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人生(冬谚)-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姨娘失去大老爷的宠爱,周姨娘在大太太那就失去利用的价值,受宠又有长子傍身的周姨娘就会成为大太太打击的下一个目标。
一直以来,周姨娘对孙姨娘的受宠是又爱又恨,昨晚刚知道孙姨娘惹怒大老爷的时候,周姨娘先是高兴了一会儿,接着意识到其中自己潜藏的危机,就有了今天帮助孙姨娘说话的这一幕。
等姨娘们都走了,大太太才稍显自在的歪在了大红迎枕上,于妈妈近前来请示今天的一些事务安排。
等一切都交代妥当,安排下去后,大太太才有时间思考周姨娘今天的反常行为。
大太太越想越生气,觉得周姨娘平常都在自己面前演戏,并不是真的帮助自己对付孙姨娘。觉得头顶直冒火的大太太灌下一杯凉茶也不管用,气的把手里的茶杯摔碎了,骂道:“养不熟的白眼狼,还能反了她了?”语气中的阴狠把室外服侍的丫鬟们都吓了一跳。
大家敬畏的互相看了看,越发小心手上的动作,就怕一个不小心撞到大太太的枪口上。
直到于妈妈安排完大太太交代的事务回来,屋里冷凝的气氛才松快了一些,于妈妈一进内室看见地上破碎的茶碗,高声吩咐外面的打扫丫鬟道:“怎么回事,没听见茶碗碎了吗?还不进来打扫,伤着太太你们担的起吗?”
负责大太太室内打扫的二等丫鬟冬至和冬莲快速的走了进来,把
内室打扫干净,于妈妈亲手接过连枝送进来的热茶,奉到大太太面前,“太太,喝杯热茶”。
于妈妈看着大太太坐在那儿,端着茶杯,也不喝。回过头朝屋内服侍丫鬟们摆摆手,示意她们都退出去。
等屋里只有于妈妈和大太太两个人的时候,于妈妈上前几步,把大太太手中的茶杯拿下来,放到桌子上,握住大太太的手,沉稳道:“太太,您最近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怎么总是着急上火,要不找个大夫看看……”
大太太怔愣的抬起头,“上火……好啊!妈妈你拿着请帖让人请大夫吧!”
是不是上火大太太不知道,可是最近有点控制不住情绪倒是真的,大太太觉得自己真需要请大夫看看了。
于妈妈拿了请帖让连枝安排回事处去请大夫,自己则回来陪着大太太。
回来的时候,于妈妈已经知道今天姨娘请安时发生的事情,大太太对于妈妈说了周姨娘今天奇怪的态度,问于妈妈:“你说周姨娘今天问什么要帮孙姨娘?”对于这个大太太一直想不明白。
对于主子,于妈妈不好评判,虽说周姨娘是大太太的陪嫁,周姨娘的父母也在姚府被大太太嫂子掌管着,毕竟周姨娘是生了儿子,入了孙家族谱的人,身家性命不再受大太太姚氏掌控,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是难免的。
于妈妈看着还在埋头苦想的大太太,另起思路道:“太太,您觉得孙姨娘会失宠吗?还是仅仅只会被冷落一阵……”
大太太听了一愣,是啊,自己一直认定孙姨娘会失宠,可自己的认定是对的吗?如果孙姨娘惹怒了大老爷,受了冷落。想要彻底的让孙姨娘失宠,还要好好使用周姨娘;反之,今天自己的行为,传到大老爷的耳中可不是什么好事。
大太太对于昨晚的事情过于兴奋,忽略了很多东西。于妈妈认为只要让大太太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她就会找出正确的应对方法。
以前于妈妈不会这样和大太太说话,她会直言为什么孙姨娘不会失宠,而不会用诱导的方法让大太太自己想明白。可见于妈妈对大太太心态的变化很是警醒,自觉的约束了言行,只是大太太还没有察觉到罢了。
大太太想了想,觉得自己过于莽撞了,沉下心来,想看看情况再说。
大太太一脸庆幸的拍拍于妈妈的手:“妈妈,要是没有你的提醒,你说我可怎么办啊?”
