低廉,是大家想像不到的,除了人工煤球,租车,他基本没有别的成本开支。
  沈清和有读心术,但是他很少用,至少不是级别很高的谈判时或者紧急关头,一般他不会用。
  沈家的包子,最近在附近是出了大名,吃过的人都是回头客,只要兜里的钱允许 ,每天早上都要到沈家买杯豆浆配包子馒头,味道贼好。前面活的那些年,吃过的包子馒头都是“假”的吧。
  沈清和没有想过开大饭馆,他没有厨艺,包子馒头,卤肉只要有卤料配方,只要有肉馅配方,就可以。
  他打算以后开办属于自己的奢侈品牌,最好的就是从护肤品彩妆开始。
  等过些年进军IT行业,当然是投资IT行业 ,他没有打算自己亲自去创办高科技企业。
  没事的时候,他也会出去寻找废弃工厂或者即将破产的工厂,先寻摸着。
  手里的钱,也还需要再积累积累。
  作者有话要说:  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同志又更明确地提出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提出要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同年6月,中央、□□联合批转了《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宣告住宅商品化的政策将得到正式实施。
  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同志又更明确地指出:“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房,也可以自己建,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
  中国商品房的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时间是1978年9月至1978年12月。
  一、萌芽阶段——1978年9月至1987年12月


第97章 知青返城生活(07)
  两年后; 1982年春。
  沈清和买下一座在二环的刚破产的小工厂,原来是个食品厂。
  经营不善 ,加上产品单一,口味没法得到改进; 只能破产清算。
  工厂占地范围还算大; 但是人不多,算上退休职工也就一百多人,是街道办的工厂。
  有了食品厂; 沈清和去到工商简单变更一下执照上的经营种类。
  加上卤肉,还有他新冒出来的想法; 做曲奇饼干; 做各种好吃的糖果,还能在夏天做冰淇淋冰棒。
  很多只是有了想法,但还没有全部要短时间内付诸行动。
  饭得一口一口的吃; 沈清和用食品厂原有的一切,自己改造; 一个车间是卤肉车间+包子馒头车间,一个饼干车间; 一个糖果车间; 剩下两个地方暂时还没有改造,但是打扫的干干净净。
  最主要的是,厂里有两辆要报废的货车,可以运货。
  沈清和一个人寻摸来不少的零件,准备自己个给货车大修。还有厂里还得弄出来一个大冷库。沈清和打算慢慢来; 他一个人自己改造,不需要花钱,只需要花时空币。
  食品厂已经暂时停工,一切都得等重新开工。
  沈家离食品厂不远,就在两里多点路。
  原来一直给沈家做帮工的人,也被沈清和提前招聘进厂,还是负责卤肉车间。
  早上刚起床,万大爷就找上门,“二小子,起了。”
  “大爷,进屋坐,有事吗?”
  嘴里还含着牙膏沫,在屋檐下刷牙,有点不是很雅观。
  “你先刷牙。”
  万大爷在屋檐下踱步,有点心神不宁。
  杨凤兰如今准备转半全职家庭主妇,家里的包子铺卤肉铺继续开着,只需要卖一上午。
  草草的刷完牙,洗把脸,赶紧进屋,万大爷也跟着后面进屋。
  “大爷,有啥事,您老就说,可不能吓我。”
  万大爷是四合院内的睿智老头,人好心善,子女教育的好,家庭和睦,没有什么糟心事。
  沈清和不知道万大爷找自己会有什么事。
  “傻小子,大爷笑你干啥,还记得你涛哥家的大儿子东子不?”
  万大爷也是没有办法,大孙子去年好高中毕业以后,死活不愿意再读书,说是读不进去,要出来工作,现在工作可不好找。
  荒废了半年的时间,看着实在是没有办法,老爷子亲自找上沈清和,打算问问,他的食品厂还要请人不。
  请人的话,看看自家大孙子适合不,不适合也没有关系,他了解沈家二小子,不会故意的找借口拒绝,除非是真的不适合。
  “记得呀,我插队去之前,还老带出去玩儿,那时他才几岁吧?回来这两年咋没有看到呢。”万大爷不问,沈清和还真没有注意到,自己回来两年,一直忙着,很多以前大院住的人,都好像没怎么看到过。
  “你去插队没有几年,你涛哥在厂里就申请到房,一家子都搬到厂里住。这两年,没次他们回来你都忙,就是过年那两天,你一家子管着门睡大觉。老大说想来看看你,我没让他来,免得打扰你。”
  “大爷这就是您老的不是,怎么能说是打扰呢?我是那怕人家打扰的人嘛,东子是出事了还是找我办啥事?”
