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女皇-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最重要的是,就算是这些文臣武将们联合起来想要反对,那又有什么用呢?
女皇陛下不比别人,一旦固执起来,是其他人能够劝服得了的吗?
因此,大汉朝的文臣武将们对于女皇陛下将刘启带在自己身边的行为没有任何反应。不支持,也不反对,完全顺其自然。
就在女皇陛下费尽心思的教导刘启,想要让他以最短的速度成长的时候。原来居住在咸阳宫中的刘启,突然接到了一封家信。那一封家信,来自他父王的封地,出自于他父王的手笔。
说实话,这还是刘启第一次接到所谓的家信。以往的时候,无论有什么话,都是在他的父母进京的时候说。因为那时候他还小,大汉的字都认不全。就算是来了家信,他也不会读啊!
长大了以后,刘启倒是能够读信了。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双方也没想着要改。
带着一丝疑惑的接过家信,刘启仔细得打量了一下。确信这真的是父亲寄过来的信,上面又没有什么不该有的东西之后。这才打开信封,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信还没有看完,刘启就强忍着惊恐将身边的宫女宦官挥退。然后,他以最快的速度看完这一封信。也不耽搁,立刻将信纸放在烛火中,将这一封信烧了。
第22章
烛光摇曳下,刘启的脸色阴沉的吓人,仿佛传说中的恶鬼一般。
刚才那一封家信上面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最近在私底下流传的一个消息。女皇陛下想要立后,而对象就是刘启。
刘盈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什么意见都没有,只是给刘启来了一封信,提醒他一声。至于刘启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刘盈什么也不会管。
对于刘盈来说,自己的那个姐姐就像是一棵高大的树木,一直在为他遮风挡雨。如果姐姐想要他的儿子做丈夫,他二话不说的就会送过去。能和姐姐在一起,那是他儿子的荣幸。
不过,女皇陛下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喜欢上一个男人。刘盈总觉得自己的姐姐做这样的事情,是另有深意。因此,他想了又想,还是决定让自己的儿子自己做选择。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能够接受。
紧握着双手,刘启面色冰冷的招来宫女,让他们伺候着沐浴更衣。
穿着一身单衣躺在床上,刘启埋在柔软的被窝中,想起了自己父亲寄过来的那一封信。
女皇陛下这样的女人,谁又能不喜欢?自然而然,刘启也不例外。但是,这个喜欢,和男女间的情爱不同。
就拿刘启来说,他对女皇陛下的喜欢是崇拜,是敬仰。一直以来,他都将女皇陛下当做偶像一般来对待。
想起自己的亲姑姑那宛如神女一般庄严肃穆的表情,刘启的脸色就不好了。女皇陛下这样的女人,实在不适合做别人的妻子。
现在虽然仍然稚嫩,但是已经成长为一个小男人的刘启表示。看着他亲姑姑的那张脸,他就*硬*不起来。
假如自己成为了姑姑的皇后,在洞房花烛夜的时候,被姑姑发现自己晚上完全没有任何作为。那个时候的姑姑一定会恼羞成怒,将他千刀万剐的。
一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刘启就打了个寒颤,绞尽脑汁的想一个办法拒绝自己的姑姑。老天在上,他真的不想做自己姑姑的皇后呀!
或许是感到害怕的缘故,刘启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第二天早上起来,脸上就留下了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晚上要早点睡,有什么事情等到白天再做。”女皇陛下见到这样的刘启,语气平淡的说了一句。然后,她就吩咐下去,让刘启多多休息。
对于女皇陛下的关心,刘启十分受用。但是,他一想起女皇陛下这么做的原因,就愈加心惊胆战起来。面对着女皇陛下那张脸,他是真的*硬*不起来呀!
没过多久,刘启就病倒了。他软绵绵地躺在床上,脑袋昏沉沉的。
女皇陛下接到消息,连忙走到刘启的宫殿中看他。听到太医说的话,女皇陛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思虑过重,这个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呀!
