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桑田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织却摇头,“不用了,我中午做了饭,晚上不回去吃就馊了。”沈织实在不好意思在沈大周这蹭饭,而且用上这个借口,珍惜粮食的农家人都会放人回去。
果然,沈大周没有再说什么。
等沈大周进了屋,沈织坐在了沈二周旁边的石头上,笑着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学堂?”
沈二周瞪大了眼,“你跟我哥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沈织说,“你哥帮我解决了麻烦,所以我来帮你哥解决你这个麻烦。”
“我才不是麻烦。”沈二周瘪着嘴说。
其实沈织也没有劝人向上的经验,但是和沈二周聊了几句,也知道了他为什么不愿意继续读书了。
因为没有钱。
南方纺织业发达,家里有女人有织机的,勤快些,一年下来少说也能挣上三四两银子,足够三四口人一年的嚼用了。
但是沈大周家也就两个大老爷们,还没有地,靠着沈大周打猎为生。沈二周在沈氏族学里读书,虽然省了束脩,但是笔墨纸砚哪样不花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沈二周也想为家里出一份力,早点买上地,过上地主的美好生活。
沈织看着他握着拳头信心满满的样子,都不好打击他。
“不说别的,你要是中了秀才,家里是不用纳税的。”沈织摇头道。
沈二周说:“我家现在也不用纳税啊!”
沈织淡淡道:“那是因为你家没有地。”
沈二周捡起一块石头,哼的扔进了水塘里。
“怎么不用纳税,丁口、劳役、杂税,只是你整日里在学堂,不知道。”沈大周走了出来,叫了二人,“二周去吃饭,我送你回家。”
“不用了。”沈织道。
沈大周看着她,疑惑的问,“你认识路?”
沈织尴尬的笑了两声。
艳丽的晚霞染红了田野,路上的行人已经少了,农家炊烟起,小孩子坐在门口的板凳上,狼吞虎咽的咬着手里的窝窝头。
“你。。。”沈大周迟疑的叫了沈织。
沈织转身抬头,问他:“怎么了?”
“你把地卖给我吧?”沈大周抿嘴道。
沈织愕然,不知怎么回答。
“你又不会种地,水田虽然插了秧,还要除虫、施肥,最后收稻子,你都不能干,还不如。。。”
沈大周的话还没有说完,沈织已经拒绝了,“那是我家里最后的地了,哪怕我不会种地,也不是我能做主的。我上面还有个兄长,就算要卖,也要经过我兄长同意。”
沈大周点头,“是这个道理。”
两个人继续往沈织家走,沈织思量了一阵,才道:“要不。。。你帮我种地?”
沈大周跟在沈织后面,裙摆的绣花映着红霞娇艳无比,他看着沈织婀娜的腰身,忽的无声笑起来。
“哦?怎么说?”
沈织到家的时候,两人已经商量好出产的粮食怎么分配了。道了别,沈织目送沈大周又走上了回来时的路,关上门,沈织去厨房蒸上了早上留下来的两个包子。
收了衣裳和鞋,再吃了晚饭,梳洗过,沈织就上了床。
就着油灯,沈织数着手指头算了算日子,忽然发现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了。她拿起油灯,去堂屋里找到了沈云以前练字用的纸墨,在里屋简单的做了几张月历。
看着针线篓里面的帕子,沈织在纸上画了个圈。
清明马上就要到了,也该去镇上买些东西祭拜祖先才是。
和赵铁牛商量好,沈织在一天早上,又坐上了铁牛叔的牛车。不同的是,这回车上只有沈织一个人。
☆、第11章 啦啦啦
“翠姨说了,她今儿要回来,我这不赶车去接她吗?”赵铁牛一边赶车一边和沈织说,“我今天也正好去镇上买衣料,织娘,你帮我给你铁牛婶做一身衣裳,我钱都带了,要啥花样你尽管挑,也给你自己做一件。”
沈织自然知道铁牛叔口里的翠姨就是沈婆婆,她微笑着听赵铁牛一直絮叨,心里觉得很温馨。
“你们女人的事我不懂,但是葱娘喜欢漂亮的,叫你来做最好了,你是城里来的,见识肯定比我多,说漂亮那就是真漂亮。”
沈织笑着问:“铁牛叔,你怎么不和婶子一起搬到镇上去住?”
赵铁牛说:“镇上有什么好,闹得很,沈家村就很好,娃还可以免费上学堂!谁家村里有这样的好事!”
“是啊。”沈织看着咧嘴笑赵铁牛,感觉自己也染上了几分欣喜,“哪个村有沈家村好!”
