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花锦_雾冰藜-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正和咱们的安排下。”虽然早知道皇后怀的可能是位公主,可收到消息的那一瞬间,宁国公还是暗暗松了口气。
“还是母亲沉得住气,姜,到底还是老的辣!”
福韵大长公主笑了笑。
陈逸康一头雾水,“祖母和父亲早就知道皇后娘娘会生个公主?”
不能吧?之前不是听说太医们都说是个皇子吗?
宁国公和福韵大长公主对视一笑。
“看来石院判沉寂多年,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不会失手。”宁国公感慨。
福韵大长公主安排父亲去做的事情有些他知道,但没让他知道的他也从刻意打探过,今日祖母留下他,说明是想让他知道这些事的。
石院判说的是太医院院判石明吧?陈逸康在心里琢磨。
“石明是祖母的人?”听父亲对石明出手的感慨,陈逸康开口问道。
可是就算石明是他们陈家的人,就算他是院判,也不能堵住所有太医的嘴,难道所有太医都诊错脉了?
陈逸康不解的看向福韵大长公主。
“石明不算是咱们陈家的人,只是在他年轻的时候,一次机缘巧合,我救过他们一家人的性命,看他医术精湛,便找人安排到太医院去做事,他倒也算努力,二十年下来,竟然坐上了院判。”
当初救石家人的时候,她也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会用到他。
当时看石明这个人医术精湛,就找人安排他去了太医院,事后她早就忘了这件事,要不是有一次碰到石明,他主动提起,福韵大长公主自己都忘了这件事。
“可石院判是怎么做到的?”陈逸康不解地问道。
说道此事,宁国公自己都佩服自己的母亲。
“妍儿去了皇陵之后,让你祖母为她寻找可靠的得用人手,当时咱们找的人不是混进了别人的暗桩。”宁国公开口解释道。
陈逸康记得这件事,那时康妍已经怀孕五个月了,算起来皇后应该是有孕刚满四个月,康妍去皇陵之前让祖母为她留意安排人手,祖母费了一番功夫,最后却发现一个稳婆是宫里的暗桩,当时祖母颇为震怒。
“这些暗桩查来查去,就查到了太后哪里,你祖母当时便留了个心眼,琢磨着估计宫里视妍儿肚子里的孩子为眼中钉,妍儿若生个女孩倒还罢了,若是个男孩,以后估计更加危险。”
福韵大长公主当时就想到皇后和欣贵人肚子里的胎儿,想知道她们怀的到底是位皇子还是公主,若是两人肚子里的是位皇子的话,估计太后和皇上就不会那么心急的对付康妍肚子里的孩子。
她找到石院判试探了下,当时欣贵人怀孕五个月,皇后刚满四个月,差不多能诊断出胎儿是男是女了。
结果石院判告诉她皇后怀的是位公主,而欣贵人肚子里虽然是个皇子,但因为有人对她用了虎狼之药,她肚子里的孩子注定生不下来。
皇后的脉象一直是他在诊,知道宫里有多期盼皇子,所以皇后肚子里怀的是公主的话他一个字都没有向在透露过。
若是别的太医也就罢了,石明说的她并不怀疑。
石明位居院判多年,医术在太医院首屈一指,况且,虽然福韵大长公主于他们一家有救命之恩,这么多年陈家却从未联系过他,更没有开口让他做过什么事。
石明没有理由欺骗他。
“若是太后知道皇后肚子里的也是位公主,估计会更加疯狂的对付妍儿,所以你祖母就暗示石明,让石明调了皇后的安胎药,改了皇后的脉象。”
石明感念福韵大长公主的救命之恩,且那种药不会对人体有损害,却能改变人体的脉象,让皇后看起来怀的是位皇子,却不会损害到皇后和胎儿,所以石明就应下了此事。
之后,石明便借口身体不适和太医院轮值,让其他太医给皇后诊脉。
太医院大多数太医都为皇后诊过脉。
都说是个皇子。
“祖母果然高明,就算皇后诞下公主后,皇上怪罪太医,但几乎太医院的太医都诊错了,皇上总不能把太医们都砍了,法不责众!”陈逸康双眼一亮,对福韵大长公主的先见之明佩服的五体投地。
儿子和孙子的佩服让福韵大长公主心里十分受用,“其实当时祖母并没有想那么远,只是想让你表妹能安全的度过孕期,现在想来,幸好当时走了这一步。”
想起齐宸靖让陈逸康带回来的消息,皇上可能不是先皇的血脉,太后就心里暗暗庆幸。
若是让太后早早知道,皇后怀的是位公主,难保她不会再故计重施,再弄个皇子出来。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道圣旨
“也难怪祖母能那么早就让我们安排人散播流言,”陈逸康现在把一切都捋顺了,心里对祖母的安排更是佩服万分。
当时流言传起来的时候,他就纳闷,立皇太弟?皇后即将临盆,若是皇后生下位皇子,哪里还会有什么皇太弟的事情。
“原来一切都在祖母的掌握之中啊!”
