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与白莲花的二三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玉瑾站起身来,随着苏苏一起去了旁边的雅间。
    韩玉瑾进门看到了一副海棠春醉的美景,可惜主角是男子,但也不影响美观。
    今日周承安穿着一身暗红色的袍子,上面用稍暗色点的丝线绣着图案,整个人透着慵懒,让人想陪他一起就这样侧卧着。
    苏苏引她进来后就退下了,此刻房间里就他二人。
    “每次见王爷都有不同的面貌。”
    周承安把手中的酒壶一饮而尽,酒壶抛到了一旁,坐起身来。
    “韩姑娘何尝不是呢?”
    韩玉瑾不以为意,盘膝坐在了他的对面。
    “王爷找玉瑾来何事?”
    看着她行云流水的动作,丝毫没有女儿家的扭捏,很是少见。
    女人,或娇媚、柔弱、或端庄、娴静、婉约。也有的像男人一般,粗鲁、使泼。鲜少有这样轻灵爽朗,没有女人的柔弱,没有男人强硬,鲁莽,让人看着觉得舒服。
    这大概就是苏苏说的自然本性吧。
    “没事,本王只是好奇,为什么韩姑娘一点不为未婚夫担心?”
    韩玉瑾听着这未婚夫三个字异常刺耳,想到那桩婚事…
    算了,我大人不记小人过,没你官大,不跟你计较。
    “他那么大一人了,还能丢了不成,没什么好担心的。”
    周承安听她语气犯冲,不知道是因为沈远宁还是什么,跟第一次见到自己时,说话态度变了不少。
    “越阳侯世子在平水患时,跟江城众官员产生分歧,我听说连陈大人都不支持沈世子,已经有官员上折子请求皇上召回越阳侯世子,重新派遣钦差去江城。”
    这个韩玉瑾倒没预料到,记得小说里写到沈远宁平江城水患时没遇到这样的阻碍,不过那是应该在两年以后,由太子举荐上去。早两年难道有什么差别吗?一样的人,一样的地方,就是换了个伯乐,就不一样了?
    哎,沈远宁,你也太衰了,亏我还对你信心十足,指着你在那儿磕个十年八年的,这一个月不到,就让你卷铺盖有人了,真是里子面子都让你丢没了。
    “王爷可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本来就没指着他能怎样。”
    周承安听了后,笑意更深。
    “本王记得没错的话,沈世子还是韩姑娘举荐的。难道韩姑娘不是想让他帮皇上排忧解难,而是想把他调得远远的,拖延着不成亲?”
    韩玉瑾干笑了两声,用折扇掩住唇咳了一声,说道:
    “王爷说笑了,玉瑾巴不得世子早日解决了江城水患,好娶我过门。”
    说完想到姑娘家说嫁娶应该害羞,想着话都说完了,这会儿害羞也晚了,就装没事人一样。
    周承安大笑出声:
    “如此,本王等着喝姑娘的喜酒了。”
    到了傍晚的时候韩玉瑾才回家。
    周承安似乎兴致很好,竟然跟她说起戏文,韩玉瑾总算找到了可吐槽的地方,把这些天看的这些剧本,一通吐槽。
    当韩玉瑾感叹:狗血,太狗血。
    周承安还不明状况的问她狗血是什么意思?
    想起那时他的的神色,韩玉瑾还想笑。
    “姑娘,那雅间客人是安王吧?怎么惹得姑娘这样高兴?”
    琥珀在一旁看着韩玉瑾时而嘴角抽抽,知道她想着什么高兴的事。想到对方的身份及名声,琥珀由衷的担心。
    “嗯。”
    琥珀见她不愿说,也没再问。只是心底的担心更重。
    没多久马车就到陈府了,刚下车,门房就迎上来。
    “表姑娘,您可回来了。驿站的信使都等一天了。”
    虽说封了县主,在陈府还是都以表姑娘称呼韩玉瑾。
    “驿站的信使?找我何事?”
    具体的门房也不清楚,回道:
    “听说是给姑娘送信来的,看着还挺着急的。”
    韩玉瑾感到奇怪,这会是谁给自己写的?
    ps:
    小剧场:
    琥珀:唉,美色当前,担心姑娘红杏出墙。
    沈远宁:你让她试试!
    玉瑾:靠,琥珀,去搬梯子!
