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争做宠妃-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婉词不知道自己这好几个月没出现,每日的请安会是怎么样的,可这两日她一出山,她也算看明白了,夏皇后在刻意的打压她。
  就是贤妃仿佛对夏皇后的所作所为,也是乐见其成的。
  看来自从她生了三皇子,真是戳了好多人的眼。
  卫离墨登基五年多,宫里诞生了两位公主一位皇子,而她的三皇子,便是这唯一的一位皇子,所以,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她算是成了后宫的众矢之,还是让后宫众人最羡慕嫉妒恨的那种。
  哎,谁让卫家有皇位继承呢。
  萧婉词突然觉得自己纵然有好几张嘴,也不一定能应付的过来后宫这么多妃嫔一人一张嘴。
  所以,她开始想办法,应付每日的凤仪宫请安。
  以前每日早晨的请安,那都是夏皇后和贤妃的战场,当然,那时候萧婉词也偶尔会是众人闲话的对象。
  可经过她的观察,夏皇后和贤妃最近的关系,有那么一点偃旗息鼓的意思。
  特别是贤妃,以前总喜欢给夏皇后添堵,不管是宫务上,还是言词话语中,对夏皇后总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样,而夏皇后呢,有时会反驳,但有时也会隐忍不发。
  可现在不是,贤妃现如今全程沉默,这就显得萧婉词有些与众不同了,有子有宠,在后宫那就是活生生的靶子呀!
  在卫离墨又一次驾临玉芙宫的时候,萧婉词故意在他面前旁敲侧击,贤妃娘娘有没有生育过的事。
  当然,她不会问的这么直白,而是很隐晦问的,就这样,也让卫离墨稍微变了脸色,说她打听这些做什么,好好顾着元宝才是真的。
  弄的萧婉词也不敢再问下去了,看样子贤妃没孩子,确实是后宫的忌讳。
  后宫原本的三大高位夏皇后、文贵妃、贤妃,同为东宫老人,是最初就跟在皇上身边的人。
  夏皇后为太子妃时,文贵妃贤妃同为侧妃,可文贵妃和夏皇后两人先后为皇上生下了大皇子二皇子,可偏偏只有贤妃没有诞下一儿半女,就连怀过身孕的传闻都不曾有过。
  萧婉词以前就有过怀疑,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秘,现在她不过是想将这份怀疑变为事实罢了,所以她自然打听的更详细了。
  就连黄嬷嬷那里,她都询问了一番。
  黄嬷嬷一直都在太后身边服侍,对于夏皇后文贵妃和贤妃她们的争斗,多多少少耳闻了一些,但她知道的无非也只是争风吃醋的小事,到底是因何重大事情交恶的,她却是所知不详。
  但贤妃自从进入东宫,却是不曾有过身孕之事,黄嬷嬷倒是可以肯定。
  萧婉词虽然没有打听到确切的内幕,可也不妨碍她付诸行动去试探,每次请安,她就故意和贤妃聊起二公主,问二公主现在是否会坐了,长了几颗牙了,添加辅食了没有,等等的一些琐事。
  一说起这个,贤妃神色果然柔和很多,言语间都能感觉到她的慈母心肠,说二公主现在总喜欢用小手掰着小脚丫玩,还喜欢对着她啊啊的说个不停。
  就连平时说话不多的孟淑仪,也会加入到说孩子趣事的行列中去。
  可见一说起自己的孩子,所有当父母的都是一个心思。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中秋节,大家中秋节快乐!


