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有金手指[快穿]-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掉工作,这是他不能承受的。
  举报以后就算是换了新领导,人家也不愿意也不会重用他,甚至找借口让他过不了实习期,即便过了实习期,想整他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让他失去工作也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他知道地方根本就管不了农场,他就是找关系也没啥大用。
  农场的待遇好,哪怕他家是县城的,也愿意在农场工作。各种福利好,活计轻松。唯一不好的就是离家远了一点,但是县里的工作机会极其有限,一点也不好进,他能得到这份工作也不容易,新来的同事中,除了农小子沈清和,还有几位都是市里的。
  市里的都愿意来,他还有啥,工作绝对不能失去。既然不能举报,就暗地里下绊子。
  一个估计初中都没有毕业的小屁孩能有什么真本事,肯定连理论知识都不懂,比他们差远了。
  维修连每一个人都认识沈清和,看到他,都亲切的打招呼,“小和子,以后咱就是同事了,说说想住在哪儿?”
  问他话的是帮忙给新职工分宿舍的林大海。
  “大海哥,以前的那间最早的库房分给我呗。”沈清和也不客气,他不想和几位新同事住集体宿舍,没啥意思,又不认识。
  “小鬼头,我就知道你要那间旧库房,早就帮你收拾好,让你两个姐姐帮你打扫打扫就能搬进去。没有灶,只能自己砌 。”
  “行,谢谢大海哥。”
  拿到钥匙,沈清和熟门熟路的去了分给自己的那间旧库房。
  如今不管是五连还是维修连都职工,都是老兵,除了他们这次招收进来的,还有就是沈清和的未来三姐夫,他也是老兵,只不过他是从别的部队转业到地方,老家是东北的,安排在农场,在团部熟悉了一段时间就调到五连工作的。
  老兵们除了新进丧偶的,都是有家室的,他们都有单独的独门独户房子住,也不是多好的房子,但是土砖木梁瓦顶还是有的。
  前期是茅草顶,后期慢慢换的,以前的集体宿舍都是地窝子,现在做集体宿舍的都是库房。
  维修连才来四五年,没有住过地窝子,他们没有集体宿舍,来的时候都是拖家带口,能做集体宿舍的也是旧库房,不过维修连已经帮他们隔成一间一间单独的。
  沈清和选的宿舍在维修连与五连家属区中间地带,彼此都离的不远。房子是单独的,也不大,就是相连的两间。
  前面三天不需要工作,报道,还有熟悉工作环境,沈清和不需要熟悉,但是改造家里是需要的。
  沈父夫妻也请了几天假前来帮儿子改造房子,这不一家四口,全在忙叨。
  “儿砸,我垒的灶咋样?”沈父砌的灶与炕都是非常好的,是他的独门手艺,骄傲着呢!
  “很好,比外面的大师傅都垒的好,真棒!”老父也是需要鼓励的,沈清和在家里给予家人的都是鼓励。
  “那是,你爷爷传给我的手艺,肯定比外面的那些人强。”
  两间屋子都可以做卧室,当中就只有一堵墙,边上连门也没有,是临时隔开的。
  一间屋子有灶,连着炕,秋冬初春就住这间,夏天就隔壁那间,等猫冬的时候,父母来小住也有地方住。当地的炕都是那种能住四五个大人的那种大炕。
  家里已经似模似样,一个旧炕柜,还有一个炕桌,炕席铺好,还有家里拖来的干柴,以及两口大水缸。
  锅碗瓢盆都有,还有一个旧碗柜,是家里亲娘舍不得扔的那个旧碗柜,被三姐沈红玲洗的干干净净,还在外面阳光晒风吹干。
  “小弟,想吃什么,三姐给你做。”
  “等会儿,我去河里抓几条鱼,三姐去大姐二姐家里,通知一声,让他们都来吃晚饭。”沈清和说完已经背着背篓出门,手里还拿了一个自制鱼叉。
  一个人在河边,滴下一滴灵水,不一会儿涌来好些鱼,什么鱼都有,最不易让人发现的就是黑岩鱼,不仔细看就是一块石头。
  沈清和一口气叉了十条黑岩鱼,还有十条鲢鱼,他自己喜欢吃鲢鱼。胖头鱼也叉了不少,都是大鱼,背篓都装不下。
  用编好的草绳串好鱼,挂在鱼叉上,背着背篓还肩上扛着鱼叉,鱼叉上面都挂着鱼。
  走进维修连,大家的眼神都看直了,沈清和不小气,也不让人说闲话,路上和不少人打招呼,“哟,小和子,在哪儿叉那么多鱼?”
