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有金手指[快穿]-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母拿着雪花膏的手哆哆嗦嗦,从没有用过不是说她一瓶雪花膏都买不起。
而是她不舍得,这些年只知道攒钱,从没有想过给自己买些什么打扮自己一次。
想到是儿子买来孝顺她的,比自家那榆木疙瘩丈夫要强很多,结婚多年,他从没有想过给自己买个什么礼物没心没肺的男人,一点也不体贴她。
沈母的热泪哗哗的流,拉着儿砸的手,哽咽的问,“儿砸,花了多少钱,娘给你补上。”
她从没有想过让儿子把卖猎物赚的钱上交。
“娘,您只管每天早晚擦,等用完了,儿子再给您和姐姐们买,不用给我补钱,儿子存了老多钱。”
沈清和见三个姐姐都不敢打开雪花膏看,赶紧表示自己还存了很多钱,让她们只管用。
沈红梅姐三也小心翼翼,不敢打开,不敢要,小心的放在炕桌上。
“小和,以后别买了,都给娘用。”都是姑娘家家的,哪会不想用雪花膏,只是娘以前都没有用过,她们还小,用啥用。
“大姐,二姐,三姐都用,我专程给你们买的,记得早晚都要擦。”
沈清和哪不知道三个姐姐为啥不敢用,也知道她们复杂的心情。
姐妹三还没有说什么,沈母发话了,“小和给你们买了就用,推啥推。”
沈母也心疼那几瓶雪花膏的钱,可是儿子心疼姐姐,她也不好说什么,她也不想让三个闺女以为她真的不心疼她们。
自己的孩子,她当然都心疼。只不过在她心里儿子更重要,甚至比丈夫都重要。
“谢谢小和。”姐妹三听娘发话以后,欢欢喜喜的捧住雪花膏,欣喜不已。
“不谢,用完了瓶子别丢,再买就不是瓶装的,我给你们买那种从大瓶罐装到小瓶的,别嫌弃啊,那个便宜。”
“知道,不会丢的。”装过雪花膏的瓶子都是香香的,她们怎么舍得丢。
一家人齐乐融融,沈清和喜欢这样的家人。
今天不用去市里或者公社,沈清和早上吃过早饭以后,和三个姐姐一起上山,她们是上山割猪草,遇到蘑菇采蘑菇。
而他是想上山走走,顺便给姐姐她们指指哪儿猪草多,哪儿蘑菇木耳多。
沈父却挑着□□袋去到县城,进城以后他直奔邮电局。
站在柜台外,柜台内的两位同志,看到沈父,都站起来打招呼,“老沈同志又给战友们寄包裹啊?”
憨憨的笑两声,“嗯,好些地方还闹饥荒,我给他们寄点东西,甭管能不能当主食,至少能饱饱肚子。”
“那是,也就你们小南村偏远没有争抢林子里的野物野菜啥的,还能勉强饱肚子。”
说话的是小王同志,对于这位常年给四面八方战友寄东西的老兵,他们邮电局在柜台工作的同志都认识。
“偏僻带来的唯一好处。”
两个麻袋都塞满各种晒干的木耳,干蘑菇,干野菜还有十几条两三斤装的风干肉。
都是他给四面八方遭灾的战友家里寄去的。
也有几个包裹是寄给关系特别密切的战友与首长。
到处遭灾,可是他们小南村靠山吃山,日子勉强能过得去,肉也没有少吃。
风干肉刚拿出来,小王与小李两人眼睛都睁大了:肉,居然十几条肉。
很想问问,还有没有,能不能私下交换。
如今还没有全面禁止不许私下买卖,不少人私下交换,还有一些农村每个月的集市可以买东西。
管控也不是很严,就是相关人士知道了,小额买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也是人,家里也有父母妻儿,也是需要更多更好的物资。
花了些时间填写单子,一一看着各家的全部装好。有两包裹除了一条肉,还有一只风干的野鸡。
沈父没有理会小王,小李可怜兮兮的眼神,知道他们想要肉,可他真不能卖,只是一人送了一包干蘑菇。常年打交道,一年送两次给他们。
“谢谢老沈同志。”小王,小李也明白,人家不理会他们伴可怜的样子,是为啥。
