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纸上人[金榜]-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美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看着李琳说:“这次演出,你跟我一起来吧,我还联络了范晓微她们,都是我们中学时代剧组的成员。我要跟大家介绍你们,《毁灭》最初的编剧和演员。”
李琳摇摇头笑了:“一转眼都过去好多年了,没想到当初我们在学校改编的话剧,如今都已经是传遍全国的著名剧目了。”
程美筝说:“当初还是你力主改编《妻妾成群》的呢。”
李琳说:“只是我没想到《妻妾成群》的作者刘五姐跟大名鼎鼎的雪后山岚竟然是同一个人,如果早知道,只怕这剧也轮不到我们来编了,我这里至今还留着她当初答应我改编剧目的信呢,知道她就是雪后山岚后,把我惊得不得了。再后来,知道她是个比我还小的女孩子,就更惊讶了。”
“我不也一样吗。”程美筝笑道,“这个世上总是有些惊才绝艳的人,让人向往不已,如今她已经是世界上知名的大作家了。”
“咦?这书是……”李琳忽然注意到程美筝的包里装着一本很眼熟的书。
“哦,这个啊,我在书店里新买的,已经有人翻译了第二本。”程美筝说。
“这就是在外国很火爆的那本《超人》吧。”李琳拿起来说。
“是啊,听说都已经是那边销售榜上的头名了,刘五姐的名字现在大名鼎鼎,好多人都知道这个中国女作家的事情了。”
“唉!”李琳叹了口气说,“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喜欢读山岚先生的小说,喜欢他故事里的那种侠气和正义,我也喜欢刘五姐的作品,还机缘巧合改编了她的处女作,可说得上与她渊源颇深,当年她被人围攻,然后封杀的事情闹得很大。说起来,不过是因为她站出来反对那些财阀家族出卖华夏利益罢了,这样一个好的作家,却被披上骂名,不得已远走他乡……”
程美筝也慨叹道:“若不是她又在美国成名,名声传回国内,只怕这部《妻妾成群》也不会被我们剧社选中。这也是我佩服她的地方,虽然被整治了,却也没有气馁,又另外闯出了一片天空呢,倒也符合她的性子吧。这《妻妾成群》不正是她的自传吗?生在这样一个封建家族中,却能够带着母亲勇敢的逃出来,足见其坚强和韧性。”
“只可惜,至今还有一些人抓着她不放,说她果然去了美国,是外国人的走狗,当初没有骂错她。”李琳道。
“怎么会如此过分!”
李琳叹息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像当初他们欺负山岚先生时一样,骂她是妓女的女儿,骂她父亲卖女求荣,所以她也一定不是好东西,如此价值观念,竟也有人附和,真是卑鄙无耻,让人愤慨不已。如今山岚先生在美国闯出了一番天地,他们又说她崇洋媚外,那些国内以她为荣的人不过是自卑狗腿,奴颜婢膝,只知道崇拜外国。我竟不知道一个努力生存的年轻女孩子,究竟做错了什么,叫一些贱人如此咬着不放。”
“还能为了什么,不就是因为她揭穿了那些政客和财阀们肮脏的把戏吗?再没有什么比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更能触动他们了。”程美筝看了看手中的书说,“我只希望,我们这次重新演出《毁灭》能够让更多人知道山岚先生,知道她是个好作家。”
另一边,许昌政家中。
丁氏询问自己的丈夫:“五姐当真在美国出名了吗?”
许昌政笑道:“不只是在美国,她出版的那两套书,在租界许多洋人圈子里都很出名,上头那些个名人名媛,要跟洋人打交道,都得先读读这两套书,不然跟不上人家的话题。”
丁氏惊讶地说:“果真?五姐竟然能写洋文书吗?”
许昌政摇摇头说:“此事我也不知道,不过想来一定很厉害,否则怎么会在洋人圈子里如此之红。”
“那……她还回来吗?”
“当然要回来,她母亲和姐姐都还在华夏呢。”许昌政理所当然地说。
“我看不见得,人家现在在美国,那里可比华夏好得多了,她在那里要钱有钱,要名有名,还回来干什么,这里硬压着人家,不让人家写书,她回来靠什么吃饭?至于她娘和姐姐,有钱还怕什么,直接接去美国不就得了。”丁氏说。
许昌政皱着眉说:“可是先生临走时跟我说,她一定会回来的,她还要写完《醉拳》。”
丁氏笑道:“反正若是我,我就不回来。”
“你?”许昌政笑着摇了摇头,“你不懂。”
“我不懂什么?”