    沈远宁:。。。。。。
    琥珀:。。。。。。。

☆、第二十七章 回信

沈远宁从来了江城之后,就未曾停闲过。
    第二天天没亮就去了往年易决堤的地方,勘察了地质包括水流急度,又骑着马走遍了江城所有的堤坝。大概用了十天的时间,把江城地带所有的主流支流都走了一遍。
    果然固堤用的石料都是最下等的,这样的堤,修不修都一样。
    这群混帐,只知道中饱私囊。
    像江城这样的水患,一味的固堤不是解决的方法,得想办法把主流的水引到支流去。
    当他把自己的意见陈述给岳父陈儒之听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陈儒之人到中年,性子谨慎,此次来江城,就是抱着:宁可无建树,也不出差错。
    当他听到沈远宁要决堤引流,吓了一大跳。坚决反对他的提议。
    沈远宁看岳父都是如此了,更别说其他官员。
    如果引流成功,那么水患的问题就得到了根本的解决。
    但是此举会影响很多人的利益,年年固堤,朝廷年年拨款,这中间有多少人拿着回扣,只怕连京城的官员也逃不了。如果给自己治理好了,断了多少人的财路,前几任钦差只怕也会遭皇帝贬责。
    施行困难,他能预料到。
    但是别无他法,在众人商议如何固堤的时候,他提了出来,抱着是立排众怒,坚持己见,直到收到了母亲的信,才知道这件事京城已经知晓。
    母亲的言语间说的那些流言,对自己很不利,照着这个情况发展下去的话,皇上很有可能换掉自己。
    一旦皇上把自己换下来,这水利二字,以后就再也别提了。丢面子事小就这么跟梦想擦肩而过,他不甘心。江城的百姓永远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让他更愤怒。
    沈远宁握紧拳头,就这样算了?
    不可能,那么自己跟那些中饱私囊的贪官有什么区别?
    可是,要怎么办,母亲都不支持自己,还能指着谁在皇上面前力争。
    猛然间,沈远宁想到了韩玉瑾。
    她当初给皇上的折子上,写的掷地有声,说自己有治水天赋。
    如果就这样回去,想来也不是她乐意见到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她会为自己在皇上面前力争一把?
    心念所动,沈远宁提笔,把自己所遇的阻碍,以及对水患的想法写下。
    写完看了看,苦笑了一下。把那张纸揉成一团丢开了。
    又重新写了一封:
    瑾玉县主亲启:
    今沈睿于江城治水遇阻,此举牵涉多人利益,朝中无人支持。望县主为沈睿在圣上面前力争一二,此举若成功,江城水患方能长治久安。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沈睿敬上!
    当韩玉瑾读完信后,很想问问沈远宁:你丫的把我当上帝了不成。有求必应?
    众人都不支持,可见是时机不成熟,我一个闺阁女子,如何去皇上面前力争一二,上次皇帝派你去江城,看的是韩家家财跟韩朔老爹的面子,以及灵泉别院的工程做的完美。这会要拿什么力争,一个妇道人家的话,又有几分说服力?
    先不说皇上,就是周承安跟陈贵妃那关过不过的去还两说,每次都是周承安传达,真当自己能见着皇帝,皇帝又不是我爹!
    想到这里,韩玉瑾一愣!
    怎么把他忘了,自己不成,他一准会帮沈远宁说话,前世的小说里不就是太子举荐沈远宁去的江城,然后治水成功。
    皇帝可是他爹!
    马上提笔回信,当她握起笔,又犹豫了。
    想到前世沈远宁最后被归为**,想到了前世太子的结局。最后是陈贵妃的儿子做了皇帝,若不是小白花求到了周承安面前,沈远宁会被新皇收拾的很惨。
    如果自己真的必须要嫁给他,那么,就应该远离太子。本来沈夫人陆氏就是太子生母孝懿皇后的表妹,此举更是把沈远宁推向**的前奏。
    韩玉瑾低头看了看手上的那封信,那句长治久安,安居乐业,写的力透纸背,可以想象沈远宁在江南是如何的愤怒与孤立无援。
    韩玉瑾了解他,那样胸怀民生疾苦的人,绝对不是为了自己的功成名就才这样举步维艰。
    心里主意已定,吩咐玲珑:
    “玲珑,去看信使走了没有,如果走了,喊人追回来。”
    快马加鞭,驿站中途换了好几个信使。五天后,沈远宁拿到了韩玉瑾的回信。打开看,上面娟秀的字体清楚的写着两个字。:
    “太子。”
    对呀,自己怎么糊涂了,还没一个女人看得透彻。
    自己治水的方案清晰,不懂水利的人,一眼也能看透利弊,此刻自己不在京城,缺的就是一个能把自己的意思传达给皇上的人。
    太子绝对是不二人选!
