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人生(冬谚)-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淑湘的耐心用尽之前,孙淑婷让她成功的扑进了自己的怀抱。孙淑婷抱着她,奖励的转了几圈,俩人开心的笑声洒满了整个院子。
第三章 炖梨
陪着淑湘练习走路,到她累了、没有力气之后,孙淑婷抱着淑湘和孙姨娘回到了内室。
孙姨娘让奶娘把淑湘抱到暖阁去休息,拉着孙淑婷的手,坐到了内室的美人榻上。细细的询问孙淑婷这半个月的情况,等到孙姨娘把自己想问的都问完之后,孙淑婷才慢慢的对孙姨娘道:“娘,今天我给母亲请安的时候,发现七妹不太好,好像得了风寒。”
孙姨娘疑惑的看了孙淑婷一眼,“是啊,今天我去给太太请安的时候,听说早饭都不爱吃了,怎么了?”
孙淑婷迟疑了一下,“我的意思是……我是说我书中看到过一个方子对治疗发烧、咳嗽挺有好处的,要不要告诉母亲给七妹用呢?”
孙姨娘听了更觉得疑惑了,但自己的女儿还是了解的,不会无的放矢,于是慎重道:“太太会请大夫开方子的,你从医书上看的方子大夫会不知道?”
孙淑婷就把大太太说淑湘嫌药苦,不愿意喝药的事告诉了孙姨娘:“方子很适合小孩子,承哥以前也用过挺好的。就是把梨子去掉中间的核,放入捣碎的川贝母,用竹签插好,也可以加点冰糖,炖烂后连梨带汤一起吃,平喘、止咳,效果良好,比汤药更容易被小孩子接受。”
孙淑婷觉得为了谨慎,应该只把川贝炖梨药方送过去,用不用全由大太太决定。大夫也不是白请的,总会慢慢好起来,其实小孩子不舒服不愿吃东西也是常有的。
孙淑婷把自己的顾虑详细的告诉孙姨娘,觉得让孙姨娘把关更放心些。孙姨娘能在当年直接以姨娘的身份跟随父亲上任,并平安的生下自己姐弟三人,处事方面还是有过人之处的。当年孙姨娘能够从众多妻妾中脱颖而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太夫人为进一步拉拢作为孙家供奉的外婆孙张氏,需要善待外婆的女儿孙婉儿(即孙姨娘);一方面进门2年多的大太太因为一些事情失去了自己婆婆和丈夫的欢心;另一方面就是孙姨娘作为大老爷孙志远的丫鬟多年,对大老爷甚为了解,能够细心、周到的服侍大老爷,而孙姨娘的细心和聪慧恰恰为太夫人和大老爷所看重。孙姨娘在贵州任上的六年,在父亲孙怀远心底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即使回到京都,仍然宠爱有加。
孙姨娘闭上眼晴细想了一下,认同了孙淑婷的处理方法,内心既有孩子长大的欣慰,也有孩子不再紧紧依靠自己的失落。
孙姨娘让守候在外室的大丫鬟含音取来纸墨,把药方写好晾干后递给含音:“你把药方去送给太太房里的于妈妈,说这是以前承哥儿热伤风用的药方,让大夫看看七小姐是不是也可以用,懂我的意思吗?”
