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重生小地主-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学堂里,除了先生和学生,并没打算再另外请人。学堂里打扫、烧水啥的这些杂事,到时候都由学生来轮流着做。学堂学费低,可不养懒人,从这学堂出去的,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桌椅的活计。是给我三伯包了。另外就剩开春要建房的活计了,这个老宅这边谁要愿意去帮工,那就去。到时候十里八村来帮工的人肯定不少。”
五郎将计划和连老爷子都说了,显然,老宅要真想去积阴德,那只能是建房的时候去帮工。这个帮工自然没有工钱,盖房子是费力气的活。
“这样……”连老爷子就踌躇起来,连着看了五郎好几眼。五郎说话滴水不漏。往往一开口,就将他的话都堵在嘴里说不出来。
“给小孩子启蒙,也不一定非要多高的学问吧。……你大伯他是个秀才,咳咳,他做了好些年的秀才,也读了一肚子的书。哎。我知道,这事我就不提了。不提了。可还有继祖,继祖身上没啥罪过,那就是被连累的。”
“老四,你也是看着继祖长大的。他除了不能干庄稼地里的活之外,别的方面,可是个好孩子。不跟人拌嘴,也从不惹祸。他念了好些年的书,也是个童生来着。咱这县里,能考上童生的人,那也是数的过来的。老四,你看,能不能,让继祖上你那学堂里,帮着给孩子们启启蒙?”连老爷子小心而期待地看着连守信。
“爹,”连守信为难地看了连老爷子一眼,“你老的心情我懂。可是……咱也得……办学堂这是个大事,到时候不知道多少眼睛瞅着,咱都小心再小心,不能让人挑出半点错来。……继祖是个好孩子,可、可……人言可畏啊。”
“是啊,爷,你过去不也总跟我们说,咱待别人要宽,待自己要严。”五郎就道。
旁边坐着的连继祖本来伸长了脖子,如今听了连守信和五郎的话,脖子立刻缩了回去,无精打采起来。
“啊……”连老爷子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爹啊,你别光顾着我大哥和继祖啊,还有我们这股人那。”连守义忙就插话道,“我们没那么高的要求,教书啥的,我们想都不想。老四都给罗小鹰找着挣钱的地方了,我这和四郎、六郎,我们还没地方那?”
“老四啊,给我,还有你俩侄子也找个挣钱的地方呗。”连守义讨好地看着连守信道。
六郎懵懵懂懂,四郎却往前凑了凑,挨在连守义身边,也眼巴巴地看着连守信。
“这个……”连守信有些发愁。
“爹,你老说句话呀。”连守义就朝连老爷子使眼色道。
“爷……”四郎也向着连老爷子乞求道。
于情于理,为连守仁和连继祖争取了,没有不为连守义和四郎、六郎争取的。而且,连守义的这个要求,也是他们之前商量过,他点了推的。连老爷子虽然于失落中有些魂不守舍,不过还是发了话。
“老四啊,你有这个能力了,以前山上的活,就是你帮着找的。你帮着看看,给他们爷几个找个啥活。也省得他们天天东游西逛。……能挣俩钱,家里也宽松些。以后家里用钱的地方还多,总不能总伸手跟你要。”
连守信微微皱了皱眉,不过很快就又舒展开来。
“爹,二哥还是在家里,伺候你们二老,下地干活。家里这样,不能不留个能干的人在你们二老跟前。”连守信非常干脆地拒绝了为连守义找活计的要求。
只是他说的理由,完全是借口。真正的原因,也是明摆着的。连守义和连守仁是一样的,他可不是受了谁的连累,他自己的主犯。
这个年代找人做工是很讲究的,一份稳定的、收入不错的工,一般都需要有人作保。比如给二郎和罗小鹰找的活计,就是连守信给做的保。以后,二郎和罗小鹰如果闯了祸,损坏财物等,他们自己负不了责任,那就得连守信给兜着。
另外,人家雇人,都是雇品行好的人。连守义这样的人,根本就没人会雇他做伙计干活。