国事繁忙,女皇陛下照顾了刘启几个时辰之后,就去处理政事了。等到女皇陛下再一次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这个时候的刘启已经退了烧,正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睡觉。太医说过,只要刘启退了烧,睡一觉之后,第二天就会有所好转。
看到刘启也有所好转,女皇陛下也松了一口气。她又照顾了自己的侄儿半个时辰,这才想着离开。
“姑姑,姑姑。”刘启在梦中呓语,低声喊着这样的称呼。
还没有走远的女皇陛下听闻,立刻返了回去。她坐在床榻之边,正准备一脸慈爱的拉住刘启的手安慰的时候,就听见刘启说了一句话。顿时,女皇陛下的脸色阴沉了下来,就像是乌云压顶一般恐怖。
“姑姑,你放过我,我真的不想做你的皇后。呜呜……”
在睡梦中,刘启突然哭了起来,就像是一个得不到糖果的小孩子一般。
周围的宫女宦官们听到刘启的话,立刻一脸紧张的跪在了地上,战战兢兢的等待着女皇陛下的反应。
被自己悉心教养的侄儿当面打脸,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受不了。更何况这位女皇陛下可是大汉朝的统治者,整个天下的主人。
火冒三丈的女皇陛下并不知道,在这些宫女和宦官的心目中,她一直想要将刘启立为皇后。
不怪这些人多想,实在是女皇陛下现在的行为太怪异了,让其他的人不得不多想。
以前,女皇陛下就当刘启是一个普通的皇族,根本没有任何优待。也就是在皇太后殿下那里碰上了,才说几句话,寒暄一阵子。
可是现在,女皇陛下无论做什么都将刘启带在身边。这件事情做的那么明显,难道还不是要立后吗?
看着仍然沉睡的刘启,女皇陛下显然还保持着理智。因为,这一位伟大的皇帝并没有说出将人拖出去砍了的话。而仅仅只是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当刘启清醒之后,立即就知道了自己在昏迷之中的作死行为。他惊慌失措了一个多时辰,然后才反应过来,女皇陛下并没有给他任何惩罚。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在自己的宫殿中好好的养伤。更有可能的是,一觉醒来人,已身处大牢之中。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女皇陛下并没有去看刘启。因为她的亲侄子说的那句话,真的让她怒不可竭,勃然变色。
这个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想到了这方面去。刘启可是她亲弟弟的儿子,她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刘启病好之后,立刻就来向女皇陛下认罪。看着自己的侄子一副胆战心惊的模样,女皇陛下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将这件事情揭了过去。而且,女皇陛下告诫刘启,那种事情不要再说了。
听到女皇陛下说这种事情的时候,刘启得脸色更加难看。他现在已经确定,自己的姑姑就是打算让他当姑姑的皇后。否则的话,他的姑姑为什么都不给他反对的权利。
回到自己的宫殿中,刘启默默的流泪。虽然后宫之主的权力很大,但是他真的不想当皇后。比起做皇后,他更想成为自己的姑姑那样的人。
想到这里,刘启突然明白,原来他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不想做别人的附庸,他只想让别人成为他的附庸。
可是,就算是这样,那又怎么样呢?女皇陛下这般强大,刘启只是一个刚刚成年的小豆丁,又怎么能够斗得过她呢?就像当年一样,女皇陛下一道旨意,就让刘启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来到了陌生的咸阳城。就算他反抗,他哭闹,也是无济于事。
第23章
自从发生了那件事情之后,刘启就对女皇陛下更加排斥了。他依然崇拜女皇陛下,但是却不愿意和女皇陛下近距离的接触。
一旦刘启碰触到女皇陛下,就会像一根木头一样僵住,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察觉到自己的侄子对自己越加疏远,女皇陛下哪能不知道刘启在想些什么。现在看来,她的计划需要提前了。否则的话,她的本意也不知道被扭曲成什么样子。看看这宫里都流传的是什么,什么她想要立刘启为后。刘启可是她的亲侄子,她才不会做这种乱伦的事情。