“不谢。”
办完事,沈父直接去了县武装部 ,他打算把今年自己的各种补助福利全部领了。
他隔得远,每年都是一次性的领完,这两年细粮是别想的,细粮全换成了粗粮,也不只是换他的,大家都一样。
进到武装部,都认识,沈父直接去到领东西的办公室。
“咚咚咚!”站在门外,敲响门。
“请进。”里面是熟人,沈父拿着麻袋,还有一根扁担走了进去。
“柳干事。”
“老沈同志来了,快坐,快坐。”
“柳干事,今天又来麻烦了。”沈父一如既往的表现出老实憨厚的样子。
“不麻烦,早就等着你来。”柳干事拿出来本子,让沈父签字。
一笔一划的签好名字,推到柳干事前面。
一年的粗粮还有钱,票券还不少,还有一套从首都带来军装,鞋子,军用水壶,冬天,夏天,还有春秋的整套军装都有,军被也有。
“老沈,首都有人给你一套全年的配置,能带回去吗?”柳干事包括武装部的所有人都知道沈父虽然是个退伍回乡种地的老兵,可是上面有人,还是很有背景的人。
对眼前的人,他们一直都高看一眼,背景只是小小的一部分,最主要的是,人家是立过功,有军功章,还从战场受伤下来的。
就凭这些,就值得他们高看一眼。
“啊,那有点困难。我一个人带不回去。”
沈父可挑不走那些东西,他大致知道那整套军用的衣服,鞋子,军被是谁给他寄来的。
“老沈,坐我的车下去,我刚好去五连有点事。”大踏步走进来的人是武装部的老罗。
“看来我运气不错,老罗你赶时间不?”
“不赶,怎么了?”
“哈哈,我想趁机会买点东西一起带回去。”
“去买吧,不过稍稍快点。”
沈父临时想起妻子交待的牙刷,牙膏,还有洗发膏,肥皂,快步离开,他顺便还买了家里缺的物件。
老罗开车把沈父送到家,帮忙搬来堆满车厢的和后备箱的所有东西。
“老沈,怎么这么多东西?”沈母以为就是些粗粮和自己交待要买的一些小物价。
“嗯,先搬吧,等会儿再说,哎,红梅,去给罗叔倒杯茶,然后去做饭。”
沈父吩咐闺女,可是老罗哪有时间吃饭,连忙出声,“哎,老沈,别介呀,我还要去五连,喝啥茶吃啥饭,下次有机会再喝茶。”
“那也行,下次来家里,我给你弄点野味吃吃。”家里风干的野味很多,随便什么时候来都有的吃。
从儿子打猎开始,家里就不缺肉。想到儿子的运气还有好身手,他从惊讶到处变不惊也经历了一个月的时间。
“行啊,我早就馋肉了。”老罗也是部队转业到武装部工作的。
他们俩搬东西说话的时候,沈清和已经拎来一只今天刚打的肥野兔。
“罗叔叔,不用等下次,今天就带一只回去,给家里的婶婶还有弟弟妹妹们带回去,让她们也吃点好吃的野味。”
一只七八斤的野兔,被沈清和拎在手里,上面没有伤口,被击中的全是头部。
“这,小和自己吃,让你娘帮你做顿好吃的。”
老罗哪好意思收人家一只大肥兔。
“别啊,我家还有呢,这是我自己打的,可以做主。”
沈清和已经想到等自己到县城上学时,怎么和老罗搞好关系,跟着他学车,他要找个师傅教他学车,在读书的时候学会自己检查车,小小的修车,为以后进兵团维修部工作做铺垫。
沈清和可不想被老罗推辞掉,利落的扔进后备箱,还细心的用自家一个旧篓子装好。
老罗没有想到老沈家的小儿子如此热情好客,他也不好再推辞,只是想着以后多来往走动。之前在武装部,路过时,听到柳干事与老沈的对话,想着自己反正要来五连,车上就他一人,顺带带上老沈也没啥。
就是顺带的一事,没想到人家如此热情。
“谢了,老沈。以后进城了找我。”
“好,有时间找你喝酒。”沈父看着热情过度的儿子,很是诧异,但是他也没有戳破儿子的意思。
与老罗搞好关系也不错,只是儿子热情的古怪。晚上,他会好好审问审问臭小子。
放好粗粮,沈母看着炕上满满一炕的军装,鞋子,军用水壶,还有军被,欢喜的哈哈笑起来,“老沈,是那位寄来的吧?”