“你不懂……”许昌政长长地叹了口气,“你又不识字,连她的书都没看过,你能懂她吗?”
“那你懂?”丁氏不服气地问。
“我?我也不太懂,但还是稍微懂点的。”许昌政笑着拿起了一张旧报纸,这是几年前,她与人论战时唯一发表过的一篇杂文,标题便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许昌政盯着这则标题说,“不要因为她是个年轻姑娘,你就小看她,她可是十几岁就写出这样故事的人呢,又怎么会是凡人?一般像她这般写书出了名的,哪个不是洋房豪宅住着,一堆仆人丫头伺候着,或者到处结交名人世家,再不济也得经常写些博眼球的文章积累名声,更何况她还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只要稍微露露面,绝对不比那些世家名媛差,必定是广受追捧的,可是你看她做过哪一件?她一直都没有变过,不管有钱没钱,不管有名没名,她一如那一年,我第一次登上她家家门时一样,所以尽管她年轻,尽管她是个女子,但其胸怀却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你若以常人之心去揣度她就错了。”
“那……她还回来干什么呢?就为了写完《醉拳》?这本书有这么重要吗?”
“我也不知道,但既然她如此说了,便必定会做到的。”
丁氏不与丈夫斗嘴,说也说不过他,此时却是想起一件事情,问道:“五姐知不知道那件事?”
许昌政一愣,问妻子:“何事?”
丁氏白了丈夫一眼:“我都跟你说过两三次了,你都没往心里去吗?李姐姐为这事都找我哭过好几回了。”
许昌政笑了,摆摆手说:“我当你说什么事呢,李家大姐也真是的,管那么多干什么呢?三姐也不是小孩子了,有自己的决定。”
丁氏撇撇嘴说:“嫁那么个混道上的,也是好归宿?说起来她妹妹这么能干,随手就给她许多嫁妆了,有这些嫁妆,什么好婆家找不到,非要找个地痞流氓。”
“地痞流氓?人家帮会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到你嘴里竟然成地皮流氓了。”许编辑不赞成地说,“她们姐妹啊,其实一个性子,犟,李家大姐就是瞎操心,她后来用自己和山岚先生的名声到处给三姐介绍有钱有身份的公子哥,你看三姐动心过吗?她们姐妹都不是眼热权贵的人,当官太太再有钱,再受人尊敬,也敌不过人家姑娘不稀罕啊,人家就稀罕草莽怎么办呢?”
“唉,可不是吗?为了她这个大女儿啊,李姐姐连身份都暴露了,过去那么小心藏着掖着,现在也顾不得了,只可惜啊……那么多青年才俊,知道是山岚先生的姐妹都愿意上门求亲,偏偏三姐就一门心思要嫁地痞流氓,反倒是便宜了那个刘家……唉,不说了,李姐姐都快被气死了。”
许昌政叮嘱妻子道:“你多劝劝她,看开就是了,都已经嫁给人家了,还能怎么着?”
“你说……要不给五姐写封信?”丁氏提议道。
“啧!”许编辑皱眉道,“给她写信干什么?这是李家大姐的意思?”
丁氏说:“你不是想让她回来继续写《醉拳》吗?给她写封信,她可能就回来了呢。现在国内不是正因为她在国外火了,大家都追捧她吗?说不定再过不久,她又能在华夏写书了呢。”
许编辑忙道:“你少惹是生非!还轮不到你在这里搅浑水。”
而这时,一件大事正在华夏大地上酝酿。

☆、第109章

王程彦走进卧室的时候,发现妻子正对着桌上的一张报纸发呆,也许她从清早看到了现在吧。
“兰兰……”
“咦?你回来了。”雪兰站起来,急忙问丈夫,“你问清楚了吗?事情到底怎么样了?”