想到这里,女皇陛下怒气填胸。她连忙深吸一口气,平息自己愤怒的心情。
时间流转,眨眼间的功夫,又过了一年。现在的刘启,已经十六岁了。
就在刘启的十六岁生辰过后的第三个月,女皇陛下下了一道旨意,过继刘启为嗣子。从此之后,他不再是刘盈的嫡长子,而是大汉朝的大皇子。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无论是刘启,还是大汉的文臣武将们都是一脸的懵逼。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
说实话,当那个册封的旨意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以为那是立后的旨意。毕竟这个流言已经流传了一年之久,而女皇陛下从来都没有出来避过谣。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女皇陛下默认的结果。
刘启看到圣旨的时候,也做好了被千刀万剐的准备。因为,面对着女皇陛下庄严肃穆的脸,他如今同样*硬*不起来。
结果,事实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一道旨意并不是将由刘启为皇后,坐镇东宫。而是将刘启过继到女皇陛下的名下,当做皇子一般养育。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性,刘启还会成为未来的太子,名正言顺的继承女皇陛下的皇位。
文臣武将们十分不解,女皇陛下还这么年轻。只要有机会,就可以生下属于自己的孩子。她怎么就想不通,要过继自己弟弟的儿子呢?因为女皇陛下亲自策略的嫡长继承制,女皇陛下日后就算是有了亲生孩子,那个孩子也不能成为皇位继承人。
过了一会儿,这些文臣武将突然想起来。其实,龙椅上的女皇陛下已经不年轻了。大家都被女皇陛下年轻的面孔所迷惑,已然忘记这位女皇陛下已经是快要四十岁的人。
以女皇陛下这样的年龄,别说还能不能怀上孩子。就算怀上孩子了,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龄产妇,能不能平安地生下孩子还是两说。
就算是女皇陛下平安的生下子嗣,女皇陛下又有没有这个命数,等待着这个孩子长大呢?若是女皇陛下提前发生什么意外,在臣强主弱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大家都清楚。
要知道,女皇陛下现在的年龄已经不小了。而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不过四十岁。
深思熟虑之后,文臣武将们终于知道了女皇陛下这样做的原因。与其拼着危险生下一个孩子,教养他长大,还不如从皇族中选择一个优秀的继承人培养。反正都是皇族的血脉,也不差什么。
当刘启成为大皇子之后,他身上的任务就更重了。女皇陛下每天都会为他布置任务,严格要求他完成。
刘启见此,不言不语,努力的吸收知识充实自己。他现在能够成为大皇子,日后必定会成为太子。总有一天,他会成为和他姑姑一样那般伟大的人。
刘启十八岁的那一年,女皇陛下选择了一位女子做他的皇子妃。那个女孩是从宫学中走出来的,还在朝廷官员的最底层历练了一番。是一位文武皆通,性情淑雅的好姑娘。而且,这位姑娘非嫡长,不用继承家业,是最适合的皇子妃人选。
刘启成婚之后,女皇陛下交给刘启的任务更多了。不过,这其中有一部分任务是给刘启的妻子的。毕竟,他们夫妻一体,不容分开。
成亲两年之后,刘启仍然没有嫡子女诞生。于是,刘启的皇子妃禀告了女皇陛下之后,从宫中以及民间择选了一些良家女子成为刘启的侍妾。
女皇陛下打听到一个消息,刘启喜欢宫中的一个侍女,皇子妃不过是顺水推舟,将那一个侍女名正言顺的送给刘启。
从一开始,女皇陛下就知道,皇子妃之所以答应成为刘启的妻子,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喜欢刘启。而是为了权力,一步登天的权利。因此,明目张胆地塞女人这件事情,皇子妃还是做得出来的。
女皇陛下对于皇子妃的作为并没有说什么,谁叫刘启同样也不喜欢皇子妃呢?