第216章 做月饼
  萧婉词也会在贤妃每每说起二公主时,由衷的夸赞一番她很会养孩子,并表示自己以后一定要向她多请教养娃的经验等等。
  贤妃自是笑着说好,真要能通过此事,让曦贵嫔在皇上面前多提两次二公主的好,她还是很高兴的。
  其实萧婉词故意在众人面前三番五次的提起两位公主,也是很有深意的,此举多少能转移一部分注意力不说,还能向其他人传达一件事情,这后宫可不只她膝下有孩子,大公主二公主那也是皇上的子嗣。
  等一切做好了垫,有一日的请安会上,萧婉词故意当着夏皇后的面,睁着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不经意的提起,贤妃娘娘的年龄现在不是很大,好好调养一番,未必不能给皇上再生下一个小皇子之类的话。
  她的语气真诚而又随意,丝毫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刻意,也没有一丝作伪和嫉妒,仿佛她心里就是如此想的一般。
  萧婉词的这番话,不管是从表情和语言上,她都已经在玉芙宫练习了很多遍,就为了能达到她预想的效果。
  其实贤妃今年也就三十来岁,她记得前世的时候,在这个年龄段怀孕生孩子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她这话,也不是无的放矢的。
  不过,她这话一开口,贤妃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当时愣在了那里。
  她怎么也没想到曦贵嫔刚刚还和她说着二公主的趣事,转过脸来,就突然莫名其妙的来了这么一句不着边际的话。
  她还以为曦贵嫔是故意的,可她细看曦贵嫔脸上的表情,说的却随意自然,面上坦坦荡荡,就这么眼神清明的看着她。
  她不仅又怀疑自己是不是想错了,人家曦贵嫔只是话赶话的这么随口一说而已。
  殿内更是一下子静了下来,众人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曦贵嫔。
  心想曦贵嫔这是疯了还是傻了,竟然说贤妃还能怀孕生孩子。
  不是她们说,她们宁愿相信自己能怀孕生子,也不相信贤妃能生,毕竟贤妃的年龄,可是实实在在的在那摆着呢。
  她们觉得,听曦贵嫔说话,就跟听笑话一样,简直没有比这更瞎扯的事了。
  不对,是曦贵嫔明明就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殿内不仅贤妃脸色不好看,就是夏皇后原本端庄得体的笑容,在听到萧婉词的话后,也瞬间变了颜色。
  而接下来的请安会,贤妃更是全程没有一丝笑容,看向夏皇后的眼神更是冷冰冰一片,时不时的还会暗地里讥讽两句夏皇后。
  重新挑起争斗的萧婉词,装作毫不知情的模样,时不时的在旁边煽风点火,添油加醋的故意说上那么两句似是而非的话,让气氛更加的紧张。
  她知道自己的策略奏效了,不仅成功的将贤妃的目光又引到了夏皇后的身上,就连时时关注着她的众妃嫔,也被分散去了大部分的注意力。
  在随后的请安的日子里,萧婉词成了放火队员。
  哪个妃嫔在后宫都有那么一两个看不顺眼的人,比如嫣嫔看方小仪就很不顺眼,向宝林和云贵人两人也是多有摩擦,但凡是有矛盾的,都被萧婉词有意无意的拉出来搅浑水了。
  一时间,每日的凤仪宫请安,那叫一个热闹,你来我往的冷嘲热讽,你贬我两句,我回你两句,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虽然有时萧婉词也会被有心人拉出来说两句,可比起前些日子的群起而攻之,现在这点状况,她应付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真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
  随着八月十五的日益临近,不光每日清晨的请安会热闹不已,就连皇宫的其他地方也跟着热闹起来。
  去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月饼,是到了日子从后宫膳房那边领来的,现下玉芙宫已经有了小厨房,就算还没有到八月十五,正殿这边的小厨房,在萧婉词的吩咐下,也开始做起来了月饼。
