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剩女田园风-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黎家收获了不少的农家肥,全都沤到了荒地那边去了。
  “今年的肥料足,咱家的麦子收成应该能好些。”黎爹总是笑呵呵的说到。
  提起荒地那边,黎小暖便想到了之前让小阳建造的那些项目,也不知道建成了没有。
  “小阳,荒地那边的小水塘,还有荷田都弄好了吗?”黎小暖问到。
  “姐姐,我正要跟你说这件事呢。我把你留下的那三十多亩荒地都开了,除了十亩用来建阁楼廊亭之外,其他的都挖成了荷田。”小阳一脸灿烂的笑,看得黎小暖也跟着愉悦。
  “我可得去看看。我好久没去那塘边了,觉得很是想念呢。”黎小暖便笑道。
  “去吧去吧,我前几日路过那里,见水塘里多了许多的鱼儿。”黎爹呵呵笑道。
  “姐,我也要去,忆楼也去。我这几天没让他睡觉,他就烦躁。我正好带他去看看风景。”小刚在一边抱着黎小暖的胳膊道。
  “小刚,你都十二岁了,怎么还跟个不懂事的孩子一般,也不怕让人看了笑话。”苏氏虽然是在说教小刚,但她眼中满满的宠溺却一点也没掩藏。
  “娘,这不是才翻年嘛。我离十二周岁还差八个多月呢。”小刚嘟嘟嘴,但还是听话的放开了黎小暖的胳膊。
  忆楼坐在一边的椅子上打瞌睡,闻言倒是清醒的说了一句:“你就是没出息,爱撒娇。”
  忆楼的声音清清脆脆,带着一股慵懒,让人听了全身舒泰。
  小刚笑嘻嘻的看着窝在椅子中的忆楼,上前拉了他就往外走:“忆楼,我记得咱昨日还跟周蛋蛋约好,要一起去东山脚玩儿呢。”
  忆楼被动的让小刚牵起,闻言却是一把抓住了椅背,连连说到:“小刚哥哥,我就不去了,我要在家陪小暖姐姐咧。”
  说着,忆楼便向黎小暖投来求助的目光。
  黎小暖看着忆楼那深邃的大眼睛,有些不忍的劝小刚:“小刚啊,你就让忆楼在家吧。”
  忆楼赶紧点头,感激的用水波潋滟的双眸向黎小暖投来一眼。
  那一眼,让黎小暖觉得甚是有风情。
  额~“风情”这一词用在一个男孩身上,确实不太妥当。
  可黎小暖就是觉得有风情,换个别的词都不足以描述那一回眸的韵味啊。
  “姐,你不懂。这是男人之间的事情,你们都别管。这个没出息的人,我非得好好的调教他不可。”小刚一点也不妥协,愣是将忆楼跟椅子往前带了几步。
  没办法,忆楼只好放开椅子,不情不愿的让小刚给拉了出去。
  苏氏在他们身后看得直摇头,说:“我瞧着忆楼那孩子,确实跟别的男孩不一样。总觉得他有些娇气,总不愿意跟男孩混在一起玩耍。”
  黎小暖看着一脸苦大仇深的跟着小刚往门口挪的忆楼,回到:“娘,忆楼以前只见过他爹娘,只跟他爹娘相处。来到这陌生的地方,有些放不开也是正常的。”
  待到了午后,小刚跟忆楼便拥着黎小暖往荒地那边去了。
  如今黎小暖的身份不同了,出门总是要带上一些人的。用金嬷嬷的话来说,这就是郡主的排场。
  于是,黎小暖便带着五六个护卫,跟一个婆子,两个丫头,一起步行去了荒地那里。
  其实,总是说荒地荒地的,大家都觉得很别扭。
  黎小暖心想,就给那一片地方起个名字算了。
  于是,聚乐园就这么诞生了。乐通悦,是指欢趣的意思。
  从村道上过来,最先见到的,就是那口小水塘。说是小水塘,其实也有一亩多宽。
  只不过相比起村中那口大水塘,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村中那口大水塘,可有二十几亩之广呢。因是纯天然的大水湖,还是处在新旧两个周村之间,那个湖便被命名为双周湖。
  至于黎家的那口小山塘,因为面积小,还显得有些狭长,便被念了几天书的小阳命名为临渊池。
  为此,黎小暖可是妥妥的笑了好几天。因为她想到了“临渊羡鱼”那个典故。
  确实,临渊池里,有许多自由游弋的小鱼儿,实在是令人钦羡。
  池边有几株垂柳,已然开始焕发新生。春风拂过,那枝条就微微摆动。
  “这儿到了夏日,肯定是非常的凉爽舒适的。就是这满眼的苍翠,也令人心驰神往。”难得的,田头领说了这么一句有情调的话来。