王程彦摇摇头说:“我去问过了,没有开战,没有抵抗。唉!倒像是《射雕英雄》里的情节了,戰国忽然侵略华夏,朝中鼠辈却下令不抵抗,任由敌军如入无人之境。”
雪兰半响没说话,原本她还想,也许自己写了那本《射雕英雄》,就能够稍微激起一点浪花呢。九一八事变照样发生了,东瀛人在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又在半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攻占奉天、四平等等十八座城市,而国民政府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通知东北军不要抵抗,二是请求外国人进行国际干预。
“东瀛人简直欺人太甚,怎么能肆意侵略别的国家呢?”王程彦愤怒地说,“还找了个什么破借口,说我们炸死他们一个士兵,所以就要对华夏进行军事干预,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个时候的东瀛人的确是很可怕的,至少对比华夏的军队而言,国民政府害怕真的跟他们打起来,于是干脆龟缩到乌龟壳里了,美其名曰‘忍一时之气’。
这时的领导人还在九一八之后的第三天发表了一个著名的演说,叫《国存与存,国亡与亡》,可是内容却有种截然相反的意思,大体是说。
“我们的国家与人民此时必须上下一致,先用公理来对抗强权,用和平来对抗野蛮,我们必须先忍住痛苦和愤怒,暂时用逆来顺受的态度来等待国际公理的裁决,而此刻的暂时忍耐,绝对不是屈服。等到国际信义和条约一律无效,和平绝望,一直到忍无可忍,而且不能再忍的最后地步,那么中央就有最后的决心和最后的准备了,到那个时候一定会领导全国的人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用四万万人的力量,保卫我民族生存和国家人格。”
其中有一句话十分耐人寻味,他说要一直等到忍无可忍,而且不能再忍的最后的地步,那么中央才有最后的决心和最后的准备与之一战,所以在那之前严格禁止全国人民与日军发生冲突。
雪兰看完这些话后,就觉得很可笑,这个人一定没有读过她的《射雕英雄》,也许是因为这本书太过草根,所以不少高大上的人都没有读过,如果读过,恐怕就不会说出这么一段话了。
雪兰预料的没有错,就在领导人发布了这个演说后,第二天《射雕英雄》就上了头版,因为这部小说了有一段话,跟这位领导人说的十分相似。
在戰国突然伐宋之时,就有这么一位朝之重臣站了出来,他文诌诌地说了一通,但内容基本就是,我们已经把戰国突然攻打我们的事情告诉了金国和蒙古等大国,他们会为我们主持公道的,所以要严禁我们的军队和戰队发生冲突,并对国民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定的态度,但是我们的朝廷也早就下定了决心,必要的时候会跟他们一战,绝对不会辜负国民的期望。
就是小说里的这段剧情,当初刚刚发表出来的时候,还被许多人评论痛骂。
不是骂这个重臣胆小如鼠,没有骨气,而是骂作者没有脑子,居然写出这么不合理的剧情,设定了这么不合理的人物。
金国和蒙古都恨不得瓜分了宋国,怎么可能帮你收拾戰国,那个重臣还是一步步爬到这个位子的呢,他会是傻逼吗?怎么可能下达这种傻逼的命令?他下达这个命令后,底下怎么可能没人反抗!历史书上那么多名臣将相都去哪里了?
所以当时很多人出来骂雪后山岚,说她不但臆造了一个戰国出来,还写了这样愚蠢的剧情,甚至有人猜测这段是不是被人代笔了,而且这一部分剧情也成为了后来很多人攻击她的靶子,他们认为这么可笑的剧情也有人看,竟然还被奉为奇书广为流传,可见不过是徒有虚名,实则一肚子草包。
可是如今,就像被打了脸一样难堪,而且打的不是别人,正是城楼上挂着画像那位的脸。不要以为旧时代的总统没有在城楼挂过画像,人家当时挂的画像是后代毛爷爷的十几倍大呢,都没法挂,是像广告牌一样立在城楼上的,可显眼了。
许多报纸都接连发表了社论,而且许多都是关于雪兰这篇《射雕英雄》的。
“以前读《射雕英雄》,看到这部分剧情的时候觉得很可笑,还在心里暗骂作者思路幼稚,竟把某些故事人物写得仿佛三岁小孩一样无知可笑,而现在才知道,该被笑的那个人应该是我。山岚先生是最擅长写人的作家了,她的笔下无数人物,性格千奇,每个都栩栩如生,又怎么会出现无聊随意的人物,果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该说山岚先生慧眼如炬,深谙无耻之辈是何形貌,对其人性了解之深,当今作家,无出其右。”
“我们的政府只想宣誓和平,从国际上做文章,一连半月,大半东北沦丧,然竟无一舍死之人,就算跟外国说,也不过是徒惹耻笑罢了,他们会问,东瀛真的攻打华夏了吗?怎么没见你们打过一枪,放过一炮,伤一支部队,死一个将军?别人打我们,我们把脸贴上去,却又要同是刽子手的人来管管另一个的,悲哉,国之耻辱,叫我等今后如何对后世子孙启齿。”
“昨日读《告全国同胞书》,本以为会读到全国上下,同仇敌忾之壮阔,谁知竟仿佛读到了几年前的一则故事,看到最后,我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了,也许我该问问雪后山岚先生,您是早就预料到,若有强敌辱华时,我们的政府就是这般作为吗?所以当初才在宋朝的历史上硬生生造出了一个戰国?观今日之事,何其相似,就连那些软弱卖国之徒的嘴脸都这般形神兼备,敢问天下,我华夏也要如那风雨飘扬的宋国一样任人宰割,由鼠辈当道吗?”