含音接过药方,点点头:“奴婢知道怎么说。”就转身离开去了大太太的院子。
孙姨娘在含音离开后,拍拍孙淑婷的手道:“婷姐长大了,考虑事情也全面了。”欣慰的笑了笑,接着道:“婷姐,你要记得,吃的、用的这些容易出问题的东西,小心无大错。”
孙淑婷点点头,“我知道的,姨娘。”
孙姨娘想起教养嬷嬷的事,拍了一下手道:“你看,我差点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看着盯着自己的女儿孙淑婷接着道:“你离府的这段日子,府里从宫里请到了一位老嬷嬷要教你们姐妹规矩,具体情况姨娘知道的不多,有空的话你从太夫人那探探口风。”
“时间过得真快,我儿一转眼就从这么点的小孩长大了”边说边比划了孙淑婷出生的长度,大概又30CM。孙姨娘抬起手摸摸孙淑婷的头发,慈爱道:“再有两年,你就13岁能够参加选秀了。选秀过后你在家的日子就不长了,时间真快。”
孙淑婷还真不知道教养嬷嬷的事情,听着孙姨娘这样一说也就记在了心里。看着有点伤感的孙姨娘,孙淑婷安慰了孙姨娘几句,对于选秀孙淑婷也没有把握,就调转话头说起了自己在凌香寺的事情。
孙淑婷边说边拿出了3个手串,孙姨娘的是观音檀香木佛珠手串;承哥儿的是刻有猴子的桃核手串;湘姐的是雕成小船的桃核手串。还把为孙姨娘院里上等级的丫鬟、妈妈编的平安结和给小丫鬟们求的平安符都交给了孙姨娘,让孙姨娘帮忙安排发下去。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含音就回来了。回复道:“姨娘,于妈妈把药方接下了,还问了一些当时七少爷的情况,我回来时看到于妈妈去了太太的屋子。”
孙姨娘笑着点头,“知道了,”笑着把孙淑婷求来的平安结和平安符递给了含音,嘱咐道“这是大小姐给你们求的平安结和平安符,平安符上有名字,平安结每人一个,你拿着给大家分发下去”。
含音屈身向孙淑婷表示感谢,“奴婢替大家谢谢大小姐的记挂”。
孙淑婷受了含音半个礼道:“你们伺候姨娘和七少爷、八小姐都辛苦了,这不算什么”。对于身边的人,孙淑婷还是很注意培养她们的忠诚,平时也不时的施一些小恩小惠。人和人的相处是一门学问,虽说仆人伺候主子是本分,可是能出几分力就看个人了,出七分力和九分力的仆人绝对是不同的。你让她记得你的好,她才会对你更加忠心,这不是单纯的金钱能够买到的。
含音拿出手帕包了平安结和平安符,孙姨娘就让她下去了。
孙淑婷看了一下沙漏,未时三刻,又和孙姨娘说了一会话,就起身准备去拜访二婶和三婶。
孙淑婷的二婶郑氏今年28岁,比大太太小2岁,和二老爷孙志杰同岁,是四品典仪郑爽的嫡三女,与大太太姚氏的侯府嫡次女身份和三太太张氏二品大员嫡长女的身份要相差很多。二太太虽然嫁的是庶子,但是三年抱俩,而且还是孙府第三代的长孙和次孙,所以在妯娌中间很有脸面。二叔孙志杰进士出身,现在即将赴蓬莱任知府,二婶陪同,现在正在家里收拾行礼,杂乱的事情很多,孙淑婷给二婶请安,说了几句话,送下平安符后就走了。
三婶张氏是名门贵女,父亲任二品礼部侍郎,在妯娌中是娘家后台最硬的。孙淑婷到的时候刚刚午睡起来,怀孕使得她看起来比以前消瘦了很多,这次的孕吐比较严重,屋里的丫鬟、婆子都围着她团团转,孙淑婷自己也不想添乱,就阻止了通报的丫鬟离开了。
孙淑婷回到自己的留香阁,把冬梅炖好的银耳凤梨汤放到托盘里,端着去了祖母那里。
太夫人一边喝着梨汁,一边听着孙淑婷轻声的说着三太太那的情况。
当太夫人听到自己的三儿媳孕吐严重,拿着银勺轻轻的搅着梨汁,吩咐王妈妈:“你一会把杜妈妈和魏妈妈叫来,让她们去三太太那伺候,她们经验多,正合适。”又转头对大丫鬟荷香道:“你去找大太太,让她安排人请大夫给三太太看看。”
王妈妈和荷香都出去之后,又安排大丫鬟沉香从库房取3两燕窝,1支百年人参。等沉香把东西取来之后,由孙淑婷、王妈妈、杜妈妈、魏妈妈等伺候着去了三太太的清风院。
三太太张氏正坐在靠窗的美人榻上,窗户大开,丫鬟婆子正在收拾内室,更换床被。现在三太太张氏因为害喜严重闻不得一丝异味。
三太太张氏正靠着大红梅花靠枕上喝着温茶水漱口,看见自己的婆婆进来了,忙放下茶杯,想要起身行礼。
太夫人见状忙吩咐三太太坐好,三步并作两步的来到美人榻前:“现在不要讲这些虚礼,养好身体要紧。”
“娘,您怎么来了?”三太太朝太夫人虚弱的笑笑。
“这不是婷姐说的,她今天来看你,给你送平安符,看到你的情况,就回去告诉我了。”太夫人解释道。在一旁的孙淑婷听到祖母点到自己的名字,忙上前把平安符递到祖母的手里,同时也把给三太太的长子,自己的八弟环卫的核桃手串拿了出来。
恢复了点精神的三太太朝孙淑婷笑了笑,转头示意自己身边的丫鬟收起来。
太夫人接着说:“我让府里伺候孕妇的好手杜妈妈和魏妈妈留在你这照顾你,别担心,过去这阵就好。”拍着三太太的手询问“现在有什么想吃的吗?”
