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人生(冬谚)-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恕微臣直言,老夫人并没有什么毛病,只是年事已高,生气耗尽,时日无多罢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生老病死都是难免的,何况太夫人已经六十六岁了,无病无灾到最后,算是长寿幸福的了。
  永平侯董惠泽犹不相信的低声喊道:“不可能,我母亲能吃能随睡的,好好的,怎么忽然就生机耗尽了呢?”说完把平日负责太夫人饮食起居的大丫鬟叫到身边,详细的询问太夫人这段时间的饮食起居、以及身体情况。
  没想到丫鬟的回答没有超出太医的预料,近两个月来,太夫人的身体急剧的老化,从拿不动筷子,到走不动、站不稳,下不了床,到今天的忽然昏迷,一切都显示着太夫人身体确实衰败了。
  永平侯董惠泽和永平侯夫人等人之所以不清楚,只是因为太夫人从不让丫鬟们说出去罢了,直到现在再也无法隐瞒。
  太医对永平侯董惠泽的失礼的举动也不生气,毕竟是关系则乱。知道现在自己说什么话都不合适,太医低着头沉默的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永平侯董惠泽稳定稳定自己的情绪后,才缓缓的问道:“太医,那我母亲什么时候会醒?”
  太医认真的说道:“这个微臣说不清楚,多久就会醒来是因人而异的,现在老夫人只是睡了过去,肯定能醒过来,要是强制让老夫人醒来,对她的身体损害会更大。。。。。。老夫人的情况不需用药,如果一直不醒,熬些参汤喂老夫人喝下,慢慢保养着。”
  看着太医的模样,永平侯董惠泽也清楚太医说的是实话,就把世子董嘉礼叫来,吩咐他把两位太医好好的送了出去。
  等太医出去后,永平侯董惠泽就看着屋内的家人,把太医的诊断情况说了出来。
  永平侯董惠泽刚说完,永平侯夫人的眼眶立马就红了,平时最得太夫人疼爱的世子妃王晴更是留下了泪水,少爷、小姐们的脸上也是难掩悲伤,抽抽泣泣的哭了起来,在这种哀伤蔓延的气氛中,永平侯董惠泽也不再强撑着,放任情绪外露。
  过了半刻钟,永平侯夫人打起精神,安慰永平侯董惠泽道:“侯爷,母亲还在呢!我们怎么也要让母亲舒舒服服的走,不能受了一丝委屈。。。。。。这个家还需要您撑着呢!母亲的状况还需要告诉弟弟妹妹们,怎么也要让他们见母亲一面。”
  永平侯夫人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就是永平侯董惠泽,二儿子董惠勋现在浙江任职,浙江与京都相隔太远,不知能不能及时赶回来,女儿嫁到了离京都相隔三百里的春城,还有三个庶出的儿子早早的被太夫人分了出去,也需要通知。这些事情都需要永平侯亲自写信、安排人去送信,时间紧急,越快越好。
  永平侯夫人看着永平侯董惠泽恢复一些精神了,放心下来,回身对着儿媳、女儿、儿子们说道:“从现在开始,咱们轮流着伺候太夫人,六个时辰一轮换,每次两个人陪着。”想了想把名单排了出来,“我和五少爷杰哥先来,接着是老大家的和三小姐佳容,再来是老二夫妻两个,后面是三少爷和大小姐,再后面是四少爷和二小姐,这一圈轮下来,就是三天,第四天再从我开始,这样依次轮下去。”


    第一百零五章 临终前的交代

  没有安排永平侯董惠泽和世子董嘉礼,是考虑到他们二人都有官职在身,不能长久的在家里陪着太夫人。永平侯董惠泽贵为礼部尚书,三天一小朝、五天一大朝的朝会更是要不间断的参加。
  董嘉礼从小由太夫人抚养,祖孙二人感情深厚,见永平侯夫人没有安排他伺候的日子,立刻提出也要伺候太夫人。
  永平侯夫人想了想说道:“你有孝心是好事,可也不能耽误了正常的差事。。。。。。要不每天你回家之后,来陪你祖母一段时间,也算是尽了孝心,平日里不是还有你媳妇替你照顾祖母吗?”
