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剩女田园风-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师父,他便想起当年那些模糊的记忆。想起那场大火,想起母亲护着她爬出狗洞的狼狈,想起那人对着另一个女人温和如旭日般的笑脸。
  当时,他还对那个大他三个月的男孩说:“哥,你让父亲也去看看我母亲吧,我母亲病了。”
  那时,男孩说了什么来着?好像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力推了他一把,然后吧嗒吧嗒朝那相依偎的两人跑了过去。
  紧接着,当晚母亲的院子就走了水。那晚,自己坚决赖在母亲院内,让她哄自己睡。然后,他们就借着火势从狗洞爬出了那座宅子。
  犹记得,被母亲捂着嘴潜逃的自己,亲眼看见那些意图逃到院外的下人们,被从外面抛了进来。而且每一个被抛回来的人,都是血肉模糊,连叫声都没有的。
  那一次母亲伤得很重,幸亏遇到了师父。师父在帮他们母子另行安排了身份后,就消失不见了。直到,半年后闹灾荒,他才又出现在自己床边。
  想起往事,赵忘川眼前又出现了那个小女孩的身影。那个将自己父亲好不容易抢来的野果子,一股脑兜给师父的瘦弱的孩子。
  那时她的头发稀疏枯黄,看起来不过两岁半的样子,走路都蹒跚。直到他跟母亲落户新周村,成了他们一家的邻居的时候,他才知道那个孩子已经四岁了。
  只是那些年的自己,一直活在仇恨与怒火之中。有空就学习师父教给自己的一切,并未对跟在屁股后面的小女孩过多关注。当时虽觉得那孩子有些烦人,却没有将她撵走。
  现在想想,正是因为那孩子如此单纯的接近讨好自己,才让自己没有在仇恨中走火入魔吧。
  她叫哥哥时的纯粹与自然,将袋中野果分给自己的满足,看自己打拳时的崇拜,见自己念书识字时的向往等等。那些陪伴自己不幸童年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刻在了脑海里。
  在海上漂浮的时候,他曾无数次想到,等他回来时,那孩子一定已经成家了。当时,他还觉得心口闷来着,有点酸酸的。
  没想到回来后,发现她过得并不如意。甚至可以用悲惨至极来形容她这几年的日子。听说她还没有嫁人,当时心中是有喜悦的吧。所以才会上门去见她。
  不过,自己跟她是不可能的。不需要母亲说,他也知道。因为该死的身份,因为那所谓的门第。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那件事。
  既然如此,他便不能去招惹她。就算此刻,他急得只想跑到医馆,看看她的情况。但是他没有那么做,而是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安安静静的躺着看云彩。
  医馆里,黎小暖面色灰白的躺在床上。斐霏将最后一根银针拔出,擦了擦汗。她已经尽力了,能不能醒来,就要看黎小暖自己的意愿了。
  屋外,黎小刚兜着圈子焦急的等待着。一见斐霏掀帘子出来,就迎上去问到:“师叔,我姐姐怎么样了?”
  斐霏叹了一口气,说到:“情况不好。虽说风邪控制住了,但是你姐姐心绪混乱,只怕一时难以醒来。你不如进去多叫叫她,跟她说说话。说不定她听见了叫唤,会醒来也说不定。”
  听了斐霏的话,黎小刚便急切的说了声“谢谢”后,直奔内屋而去。斐霏无奈摇头,提着药箱往外走。院外,戚霁派来打听情况的丫鬟正翘首以盼。
  斐霏先是回了自己的房中,将药方写好,才叫了随侍丫鬟秉儿进来。让秉儿按方将药抓来,她待会儿亲自煎。见秉儿出了院子,戚霁派来的丫鬟才进了院子。
  因为这是内院,是斐霏的院子,任何外男都不能进来。因此,戚霁才会派丫鬟来打听消息。一刻钟后,那丫鬟便步履匆匆的离开了斐霏的院子,径直往外院的芙薇院而去。
  不多时,去抓药的秉儿又急急的回来了。没等斐霏问发生了什么事,秉儿就气喘吁吁的说到:“夫人,快到前堂去看看,听说黎姑娘的娘亲好像出事了,被送到咱这里来了。”
  斐霏蹙眉,深觉无力。这家人怎么就没个消停的时候啊。屋里正躺着一个,现在又送来一个。外面的手术院里,还有一个刚刚醒来不久的。
  “你先去把药煎上,我出去看看。记住,八碗水,大火烧开,转中火熬到三碗水的时候,就是熬好了。”斐霏交代到。
  “嗳,奴婢记住了,这就去煎药。”秉儿郑重的答到。
