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桑田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家村里大部分人姓沈,但是经过几年通婚,也有不少外姓人。沈家村南面是山,因为有河流经过,东面却是一块大平原。不过通过沈婆婆的话,沈织知道,那上千亩良田,都是沈家的。
  沈家是沈家村的大户,虽然沈家村十个有九个姓沈,但是能称之为沈家的,只有东边的那一户。
  临河沈家也是有名声的读书人家。沈家设有族学,沈家村有意让儿子读书的,都可以进去读书。不过为了生计,沈家村大部分人只让儿子进去读个两年,认些字就回来了。
  沈织的兄长沈云,就一直在沈氏族学里读书。
  在这个年代,沈家村不少人都是认识字的,所以沈家村的村民走出去,都自觉都比别人高出一等。
  周围的村子里的姑娘,都想嫁到沈家村。
  赵铁牛的家是青砖瓦房,看起来有七八间的样子,矮墙围着,在村里算是气派的了。
  赵铁牛是个憨厚的汉子,皮肤黑的发亮,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和赵铁牛说好明日辰初集合,沈婆婆一说,赵铁牛忙摇着头说不用给钱。
  这时候一个中年妇人走了出来,对着赵铁牛埋怨道:“你咋就这样爱赶车?让你买马车你不肯,大黄已经很老了,不能再走了!”
  沈织见她瞧起来也就三十左右的样子,心里猜想应该是沈葱娘了。
  沈婆婆听到她的话,顿时不高兴了,“牛不用来耕地拉车用来干什么,你还能杀了吃肉不成!我说葱儿,你这有钱了,是不是看不上我这把老骨头了!”
  牛是用来耕地的,律法规定不能杀牛,更别说吃肉了。
  沈葱娘见沈婆婆这样说,不由得急了,“哪里呀!我这不说铁牛吗?想让他买头牛犊子回来,大黄耕了这么久的地,也该享享福了。”
  老人家皱眉,还要再说,沈织知道沈婆婆心里有想法,赶紧道,“婆婆,天都要黑了,咱们早些回去!”
  沈葱娘这才主意到沈织,不过也没多问,笑着对沈婆婆道:“沈婆婆,这女娃说的是,天黑了路不好走,我让铁牛送你回去吧!”
  远远的有个人大喊了一声:“铁牛!”
  赵铁牛“嗳”了一声,众人都转头去看。
  沈织见那汉子走近了,才发现比沈织高出不少,更何况这初春的天气,这人竟然只穿着一件粗布单衣,露出古铜色的胸膛。沈织看着就觉得冷,也不想抬头去看那人的相貌,直接拉了拉沈婆婆的袖子。
  沈婆婆也不理葱娘的话,叫了沈织跟上,“铁牛还有事,我自个儿回去就成了!”
  “那我就不送了!您老人家小心!”
  沈婆婆只哼了一声。
  沈织隐约听见那汉子也在和赵铁牛商量进城的事,忍不住转头又看了一眼。刚才说话的时候沈织和赵铁牛一起,赵铁头大约比沈织高了一个脑袋。可是这一看,那汉子和赵铁牛,简直就是赵铁牛和沈织的翻版。
  回去的时候却发现沈织的家门口有人在吵架。
  沈织不想沾上,想叫上沈婆婆一起绕路,沈婆婆却说:“这可在你家门口!你绕道,去哪儿啊?”
  沈织想着也是,和沈婆婆一起走近了。
  “你盖房子,怎么能占别人家的地?!”一个约莫二十岁的妇人说道。
  另一个年近五十的大妈不肯了,嚷嚷着说:“又不是你家的地!关你屁事!你个不下蛋的母鸡,还管到老娘身上来了!你难道和这家底主人有一腿?!也是,你丈夫和人家好的穿一条裤子,共用一个女人也不是什么大事!”