  现在新帝刚刚即位,朝臣们都在谨慎行事,为了前程着想,董嘉礼的确还要在政务上好好表现。董嘉礼不是那种死板不知变通的人,见母亲……永平侯夫人安排的很是合理,忙应承下来,“那儿子就回家后陪祖母,不会耽误的正常的公务的,请母亲放心。”
  从第二天开始,董嘉礼每天到点就离开衙门,推掉一切应酬,赶回来陪太夫人一个多时辰。
  很快十几天就过去了,期间太夫人断断续续的清醒,虽然家里人都瞒着太夫人,可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太夫人知道自己已经不行了。趁着醒着的空挡,总是把永平侯夫人叫来,把她的那些私房一样一样的交代清楚,让永平侯夫人在她去世后,按着她的交代分发给各人。
  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团圆佳节,不过因为太夫人身体的缘故,整个永平侯府都没有心绪过节。
  随着昏睡的天数越来越多,太夫人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清醒的时间越来越短。围绕在她身旁的儿孙也都清楚,太夫人时日无多,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
  前两天,永平侯董惠泽进宫把自家母亲的状况禀报了康元帝。
  康元帝和永平侯是近亲,太夫人也算是康元帝的长辈,知道太夫人的身体状况后。康元帝亲自来永平侯府探望太夫人。在离开之前。康元帝让堂叔……永平侯董惠泽和和堂弟董嘉礼都暂时放下公务,待在家里陪着太夫人走完最后的日子。
  八月二十四这天中午,太夫人在昏迷了整整一天两夜之后,再次清醒了过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太夫人的精神格外充沛。
  这几天一直待在太夫人房里,寸步不离的守着的永平侯董惠泽和妹妹董文娟兄妹二人均是心底一凉。知道太夫人并不是好了,而是回光返照,忍不住的悲伤起来。
  太夫人也知道自己大限及至。忙吩咐永平侯董惠泽把所有的儿孙都召集过来。
  因为不知道太夫人几时会去世,为了让大家都能陪着太夫人到最后,这几天所有人都停下了外面一切的活动、应酬,待在永平侯府中,不到半刻钟,所有人都来齐了。
  在儿孙们来之前,太夫人对现在守在身边的两个亲生儿女说道:“你们两个也别难过。生老病死都是难免的,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现在你们都成家立业了,儿女也不少,我都看见了,也知足了。。。。。。就是到了地下,对着你们爹爹,我也有的说。。。。。。”像儿女们小时候那样,爱怜的摸摸董惠泽和董文娟的头顶,接着说道:“我就生了你们兄妹三个,打断骨头连着筋,你们三个可要相互扶持。。。。。。老大你为长,你弟弟要是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你要管教和包容。。。。。。娟姐以后有什么事就告诉你大哥大嫂,他们会为你做主。。。。。。老二是回不来了,我也见不到了。。。。。。”
  “娘,您会见到的,我早就给二弟送信去了,他正快马加鞭的往回赶。。。。。。娘,您一定要等着二弟;他就要到家了,就一会儿,您一定要等着。。。。。。”永平侯董惠泽使劲的给太夫人加油、打气,希望她能撑到二弟董惠勋到家的时候,让他见太夫人最后一面。
  太夫人闭闭眼睛,说道:“好,我等着。。。。。。”接着又对低不成声的女儿董文娟说道:“你先别哭,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和个孩子似的。。。。。。我有一些私房是留给你的,已经让你大嫂收起来了,主要是一些你外祖母留给我的首饰,还有两千两银票,你拿着留个念想。。。。。。”
  董文娟难过的哭喊道:“娘。。。。。。女儿想让你活着,我要娘再活下去。。。。。。我想有娘疼着。。。。。。我不要这些东西,我要娘活着。。。。。。。”
  太夫人忍不住的掉眼泪,“傻孩子。。。。。。傻孩子。。。。。。”太夫人何尝不想再活下去,可是生死有命,老天都要来收她了,她能有什么办法。
  这时永平侯夫人过来了,手里还端了一碗熬好的人参汤,“娘,这是媳妇用三百年的人参熬得人参汤,您趁热喝点。。。。。。”三百年的人参极为罕见,永平侯夫人的嫁妆里只有这一根,一直没舍得用,不过在太夫人病情越发严重,整日昏迷之后,永平侯夫人没有藏着掖着,这几天的人参汤全部用的是她那根三百年的人参熬的。
  从知道了永平侯夫人的这个举动后,董文娟这个出嫁女越发的对大嫂,也就是永平侯夫人敬重。
