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与白莲花的二三事-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孝昭帝看着长子还是双唇紧抿,挺直的跪在地上,不欲辩解一句,心里对他的怒火已经全部熄灭,然而心底又起了另一股火。
皇后胸口一口血差点没喷出来,好个太子妃,看着温柔无害,说的话句句刺心,自己怎么就把她看成是只无害绵羊了?
皇后定了定心神,想着开脱的言辞,那厢陈贵妃忧心的说:
“陛下,请恕臣妾多嘴,此事事关乾儿与臣妾娘家名誉,臣妾自问陈家和臣妾未曾与人有过深仇大恨,此事如果不是玉瑾发觉不对,这时乾儿与臣妾侄女定会被万夫所指,乾儿是陛下儿子,打一顿,罚个三年五载的,总归事情会过去,可是月乔要怎么面对天下悠悠之口,陈氏女儿不贞,连臣妾身上都会有洗不清的污水,月乔现在是沈家妇,皇上钦此的二品郜命,这是在嘲笑陛下,月乔宫中受辱,让皇家又如何面对沈家?”
陈贵妃并未说出怀疑谁,只说自己是受委屈的,配上她声情并茂的一番言语,皇帝的心会倾向谁,不得而知。
此时若韩玉瑾在场,定是要大大的感叹一声:宫廷如戏,全靠演技!
小剧场:
玉瑾:皇宫这地方,这不是人呆的地儿!
安王:我带上你,你带上钱,我们去找桃花源!
玉瑾:。。。。。。L
☆、第七十二章 醒悟
韩玉瑾昏迷中并不知道怡宁殿这几人表演,她觉得深陷这一片混沌之中,四周茫茫一片,扰得人心头烦闷。
韩玉瑾觉得自己在这迷茫之中走了快一个世纪那么久了,依旧没有尽头,忍不住骂了声娘,索性不走了,细想自己怎么就来这儿了?
难道自己英勇就义了?那匕首明明没有伤到要害。难道自己要回去了?
想到这里,忍不住狂喜,可算找到返程票了!
随后看着四周,喜悦消退,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能不能离开这鬼地方还两说。
韩玉瑾站在原地出神,隐约听到有乐器声传来,时隐时现,韩玉瑾凝神仔细听着,辨别了声音的方向,顺着方向走去。
走的越近,丝竹之声越清晰,这时,韩玉瑾眼前的白雾似乎散开了些,随着白雾的散开,韩玉瑾听到歌声传来,声音婉转动听,竟分不清是男声还是女声。在迷茫中待了那么久,这声音听着无疑是天籁。
韩玉瑾细听这歌声,却被这歌词吓了一跳:
生死成迷路茫茫,
命运多舛费思量。
情爱如烟烟如梦,
名利似影影似光。
人生短,轮回长,
越心深处越彷徨。
此后莫问魂归处,
且把他乡作故乡。
这是神马意思?生死成迷?难道自己不知生死?不生不死?生不如死?……
韩玉瑾一把拍回了这神飞天外的思维。
待歌声止住,韩玉瑾眼前的浓雾散尽。她这才看到一个嫡仙般的人,一身白衣如烟,一头黑发如瀑,整个人往那儿一站。都在告诉别人:我很仙,我哥很仙,我姐很仙,我全家都很仙!
韩玉瑾浑噩的感觉,这只是一场梦,梦里的一切不正常,都能接受。上前。咧着嘴问了声:
“神仙?”
“……”
“妖怪?”
“……”
“男妖怪?”
“……。不是。”
“女妖怪?”
“……不是!!”
哦,懂了。
是人妖!
那人看着韩玉瑾一副“我懂”的表情,很想敲开她脑袋看看。磨了磨牙,挤出一句话:
“我是书灵!”
随后一想,又补充一句:
“男书灵!”
“呃?呃!呃。”
随着韩玉瑾的三声呃,她消化了他的话。
“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你的书中。”他顿了一下。又说:“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
真实存在的世界,娘啊。随手虚拟的世界却真实存在,那么多架空小说,这个宇宙该有多么的混乱。
韩玉瑾满头黑线,满心希望这是一个梦。这时从他嘴里听到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世界,韩玉瑾的世界瞬间毁灭。
依旧不死心的问:
“还能回去么?”