  “河里,运气好遇到一个小鱼窝子。”打着哈哈,说着谎话。
  “哟,那真是运气不错,但你也有真本事,居然能叉到这么多。”
  “那是,我用弹弓打鱼也是一样的厉害,打小就练,还能不厉害?”臭屁的吹自己一番。
  维修连没有五连这些普通连人多,只有普通连一半的人。
  差不多三十条大鱼,够大家分的,他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直接去连部,后面跟着一群人,有家属还有一些孩子们,也有维修连的老兵。
  老兵们早就明白沈清和的意图,心中暗自满意,还没有进连部的大门,就开始大声喊,都是一个个老爷们儿,声音很大。


第105章 六零…窝里横(04)
  “连长; 指导员。”
  已经是下午四点; 马上就是下班的时候,连长和指导员正在商量工作上的事情。
  “喊啥喊; 吃饱了撑的呀!”曾连长被人打扰; 朝外面吼一嗓子。
  “指导员,快出来看看; 小和子弄了好些鱼。”蔡忠华被连长吼一嗓子也不在意; 只是不再喊他; 懒得搭理他。
  连长与指导员一出来; 看见好些鱼,都反应过来了; 指导员先说话; “好; 咱们招小和子招对咯; 我都忘记了,这小子是打猎能手,以后秋猎时咱连里也能多很多猎物; 哈哈哈。”
  指导员是真的高兴,这年头吃点肉真不容易。
  别以为野物多,但是他们不是猎人,打猎可不会; 用不能动木仓,每个连的木仓大部分都收缴上去,只留下一部分; 是防狼的防大型野兽动物的。不是给他们打猎的,每一颗子弹都是有数的,也有记录。
  秋猎时,也就是跟在小南村后面,人家也不分他们什么,各打各的。
  每次看到小南村秋猎时那猎物,多的像座山。每次打最多的就是眼前的小和子,他已经是小南村最优秀的猎人。
  他们眼馋也没有办法,只能干看着,每次仗着是熟人让小和子带着他们找些野兔野鸡。
  “对对对,今年秋猎我们也有了打猎小能手。”曾连长也高兴的直点头。
  指导员数了数,一共二十五条鱼,黑乎乎的鱼引起他的注意,“小和子,这是啥鱼,不认识啊。”
  “我也不认识,只是几年前打过一条一样,因为不认识没有拿回家,就在河边直接烤了吃。味道蛮不错的,挺好吃。”
  沈清和只说不认识,但是他说味道好,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能吃。
  沈清和带回家四条,其余的全部送给了连里,至于连长与指导员怎么分,那就是他们的事。
  背着鱼回家,家里的菜都已经备好,就等着他回来。
  四条黑岩鱼,一次做两条,进门就开始嚷嚷,“三姐,我回来喽。
  院子内三个孩子都嘻嘻的先奔过来,“舅舅,舅舅,舅舅。”
  临时搭建的篱笆院,密密麻麻扎的结实又好看。
  院子里面还准备开一个菜园子出来。沈父,沈母带着大闺女夫妻,二闺女夫妻俩对拿着锄头正在开菜园子,一下一下的,已经整出来两垄地。
  “哎,别奔过来,舅舅身上都是鱼腥味,等舅舅洗洗手好不好?”三个臭小子4岁,2岁。小的两个都是两岁多一点。
  “好。”两个小的楞在一边,还是大些的高峰回答的。
  沈红玲负责做晚饭,家里人都有事做,就是未来三姐夫还没有下班,其余的全来了。
  小舅子搬家,两个做姐夫的从地里放工直接来这边,锄头都没有拿回家。
  沈清和拿回来四条鱼,让三姐打出来两盆水,快速的收拾好两条鱼。鱼鳞刮的干干净净,鱼肚子里面,有些东西也没丢,做鱼杂吃味道也不错。
  这年月,只要是吃的都不能扔掉。要不用沈母的话说是造孽。
  黑岩鱼不但味道好,做出来也是香票飘几里,今天维修连到处都弥漫着黑岩鱼独特的香味。
  沈父身上有老伤,不只是他的腿有伤。还有别的部位都有损伤,只是还不到致命的时候。
  黑岩鱼一共做了两条,一条红烧,一条清蒸。
  沈父年龄最大,又是长辈,他第一个先吃,只是这第一口吃下去,鲜嫩的鱼肉吃进去,一股温热的热流就像是温和的能量在滋养改造全身,舒服的不得了。
  一口鱼肉,蕴含的灵气不多,但是对人有很好的滋养作用,越是年龄大的人还有身体虚弱的人以及受过伤或者重伤的人,感受会更深。
  年龄小,身体好的人,感受没有那么深。但是也有很好的滋养效果,让他们的身体越来越康健。
  不只是沈父有这个感觉,沈母,高建军,梁山(二姐夫),准三姐夫(汤沅),感觉很奇特。
  后面三人他们是还年轻,但是他们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损伤。
  “小弟,这鱼……”高建军激动的舌头打结,都说不好。
  “鱼,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看着小舅子懵懂的样子,他们立即明白,小舅子可能感受不到什么。
  他们能感受到,几人面面相俱,不知道说什么好。
  沈父人生阅历丰富,立即想到的问题更多。“没事,你姐夫估计是觉得鱼的味道好,想问你是什么鱼?”