  等斐霏去到前堂的时候,苏氏已经转醒,正拉着刘大夫问黎小暖的情况。斐霏上前询问苏氏的情况,刘大夫说:“她没什么大碍。不过是急怒攻心,又受了点惊吓,养养就好了。”
  斐霏照例上前望闻问切一番,确认真如刘大夫所说,才开口跟苏氏说到:“黎姑娘情况有点不妙,婶子进去陪陪她吧。小刚在那呢。待会我安排个房间给你们,到时候再让黎叔跟小阳兄弟进去。”
  闻言,苏氏连声谢道:“嗳,真是谢谢斐大夫了。又给你们添麻烦了。实在是,太感谢了。”
  由小丫鬟跟周婶扶着,苏氏到外面跟小阳交代了些事,便去了黎小暖那。知道苏氏没事,黎小暖情况暂时稳定,小阳这才松了口气。
  一路将苏氏背来,小阳直到现在都没敢去坐着休息,深怕苏氏出点什么事。确定苏氏跟黎小暖都还安好后,他才发觉自己两股战战,头晕眼花耳鸣。
  扶着一边的柱子坐到地上约莫两刻钟,他才感觉好些。只是两耳还是突突的生疼,感觉气一直往那冒。大口吸气的时候,喉咙深处跟胸腔一阵阵的发疼。小阳知道他这是累狠了,休息一下就好。
  ☆、第七十八章 召唤
  黎爹他们赶到医馆的时候,黎小阳才从地上站起来。虽说四肢仍虚软无力,但勉强能走路了。周婶子恰好就在那时候出来,赶紧把黎爹他们带到了黎小暖暂住的院子里。
  黎小暖那院子,就在芙薇院旁边。隔了一个小花园跟两面围墙,但一个属外院,一个是内院。这是靖王要求的,他觉得有必要保证黎小暖的安危。因他手下回报,有人正在外面盯着黎家的人呢。
  虽说来人是卫府的,但靖王还是不敢放松警惕。毕竟那航海图的事情,很有可能已遭到泄漏。到时,黎家的人都将陷入危险之中。
  所以,在他将事情查明之前,就只能派人将黎家的人保护起来了。再者,黎小暖之所以会那样,其实跟他脱不了关系。
  因听说卫府有人出来作怪,卫昱就回去了。戚霁刚从斐霏那将情况了解清楚,此刻正在跟靖王回报。
  “听说是家里人将庚帖偷了,然后随便给她定了人家。不过,我相信她醒来后,自有对付那家人的方法。”
  靖王却不同意戚霁的说法:“按我说,那丫头醒来八成直接闹到偷庚帖的人那里,勒令他们去退亲。若是不按她说的办,那丫头肯定会闹到公堂上。”
  戚霁一想,黎小暖还真能干出这事来:“她为何这么相信衙门?她怎么就不跟别的人一样,害怕衙门呢?”
  靖王也百思不得其解。但太祖皇帝的宗训上有录:国既有法可依,那民众便能信法,依法,护法。等那天,民众不再害怕执法衙门,那么律法便成了民众的倚仗。也只有到那时,法制社会才能真正形成。
  那是太祖皇帝建国时的理想,也是留给后世子孙的课业。黎小暖的所作所为,不正与太祖皇帝所说的相谋合。那是个受法律制约的自由平等的法治社会。
  “你别忘了,她曾与太祖皇帝去过同一个地方。而太祖皇帝留下的手札中,也详细描述了自由平等的法制社会的情景。至今,宗训上仍有这个遗训。只是后来的帝王都不好此道罢了。”
  戚霁在京城时,也认得皇家子弟,因此对于太祖皇帝的事情,知道的还是挺全的。
  “我原以为,那是太祖皇帝的突发奇想。如今看来,在我们所不知道的地方,还真存在那样的国度。”
  靖王却想的是另一件事:“她说那样的人不少,只是他们比她更会审时度势,更会隐藏罢了。若真是那样,说不定像太祖皇帝那样的奇才,此刻就隐藏在祁宋的某一个地方,随时对那个位置虎视眈眈。一想到这,我就觉得如芒在背。”
  戚霁一想,也觉得有点心惊。但他还是理性的分析到:“据太祖皇帝的手札记载,当初太祖皇帝并不想登上那个位置。但时事造就了他。如今,正值和平盛世,应该不会有人敢出来造反才是。”
  靖王首肯戚霁的说法,但还是担忧:“就怕那人不是正人君子。别忘了人心不古,权欲迷人眼。如今,我就想跟黎小暖多了解些那个世界的事情,以防那样的人造了势,我们没有招架之力。”
  想到黎小暖目前的情况,戚霁面色稍沉。他闷声到:“以我对黎姑娘的了解,她只怕连半个字都不肯再透露了。想从她嘴里撬出东西,恐怕有些难。”
  靖王深感同意:“是要费些力气。若做法不当,说不定那丫头会直接舍命抗议。唯一能牵制她的,也只有她的家人而已。”
  那边,靖王跟戚霁正商量着,该怎样从黎小暖这得到更多关于现代的信息。这边,黎家人守在黎小暖床边,正声声召唤着她。
  周婶黄婶在一边低头抹泪。苏氏坐在床沿,拉着黎小暖的手,缓缓的说着话。只是黎小暖半点反应也没有,仍然面无人色的躺着。若不是胸口仍有起伏,身上尚且温热,黎家人还真不敢相信黎小暖还活着。
  而此时的黎小暖,正在跟原主,真正的黎小暖进行会谈。
  “姐姐,你为什么要给他们带去那么大的麻烦,为什么?”