  “说来,都是东子那熊孩子,去年高中毕业以后,死活不再读书,我想着没有考上不要紧,再复读一年,可是他不愿意,说是要出来工作,赚钱养家,半年来,什么工作也没有找到,我想问你厂子里还请不请人,如果请人能不能考虑下东子,那孩子老实,有把子力气。”
  说到后面,老爷子的脸都红啦,他很少求人,还别说求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
  “行啊,让东子帮我开车,他还年轻,学学手艺,以后想离开,也有门手艺。不过得等些天,还有大爷别出去说,您老能明白的。”
  老爷子有点小激动忙承诺着说,“明白,不会对外说。放心吧!”
  说完事,老爷子已经坐不住,背着手离开了沈家。
  摸摸口袋中的毛票子,一个人走着去大儿子家,他得赶快把好消息告诉大儿子一家。
  他没有说的事,大孙子之所以不愿意复读考大学是因为家里有个病人,他妈身体不好,常年要吃药打针,时不时的还要住院,家里除了东子还有三个孩子,都是东子的弟弟妹妹。
  他们还在读书,靠老大一人的工资,既要治病又要顾着四个孩子读书的费用也要顾着一家六口的吃嚼,着实很困难。
  他有一半的工资是补贴了老大一家,老伴儿的工资要做生活费,他不只是有一个儿子,下面还有两儿一女,闺女出嫁不需要他存钱办嫁妆。可还有两儿子,就算豁达,他也不能太过。
  离开胡同,老爷子高兴,脸上都带着往日没有的笑容,乐呵呵的走着。
  一路上遇到熟人,都是很亲切的打招呼,不少人都觉得奇怪。不过没有人深究,也能看的出来老爷子心情不错。
  一直走到纺织厂的家属区,老爷子刚进家属区,大孙子万东就看到了,站在二楼喊道,“爷爷,怎么来了?”
  “找你。”
  家属区不少家属都认识老爷子,都点头和老爷子打招呼。
  中午,万涛夫妻俩还有没有上学在家里给爸还有弟弟妹妹做饭的万东,听到老爷子说的好消息,高兴坏了。就着难吃的腌菜,还喝了两杯酒,没有过量,刚刚好。
  他们一家都明白,人家沈清和是用了心思的,学开车,是好事啊,至少有门技术在手里。
  万家人都是那种知道好歹的人,也知道人家是为他们着想。
  一个月以后,家里做卤肉的家伙什全搬去食品厂。货车已经修好,冻库也改造好。
  车间全部装修了一遍,粉白的墙壁,还有干净的地面,明亮的窗户,第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很干净,厂里的边边角角全部收拾了一遍。
  好几处旧花坛也被改造移栽来几棵果树,从时空超市买来改造液改造果树,今年就可以吃上鲜嫩甜美的果子。
  厂区四周都安放不少大的垃圾桶,告诉大家按照标识倒垃圾,倒错扣钱。
  关系到钱,还真没有人敢故意倒错,也没有人敢炸刺。
  刚买厂子时就有人炸刺,被沈清和硬的软的,收拾的服服帖帖。如今厂里上下一团和气,厂里的职工分工,也只是简单的调整,只要愿意留在厂里继续干的,沈清和一个也没有开除。
  自己不愿意干的,他也不勉强,送上祝福,希望他能在外面大展宏图。
  供货也不用担心,自家就有四个店铺,还有他自己建立起来的销售聚到渠道。
  瓜子仁桃酥,精致的曲奇饼干,还有好吃的花生仁奶糖,纯奶糖,销路已经进驻帝都各大供销合作社,商场。
  如今产量不高,加班加点的忙活也就够帝都与周边一个省。
  工厂的员工干劲十足,厂子盘活以后,正好趁势头好的时候多赚钱,他们拿的不是死工资,是绩效工资,在卤肉包子车间员工的宣传下,其他车间的员工做事不用沈清和催。 从不迟到早退,也不无故请假。
  早上八点,员工们全部到岗,两辆货车轮轴转。运货送货,仓库内几乎没有积压的商品。
  内仓库中,面粉,鸡蛋等储藏的库存有够用两个月的,每次进货都是沈清和自己开车去进货,从不让人跟着。
  忙碌了一上午,下班铃声响起,一群人嘻嘻笑笑拿着饭盒去食堂吃饭。