    而且,太子也有这个能力。
    沈远宁低头看着那两个字,唇角微动,当他察觉到自己的笑意时,心里别扭,很不是滋味。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女人跟以前不一样了?
    依然能想起九曲桥上,她唇角上扬,面露嘲讽的话语。
    “世子爷真把自己当回事。”
    原来,她不是矫情,她是真觉得自己不算什么。
    那么,那次的设计是另有其人?自己误会她了?
    沈远宁想到了坊间传言,是陈家吗?
    如果韩玉瑾不把韩家财物捐出来,是不是陈家就不会还给她?
    想到了她投寰自尽不成,又断发明志请求出家。
    沈远宁不愿想是陈家所为,心里又知道,现在的韩玉瑾做不出那样的事,内心很纠结。
    自己当时看她矫情造作,说不定当初她如自己现在这般举步维艰,是怎样的谨慎,才摆脱了那样的劣势。
    朝廷都知道陈贵妃与现在的皇后,太子的养母在后宫为两股势力,她能不避亲的给自己指明太子,可见胸襟不同于常人。
    汗颜于自己当初的误解,九曲桥上的针锋相对。
    沈远宁放下纷纷扰扰的心事,把自己前几天绘制的江南水利图临摹了一份,又把自己所见以及水患的治理,以后的安定,清晰有致的写在信中。
    让亲信快马加鞭送去了京城。
    太子接到信后,从眼底透出笑意。自己需要的那把梯子,沈远宁刚好给自己递了过来。
    这样双赢的事,何乐而不为!

☆、第二十八章 不归

第二日,由太子的一道折子,在朝堂上引起一股洪流。
    往年都是修固大堤,太子却支持越阳侯世子决堤。
    太子当着朝臣把决堤引流的利害娓娓道来,沈远宁分析的清楚,太子说的有理有据。
    如何从长远着手,如何替百姓谋福,太子的一番演讲,让朝臣大为叹服。
    随着太子跪地请求皇上恩准越阳侯世子决堤,身后亲近太子的朝臣也一起跪地请求。太子的母族英国公府也随着跪下,沈远宁是荣兴侯府的外甥,且荣兴侯府与英国公府是姻亲,荣兴侯自然乐见这样的事情,包括陈贵妃的父亲,阁老陈俞良,在太子这一番君国大业的演说下,也不得不赞同太子的意见。
    却有一支英国公府的旁支,当今皇后的亲哥哥却没有像众人一样,虽然他见众人都跪下了,也跟着一起跪下了,但他的表情动作,没能逃脱太子的眼光。
    太子不动声色的冷笑一声。
    孝昭帝看着自己的继承人众望所归,自然高兴。
    加上沈远宁也确实有些才干,于是,很圆满的准了。
    当沈远宁接到孝昭帝让他全权负责一切的圣旨时,沈远宁从心底感到欣慰。
    江城的官员都提心吊胆,个个警醒着待命。
    陈儒之依旧负责百姓迁徙,只不过不似往年那样,只是迁徙了下游的部分百姓。
    沈远宁在绘制的河流图上标注处几处需要加固的堤坝,几处需要重建的堤坝,还有几处以后会挖开的堤坝。
    给大家讲述着引得主流的水会到哪里,如何能降低伤害。
    他是如何知道这几年堤坝的缺漏?他指出的每一处都是恰中其害。
    江城一众官员纷纷那些袖子擦试着汗。
    “刘大人,怎么了?看你汗流浃背的,是不是这官服太厚,官帽太重了?”