第104章
从军棉衣内口袋中拿出来一封信; 沈父拆开信件; 看了起来。
军用物品都是事先捆好,打包用军用油布包的严严实实的。手法也是沈父与那位研究出来的; 只有他们俩从外面就能看出来; 油布有没有被打开过。
之前沈父就检查过,没有被人动过; 他第一件事就是从军棉衣中找出来信件。
“嗯; 是那位寄来的。”
沈父一心二用; 但是他大部分的心神都在信件上。
首都起风了; 他轻轻叹息一声。现在是微风,可是微风转大风就只是瞬间。
老战友让他好好的; 别参与任何事情; 以后可能会求他帮忙。
沈母抚摸着被子; 还有衣服; 笑的脸都开了花。
他也有注意外面的局势,此后接连五年,老战友都会给他寄来全年部队配发的一套个人物件。
他想; 应该是老友在准备后路。
看着妻子那样,沈父没有说话,信中说了,东西寄来; 是要用的,用旧是最好的。
他明白是什么意思,让妻子先高兴高兴吧。这些物件自己家先用; 也许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送出去。
夏收,秋收忙完,也到了快放假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底,他们这里十一月就是寒冬,每年的十一月中旬,就会开始下雪。
猫冬就要正式开始,沈清和一家想趁还有小段时间,抓紧时间捡柴火。
在山里挖树桩,一个大树桩连着底下的根,烧炕时能烧上一夜。都不用半夜加柴火。
今年,空闲时间,沈家一共挖了上百个大树桩。全部已经晒干,等下雪以后,配合干柴,寒冬不需要担心。
懂事的沈清和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小伙伴们,很少和他们一起玩闹,他的心都放在家里。表现的很成熟,小伙伴们也渐渐的不与他一起玩闹,主要是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
就像是孩子们和一个大人在玩。
沈清和也没有觉得孤单有什么,玩小孩子的那些,他早就玩腻了。
中午,村里少数人家屋顶飘出袅袅炊烟。连接着小南村与五连的一片林子,也飘出来烟,不过是黑烟。
“爹,着火了,西边的林子冒着黑烟。”在菜园子里收菜的沈红霞被两三里外的林子浓浓的黑烟,吓的差点连话也说不出来。
蹲在菜地的沈父,咻的一下站起来,也被黑烟吓的喊起来,“快,小和他娘拿盆装水,全家动起来……”
“哎,马上。”
水桶,木盆都拿了出来,沈清和也端着一盆水,快速奔跑起来,救火如救命。
村里的人全部喊了起来,“着火了,着火了,救火啊……”一声接一声,声音震天。猫在屋内和菜园子的人全奔了出来。
个个手里都端着水盆还有挑着水桶,疯狂的朝西边林子跑。
林子离村里可近了,照火势很快就能烧到村子里。
人人都急,七里外的五连老兵们也看到了。
两边的人汇合在一起,泼水的泼水,用大树枝扑火的扑火。
沈清和手里握着大树枝不停的扑火,每次扇动时,一股子清凉也随之扇到火源上。
有沈清和助攻,大火很快被扑灭,一群人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着被烧了大片的林子,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是谁在林子里点火又不扑灭的?”