  “你。。。你。。。你咋说话的!”少妇根本不是大妈的对手。
  沈婆婆听着都忍不住啐了那个大妈一口,骂道:“沈翠花你还要不要脸了!一把年纪欺负人家媳妇!”
  翠花见沈婆婆来了,脸上有些悻悻,抱着手没有说话。沈婆婆叫了那少妇来问清了情况,沈织忙跟在沈婆婆身后。
  少妇看见沈织,打量了好几眼,不由惊疑道:“你。。。你。。。你是织娘?”
  沈织笑道:“是啊,我回来了。”
  “我咋没见你呢!”少妇和沈织说了一句,转身对沈翠花道:“正主回来了!看你还敢占别人家的地!”
  沈织还没明白过来,少妇拉着沈织七里八里把事情说了一遍。
  这妇人丈夫姓张,家在沈织隔壁。张嫂子的丈夫张江是和沈云一起读书的,沈云去金陵的时候,把家里的地交给了张江打理,没想到第二年,张江也去了金陵读书。
  而这个沈翠花也住在沈织隔壁,沈翠花的屋子和沈织的屋子中间隔了一大块空地,这块地是沈织家的。沈翠花的屋前用篱笆圈起来了,养了鸡,但是沈织家没有人,久而久之,沈翠花篱笆圈的地越来越大。
  开始张嫂子也不想管,毕竟邻里乡亲的,沈织家又没人。但是沈翠花小儿子要成亲,沈翠花叫了人来量地皮盖房子,用的这地居然有一半是沈织家的,这就太过分了。
  沈婆婆听完这些话,也忍不住了,指着沈翠花的鼻子骂道:“谁让你占别人家的地的,这地是沈河留给他儿子的,可是有地契的!你敢盖房子,明儿云子回来,把你房子拆了!”
  “云子都走了五年了!谁知道他啥时候回来!你有地契,先把地契拿出来看看!这篱笆圈的都是我家的地,谁不知道?!”沈翠花不上当,强横的和沈婆婆对骂。
  沈婆婆一拉沈织,“这是沈河的女儿!云子的妹妹,事主在这呢!”
  沈翠花看沈织一个女娃,不由哼道:“你随意找个人就说是沈河的女儿,我看是你这个老婆子想要沈河的地,不知道从哪个沟沟里找了个女娃冒充的吧!你不是说有地契吗!让这个女娃把地契拿出来啊!”
  

  ☆、第4章 坐着牛车进城去。。。

沈织哪有地契。
  她去临河镇当学徒的时候才十三岁,沈云怎么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她。
  沈翠花见沈织不说话,气焰更加嚣张了,对沈织道:“没事不要多管别人家的闲事!小心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
  沈织抿了抿嘴,道:“我兄长就是沈云。这地是我家的就是我家的,我虽然没有地契,但也不是你说是你家的就是你家的。这块地是谁家的,想必族长都知道。你现在要盖房子尽管去盖,我明儿找了族长来,就一清二楚了。”
  “呸!你个小娘皮!敢拿族长来要挟我!你等着你找族长来!”虽然嘴上骂着,沈翠花的气势到底弱了。
  沈婆婆早就忍不住了,“沈翠花你嘴巴放干净点!要盖房子赶紧盖,到时候你儿子成亲,喜事变丧事,可不要怪我没提醒你!”
  沈织被唬了一跳,没想到看起来慈祥的沈婆婆骂起人来这么损。沈翠花大怒,拎起锄头竟然要打沈婆婆。
  “沈翠娘你个贱人!”
  张嫂子和沈织赶紧上前拦住沈翠花,沈翠花的儿子和丈夫听见外面的动静,也赶紧出来了。
  这边两个女人拦住沈婆婆,那边两个男人拉住沈翠花。两个大妈竟然这样隔空吵了起来。
  沈翠花的儿子和丈夫连哄带骗的把沈翠花拉了回去,张嫂子对沈织苦笑道:“织娘,没办法,俩老人家闹了几十年了。”
  “明明是那沈翠花不讲理!”沈婆婆很不满意张嫂子的说法。
  张嫂子连赔不是。这时,沈织家隔壁走出一个大概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冲着张嫂子嚷嚷道:“嫂子!咋还不回来做饭!娘都等好久了!”