  “哦,我也不认得,但是我吃过一次,几年前打过一条一样的鱼,因为不认得不敢带回家,就在河边烤了吃了。吃了没事,味道又好,我就记住了。后来找了很多次,再也没有找到过。”
  说完,看着几人古怪的样子,他又扒了两口菜。不理他们。
  只是维修连吃过黑岩鱼,并且身上有损伤的老兵们,全部有此感受。绝对是人间极品和美味。指导员与连长也分到黑岩鱼,他们也吃到了这美味佳肴,哪怕是随便做做,那味道也能让你一辈子难忘。
  夜晚,有战略眼光的曾连长,指导员吃完晚饭,齐齐来到沈清和的宿舍,沈父沈母还有沈红玲都住在这里。
  明天还有一天的休息时间,打算把菜园子给开出来,就是边上一块空地也圈起来,打算做自留地,正式工都有几分自留地。
  一边的篱笆没有圈,就是想明天一起圈。
  母女俩去到沈红霞家里唠嗑,家里就几个男人。
  曾连长与指导员,见到那两人沈父一照面就明白了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坐坐坐,小和去倒茶。”沈父吩咐儿子做事。
  “得嘞,去倒茶。”
  两碗滚烫的热茶,还放了一点点茶叶,曾连长没有想到还有茶叶。看着还不错,不是茶沫。
  没想到沈家的条件那么好,这么稀罕的玩意儿都能弄到,也是,不少人传说沈父在首都很有背景。看来是真的。
  “老沈,你晚饭也吃过那鱼吧?有什么感受?”
  “和你们感受一样,一股明显的热流,流遍全身,以前有老伤地方,感觉最明显,一顿饭吃完,全身轻松许多。”沈父没有藏着掖着,他明天要去公社给首都那位打电话,告知他这消息。希望能帮到他和老首长。
  “我和曾连长也是一样,要不明天再试试,试试别的鱼和这种黑色的鱼,是不是都一样。”
  “行,都试试,让小和去打鱼,他最拿手。”
  “哈哈,我们也是这么想的。”黑色像石头一样的鱼,到目前为止还只有沈清和捉到过。
  确定以后,曾连长与指导员是要上报的,沈父也要告诉给首都来往密切的两位,希望能帮他们,目前风越来越大,不少人被风刮倒。
  翌日,上工的上工,在沈清和家里开自留地的开自留地和菜园子,沈母和沈红玲在家里做老牛开荒。
  沈清和则是与曾连长,指导员还有林大海去打鱼。
  四人在河边,卷起裤脚,今天运气不好,没有鱼窝子。林大海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黑色的鱼,鲢鱼,草鱼倒是看见过,可他一条也没有抓住。
  “晕,我一条都抓不住。”林大海气的一拳打在水面上。溅起无数的水花,一边的指导员好笑的摇摇头,懒得搭理他。
  沈清和是带着弹弓和鱼叉,鲢鱼他已经叉了好几条。
  黑岩鱼,他一条也没有发现。沈清和已经远远的离开那三人,悄悄的伸出右手,用手指弹出去一滴灵水,在他们右边。人却远离右边,没一会儿滴落灵水的那边,很快又行成一个小小的鱼窝子,还有鱼争抢时溅起的水花。
  年轻,耳朵好使的沈清和调转方向喊,“连长,又有鱼窝子出现了。”
  在一边叉鱼的三人,回转头看着那边踊跃跳跃的鱼,惊讶的望着。
  看着在鱼窝子另外一边的沈清和,他离鱼窝子也很远,只是在平行线上。
  曾连长,指导员还有林大海快速的在河里奔跑着,不抓紧时间,可能鱼窝子会马上消失。
  沈清和动作很快,用鱼叉接连叉了不少鱼,黑岩鱼他也叉了几条,林大海奔过来,也加入到叉鱼的队伍中。
  那三人动作都没有沈清和的快,他一人叉到的鱼比三人的都多。一叉一个准,动作快速利落。
  “小和子,你咋那么快?”林大海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打小练的,咋了,你叉不到鱼啊,哈哈哈!”沈清和还不放过林大海,嘲笑了那么一下下。