坐在地上的所有人才想起这茬,所有人也想知道是谁在林子里生火又不扑灭的,幸好是白天,万一是晚上,估计一个村子都会烧的差不多。
不管是谁生火没有扑灭,也不关沈清和的事,他拉着娘,拉着三个姐姐回家。这里的事情,自有人管。
时间已经到晚上,吃过饭,沈清和点开定位系统,看看准姐夫是不是在五连。
还有他早就定位好的山中野物,看着它们移动。都是他圈养好的野味,以前在林子里遇到,没有随手打,就是为以后着想。
猫冬的沈清和在家里反复的看基本机械维修的书,都是他从收购站买来的,不值钱,但是给了他机会。
在看书,读书,打猎赚钱中,沈清和读完高中,毕业时还只有十四岁,后面几年,他按部就班,没有再跳级。去年高中毕业,他下半年就开始在生产队上工。
时间进展到67年春天,风越来越大,气氛也越发紧张。
已经在生产队开始上工的沈清和背着锄头,在地里刚做了会儿事,就看到飞奔而来的大姐夫,“小和,快跟我走一趟。”
高建军急的浑身冒汗,顾不上和周围的人打招呼,拉着沈清和就想走。
“大姐夫,干啥呢?着急忙慌的。”
沈清和稍稍挣扎一下就挣脱开高建军的拉扯。
“唉,耕地的又窝趴了,维修部的那群人玩不转,连长让我找你去救急。”
高建军如今是排长,他们的职务还是跟着部队的走。他负责的就是机务排,各种机械一窝趴,最烦恼的就是他。
此时春耕,耕地的不能窝趴,一窝趴就会耽搁时间。
“我又不是你们农场的人,总是找我,会耽搁我上工的。”沈清和郁闷了,这叫什么事,自己从三年前开始,只要在家碰上农场的机械出事,就会被薅过去帮忙免费维修。
他到不介意免费帮忙,可是如今他已经开始在村里上工,总不能啥也不顾的跑去帮忙吧。
“爹呢?他在哪儿?”高建军着急忙慌的到处张望。
“你找爹也没用啊,我在上工,要不我晚上去帮你们修,顺便住在你家,让我大姐帮我做些好吃的。”
“不行,等不了。我找队长去,你耽搁的时间,明天我们派一个人来帮你补咋样?”
高建军哪等的了晚上,如果晚上修不好,可能明天又要窝趴一天,甚至更久。
“你找队长去说,和我说有啥用。”
沈清和继续做事,不理大姐夫。
沈家两个闺女都是嫁到五连,就是春耕后马上要结婚的沈红玲,也是要嫁到五连,她丈夫是三年前从团部调来的通讯员,在连里负责对外联络,通讯。
如今,彻底实现了沈清和要三个姐姐嫁在附近的愿望。
“行,是我太着急了,我马上找队长去说。”高建军去到另外一块地,找到队长,说了一会儿,才没有之前那么苦大仇深。
被拉着的沈清和,把锄头交给不远处的三姐,才跟着大姐夫离开。
上了马车,就一个劲的往家赶,他先回去给大姐二姐家里带些东西。都是早就准备好的,只是这些天一直忙着春耕,没时间给她们送过去。
无论高建军心里怎么着急,也只能跟着沈清和的节奏走,他不急,所有人着急也没有什么用。
五连有两台可以耕地的机械出现故障,全部停在那儿动弹不了。
连长,指导员,全部急的不行,远远看到沈清和的到来,全部迎了上来,比见领导还积极。
“小和,帮忙看看,又不动了。”连长梁大川是个炮筒子脾气,急躁的很。
“梁叔,我都快成了咱五连专属的维修员。”
他已经满了十五岁,要招工也是可以的。
“行了,不会让你白帮忙的,维修连已经准备向外招人,我和指导员还有维修连的曾连长都推荐了你。”
梁大川的话一出,指导员又点头示意,惊喜来的如此突然,让沈清和高兴的想蹦起来。
维修连与五连连在一起,他在维修连上班,就能多照顾姐姐们,如今姐姐们也在五连上班,也拿工资。几年的时间,他有了三个小外甥,全是皮小子,一个软萌的外甥女也没有,有点小小的遗憾。
“谢谢梁叔,谢谢邓叔。我先去修机械,一定帮咱连修的好好的。”
沈清和说完,撒腿就跑,也不管身后做苦力背着大背篓的姐夫。
“这小子……”邓指导员也笑着摇头。
进入工作状态的沈清和全身心的投入到维修中,他对车一类的机械是非常熟悉的。很快找出来原因,农场使用的机械都是旧的,也就是二手的,当初从国外买回来的时候,就是二手,本来就有问题。
现在是老化严重,很多零部件都出现了问题,一年之中都要出几次问题。
发现问题,可是沈清和解决不了,因为他手里没有零件,老化的零件已经不可能再用。
花时间又检修另外一台机械,还好他能修好,虽然各种零部件也老化严重,可是还可以继续使用。