  张嫂子应了,和沈婆婆交代了几句,就回去了。
  沈织把沈婆婆送回家,这才绕着小路回了自己的屋子。从怀里掏出向沈婆婆借的火折子,点燃了油灯,沈织拴好了门,脱了鞋钻进被窝里。
  一进被窝,沈织打了个寒颤。
  被子还有股湿气,带着发霉的味儿,怎么睡都睡不热。沈织庆幸还好不是冬天,不然没有火盆,怕是要冻死。
  吹了灯,心里计划着明日去镇上买些什么东西,翻来覆去的倒也睡着了。只是一晚都没有睡安稳,半夜的时候山里有狼狗在叫,好不容易睡得沉了,公鸡又开始打鸣了。
  沈织挣扎着起身,在今天要买的东西加上了棉花和布料。简单梳洗过,沈织找遍了堂屋和里屋的柜子,终于翻找出一个针线篓子。
  东西还算齐全,沈织心想可以省下一笔钱了。
  还没出门,沈婆婆已经在喊沈织了。老人家耳朵时好时坏,嗓门却大得很。沈织大声的应了,揣上银子,从后院的小路去了沈婆婆家。
  沈婆婆塞给沈织两个窝窝头,背着包袱和沈织一块往外走。沈织接过了沈婆婆的包袱,问道:“婆婆,你这是去哪儿啊?”
  “去镇上!”沈婆婆道,“老婆子我也很久没见到孙子了,去看看孙子。整天见到沈翠花那个泼妇,非得气出病来!”
  沈织不敢在老人家面前提沈翠花的事,只和老人家说孙子,自然把老人家哄得开心。
  “我那孙子长得可壮实了!我儿媳妇虽然是个泼辣的,但是屁股大,好生养,不然我哪能让她进沈家的门。。。”
  沈织勉强吃完了两个窝窝头,也到了赵铁牛家。不出意外,已经有两个人在等着了,但是那个壮汉还没来。
  沈婆婆和赵铁牛说了自己也去镇子上的事,赵铁牛挠着脑袋笑笑,露出一口大白牙,“我这牛车坐的下!”
  等了没多久,那个高壮的汉子也来了。汉子扛着一大头野猪,赵铁牛看了,就说:“大周,你啥时候弄的?”
  “昨天打的。”那个叫大周的汉子道,“跑进了我的陷阱里,伤了腿出不来了,捡了个便宜。”
  车上一个闲汉模样的人说:“也是你运气好,这春天的,野兽都发情,这么大的野猪可不是那么好猎的!”