这样的言论在一时之间遍布华夏的大街小巷。
当然也有一些自称理性的人站出来,要求众人冷静,此时他们一句也不敢提及《射雕英雄》,只是想方设法为政府的行为解释。
“东瀛势大,以霸道侵略我华夏,一旦开站后果不堪设想,华夏必将血流成河,如此是千千万万百姓的身家性命,怎可等闲视之!若是轻易受其挑拨,引起两国全面开战,后果又由谁来负责?那些主张跟东瀛开战的人都是自以为骨头硬,实则是无脑冲动,毫无战略思想,只会耍嘴皮子的人。所以我国的百姓一定要听从政府的指挥,千万不要鲁莽行事,若是像小说中那样,随便出来一个游侠儿去刺杀东瀛人,他们就更加有了侵略我们的借口!到时候国际上也无法帮我们说话了,所以大家一定要遵守秩序和法律,无论如何也要忍耐,等待国际公理裁定之日。”
突然之间,所有书店里的《射雕英雄》都下架了,书商也不允许再刊印这本书。可惜这是一本早就面世很多年的书,也是一本红到深入人心的书,哪怕不识字的老百姓也对其中的故事耳熟能详,如今去禁这本书,不嫌稍微晚了点吗?
禁是禁不了的,不但禁不了,反而热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北边出事了,东瀛人打进来了!”
“东北军一枪没放,全撤了,直接把沈阳让给了东瀛人。”
“上头说是不许军队和老百姓抵抗。”
“那不是和那……那个书里头说的似的,这也太他妈孬种了吧,连抵抗都没抵抗一下,他们当咱们华夏人是孬种,更看不起咱们,打得更厉害,下这命令的人是傻了吧。”
“谁说不是,就是两个人打架,没打就先怂了的那个也叫人看不起啊,以后谁都敢上门欺负一脚了。”
一个人说,两个人说,三个人说,无数个人说。
不能不抵抗,若是不抵抗,敌人会以为我们好欺负,以后会更加变本加厉的欺负我们!
这句话就写在《射雕英雄》原文中,在义军与戰队抗战的誓师大会上,在宋军与蒙古大战前,大侠郭靖都对众人喊过这句话,在那种场景下,此话振聋发聩,声声入耳,气势非凡。所以被说书先生讲过无数次,只要听过这个故事的人,哪怕是个小孩,也知道越软弱越会挨打的道理。
此时,凡是知道《射雕英雄》故事的人都会想起一句话。
那是义军们杀敌时壮胆器的号令。
“华夏儿女,共赴国难!”

☆、第110章

国内一直希望国际来主持会议,因为东瀛的所作所为公然违背了《凡尔赛条约》,可是美国到最后给出的答案也不过就是一句话而已,他们不承认东瀛用侵略方式所占领的华夏领土。国际主义仲裁也根本没有有任何结果,因为除非涉及到了根本利益,否则没有哪个国家会牺牲自己的国民和金钱为保护其他国家而打仗。
所以从最初,华夏政府就根本没打算要回被侵略的土地,他们存着的心思再明显不过,委曲求全,只要东瀛不扩大战争就是最大的幸事了。
这就好比是一个被恶霸欺凌的农夫,他为了求得一时的安宁,就把家里的大女儿送给了恶霸。我已经把大女儿给你了,你可劲作践她吧,但不要再来找我的麻烦了。可惜恶霸总是贪得无厌的,你家还有二女儿,三女儿,四女儿呢,各个水灵,我一起弄到家里作践不是更好,反正你的女儿们这么贱,我连打都没打你一下,你就自己拱手送出来了,怨谁呢?