  金嬷嬷掩嘴一笑,说:“田护卫这学问还没丢下呢。可见你还是比较喜欢读书的。”
  “是啊,当个读书人,每日里赏景吟诗,悲春伤秋,耍几句嘴皮子,便能挥洒豪情。不像现在,终日里都绷着皮囊,就怕一个疏忽,就命丧于他人刀口之下。”田护卫如是说到。
  “唉,都是那汪氏造的孽呀。”金嬷嬷叹息一声道。(未完待续。)
  ☆、第三零八章 故作不知
  一旁的黎小暖一听,便知道他们所说的汪氏就是那个前皇后。
  只不过,她没有插嘴问。汪氏作下的孽何其多,一桩桩一件件的,坐下来数个三五天也不一定能数得完。
  从他们的谈话中便可得知,这位田护卫,也曾是受汪氏迫害的人之一。
  “姐姐,你快来看看,这水池里有小乌龟。”黎小暖正在感慨世情,就听小刚叫道。
  小乌龟呀?这可是好东西。
  先不说什么祥瑞之类,就单说乌龟的营养价值,那便非常的诱人了。
  “小暖姐姐,还不只一只呢,我们看见了三只小乌龟。”忆楼兴奋的叫道。
  似乎,来到周村以后,忆楼便对所有的东西都产生了兴趣。
  黎小暖三两步走上前,看着那被小刚用小树枝拨到水里的小龟,觉得心情瞬间便轻松了不少。
  这些日子,她除了应对各路上门的亲戚贵妇,便已经觉得心烦不已。
  再加上那个生死未卜的卫昱,黎小暖可谓是身心疲惫啊。
  卫昱那一头还没有消息,城里的卫府就派人来传话了。说是卫家的大公子已经在京城说了一门亲事,往后便不再回府城来了。让黎小暖闲暇之余,多多照应一下宾至如归。
  说白了,就是想让黎小暖帮着照拂宾至如归。免得山高皇帝远,宾至如归出了什么事,卫家的人来不及到场处理罢了。
  同传话的人一起来的,还有一份让利书。说是今后府城宾至如归的二成纯利,便是黎小暖的了。
  这是开工资让黎小暖当个甩手掌柜呗。
  这样也不错。借出个名头,便能坐享分红,确实是赚了。
  “如今天气还这般冷,乌龟怎么就出来了呢?”黎小暖奇怪的问。
  虽说南方的春天总是比北方来得早,但春寒料峭在南方也是适用的。就算再有两天就算二月,但湿寒的气息仍没有消去。
  “郡主,可能你们生活在这里习惯了,便不觉得回暖。我们这些人,都觉得这几日已经足够暖和了。”金嬷嬷笑容和煦,面上不复之前的严肃。
  “是啊,这里的确够暖和。就连大冬日的,也是满目苍翠。只是,这里的气候潮了一些。”田护卫也道。
  南方的天气回暖,往往伴随着的,就是各种湿潮。总是到处湿润润的,衣裳也晒不干,冷硬的石子地面都会凝结上一层水珠,就连干的衣裳被褥都会发臭发霉。
  “这两天是潮了一点。等回去,我让人帮你们的屋烧点艾草熏熏。顺便让厨房煮点薏米红小豆粥,让大家都喝喝。若是大家受得住,每日早上嚼点姜片吧。”这是南方人常常用来对付湿气的方法。
  “还是郡主想得周到,回去我就让他们着手去办。”金嬷嬷说着,也在池边站下,看了看那在水中伸展四肢漂浮着的小龟。
  如今的金嬷嬷,已然有了点黎家内管家的架势,将她带来的人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郡主是想把这地方当成别院来住?”田护卫观赏了一周,见、池边已经建好了楼阁廊亭,便问。
  黎小暖欣慰的看着那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回:“并不是。我是打算将这里当成赚银子的场所。看那些被开出来的浅水池,那里,都是要种上何莲等水生花儿的。”
  “不可!”金嬷嬷一听,便出声制止道,“郡主,您是有身份的人,怎可行那商贾之事。这样做,对皇后娘娘不敬。”
  黎小暖却不以为然:“嬷嬷,就算是京城的权贵之女,他们的陪嫁也少不了铺子这些。那些,可不都是商贾营生?我打算这事的时候,还只是个贫家女呢。再者说了,这些不过是黎家的营生,并不只是我一人的。”
  金嬷嬷张嘴还待再劝。但她忆及来之前,皇帝跟皇后交代她的事,便聪明的闭上了嘴。
  田护卫身负着跟金嬷嬷一样的使命。因而,他看到金嬷嬷这个样子之后,便出声道:“郡主打算何时教导我们那些文字?”