当然,以牌楼连家的招牌,如果连守信愿意给连守义作保,也会有地方雇佣他。但是,这个保,连守信不会做。他信不过连守义,不想给人添麻烦,甚至造成伤害。
“四叔,我爹不行,那我那。我不比我二哥差。四叔……”四郎有些着急地道。
连守信不由得抬眼看了四郎一眼。四郎如今的个子又窜起来一些,看上去已经脱了孩童的形貌,是个小伙子了。
四郎的一身衣裳都是旧的,大块的补丁横七竖八地像丑陋的膏药,有的地方破了,还没有打上补丁。再看四郎的脸色,也并不是很好。
连守信就有些心软。在这个家里,四郎是穿不好,而且吃不太饱的。四郎眼瞅着成人,要娶媳妇了。这样下去,四郎娶媳妇就难了。
虽然明知道四郎的人品与二郎不能比,但是拒绝的话却难以说出口。
“老四啊,你二哥那就算了,我明白。四郎,你帮着看看吧。四郎还小,还没大定性,受了些不好的影响。要是有个地方圈着他,能挣俩钱,他也有了奔头,省得走了下道。”连老爷子就对连守信道。
连守信没有立即回话,而是看了五郎和连蔓儿一眼,五郎和连蔓儿交换了一个眼色,就对连守信点了点头。
“爹,这个事,我们在家都商量了。六郎这个孩子,我们是打算让他进学堂跟着念念书。”
连守信话音未落,连老爷子的脸上就露出了吃惊的神色。
“老四,你真是这么打算的?”连老爷子问。
“爹,我啥时候说过瞎话。”连守信就道,“六郎去念书,啥都跟别人一样。看他自己个的造化。”
“这个行。”连老爷子想了想,就点了头。
“四郎的年纪大了,要不,也能让他进学堂。”连守信就道,“四郎要找活干,那咱得有言在先。这个找活干,可不像以前上山做活。士农工商,这就是工了。”
第七百八十七章 偏心
连守信让连老爷子好好想想,如果这次让四郎做工,肯定找的是稳定的活计,那么从此就要成为这个社会的工匠一类人。
在这个年代,工匠的地位比有田地的庄稼人要低一些,尤其是那些在别人的铺面、作坊里做工的伙计。
不过一般的人家要出去做工,当然是因为家庭条件所迫。为了生存,也不会讲究太多。毕竟给人家做工,那也是清清白白地用劳力换饭吃。不过,连老爷子在这方面,曾经是非常讲究的。所以,连守信才会特意这样问一问。
“现如今,也……”连老爷子沉吟了一会就开口道,不过他的话只说了一半,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似地,又扭过头去问四郎,“四郎啊,你自己个乐意不乐意?”
“我乐意,我当然乐意。”四郎连连点头答道。
“那……哎,也就讲不得那些了。老四啊,这个事,就得托给你了……”连老爷子就对连守信道。
“出外做工,可比不得在家里。”五郎突然就说道。
五郎这句话说的略有些突兀,打断了连老爷子将要说下去的话。连蔓儿不由得看了五郎一眼,兄妹两个又交换了一个眼色。连蔓儿就明白了,五郎不高兴听连老爷子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知道,连老爷子接下来肯定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
而那些漂亮话,他们听了心里不是滋味。
“出外做工是咋回事,爹你老肯定知道。我给二郎和罗家那么安排,是他们求到我头上,非要去不可。这边,既然也开口了,有这个意愿,那就试试吧。”连守信就道。
“爹,那天我听蒋掌柜说,县城有一家邓记的纸扎铺子。要雇人。要是蒋掌柜给说说,应该能成。”五郎就道。
这邓记的纸扎铺子的活计,正是连蔓儿一家原来给罗小鹰准备的。如今让四郎去,却正合适。
为什么会给罗小鹰找这个活计,不仅因为这活计有连守信当初告诉二郎的那些优点,还因为去了邓记纸扎铺子做学徒,不容易惹祸。
这一方面是纸扎铺子的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因为邓记是老铺子。掌柜的精干,管理很严格,里面人员紧凑,几乎泼水不进。四郎去了也只能老老实实干活。
连守信就点了点头。将纸扎铺子的好处又说了一番,活计轻松,风吹不到日晒不到,学成了是一门手艺,能够保障生活。