拉车的牛是小黄,大黄已经老了,现在只要每天去山脚溜一圈,然后再慢吞吞的回来,下了学的赵大郎和赵二郎就会拎着水桶,帮大黄洗澡。
小黄拉车虽然比大黄快了不少,但是去镇上的路并不平坦,到了镇上的时候,沈织的腰和臀已经麻了。
和铁牛叔打过招呼,问了路,沈织走在河沟镇的街上,找了一家卖香包手帕的小铺面,走了进去。
这家店很小,但是人还挺多,站在柜台后的掌柜见背着包袱的沈织进来,不由眼前一亮。他笑的有两分猥琐,问沈织:“这位小娘子,您要些什么?咱们店里的手帕香包都是上好的!”
沈织抿嘴,道:“我是来卖东西的。”
听到卖东西,掌柜倒也没失热情,“手帕还是香包?有多少?”
沈织拿下肩膀上的包袱,放在柜台上展开,里面各式各样的帕子露了出来。一个刚进来的女客瞥见了,凑过来问道:“这帕子是你绣的?看着挺好的,比这店里的好多了,多少钱一条?”
女客这么一说,掌柜的就不乐意了。他这店铺是小本经营,卖些女人家的东西。他既是掌柜又是老板,店里的货有些是他媳妇亲自绣的,有些是镇上的妇人小娘子拿过来卖的,品质参差不齐是没错,但被人大喇喇的说出来,掌柜觉得面上无光。
掌柜护食般的收拢了包袱抱在怀里,问沈织:“怎么卖?你说个价钱!”
沈织心里盘算了一下针线布料的钱,再加上自己的手工,斟酌道:“我这帕子的面料是细棉的,绣的花也复杂,丝线更是。。。”
掌柜听着沈织的话,面色不由凝重起来,他道:“你直接说个价钱吧!你一共绣了多少条?”
“一条最少也要十文钱。”沈织道:“我来之前数过了,我那包袱里一共有一百二十一条。”
掌柜一听十文钱,眼珠子都瞪大了,“你怎么不去抢?”
他这铺子里卖的帕子有五文的也有十文的,十文钱收上来的帕子,至少要卖十二文钱。
一文钱能买一担柴,五文钱能买一斗米,十五文钱能称一斤五花肉。镇里人是比村里的有钱没错,但是又不能吃又不能穿的,谁家会花十几文钱买一条帕子?
“镇上织布的姑娘多,一年下来没个停歇的,辛辛苦苦挣些银子,难道都不能给自己买块贵些的帕子?”沈织摇头道。
“没错!”那个女客神情激动的看着沈织,“十块钱一条?我买了!”
沈织看看那个女客,又望向掌柜。
掌柜一咬牙,道:“十文就十文!但是我收不了这么多,只能先收五十条,卖着看看。”
沈织终于露出两分笑意。掌柜重新展开包袱,叫了老板娘来挑选帕子,那个女客也挑了一条,给了钱高高兴兴的走了。
掌柜掏出一串钱交给沈织,问道:“我这店里还卖香包腰带,沈娘子要是做了,也可以送到我这儿来卖。”
五百文虽然只是一笔小钱,但是五百个铜钱重量可不轻,掌柜没有银角子,沈织只好把钱严严实实的包了,装进包袱里,又背在了背上。
路边支摊卖小玩意儿的收了十条,卖首饰头花的收了二十条,但是给的价钱都低。最大方的是窑子,里面的姐儿看了沈织的帕子,纷纷给了二十文的高价,还直言请沈织给她们做衣裳,都被沈织拒绝了。
她的针线都是跟成衣铺的陈娘学的。陈娘原本是江南有名的绣娘,但是这几年眼睛不行了,就退了下来,在临河镇成衣铺里带徒弟。
帕子卖进了青楼没什么,但是坏铺子名声的事儿沈织是不敢也不愿意做的。
把河沟镇差不多转了个遍,沈织包袱里的帕子也全都变成了钱,稍微计算了一下,大概有一两银子。不知道有没有亏本,但是做的东西卖了出去,沈织心里很高兴。
到店里要了个肉菜,沈织准备好好犒劳自己。
这家饭馆的对面是一家酒馆,现在吵吵嚷嚷的,似乎有人喝醉了在闹事。沈织自然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从未想过要出头管闲事。但还是没忍住心中好奇,往对面张望了一眼。
这一看,沈织不由愣住了。这正在闹事的不是别人,正是沈家村的王瘸子。
“你们凭什么不卖我酒?”王瘸子红着脸,鼻孔朝天的对着酒馆掌柜叫道。
酒馆掌柜对王瘸子这样的无赖行径见得多了,冷哼一声,道:“你要是真买就算了,你拿钱出来,我自然卖你酒。”
“呸!你个狗眼看人低的东西!”王瘸子大骂道,从怀里掏出一个黑乎乎的钱袋,扔给了酒馆掌柜。
“大爷有的是钱!快拿酒!”