  “好孩子,娶了你这个儿媳,我是享福了。。。。。。”不仅仅是永平侯夫人用珍贵的人参熬汤这一举动让太夫人有此感慨,从加入董家开始,永平侯夫人的聪明、识时务、行事有分寸,就让太夫人满意。在自己的儿子女儿面前夸奖永平侯夫人,是对她最后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太夫人临终前给永平侯夫人的最后一份疼爱。 得到太夫人的夸赞,以后的永平侯夫人在董家所有人面前都能站住脚。
  在永平侯夫人和女儿董文娟的伺候下,满满一碗人参汤,太夫人全部喝了下去。这几天,太夫人总是昏迷不醒,虽然没有断了人参汤,可喝下去的并不多,这会儿一下就喝了一碗,比前面三天都喝的多。
  见太夫人把人参汤全部喝了下去,永平侯夫妇和董文娟稍稍安心了点,喝的越多,太夫人就能撑得越久。
  等永平侯夫人放下汤碗,帮太夫人擦干净下巴时,太夫人的儿孙们渐渐的都来了。
  趁着现在精气神好,太夫人让世子妃王晴把刚满三生日、四岁的重孙董玉筱领到了自己面前,圈着他对着围在自己身边的儿孙们说道:“不论什么时候,你们都不要忘了彼此身体里流着是同样的血脉,你们都是董家的子孙。。。。。。我去了以后,你们兄妹还要继续相互帮扶,不要断了来往,只有这样,我们这一支才能长久的兴旺发达下去。”
  不管是太夫人的亲生儿女,还是那三个庶出的儿子,听着太夫人的尊尊教诲,都纷纷开口向太夫人保证以后兄妹之间会继续扶持。虽然太夫人把这些庶出的儿子们早早的分了出去,可在产业上并没有亏待过他们,平日里也常让永平侯董惠泽提携他们,再加上大家并不生活在一起,摩擦也不多,使得这些庶出的儿子和儿媳们对太夫人的孝敬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听完儿女们的保证,太夫人侧过头来对永平侯夫妇说道:“儿啊!你是老大,也是你爹的爵位继承人,好好的看顾着下面的弟弟妹妹们。。。。。。老大家的,你是长嫂,从嫁进董家就和睦妯娌,孝顺长辈,把家交给你我放心,以后你们夫妻两个要同心协力,把咱们这个家把持好。”长子长媳本来就是家族的管理者和继承者,太夫人把家托付给永平侯夫妇,谁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家产在分家的时候就已经交割清楚,并没有产业纠纷,现在说些让兄妹们以后和睦相互的话也就够了,太夫人并不用浪费很多时间。
  太夫人接着就把话转到了她自己的私房上面,太夫人的私房就是自己的陪嫁,前面她已经对永平侯夫人讲好如何分配了。按理说这些私房应该留给她自己亲生儿孙,不过太夫人不是这种短视的人,她也拿出了一部分财物,留给了那三个庶出的儿子,就是为了让他们承她的情。虽说现在永平侯董惠泽的爵位最高,好像用不上这些庶出的弟弟们帮忙,可是以后什么境况谁也说不准,今日留一些香火情,日后也好相见。这件事太夫人已经提前对永平侯董惠泽说了,永平侯董惠泽也认同太夫人的作法。
  在太夫人的吩咐下,永平侯夫人把太夫人如何分配财产的文书对着众人念了出来。
  听到遗产中他们也有份的三个庶出的儿子,心里惊喜交加,财物不论多少,总是太夫人的一份心意。


    第一百零六章 再守丧

  太夫人能想到他们,就是对他们这些庶子的一种认可,没有把他们当不相干的外人,这样想着,兄弟三人对太夫人和永平侯夫妇更是感激。
  当永平侯夫人正念着财产分配文书的时候,一直拼命往家赶的二老爷董惠勋和他的长子董嘉文终于进了永平侯府的大门。在仆人的带领下,一路狂奔,赶往太夫人的院子。
  一进院门,二老爷董惠勋就开始扯着嗓子喊娘。
  已经有些疲乏的太夫人听着二儿子董惠勋的声音,看着身边的儿孙,急切的问道:“是老二回来了吗?我听到老二的声音了。。。。。。 ”从听到二老爷喊叫时,永平侯夫人立刻住了声,随着二老爷越走越近,声音越发的清晰,太夫人知道二儿子真的回来了,高兴地直掉泪,絮叨着,“是老二。。。。。。 是老二。。。。。。他赶回来了。。。。。。快让他进来。。。。。。”
  世子妃王晴忙上前把待在太夫人眼前的儿子董玉筱带出来,空出位置,好让二老爷董惠勋和太夫人说话。
  在众人期待的眼光中,董惠勋父子二人,粉尘扑扑的跑进了太夫人的内室,穿过众人为他们留出的空隙,直愣愣的跪在了太夫人床前。
  二老爷董惠勋,看着消瘦的母亲,红着眼眶,哑着嗓子哭道:“娘,我回来了,不孝儿子回来了。。。。。。”
  太夫人很是激动,在女儿董文娟的帮助下,吃力弯下身,想碰碰二老爷董惠勋。
  二老爷董惠勋见到太夫人的动作,忙跪着上前几步。靠太夫人更近一些。
  太夫人搂着二老爷董惠勋,哭着说道:“儿啊!娘看见你,就知足了。。。。。。现在就是死,我也合的上眼了。。。。。。”
  董惠勋虽然是个爷们,可听到母亲的话,心里也是难过。“娘。您说的是哪儿的话,您可要好好的;儿子守着您。。。。。。”说完把陪同自己一块回来的长子董嘉文叫过来,说道:“娘,儿子把文哥也带回来了。您瞧瞧。。。。。。文哥媳妇现在怀孕了,不久您就会多一个孙子。。。。。。娘,您可要好好活着。重孙子还等着您给起名字呢!”