  刚开始烤出的两炉月饼,是李诚带着徒弟陈文玉做的,做了伍仁、豆沙、莲蓉馅的月饼。
  月饼刚出炉的时候,萧婉词就尝了一块莲蓉口味的。
  也不知是刚出炉的原因,还是李诚手艺确实好的原因,比起去年膳房送来的月饼好吃很多,感觉没有那么油腻不说,吃起来也是特别的香,非常适合萧婉词的口味。
  李诚做出来的月饼,每一个都不是很大,属于小巧型的,萧婉词先吃了一个莲蓉馅的,然后又吃了一个豆沙馅的。
  说起来,她最不喜欢吃的就是伍仁的,虽然这个属于最经典的口味,可这不是口味经典,就能让她吃得下去。
  萧婉词吃完之后,就让秋果将这些烤出来的月饼分发了下去。跟前伺候的,每人三块,下面的小宫女小太监,则是每人两块。
  至于口味的话,除了殿内伺候的是挑的,其他宫人则是随机发放,临到什么口味就是什么口味,没有挑选的余地,至于私底下怎么交换,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因为本身做的不多,而玉芙宫正殿这边伺候的宫人比较多,月饼做的又小,也只是先让她们打打牙祭。
  但即便这样,每个宫人也高兴的喜上眉梢。
  这月饼可是稀罕物,每年也就八月十五能吃一次,而现在还没到真正能吃月饼的日子,毕竟哪个宫也没发下月饼呢。
  他们这些人,那是沾了自家主子的光,才会先吃上月饼了。
  而且这月饼一看就是当主子吃的,用料特别讲究,也就玉芙宫有小厨房的原因,他们才能这么有口福。
  当然,还要跟一个好主子,这两个条件可是却一不可,要不然那也是什么都没有的。
  有的宫人看着这么好的月饼,都舍不得吃了,偷偷藏起来,打算等着以后慢慢享用。
  更有甚者,到小厨房借来切菜的菜刀,将那本就不大的小月饼,切成一丁点的小块,然后每天拿出来一小块吃,就权当解馋了。
  反正月饼这东西放的时间能久一些,也不用担心放坏了。
  有了第一次做月饼的经验,萧婉词跟着亲自动手,和李诚做了第二回月饼,这回做了四种的馅料的,有豆蓉月饼、玫瑰月饼、芝麻月饼、凤梨月饼。
  不过,这一次做的月饼,可比第一次玩票兴致的要精心多了。
  萧婉词打算等做好了,送一些给皇上尝尝,虽然御膳房那边绝对不缺月饼吃,可这是她亲手做的月饼,代表的那就是她的一份心意。
  所以这一次,不管是萧婉词,还是李诚,做的都格外精心细心。
  这可是给皇上吃的,做的太次了,那丢的可是玉芙宫这边的面子。
  作者有话要说:中秋快乐,好像还没过十二点,哈哈,今天回来了。


第217章 送月饼
  月饼做好后,萧婉词让宫人拿来食盒,每一种口味的挑了一些,整整齐齐的码在白瓷盘内,放到食盒中,趁着还热乎,叫来了小五子,吩咐他去一趟乾元宫,给皇上送月饼。
  给皇上送月饼可是紧要的事情,小五子也不敢耽搁,提上食盒,奔着乾元宫而来。
  上次因为一盘绿豆糕的事,好几个御前太监挨了板子,现在一见玉芙宫又来送吃食,哪个也不敢怠慢,赶紧往上报,就连小五子给他们塞荷包,他们也没敢收。
  赵庆知道消息后,也不敢有丝毫怠慢,亲自进殿内说给皇上听。
  曦贵嫔如此主动送吃食的时候可不多,这谁敢怠慢了呀!
  卫离墨从一堆奏折中抬起头来,听赵庆禀报说玉芙宫送来了吃食,这才放下朱笔,让赵庆将人宣进来。
  小五子手里提着食盒,心里又是雀跃,又是忐忑的跟在赵庆身后,往殿内走着。
  他没想到来送个吃食,皇上竟然还抽空见他一面,这种事情简直连想都不敢想,他来之前还想着,这月饼要是能趁着热乎,让赵爷爷递到御前去,那就很不错了。
  小五子进去时,卫离墨已经从御案处走出来,御前宫人上了茶水,而他也趁着休息的空闲喝杯茶水解解乏。
  小五子先将食盒递给了赵庆,这才跪下行礼。
  卫离墨让小五子起身,而旁边的赵庆打开食盒,将食盒内的一盘盘月饼端出来,摆在了放茶盏的桌上。
  卫离墨看着桌上的几盘月饼,先是会心一笑,接着放下手里的茶盏,从赵庆手中接过准备好的筷子。
  萧婉词做的月饼都比较小巧,用筷子正好能夹起来,卫离墨夹着一个月饼,先尝了一小口。
  “这月饼是主子在小厨房大师傅的指导下亲手做的,说是给皇上拿过来尝尝味道怎么样?”小五子见皇上心情不错,大着胆子说道。
  “竟是你家主子亲手做的。”
  卫离墨还以为是小厨房的人做的,她只是让人送过来借花献佛呢,没想到这月饼竟是她亲手做的。
  他倒没有怀疑玉芙宫的宫人在说假话,因为根本没有那个必要,既然宫人说是她做的,那肯定就是她做的了。
