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与白莲花的二三事-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月乔就那么迫不及待的给沈远宁塞女人,那自己便成全她。
    玲珑以为是自己出现了幻觉,听错了,喜出望外地同时,又不敢置信的问:
    “那郡主住哪里?”
    “西山别院。”
    玲珑听了她的话才算真的相信,原来,韩玉瑾是真的要离开沈远宁了。
    “可是,世子爷会同意吗?”
    玲珑清楚的记得沈远宁醒来时的愤怒,以及要处置了自己的狠劲,就心里犯憷。
    “这个你无需操心,你只管回答就行。”
    玲珑心里几经犹豫,咬着牙,心里决定,她要留下!
    “郡主,奴婢想留下。”
    玲珑的反应,不出韩玉瑾所料。她和玲珑心里都清楚,玲珑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了沈远宁德女人,又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了他的姨娘,以后能得沈远宁的宠爱的可能是微乎其微。
    纵然是如此,玲珑也不愿远嫁,也愿意留在这里,只此一次,韩玉瑾会帮她安排,以后,无论生死,且看她自己了。
    玲珑已经那一形容此刻的激动了,连连给韩玉瑾叩头道谢。
    “既然世子昨夜能让你留下,必定也会接受你做姨娘的事,你不用谢我,是世子给的你机会。”
    韩玉瑾没再去问世安堂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只是让玲珑退下后,问了琥珀琉璃蒲草三人:
    “你们是愿意留在这里,还是随我走?”
    韩玉瑾经历了玲珑这件事才发现,不是所有人都和自己的想法一样,自己认为好的出路,别人却不以为然。如果,有人愿意留在侯府,韩玉瑾是不会阻拦的。
    “我们愿随郡主走。”
    听到她们异口同声地说要跟着自己,韩玉瑾心里才好受一点。
    “好,蒲草,你去叫来赵管事,将我的东西装箱。琉璃,你去问下院里其他的人,还有谁愿意跟着我离开的。”
    蒲草与琉璃应声离开后,韩玉瑾又对琥珀说:
    “琥珀,你去将玲珑的身契拿来。”
    说完,见琥珀低着头,动都不动一下,叹了口气。
    琥珀听着韩玉瑾叹气,抬起头,面露忿色说:
    “郡主,为何要如此厚待她,她做出如此对不起郡主的事情,就算是卖了她也不为过。”
    为什么?
    或许是因为留下玲珑想给陈月乔添堵,或许是想知道沈远宁的态度。
    情毒的滋味,自己尝过,那种分分钟会把人折磨的理智全消的感受,可是,纵然自己快被折磨死的时候,也清楚的记得自己的身份。
    韩玉瑾不信沈远宁看不出躺在他身下的是玲珑!
    既然,他明知是玲珑的时候,还能做出来,那肯定是心里有着这样的念头,不如就此成全他吧。
    ps:感谢锥锥、s的粉红票。
    看官们跟作者君是一样的,都需要小鞭子鞭挞,我是鞭挞更新,你们是需要鞭挞投票。。。L

☆、第143章 回来

韩玉瑾不知道沈远宁当时并非只是单纯的中了情药,也不知道沈远宁当时的焦急愤怒,只觉得心底一片死灰。
    中午的时候,世安堂传来一声又一声的惨叫声,韩玉瑾只是冷冷一笑,也没去过问,玲珑则是听了一阵又一阵的寒冷,她知道,若不是韩玉瑾,怕是自己也会有一样的下场。
    处理了听书,沈远宁心挂韩玉瑾,便起身去了芝兰院,看到韩玉瑾正坐在厅里等着他,心里一时五味陈杂。
    事情都已明了,除了从听书房里搜出的那些不干净的香料之外,还搜出了其他的东西。
    原来听书因为陈月乔从未让她接近沈远宁,便心里怨恨起陈月乔来,后来被陈府的黄姨娘收买,便合伙挑起韩玉瑾与陈月乔的战争。
    听书恨陈月乔,在前些时候,托人仿着陈月乔的笔迹,写了一封伪造的信,使得沈远宁恼了陈月乔。若不是在听书房里搜出来另一封信,也牵扯不出之前的那封信。搜出的这封信,又是依着陈月乔的笔迹,写了一首情意绵绵的诗,收信人竟然是沈长宁!铁证面前,听书没办法狡辩。
    陈月乔看到后,仿佛受了很大的打击,委屈的看着沈远宁。沈远宁并无注意到陈月乔的神色,他处在极大的怒火里,气的脸色都绿了,就算是将听书杖毙了,也没解他的心头恨。
    黄姨娘因为陈彦平的死,恨极了韩玉瑾和陈家,借着听书的手,不断地挑起事端,让韩玉瑾与陈月乔矛盾激化。与沈远宁离心。
    如今,虽说听书已死,黄姨娘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终归是让陈月乔委屈,韩玉瑾伤心。
    此时见到韩玉瑾面色平静的看着自己,沈远宁竟然不知道要对她说些什么,便想着与她说起审问听书的事情。
    “这些事。都是黄姨娘与听书一手策划。。。”
    “这些事情。与我无关。”
    韩玉瑾挥手制止了他,这些表面的事情,韩玉瑾不想知道。
    她心里的沈远宁一直是睿智的。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生活里,韩玉瑾不知道现在的他是真的是非不分,还是故意自欺欺人,不管是哪种。韩玉瑾都不打算在此纠缠了。
    沈远宁见她真的什么都不在乎了,从心底泛出一种深深地无奈感。
    “玉瑾。究竟要怎样,你才会留下?”