那人神秘一笑,高深的说:
“此后莫问魂归处。且把他乡作故乡……”
“……”
深夜。
陈月乔底子弱,本来已经醒了的。或许是因为对迷、药过敏,又悠悠的昏睡过去,硬是到深夜才醒来。
在外值夜的宫女听到陈月乔轻哼了一声,恭敬的说道:
“夫人醒了?”
陈月乔虽然还有些神智不太清明,但是明显感觉这不是自己家,不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隔着帐幔,看到一个宫装侍女,记起了发生的事。
太子妃身边的女官带她去了一个宫殿,本来以为是给宾客整顿休息的地方,不疑有它,就在内室宽衣解带,没多久就觉得意识有些模糊,原以为是酒气上头,便准备摸索着床榻休息片刻,谁料这时候发现床上有个人,还是个*的男人,那男人竟然是乾王,这让陈月乔大惊失色,忙抓着衣服仓忙离开,还没出院子,后脑被人敲了一下,彻底陷入黑暗。
想到这里,陈月乔双眉紧锁,心中难掩的惊恐,不好往下想,如果……自己还有活路吗?
“这是哪里?”
那宫女似乎没听到她声音里的颤抖,依旧恭敬的说:
“回夫人,这是昭阳殿,夫人安心,一切都有贵妃娘娘。”
陈月乔听得是陈贵妃的寝宫,心下大安。陈月乔想着这宫女能说出一切都有贵妃娘娘这句话,肯定是知道一点内情的,便斟酌着问道:
“我…怎么会在这里?我家人呢?”
言外之意就是:谁救了我?外人知道我出事吗?
“夫人放心,安王跟瑾玉县主一早就发觉不对,把夫人送到昭阳殿,歹人已经拿住,皇上亲自过问了,夫人且放心。”
出乎陈月乔所料,竟然还有韩玉瑾的参与,心里一时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
有句话这样讲,来自于敌人的怜悯和帮助,最是让自己难堪。对于韩玉瑾的出手,陈月乔并无半分喜悦,心头反而沉甸甸的。
也不知道事情经过是什么,牵涉到乾王与自己,以后会不会有什么流言蜚语?韩玉瑾会不会借着这件事打压自己在家中的地位?这些念头在心里压着,让她很是焦虑。
陈月乔被那个宫女敲了一下后脑,现在又有些思虑过重,依然是头晕目眩,不一会,迷迷糊糊又睡去了。
韩玉瑾此时却处在这虚无空间气急败坏。
“照你这么说,我是回不去了?”
那人不说话,依旧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韩玉瑾都想仰天长叹:这书里面,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一个面瘫!
“那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我死了吗?”
这时,韩玉瑾听见面瘫男说:
“你现在在做梦,我,能入你的梦境。”
他似乎知道韩玉瑾下一句要问什么,接着又说:
“我此番前来,是要点醒你。”
他满意的看到韩玉瑾露出疑惑的表情,继续说:
“一个陌生的环境,如果你不把自己融入,就会被排斥,已经入戏,还有置身事外吗?”
“随着你的介入,一切都在你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发生了变化,你以为扭转了韩玉瑾的地位,她的人生就会与你书中的结局不同?殊不知,她改变的同时,别人也变了!”
“这里已经不是由你掌握命脉的世界,每个人走每一步,都会根据他当时的情况权衡利弊,这样的变化,你能掌握吗?”
……
玉瑾听他一番番分析出来,心里渐渐沉重。
是啊,已经不是所熟悉的一切,还能置身事外吗?
小剧场:
玉瑾:王爷,我梦里有个男人比你还仙!
安王:你这样思春,确定好么?
玉瑾:。。。。。。L
ps:谢谢豆豆的粉红,三月的和氏璧,半糖的和氏璧,以及千语和北辰的桃花扇,美妍的香囊。还有许许多多给我支持的朋友们,上架第一天,你们给了我很多感动!
晚上会有加更~
☆、第七十三章 醒来(答谢和氏璧加更)
既是梦,总会有醒的时候。
确切的说,韩玉瑾是给疼醒的。
麻药退去,左肩上的伤口火辣辣的疼。就是这样疼痛的感觉将她脑中的浑噩驱除干净。
想了想那个无厘头的梦,心里异常的压抑,说不出为什么,就好像是被人蒙着眼睛,看不到前路一般。
是因为那人说的,因为自己的介入,所有的都改变了吗?