三太太不好意思的笑了:“现在口味也变重了,酸的、辣的都想吃,怀卫哥的时候都没有这么样。”三太太现在也没有压力,即使生的是女儿也是儿女双全,就是孕吐不适应。
“有想吃的就好,现在就怕你没胃口”,太夫人在在心底松了一口气,现在孩子和大人都需要大补,只要想吃,什么都好说。
王妈妈在一边听着,就上前几步道:“三太太,您看酸辣粉怎么样,又酸又辣,咱府里有个厨娘做川菜是一绝,保证做的美味、地道。”
“妈妈,您说的我现在口水直流。”三太太笑了。朝身边服侍的大丫鬟雪娇点了一下头,雪娇极有眼色的出去,不用说也知道是吩咐小丫鬟让厨房做酸辣粉去了。
太夫人看着三太太现在想吃东西了,高兴的直说好,又拉着三太太嘱咐了一通,把人参和燕窝交给三太太,由孙淑婷和王妈妈服侍着离开了。
第四章 齐聚
孙淑婷陪着太夫人回到芷兰院,听着太夫人讲述她自己怀着父亲和小叔时点点滴滴的辛苦,以及小时候的趣事,在不知不觉一个多时辰过去了。
天黑了下来;准备好晚餐的时候,沉香进来禀告道:“老太太,太老爷身边的小厮回来说,太老爷要晚些回来,让您不要等他,先用晚餐。”
太夫人摆摆手,对着孙淑婷道:“你看,你祖父忙的都没时间回家吃饭了。走吧!咱祖孙俩吃。”对孙淑婷说完,还让管理膳食的丫鬟芙蓉吩咐厨房准备好夜宵,等太老爷回来要用。
孙淑婷陪着太夫人用餐;说说笑笑中逗着太夫人多用一些。虽然说没有做到食不语,孙淑婷的餐桌礼仪还是做得很完美,这都是孙姨娘从小就把这些礼仪严格的贯彻到日常生活的结果,慢慢的形成了习惯也就不觉得别扭,每个动作都自然、流畅,视觉上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饭后孙淑婷和太夫人在暖炕上休息,用着清淡的茶水。
戌初两刻的时候,太老爷宁昌侯孙怀博回来了。
太夫人亲自伺候太老爷洗漱,接过丫鬟递上来的热茶,轻轻的放在了暖炕上歪着的太老爷的面前。
王妈妈很有眼色的带领丫鬟们都轻轻的退了出去,孙淑婷轻轻的起身坐到了太夫人的身边,没有说什么,但是静谧的气氛围绕着。
从嘉乐30年开始,太夫人就不再让儿媳们每天早晚请安,而是改为逢五、十的时候来请安,今天是三月十五,正是请安的日子。
戌时四刻的时候,大老爷和大太太带着大房的孩子三少爷环谨、四少爷环勤、六少爷环谦、七少爷环承、三小姐淑雅、四小姐淑慧、六小姐淑君一起给太夫人和太老爷请安,刚没说几句话,二老爷夫妻带着大少爷环勃、二少爷环辉、五少爷环耀、二小姐淑琴、五小姐淑娇和三老爷带着的八少爷环卫一起进来了。一片热闹的互相见礼之后,太老爷带着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去了书房。
太夫人让孙淑婷和孙环勃各自带着弟弟妹妹们到外室玩,太夫人留下了大太太和二太太说话。
太夫人先问了七小姐淑芳的感冒情况,继续对大太太道:“你三弟媳怀孕反应严重,按照规矩,我让杜妈妈和魏妈妈去伺候了,现在特殊时期,你多照顾一些。”
大太太听了忙表态道:“娘,看您说的,三弟妹为咱们孙家添子加孙的,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您放心,三弟妹那有什么需要,我第一时间给处理。”
太夫人听了满意的点点头,婆媳这么多年,大太太的为人还是了解的------大太太管家的能力还是有的,对待妯娌也算和睦,就是太看重出身。太夫人是庶出,自己这正经的婆婆,大太太也只是面子上恭敬,经过这么多年的敲打,早已经让大太太认清太夫人在孙家的地位。早先几年大太太年轻气盛和没有孩子等等原因和大老爷的关系一度冷淡,现在有了谦哥和芳姐,太夫人也愿意给她一份体面。大太太管理孙府的这几个月,大面上还没出现什么问题,太夫人知道以后孙府还是要大房当家,现在把家交给大太太管理,太夫人自己在一旁协助就可以了。
太夫人提起了从宫里请到的供奉嬷嬷的事情,吩咐大太太和二太太道:“咱们孙府的小姐不求大富大贵,但是该知道的规矩还是要知道的,这次请来的嬷嬷在宫里待了三十年的时间,该知道的也都知道,把嬷嬷安排在小姐们的留香院,月银按照二等管事的月例给。”
大太太和和二太太又细细的打探了一些情况,知道嬷嬷姓逄,今年48,在宫里待了30多年。今年因为圣体欠安,皇家为了祈福放了一批年纪大的宫女太监出宫,逄嬷嬷家里父母已经去世,虽然还有哥哥,她也不愿再回家。
