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桑田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3章 一个刘夫人
小二听了赵铁牛的话,心中一突,又觉得赵铁牛虚张声势,“掌柜哪是你们相见就见的!”
“这是怎么了?!”正在看细棉布的妇人走过来问道,她大着肚子,穿着一身绸缎衣裳,身边还带着一个丫鬟,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
小二立刻奉出笑脸,“刘夫人,您来看衣料啊!”
刘夫人的丈夫靠着刘家的名声做些生意,但是临河刘家与沈家一样,都是大族,沈家村旁边有个刘家村,村民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打着刘家做买卖的多了,刘家也不可能一竿子打尽,只要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坏刘家的名声,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河沟镇上做些小买卖的人,哪里知道这中间的弯弯绕绕。小二只知道这位刘夫人得罪不得。
刘夫人自个儿知道自个儿的事,她也就能在没有大户的河沟镇横着走,心满意得的听别人叫自己“刘夫人”。她丈夫那点买卖,可比不上赵铁牛的,若是搭上了赵老板这条线,至少在县里做生意都顺畅许多,何况听说赵铁牛还有两个弟弟是做官的,那可就更不得了了。
刘夫人脸上的笑容越发大了:“赵老板,在这里遇见您可真巧!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是妾身能帮忙的吗?”
赵铁牛背过身去,道:“来买点东西,小二有点不想做生意而已。”
赵铁牛一个大男人,不好在店里和女人掰扯,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递给沈织,“就是刚才那匹料子,钱应该够了,你和渔娘若是有喜欢的,也一起买了。”
说着出了铺子。
刘夫人心里发急,看着沈织,眼睛又是一亮,亲热的拉着沈织的手道:“这位是沈娘子吧?难道您也是沈家村人?上回刘家的夫人生辰,我在刘府可瞧着您和陈娘子了!”
刘夫人见过沈织,如她话中所说的一样。刘家夫人生辰,她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拉关系的好机会,可惜人家正经的刘夫人根本不会见她,反倒被刘家的门房晾了一个时辰。
刘夫人就在门房看见陈娘子带着沈织进去了,但是这种丢份的事她怎么可能拿出来说。
沈织对这位刘夫人完全没有印象。她只去过刘家一回,刘夫人生辰,请了陈娘去绣个屏风,陈娘眼睛不好,就带上了自己打下手。
虽然不认识,但是刘夫人的态度让沈织知道她肯定有所求,不然不会如此。沈织报以微笑,不过手却从那位“刘夫人”手里挣脱出来。
小二心里咯噔一下,这位刘夫人在河沟镇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她都要巴结的人物。。。
小二心里给自己扇了两嘴巴,赔着笑对沈织说:“是小的眼瘸!”他手脚利索的把赵铁牛之前挑中的那匹潞绸拿了下来打包好,又问沈织几人:“几位贵客还要些什么?小店随意逛,挑中了只管叫小的拿!”
小二这种前倨后恭的行为沈织见得多了,听得他讨好的话只不咸不淡的点了点头。渔娘抱着大丫,瞪了小二一眼,转身时瞥见架子最底下的料子上,有个小小的黑印。
渔娘一阵心虚,这个架子上可都是绸缎,少说也得几百文,她可赔不起。渔娘和沈织说了几句,带着大丫逃也似的出了店。
刘夫人觉得这个村妇倒有两分眼色,笑着上前和沈织搭话。虽然这个沈娘子比不得赵老板,但是是和刘家有关系的,若是通过她攀上了刘家,看刘家村里还有谁敢看不起自己这个“刘夫人”。
虽然如此,但是刘夫人不想让沈织认为自己只是个无名小卒,于是挺起了肚子,叉腰把只敢喏喏应是的小二数落的狗血淋头。
赵铁牛和渔娘都出去了,沈织不想让他们久等,无奈出声叫住了刘夫人。
刘夫人一时没反应过来,扶着肚子喘了好一阵气,才露出个笑容问沈织:“沈娘子,怎么了?”
“刘夫人怀着孩子,还是少动怒。”沈织说,叫了小二,向他列出了自己的单子:“细棉布、粗棉布、粗麻布各要五尺。”
小二感激的看着沈织,应声跑到铺子的另一边,把沈织要的布都找了出来,拿了尺子比着裁。
刘夫人自认是在帮沈织教训人,没想要沈织不领情,有些不愉道:“沈娘子,这些个伙计小二最是捧高踩低,可不能惯着他们!”