  沈大周没有说话。大家都上了车,赵铁牛问众人都坐稳了没,得到回答后就赶着老牛从另一边出了沈家村。
  拉车的牛似乎真的老了,走得很慢。但是河沟镇离沈家村近,不过一个时辰就到了。
  河沟镇的人口没有临河镇多,但也不少了。大家在镇口下了车,又约好什么下午在下车的地方集合,众人分别进了镇子里,寻摸自己的事儿去了。
  沈婆婆给沈织说了哪些地方卖东西,还道:“我今天就住在儿子家了,地里有些菜,你一个人住,尽管摘去吃了,免得菜老了不好吃,也顺便帮我看着地。”
  沈织“嗳”了一声,把背着的包袱还给沈婆婆。沈婆婆接过包袱,进了镇子找儿子去了。
  沈织找到卖棉花的铺子,定了十五斤的棉花,让店里的伙计分别做成被子和褥子,给了钱,约好下午来取。
  家里柴米油盐什么都缺,沈织一样一样的买过去,费了不少银子。沈织想了想,又去买了些布料和丝线。她所会的技能就只有裁衣绣花,以后可得靠这个混饭吃。
  不买不知道,还不是最上等的丝线,价格也不便宜。沈织想起自己以往在成衣铺做绣活用的东西,都是上等,难怪都只卖给非富即贵的人家。
  拿着东西,沈织找了一家面馆吃了一碗阳春面,又花掉她三个铜子。沈织面皮一抽,做绣娘的时候包吃包住,沈织有钱寄给兄长不说,还有闲钱上街买些小玩意儿,如今一回家,可掏了个干净。
  有了米面,也得有菜。不敢买鸡蛋,沈织去卖菜的地方转了转,怀里还剩两个银角子并五十文钱,听着后腿肉二十文一斤的价钱,沈织转身,决定去看看有没有鱼卖。
  现在是下午,卖鱼的早就收摊了,沈织觉得自己今晚只能去沈婆婆家偷菜了。
  沈织也不好意思总占沈婆婆便宜,于是向街上的人打听沈大树的竹篾店在哪儿,称了一斤五花肉,买了十块桂花糕,就提着上了沈大树的铺子。
  沈大树一家正在吃饭。因为沈婆婆来了,不仅沈大树和媳妇在,沈小树也带了老婆来。一家子围在一张桌子上,五个孩子满地撒欢,沈婆婆看孙子孙女越看越喜欢,沈织一见一群孩子,头都大了。
  见沈织提了东西,大树媳妇的脸上不由多了几分笑容,沈婆婆说:“织娘你吃饭没?”说着叫了大儿媳,“瞎站着干什么!还不去给织娘拿副碗筷来!”
  沈织忙道,“我吃过了,就来瞧瞧您,认个门儿。这两天多亏了您照顾我,怪不好意思的。”
  沈织左右手都提了东西,说话的时候顺手就把肉和装着桂花糕的油纸包给了大树媳妇,大树媳妇接过,连说沈织“太客气了”。
  大树媳妇早就瞄上了沈织手上东西。不仅是沈织手上的肉,透过沈织的布袋子,大树媳妇看见里面竟然是稻米。
  说沈织太客气的大树媳妇马上闭了嘴,拎着肉进了后厨。小树媳妇让了凳子出来,对沈织说:“留下来在吃点吧!”
  沈织摇了头,对沈婆婆道,“和铁牛叔约好了,时辰快到了,可不能让铁牛叔等久了!”
  沈婆婆点了点头,叮嘱了几句路上小心的话,才放了沈织走。
  沈织大包小包的赶到早上下车的地方,有一个人已经等着了。虽然沈织早上见过那人,但是并没在意,现在看那人往车上搬东西的样子,才知道他是个瘸子。
  沈织于心不忍,忙把手中的东西放在车上,帮那个瘸子搬起东西来。那瘸子一见沈织帮忙,竟然坐在牛车上不动了,笑眯眯的拿眼睛上下打量沈织。
  “女娃是织娘吧?我姓王,村里都叫我王瘸子。”王瘸子看着沈织放在车上的东西,“哟”了一声,“买的还挺多啊!”
  沈织呵呵笑了两声,没有搭话。这时候赵铁牛回来了,见沈织二人气氛不好,皱眉对王瘸子说:“你又干啥了?”
  王瘸子打了个哈哈,赵铁牛也不好再追问。沈织对赵铁牛道:“铁牛叔,我还订了一床被子,在人家铺子里,您等我一会儿,我现在去拿了来。”
  赵铁牛“嗳”了一声,忽然道:“你一个女娃,也没啥子力气,让大周去帮帮你!”
  沈织瞧见沈大周十分有压迫感的走过来,忍不住道:“不用了。。。”
  沈大周的脸不算黑,看着有些冷漠,他听见赵铁牛和沈织在说他,不由问道:“你们说啥嘞?”