听到活计轻松,风吹不到日晒不到,四郎已经非常乐意了。
“那每月工钱是多少?”连守义忙问道。
连守信正要说话,连蔓儿突然就干咳了两声,看向连老爷子。
“四郎是去学手艺的。还想挣多少钱。那样的铺子,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你能干,你就多挣钱。你偷懒耍滑不干活,那你就不挣钱,让人家赶出来,那才丢脸。”连老爷子收到了连蔓儿的眼色,知道这是他该说话的时候了。就正色道。
“出去做工,那不是去捡钱的。你得出力,得用心,还得……”连老爷子又说道,“这个差事不错,四郎要是想去,待会我再好好跟你说说。”
“去,咋不去那。”四郎就道。
活计轻松。而且多少还能挣些钱,最好的是去县城里,那可比每天闷在村里好多了。
“工钱多少,到那人家会给你说。就像你爷说的,看你自己个的本事了。铺子里晌午还能供你一顿饭。”连守信就道。
铺子里还能提供一顿晌午饭,四郎就更高兴了。看他的样子,似乎恨不得马上就能去县城上工。
“爹,这活计听着正经不错,凑巧人家正要雇人,咱也能说上话。帮一个也是帮,帮两个也是帮,刚才我爷还提我继祖哥了,要不,让我继祖哥也算一个?”连蔓儿对连守信说完,就又笑着看向连老爷子道,“爷,你看好不好?”
“啊……”连老爷子就是一呆。
“这事包在我们身上,爷,就听你老的一句话了。”五郎立刻会意,也跟着对连老爷子诚恳地道。
“都去也行,我给那边捎个信儿。”连守信就道。
“这、这个先不忙,”连老爷子飞快地看了连继祖一眼,就道,“我再想想,过于麻烦你们了。”
刚才提那么多要求不说麻烦,现在却说过于麻烦了,连蔓儿面色不变,暗暗冷笑不语。
“咱爷可真见外。这半天了,也没听他说麻烦不麻烦的。”五郎转向连守义、四郎这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
连守义和四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哎哎地点头附和。
“可不是咋地。”连蔓儿就笑道。
连老爷子脸上忽红忽白,干咳了两声,装作没听明白五郎的话。
“五郎,我没咋去过城里,这邓记纸扎铺子在哪啊?”屋里安静了片刻,四郎就问道。这是他以为刚才五郎对他说话了,因此才敢跟五郎搭腔。“咱村离城里这老远,那铺子里有住的地方没?”
五郎不搭理四郎,就装作扭头跟小七说话,没有理会四郎的问话。
“邓记啊,我知道,好像是在菜市后头的那条巷子里。”连老爷子就道。
“对,就在那。”连守信就道,“铺子里应该没住的地方,出外做工不比在家里。”
二郎这半年在油坊里做工,也都是早出晚归,每天来回要走将近三十里地的路。如果四郎去县城做工,那么每天来回就要走六十里地。四郎显然不愿意这么辛苦,想就住在城里。
连蔓儿突然心中一动。
“菜市后头,那是不是离我大姑家特别近?”连蔓儿就道。
“对,是挺近的。”连守义就抢着道,“就隔了两条胡同。”
“那、那我就住我大姑家得了。”四郎顿时一脸的喜色,高兴地道。即便离的不近,那也比离三十里营子近多了。四郎很乐意住进连兰儿家里。
连老爷子还没说话,周氏的脸呱嗒一下就落了下来。
连守信、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就都站起身,向连老爷子告辞。连老爷子就要留连守信他们吃饭。
“饭菜都准备下了,马上烧火,一会工夫的事。咱爷几个也好些日子没坐一块吃饭了,我是过一天少一天的人了。”说到最后,连老爷子的声音有些哀切。
“爹,咱们不在这上头,也不在这一时。我今天还有事,改天,咱们改天。”连守信推脱道。
他们特意来的早了些,就是怕赶上饭时。
连老爷子执意挽留,连守信拒绝的也很坚决,并带了几个孩子抬腿往外走。