  面对原主的控诉,黎小暖心虚的说到:“对不起,是我想得不周到,是我错了。我会想办法解决的,真的。”
  原主幽幽叹了口气,说到:“姐姐,当初我是相信你有些本事,才把家人托付给你的。但我跟了你好几个月,才发现你并不适合这里。可惜我的寿元已尽,不然我肯定会活回去。”
  黎小暖有些忧伤,夺人真身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她开口问到:“若是我自愿将身体还给你,然后替代你去阴间呢,这样能不能行啊?”
  原主皱起她那几欲透明的眉头,摇摇几乎看不见的脑袋道:“不行的。你之所以会附在我身上,那都是上天意安排。不过,我想趁着被拉进地府之前,回去跟家人告个别。姐姐能答应我吗?”
  这身体本就是她的,黎小暖当然不会拒绝。她提议到:“若是你真活回去了,就别再出来了。我相信上天不会苛待你的。至于目前的困境,我现在就告诉你解决的办法。”
  原主只是定定的看着黎小暖,即不说答应,也不出声反对。黎小暖只当她是默认了,便将解决之法详尽的说了出来。遇到原主可能听不懂的地方,黎小暖会解释得非常清楚。
  等黎小暖说完,原主才说到:“你所生活的那个地方,我去过了。那里很好,我很喜欢。”
  这句没头没尾的话,听得黎小暖莫名其妙:“是啊,那里是很好。但阴暗的地方也很多的。”
  原主没有顺着黎小暖的话说下去:“子时的时候,我会回到身体里。你就守在这,哪里也别去。”
  说完这句话,原主便不再出声。就算黎小暖找话跟她说,她也半个字不吐。她就那样静静的飘着,低头看脚下。
  黎小暖屋内,一家人仍不遗余力的叫唤黎小暖。黎爹毕竟是伤病员,已经躺到了屏风后的榻上。苏氏也有不适,被强行按在黎小暖床上同卧。
  小阳跟小刚一个劲的找话题,想将黎小暖刺激醒来。子时的更声敲响,床上的黎小暖陡然睁开双眼。只是那眼神,怎么看怎么渗人。
  ☆、第七十九章 被告了
  黎小暖醒了,各方皆喜。虽然总觉得她哪里怪怪的,但没人怀疑她不是黎小暖。醒来后的黎小暖,只是喝了一杯水,就让小阳兄弟休息去了。
  因为见姐姐醒来,小阳兄弟都放心了。因此,两人也都没拒绝,扶上黎爹到旁边的房间休息去了。
  黎小暖翻身,抱住苏氏,寻了个舒适的姿势,也陷入梦乡。苏氏抚着黎小暖的头发,抹了两下眼泪,也拥着她睡着了。
  大家都熟睡的时候,黎小暖却睁开了眼。就着昏黄的灯光,她仔细端详苏氏。那眼神里,有痛苦,有悔恨,有疼惜,也有浓到化不开的孺慕之情。
  苏氏鬓角的白发,就像霉斑一样,怎样都除不掉。暗黄的脸色中,已经透出了一丝粉红。这是苏氏身体有所好转的信号。只是眼角的皱纹,深得能夹死蚊子。
  那自小就有的耳洞,已经有合上的迹象。黎小暖想,哪天一定要给苏氏买些首饰,让她也能在那些妇人面前昂首挺胸一回。
  盛夏的夜晚,折腾了一天的苏氏身上散发出浓浓的汗酸味。黎小暖却觉得这味道闻起来万分安心。她轻轻地将头靠在苏氏的肩膀上,满足的睡去。
  次日一早,斐霏便带上药箱,来为黎小暖复诊。得知她昨夜已经醒来,斐霏就笑了。号完脉,斐霏重新开了两副药,交代他们:
  “黎姑娘身体已无大碍,只是脉象仍弱些,得好好休息。这两副药是治风寒的。”
  听到黎小暖没事,黎家的人都非常开心。征得斐霏的同意后,大家便开始收拾回家。只是收拾的空当,大家看着黎小暖几度欲言又止,显得有些怪异。
  不过此时,黎小暖的注意力明显不在他们身上,所以没有发现不妥。强忍着咽喉的疼痛,捏着堵塞的鼻子,黎小暖想先去见见靖王。