    沈远宁随意的说着。
    听得刘大人更是出了一身冷汗,忙谄媚的说:
    “不重不重,天太热而已。”
    沈远宁没理会他,继续给大家分工。
    刘大人却是坐立难安的听着,沈远宁刚才的话已经很明显,自己的官位受到威胁。
    如果给他继续这么折腾下去,他这次是决堤引流,下次说不定顺着大堤的修建就开始查、贪反、腐了。
    这刘大人是想多了,沈远宁是有那个心,但是手还没那么长。
    他知道这些人的利益是一发而动全身的,早晚都会被收拾,只不过不是现在。
    由于汛期将至,沈远宁并没有太多时间,他以最快的速度加固了几处重要堤口,当务之急是决堤引流。
    一个半月后,当他站在主堤之上,看着前方被引入支流的滔滔急流,有一种梦想达成的感觉,胸中豪情顿生。
    风吹起了他的衣衫,凛然之色让人无法直视。
    陈儒之看着站在上方的他,竟生出一种未曾相识的感觉。
    年轻啊!再过个几年,不知道还有没有现在的魄力。
    捷报传到京城时,韩玉瑾很圆满,孝昭帝也很圆满,当然,更圆满的是太子。
    众人都在说陈儒之和越阳侯世子加官进爵是少不了的。
    江城水患历来是皇帝的一块心病,这下永绝后患,孝昭帝自然会嘉奖。
    半月后,当太子亲赴城外去迎接他们时,只迎来了陈儒之。
    据陈儒说,沈远宁自请留在了江城。
    这次因为工期短,治理工作不完善,虽然汛期已过,难保明年不会出差错。
    沈远宁自请留下,就是督促着把引流工作,做的更好。更完善,真正做到长治久安。
    这样忧国忧民,兢兢业业,孝昭帝自然是喜闻乐见。
    对沈远宁恩赏有加,对陈儒之也有所封赏,陈儒之这次给沈远宁做了一次绿叶,回去之后,遭了陈阁老的痛斥。
    “白白的教养你三十几年,还不及一个二十岁的人。沈远宁就在你身边,竟也能让太子笼络走,你真是白在朝堂混了。”
    陈儒之也很是无奈。回答父亲说:
    “儿子并未想到他能成功。”
    “鼠目寸光,沈睿的水利图画的那般清晰,我不信他没分析给你看过。”
    陈儒之低下头,没再反驳,那时,他以为沈远宁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陈阁老看着陈儒之的样子,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在过两年,我就要致仕了,如果你还毫无建树,将来如何能入阁?如何成为你妹妹的后援?”
    他说的妹妹,是宫里的陈贵妃,陈儒之心中很是不屑,面上却不敢露一点。
    “父亲教训的是。”
    陈阁老看着他,气不打一处来,挥挥手让他下去了。
    本来看中越阳侯的这门亲事,就是看中沈远宁这个人,不曾想却被太子拉拢走了。
    虽说越阳侯府与太子的母族英国公府是姻亲,但自从沈远宁求娶了陈月乔后,两府的关系看似没变,实际已经疏远很多。陈阁老不多求,只盼着越阳侯府在党派之争上,能保持中立。
    这件事后,沈远宁一定会承太子的情。
    韩玉瑾是在陈儒之回来的第二天才知道沈远宁留在了江城,玲珑回来唧唧喳喳的说着外面是怎么议论沈远宁如何的能干,如何的聪明。
    好像那些决堤引流的事就在她们眼前做的一样。
    不回来最好,得过且过,这婚事能推得一时是一时。
    她想推,陈月乔想推,却有人不想推。
    陈贵妃则是向孝昭帝陈情,希望沈远宁跟韩玉瑾能早日完婚,这治水患还不得个三年五载的,难道真让玉瑾等上三年五载。
    不几日,孝昭帝的圣旨就到了越阳侯府,令越阳侯即可筹备婚事,让世子回来完婚。
    接了圣旨后,沈夫人问宣旨的公公:
    “敢问公公,我儿正在江城治理水患,这一回来,那边的一切岂不是要停止?”
    只见那太监扯着脸皮笑着:
    “夫人多虑了,圣上已经命安王与户部的王大人接手了世子的工作。”
    陆氏听了,暗暗咬着牙齿,心里恨恨的想:竟让安王给阴了!白白给他一个现成的功劳。
    户部,是乾王周承乾的人,这是众所周知的。
    而周承乾与周承安都是在陈贵妃跟前长大,情分自不必提。
    ps:
    小剧场:
    周承安:人家嫌弃你,不回来成亲,报应啊!
    玉瑾:这位美人,小爷可曾得罪过你?
    周承安:谁让你把本王写成男配,活该你成女配!
    玉瑾:信不信小爷把所有书的男配都取名周承安?
    周承安:我错了!
    推荐好友少孑的书《宋闺》手机操作,木有链接,姐妹们自己搜索吧。

☆、第二十九章 借酒

苏苏看着亭中的一片狼藉,心情也沉重了起来。
    这是他第二次喝的如此大醉,毫无姿态,只是一味的豪饮。
    上一次是因为一个女人,这次又是为了什么?