花了半天时间,修好一台机械,可是另外一台,无能为力,拿着换下来的几个零件,沈清和边走边琢磨,在国内找,估计不好找,机床车不出来。
只是那一轮轮的磨损告诉他,用不了了,难道真的要去国外购买吗,太不划算了。
走进连部,对连长,指导员他们说,“一台已经开始工作,但是另外一台查找出来问题,可是没办法修好,几个关键部位的零部件损毁太严重了。已经不能再用,必须更换。”
“那就换,要去哪儿买。”梁连长想的简单,换零件总比换机械强。
“国内应该很难有,即使有也要花时间打听。”
“啊,有这么精贵吗?”梁连长想不到几个零部件居然还不好买。
“梁叔,把那个吗字去掉,就是有那么精贵,这是关键零部件。”
沈清和手里的零部件递给指导员,让他也看看。自己离开连部,去了两位姐姐的家里,她们两家相连着,大姐家的大儿子高峰四岁,在外面玩,一眼就看到舅舅,小家伙像个炮弹一样,“咻”的一下冲过来。
“舅舅。”然后抱着不撒手,三个小外甥都知道,舅舅比姥姥姥爷还疼他们。
一把抱起大外甥,两人乐呵呵的玩闹起来,陪玩了一会儿,进门看到大姐,二姐,还有两个小家伙在睡觉,轻手轻脚的走进去。
“大姐,二姐,东西都分了吧?”低声坐在炕沿,抱着大外甥,和姐姐们说话。
“分了,小弟你又进城了?”不用问,那些稀罕玩意儿不进城难得买到,农场也有自己的小卖部,可是一些精贵的玩意儿不多。
“嗯,进了一趟城,给三姐准备嫁妆。”沈清和也不瞒着,大姐二姐的嫁妆都是他准备的,三姐的也是他准备,这样他能夹杂一些私货给三个姐姐。
“有些地方少去,小心些。”二姐沈红霞低声交代着,她可不愿意小弟出事,她们三姐妹最疼的就是小弟。当然小弟也是最疼她们三姐妹的。
结婚时,她与大姐的嫁妆,就是县城的姑娘估计都没法比,当然明面上和县城姑娘都差不多,可实际上,可比那些县城姑娘强多了,小弟给她们的压箱钱还有票券,都很多。
她们也不蠢,娘是不会给的,肯定是小弟这些年自己打猎私下卖猎物的积攒。
“知道,抓不到我。”沈清和从外套内,掏出来一个水果糖,剥开放进大外甥的嘴里。小家伙从舅舅拿出糖来,就亮晶晶的看着,只差流口水了。
“那还是小心再小心,别出什么岔子。”沈红梅也不放心再叮嘱一句。
“嗯,会小心的。”
沈红梅姐俩中午吃完饭都没有出去上工,在家里休息。
她们手里做的衣服,鞋子都是给眼前的小弟做的。
从她们结婚以后,沈清和的衣服鞋子都是她俩做的当然沈清和会自己出布,每家每户的布票有限,他不会让外甥们都没有新衣服穿。
在大姐家做了一会儿,沈清和才背着背篓回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工的时候。
七年前,他在河里,还有后山水潭中放了黑岩鱼,但是他从没有捕捉过。回家的路上,他就在想,七年的时间已经够它们繁衍生息的,他时不时的偶尔提供一些灵水给它们,如今的味道应该不错了。
他想吃点更好味道的鱼肉,等自己上班以后再说吧,五连还有维修连靠着河流,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弄好吃的。
回到家里,父母三姐都等他吃晚饭,沈清和没有说招工的事情,只是说维修机械的情况。
十天后,沈清和填完各种表格,正式成为维修连的一名正式职工,可没有什么非正式,因为他的技术,维修连无人能比。
新招进来的还有几名专业人士,说是专业人士也很勉强,只是他们中专学的就是这个,但是没有上手维修过,来到维修连还得跟着师傅学习一段时间,因此他们有三个月的表现期,也就是说他们还不是正式员工,三个月中他们随时会被刷掉。
其中有一人很窝火,不喜欢小小年纪一招工就成为正式员工的沈清和,认为他是走的关系,有背景但是没有本事的人。
邵洋在维修连东打听西打听,全是围绕沈清和的背景打听,他也不是憨货。知道哪怕沈清和是凭关系进来的,他也不能举报人家,因为他的举报,可能他也会丢掉工作,这是他不能承受的。
举报以后就算是换了新领导,人家也不愿意也不会重用他,甚至找借口让他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