以前的于妈妈会说“这是奴婢的本分”,现在对大太太的夸奖,于妈妈谦虚的推辞道:“还是太太机智,自己想明白了,奴婢只是提了一句。”话中比以前多了一分的恭谨,少了些亲昵。虽然忠心不变,总归是有了顾虑。
第二十六章 风波起 下
李姨娘回到自己的院子,过了一会儿,就听服侍的二等丫鬟知香进来说:“大太太在房里摔杯子,吓得丫鬟们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奴婢听自己的好姐妹讲,大太太发火时说话的语气特别吓人。”
李姨娘听了知香的话,嘱咐道:“这些话别乱传,太太只是上火,
让你的小姐妹也注意别乱说话,不然传到太太耳中,谁也保不住她。”
知香后怕的点点头,对李姨娘这么爱打听大太太房里的事有点疑惑,可李姨娘让自己打听的事又是很多人都会知道的,只是知道的时间早晚罢了。知香觉得自己想多了,李姨娘平时伺候大太太尽心尽力,可能更加关心大太太的身体罢了。
等知香退下后,李姨娘脸上露出了一个怪异的笑容。笑过之后,李姨娘就大声喊自己的大丫鬟落秋帮自己准备香烛,自己要到小佛堂去上香,为大太太的身体祈福。
李姨娘好佛,在自己院子的偏房设了个佛堂,每天早晚一炷香。
被大老爷说过几次之后,李姨娘给大太太请安前都要换衣服,就怕衣服上的檀香味泄露她还在拜佛的事实,惹大老爷不快。
李姨娘上过香,就在佛像前的蒲团上,虔诚的跪了下来,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只要你达成信女所愿,信女愿为您重塑金身,终日焚香供奉,香火不断。”接着在心底说出自己的愿望:“愿太太担当自己的罪孽,为我那无辜去世的孩儿赎罪。”
那个还没出世就流掉的男孩,李姨娘一直以为是自己不小心,走路滑倒摔掉的,想起来就很是自责。直到两年前,意外的从大太太房里,酒醉后的郑妈妈那里知道,那是大太太蓄意安排的。虽然李姨娘不知道大太太是如何做到的,不过这并不妨碍李姨娘就此恨上了大太太。
李姨娘直到现在都清楚的记得,当她强压着愤怒套问郑妈妈原因时,郑妈妈用理所当然的口气道:“谁让她和太太同时怀孕,还是个男孩。”
当年李姨娘知道自己怀孕时,也想过大太太会不高兴,可她从没有想过会受到大太太的谋害。毕竟李姨娘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四少爷孙环勤和四小姐孙淑慧,再多一个孩子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更何况李姨娘不受老爷宠爱,完全依靠大太太,她的孩子不会对有嫡子傍身的大太太的地位造成任何影响。
没想到大太太容忍不了李姨娘的孩子早出生分去她孩子的风头,更何况还早早被大太太暗查出是个男胎。在大太太爆出怀孕的前一个月,李姨娘就意外流产了,直到孩子流掉,李姨娘才知道是个男胎。
在知道真相后,李姨娘一直想要报复大太太,可她没有证据(郑妈妈的酒后之言不能作数),不能揭发大太太。
孙府很看重子嗣,李姨娘要是动六少爷孙环谦,很容易打草惊蛇,被大太太和太夫人抓住把柄,到时候不仅是李姨娘,连李姨娘的孩子都会受到她的牵连。
烦恼了很长时间的李姨娘,最后用自己私下里打听的偏方,掺在了大太太从当小姐时就喜欢吃的点心里,断断续续的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效果渐渐显示出来,大太太的脾气渐渐变的暴躁、易怒。
怕引起大太太的怀疑,在第二次察觉到偏方开始起效后,李姨娘就果断的停止在点心里添加东西,偏方和药材也都处理干净。
李姨娘并没有想过要害大太太的性命,她只是想让大太太难受一段时间,等过了个把月,药效就会渐渐消退。当然大太太如果在这段时间里因为脾气暴躁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或者坏了名声,李姨娘会更加乐意。
下午大老爷早早的从衙门回来,回府就去了大太太的院子。大太太对大老爷的到来很是高兴,忙端茶送水的。
大老爷坐下来,喝口茶,对大太太道:“明天我就要出京办差,大概一个多月不在家,你好好照顾家里。”
大太太很是吃惊,“这么急,那妾身快点打点行李。”说完就张罗着大老爷要带几个伺候的人,带什么衣服,什么日用品,大太太第一次操持这种事,有些麻乱。
大老爷越听大太太给自己准备的东西越像是出去游玩的,不像是办公,皱着眉头打断大太太的话,“不用那么麻烦,带几件换洗的衣服就行了,这次是急差,快马加鞭的前去,带那么多东西像什么样子。”
大太太被大老爷不耐烦的语气伤着了,耐着性子劝道:“老爷,出门在外不比在家,还是多带点,用着顺心……”越劝大太太越觉得委屈,在心里埋怨大老爷,“早知道要出差,你就早点说,现在才说,我哪来得及准备,昨天还有时间去小妾那跑一趟,怎么不顺便告诉我一声,让我早做准备。”现在大太太算是明白早上孙姨娘的话是怎么回事,大老爷的确有公务要处理才去了外院。
想想今天早上的事,大太太的火腾的一下又上来了,看着还是面带不愉的大老爷,赌气的话脱口而出:“既然妾身的准备,怎么也不合老爷的意,老爷还是去找合你心意的人准备吧!”