    韩玉瑾微侧过脸,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是看着手边玲珑的身契说:
    “玲珑如今也是你的人了。我做主将她抬做姨娘了,这是她的身契,你自己留着也好。交给母亲也好,随你怎样安排。”
    沈远宁听了他的话。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你这是什么意思?”
    对于玲珑这样的丫鬟,就应该杀一儆百,韩玉瑾如今不但不罚她,还要提她做姨娘。
    “这不是你的意思吗?”
    韩玉瑾很是不屑的反问他。
    沈远宁知道韩玉瑾此时的心情,心中愧疚,解释说道:
    “玉瑾,昨夜。。。我是有苦衷的,本来我是要来找你,却在准备来的时候,有人进来了,我将玲珑认作了你,所以,才。。。”
    沈远宁这一番解释,更是加深了韩玉瑾心里的嫌恶感。
    “沈远宁,你休要提我!我与玲珑究竟是哪里有相似之处,才能让你认错,到了第二天才发现?你若是看上玲珑,大可不必借着中了情药才让她上了你的床,我随时可以把她给了你。”
    “我说的是真的。”
    沈远宁连自己都觉得这样的解释过于苍白,可是,昨晚明明看到的就是韩玉瑾,她的娇羞,她的温顺,和她婉转的声音,可是,怎么一觉醒来,就变成了了玲珑?沈远宁百思不得其解。
    莫非是自己这段时间禁、欲久了?才会出现这样的幻觉?
    “你不用再解释了,反正也与我无关,玲珑已经是你的女人,名分我已经给她,以后再想怎样,你也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了。”
    沈远宁见她起身欲走,便想着上前拉住她,韩玉瑾一个闪身,退后几步说:
    “沈远宁,你再碰我一下,这辈子也不用再见面了。”
    她的神情冰冷,眼里的嫌恶让沈远宁讪讪的收回了手。想再说些什么,却再难开口,终究是沉默。
    韩玉瑾冷冷的看了他一眼,便向着门口走去。
    擦肩的那一瞬,沈远宁很想抓住她,手伸到一半,最终也是收了回去,看着她的身影出了屋门,消失在转角处。
    坐在离开的马车上,韩玉瑾撩开车帘,回头望着越阳侯府的大门,一如自己初嫁时一样。
    御赐的牌匾,巍峨的府门,以及门口的两尊石狮子依旧凶猛异常,什么都没有改变。
    琥珀看着韩玉瑾神情落寞,忍不住心酸,问道:
    “郡主是要与世子爷和离吗?”
    韩玉瑾摇摇头,不是因为不想,而是不能,从来没有和离的赐婚,哪怕是怨偶,也要怨到棺材里。
    如果,跟前世的结局变化不大,周承乾能登基为帝,到时候求求陈贵妃,或许可以和离。
    现在离开这个地方,过自己的生活,和不和离,又有什么区别?