刘启纳妾之后,女皇陛下说了一大堆话告诫刘启。不是大汉朝官员的嫡子嫡女,不可进入咸阳宫学习。不是咸阳宫中走出来的少男少女,不可成为大汉朝的皇后。而非嫡长者,不可成为大汉的皇帝。
也就是说,除了刘启的皇子妃诞下的第一个孩子之外,其他人都没有皇位继承权。
提出这样的要求,都是女皇陛下深思熟虑过的。因为只有这样严格的法则,大汉朝才能够延续的更长。
没过多久的时间,刘启就有庶子庶女诞生。可是,直到刘启25岁的这一年,他的身边仍然没有嫡子嫡女。
女皇陛下四十岁寿辰过后,就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恐怕过不了多久,他就要和自己的父皇母后一样,离开这人世间。
于是,女皇陛下抓紧时机将刘启封为太子,又将皇子妃册封为太子妃。这样做,不过是为了能够让刘启顺利继位,从而铺平道路罢了。
然后,女皇陛下也没有闲着,而是将刘启带在身边,将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趁着这段时间全部都教授给刘启。
女皇陛下本来以为自己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教导自己属意的继承人,结果她的寿命还没有自己的母后长。不过四十多岁的年龄,就要离开人世间。
就在女皇陛下42岁的时候,一场大病突如其来,彻底的拖垮了女皇陛下的身体。没到一个月的时间,女皇陛下就病逝,离开了人世间。
当女皇陛下的棺椁离开咸阳城的时候,沿途的百姓披麻戴孝,失声痛哭。甚至有些人跟着送葬的队伍一送几十里,完全舍不得离开。
随着女皇陛下的病逝,从此之后,大汉朝迎来了第三任皇帝——刘启。
作者有话要说: 鲁元公主篇,已经完结了,下一篇是陈阿娇。
第24章
春风拂来,百花盛开。
一个不过三四岁的小女孩站在练武场中,手持一把木剑,认真的跟着师傅练武。
将一遍剑法演练完毕之后,小女孩还没有说话,就有一群侍女跑了过来。他们规规矩矩的站在练武场的边缘,静静地看着小女孩。
小女孩板着一张脸,小大人一般的严肃认真。她很有礼貌的对着自己的习武师傅点了点头,就离开练武场,带着一大群的侍女,浩浩荡荡的走到了练武场的另一侧。然后,小女孩就在那里,安静的休息。
当小女孩坐在一方沉香木榻之上之后,那一群侍女就开始行动了起来。擦汗的擦汗,扇风的扇风。还有人捧着瓜果茶点,恭敬地跪在小女孩的面前。
小女孩对眼前的这一幕非常熟悉,丝毫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她大大方方的享受这一群侍女的伺候,直到休息好后,才重新回到练武场,继续跟随师傅练武。
一天忙碌的学文习武之后,小女孩仍然不得消停。因为,小女孩还要处理封地里面的大部分事物。
一个不足四岁的小女孩,居然要处理封地里面的事物。这样的事情,大家是不是觉得滑天下之大稽。可是,事实就是如此。而且,这一块封地非常的大,让人想象不到的大。
这个小女孩是堂邑夷侯陈午与馆陶大长公主刘嫖之女,身具皇家血脉,身份尊贵。
堂邑侯陈午的封地就不说了,身为一个侯爷,属于他的封地自然不少。
但是,最大的那一块封地,却不是堂邑侯陈午的封地,而是属于馆陶大长公主刘嫖。
馆陶大长公主刘嫖是汉高祖刘邦的嫡长子——惠王刘盈的嫡长女。根据大汉朝的法律,馆陶大长公主刘嫖继承惠王的所有领地。
惠王刘盈有一个汉高祖做父亲,还有一个第二任汉朝皇帝的姐姐。不用想都知道,他的封地有多么的好,又有多么的大。
虽然现在惠王仍然在世,但是他的封地都交给了馆陶大长公主刘嫖,自己和情人潇洒快活去了。值得一提的是,惠王的那个情人是一个男的。
馆陶大长公主刘嫖手里拥有的封地,不仅只是单单从惠王那里继承来的封地。而且,还有属于她自己的封地。
惠王的姐姐,第二任汉朝皇帝刘轨一生未婚,自然也没有孩子。于是,过继惠王嫡长子刘启为子嗣。后来,第二任汉朝皇帝病逝之后,刘启就成为了第三任汉朝皇帝。
作为第三任皇帝的嫡亲长姐,馆陶大长公主刘嫖就从郡主变成了公主。而她手下的封地,也因为这样的原因,从而翻了个倍。
作为一个小小的孩童,这个小名叫做阿娇的女孩之所以能够全权处理封地里的所有事务,那都要说起几年前的一件旧事。
这个小名叫做阿娇的小女孩抓周的那一日,王府外突然出现了一个白胡子的老道士。
当惠王刘盈出来,和这个白胡子老道士交谈了一番。没过多久的功夫,那个白胡子老道士就被请进了王府内。
之所以那个白胡子老道士能够进入王府,那都是因为老道士的手上有一件宝物。否则的话,他就算是说的再好听,也不能进入达官贵人汇聚的王府。
那件宝物是一条金红色的鞭子,也不知道是用什么羽毛编织而成,远远望去,仿佛是在燃烧一般。
当那条鞭子被拿出来的时候,惠王刘盈一眼就认出这条鞭子是什么。这是赭鞭,属于上古人皇炎帝神农氏的宝物。而就在一年前,它还是大汉朝第二任皇帝手中的武器。
随着大汉朝第二任皇帝——刘轨的病逝,这一条赭鞭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所有人都认为这条大名鼎鼎的鞭子已经跟随着汉朝的第二任皇帝进入了陵寝之中,毕竟曾经的女皇陛下如此喜爱他。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条鞭子居然会在阿娇的抓周礼上出现。而且,还是被一个陌生的人握在手中。
惠王看到那条鞭子的时候,立刻火冒三丈。连忙找来侍卫,将那个老道士团团围在了一起。
抽出一把宝剑,惠王就站在王府的大门口,厉声的质问道:“你是谁?赭鞭为何会在你的手中?”