  从转角走出来的沈清和,正在和厂里几位业务员一起说事,姚海如今是沈氏食品厂的业务经理,专管业务。
  如今的他,手底下管着五六人,经常出差,四处走访市场,还有与客户们打好关系也为下面的业务员查缺补漏。
  “沈总,如今北河省全面铺开,您看看要不要再跑跑津海市,还有南河省。”
  他早就想出去跑那两个地方。
  “等等吧,咱们的产量跟不上,还得等一段日子。尾款抓紧收,不付上批商品的尾款,绝对不能发新货。资金回笼一定要快,不能让客户把钱攒在手中。”
  食品厂的资金回笼算是快的。
  “嗯,到了下半年真的要打款再发货?”姚海有些担心,他可是知道,单位上收款慢。一但得罪他们,以后厂里的食品卖给谁。
  “嗯,怎么是不是担心那些商场与供销合作社不答应。”
  “肯定的呀,说起那些负责采购进货的大爷们,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每一个都不好伺候,一个都得罪不起。
  “别担心,以后咱厂都是收现款再发货,东西好不怕他们不进货。”对于食品厂所有的商品,沈清和都有绝对的信心。
  味道好,绝对是市面上同类食品的第一名,别的食品永远也无法超越。
  “我听你的,先试试吧。”
  姚海也知道没有任何食品能比的过自家食品厂出品的任何吃食。
  食品厂在下半年全面实行先付款再发货,开始也有单位不干,沈清和也不惯着他们,直接取消给他们的供货资格。
  现在还真不愁销量,他必须严格把控收钱这个环节,让他们都行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自己做护肤品收款做铺垫。
  下半年生意更加的火爆,每天都有货车前来拉货。
  刚送走一波客户,找个空闲时间,喝杯茶,歇息一下。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请进。”
  进来的是街道办的主任何主任,还有一位蔫头耷脑的中年男人,看着就有四十多岁,清瘦穿着一身旧中山装 ,夹着一个破旧公文包。
  “沈总,好雅兴,闻着味道就知道是好茶。”何主任进门就捧着沈清和,搞的沈清和立即提高警惕。
  “哟,是哪阵清风送来了主任,快坐。”沈清和站起身来迎接何主任,至于他后面的人,还得等何主任主动介绍。
  “沈总,最近生意可好?”何主任说话装的斯斯文文,其实他一点也不斯文,但是他喜欢装斯文。
  “托您的福还过得去,不知道主任今日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咳咳,谈不上指教,只是想问问沈总,有没有扩大规模的打算?”
  “暂时没有,怎么了?”沈清和明知故问,哪怕之前他不知道何主任找上门是个什么意思,现在一听就明白了,只是不知道是街道上的那家工厂,他记得附近归何主任管辖范围内的工厂没有几家。
  一家火柴厂,一家小型的玻璃厂 ,还有一家什么厂来着,他忘记了。
  “我看你们厂的生意很好,都忙不过来,难道就不想再扩大?”
  橄榄枝递给你,倒是接啊。何主任没有想到沈清和硬是不接茬。
  “生意好,看着忙碌,其实是虚假繁荣。厂里以前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主任可以参观参观,我收拾好厂区,几个小车间,各种仓库,付出了多少。还有还改造出来一个冷库,那也是需要大量的钱,今年生意再好,我也没有能力再扩大。”
  沈清和卖惨不愿意被何主任牵着鼻子跑,万一垮台破产的厂比食品厂的各种状态情况还糟糕,他到时得躲在无人的角落暴哭。
  “唉,我知道你不容易,但是覃厂长他们火柴厂更不容易,今年一年的工资都没有发了,眼看着再有两三个月就是年底,一年一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