连老爷子见留不住人,就慌忙下了地,带着一家人送了出来。这一家人里面,自然不包括周氏。周氏她老人家是连守信的亲娘,架子始终端的高高的,是绝对不会下地迎送的。
走到大门口,连守信停住,让连老爷子赶紧回屋。
“爹,有些话我就不多说了。谁也不呆不傻,嘴上不说,心里都明白。”连守信的目光在连老爷子的脸上略作停留,就飘向了远处。“我回去就听信儿。机会我给了,最后咋样,就看你老的了。”
说完了话,连守信很干脆地转身,带着几个孩子回家了。
到了家,父子几个就都脱了大衣裳,上炕坐了,张氏就忙让人端上茶水和点心来。
“累坏了吧。”张氏看着他们几个进门时的脸色,就猜到在老宅肯定是不高兴了。她也没急着问,只是给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准备的是山楂甜汤,给连守信准备的则是萝卜茶。
“顺气的。”张氏亲手将萝卜茶递给连守信,并解释道。
连守信接了茶,低头端详了一会,一样脖子,将一碗茶一饮而尽。
连蔓儿和小七挨着坐着,都慢条斯理地喝着山楂甜汤,这是她们小姐弟俩在冬天最爱的饮品之一。旁边的五郎端了甜汤,只喝了半碗,就让小丫头给另外换了龙井。小七喝完了自己那碗,又将五郎剩下的半碗给喝了。
“爹,你别不高兴了,咱不早就都估计到了吗?”连蔓儿慢悠悠地喝着甜汤,看连守信的眉头还皱着,就劝了一句。
“老爷子不是到不去的人,他说那些话,他是一点都没为我想啊。”连守信长叹了一声。
过去,连守信对连老爷子的言行也并不是完全认同和满意的。但是,即便暗地里有些微词,他几乎从不在妻儿面前有所表示。而现在,别人都没提,他先说了这样一句,看来,今天连守信是被伤到了、气到的。
“这也不是今天才知道的事吧。”张氏就跟着叹气道,“算了,谁让咱摊着了。”
早就知道的事情,连守信还会受伤、生气,只能说明他还在乎。亲父子,怎么能不在乎那。有期望才有失望,有爱、有感情才会有伤痛。
“老爷子都要求啥了?”张氏就问。
连蔓儿她们还没开口,小七就抢着答了。
“这可真是……”张氏听了,也有些无语。
“前面两个要求,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我生气,是因为老爷子根本就不该开这个口。”连守信就道,“他那是把我往火坑里拉,把咱一家往火坑里拉,想让人戳咱们的脊梁骨!”
第七百八十八章 左右为难
连守信因为生气,就有些激动,说的话也就是为了宣泄情感。
连蔓儿没有说话。连老爷子偏心,心里几乎只有连守仁和连继祖那一股人,这个毋庸置疑。但是,客观地来说,连老爷子不会有意的害她们这一股人。
连老爷子不会立意来害她们,但是一切为了连守仁那一股人着想,却是可以让她们来冒风险,做踏脚石。
只不过,连守信虽然性格绵软,重感情,而且有些愚孝,但是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却是有原则有底线的。而且,分开另过了这么久,连守信也有了自我意识,不再那么容易被连老爷子牵着走了。
而且,还有五郎、小七和她。她们已经长大了,而且在话中都有了重要的话语权。
虽然,身在这个年代,她们不得不对周围的环境有所妥协,但是大方向却掌握在她们自己的手里。今天连老爷子提了那么些的要求,但占上风的从来就不是连老爷子。
底线和原则早就设置在那里,她们所答应的,也是早就商量好了的。
连守仁和连守义这两个人,这一辈子,也就是生活在老宅内,种地为生了。像保举这两人去做工之类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连蔓儿这一家,从连守信开始,都不会管这两个人,也没法管。
不仅因为这两个人曾经犯下重罪,声名狼藉,还因为辈分的关系,名不正言不顺。对于连守仁和连守义这两个人来说,连守信是弟弟,五郎和小七是侄子,那真是打不得、骂不得,轻不得、重不得,那还怎么去管这两个人的事。