沈织目睹了她逢迎赵铁牛和骂小二,再听她说这些话,心里觉得有些怪异。
小二很快就把沈织要的布料裁好了,还从柜台底下搜出许多五颜六色的布头来,一并给沈织包了。
“这位娘子,之前是我不对,这些布头,都是隔壁的成衣铺子剩下的,您莫要嫌弃。”见沈织没有生气的样子,还笑道:“下回买衣料,还来我这儿啊!”
沈织笑着道了谢,拿了赵铁牛的钱袋,准备给钱。刘夫人抓住沈织拿钱的手,叫了跟在自己身后的丫鬟,“小翠!拿钱!怎么能让沈娘子出钱呢,真是不机灵!”
沈织知道受了她的人情,就等于沾上这个人,没完没了了。哪怕是以前在刘家的铺子做绣娘,沈织都不愿意碰这种事,何况现在她已经辞了工,和刘家没关系了。
沈织挣脱了她的手,干脆拿了自己的钱袋,付了衣料的钱。
“刘夫人,我还有些急事,就先走了。”沈织对她笑一笑,不顾刘夫人的喊声,抱着东西快步走了出去。
赵铁牛就在门口,沈织把东西放在牛车上,赶紧坐了上去,催着赵铁牛赶车。
赵铁牛一甩鞭子,牛车虽然慢,但是刘夫人怀着身孕,也不可能追上来。
“织娘,咋了?”赵铁牛嘿嘿笑着问沈织。
沈织呼出一口气,“我算是怕了她了。”
沈家村里多是老实人,大部分日子过得不错,想得是读书考功名光宗耀祖,不大看得起商人,所以沈织没见过为了搭上人做买卖使出浑身解数的。
平心而论,沈织没有看不上这些人的意思,但是自己碰上了,却还是有些厌烦。
大概是不知道怎么应对。
沈织掏出赵铁牛的钱袋,从中间拿了一块最小的银角子,塞进自己的钱袋里,再把赵铁牛的钱袋还给了他。
沈织坐在牛车的前头,另一边躺着王瘸子,渔娘带着大丫坐在车尾。沈织一直以为王瘸子喝醉了,也没在意,哪里知道王瘸子现在眯着眼睛,把沈织拿钱的动作看的一清二楚。
没想到这个小娘们这么有钱。
王瘸子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之前在酒馆里看见沈织在饭馆吃饭,后来跑去问了,知道沈织要了六七文钱的菜。
都够喝上一壶浊酒了。
因为有牛车,去沈婆婆家都快了许多。大树媳妇百无聊赖的倚在柜台上,身边放着两个大包袱。沈织的鸡焉焉的卧在柜台边,鸡毛散了一地,三个孩子在店里跑来跑去,更有一脚踹在鸡上的。
沈织知道自己占不到熊孩子便宜,默默的下了车,过去把鸡提在手里。
赵铁牛拴好牛,才过来问大树媳妇,“翠姨呢?”
“娘在里屋呢!”大树媳妇朝着里面吼了一嗓子,转而笑道:“铁牛啊,最近生意怎么样?挣了钱可不要忘了我们这些亲戚!”
赵铁牛点点头,见沈婆婆出来了,叫着翠姨进去说话去了。
跟着沈婆婆出来的还有一个七八岁的男孩,一出来就嚷嚷:“娘!我的鸡呢!你说今晚上吃鸡腿的!”
大树媳妇骂儿子:“嚎什么嚎!谁跟你说吃鸡腿的!你自己想吃,你娘可没那个本事!鸡可不是你娘的!”
“我不管!我就要吃鸡腿!”大牛在娘这里没讨着好,一转圈又往赵铁牛那里去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就开始哭。
大牛心里清楚,虽然奶奶不喜欢他娘,但是对自己还是很好的。而且娘说了铁牛叔有钱,家里顿顿都吃鸡,肯定有鸡腿给自己。
“奶奶,铁牛叔,我要吃鸡腿!”
沈婆婆觉得大儿媳妇把自己孙子教得尽给自己丢人。虽然家里不是大富大贵,逢年过节也没少肉吃,而且铁牛两个儿子都是读书的,越发觉得这个孙子不争气。
沈婆婆脱了鞋,抄起鞋底子就要教训孙子。当然孙子是好的,不好都是儿媳妇没教好,回去得让儿子好好拾掇。
赵铁牛拦住了沈婆婆,“翠姨您别气,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都这样。回头我让葱娘捉只鸡去您家,咱们现在商量怎么回去,我车上只能坐五个人,现在已经有织娘和王瘸子了。。。”
“王瘸子怎么在你那?”