  “味道不错。”卫离墨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夸赞道。
  赵庆对此深深的表示怀疑,不会因为月饼是曦贵嫔做的,皇上才会这样夸赞,毕竟御膳房那么多手艺好的大师傅,怎么都要比曦贵嫔这个半吊子强。
  前两日御膳房做的月饼也呈上来了,都没见皇上夸上半句,现在曦贵嫔送来月饼刚尝了两口,皇上就说味道不错,可见皇上的心本来就是偏的。
  小五子听皇上一说味道不错,心里就很开心,想着回去玉芙宫后,一定要将皇上的这句话说个自家主子听,也不枉主子忙活了大半天。
  卫离墨在小五子面前,很快就吃完了一个月饼,然后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水,这才又说道:“回去后跟你家主子说一声,要是还有多余月饼的话,让她派人给慈寿宫也送一盒过去,让太后也尝尝。”
  “奴才遵旨。”小五子欣喜的答应道。
  至于皇上所说的那句,还有多余月饼送去慈寿宫的这句话,他可没当真。
  这可是自家主子在太后娘娘面前露脸的事,就算真没有月饼了,就是现做那也要做出来。
  小五子很快回到玉芙宫,将皇上夸赞月饼好吃的话,都说了一遍给萧婉词听,还有皇上交代往慈寿宫送月饼的事,他更是重中之重的说了两遍。
  萧婉词也没想到皇上不仅见了小五子,还当着他的面,夸月饼好吃,临了了,还不忘让她给谢太后那边也送一份。
  其实以皇上对谢太后的孝顺,慈寿宫那边肯定什么也不缺的,皇上的意思她明白,是让在谢太后跟前露露脸,刷个好感。
  既然皇上都发话了,萧婉词丝毫不敢怠慢,忙又和李诚忙着开始做月饼。
  之前给皇上做的那一炉倒是还有剩的,可萧婉词还是决定重新做,问过黄嬷嬷谢太后喜欢什么口味的之后,她又在小厨房忙乎起来。
  当初做月饼的材料,是从膳房那边拿的,而且拿的还多,玉芙宫这边又不缺人手,所以新做的月饼很快又出炉了。
  其实新做出来的月饼再放上七天,味道会更好,可新出炉的月饼也别有一番味道,吃起来不会油腻不说,吃着还特别的香,这还真不是放过之后的月饼能比的。
  说起来,这也是萧婉词为什么喜欢吃新做月饼的原因。
  将做好的月饼装好了食盒,但去慈寿宫送月饼的人选,萧婉词却选了黄嬷嬷。
  黄嬷嬷本来就是慈寿宫的老人,对那里最熟悉,让她去正好,不过黄嬷嬷的年龄摆在那里,萧婉词又派了小辉子给黄嬷嬷搭把手拎食盒。
  *
  慈寿宫。
  黄嬷嬷给谢太后行礼起身后,这才将自己的来意说了。
  谢太后却只说了一句“曦贵嫔有心了。”并未表现出有多喜欢,可也没表现出不喜欢。
  黄嬷嬷毕竟是伺候过谢太后的人,虽然没有向嬷嬷的地位高,可谢太后的一些生活习惯她还是一清二楚的。
  谢太后喜欢清静,最不喜欢后宫妃嫔无缘无故到慈寿宫来打扰,这次曦贵嫔派她前来送月饼,是不是让谢太后以为曦贵嫔别有所图了。
  所以,黄嬷嬷很有眼色的说道:“这月饼是曦主子亲手做的,皇上那边说了好吃,这才让贵嫔主子送过来给娘娘尝一尝。”
  既点出了皇上的意思,又点出了曦贵嫔的功劳,也算解释了她为何来慈寿宫送月饼的事。
  谢太后听到此话,脸上这才好看了一些,既然是皇上开的口,那她也算明白皇上的意思了。
  黄嬷嬷见到谢太后面色缓和,忙又趁机说起了三皇子的一些趣事。
  比如三皇子现在的手指能握成小拳头状了,而且还会把握成的小拳头放到自己的嘴边吸吮,有时候甚至还会将小拳头放到嘴里呢。
  果然,谢太后一听到黄嬷嬷说起三皇子,脸上才挂上了笑意。
  黄嬷嬷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自从去了玉芙宫伺候曦贵嫔,她已经好久没在谢太后身边伺候了,真有些摸不准谢太后的脾气了。
  黄嬷嬷临走前,心情不错的谢太后,还赏了两件东西,一件是三皇子戴的婴儿项圈,还有一件是给萧婉词的,是个金镶翡翠手镯。
  黄嬷嬷代萧婉词和三皇子谢了赏,这才捧着东西回了玉芙宫。
  谢太后赏的两件东西好是好,可惜小元宝还是太小了,脖子都还竖不起来呢,就要往脖子上挂东西,还是有些太早了。
  所以,萧婉词就让秋果先将谢太后赏的婴儿项圈好好收起来,打算等到元宝再大一些的时候,再给他戴上。
  至于赏给她的那只金镶翡翠镯子,她也已经想好了,打算等着八月十五那一日,戴上这只镯子出席中秋节宫宴。