  “小暖啊,要不你还是先留在医馆吧。等身体好些,你再回家也行。”苏氏见状,便提议到。
  小阳也连声附和:“对啊,姐,你就先留下呗。反正也不用花咱的银子。”
  正想着该怎么跟靖王谈判的黎小暖,完全没注意到苏氏跟黎小阳紧张的看向她的小眼神。她哑着声回到:“不就是小伤风嘛,住什么医馆。别忘了,那些人可都还惦记着之前那事呢。”
  这话说的苏氏他们都没了声。只是一想到下聘那件糟心事,他们又不忍心让黎小暖回去面对。昨日下午来得匆忙,也不知道那些人怎么样了。
  “小阳,你去问问小戚大夫,我能不能见见王~啊不,是靖大夫。告诉他我现在想见见靖大夫。”见他们都没有出声反对,黎小暖便让小阳去办事。
  小阳放下手上的药包,应声出去。才到门外,就见有戚家的丫鬟进来。那丫鬟见了小阳就说:“黎公子,外面有人找你们,说是你们家亲戚。好像是二婶三叔什么的。”
  他们怎么来了?黎小阳谢过那丫鬟,带着疑惑,又反身回屋。
  “爹,娘,二婶他们来了,我出去看看。你们先在这等着,待会我再进来。”
  黎爹苏氏赶紧催他:“去吧,若他们是来看你姐的,就让他们等会。等我们出去了一起回家。”
  苏氏话中的含义,小阳听出来了。他跟黎小暖说:“姐,我先出去看看二婶他们,靖大夫那,我让医馆里的小丫鬟去问了。”
  黎小暖点头,眼神示意小阳快出去。小阳走后,黎小暖才哑声问黎爹他们:“爹,娘,你们让人通知我二婶他们啦?”
  黎爹摇头,苏氏则说:“哪有啊。你二叔不还住在医馆里嘛,他们应该是来看你二叔的时候正好听说你的事吧。”
  这说法也通,黎小暖便不再追问。她的喉咙很痛,并不想多说话。她得留点力气,待会好跟靖王说道说道。
  小阳出去一刻钟后,就有小丫鬟来回话:“公子说靖大夫这两天出门去了,让姑娘先回家。”
  出门了,还是在这空当?看来靖王是在躲着自己呢。也罢,可能两天后话就更好说开些。正想跟苏氏他们说先回去,小刚就跑了进来,一路嚷嚷到:
  “姐,有人把我们都告到公堂上了,说我们骗婚。”
  黎小暖蹙眉,都是些什么事呀。骗婚这种梗,是哪个赖到他们身上来的?
  “怎么回事啊,谁骗婚啦?娘,你给小阳定了人家?”
  “没有没有,不是小阳。”苏氏看看黎小暖,又看看黎爹。这件事,她真没法说出口,怕黎小暖伤心。
  黎小暖见状,吃力的对黎爹说:“爹,你来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黎爹几欲张口言语,都没吱出一声。小刚在一边看得心急,不管不顾说到:“姐,你被奶奶他们卖了。你跟哥的庚帖不知什么时候让他们拿走了。如今跟你定亲的那家人,正拿着婚书到衙门告我们呢。说我们家拿死人骗婚。”
  闻言,黎小暖心下惊惶。真是一群可耻的混蛋。当初以为是一家人,只要将误会解开了,就能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聊天吃饭。现在看来,有些人的本质就是那样,别管有没有误会。
  “爹,这事若真是奶奶他们干的,你会怎么做?”黎小暖哑声问沉脸坐在一边的黎爹。
  没等黎爹回答,苏氏就冲他嚷开了:“我要跟你和离,孩子我带走。你们家那些人,我是一天都不想跟他们有牵扯了。你赶紧跟我上衙门写和离书去。”
  黎小暖费劲在一边劝苏氏:“娘,你先别急。这件事,咱听爹的。相信爹他会有办法将事情办好。若不然,我们到时候再跟你一起走。小刚,你说对不对?”