  太夫人看着董嘉文,点点头,“好。好。。。。。。都有出息了,儿孙满堂,娘又多了一个重孙子。。。。。。”
  二老爷回来后,太夫人情绪在短时间是大起大落,眼看着精神萎靡了许多。
  永平侯董惠泽看着母亲的神态,上前几步,拍拍二老爷董惠勋的后背。劝解道:“二弟,娘现在不能激动。有话慢慢说。。。。。。”
  太夫人背靠着女儿董文娟,看着靠着自己最近的三个亲生儿女,慢慢的说道:“娘,看着你们都在,高兴。。。。。。”
  和儿女们说完,太夫人又把孙子孙女们叫到面前,说道:“你们都大了,以后要好好的孝顺长辈,彼此也要和睦相处。。。。。。祖母留了点东西给你们做念想。。。。。。颜姐要嫁人,鸿哥和全哥也都要娶媳妇,祖母是看不到了。。。。。。不过祖母给孙女婿和孙媳妇都留了见面礼,到时候你们母亲会替我送出去。”
  人有时有亲疏之分的,所有的孙子、孙女们;还是在自己面前长大的这些孩子感情最深,看着红了眼眶的董佳颜,太夫人说道:“颜姐,哭什么,你有个好归宿,祖母替你高兴。。。。。。”
  董佳颜看着太夫人吃力的说话模样,难过的直掉泪。
  最后再次对着唯一的重孙董玉筱招招手,摸着他的头,爱怜的说道:“筱哥以后要好好吃饭,学本事,知道吗?”
  董玉筱还不懂事,听不出太夫人话里浓浓的期望,不过这种事早已经有经验了,小胸脯一挺,大声的说了句:“知道。”
  天真无邪的童音,让太夫人脸上的笑容更是慈祥了几分。
  把所有的孙子孙女叮嘱了一圈,太夫人的精力已经不济,靠在女儿董文娟的怀里,疲乏的对着永平侯董惠泽说道:“只你们兄妹几个和儿媳妇留下,让孩子们都出去吧!”该交代的都交代完了,太夫人感觉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不想吓着孙子、孙女们,先把他们打发出去。
  即便是再不舍,她们这些孙子、孙女和孙媳妇们也不能违背在最后违背太夫人的命令,世子妃夫妇带头,把弟妹们都领到了外面的客厅。
  过了二刻钟的时间,内室忽然传出董文娟悲怆的喊“娘”声,然后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哭声,看来太夫人去世了。
  听到哭声,守在厅里的众人,不管是否真的悲伤,都纷纷的掩面哭泣。
  董玉筱因为年纪大小,还不懂生离死别的事情,看着哭泣的父母,他很是害怕,不安的扯扯世子妃王晴的衣裙。
  王晴哭泣的动作一顿,顺势蹲下身子,从衣袖中抽出一条浅绿色的帕子,擦了擦董玉筱白嫩的小脸。
  董玉筱立刻就流出了眼泪,一边哭一边抽抽噎噎的问着世子妃王晴,“娘,我难过。。。。。。”明明不想哭,可是眼泪却忍不住的流下来,董玉筱小脸上满是疑惑。
  王晴给儿子董玉筱擦脸的手帕不是普通的手帕,上面沾了圆葱的汁水,辛辣刺鼻,是她为了预防哭灵时流不下眼泪,救急用的,是女人家的一些小花招,上不了台面。王晴也不敢动太多的手脚,被人发现了就不好了,搂着儿子董玉筱,调转话头道:“太祖母去世了,以后筱哥都见不到太祖母了。。。。。。”说着她自己忍不住的又流下了眼泪,毕竟太夫人对他们夫妻是真的好,她在府里活的这么自在离不开太夫人的支持。
  内室中,哭了一会儿的永平侯董惠泽,擦干泪水,安慰趴在太夫人身体上痛苦的妹妹董文娟,“小妹,你先别哭了,先帮母亲把寿衣穿上,不然母亲的身体待会儿就要僵了。”
  婆媳和母女间总是差一层,永平侯夫人虽然也是悲伤、痛苦,可理智还在,听见丈夫的话,也擦干眼泪,默默的把太夫人的寿衣拿来。