韩玉瑾长长的叹了口气。
这时,门“吱”的一声开了,从门外鱼贯而入几名侍女。
之后,陈贵妃走了进来。
走进床边,看到韩玉瑾不过一夜的时间,竟苍白到如此地步,精神也是萎靡不振,她哪里知道,韩玉瑾给那个书灵打击的没了一点信心,再加上昨天失血过多,才成了现在这个鬼样子。
陈贵妃坐下,关怀的问道:
“你脸色怎么这样苍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伤口还疼吗?”
韩玉瑾听着陈贵妃的话,摇摇头,但马上又点点头。
陈贵妃看着她的动作,笑了笑,温柔的抚着她的额头说:
“傻孩子,别担心,女医一会就来了。”
陈贵妃看着韩玉瑾与韩朔极为相似的模样,不由得一阵感慨。
若是韩朔依然健在,韩玉瑾的身份,就算是王妃也做得,也不会到现在这般田地。
虽说当初劝孝昭帝赐婚是有自己的一些私心,但也不是没有为韩玉瑾考虑。
与沈远宁的那件事传的满城风雨,稍微体面点的人家也不会娶她了。
左右夫人,她委屈,陈月乔也委屈。但当时的情况。韩玉瑾除了嫁入沈家,也别无选择。
想到陈月乔,陈贵妃的眼眸暗了暗。
若不是有意打听,还真不知道当初那留言是由她那里泄漏出去。
当初那件事如果瞒下去,打发了知内情的人,一两年后,还有谁再提起。
韩玉瑾纵然嫁不到侯府。多的是当初跟韩朔出生入死的将门之家。也差不到那里。
或许是陈月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想把韩玉瑾定死在妾的位置上。只是没有料到会有赐婚的事情,想来她也是后悔的。
是以,陈贵妃对韩玉瑾昨夜的行为很是自豪。这孩子心地光明磊落,自己有多少年没有见过这样明朗的心了。
“昨晚你太鲁莽了。如果承安迟了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韩玉瑾也有一肚子苦水。谁能想到那女人身藏利器,还有些拳脚功夫,果然是把这些弱女子想的太简单了。
“玉谨思虑不周,觉得可疑。却忽略了既然贼人这般大胆,必是有所依持。”
陈贵妃也未曾想到,还好韩玉瑾跟周承安警觉。提前一步识破了她们的诡计,不然真不敢想后果是什么。
“月乔已经醒了。早上说来看你,我看你还没醒,就没让她来。”
“哦。”
陈贵妃看着韩玉瑾不咸不淡的表情,觉得有必要提醒她一下:
“玉瑾,你昨晚的决定对,你与月乔本就是一脉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昨晚的事一旦发生,陈家丢人,沈家也是脸上无光。你的功劳她们都会记着,可是。。。”
陈贵妃停顿了一下,韩玉瑾凝神听着,只听陈贵妃继续说着:
“玉瑾,在那后宅生活,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可是,防人之心却万万不能少。有些事情,并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姨妈,你想说什么?明说好不好?
韩玉瑾很无语啊,猜不透陈贵妃要暗示的是什么,索性不猜了,温顺的应道:
“嗯,玉瑾明白了。”
陈贵妃还想再说些什么时,门口传来宫人尖细的通传声:
“启禀贵妃,太医来了。”
太医诊了脉,女官给韩玉瑾换了药之后,便都退下了。
麻药会影响伤口的愈合,所以,这次换药并没有用麻药。
换完药,韩玉瑾仿佛从水里出来一般,额前头发都湿了。
这时,有侍女过来传话:
“贵妃娘娘,安王抱着十公主在前厅呢!”
陈贵妃听到,便猜到定是十公主要来的,陈贵妃看着韩玉瑾酷似韩朔的模样,便想到了十公主亲近她的原因。
十公主的生母去世还不足一年,是以,她对生母的印象还很深,当看到与韩贵人相似的韩玉瑾后,便不由得心生亲近之感。
想到十公主与周承安一般,都是这宫中没有母亲的孩子,便不由得心软几分,温声说道:
“喊她们来这里吧。”
两人进来后,给陈贵妃请了安,周承安就立在了一旁,十公主频频的看向韩玉瑾,只是贵妃不发话,她不敢上前。
韩玉瑾看着她拘谨的样子,完全不像是个公主,似乎是想靠近自己,却怕被责备一般。
韩玉瑾抬起没受伤的右手,招了招手,让她过来。
十公主抬头看陈贵妃没有反对,反而是微笑的点头,于是大胆的走了过去。
声音糯糯的问:
“你疼吗?”