  小刚在一边可劲点头,连声道:“嗳,娘,咱听爹的。爹是当家人,爹一定有办法解决的。”
  黎小暖之所以会这么说,不过是想给黎爹表现的机会罢了。当初发生了什么事,无论黎小暖怎么打听,大家就是不愿说。村中的老人,对这件事也是支支吾吾,说不出确切的理由来。
  既然如此,就让黎爹自己去面对吧。这么多年过去,再深的误会也到了解开的时候了。
  ☆、第八十章 感悟
  拿着收拾好的药包等物,黎小暖一行人出了医馆。医馆外面,三叔跟二婶正焦急的等着。
  见到黎小暖,二婶唐氏担忧的上前搀扶,说:“小暖啊,这可得怎么办好咯?你奶奶那是把事情都推了个一干二净,你四婶干脆就躲在娘家,连面都不露。”
  黎小暖朝唐氏笑笑,扯着沙哑的嗓音道:“二婶别急,事情都闹到衙门了,总能找出始作俑者的。”
  唐氏听黎小暖的嗓音不对,就紧张的问:“大嫂,小暖这身子没事吧?怎么又病倒了呢?”
  苏氏牵牵唇,终是没扯出笑颜,只得苦着脸道:“这孩子是被累垮了,偏还出来这些糟心事,能不生病嘛。”
  这时,一直没出声的三叔黎大建说了:“大哥,那家人我去查了一下,发现有些不对头。本想今天就来跟你们说说,谁知道人家竟然就把你们给告了。”
  小阳最性急,直问:“三叔,那家人是不是很不好呀?”
  三叔点头,黑沉着脸说到:“那家人简直是太糟了,不知道四弟妹是怎么找的人家。我打听到那家的婆子最会磋磨儿媳妇了,特别是四子的媳妇,都磨死两个了。”
  苏氏啊的一声,惊叫到:“小暖就是定给那四子的。原来她四婶这么恶毒,竟然想让我小暖去送死。”
  因此时正在大街上,离医馆只有一小段距离。所以,苏氏一喊出声,就引来街上众人的围观。见状,黎小暖劝道:“咱先回去再说吧,这里讲话不方便。”
  几人应下,小阳直接拦了一辆过路的空马车,将黎小暖跟黎爹扶上车。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一行人便回到了黎家。
  黎家的院门没锁,大家就直接进去了。堂屋里,鱼婆婆正坐着选麦种。见黎小暖一行人进屋,就放下笸箩问到:“怎么回来啦?小暖没事了吧?”
  苏氏上前扶着鱼婆婆重新坐下,答道:“小暖没事,就是伤寒了。婶子,您怎么在这呀?”
  鱼婆婆重新拿起笸箩,一边选麦种,一边说:“你们昨天走的时候,不是让我帮忙守着房子嘛。他周婶子从医馆回来的时候,见有人一直在门外转悠,我干脆就住进来了。”
  黎爹端起小阳倒来的凉白开,喝了两口问到:“他婶子有没有看清是哪个人?是不是那家的人没走啊?”
  鱼婆婆摇头,仍旧选着麦种,说到:“是不认得的人,看样子不像那家来的人。他婶子回来的时候,惊到了他,他就朝村西边去了。说瞧着他有些面善,就是想不起在哪见过。”
  “会不会是村里谁家的亲戚呀?那人年轻吗?”苏氏问。
  鱼婆婆答:“他黄婶子说没看得清楚,倒是他周婶说那小伙还挺俊的。我猜想,他应该是个漂亮的小伙。”
  苏氏点头便不再问,招呼唐氏跟她做午饭去了。三叔黎大建找了凳子坐下,开始将打听到的事情慢慢讲来。黎爹还有小阳边听边问。鱼婆婆安静的听着,就是手上的活计没在动过。
  黎小暖躺在自己屋里,闭眼想着计策。这一次的事件跟之前王家的不同,王家的婚书没有登记造册,双方签了退婚书就算了了。
  但那李家的事已经闹上衙门,便不会轻易善了。即使真把偷更帖的人揪出来,只要定下亲事的人是老太太,最后承担责任的,还得是黎小暖一家。
  堂屋里,鱼婆婆叹声对黎爹道:“真不知道你们一家子怎么就弄成这样了。那老四家的,以前看着柔声细语,一副贤妻良母的样,怎么就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呢。”
  黎爹诺诺不言,气短无奈。
  三叔黎大建却是个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