“路过酒馆,看他正在被人打哩。都是一个村的,也不能不管。”
沈婆婆没好气说:“怕是人家认准了你这个赵大老板!”
赵铁牛笑着不说话。
☆、第14章 终于回家啦
几乎不用考虑,沈婆婆就决定带着小树媳妇和两个孙女回沈家村。
今天和大儿媳妇吵了一架,不晾一晾她,还不知道这个屋里谁是婆婆,谁是媳妇!
因为小树在别的铺子做学徒,没有回来,沈婆婆把大树和他媳妇,小树媳妇都叫过来,说:“我今天就带着小树媳妇和大丫小丫回去,你们夫妻留着看店,明天再找牛车回来。”
大树媳妇心里一喜,在后面推了自己男人一把,大树应道:“娘,我知道了。”
沈婆婆又叫了小树媳妇:“你去厨房把织娘下午提过来的肉拿上,咱们可有好几张嘴,怎么能没菜吃。”
大树媳妇急眼了,掐了大树一把。大树平日里夹在老娘和媳妇中间,受够了气,今天又拉了一场架,正好沈婆婆要回去可以消停点,自然不愿意媳妇为了一块肉又要闹起来。
大树狠狠的瞪了自己媳妇一眼,对小树媳妇说:“弟妹,肉在橱柜上面的罐子里,篮子里还有些鸡子,你大嫂娘家今天送来的,你也拿些回去,给娘和大丫小丫补补。”
渔娘看向沈婆婆,见沈婆婆说“去吧”,才进了铺子后面,去厨房。
大树感觉自己腰上的软肉转了不止一圈。
沈婆婆把他们的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恨大儿媳跟自己对着干,又气儿子护着媳妇做和事老。
小树媳妇拿了东西出来了,大树媳妇往篮子里一瞧,好家伙!竟然拿了五个鸡子!
有婆婆护着,小树媳妇自然要膈应这个嫂子。和沈婆婆打了个招呼,小树媳妇拿着东西放在了牛车上,沈织的鸡也在那里。
又去收拾了两个女儿的衣裳,渔娘抱着大丫,沈织抱着小丫,沈婆婆护着鸡子和肉,一行五人上了赵铁牛的牛车,往沈家村回去了。
车摇摇晃晃的上了路,这么多人似乎把小黄累着了,回到沈家村已经是傍晚,乡间的小道上三三两两的走着回家的农户。
赵铁牛照旧把沈织和沈婆婆送到家门口。这回沈婆婆给了赵铁牛三个铜子,赵铁牛向来知道沈婆婆的习性,也就收了。
沈织正要走,赵铁牛叫住了她,把买的衣料塞进沈织怀里,“记得给你铁牛婶做衣裳,别让你铁牛婶知道了!剩下的,你就留着自己做些东西。”
沈织笑着应了好,拿着布料和鸡,回了自己屋。
狗子正在自家屋前的院子里洗脸,见沈织回来了,笑着和沈织打招呼,“姐!你回来啦!”
恰好狗子的大嫂出来叫狗子吃饭,看沈织大包小包的,更是带着一匹绸缎,眼睛都红了。
“织娘回来了啊!今天去镇上了?人多不多?”
这是她第一次和沈织说话,沈织有些不知所措。这个村里人太多了,谁家都有几个娃几个媳妇,她根本记不清谁是谁。
伸手不打笑脸人,沈织笑着回道:“是啊,快清明了,人还挺多的。”
寒暄几句,沈织回屋,放了衣料,把鸡关进后院的笼子里,看着空空的厨房发愁。
似乎知道沈织的心事,大丫跑了过来,大声喊道:“织姨,我娘叫你去我家吃饭!”
沈织被她突如其来的大嗓门吓了一跳,又恼居然有人叫自己姨。她才十八岁啊,虽然村里十八岁的女娃有的都有好几个儿子了。
村里不比城里的大户人家,男子一般十八岁成亲,女子约摸十六岁嫁人。不过村里人干惯了农活,生孩子生的早,基本上成亲第二年就生娃了。
沈织觉得不对。赵铁牛叫沈婆婆翠姨,自己喊赵铁牛叔,那么自己应该和这个叫大丫的小丫头是平辈。
“大丫,叫姐姐。”
大丫不懂这些乱七八糟的,歪着头看沈织:“可是和你一样大的,我都是叫姨的啊!”
沈织不知道怎么和小孩解释这个问题,所以打了个哈哈,“大丫,你饿不饿,咱们回去吃饭吧!”