  “没说什么,没说什么。”沈织赶紧道,“我还有点东西要去拿,让你们等我一会。”
  赵铁牛刚准备说话,沈大周已经点了头,道:“哦,你快点。”
  沈织“嗯”了一声,转身提着裙子往卖棉花的铺子跑去了。
  

  ☆、第5章 嚯!赵铁牛!

王瘸子看着沈织的身影,咧嘴笑道:“这女娃挺有钱啊,咋以前没见过?这裙子的布料可得一吊钱一尺!”
  赵铁牛嗤了一声,“王瘸子,看不出来啊,你地种不好,女人家的裙子你倒了解不少!”
  几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沈织背着一个石青色的粗布大包袱,腋下夹了一匹布,终于赶了过来。把东西放在车上,沈织跳上车,赵铁牛照例问一句,就赶着牛上了道。
  “女娃,你叫啥?你住哪里的?”王瘸子见沈织掏出了一方帕子擦汗,眼睛都直了。
  沈织不想搭理他,王瘸子却一直追问,还自来熟的叫沈织“织娘”。沈织开始还会回答一两句,到后头直接对王瘸子道:“我今天累得很,你别再问了。”
  王瘸子觉得沈织看不起自己,鼻子呼出一口气,说话也难听了起来,“你一个死了爹娘,没成亲的女娃,哪里来的这么多钱?村里的红娘也绣花,哪有你这么有钱,我看你是在哪家大户里做丫鬟的吧!”
  这个时代,农民勤劳,忙时吃干闲事喝稀的习惯一直保留着,再加上连年风调雨顺,沈家村村民的日子过得尚可,也没有什么卖儿鬻女的事情。
  种地的老农有两吊钱都想买个小妾,更别说镇上的大户了。买了丫鬟供吃供穿还给月钱,里面肯定有不少腌臜事。
  王瘸子的话一出,赵铁牛和沈大周同时说道:“王瘸子,嘴巴放干净点!”
  “我说的难道不对?!”王瘸子自认为不怕赵铁牛和沈大周。
  “我在临河镇成衣铺干了五年,东家可是临河刘家,你敢去镇上说这话试试?别给沈家村丢脸就好了!”沈织自然知道对付这种人的法子。
  临河刘家虽然比不上沈家那样有名,却也不是沈家村一个佃户可以侮辱的。沈织打定了主意王瘸子不敢去找刘家的铺子,只要他敢在村里坏沈织的名声,单给沈家村丢脸这一条,族长都不会放过他。
  果然,沈织话一出,王瘸子立刻换上讨好的笑容,双手左右开弓扇自己脸,“是我不对,是我嘴臭,织娘,你别放在心上。”
  “嘿,大妹子,你说的成衣铺,可是专给达官贵人绣东西的。听说去年有个屏风还送去了金陵。。。你铁牛婶一直想要在那定身衣裳。。。”
  赵铁牛一说话,沈织自然接了上去。王瘸子打自己嘴巴的手停了下来,翕了翕嘴,几不可闻的哼了一声。
  牛车回到沈家村,赵铁牛直接把车赶到沈织家门口,还帮着沈织把东西送进了屋子里。沈织连连道谢,赵铁牛憨笑道:“不用谢,不用谢。就是你铁牛婶生辰到了,我。。。”
  沈织自然大方,“我明儿去铁牛叔帮婶婶量尺寸。”
  “不不不!”赵铁牛着急的说,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就是不想让你婶子知道,你可别上我家。”
  沈织没想到赵铁牛会有这样的心思,当即应下,“好啊,只是这料子和款式要什么样的您可得告诉我。”
  “好,好。”赵铁牛道,想要细说,但是外头的王瘸子已经催了,赵铁牛只好说:“我得空再来和你商量。”见沈织点头,赶紧出了沈织家赶车去了。
  沈织量好了床的尺寸,展开今天新买的布料,三下两下裁好了布,又穿针引线的,收好了床单的边。太阳已经西沉了,沈织淘好米煮好饭,决定去沈婆婆的菜地里瞧瞧。