掌柜接过钱袋,不动声色的掂量了一下。给一边的小二使了个眼色,小二会意,从柜台上拎了一小瓶低劣的浊酒,给王瘸子送了过去。
掌柜心里琢磨着这个王瘸子今个儿大约是赌赢了几把,把钱袋里的钱倒出来,不过三十来个铜板。掌柜颇有些自得的哼了一声,早知道这王瘸子的德性,给的只是最便宜的酒。
沈织见王瘸子进店去了,也就松了口气。不知道为什么,沈织总怕王瘸子瞧见了自己。
没过多久,王瘸子不满小二只拿了劣酒来打发自己,又跑到店门口来找掌柜要说法。
酒馆掌柜漫不经心的应对,“你上个月在小店赊了三十文的酒,你的钱袋里不过三十六文钱,小店最便宜的酒都要八文钱一瓶,说起来你还欠两文钱。”
王瘸子哪里不知道这个掌柜的脾性,当场就大声嚷嚷了起来。酒馆掌柜见王瘸子三番两次在门口闹事,让自己生意都少了一半,再无耐心,直接叫了两个孔有武力的小二,架住王瘸子扔到了路中央。
“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也敢来闹事!”
路上的行人都加快了脚步,生怕惹上了麻烦。也有不怕麻烦的镇上人,围着王瘸子看起了笑话。沈织见又闹了起来,匆匆吃了几口饭食,叫了小二结账。
王瘸子艰难的爬起身来,一抬头,正好和收拾包袱站起来准备走的沈织对上了。
沈织心里咒了一句,背着包袱转身从后门出了饭馆。
找人问了路,沈织去了一个稍偏的集市。买了一只鸡,又提了一斤肉,沈织决定去找沈婆婆。
沈织按上回的路到了沈大树的竹篾店,铺子里只有小树媳妇守着。沈织叫了她一声,小树媳妇惊喜的站起身,给沈织拿凳子倒水。
沈织把手上的肉交给她,小树媳妇忙道:“你客气什么!我听娘说了,你是她邻居,更是她看着长大的,不要每次来都提东西。”
沈织笑笑,把串着肉的麻绳塞进她手里。许是听见外头的吵闹,大树媳妇从里面走了出来。
看见沈织,大树媳妇不由一愣。但是瞄过沈织手上的鸡,还有弟媳手上的肉,大树媳妇脸上笑开了花。
“大妹子!来就来,你客气什么!”大树媳妇亲热的叫道,抢过弟媳手上的肉,就要去拿沈织手上的鸡。
沈织无言以对,把手往背后收了一点,大树媳妇一下没捞着。小树媳妇为大嫂的行径羞红了脸,有些恼怒道:“大嫂!”
“大树嫂子,你做什么呢?”沈织故意问道。
大树媳妇反应过来,沈织手里的鸡不是给自己的。掂了掂手里的肉,好歹也有一斤,还好自己出来的及时,不然就落到弟媳手里了。她丝毫不见尴尬,反而笑道,“我见大妹子你提着鸡,怪累的,不如放在我家后厨养着!”
“不用了。”沈织道,“我坐会就走,沈婆婆呢?”
沈婆婆也撩了帘子出来,见沈织在,“哟”了一声,“织娘来了啊,我说我两个儿媳妇怎么都不见人了。”
小树媳妇叫了声“娘”,大树媳妇对着沈婆婆晃了晃手里的肉,“织娘来看您来了,带了肉和鸡哩!我先进去收拾东西,好早点回沈家村!”
见大嫂这么勤快,小树媳妇也说:“娘,我也进去收拾东西!”
沈婆婆哼了一声,也不知是对大儿媳还是小儿媳,挥了挥手道:“老大媳妇你去收东西吧,记得把肉放在厨房的罐子里,回了沈家村晚上大家伙一块吃。”
听了这话,大树媳妇撇了撇嘴,万分不情愿的应了声,直接进里屋去了。
☆、第12章 好累啊
沈婆婆这才拉着沈织的手问:“怎么又来了?我地里的菜可还好?有记得吃吧?不吃可就老了。。。你一个姑娘家挣钱也不容易,不要总提东西来,没得惯坏一些眼皮子浅的!”