农夫就是这种人,反正被作践的又不是他自己,哪怕女儿一个个送出去呢,农夫自己还是安然无恙的不是。
东瀛人的部队越打越顺,很快就占领了半个东北,除了几次小规模的反抗外,大部分都是直接撤军的。国内人心惶惶,很害怕东瀛会南下,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而东瀛发动侵略战争这件事,倒是在美国民间引起了极大的波动。
因为华人作家刘五姐在东瀛发动战争后就停止了当红小说的连载,一连数月只发表社论,谴责东瀛的侵华行为,而这也导致了一大批不怎么关心时政的美国民众知晓了东瀛的侵略行为,并且对此表现出了愤慨和谴责。
布兰妮对雪兰的行为非常不满,因为她的做法对报社造成了损失,同时也会引来读者的失望情绪,但是雪兰依然我行我素。作为一位畅销书作家,她的观点是很能影响人的,因为她的读者们会因为喜欢她,而下意识的认同她的各类想法,甚至还有‘脑残粉’,支持她根本不分是非对错。
当时,很多报纸和广播上都出来说这件事,几乎每次提到东瀛对华夏战争,都会提到华人作家刘五姐停刊的事情,或者说每次提到《超人》和《吸血鬼的情人》时都会提及东瀛的侵略战争,因为像《超人》这种更新频率固定的长篇连载小说,根本像后世的当红连续剧一样,是十分受人关注的。
不义之战从来都不会得到支持,一时间,东瀛人在美国的风评极差。
但无论如何,在华夏不抵抗的政策下,东瀛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占据了东北全境,并因为国际上的不认可,而扶持了伪满洲国政权。
而国内,愤慨归愤慨,却也普遍有了种松了口气的感觉,因为东瀛人终于不再南下了,大家都安全了。
同时,除去一开始某位中央人物发表了一篇招致骂声的通告外,很快舆论媒体就把矛头对准了东北的某位少帅,说是他拒不抵抗,因而才导致东北连番失陷。
可是仔细想想,张大帅死于东瀛人的谋杀,张少帅就算再没用,也不可能不恨东瀛人吧,东瀛人都欺负到头上来了,难道他会不想报仇?何况东北是他的家,是他的地盘,哪怕是为了利益,他也不可能轻易率领部队逃走。
就算他真的贪生怕死,下令让军队撤退了,可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东瀛就占领了大半东北,而军队内部又抗战情绪激烈,他怎么还会依然龟缩呢?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本就是某位中央人物的命令,他直接对张少帅下达了不要抵抗的命令。当然这位中央人物也知道某位少帅好摆弄,所以当时给他的信件可能就是类似‘保存实力,切勿与日军死拼之类’的话,而张少帅身边人多嘴杂,他自己又缺少战略思维,认为东瀛不会这么大面积的侵华,所以就顺着台阶下了,真的没有抵抗。于是张少帅晚年的时候才会说,不抵抗的命令就是他自己下达的,与中央政府无关。
所以说起来,他还是一个敢作敢为的汉子,至少没有几个人有胆魄说这种话,他对世人承认自己是华夏民族的罪人。因为世人多是,哪怕做错了,也始终死撑着不肯认错的。很多曾站在世界权力顶点的人物,都可能因为一时的错误政策,让无数百姓为之陪葬,可是又有几个人能站出来承认自己在某个时刻的某个选择是错误的,以至于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呢?
无论如何,在当下,这位少帅的确是众矢之的,各大报刊纷纷把矛头对准了他,他躲在官邸里不肯见人,而东北南下流亡的人聚集在他的官邸外,学生和进步人士也聚集在他的官邸外,报社记者和各种闲杂人等更是聚集在他的官邸外,人们或是抗议,或是辱骂,或是求他带兵杀回东北,可是他依然龟缩不出。
正在这时,也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精忠报国》,很快许多人都开始跟着唱了,到后来所有人都唱了起来,很多人唱红了眼睛,边哭边唱。
这首《精忠报国》被雪兰改过歌词,本就是为了配合小说中,宋国被北方蛮族侵略了北方土地,而国人想要夺回这片土地的心情,而现在却难得合情合景,歌词杀气腾腾,又悲壮感人,当无数人聚集在广场上齐声合唱时,那种悲痛故土沦丧和想要收复国土的决心着实让人动容。
“狼烟起,江山北望……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