  “好小子,居然敢笑话我,你是活腻歪了吧。”林大海举着鱼叉,做出恶狠狠的凶样。
  “别闹,让小和专心叉鱼。”
  人多力量大,鱼窝子会很快消散,四人齐心合力,还真叉了不少鱼。
  沈清和叉的比那三人都多,在鱼窝子消散前,四人叉了不少鱼。
  黑色的鱼,他们也叉了十几条。
  回到家里,黑色的鱼只有连长,指导员还有连里受伤最重的几人,沈清和家里也分了几条,其余的全是草鱼,鲢鱼,还有鲤鱼这些。
  维修连每户人家都分到了一条鱼,就是新来的几位非正式员工也分到了鱼。
  邵洋几人没有想到还没有正式上班,就已经得到福利,一条三斤重的鱼,他们在县城一年也吃不到几次。
  胡子同高兴的说,“维修连,咱是来对了,看看,还没有开始上班,就有了福利。”
  “是呀,我舍不得吃,把鱼腌制好,风干,等下次回家的时候,带回家一起吃。”韩磊也高兴的说道,他家“”里还有弟弟妹妹,鱼一年也吃不到几次。
  他想带回去给家里人都吃上几口,三斤的大鱼,连着鱼杂一起,能做上一大盆。
  几人兴奋的说着话,邵洋很是郁闷。又让那小子出了风头,以后那还了得。
  “你们吃鱼,可是和我们一天进来的那小屁孩已经在连里大出风头,以后连里怎么会有我们立脚的地方。”
  邵洋有野心,只是他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未来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这是后话。
  此时,沈清和啥也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只是一笑了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出风头就出风头,人家有本事让我们吃鱼,出点风头有啥。”胡子同是个性格开朗,心胸开阔之人,他没有想过什么上进,什么晋升的问题。
  他只想好好工作,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别的他都没有想过,也没有多余的想法。
  沈父从公社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家里厨房又摆放了几条刚收拾好的黑色鱼。
  黑色鱼旋风即将刮起,会把这块地方与首都紧紧相连。
  黑岩鱼是沈清和放出来的大卫星,也是一个特色,一个让此地安宁的好方法。
  有了黑岩鱼做保护,一定可以让各方面给此地保驾护航,让风吹不进此地。
  之后的事情,就不是沈父担心的,他知道自己也参与不了后面的事情。
  当晚,曾连长,指导员他们又再次实验吃了一次黑色的鱼,效果一如既往的好。
  当晚,他们就报告了上去。
  只是首都早就有人知道,等这边的消息传上去,只是让首都方面更加证实了此事。
  日子过的波澜不惊,春耕后,不少机械都要重新检修。
  团里的大型设备,全部被拉到维修连检修。
  邵洋几人没办法上手维修,只能跟在师傅后面学习,可是邵洋以为的小屁孩,却比老师傅还厉害,各种问题都能解决,除非是零部件损毁严重不能用。
  工作了一天,沈清和揉着酸疼的胳膊,回到家里。躺在车底,手一直举着做事,有些累。
  给自己做了一顿好吃的,黑岩鱼真好吃。
  前几日,沈红玲已经结婚,嫁到五连。
  原主的心愿基本完成,他用心给三个姐姐找的丈夫,都是可以依靠的,还有他们都没有父母还没有杂七杂八的亲戚,关系单一,根正苗红。
  如今就是让原主的父母安度晚年,这个没啥问题。
  两个月后,在维修连五连附近,开始建造一座军干所。春尾,离小南村也很近,夏季,秋初,可以住上七八个月。
  小南村不少青壮年也去打零工,挣点小钱。