福韵大长公主摇头,这些掌控一切,算计人心的本事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受伤换来的,如果可以,她并不希望她的子孙会这些。
“要起风了呀,看这天气,晚间估计会有雪!”福韵大长公主的眼神透过半开的窗棂,看向外边已经大亮的天,早晨的雾气弥漫,可以看出是个阴天。
怎么突然感慨起天气了?陈逸康有些不解。
宁国公却知道母亲这是在感慨世事无常。
想起自己收到的另外一个消息,他也忍不住感慨,确实世事无常啊。
“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还说,皇后难产,薨了!”
皇后薨了?福韵大长公主惊讶的转过了头。
“怎么回事?”
宁国公脸色有些不太好,“据说是难产,横生,皇后身体又弱,撑不住了,医婆问皇上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皇上选了保孩子?”福韵大长公主脸上的怒色一闪而过。
如果是这样的话,皇上也太让人心寒了,那是他结发的原配啊。
宁国公摇头,“当时平章侯夫人也在,皇上倒没说保孩子,却让王太医进去帮助医婆了,孩子倒是平安产下,可惜皇后却薨了………,咱们的人怀疑王太医可能选了剖腹取子。”
剖腹取子?饶是福韵大长公主活了大半辈子,仍然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旁的陈逸康已经惊的说不出话来。
“消息可属实?”
剖腹取子!皇上也太狠心了,皇后还活着,硬生生的剖开肚子,取出孩子,这根本就没打算留活路给皇后。
“我们的人只是怀疑,并没查实。”宁国公摇头。
皇后凌晨生产,能这么快将消息传出来已经不容易了。
福韵大长公主沉默下来,过了片刻,才道:“如果此事属实,皇上一定会处置相关的宫女,稳婆,医婆等知情人,让咱们的人想办法查探下皇后的尸体。”
如果是剖腹取子,尸体一定会留下痕迹。
宁国公点头记下。
“还有,如果消息属实,想办法将这个消息透给平章侯夫妇知道。”福韵大长公主皱着眉头,想了会,追加了一句。
平章侯李家祖上也是陪太祖一起打过天下的,天下初定,太祖按功劳分封功臣,李家封了平章伯。
和众多以军功起家的勋贵不同,李家虽封了平章伯的爵位,但是并不张扬,平章伯对家中子弟教养十分严格。
李家的一众子弟,无论文采还是武功,都是从小就严格要求学习的。
而且不论身份,李家男子到了十五岁就都丢到军中去历练,从普通的兵士开始做起。
这么多年下来,李家在军中也有了很深的根基,威望也很高。
先皇在世时,北疆之外的鞑子南侵,先皇御驾亲征,上一代平章伯随驾亲征,在对北疆的战役中为先皇挡了一箭,又用计逼退鞑子,先皇念其功劳,由平章伯加封为平章侯。
现任的平章侯李稳就是由其父手中接过的平章侯的爵位,李稳自己也是从普通的军士开始历练,慢慢积攒军功,现在京东大营就有李稳统领。
皇后娘娘李秋慈是李稳的幼女,李稳和夫人一生恩爱,育有三子二女,李秋慈是老来女,向来得他们夫妇疼爱。
若是让李家得知皇后娘娘薨逝的真相,只怕李家心里会对皇上寒心吧。
京东大营的两万兵马是卫戍京畿的后备力量,若是李家对皇上寒了心,无异于皇上少了一只有力的臂膀,这对齐宸靖来说有益无害。
快速在心里过了一圈这些利益关系,宁国公心里有了计较。
吃了早饭,果然起了风,不一会儿,大片大片的雪花簌簌落下,不到半日功夫,整个京城便覆盖在一片雪白之中,银装素裹,掩盖了一切背后的肮脏和污垢。
在这除夕的前一天,宫里却一连发出了三道圣旨。
第一道,皇后娘娘于腊月二十八产下大公主,皇后娘娘因为难产薨逝,从现在起,举国为皇后娘娘服丧一月,禁止一切喜悦宴饮!