    苏苏让下人把他抬到了自己房间,吩咐人把厢房的酒都撤了。
    把醒酒汤给他喂下去之后,把他的鞋子脱下,放在床的一侧,把他的束衣袍的带子解开,怕他睡着了会感觉不舒服。
    当她做好一切要离开的时候,周承安睁开迷离的醉眼,抓住了她的手。
    “苏苏,爷是不是很没用?”
    苏苏心下凄楚,转身轻笑问他:
    “王爷,此话怎讲?在苏苏眼里,这世间男子,没有一个及得上您的!”
    或许是因为喝醉,卫昭的思想似乎慢了半拍,似乎没听懂她在说什么,眼神依旧迷离的看着她,没有说话。
    苏苏坐下,双手撑在他的两肩上,笑容不减:
    “我心中的安王不是世人所看到的那个。”
    卫昭听了这句,迷离的眼眸里泛出深深地嘲弄:
    “世人所看到的?世人怎么看又如何?母妃她知道我自小的脾性,还擅作主张,又置我于何地!”
    苏苏看着他眼底浓浓的嘲讽,便知道了是因陈贵妃而起。
    说起周承安与陈贵妃,还有许多往事。
    周承安的生母并不是陈贵妃,而是曾是皇贵妃的南召国女子,名叫佾舞,生的花容月貌,令人见之忘俗,是孝昭帝最宠的女人。后因先皇后难产而死的时间里,被查出是她所为。英国公府自是不饶,迫于英国公府势强,孝昭帝便有了待她生下皇子后赐死的旨意。
    周承安出生之时便是生母离世之日。没娘没家族的孩子,在皇宫里连有头脸的奴才也不如。孝昭帝后续娶了冯氏女,后来的冯皇后对周承安更是不加理睬,由着宫里的奴才欺辱他。
    陈贵妃是跟冯皇后同年进的宫,在冯皇后的铁腕下,陈贵妃连失两胎。后来在花园的角落里发现了只有三岁的周承安,苍白瘦小。一问之下才知道是二皇子。可能是刚失了孩子的缘故,母性大发。也不顾着冯皇后有多厌恶他,便央求着孝昭帝,想要将周承安养在身边,孝昭帝也同意了。
    虽然后来陈贵妃生了周承乾,但是与周承安的母子情分一直很是深厚。包括周承安的名字都是陈贵妃取得。
    苏苏不知道陈贵妃究竟做了什么让他伤心的事,也不好接话。便为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安慰着说:
    “王爷,睡一觉醒来什么都会好起来的!”
    周承安听着苏苏这句自欺欺人的话,也不想多说。便闭上了眼睛。
    苏苏看着他一副不愿再说的样子,欲言又止。
    没一会,就听到他呼吸均匀的睡着了。
    韩玉瑾也听说了沈远宁不久就会回来,安王会接替他。
    不由得感叹,该来的躲不了。
    原著里,周承安的才干并不输于沈远宁,由于当时太子健在时,沈远宁风头太盛,而周承安一直是戴着面具,并没有显露自己的才能。直到后来**被压制,周承安在治水上显示的才干并不输于沈远宁。
    现在太子风头正盛,陈贵妃就把周承安推了出来,会不会有些太早?周承安又是怎样想的?
    随后,韩玉瑾又觉得自己杞人忧天了,目前该犯愁的是自己。
    韩玉瑾完全没有待嫁娘的喜悦,也不算哀怨,毕竟已经有两个多月,依着她前世的性格,早就调节好了。
    在知道沈远宁马上要回来成亲的第二日,依旧着男装要出门。
    琥珀却没有如往日一样随着她出去,而是拦住她劝说着:
    “姑娘,咱们还是别出去了,不久您就要成亲了,这回头给侯府的人知道了,肯定会看轻了姑娘。姑娘还是在家准备些绣品,不能让大姑娘把您比下去。”
    韩玉瑾闭上眼,止住了自己翻白眼的举动。
    是沈远宁娶老婆,又不是我,我跟着忙活啥?
    “琥珀,就照你说的,你在家准备绣品吧,回来我检查。”
    在琥珀还没反应过来时,一溜烟的跑了。
    留下琥珀在身后跺脚。
    这时玲珑从一边甩着手帕走了过来,语气酸酸的说:
    “大红人,怎么了?被打入冷宫了?”
    琥珀白了她一眼,没说话便进屋了。
    “神气什么,哼!”
    玲珑又甩着手帕走开。
    在街上逛了一圈,韩玉瑾收获颇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