韩玉瑾笑着摇摇头,看到她左脸颊上还抹着花花绿绿的药膏,猜到是昨晚碰着了,便问道:
“你疼吗?”
“疼,皇祖母说了,抹药的时候虽然疼,但是能治好病,以后我才会长得漂亮。”
十公主语调里透着对太后的亲近,想来太后对她也是不错的。
韩玉瑾不知道的是,十公主因祸得福,跟同胞哥哥一起养在了太后的慈宁宫里。
“嗯,我们公主长大了一定是最美的。”
小公主高兴的点点头。
这时,偏殿之内又来了一位客人。陈月乔进来后给陈贵妃请了安后,走近韩玉瑾时便看到了她憔悴的模样,一时内心五味陈杂。见韩玉瑾看着自己,便拿着帕子揉了揉微红的眼眶说:
“都怪我不中用,拖累妹妹了!”
韩玉瑾不知道陈月乔是什么心情,只是很平静地说:
“姐姐说那里话,都是一家人,难不成我看着你让别人算计了去?”
周承安在一旁听了后,嘴角抽了抽。很成功的曲解了她的这番话。
之后陈月乔又说了一些自责的话。对着周承安也道了谢。
韩玉瑾看着这两个人,似乎没人任何的目光交错,彼此眼中也没有任何的惊艳之色。这么说,这辈子,他们两人不会再有纠葛了?
阿弥陀佛,也算是功德一件。拯救了周承安这个痴情男。
这时。刚好有内侍进来禀告:
“启禀贵妃娘娘,玄德门的小李子前来禀告。说是越阳侯世子在宫门口侯着,等着接两个夫人回府。”
陈贵妃听了点点头说:
“知道了,你去回一声,让沈世子稍等一下。”
“是。”
内侍退下后。陈贵妃转身问韩玉瑾说:
“玉谨,你怎么样?”
韩玉瑾心里是想回去的,皇宫什么的。想想就行了,真来了。心底还是犯怵,虽然知道陈贵妃这儿可以放一万个心,但总还是觉得自己家安心。
正准备回话,却听到周承安说:
“母妃看县主的样子,这时候移动,只怕会加重伤势,反倒不美,不如让她在此休养几日,待到大安再送她回沈府,也免得这时沈世子看到担心。”
韩玉瑾“……”
陈贵妃:“……”
本来陈贵妃也想韩玉瑾能休养些时日,后来又想,韩玉瑾受伤是因为陈月乔,这时候如果回沈府,说不定会缓和关系,更重要的是沈远宁的态度,肯定会更为怜惜玉谨一些。换到谁能为自己情敌舍生忘死,这份胸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借此机会,两人的感情肯定会有所提升。
周承安既然说了,陈贵妃肯定不能当着外人的面驳了他的话,是要留下韩玉瑾的,总不能真把自己心底想的说出来。
随后她吩咐身边的女官说:
“你带着右夫人去玄德门,亲手交到沈世子手中。”
“是。”
说完,有嘱咐陈月乔说:
“月乔,你先回去吧,你玉瑾妹妹伤势严重,动不得身,过些时候再让她回去。”
“是。”
陈月乔柔柔的应了一声,看了韩玉瑾和周承安一眼,便随着那女官出去了。
陈贵妃又嘱咐韩玉瑾,说:
“留在宫里也好,不管是太医或是药材,都是上等,还是承安想的周到,你安心养伤就是。”
韩玉瑾嗯了一声,周承安见她面色苍白,精神头也不大好,就寻了个借口把十公主带走了。
陈贵妃也有诸多事,稍留片刻也离开了。
沈远宁在玄德门接到陈月乔后,见就她一人,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上了马车后,陈月乔见他心思不定,便知道他担心韩玉瑾,心头仿佛吃了青梅般酸涩,还泛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苦。
待她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后,关切的说:
“夫君是不是在为妹妹担心?”