第二道圣旨,皇后娘娘诞育公主有功,晋皇后娘娘之父平章侯李稳为平章公,李夫人及李家三位公子皆有封赏。
第三道圣旨,皇上因皇后娘娘的薨逝,伤心至极,已经病倒在床榻上,原本定在年后进行的选秀推迟至明年端午进行。
三道圣旨一出,满城哗然。
宗室老臣,御史翰林,阁臣们先是感慨皇上子嗣艰难,好不容易皇后娘娘有孕,结果最后竟然只生下一位公主。
皇上也快三十了,去年至现在,宫里也只有两位嫔妃有孕。
难道皇帝真的有隐疾?
莫名的很多人心里都想起现在悄悄流传的谣言。
皇太弟!一些大臣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变化。
也许是时候该考虑这些事了!
而晋封平章侯为平章公的事情,也让很多人家,尤其是一些啃食着旧日祖宗荣耀的老勋贵们心里又羡慕,又不满。
除了太祖登基,按功封赏时,封了许多王侯公爵,再后来的先皇,也只在与北疆的战役中,有功之人封了爵位。
到了当今皇上,登基以来还未封赏过爵位。
这么多年下来,大梁的公爵之家越来越少,很多公爵之家的子弟都是领个闲差混日子罢了,靠着祖宗们的余荫过日子。
像李家这样的,由开国之初的平章伯到先朝的平章侯,再到现在的平章公,绝对是勋贵里面的翘楚了。
所以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唏嘘者也有之。
“都是那个病秧子皇后的功劳!”嫉妒的人家撇撇嘴如是说。
有善于钻营的人家听了这话,却是眼前一亮,暗中开始盯住了新皇后的位置。
可又想起第三道圣旨,推迟选秀,心里又觉得有些失落,不过,大半年的功夫也够谋划了,于是野心勃勃的人撸死了袖子开始了上窜下跳。
相比前两道圣旨,第三道圣旨掀起的波澜要小了许多,说起来,众人也都是赞皇上一句情深义重。
总之,皇上靠着厚赏李家和推迟选秀倒是在大臣们中间捞了个重情义的好名声。
倒是新封的平章公李家,却是出乎意料的沉默,除了皇后停灵时,李家的女眷们进宫哭灵,平章公夫人因为伤心过度,几次昏厥之外,其他时候,李家都闭门谢客。
这场雪下了整整一日,到了傍晚才停下来。
寒风乍停,满院子的银白映的廊下刚换上的白灯笼都有了几分清冷之色。
康妍的手拿着昙哥儿一条亵裤在碳盆上小心的烘烤着,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讽刺,“………情深义重?真要是情深义重,就不应该推迟选秀,以后再不选秀,岂不是更加情深。”
她昨日深夜进了城,没有想到只一日,就发生了这许多事。
她刚生产完,对于女子生产一事正是感触最深的时候,听到皇后难产而死,心里难免生日一股同情。
她进宫次数不多,想起仅仅见过几次的皇后,那个时候她还活在皇贵妃的阴影里,一直都是温和有礼,甚至有些怯懦的性子。
康妍对皇宫印象不好,可至少她进宫的时候,这位皇后娘娘从来没有为难过她。
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去世之后还要被皇上利用她来捞名声。
旁边坐着的苏玉欢手里正抱着昙哥儿逗弄,闻言也跟着叹了口气。
倒是康少凡没什么反应。
皇后难产而死的消息就是他送过来的。
康妍昨天夜里到的时候,苏玉欢就已经悄悄在这里等着了,怕她不适应,苏玉欢今日一直陪着她,对胖乎乎的昙哥儿爱不释手。
康少凡则是顶着雪来的,他白日里还要当值,明天就要除夕了,明日起到年后初六,他都不用当值了。