    在韩玉瑾离开的几天里,沈远宁一直很消沉,虽然与陈月乔的误会解开了,也不再像以前那般亲近了。
    这是陈月乔始料未及的。
    然而,最让沈远宁不安的是,安王回来了。
    与安王一起到京城的,还有流离江决堤的消息,整个流离江以南,基本都沦陷在南召的手里。
    南召的兵将,隔着一条江,与大周朝对峙着。
    此消息在朝堂上炸开,沈远宁无暇他顾,将全部的身心投入了朝堂之上。
    南召人化整为零的潜入大周朝,有规模有目的的将流离江两岸的大堤毁了,加上汛期将至,洪水犹如猛兽一般吞噬着两岸的居民。
    正在军、民一体修堤抗洪的时候,南召的军队打来了,并且与潜入周朝的兵将里应外合,打得大周朝的军、队措手不及,一路退军到了北岸。
    消息传来,满朝哗然。
    于是,选南征大将的事情又被提了出来。
    ps:感谢三月的粉票。
    我今天逛了下书评区,感谢大家的热情和理解,尤其是花渡影同学,每一条分析都是我写文时所想,其实,写一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遇到了懂它的人。
    另外,三更模式开启,求一下正版订阅,作者君现在真的快食不果腹了。5555~L

☆、第144章 听取

选南征大将,自然是老话重提。
    这次周成安在京中,支持的是更加支持,反对的则是愈加反对。从开始怀疑周成安的能力,到后来直接上演人身攻击了。事情的演变激烈到,御史台的言官差点跟支持周成安的人撸袖子打起来。
    当然了,也并不是这个言官是多么的耿直,不过所在党派不同罢了。
    孝昭帝看着很堵心,忍不住扶着脑袋,直嚷脑仁疼。当事人周承安似乎预见了这样的情景,早朝的时候根本就没来。
    下了朝,孝昭帝就召了周承安去御书房。
    孝昭帝没有给他做任何预热,屏退了左右,直接单刀直入的问:
    “选南征大将这件事你怎么看?”
    周承安对着孝昭帝行了一礼,站在一旁,恭敬地说:
    “这事儿父皇都无可奈何,就不要为难儿臣了。”
    孝昭帝听他这样说,也是无奈的一叹,接着又问:
    “如果朕力排众议,定了你,你可有退敌的把握?”
    孝昭帝经历了这次选将的事情才发现,冯氏的力量远比自己想的要深的多,易太子之事并没有那么容易,稍不留神,就会造成血流成河的局面。若是长此以往,江山早晚得易主。
    如今,趁着自己还不老,可以扶植起足以对抗冯家的力量。
    周承安却不接着烫手的山芋,而是反问孝昭帝:
    “父皇可有把握能压住冯党一派?”
    听到这句话,孝昭帝面露愠怒,也不怪他心里不爽,你想啊。自登基以来,因着英国公府重权在握,这个皇帝当得多有憋屈。如今冯氏一党更是坐大,他心里能舒服才怪。
    周承安看到孝昭帝的表情,就知道他的想法,唇边扬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对孝昭帝说:
    “如果父皇选了儿臣。冯党一系会善罢甘休?行军打仗非同儿戏。不想让儿臣有所建树的,大有人在,这中间。儿臣没有把握能保证万无一失。”
    周承安说的很明了,直接的告诉孝昭帝,你若是选了我,看不惯的人背后会阴我的。
    孝昭帝何尝没有想过这些。只是西北的军权已经落入冯家之手,孝昭帝不想他们的人手再安插到南边去。
    “你可有万全之策?”
    孝昭帝知道。这么些日子了,自己都一筹莫展,更何况是刚刚回京的周承安。
    岂料,听周承安说道:
    “父皇。这次承泰逼宫,逼退叛军的是谁?”
    孝昭帝一愣,天下谁都知道是是冯家的老二。他是禁卫军统领,所以才会在第一时刻赶到。
    “是禁卫军。”
    周承安笑了笑。又说道:
    “如今赤胆忠心效忠父皇的将军,只怕只有镇守辽东的楚将军了,可是,当时宫变,父皇能指望上的,还是禁卫军。”
    孝昭帝面色不虞的点点头,虽说冯家可恨,但当时的确是冯家救驾有功。
    “正是因为如此,朕才觉得为难,一旦冯家有异心,这宫门便成了摆设。”
    周承安见孝昭帝没能明白自己话里所含的意思,便更进一步的说:
    “既然如此,父皇何不将他禁卫军统领的的职权给夺了?”