“好~!”大丫欢快的拍着手,拉着沈织的衣袖蹦蹦跳跳的去了家里。
沈婆婆在地里选菜,小丫就坐在门口玩泥巴,没有看见渔娘,估计是在后院厨房。
沈织不好干坐着,进去帮渔娘料理晚饭。
依旧是窝窝头,沈婆婆难得让渔娘往里面掺了精面,下口也没那么糙了。一大碗肉片煮白菜,大部分都是白菜帮子,鸡蛋同青菜一块炖了,做了个汤。
沈织一眼就看出来,沈婆婆还是惦念孙子,自己提的肉只做了一半。
一顿饭吃的沈织十分难受,虽然有盐有调料,但是沈婆婆家依旧舍不得放油,清汤寡水,难以下咽。
倒是大丫小丫,吃的满嘴流油,大丫拿着筷子往菜碗里翻找肉片,也没人阻止,沈织无奈,只好把自己碗里的肉给了大丫。
沈婆婆和渔娘一直叫沈织吃肉,沈织推脱不了,只好说:“今天车回来我颠着了,有点累,没什么胃口。”
沈婆婆没再说什么,又给沈织多拿了两个窝窝头。沈织勉强吃了下去,走的时候,沈婆婆还提了一篮子绿菜,给了沈织。
“你地里没有种菜,先拿去吃,不够去我地里采。”
“好嘞。”沈织笑着应了,提着菜回去,放进厨房里。又烧水洗了脸洗了脚,或许真的累了,沈织躺在床上一下就睡着了。
晚上的时候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第二天一大早,沈织起床神清气爽。
踩着松软的泥土把篮子还给了沈婆婆。简单吃了早饭,沈织回房拿起赵铁牛的潞绸,照着记忆中沈葱娘的身段,开始裁剪起来。
裁完绸缎,沈织拿了粗布,准备给自己做一件长褂子。
上午的时候大树和大树媳妇,带着三个儿子回来了,沈婆婆家一阵鸡飞狗跳。沈织中午做饭时,看见大树带着斗笠,和大树媳妇媳妇一起,拿着砍刀往后山去。
沈婆婆的家靠近山边,山的另一边应该就是渔娘说的鱼塘了。后山上有大片的竹林,这座山头也不知是谁家的,沈织一下午不断听见竹子倒地扑凌凌的声音。
沈大树竹篾店的原料大概都是这座山上的竹子,这可真是无本的买卖。
干着活,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沈织给自己做的褂子已经完工,给葱娘做的衣裳手工细些,只缝了一半。
下午约摸申正的时候,沈织看见沈大周背着竹篓从自己家门前路过。沈织没有在意,可没过多久,沈织家响起了敲门声。
其实沈织根本没有关门。土砖房子开的窗户并不大,今天又是阴天,必须开门才有足够的光线。沈大周根本不必敲门沈织就知道他来了。
因为他把沈织家的光全挡了。
沈织看着自家的门,沈大周的头离门顶的木头大概只有五寸的距离,一点点光洒进来,刚好照在沈织的眼睛。
“你干什么?挡着我光了。”沈织说。
沈大周看起来有点手足无措,支吾着走进来,屋里又没有凳子,他又出去拿了门口的小板凳进来,放在沈织的床边坐下。
他坐下的身高比沈织矮些,沈织第一次俯视他,意外的发现沈大周的眼睛十分好看。但是看着他支楞着两条长腿,又有些不好意思。
“我不是帮你种地么,来给你说说地里的情况。你在做衣裳啊。”沈大周看着她手机的绸缎料子,抿紧了嘴。
或许是背光的缘故,沈织觉得他的眸子都暗了些。她放下手里的活计,笑道:“是铁牛叔托我帮铁牛婶做的,你可别乱说,铁牛叔让我瞒着的。”
沈大周呵呵的笑起来,“铁牛叔就喜欢玩这一套,铁牛婶也就吃这一套。”
沈织有些奇怪的看着他,“你不是来说地里的事?地里怎么了?我不懂种田,什么你看着办就好了。之前说了,到时候给你分三成,你可不能偷懒。”
“怎么会。”沈大周忙道,看着沈织放在一边的粗布褂子,又看见她被套一角绣着一朵小小的花。
“我能求你帮个忙吗?”沈大周低声道。
☆、第15章 捉鸡捉鸡
他的声音有一种特别的味道,那么大一只坐在那里,就像一只可怜的大笨熊。沈织有些不自在,低声问他:“什么事?”
沈大周抬起头来,看沈织低头坐在那里,就像做错事的孩子,不由一笑。
“也不是什么大事。二周你知道的,他在族学里上学,都没一身好衣裳。我怕他被别的娃看不起,想请你帮帮忙。”沈大周见沈织看着自己,忙说:“料子我出,工钱我也出!”