沈婆婆一向有些看不惯大儿媳妇,仗着自己是镇上的,在家里总是高人一等的模样。哪里知道沈家村出来的沈婆婆,更看不上她大字不识一个,要不是看她生了三个儿子,早就拿捏她了。
沈织不掺和沈婆婆家务事,只笑道:“铁牛叔告诉我的,他说来接您,我想着还有些时辰,就过来看看您。怎么,您要回去?”
“不止是我。”沈婆婆道,“都回去!大树这铺子要弄些竹子,还得回沈家村。清明也快到了,也要回去祭祖。”
一个约莫四岁的小女孩跑了过来,扑进小树媳妇的怀里撒欢。沈婆婆看着孙女,呵呵笑了一声,问小树媳妇:“你东西收拾好了没有?不止是你的,还有小树的,他在人家铺子里做事,要清明才能回村里,你可别忘了。”
小树媳妇把孩子禁锢在自己怀里,忙道:“不敢忘,不敢忘。”
小女孩看见了沈织身边的鸡,挣脱了母亲的怀抱,跑到沈织身边蹲下,逗弄鸡玩。
“大丫,回来!”小树媳妇叫女儿。
沈婆婆早就瞧见了沈织的鸡,不过这时候才笑着问沈织,“在哪买的?多少钱一斤?”
沈织答了,沈婆婆就道:“你肯定没有多问几家,现在的鸡哪有那么贵!”
见沈织面色讪讪,沈婆婆倒也打住了话题,只叫了小树媳妇,对沈织说:“你下回再来镇上买东西,叫了小树媳妇陪你去!她在这河沟镇也住了几年了,对镇上的事情一清二楚!”
“好。”沈织和小树媳妇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大丫狠狠的扯了鸡翅膀上的毛,惹得那只鸡痛的咯咯叫了起来。小树媳妇要教训孩子,沈织拦住了她。
看了看外头的天色,沈织问沈婆婆:“您和铁牛叔约定了什么时间?我还有些东西要买。。。”
沈婆婆会意,把大丫叫到自己身边来,对沈织说:“你既然有事,就先去忙!我在店里等你,待会铁牛也是到这儿来接我。要买东西的话让小树媳妇陪你去,免得又被骗。鸡你就放在我这儿。。。”
沈婆婆还要说,大树媳妇从里屋走了出来,看着沈婆婆抱着孙女,不屑的看了弟媳一眼,喊道:“娘!你那屋子里的东西要怎么弄?”
“我自己来!”沈婆婆没好气道,放了大丫起身,把小树媳妇和沈织往门外推,“你不是有事要忙?赶紧去吧!”
沈织抱了大丫,笑着对沈婆婆说:“我和小树媳妇带着大丫出去,到时候再回来!”
沈婆婆想着铺子里外都忙着,也没人看孩子,便也答应了,转头对大树媳妇说:“你把大牛叫出来看铺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娃也大了,该干点活了!”
大树媳妇看这情形,只以为婆婆偏心,向着弟媳,让有闲钱的沈织带着弟媳和大丫出去躲懒,却要自己儿子出来看铺子。大树媳妇急了,话出口就有些冲,“大牛在后面屋里写字!哪能出来看铺子!”
“大牛那个性子,是能安静下来读书写字的?!”沈婆婆活了一把年纪,自然知道大树媳妇想什么,听她拿了这个借口出来,心头陡然窜出火气。
沈婆婆在沈家村活了一辈子,最大的愿望都是想要出个读书的后人,不说给自己挣个诰命,好歹也要让自己在村里能仰着头走路。她对沈织亲近,不仅仅因为沈织是邻居,更重要的是沈织是读书人的妹妹。
但是沈婆婆两个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只好把主意打到了孙子头上。
按照沈婆婆的想法,儿子读书不行,但是也能挣点钱,娶个村里读书人家的女儿,孙子读书就是理所当然的事。谁想到大儿子来河沟镇开了铺子,自己孙子都指望不上了。
沈婆婆打心底认为,因为大树媳妇不识字,所以生不出能读书会读书的孙子来。
大树媳妇见婆婆发了火,丝毫不惧,伸长了脖子如同斗鸡,就要和这个乡下来的婆婆理论掰扯。
沈婆婆亦不惧她,张嘴就放了大招:“大树!怎么管你媳妇的?!”