大老爷瞅瞅不明不白怒发冲冠的大太太,不愿在离家之前还弄得夫妻不和,惹父母担心。隐了怒气,皱着眉头对大太太道:“那你好好打理家事,我出差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说完大老爷撩开门帘,大步离开了大太太的院子。
大丫鬟连枝看着大老爷面带不愉的出来,猜测大太太惹老爷发怒了。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到大太太的门口请示道:“太太,晚餐准备好了,现在就摆出来吗?”
“摆什么,不吃”大太太的怒气隔着厚厚的门帘,连枝都能感受到。
连枝明智的没再吱声,转身把大太太发火不吃饭的事告诉了于妈妈,想让于妈妈劝劝大太太。
于妈妈听了连枝的话,立刻起身从家里赶了过来,走进大太太的内室。屋里黑漆漆的,没有点灯,大太太孤零零的坐在宽榻上,显得有些凄凉。
于妈妈握住大太太有些发凉的手,心疼的道:“我的好太太,气大伤身,您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大太太反握住于妈妈的手,委屈道:“妈妈,你说我怎么就这么不得老爷欢心……老爷要出差,我给准备东西,他还嫌我准备的多,语气那么不耐烦,你说我就这么惹人厌吗?”说着大太太委屈的眼泪哗哗的就流了出来。
于妈妈叹了口气,拍拍大太太的后背,像大太太小时候受了委屈一样,张开双手环抱着她。
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的郑妈妈,进入大太太的内室,惊呼道:“太太,您怎么样了,老奴来了……”
大太太屋里黑,没有点灯,从外面进来的郑妈妈看不清屋内的情形。
大太太一听到郑妈妈的声音,就从于妈妈的怀抱中出来。即使亲近如郑妈妈,大太太也不愿让再多的人看见自己的软弱。
于妈妈明智的什么也没说,转身找出灯台,把灯点亮,大太太也趁着这个功夫用手绢把眼泪擦干净。
等灯点亮,郑妈妈只见大太太闭着眼歪在大红迎枕上,于妈妈在摆弄灯台,大太太没有想象中的怒容满面需要她安慰。
郑妈妈恨不得拍自己一巴掌,在心底埋怨“来迟了,被于妈妈占了先,讨了巧”。
郑妈妈不敢盯着大太太看,怕引起主子的误会。一边和于妈妈打招呼:“姐姐也在啊”,脑海里还快速的想着理由。当奴婢的总不能不明不白的往主子屋里闯啊!总要找个说的过去的理由,尤其在不当差的时候。现在太太的姿态明摆着不想让人知道她在生气,郑妈妈要是再提这事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太没有眼力了。
郑妈妈和于妈妈打完招呼,也没有想出好的理由,只好拿自己打趣道:“太太,您看我,被您屋里的饭菜香气引诱过来,急急呼呼的往您屋里闯,还请太太赏奴婢口饭吃。”既然不能安抚生气的大太太,那劝太太吃饭也就没白来一趟,这也是她赶过来的一个目的。
于妈妈怕大太太一开口说话就泄露哭过的事实,忙抢先开口请郑妈妈安排摆饭,“好姐姐,今天就让我伺候伺候太太,麻烦请您去安排外面的丫鬟们摆饭吧!”