  没错,这一次来的大多数人,就是跟着来学习黎小暖的那些简体字、阿拉伯数字,以及英文字母的。
  “这件事急不来。相信金嬷嬷也看到了。自打回到家中之后,我便抓紧了所有的闲暇时间,编写教程。”黎小暖现在连汉语拼音都拿出来用上了。
  “金嬷嬷,田护卫,我觉得这些东西,你们未必能学得好。但若是孩子,说不定能学得快些。”黎小暖打算让大宝二宝跟着学。
  “郡主可有这方面的人选?”田护卫问。
  这些事,其实都是男人的事(年代如此)。也因此,金嬷嬷一般不出声插话。
  “是有几个人选。你们也可以上书给皇上跟娘娘,问他们可能派些孩子来一起学。”黎小暖想的是,她选中的孩子断不能入宫。
  不过,若是有皇帝跟皇后亲自选来的孩子,那她就不必为她所选中的孩子担忧了。
  黎小暖也知道,皇帝想将这一门知识当作皇家密学。但是,黎小暖可不打算顺了皇帝的意。
  怎么说呢。如今,许多人都知道,黎小暖对那些知识了如指掌。倘若以后,有了那居心叵测的人,为了那些个东西便对她出手,可不是麻烦得很。
  更何况,如今的祁宋形式还如此的严峻。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派遣了如此多的奸细混进祁宋,可见那幕后之人筹划得多精密。
  若是一个不慎,祁宋很可能就要乱了。到时候,黎小暖这个精通皇宫里太祖皇帝遗留手稿文字的人,很可能会被各国争相抢夺。
  到时候,黎家肯定是要遭殃的。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黎小暖只好当作不明皇帝的深意,着手教导更多的人简体字等东西。
  田护卫诧异的看了黎小暖一眼。他自认为黎小暖并非那愚笨之人,猜不到皇帝的心思。
  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黎小暖便不再细说,而是带着小刚跟忆楼沿着荒山走了一遍。
  那些挖开的浅水池,里面除了澄澈的溪水外,还撒了好些的石灰跟肥料,为的是消毒跟肥地。
  “这些浅塘,再过一月半月的,便能种藕了。”黎小暖对两小的说到。
  “姐姐,我们家的麦子也返青了。今年,我们要多留些麦子,我想吃饼子、包子、饺子跟油炸会。”小刚一边指着不远处的麦地,兴奋的说到。
  “小刚哥哥,你不喜欢吃面吗?每年我过生,我娘都会煮一碗面给我吃,里面还打个鸡蛋。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忆楼向往的说到。
  黎小暖看着忆楼那眼中不自然流露出来的哀伤,觉得有些难受。待要说些安慰的话来,就听小刚叫道:
  “姐姐,你看,那是大宝二宝,还有他们的娘咧。还有四个孩子,不知道是谁。他们在我们家麦地里除草。”(未完待续。)
  ☆、第三零九章 二月二
  黎小暖一行人走到麦地那边一看,果然真是二宝娘带着几个孩子在锄草。
  “婶子,这才开春,草芽刚刚才发,不着急锄草的。你怎么带着孩子们过来劳作了呢?”黎小暖诧异的问道。
  “郡主,你给了我们一家子活路,我们没什么能报答郡主的。我这个没用的,就只能帮郡主家干些活。”二宝娘站在地头,紧张的揪着衣角。
  在二宝娘身后,四个面黄肌瘦的孩子,也惶恐的手牵着手,不知所措。
  大宝二宝倒是没用拘束,早就跑过去跟小刚还有忆楼叽叽喳喳的说着话了。
  见二宝娘坚持要锄草,黎小暖便没有再劝。
  若是这样能让二宝娘还有那四个孩子心中宽慰些也好。
  “那婶子悠着点力。你身子还不大好,孩子们也都年幼,别累坏了。等过一阵,我替你找份工。”黎小暖温声道。
  “嗳嗳,那我就先谢过郡主了。我这就先去锄草了,郡主慢慢逛。”二宝娘说完,头也不敢抬的就回到地里去了。
  那四个孩子紧随其后,也都自觉的拿起小锄头。
  四个孩子,最大的不过十二岁,最小的,也不过五岁。但他们都乖巧得很,看得黎小暖一行人不胜唏嘘。
  一想到那四个孩子的爹娘爷奶,黎小暖就满心的不得劲,遂带着人回了家。