而对于老宅连继祖、二郎这一辈的人,连守信是他们的亲叔叔。连守信可以管教他们,所以一家人才会商量了,同意以连守信的名义,安排活计给这几个人。
至于以后,五郎这一辈往下,和老宅的血脉联系就越来越疏远了,那就是可管可不管。老宅那边闹成什么样,也不大会影响五郎和小七这边的人。
而现在,连老爷子和周氏还在,连守信和连继祖、二郎这些侄子的血脉还很近。即便早就分家另过,但是老宅若有什么事,人们还会联系到连守信这一股人的身上。
如果连守信这一股人籍籍无名,只是普通的庄稼汉也就罢了。她们有了如今的声势,人们在某方面对她们的期望会更高,评价的标准也会更严苛。
即便不考虑这些外部的因素,但从自身的情感方面来考虑。连守信和张氏,自来就是两个心软善良重情的人。这两口子,和大多数淳朴的庄户人家一样,善于忘记仇怨,而更容易深记恩情。
有这样的爹娘,孩子们自然也坏不了。虽然经历过困苦磨难,她们有足够的理由狠辣、刻薄,但是她们却没有这样做。五郎、连蔓儿和小七从来不是,也不会变成心狠手辣的人。
她们只是变得更大强大了。
她们不会忘记和老宅的恩怨,但是冷静考虑过后,她们都同意,不把恩怨扩散、蔓延下去。在她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她们愿意给二郎这一辈人一些机会。
但是能否抓住机会,还是得靠二郎他们自己。
想想老宅那些人的品行,连蔓儿承认,连老爷子这日子是过的非常不省心。可这种事,连老爷子是怨不了别人的。
“孩子他爹,你说四郎去纸扎铺子,能干长了不?”张氏就对连守信问道。
“四郎那个孩子,我心里也没底。”连守信实话实说,“可总得给他一次机会。”
“我看着悬。”五郎就道,“爹,你没听见他们说话,口口声声的,就好像让咱们给介绍个活计,吃喝玩乐地就挣大钱。”
连蔓儿点头,从连守义几个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对出去做工的辛苦根本就没有心理准备,他们的期望是轻轻松松,就能拿到很多钱。
可这样的工是根本没有的。
谁会花钱请他们去做大爷、去做大老板?没有人!
“先看看吧。”连守信就道。
“爹,咱再给县城里捎个信儿,把事情交代交代,那边也好有个准备。”五郎就道。
“这个应该的。”连守信就点头,“肯定得跟人说清楚,四郎就是去做工的。让他们严着点,越严越好!”
邓记纸扎铺子里大管事是蒋掌柜的表兄弟,对连家的事情比较清楚,不会看不清状况,出什么“误会”。而连守信和五郎也可以通过蒋掌柜,将私人的嘱咐传达过去。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要安排罗小鹰进纸扎铺子的缘故,不过如今这差事给了四郎,也非常合适。
“咱让六郎来学堂念书,我看我爷挺惊讶的。”连蔓儿就又道。
“咱们是仁至义尽了。”连守信就道,“我生气,还有这个缘故。我是什么样的人,老爷子能不知道。有些事,都不用他说。可老爷子,他……他太伤我的心啊。”
父亲给儿子、孙子戴高帽,算是怎么一回事那。连老爷子将连守信和五郎当做了什么人,以为他们会因此高兴吗?!
“咱们对不得天地良心,他们不管是谁,咱们都对得过,也不求他们谁说咱们好。”张氏就道,“这么想想,我的心就宽了。”
连守信在老宅的时候被连老爷子的偏心气到了,伤到了,几个孩子当然感觉到了。
“不知道我爷最后答应不答应让继祖哥也去纸扎铺子?”连蔓儿突然就笑道。
“十有八九是不会答应的。”五郎也笑了。
纸扎铺子的活计,虽然轻巧,但那是对一般人来说的。轻巧的活计也是活计,连继祖什么时候能做活计了?而且去纸扎铺子做学徒工,可是听人使唤的,社会地位低了一级,连继祖肯定不愿意去,就是连老爷子,怕也是舍不得长孙去“吃苦”。
“要是我爷同意他去,他自己也乐意去,那就还有救。”连蔓儿就道。
“咱多想也没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