  建造的军。干。所,可不是一般的规模,已经实验过,从这边把鱼运走,然后再饲养效果欠佳。
  反复实验后,才决定建造一座大规模的军。干。所。
  不亏是花家速度,人多力量大,两个月,建造+装修,全部弄好,圈起来一个大院子。
  靠山靠水,风水不错。
  再晾半个月,就可以入住,还能住上两个月,就到了大雪季节。
  上班以后,沈清和就没有闲过,全团的机械全部检修过一遍,大小的问题他全部摸了一遍,还修理好。至少秋收时,不会出问题。
  还有几台彻底停摆的机械,全是因为零部件损毁严重,必须更换,最近团部在商量,说是要派人出去采购这些零件,去首都,魔都试试,换零件比换机械划的来。
  邵洋动了心思,他想出去。想去首都,魔都走走看看,也许还能和一些机械厂搭上关系,也许有新的发展。
  人选还没有公布,邵洋在维修连到处拉拢人,特别是在他师傅曹春面前。
  “师傅,您休息休息,我来。”邵洋急着各种表现。
  让曹春很反感,他知道邵洋的心思,很不喜欢邵洋这样功利的人。哪有小和子人好,人家从不背后说三道四,也从不故意表现,他也不是才认识小和子。
  眼前的邵洋也不过是上面安排给他带的徒弟,他按部就班的带带就好,他不想和邵洋多来往,也不想和他多打交道。
  “行,你来,下面的简单。”曹春让开,从底下爬出来。
  满手的油污,浑身上下都是油污,一身脏兮兮的。坐在一边看着邵洋做事,下面的活计确实简单,只是不知道邵洋能不能做好。
  平日让他学习,学的也不咋样,心思都没有用在学习技术上,全是用在歪门邪道上。
  坐在一边的曹春,看着在周围也在修机械的其他人。偶尔还唠上一两句。
  四天后,曾连长召集全连的人在连部开会,“今天没别的事,团部已经定下去采购的人员,除了团部的郝干事,还有我们连的沈清和同志,以及林大海同志,收拾好行李,下午有车送你们去市里与郝干事汇合。”
  “是。”
  邵洋耷拉着脑袋,气的要死,怎么又是沈清和,什么好事都有他。
  低着头愤恨的盯视沈清和,胡子同坐在他身边,一不小心就看邵洋要吃人的表情,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挪动自己的椅子。
  指导员也在不经意间看到了邵洋的表情,记在了心头。
  沈清来不及回小南村报信,第一时间去到三姐沈红玲家里,三姐怀孕,没有出去上工,在家里做三家的后勤工作,照顾孩子。
  “三姐,在家不?”
  “在,小弟咋来了?”这时候是上班的时候,应该不会来家里。
  “三姐,别管那么多,我是来告诉你的,我要出去出差,归期不定,等姐夫他们回来,让他们谁去告诉咱爹娘一声。我下午就走,你也别担心。”
  沈清和简单的说了几句,他还要回去收拾行李。
  “小弟,姐给你做点饼带上,路上吃。再给你拿点钱和票。”
  沈红玲没有想到这么急,转身想进房间给小弟拿些钱和票。
  “不用,我自己有票和钱,等我回来给小外甥女买衣服。”
  不等沈红玲反应过来,他就离开了,也顾不上和几个小外甥亲香亲香。
  三个孩子眼巴巴的望着来去如一阵风的舅舅,话也不和他们说。
  离开的沈清和回家找出来一个小行李袋,还是他从家里带来的,收拾好几套换洗的衣服还有两件外套,带上爹给他的半旧军用水壶,以及饭盒与筷子。
  家里还有几个鸡蛋,他再从空间拿了十来个,一起烧水煮熟,一个个的擦干净,装在随身的小军用包内。
  锁好家门,去到连部等待。
  一个小时后,连长开车把他和林大海送去市里。
  路上,曾连长反复交待他们俩,一定要一起行动不要单独行动,曾连长还拿出来一些钱和票券,“这些你们拿着,小和子你收好,钱和票券都贵归你管。你心细,大海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