  日子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周柳飞成亲的日子。
  二月二,龙抬头,是个大吉之日。
  这一日,春闱在京城拉开了序幕。这一日,周柳飞从刚刚建成的楚家,娶回了自己的心上人楚熏儿。
  回到村里之后,黎小暖便没再见过楚熏儿。
  或许是遭遇了这场灾难,楚熏儿一下子长大了,也或许是楚熏儿介怀黎小暖跟周柳飞曾经的过往。
  不然,以楚熏儿的性子,就算黎小暖被封为公主,她也是不在意的。
  不管怎么样,周柳飞成亲这一日,黎小暖定是要到场的。
  就凭鱼婆婆跟黎家的关系,黎家的人就必须到场帮忙。
  当然,也有些人认为黎小暖来。
  但那些人都不敢当黎小暖的面质疑,毕竟黎小暖的郡主身份在那。
  不过,他们看向黎小暖的眼神很不自在就对了。
  当然,对于那些怪异的目光,黎小暖一概不理会。
  她问心无愧,坦坦荡荡,无需回避。
  然而,就算黎小暖不在意自己那个挂名的郡主身份,村里的人还是很介意的。
  特别是周氏族老人们。
  他们先前就对黎小暖的世外桃源计划很是满意,也在鼓动村里的人一起建设美丽周村。
  可惜,有不少的人认为这是在瞎折腾,愣是劝说大家伙不要随意动用族中的银钱。
  当然,他认为,当初黎小暖划给村里的一万两银子,还有赵忘川临去前交给里正的两万两银子,都是村中的公共资金。
  那些银子,若是不用来瞎折腾,那到年的时候,大家就能分了一部分。
  毕竟村中有规矩,凡是村中的公用资金超过一万两,那村里的每家每户便能平分超过的那部分。
  至于那些人的狭隘想法,族老当中也是有人赞成的。
  但是,有远见的人毕竟多些。
  先不说这邕州府处在亚热带地区,各种水果吃食丰富不说,就说这里的气候,那是最养人不过了。
  若是这周村被建成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那么便会吸引来不少的人游览小居。
  再者说了,黎家的庄园计划,那些族老也是都看过的。
  到时候,那些个游客,便能直接从村里购买土产返乡,岂不是省事得很。
  还有就是,黎小暖临去京城之前,交给那几户人家的花生,可是个好东西。
  到时候,说不得他们村就会成为花生种植村,比别的地方占了先机。
  那些个商人,可不是最先跟他们合作买卖嘛。
  再有就是,那个粉条厂,也是只有周村有的。制作粉条的技术,绝不外传。
  只是现在那个什么蕉芋还没得到大量的种植,一切都还没成型。
  也不怪那些眼皮子浅的人会有私分银钱的想法。实在是黎小暖提出的这些计划,就跟画大饼一样,没一个能直接带来效益的。
  好在,黎家跟赵家在构建新村的这项工程上,出了大头。
  眼见黎家的那个聚乐园已经初见雏形,村里的好些人便有了信心。
  加上之前黎小暖让那些人家种植辣椒,都赚了一笔小钱,村里的人就更是相信黎家了。
  虽说那辣椒,惹来了不少的麻烦。但不难看出,那些种了辣椒的人家,还是很高兴的。
  更何况,如今辣已然成为了贵族们厨房里的必备调料。
  听说,皇宫里也开始使用辣椒制作菜肴了。
  照这么看来,未来的几年,辣椒的价格跟市场还是非常喜人的。
  只不知,黎家还愿不愿带着大家一起种植辣椒。
  “小暖姐姐,我刚刚在那边席上听到周二叔家的婶子跟人家说,要上门求你带他们家种辣椒咧。”周菁菁从外头进来,神神秘秘的说到。
  黎小暖被当成神一样,安置在后院的一个小偏厅内。除了喝茶吃点心,就什么也不用干了。
  倒是黎小暖身边伺候的丫头们,被派遣出去帮忙了。
  当然,金嬷嬷还有另外两个大丫鬟还是侍奉在左右的。
  “哦?他们怎么想起要一起种辣椒来了。我记得当初他们嫌弃得很,说是这些东西都是灾祸。”黎小暖确实不愿再与那些个见风使舵的人再多接触。
  再者说了,黎家如今新开出来的荒地,用来种植辣椒的话,便能正常供应给府城跟京城。
  “还不是见你如今得了势,我们这些当初跟着你一起种辣椒的人家,都赚了一笔银子,那些人便眼红了呗。”周菁菁翻了翻白眼,嘟嘴道。