逄嬷嬷得了太夫人的看重,使得大太太和二太太还未谋面,就对她有了一份敬重。毕竟太夫人也是大家族出身,身份摆在那,一般人还看不在眼里。
说完逄嬷嬷的事以后,太夫人把话头调转到要跟着上任的二太太身上,这次二老爷孙志杰去蓬莱任从四品的蓬莱知府,二太太亲生的5岁的五小姐淑娇跟着二太太一起去,留下李姨娘照顾大少爷、二少爷以及李姨娘所出的二小姐和六少爷。
二老爷虽然不是太夫人所出,但也是从小养在太夫人身边的,加上二老爷生母早逝,太夫人待二老爷也有几分真心实意。
二太太细细的对太夫人讲述了各种安排,不时的听取一下太夫人和大太太的建议,然后诚恳的说道:“大嫂,当着娘的面,我就把几个孩子交给你了,以后就麻烦多照顾照顾。”
大太太听了,忙表态道:“你看看你说的是什么话,你的孩子不是和我的孩子一样,还用的着说照顾,再说就是有我照看不到的地方,不是还有咱娘嘛,你就放心吧。”大太太为了保险,还是把太夫人稍带上了。
太夫人笑着拍拍大太太和二太太的手,“看着你们这样,多好,家和万事兴啊。”不管怎么说,人老了之后还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女和睦相处。现在家都分了,也没有什么大的利益纷争,大太太和二太太也愿意在太夫人面前顺着太夫人的意思做。
这边大太太和二太太扶着太夫人出了内室,看着孙淑婷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玩耍;那边内书房里,太老爷正对着三个儿子严肃的分析现在的政局。
太老爷孙怀博感叹道:“你们都知道我是嘉乐元年的状元,现在是嘉乐三十三年了,伴今上三十二年,我从一个六品小吏做到现在的二品吏部尚书,全赖当今圣上的提拔和信任。”太老爷的眼光在每个儿子身上停留了一会儿后继续道:“从嘉乐二十五年太子去世,当今圣上又没有续立太子后,朝堂上皇子们之间的纷争就日益明显。志远是二皇子的侍读,在外人眼里我们孙家就是二皇子这边的人,但你们都给我记清楚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孙家只会忠于皇上,也只能忠于皇上。别被拥立之功耀花了眼,别说你们现在还没在高官显位上,起不到大的作用,就是将来位高爵显了,也不行,要知道皇子结交朝臣在上位者眼中是大忌。自古君王多疑,如果现在你们在皇上在位时拥立其他皇子,皇子继位后你们无法保证新帝将来不会疑心你们再为了拥立之功背弃他。要知道今天的荣耀或许就是明日的祸根。”
太老爷看到大儿子孙怀远若有所悟,二儿子和小儿子也是一脸受教的表情,心里觉得特别安慰。都说家好业好不如子孙好,有明白事理的子孙比什么都强。
孙老太爷继续道:“如果我没有在现在这个位子上,可能也会被逼着选择站队,但是现在我们孙家有这个实力不去参与皇位之争,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安安分分的办好自己的差事,其他的事少参与,今上是明君,什么事都看在眼里,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是臣子的本分。”
端起青花茶杯,轻轻的用杯盖撇了撇茶沫,喝了几口茶水后,孙老太爷放下茶杯。对从小出入宫廷的大儿子孙志远,看过和经历了各种阴谋诡计,现在历练的计谋和能力都不差,是他最放心的一个儿子。
孙老太爷想了想,看着二老爷孙志杰道:“老二啊,你现在外放也好,在外面磨练磨练对你以后有好处,这份名帖你拿着,到那去拜访一下蓬莱盐运使许廉玮,他是为父的至交好友的儿子,在那待了将近十年了,人脉广,对你上任有好处。”
二老爷忙从紫檀木椅上站起,双手接过自己父亲递过来的名帖,为父亲周到的安排内心激动不已,稳稳情绪后道:“谢谢父亲的教诲,儿子知道怎么做,让您费心了。”
太老爷把目光转发到三老爷孙志辉身上道:“辉儿,在护卫营有你舅舅的关系罩着我也不担心别人会拉你下水,你性格豪爽,粗中带细,交友一定要慎重,那些不上进的你可要离得远点。”
三老爷孙志辉爽快的道:“爹,我知道,什么样的人我清楚怎么交往。”
太老爷想想也是,这几年自己这个小儿子也没闯什么大祸,只要大方向把握好,细节上还是要自己历练才能成长,也就点点头不再说什么了。
第五章 教养嬷嬷上
孙老太爷想想没有要说的了,最后对三个儿子道:“你们以后有什么事兄弟之间要相互商量,多问问别人的意见,不要盲目做决定,记住没?”