  沈婆婆的菜地包围了沈婆婆的房子,茄子、豆角、辣椒、白菜,种了不少。连靠山的矮坡都被老人家开垦了出来,矮坡后就是山,不算陡峭,沈织还看见了竹笋尖。
  这个时候能吃的只有白菜,沈织根本拔不出来,只能返回家又拿了菜刀,才砍了一垛。洗菜择菜,沈织找了块磨石,把菜刀磨利了,才开始切菜。
  厨房里只有两口锅,一个是煮饭做菜的,一个是烧水的。沈织洗了手,又回去做针线。缝好了被套,沈织想着时间还足,还往被角绣了一朵花。
  饭已经煮好了,沈织把饭端出来,往锅里倒了油,就开始炒菜。炒完菜出来,沈织换了烧水的锅到灶上,就吃饭去了。
  简单的吃完晚饭,往木盆里倒了水擦洗完身子,沈织又发现家里的柴已经用完了。
  躺在床上,沈织看着被单上的二两银子并二十几文钱,觉得种田生活也很不容易。
  烧火用的柴、明早吃的菜、家里的余粮,每样都要考虑。
  沈织根本躺不安心,趁着天还没黑,沈织去了隔壁张嫂子家。
  张嫂子正坐在门口绣花,见沈织来了,把旁边凳子上的竹篓子放在腿上,拍了拍凳子。
  沈织走过去坐下,笑着问:“嫂子做什么呢?”
  “给强子做件衣裳!”张嫂子笑道,“娘说强子大了,不能总穿江子的衣裳。”
  沈织估计她口中的强子,就是昨天叫她回去做饭的孩子,只笑了笑,问她:“你吃饭了没?”
  “没呢,强子还在地里没回来,我蒸了窝窝头,菜还没下锅,不然强子回来菜冷了,娘要说我的。”张嫂子说,手里的活计却没有停。见沈织不说话,问她:“你来我这做什么?你家收拾好了?”
  “收拾好了。”沈织道,“我来嫂子这,就是想找嫂子借点柴,我家柴用完了,明早没办法生火做饭。我又不知道去哪里弄,只能找嫂子来借点了。”
  张嫂子放下手中的活计,“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春天雨多,就算砍了柴,也是潮的,不能用。”
  她拿着篓子起了身,“你跟我来,我给你弄点。”
  沈织刚跟着张嫂子准备进屋,一个围着围裙的老妇人跳了出来,揪着张嫂子的耳朵道:“你干什么偷懒呢!强子要回来了,你菜做好了没有?鸡鸭赶回笼子里没有?都没有做和别人扯些什么!”
  张嫂子见沈织在这,觉得丢脸的紧。但是又答应了沈织借她柴,不知如何是好。沈织不想掺和别人的家事,对那妇人道:“张大娘,我先回去了。”
  张大娘哼了一声,“你回去吧!一个女娃娃,天黑了,不要到处乱跑!”
  沈织没说什么,转身回去了。
  沈织知道从沈婆婆嘴里知道,张嫂子日子挺难过的。
  张大娘大儿子张江成亲五六年了,张大娘都没抱上孙子,对张嫂子这个儿媳妇很不满。张强原本也在沈家族学里读书,但是张大娘怕小儿子跟大儿子一样,读了书出了村子,就不回来种田了,硬生生把小儿子从族学里揪了出来。
  有时候一些人的想法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沈织自认为是一般人,所以这几年来挣的钱都寄给了沈云读书,没有一句怨言。
  沈织知道,只有沈云出了头,她才有好日子过。如果不是局限于时代,她也想去读书考个功名回来。
  想着自己事,沈织走得格外的慢。她准备绣些帕子腰带什么的,卖给乡里乡间的挑货郎,再不济,也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