    孝昭帝无奈一笑,有些泄气的说:
    “朕如何不想夺了他的兵权,如今冯家在朝廷根基已深,一发而动全身,朕输不起。”
    周承安看着孝昭帝无奈的样子,委实觉得父皇这个皇帝做的窝囊,可是,随后一想,军权不在自己手里,做事处处受人牵制,这样的皇位,换了谁都得窝囊。
    周承安想到他不仅是个君王,还是个父亲,如今看着自己的老父被人制约的束手无策,周承安心里很不是滋味,便将自己心底的话说了出来:
    “父皇是不是想易储?”
    孝昭帝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这个儿子,他是政治嗅觉敏锐,还是对自己太了解?谁都没有看出的想法,他却说了出来!
    周承安继续说道:
    “冯家坐大,这内宫之内,不知道有多少眼线,如今连太子府都快成了冯氏的天下,父皇当时为太子聘的秦氏为妻,是想打压未来的冯侧妃,岂料冯侧妃后来者居上,日渐的盖过太子妃的势头。太子若是登基,凭着冯家今时今日的地位,太子妃能不能走到皇后之位还两说,一旦冯侧妃入主东宫,冯家外戚的地位就会更近一步。”
    周承安一边说,看到孝昭帝在听到秦氏的时候,面露些许不自然,便猜到他是想起那桩被截胡的亲事了,心中不以为意,又说道:
    “太子做事处处稳妥,至少会是个守业的好君王,可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太子事事都依赖冯家,天长日久的,谁又能保证冯家不会起异心?”
    孝昭帝看着眼前分析的头头是道的周承安,发现自己从未了解过这个儿子,以前只看他心性随和善良,有广阔的胸襟,到现在才发现,他有睿智的眼光和敏锐的观察力,之前纵然是在自己面前,也从未展露过真实面目。
    孝昭帝试探的问道:
    “依你看,谁可托付?”
    周承安见孝昭帝问自己,便实话实说道:
    “若论果敢英勇,还有处理事务的能力,当是四弟无疑,他礼贤下士,有主见却不偏执,时常听取他人的意见,若非是差在出身上,四弟更适合做太子。”
    周承安说的是实话,周承乾的确具备这些优点,但周承乾唯一美中不足的,他不占嫡,不占长。
    周承安能在此时,毫不保留的力赞周承乾,孝昭帝心里更是为这个儿子感到骄傲,自己自小,从来没有兄友弟恭的时候,这皇位更是踏着一众兄弟的尸首走来,周承安身上的东西,让他感动。
    “为何不说你自己?”
    周承安抬起头,正色地说:
    “相较起四弟,儿臣差得远。”
    孝昭帝听了他的回答,沉思了起来,周承安猜不到他在想什么,便把话题带回了冯家的身上。
    “父皇,如今儿臣有一计,可以夺了冯二禁卫军统领的职位,且不会惊动他们。”
    听到周承安说有计策,孝昭帝提着精神问道:
    “你说说看。”
    ps:感谢s的粉红票。
    二更奉上,晚上还有一更。L

☆、第145章 得知(三更求粉红)

“如今冯氏一党对于儿臣前去平乱的事情,是绝对不会让步的。父皇何不让太子前去?”
    孝昭帝目露迷惑,不知道周承安是何用意。
    周承安见他不解,又接着说:
    “现在朝堂上冯氏的人,无非就是想让父皇指派他们自己的人去江城,父皇何不顺水推舟,让太子前去平南召,想来冯党不会再有异议。”
    孝昭帝略一思考,又说:
    “就算如此,冯二禁卫军统领的位置也不会有所动摇。”
    周承安继续又说:
    “太子为主帅,手下总要有大将追随前去,冯二正是上好的人选,只要太子与冯二不在京师,其他人都不成气候,这场战争,至少也得几个月的拉锯,这几个月的时间,父皇想把这禁卫军渗透,想来不是难事。”
    孝昭帝想了想周承安说的,顿时恍然大悟,以前是自己钻了死角,想着不能再让冯家得权,经过周承安的分析,才想明白,冯家掌控着禁卫军,犹如扼住了皇宫的咽喉,让孝昭帝日日寝食难安。
    就算冯二去了南召,没有几年的积累,也很难渗透那边的势力。相反的是,禁卫军在自己眼皮底下,若是没有了冯二,想大换血是轻而易举。
    周承安见孝昭帝想通,也没再多做解释。
    随后,孝昭帝又说:
    “这些事我们能考虑到,冯二也会考虑到的。”
    周承安又说:
    “明日在朝堂上一提出,冯党众人肯定附和,就算冯二想通,其他人未必想通。父皇当下就在大殿封将,冯二到时也只有领命的份儿,难不成他还想抗旨不遵不成。再说,他们也不想这样的功劳落到别人的身上。”
    孝昭帝见周承安分析的头头是道,定眼看着他,正色问道:
    “依你看,谁接手冯二的职务最为合适?”