  随着八月十五到来,宫里各处开始披红挂彩,焕然一新。
  去年的中秋节,夏皇后身边不好,都是贤妃操持的,今年却又不同,夏皇后和贤妃共同掌管着宫务。
  说是共同掌管,可夏皇后是正宫皇后,不管做什么都更名正言顺一些。
  而两人最近的关系却有些不睦,在有的事情上难免就有了分歧。
  去年的中秋宫宴是在长乐宫举办的,因为是贤妃主办,夏皇后今年难免憋着一口气,希望自己今年办的更好一些,便提议将今年的宫宴地点放在御花园,到时候再在御花园里挂上各种样式代表节庆的灯笼,一边赏月,一边开宴席,绝对更有一番趣味。
  可夏皇后的提议一说出来,贤妃当即就表示了反对,认为往年没有在御花园举办宴会的惯例,夏皇后这样做不符合规矩等等。
  一时间,夏皇后和贤妃因为此事谁也说服不了谁。
  贤妃身边有孟淑仪、云贵人、郑娘子这几个人在旁边鼎立支持,而夏皇后最近也笼络了几个低位妃嫔在身边摇旗呐喊。
  没有表态的就剩下萧婉词、丽婕妤她们这些两边谁也不靠的,而且人数还不是一般的多,像懿容华、柳容华、苏芬仪、嫣嫔、常小媛这些都包括在内,占了妃嫔的一大半的人数。
  夏皇后和贤妃争论不下,自然就要问下面这些妃嫔的意见,因为孟淑仪是站在贤妃一头的,再往下排,第一个要问的就是萧婉词了。
  这事萧婉词可不好给意见,本来夏皇后和贤妃争锋,她就乐见其成的,现在让她明确的站队,这还真不好回答,只好说了一句“但凭皇后娘娘和贤妃娘娘做做主”之类的话。
  等问到丽婕妤,丽婕妤也是同样的回答,两边都不站。
  下面的两边都不靠的妃嫔,又不是傻子,自然是有样学样。
  反正曦贵嫔和丽婕妤都是这样回答的,夏皇后和贤妃记恨也是先记恨这两人,怎么着也轮不到她们这些小虾米被记恨,所以这件事就僵持住了。
  要搁在以往夏皇后的霸道性子,她才不管贤妃的反驳呢,自己直接就拍板做主了,可现在今时不同往日,贤妃手里还握着一部分宫务。
  最后还是华嬷嬷给夏皇后出了主意,让她去一趟慈寿宫,问一声谢太后的意见。
  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呢,华嬷嬷的主意果然不错,谢太后同意了夏皇后的提议,将中秋宫宴摆在了御花园内。
  贤妃就算再不高兴,可谢太后都已经同意了,她也不好再说什么,不仅不能说什么,还要表示赞成,并全力配合。


第218章 
  八月十五这一日,萧婉词比往日早起了一刻钟,精心梳妆打扮后,穿上昨晚就已经准备好的衣服,坐上歩辇,向凤仪宫赶去。
  她刚出月子没多久,骨缝还没有真正的愈合,而现在又是秋日,早晚的天气已经比较凉了,她每日去凤仪宫请安,都会在身上多加一件小薄袄,宁愿热着点,也不能冷着了。
  沈常在现在真成她的跟屁虫了,每天雷打不动的早早站在飞鸿殿廊下等着她出现,然后上前行礼请安,跟着她的歩辇,一起去凤仪宫。
  萧婉词已经跟沈常在明确的说过好几次了,让她先走,不用等着她,可惜沈常在不听,每日还是会一如既往的等着她。
  而且有几次,沈常在还去正殿拜见过她,但她都以正在休息为由,让宫人打发掉了。
  萧婉词虽然现如今是玉芙宫主位,可她真不想跟沈常在打什么交道,只要沈常在呆在玉芙宫老老实实的,不惹什么幺蛾子,她真不会对她怎么样。
  可萧婉词又不能明明白白的跟沈常在说,咱俩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这种话,所以现在两人也只能以这种方式继续处着了。
  到了凤仪宫,好多妃嫔也已经到了,萧婉词知道自己来的比往日早一些,就是没想到这些妃嫔比她还要早到。
  不过今日是十五,夏皇后会领着众人到慈寿宫给谢太后请安,众妃嫔谁也不敢来迟了,宁愿早来一会等着,也不愿被夏皇后抓着把柄责罚。
  她这边刚一坐定,贤妃和孟淑仪紧接着也来了,而夏皇后也带着华嬷嬷从寝殿出来。
  众妃嫔行礼起身后,夏皇后这才缓缓的开口道:“今日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往年中秋宫宴的地点,都是设在长乐宫,本宫觉得,总在长乐宫举办宫宴,也没什么意思,就和太后商议,今年的中秋宫宴摆在了御花园,众人坐在一起也能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