  董文娟也知道办正事要紧,她这个做女儿的,总要让母亲体体面面的走。
  董文娟泪眼婆娑的看着,同样红着眼眶,拿着母亲寿衣的永平侯夫人,忍住悲伤,俩人一起帮太夫人把衣服穿好。
  等多了半天,把太夫人收拾妥当之后,永平侯就让守在外面的孩子们进来看太夫人最后一眼。
  少爷们胆子大一些,倒还好,可董佳颜姐妹三人就有些胆怯,虽然对太夫人很是相熟,可毕竟活人和死人不一样,心里都有些害怕,不敢正眼看太夫人,只好快速的走到太夫人床边,扫了一眼就不敢看第二眼了。
  太夫人已经过世,永平侯夫人不能和董文娟那样只是伤心,什么都不做。毕竟太夫人的身后事,还要她这个当家主母的来料理,太夫人去世的消息需要对亲友报信,奠堂、孝衣林林总总有很多事情急着要永平侯夫人处理。
  世子妃王晴、二儿媳康氏、董佳颜三人都被永平侯夫人吩咐出去负责一样事务。剩下的三个妯娌们虽然想帮忙,可对侯府并不相熟,永平侯夫人暂时没让她们帮忙。为了让她们宽心,就把以后前来祭奠的太夫人的女宾接待工作交给了她们三人。
  忙忙碌碌的到了晚饭之前,以儿子永平侯董惠泽和孙子董嘉礼打头的这些孝子贤孙们,披麻戴孝的跪在了灵堂的两侧。
  大老爷孙志远在永平侯董惠泽急着赶回去后不久,就知道了太夫人身体不佳的事情。等皇上亲自看望太夫人,让永平侯守在家里后,所有人都清楚太夫人时日无多了。如果没有孙淑婷和董嘉鸿的婚约,孙家和董家就只是同僚关系,大老爷孙志远一个人去永平侯府祭奠不算失礼,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最好孙淑婷能和他一起同去祭奠。
  等晚上从衙门回来,知道永平侯府太夫人去世的消息后,大老爷孙志远立刻把孙淑婷找来,对她说了此事。“按理说你一个女孩子家,不应该在这种事上抛头露面,可女婿的祖母你也认识,两人也有了婚约,虽然没有成婚,你也该进进孙媳妇的本分,去祭奠一下。”
  孙淑婷在这些方面懂得不多,毕竟生下来至今,还没有那个至亲去世需要她祭奠,大老爷孙志远如何说,她就如何做,“这些女儿都不懂,一切都听爹爹的吩咐。”
  孙姨娘知道孙淑婷没经历过这种事,守在一边提醒道:“明天的衣服一定要素淡,不能失礼,如果有什么不懂的,问问逄嬷嬷。”说完继续叮嘱孙淑婷道:“我知道你和董大小姐关系好,可明天的祭奠和平日的拜访不一样,你可别乱打招呼,明日他们家的亲戚来的肯定不少,你要小心谨慎。”


    第一百零七章 祭奠琐事 上

  孙姨娘也是慈母心作祟,就怕孙淑婷行差踏错被未来婆家瞧不起。
  从孙淑婷和董嘉鸿有了婚约以后,孙姨娘就对永平侯府的人事特别关注,恨不得把他们家祖宗十八代的事情都了解清楚,早替孙淑婷做好打算。明天孙淑婷以董嘉鸿未婚妻的身份前去祭奠,在董家的女眷们面前,孙姨娘宁愿孙淑婷少说话也不愿她说错话。
  少说话,就少出错,言多必失,这是警世箴言。
  大老爷孙志远见孙姨娘把这件事看的太过于郑重,怕给孙淑婷造成太大的心里压力,让她的举止少了往日的从容,阻止孙姨娘道:“你也太过于小心谨慎了,明天我带着婷姐祭拜完就走,又不会久留,能有什么机会和她们聊天,哪儿来这么多道道。”
  和孙姨娘说完,大老爷孙志远又掉过头来对孙淑婷道:“婷姐,你可别被你姨娘吓着了,和平日里一样就行,别害怕。。。。。。我明天处理完公务,尽量早点回家,到时咱们再去永平侯府。”
  孙淑婷本来还以为爹爹孙志远去永平侯府会很早,她没有时间问逄嬷嬷一些祭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