    不仅仅是接手。更多的是。能清洗冯二留下的势力。
    孝昭帝心里其实是有人选,是静仁大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温怡县主的爹承恩公。
    承恩公及他的两个儿子都在禁卫军任职。比起任何人,他都更有优势。孝昭帝能想到,周承安也想到了这两个人,他不动声色说:
    “儿臣觉得李麟征合适。”
    周承安的回答倒是出乎孝昭帝的预料。
    李麟征是端睿长公主驸马的弟弟。周承乾王妃李卫姬的叔父。英勇机智,且颇有手段。孝昭帝吃惊的原因并非是周承安举荐了李麟征。而是因为他放着承恩公不说,反而把李麟征推出来,这就让孝昭帝想不明白了。
    周承安那封请求退婚的信被陈贵妃压了下来,孝昭帝并不知道周承安有退婚的心思。只当他是避嫌。故意问道:
    “承恩公不行吗?”
    周承安以为孝昭帝已经知道了自己要退婚的事情,所以故意这样问。
    “儿臣以为,承恩公虽说在禁卫军时日已久。但是却不如李麟征办事老道。是以,儿臣想父皇举荐李麟征。”
    孝昭帝听了他的解释。也没再说别的,只说了一句:
    “朕考虑一下。”
    之后孝昭帝又问起了周承安这段时间在外的情况,周承安都一一回答了。孝昭帝随后又提起了他的亲事:
    “等南召战事平定之后,你与温怡就该成亲了,这段时间你莫要再出去了,好好的准备一下。”
    周承安惊讶抬头,看着孝昭帝的神态像是不知道自己曾经的请求。心里暗暗思量,怕是那封信被周承乾或是陈贵妃给扣下了,根本没有告之孝昭帝,斟酌着开口说道:
    “儿臣还不想成亲。”
    他低着头回答,声音也很低沉,孝昭帝能听出他话里的不情愿,宽慰他说道:
    “承恩公的亲事,在京城已是难寻,温怡的才貌也是数一数二的。若是你真的对那位苏苏姑娘钟情,等你成亲后,抬回府做个妾室也就算了,用得着为此事费心?”
    风尘女子,能入王府做个妾室,已经是天大的荣耀,平常就是去做丫鬟,都不合规矩。
    周承安见孝昭帝提起苏苏,便知道他想左了,也没想着解释,总不能告诉孝昭帝,自己是看上了一个有夫之妇了,估计孝昭帝会气的吐血。
    孝昭帝见他低头不说话,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
    “安儿,成大事者,理应知道孰重孰轻。”
    周承安没有接话,孝昭帝见他执拗,就让他回去自己多考虑考虑。
    周承安回去后,路长风就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他:
    “瑾玉郡主如今不在越阳侯府,而是搬去了西山。”
    周承安皱了一下眉头,她怎么好端端的搬去了西山?莫非是在沈家受委屈?想到这里,周承安迫不及待的问道:
    “你可知道为了什么?”
    路长风回道:
    “属下不知具体原因,只问到郡主身边的玲珑姑娘抬做了沈世子的姨娘。”
    周承安听到后,眉头皱的更深,心里不住的骂沈远宁。随后吩咐路长风说:
    “备马,随我去西山。”
    路长风很郁闷的出了门,去喊人备马,他心里止不住的嘀咕:王爷,您这样私会有夫之妇,真的好吗?
    备好了马,正准备出门时,周承乾来了安王府。看到周承安正准备骑马外出,就顺口问道:
    “二哥是要去哪里?”
    周承安含糊的说:
    “有事。”
    周承乾看他的含糊不清的说着,心里便猜到了他要去哪里,神色不悦的说:
    “二哥,你与她不可能的,就不要再惹人非议了,流言才刚刚消散,你若是为她着想,就不要再给她找麻烦了,别说她是有夫之妇,就是她与沈远宁和离,你们也不可能。”
    周承乾一番话对周承安毫无用处,这些事情,早在很早之前他就想过,他不在乎。在江城愿意放手,不过是因为韩玉瑾不愿意,为了沈远宁拒绝了自己,自己愿意尊重她的选择。
    然而,事实是她过的并不好。
    ps:荐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