  黎小暖觉得,辣椒这种东西,多种点也没事。不过,她现在还不打算那么快松口。
  毕竟,有的人就喜欢顺着杆子往上爬,得寸进尺。
  就算是要发展全民种辣椒,黎小暖还是要吊一吊那些人。只有得来不易的东西,他们才会珍惜。
  再有就是:升米恩,斗米仇。
  就算是给予,也得掌握好方法,不然容易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菁菁,你们按着我说的法子择好花生了没有?再过半个月,咱就可以种花生了哦。”不再纠缠于那些烦人的话题,黎小暖问。
  周菁菁对于这个即将种植的新物种非常的满意,便兴致勃勃的回到:“嗳,都选好了。前儿日头好的时候,我娘还拿出来晒了晒。”
  “那些干瘪的小花生呢,你们扔了?”黎小暖当初忘了交代他们,那些长相不好的花生,他们可以炒来吃。
  “没有扔。我娘说了,花生本就是稀罕物,便是那些干瘪的花生,种出来的也还是花生,不让丢。”周菁菁很是慎重的说到。
  黎小暖愕然,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才好。
  但是,农家人的心思,不外乎是:能种得出东西来的,就算是再差劲的种子,都不能浪费掉。
  “菁菁,你回去让大家都把那些被挑出来的花生炒了吃吧。要不你们每天生嚼几粒也成。”黎小暖认为,推广种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此,那些干瘪的花生,并不能多增加多少收成。不过倒是可以让那几户人家先尝尝味儿。(未完待续。)
  ☆、第三一零章 边关的消息
  周柳飞成亲了,日子过得甜蜜而美好,连带着鱼婆婆的气色也好上不少。
  每一次鱼婆婆来黎家闲聊,都会合不拢嘴的说到:“哎哟哟,可算是去了我一块心病了。我现在就等着抱重孙子啦。”
  黎小暖观其颜色,便可感受到鱼婆婆的心情在飞扬。
  就好似绝望的人生迎来了曙光,复又充满了希望跟生机一般。
  婚后的周柳飞非常的勤奋,不仅将自家的地,和鱼婆婆家的地都收拾的妥妥帖帖的,还趁空进山打猎。
  当然,作为大舅子的楚二公子,自然是要跟随其左右,学习这些农夫的本领的。
  再有就是,楚熏儿也放下了身段,穿上了粗布衣裳,也跟着鱼婆婆进进出出。
  她要么去地里给周柳飞和楚二公子送饭菜,或是在地里帮着点种。
  总之,春播就这么热热闹闹的过去了。
  期间,楚熏儿跟黎小暖碰上过两次面。但楚熏儿每一次都是淡淡的,只是客气的打了招呼就走。
  但黎小暖能从楚熏儿那藏不住事儿的面上看出,楚熏儿是真的淡然,不是出于别的原因。
  大概是身份的转变,让她成长了吧、
  如今,黎小暖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人。所以楚熏儿就想通了,也没做出巴结纠缠的举动来。
  看来,这一场变故,变的可不止是朝局,还有人心。
  想当初,楚熏儿是怎样一个娇蛮霸道的主,如今居然甘愿当个辛苦劳作的农妇来了。
  春播结束了,但周村的建设仍在继续。
  黎小暖心想,有人喜欢听那雨打芭蕉的声音,他们自然也要在村里种植一些芭蕉树的。
  当然,香蕉也是要种的。香蕉的植株比较矮小,可以种在房檐屋舍边上。
  但芭蕉树则不同。芭蕉高壮了许多,所以要种得离屋子远一些。免得哪天刮大风,把树吹倒了压房子。
  由于芭蕉树高直,叶大而苍翠。村里的人一致决定,在村口到官道上的那一段路上,两边都种上一排芭蕉树。
  至于芭蕉树下,就可以插种别的花草。
  朱槿花是本地最常见的花儿。因此,村里的人便在芭蕉树下插上了朱槿花。朱槿花之间,他们零星的种上了木棉树。
  黎小暖最是喜欢木棉的。特别是每年春天木棉开花的时候。那火红的木棉花,总是难得的一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