“姐姐在这里安心住着,我刚才来的时候看了一下,这周围布置了两道暗哨,外祖母那边派了人守在外围,姐姐带来的人守在院子周围,安全上面不用太忧心。”
三兴胡同这栋两进的宅子是康少凡机缘巧合下置办来的。
他身上有骁骑散卫的闲职,在陈家的安排下进了宿卫军当差。
宿卫军负责京城治安防卫,每日少不了巡街的差事。
一日巡街时,他抓了个鬼鬼祟祟的小伲赶干笪手拢欧⑾终庑≠竟然入室盗窃,被主人家发现之后,情急之下,用刀捅了主人家。
小贼闯进去的正是三兴胡同里的宅子。
本着办差办到底的心思,康少凡去这栋宅子里查探了一番,却发现只有一个死去的中年男子。
出于怜悯,他将中年人安葬了。
过了一个多月,却有中年人的家属找到了他,感念其代为下葬的恩德,将这栋宅子赠予了康少凡。
康少凡将宅子的来历说与康妍听,“………这周围都是普通的商户,住的人比较单纯,平日里来往的人也不多,若是有生面孔来探查,也很容易被发现。”
“我接手这宅子后,在后院隐蔽处开了个小门,平日里用柴火挡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以备不时之需。”
康妍的心思随着康少凡絮絮的话语也就转开了。
“大半年不见,九弟长大了。”看着康少凡一本正经的样子,康妍心里不由想起那几年她们姐弟相依为命的日子。
一转眼就是快五年过去了。
他们姐弟俩都成家了,也有了更多的亲人。
康少凡正专注的思考着还有哪里没给康妍准备到,猛然被康妍一打断,脸上浮起一抹红晕,随即又挺直胸膛,“姐姐这话说的,我都成亲了,是大人了,以后我会尽力保护姐姐,昙哥儿,还有欢儿,我们一家人会一直好好的。”
竟然将昙哥儿也郑重提了出来,康妍心里又是好笑,又是感动。
“嗯,姐姐相信你,小九是最好的弟弟。”
康少凡显然没想到他最敬爱的姐姐突然这么夸了他一句,他脸色红红的,有些不知所措的捏着衣角。
“哎呦,昙哥儿,你这个小坏蛋,竟然也不吱一声!”旁边突然想起苏玉欢惊叫的声音。
康妍扭头看去,就见苏玉欢正满脸错愕的看着昙哥儿,身上鹅黄色彩蝶穿花斜襟禙子已经**一片。
昙哥儿也半眯着眼睛胡乱扭着,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闯下了祸。
“扑哧!”康妍也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个小坏蛋,竟然尿你舅母一身,该打。”
一直在屋子里伺候的张嬷嬷忙上前接过昙哥儿,“哎呀,恭喜舅奶奶,这小孩子的童子尿最是召喜的,想来不久舅奶奶就会有好消息了。”
竟然还有这说法?
康妍三人都看向张嬷嬷。
张嬷嬷点头,“是真的,不信,您等着看吧。”
苏玉欢又是期盼,又是羞涩的看了康少凡一眼。
若是真的,她可要好好谢谢昙哥儿了。
康妍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打了个转,“说来你们俩成亲也有半年了,怎么一直没消息么?”
苏玉欢闹了个大红脸。
她和康少凡平日里没有长辈管束,家里的事两个人说了算,夫妻间的事平日里也挺频繁的。
两个人少年夫妻,正是贪欢的时候。
成亲三个月以后,她也动了心思,想要个孩子。
康少凡却抱着她,哄她,“………再等等,不着急,咱们再过一段时间咱们两个人的生活,有了孩子,我哪里还能这么自在!”