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互相看了一眼,异口同声“知道了,爹/父亲。”
孙太老爷就带领着三个儿子出了内书房,大老爷孙志远拉了一下二老爷孙志杰的衣袖示意慢走几步,轻声的告诉二老爷他收集了一些蓬莱府情况,回头就让自己的小厮给二老爷送过去,还提醒二老爷在上任前多和以前的同僚聚聚。
二老爷孙志杰对大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很是感激,两人年纪相差三岁;从二老爷记事起,大哥孙志远就是二皇子的侍读了,每天忙忙碌碌的。二老爷孙志杰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大哥是不一样的,在自己的生母没有去世,自己没有被太夫人抚养以前,自己很少和大哥见面,关系也算不上多好。被太夫人抚养的时候自己已经懂事,接触的多了,和大哥的关系才渐渐的好转,可也没有大哥和三弟的关系亲昵,毕竟他们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心思电转,二老爷对大老爷道谢,又重重的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自己的大哥,特别拜托大哥多关注自己的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学业。
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又在太夫人的房里陪太夫人闲聊了一会儿,就一起告别太夫人和太老爷,各自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孙淑婷回到留香院自己的屋子,坐在炕桌边休息,大丫鬟冬梅端上一杯热茶道:“大小姐,您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奴婢这就去给您收拾热水洗澡。”
孙淑婷把茶杯握在手里取暖,打趣冬梅道:“这么贴心的可人,以后谁有福气娶去哟!”
冬梅把脸一正,娇声道:“大小姐,您就知道打趣奴婢。”说完一跺脚,就跑出了内室。
孙淑婷泡在洒满兰花花瓣,飘散着淡雅的兰花香味的浴桶中的时候,思绪还是围绕着她的大丫鬟冬梅和菊香。冬梅是从小伺候她的,菊香是后来被提拔上来的,都是忠诚、可信的。现在她们年纪都不小了,她是时候为她们的以后做打算。冬梅和菊香今年都是17岁,这2年就可以安排她们嫁人,大户人家的婢女一般不会超过20岁嫁人,以免有伤天和。
孙淑婷想她要找机会探探冬梅和菊香的心意,还要找适合接替冬梅和菊香的人。孙淑婷现在11岁了,两年后正好是选秀的年龄13岁。现在孙淑婷选的大丫鬟很可能就会是她以后的陪嫁丫鬟,在选择上就越发的仔细、慎重,不过幸好时间还来得及,可以慢慢的寻找和培养。
两刻钟后,泡的全身皮肤发红的孙淑婷从浴桶里出来,拿过一边的兰花花露轻轻的拍在肌肤上,让花露慢慢的滋进她的皮肤,等待身体干爽后穿上干净的里衣。
通过几年的努力孙淑婷的身上已经带着淡淡的兰花清香,这让孙淑婷很是满意。
躺在暖炕上,冬梅解开孙淑婷包在头上的毛巾,拿过另外一条干爽的毛巾一点点的吸干孙淑婷头发上的水分,然后拿着梳子轻轻的把孙淑婷的头发理顺,孙淑婷的头发随生母孙氏,又软又细,保养的乌黑顺滑,很好打理。
冬梅帮孙淑婷打理好头发之后,孙淑婷就让冬梅下去休息了,今天值夜的是二等丫鬟秋水,晚上就睡在孙淑婷外室的美人榻上。
孙淑婷受不了让值夜丫鬟睡在内室的床踏上或者打地铺的规矩,在自己四岁不需要奶娘带着之后,就再也不要别人和自己睡在同一间屋子里了。
孙淑婷又看了一会书,时间不知不觉中就到了酉时三刻,孙淑婷自己收拾好床铺,熄灯后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孙淑婷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