郑妈妈看着大太太没吱声,应是认同了于妈妈的安排。点点头,“太太,老奴就去安排了晚饭了”。
郑妈妈离开后,于妈妈亲自服侍大太太净面,直等到大太太的脸色和声音都没有异样才出来。
吃饭的时候,于妈妈退后几步,由着郑妈妈亲热的伺候大太太,布菜、盛粥。
郑妈妈说了些讨巧的笑话,哄得大太太不知不觉中多用下一些。八小姐孙淑芳的童颜童语也让大太太心生安慰,内心好受了不少,等用完晚饭,大太太已重展笑颜。
第二十七章 离府时
大老爷面色不愉的从大太太院里出来,直接去了孙姨娘的院子,对孙姨娘道:“婉儿,你帮我收拾一下行李,我明天就要出差,是急差,带几件衣服就行了。”
孙姨娘愣了愣,不是疑惑于大老爷的出差,而是大老爷把应该是大太太张罗的事情交由她打理。
看着面色不愉的大老爷,孙姨娘只能猜测大太太的安排不和大老爷的心意。毕竟大老爷不是不守规矩的人,平时很是注意尊重大太太嫡妻的身份,维护大太太的地位。
既然是大老爷吩咐的事情,即便疑惑,孙姨娘也点头应承了下来,“好的,老爷。”
对于打点行李这钟事,孙姨娘很有经验,从小到大不知给大老爷孙志远打理过多少次,最是知道什么样的差事带什么行李合适。
“老爷,您要去哪些地方、待多久,告诉妾身,妾身也好准备行李”,孙姨娘直接问出她最该关心的问题。
大老爷对孙姨娘不多问、也不推辞的态度很是满意,被大太太惹动的怒气消散了很多,脸色也恢复正常。
“去云贵,西边、南边这些容易出现旱情的地方,一个多月的行程,路上要快马加鞭的行走,就带着小厮和护卫,不能拿太多的东西。”
孙姨娘听了大老爷的话,觉得大老爷这次的差事应该不轻松,每天东奔西跑的,会很辛苦。
孙姨娘觉得几套换洗的衣服,以备不时之需的常用药丸,以及一些耐放充饥的肉干,这些东西就差不多,再多大老爷就要觉得多了。
“老爷,那妾身给您准备几套常换洗的衣服,一些常用的药丸,再拿些耐放的肉干,赶路的时候垫垫肚子,您看怎么样?”孙姨娘把自己想到的告诉大老爷孙志远。
“行”,大老爷孙志远听了孙姨娘的安排,觉得东西不多且实用,很合自己的心意,满意的点点头。
大老爷让孙姨娘先准备着行李,他去太夫人那请安,把自己即将出差的事告诉太夫人,让母亲有个心里准备。还对孙姨娘道:“不用等我回来用饭了,我大概会在母亲那用餐”。
孙姨娘把大老爷送出院门,就回来收拾大老爷的行李。
现在天气变热,比往年的气温还要高些,考虑到到了西边和南边这些地方会更热。孙姨娘尽量给大老爷选些透气性好的衣服,鞋袜也要带几套,刮胡子刀、梳子,漱口盐等洗漱的零碎物件都被孙姨娘装在了以前就为大老爷专门缝制用的布袋里。
这次大老爷出差在外的时间长,行李还不能多带,衣服孙姨娘只好把内衣和中衣多拿几套,外衣少带几件。外衣不够替换时,大老爷可以到裁缝店买现成的。以备不时之需的药丸全放在一个匣子里,每种药丸都在瓶身上标记了用途,例如驱蚊的,解暑的等等;还让身边的丫鬟福慧赶紧去外面的徐记酱肉铺子买几斤五香肉干。
等孙姨娘和孙环承吃完晚饭;福慧才把孙姨娘要的肉干买了回来。福慧放下东西,解释了一下自己回来有点晚的原因,“买的人很多,奴婢多等了会儿,才好不容易买到的。”说完把剩下的钱拿出来,放到桌上,“姨娘,五香肉干160文一斤,五斤共八百文,这是剩下的200文”。福慧办事利落,账目报的清楚明白。
1斤猪肉才十几文,即便用最好的肉,按成本计算下来,徐记的肉干也不便宜,大多铺子的肉干才120文一斤。
孙姨娘听着福慧解释晚回来的原因,笑了笑,“买回来就行了,东西好,买的人才多啊!”待福慧把钱和账目爆出来,孙姨娘转头让含音把钱收起来,还吩咐含音拿出30文给辛苦跑了一趟的福慧做赏钱。
孙姨娘对接了赏钱,一脸感激的福慧,柔声道:“跑了一趟也累了,歇息歇息,下去吃饭去吧!”