沈远宁听陆氏说,昨晚韩玉瑾九死一生,本就担心的不得了,现在见陈月乔一个人出来,怕她多想,便没有流露出对韩玉瑾的关切之意。
这会听她问起,便轻轻的“嗯”了一声,以示回应。
陈月乔笑了笑,手落在沈远宁的手背上,安慰着他说:
“夫君放心吧,太医说妹妹已经没有大碍。安王方才留妹妹在宫里休养几天,陪贵妃娘娘呢。”
陈月乔似乎没看到沈远宁瞬间变色的脸,继续说道:
“在宫里对妹妹也好,守着太医,药都是上好的药材,肯定比在咱们府痊愈的要快。”
小剧场:
玉瑾:难不成我看着你让别人算计了去?
某客:我笔下的女主就是品格高!
玉瑾:你还是留着给我算计吧!
某客:。。。。。。你说话不大喘气能死?L
ps:谢谢洋葱、三月的和氏璧,码了个大长更。
再谢各位的鼎力支持!麻烦各位看看还有没有粉红票,新书上架,需要粉红票!
☆、第七十四章 萌动(求粉红)
韩玉瑾在昭阳殿这几日,并不知道那件事最后怎样解决了。也没个人给她八卦八卦,急的她抓心挠肺的想知道结果。
终于,停了两天,来了两个解惑的。
韩玉瑾看到长公主的脸上那掩盖不住的兴奋,她在斟酌着要怎么开口配合她的八卦因子,却就听到长公主说:
“冯家的老三,被圣上革职了。”
韩玉瑾一时没听明白,长公主见她眼中流露出迷茫不解的神色,便又说道:
“是英国公的庶弟,昌王的亲舅舅。”
韩玉瑾这下明白了。说的正是皇后的庶出胞兄,被太子妃牵扯出来的。
说起来这个冯三,韩玉瑾也不太记得当初给他取了个什么名字,就姑且称他为冯三。他也是在现皇后生了昌王之后才开始跟英国公别苗头。
不过手段有些悬殊而已,若非是皇后护着,早被英国公收拾的骨头都不剩一根了。
他能把人安插到太子身边,若非是太子与英国公故意为之,他还真难办到。
皇后对这个嫡出哥哥,太子的亲舅舅,也是多有打压,多是提拔自己的胞兄冯三,奈何人的能力有限。
英国公冯大,继父业,在辽东镇守着边界,手握军权,整个辽东地界,几乎全是冯家的根脉。这也是当初孝昭帝为何忍痛杀了周承安的生母,当一个家族的权势盖过帝王时,这个帝王如果不能除掉它,那就必须隐忍它。
是以,孝昭帝选择了后者。
冯家老二,任禁卫军总指挥使。基本上等于是掐住了皇宫的命脉。
并非是孝昭帝愚不可及,将自己的命脉交到了冯家手中,只是因为当初夺下这个江山的,是冯家父子出了力,所以才会选了冯氏女做了皇后。
冯家的先国公爷,一辈子阳谋阴谋双绝,在孝昭帝还没站稳根基时。他就已经将禁卫军和辽东营渗透。
纵使后来孝昭帝又提拔了韩朔以及许多的寒门将军。除了韩朔,并没有一人能盖过冯家。
更可惜,韩朔早逝。这是孝昭帝心头一大恨。
冯三手里一没有冯大手里的权。二没有冯二的能耐,不过是老英国公给他谋好差使,知道他的斤两,便也没想着他能有多出息。
无奈后来先皇后大冯氏死后。便只有一个庶出的妹妹未嫁,英国公只好送她进了宫。
冯三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崭露头角。
理清了冯家的亲疏关系后。韩玉瑾附和着长公主说道:
“这么说,那件事是他所为?”
长公主抿唇一笑,说:
“不止呢,昌王过几日就要就藩。皇后这几日哭的跟泪人似的,听说前天去了御书房外跪了好几个时辰,皇兄都未加理睬。只差身边的内侍将皇后送了回去。”
这时,乾王妃李卫姬有些幸灾乐祸的说到:
“说起来。也可怜我那太子妃嫂子,母后自御书房回去后,就真的头风发作了,五弟妹马上要随五弟就藩了,自然抽不出空侍疾,便只有太子妃嫂子了。”
说起这个,长公主兴致更高,接过话又说:
“现下贵妃便要劳累很多,皇后头疾发作,圣上直接让贵妃接手了后宫事宜,无需向甘露殿再请示了。”
甘露殿,正是皇后的寝殿,长公主这样说来,孝昭帝是夺了皇后在后宫的权柄了?
冯三被革职,昌王就藩,皇后被架空,孝昭帝这是将他们钉死,怕是昌王不好翻身了。
皇后真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赔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