沈织看着他的眼睛,黑亮黑亮的。沈大周穿着一身粗布衣裳,沈织低头,可以看见他的胸膛。
沈织赶紧收回目光,问他:“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去成衣铺子直接买?”
沈大周一愣神,忽的抿了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我请你做,想你便宜点。。。”
沈织想也没想就说了句:“就算我不要工钱,你有钱吗?”
话一出口,沈织就后悔了。她觉得这话有些伤人,沈大周家她是去过的,两间破土房子,有一间还是厨房。家里没有地,弟弟还在读书,沈织只知道沈大周靠打猎为生。
“你是在打猎吗?”沈织为了略过上一句话,又说了一句话。
沈大周不在意的笑笑,“是啊,春天了,山上蛇多,已经不怎么去了,帮着你种两亩地。不过去年秋冬猎了一头熊瞎子,还攒了点钱,给二周做身衣裳还是有的。”
听他的话,沈织脸一红,“我不是故意这么说的。”
沈大周心里一荡,他刚开始一眼就看出沈织和村里别的姑娘不一样,沈家村里的姑娘,勤快的泼辣的有的是,就是没有沈织这样的。
沈织是什么样的,沈大周说不出来。只觉得他娇娇弱弱的,像朵花儿一样。偏又不是中看不中用的那种,说起挣钱来,比村里只会织布的姑娘强多了。
“你平日里不种地,做些什么?”沈大周问。
“我?我就绣绣花,做些荷包手帕之类的小东西,拿去镇上卖。”沈织见他刚才说了那么多,不好意思不回。
屋子里的气氛有些怪异,大个男人和矮个女人同处一室,不算大的空间里显得有些拥挤。
其实沈织的事情沈大周知道的一清二楚,现在问不过是想听她亲口说。
沈大周估摸着时间,觉得应该差不多了,于是起身,“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既然你说你不懂地里的事,那我以后一个月来给你说一回好了。”
“嗯。”沈织轻轻应了声,把沈大周送到门口。
隔壁忽然传来一阵吵闹,沈大周拔腿走了出去,沈织犹豫一会,跟上。
“虎子!你干什么!”沈织听见狗子的声音,定睛一看,沈翠花家的篱笆里,为数不多的几只鸡又飞又跳,激动不已。
狗子抓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娃,把他扔到一边,顶着一头鸡毛满院子跑着抓鸡。
沈大周加入,或许是以打猎为生的缘故,沈大周手疾眼快,一手一只,三五下就把鸡塞进了笼子里。
然而不可避免的,沈大周头上身上,沾着不少鸡毛。
沈织笑出声。
鸡回了笼子里,过了一会也就停歇了。
沈大周见沈织笑,自己也笑了起来,狗子想要帮沈大周清理身上的鸡毛,反倒被沈大周捉住,把头捋干净了。
狗子家的鸡消停了,沈织家后院却传来鸡叫。
沈织家后院那只鸡是沈织准备杀了吃的。虽然她会做饭,但是不敢杀活物。
乡里乡间的本来就离得近,狗子耳朵灵,听到鸡叫,对沈织说:“姐,你家的鸡怎么了?不会也跑出来了吧?!”
“不会,我那鸡绑了脚的”沈织笑着说。
她有些迟疑要不要叫沈大周帮忙,又想到狗子就在这里,到时候叫狗子帮忙也是一样的。
“姐,我昨天就看你提着那只鸡回来了,怎么不杀了吃啊?”狗子看了一眼沈大周,转过头来问沈织。
沈织觉得有些奇怪,但是狗子主动问,自己也好顺口提,于是道:“我不会杀鸡,正想找你帮忙呢!”
“姐,那你可就找错人了。”狗子说:“我挑水种地还行,杀鸡都是女人的活,我哪会干!”
沈织没想到狗子居然不会杀鸡,虽然有些失望,却还是说:“没事,明儿我找渔娘帮我也是一样的。”
狗子又看了沈大周一眼,沈大周说:“我帮你吧,这样咱们也算两不相欠了。”
沈织知道他说的是帮沈二周做衣裳的事,却还是有两分迟疑。她不是一个习惯于求助别人的人,但是回了沈家村,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难免有些挫败。
铁牛叔是长辈,沈婆婆一家和狗子是邻里,只有这个沈大周。
“姐,你咋了?”狗子见沈织半天不说话,出声问道,“你放心,大周哥是打猎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