30文看着不多,可福慧二等丫鬟的月例也就800文,何况这还只是日常的打赏,再加上孙姨娘很是看重她,平时赏赐的吃食、布料不断。
听了孙姨娘的话,福慧赶紧谢过主子的挂念,“谢谢姨娘,奴婢也就跑了趟腿,不累,再说这也是奴婢该做的”,说完就躬身退了吃饭去了。
孙姨娘和含音一起,把买回来的五香肉干,包成方便在外食用的2两一份,每份肉干用油纸包起来、扎紧,包了十几份,密密的码在铁盒中。
剩下的一斤多肉干,孙姨娘分出半斤用油纸包好递给含音,让她下去和姐妹们一起食用。
含音拿了肉干,代姐妹们谢过孙姨娘,脚步轻快的出了内室。
孙环承看着买回来的,香气扑鼻的肉干,嘟着嘴抱怨道:“姨娘,我们刚吃完饭,你买肉干做什么。,还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要是早点买回来,说不定我还能吃点,现在嘛……”遗憾的拍拍自己的肚子,示意自己吃不下了。
‘人吃饱了,厌恶蜂房下滴的蜜’说的就是孙环承这种情况,吃饱了饭,平时再喜欢吃的东西也不想吃了。
孙姨娘怜爱的看着动作俏皮、可爱的儿子,对孙环承道:“那是给你爹爹准备的,爹爹要出差在外一个多月呢……姨娘给你爹爹准备点吃的”。孙姨娘摸摸儿子的头,接着道:“你现在吃不下,明天吃也一样,这不是还有半斤多,够你吃几天的了。”
“爹爹可以出去一个多月,我什么时候也可以出去玩那么长时间?”孙环承对大老爷孙志远能够离家这么长时间很是羡慕。
“爹爹不是出去玩,是要做事,很累的……就像你每天去上学识字、习武一样”,孙姨娘对承哥解释出差和出去玩不是一回事。“等你长大了,也要和爹爹一样在外面办事,现在承哥要好好吃饭,好好学习,等长大就能出去了。”
像孙环承这么大的男孩,正是崇拜父亲的年纪,他们更加乐意围着父亲,听他们讲述外面精彩的世界,拿大老爷孙志远来说教,很容易引发承哥的斗志。
只见孙环承听孙姨娘说,他以后也要像爹爹那样,高兴的大声说“好”。
大老爷进来的时候,就听到承哥洪亮的声音,笑着道:“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承哥亲热的叫声“爹爹”,边叫边跑到大老爷孙志远的身边,仰着头大声道:“姨娘说让我好好吃饭、学习,以后像爹爹一样在外面做事。”
大老爷高兴的抱起孙环承,夸奖道:“承哥真有志气!”
孙环承高兴的咧嘴直笑。
孙姨娘吃醋的直道:“儿大不由娘,现在妾身一拿老爷做例子,承哥就会乖乖听话,比说什么都管用。”
大老爷笑笑,抱着承哥进了内室,“走,找本书出来,给爹爹看看承哥认识多少字了?”
等大老爷孙志远放下他,孙环承“蹬蹬蹬”的跑到他平时放书的地方,拿了本千字文,又“蹬蹬蹬”的跑了回来,窝在爹爹的怀里。
大老爷孙志远随意的指着书中的字,让孙环承念。大概找了三十多个字,孙姨娘进来,对他们父子二人道:“老爷,洗澡水准备好了,先去洗澡吧!”
“走,和爹爹一起洗澡。”大老爷抱着腻在自己身边,明显还没玩够的孙环承,一起去了盥洗室。
孙姨娘由着她们父子二人亲近,自己则趁着这段时间,把给大老爷准备的行李打包好。
第二天一大早,孙姨娘早早的去了大太太的院子请安。等给大太太请安的李姨娘和周姨娘也到了,才有小丫鬟从大太太房里出来,对着在庭院中等候的姨娘们道:“太太身体不舒服,免了姨娘的请安,请姨娘们都回去吧!”
说完就转身回了大太太的屋子,没有留下任何被姨娘们询问的机会,留在院里的姨娘们也不好打听,互相看了眼,都回去了。
回到自己住处的姨娘们,各自通过自己的途径打听大太太院子里的事。
等大老爷下了早朝,先到太夫人那辞别,然后才去了孙姨娘的院子。
在孙姨娘那,就听孙姨娘劝大老爷道:“老爷,您要是不急着出发,就去太太那看看……早上妾身去请安,等李姐姐和周姐姐都到齐了,有丫鬟出来说太太不舒服,让我们回来了……您外出这么久,要是太太病了,家里这一摊子,您也担心不是?更何况老太太年纪大了,您也不能让老太太为您操心家事啊!”
早上大太太给孙姨娘苦头吃,让她白白的站了那么长时间,孙姨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