怎么个自在法?苏玉欢已经在康少凡接下来的行动中身体力行的体会到了。
只是这种话她怎么好对康妍说,总不能说你弟弟沉迷闺房之乐,暂时不想要孩子吧。
“我去换身衣裳。”她起身匆匆跑了出去。
这宅子里备着她的衣裳。
留下的康少凡也红到了耳根子,嗫嚅半晌,才回道:“………欢儿年纪还小,想等着她再大一点。”
康妍也不好过问弟弟,弟妹的房中事,看他们俩人的样子,感情倒是挺好的。
她也就放下心来,“………你们自己心中有数就好。”
“姐姐,明晚的除夕,我们俩留在这儿吧,我们那个宅子太打眼,不好接你和昙哥儿过去。”见康妍不再纠结刚才的话题,康少凡赶紧换了个话题。
明晚就是除夕了,虽说皇后新丧,禁止一切宴席,刚大过年的,关起门来,自家人还是要一起吃席,一起守夜的。
康少凡自然不想让康妍母子自己过年。
康妍自然没有异义,三兴胡同安静,康少凡夫妇俩人悄悄的来,也不会太引人注目。
“估计明晚六表哥也会来。”康妍想着外祖母必然不会让他们母子独自过年,应该会让陈逸康过来陪他们。
倒是在皇陵的齐宸靖,却只能孤单的过年了。
他们夫妇,父子在这个年下是不能团圆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如意
除夕这天,在皇陵的齐宸靖并不算孤单。
在天台山中练兵的孟子寒回来了。
齐宸靖,孟子寒,陈可萱三人在内院坐了一桌。
因为要制造康妍一直在休养的假象,所以宴席就摆在了康妍的院子里。
齐宸靖有些心不在焉,他在挂念着在京城的康妍母子。
“京城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喝了手里握着的酒,他顺口问孟子寒。
孟子寒一愣。
齐宸靖反应过来,他一直在天台山中练兵,今日才回来,哪里知道京城的事情。
他的心里一时间有些意兴阑珊。
散了酒席,叫了孟子寒去了外院书房。
老江却在书房门口来回徘徊着,见他们二人过来,忙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王爷,京里来信了。”
齐宸靖眉眼一动,示意他进书房说话。
老江将手里的纸条递给齐宸靖,“刚刚收到的京城的飞鸽传书。”
纸条很短,只有短短两行字,“夫人一切妥当,皇后诞下公主,难产薨逝。”
看到第一行字,齐宸靖神情放松了许多,康妍走了六日了,他的心一直悬着,就没有放下过,生怕她们母子路上有个闪失。
待看到第二行字,齐宸靖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他对于皇后的印象并不深,只觉得是个性格有些怯懦的女子。
让他惊讶的是皇后竟然生的是个公主!
想起陈逸康告诉他福韵大长公主在京城早就安排的流言,当初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反问过,若是皇后生下皇子怎么办?
陈逸康倒是没说什么,只说福韵大长公主好像成竹在胸。
现在想来,应该是大长公主暗中做了什么安排才是。
不管是何种安排,皇后诞下公主,对他目前来说,反而是好事。
想来福韵大长公主那边会有新的安排,年后就会有动作了。
“胡大哪里还没有消息吗?”齐宸靖的心思转开,问起已经有一个月没传回消息的胡大。
之前每次问起,老江都是摇头。
老江这次没有摇头,“下半晌传回来消息,说是已经找到了两个当年的旧人,正在想办法撬开他们的口,不过进展不太顺利。”
二十年前的陈年旧事,知情人本就少,知道的,又幸存的,估计就更少了。
能找到幸存的,并让他们开口,确实要费一番功夫。
齐宸靖想起康妍临走之前提醒他可以考虑从孙忠哪里着手,在心里斟酌了片刻,吩咐老江,“传信给胡大,让他们盯紧了孙忠,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老江明白他的意思,转身出去了。
屋子里只剩下了孟子寒和齐宸靖。
齐宸靖揉了揉眉心,“如果半年内我们要兵临京城的话,你觉得我有多少胜算?”
这是齐宸靖第一次和孟子寒明确提出发兵京城的话。
之前在商城的山中练兵也好,还是现在的天台山中练兵,齐宸靖都是吩咐孟子寒按照他的想法召集军士,习练阵法,孟子寒只需要定期向他汇报兵士操练情况即可。
孟子寒倒没有因为他的话而吃惊。
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