小树媳妇怕是见得多了,拉着大丫沈织,赶紧走了。
沈织翕了翕嘴,想要问小树媳妇怎么回事。沈婆婆在沈织心中一直是个慈祥的老人,唯有一次和沈翠花交锋,才知道沈婆婆也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但是这次婆媳二人的争锋相对,沈织着实摸不着头脑。
小树媳妇苦笑,大嫂和婆婆不和不是一天两天了,自己和丈夫一直夹在中间,两边都不讨好。要不是今天沈织来了,自己恐怕又要做了池鱼。
想到这里,小树媳妇不由对沈织有了两分亲近之意,“你叫我渔娘就是了,我家也是沈家村的,山后边的鱼塘就是我爹在打理。”
沈织笑着和她搭话,二人去了绸缎铺。刚要进门,就见赵铁牛一路赶着牛车,到了绸缎铺门口。
赵铁牛显然也瞧见了沈织二人,一边喊着一边跳下了牛车,“织娘!渔娘!”
渔娘笑着和赵铁牛打招呼,沈织却看见了赵铁牛的牛车上,出了几个油纸包和一沓账本,还躺着一个人。
沈织抿嘴,催着铁牛叔进了绸缎铺子。
王瘸子听见赵铁牛喊沈织的声音,动了动耳尖。他略微抬头睃了沈织一眼,瑟缩着翻了个身,眯着眼摸索放在头边的几个油纸包。解开一个,硬硬的,扔到一边,再解开一个,王瘸子睁开眼一看,是块桂花糕,果断的塞进嘴里。
虽然是绸缎铺子,但是店里也卖棉布和粗布,毕竟河沟镇只是个小镇,穿绫罗绸缎的不少,买棉布粗布的更多。
沈织在铺子里转了转,只看见一匹一匹的衣料立在架子上,她招手叫了小二过来,小二见她穿的不错,殷勤问道:“这位娘子,要些什么绸缎?我们店里什么花样都有!”
“我不买布料,我想问你们铺子里有没有碎布头卖?要绸缎的,最好大一点。”
听见沈织第一句话,小二的脸色就垮了下来,他暗骂自己看走了眼,拉怂着眼皮子说:“我们是绸缎铺,不卖碎布头!”
渔娘听见了,不满的嘟囔道:“开门做生意的,怎么这副德行!”
小二听见了,瞥了渔娘一眼,见渔娘全身粗布寒酸的很,根本不可能买自己铺子里的东西,装作没看见渔娘这个人一般,一言不发的拿了抹布抹柜台。
沈织拍了拍渔娘的手,“他一个小二,店又不是他开的,难免有些狗眼看人低,咱们不理他就是了。”
渔娘也不想惹事,点了点头。
赵铁牛正在铺子的另一边看绸缎,根本没注意到这边发生的事情。他对着满架子红红绿绿的绸缎,愁得直抓脑袋,“织娘!来帮铁牛叔看看!”
沈织和渔娘一起,到赵铁牛身边,帮赵铁牛选起衣料来。渔娘见沈织说起绸缎花样头头是道,眼中露出几分羡慕。
最后,沈织帮着赵铁牛给沈葱娘选了一匹桃红色暗纹的潞绸。沈葱娘三十来岁的年纪,桃红色衬人,也显得年轻。
大丫在店里跑来跑去,摸摸这个扯扯那个,三人也没在意。赵铁牛准备把选中的那匹潞绸拿下来,刚进店和沈织说话的那个小二跑了过来,毫不客气道:“三位客人,这匹桃红色织花暗纹潞绸不零卖,一两银子一匹!”
这个小二虽然之前站在柜台后边,眼角的余光却一直关注着沈织三人。见三人都在看绸缎,不由嗤了一声,并不想搭理。但是带进来的孩子和这个三五大粗的男人开始对着绸缎动手动脚,小二忍不了了!
要是沾上什么泥印污渍,掌柜可是要让自己赔的!
赵铁牛有些愕然。他当然知道小二话里的意思,但是这家铺子他来的多了,第一次有小二这么跟他说话。
大丫跑到渔娘这边来,踮起脚要扯最底下那匹大红色的绸缎。小二看着大丫脏兮兮的手,没好气的掰开了大丫的手,把大丫拎到了渔娘跟前。
大丫被小二粗鲁的动作弄得痛了,抱着渔娘的腿哭了起来。
渔娘怒了,“你干什么!”
小二烦躁的瞪眼,“看好孩子!弄坏了你们赔得起么!”
沈织刚要说话,赵铁牛抢了先,“把你们掌柜叫来!我来你们铺子里这么多回,没见过你这样做生意的!”
☆、第13章 一个刘夫人
小二听了赵铁牛的话,心中一突,又觉得赵铁牛虚张声势,“掌柜哪是你们相见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