即使怒火冲天,惠王刘盈的理智也还在。他没有立刻派人将眼前的这个老道士抓起来,而是先将事情问清楚了再说。如果这个白胡子老道士只是好心将失踪的赭鞭送回来,那他岂不是错怪了好人。
而且,最重要的是,惠王刘盈看得出来,眼前的白胡子老道士并不简单。恐怕周围的这些侍卫,并不是这个白胡子老道士的对手。
“惠王殿下不必如此惊怒,老道不过是将此物物归原主罢了。”被侍卫们围在一起,白胡子老道士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他仍然是一幅风轻云淡的模样,仿佛天塌下来也不会有任何表情变化。
“这样的东西,你应该送入皇宫,而不是送到本王的王府当中。”惠王刘盈皱了皱眉头,面无表情的说道。话还没有说完,他突然领悟到白胡子老道话中隐藏的意思。于是,他一脸惊讶的问道:“老道长,你刚才说物归原主?到底是什么意思?”
白胡子老道士笑而不语,只是静静的看着惠王刘盈。
刘盈突然领悟到了什么,连忙将白胡子老道士请入了王府当中。
两下无人之处,白胡子老道士终于开口说话,回答惠王刘盈的问题。
“所谓物归原主,就是让此物回到原本的主人手中。”
“道长的意思是……”惠王刘盈神情肃穆地问道,眼中带着一丝紧张。
白胡子老道士摸了摸自己长长的胡子,神秘莫测的回答道:“殿下猜的没错,赭鞭的主人回来了。”
惠王刘盈闻言,不喜不悲,像是没有听到这个答案一般。
“本王明白老道长的意思,请道长随便往来吧!”
话音刚落,惠王刘盈就带着白胡子老道长来到了阿娇抓周的地方。
白胡子老道长微微笑着,径直从木盒中拿出一条金红色的鞭子,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放在了啊娇抓周的桌子上。
因为第二任皇帝经常将赭鞭挂在腰间的行为,导致大汉朝的官员们大部分都见过赭鞭。赭鞭的特殊性,就算是要仿制,也没有相应的材料。
当白胡子老道士将手里的金红色鞭子放在桌上的时候,在场的达官贵人们都发出了惊呼之声。大家都暗暗地嘀咕,惠王刘盈真是大手笔,居然把这样的宝物都拿了出来。
打量着惠王刘盈,这些达官贵人们终于知晓,神秘消失的赭鞭到了哪里。原来,是被大汉朝第二任皇帝送给了惠王刘盈。
惠王刘盈和大汉朝第二任皇帝乃是嫡亲姐弟,女皇陛下将宝物送给惠王刘盈,也是情理之中。
第25章
天高气朗,阳光明媚。
小小的孩童在侍女的伺候下沐浴,穿上了特意缝制的红色新衣。随后,刚刚周岁的小婴儿就被抱出了房间,来到了大厅之中。
大厅的正中央,摆放着一个覆盖着精美华丽的红色绸缎的八仙桌。这个八仙桌上,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弓,箭,纸,笔,刀,尺,缕衣,官帽,书籍,印章,食物和珍宝等等等等。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那金红色的鞭子,仿佛是太阳里的火焰在燃烧。
八仙桌的周围,站着一群皇家贵胄,达官贵人。他们正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