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秦小猪-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小猪被樊二郎修理一通后,再不敢怠慢夫郎。把这些苗圃里的活计,全权托付给了徒弟栓子。栓子一人也照料不了这许多。来家里来往探看樊二郎的亲友,走过路过时不免好奇。秦小猪便给每家,也都分了些回去种着玩。到了收获时节,就看出这些人水平高下来。

    种的最好的当属狗丫家里,她家住在郊外,娘老子都是庄户人。把那些小苗苗养的那叫一个水灵,结出来的蔬果那叫一个健康。其次,是秦府上的秦贾氏和秦五岳。这二位当年,也是地里忙活的人家出身。如今荣华富贵享过,老两口返璞归真。重操旧业,做的也是有模有样。第三位才轮到秦小猪和栓子师徒俩,接下来这位是伤心后重新振作起来的花三叔。至于郭二家,他要忙着点心店铺,又要看护小孩儿。虽然也想试试,却是没那精力了。

    排在最末的,是小蔡大人蔡玉琦。她弄这个东西,实属意外。种苗是姬盂到秦府上走动时讨去的,带回府后长皇子发现自己侍弄不来,就让小蔡大人接手。小蔡大人被太女姬盂委以重任,主持京城全面大改造工作。每日里不是这个事便是那个事,其中的利益纠葛,比她当初在三司时还要复杂。蔡玉琦觉得身上压力山大,眼见得去接多玛父女的计划不能成行。日子一天天拖下来,小蔡大人心中不免焦躁。姬盂看在眼里,便给她找了这个事做。

    效果大大的有,蔡玉琦每每蹲在田地边摆弄花草时,或可暂时忘却许多烦恼。只是人无完人,有的人聪明在手上,有的人聪明在心里。小蔡大人是后者,动手能力就差了点。她那双金贵的手脚从没摆弄过土坷垃,对于施肥松土除虫什么的全不晓得。所以她家的作物得了个最末等,名至实归。

    种出这些稀罕东西不是秦小猪的目的,把它们统统吃掉才是小猪的最终目标。于是秦小猪又在家里大摆筵席,教授各家如何用这些东西制作美食佳肴。几顿饭吃下来,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小男子,连同秦小猪在内,对西红柿酸甜口味激赞不已。原本打算榨油的花生、葵瓜子。也不用来做正事。秦小猪用秘方卤了,再用铁砂炒过,制成各种口味干果,好吃又打发时间。

    玲珑为此专门做了一期舶来美食专刊刊载在《京娱》上,由大顺祥瑞秦小猪亲自撰文、配图。文章后面摘录了各种相关美味的具体做法,和大家伙品尝后的心得。为了扩大影响,还弄了个抽奖试吃活动。招募志愿者,约定时日在秦小猪家里举办试吃大会。文章发布出去,一时间吃货云集。报名的人争先恐后,只是名额有限。仅仅半日功夫。试吃会的名单就排满了三天的场次。这已经是极限,因为再弄下去,食材就不够了。

    便是现在。光凭秦小猪家里,栓子种出来的那点蔬果也是不够的。玲珑就把秦府种的搬了大部分过来,见还是不够,又从城外狗丫家里拉了一车。至于蔡府上的种出来的那些,数量品质都不好。大伙一致决定就不去她家叨扰。那些东西留着孝敬长皇子和小蔡大人得了。

    花三叔拿回去的那些,虽也结了不少。但宋府里人多,宋老爷一家就给克化了。宋府当家老爷不愧是个有眼光的,分分钟便从中看出了商机。他也不独家发财,找了秦小猪一道。他出地出人手,叫秦小猪出菜肴方子和头一年的种子。两家合伙做蔬菜生意。秦小猪乐意之极,依旧这事要落到徒弟头上去做。不过其中的钱一两家也赚不完,又拉了蔡府和秦府入伙。

    秦小猪想起狗丫娘是因为她落下的残疾。这次她总算有机会做弥补。就把做炒货的手艺教给了狗丫娘,狗丫娘不用走动,坐在炕上动动铲子就能做这事。连销路也替她想好了,成品就放在点心铺子里搭售。

    蔡玉琦比他们这些人想的都要深远,秦小猪看得是吃食。宋老爷看到了发财的机会,玲珑找到了新闻。小蔡大人在亲自耕种收获一番后。却注意到了某些作物的强悍的适应力和高产,一个是番薯,一个土豆,还有一个便是玉米。几经调查研究后,蔡玉琦写了一份相关奏折,呈交给女帝姬璧御览。

    一国之君常忧心两件事,一个是战争一个是饥饿。战争打输了要亡国,打赢了也要损耗国库。说不得,一场大战有可能把一个国家拖垮。

    民以食为天,史上最恐怖的事莫过于“吃不饱,没得吃”。这是几千年来,造成社会动乱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导致国家大面积饥饿的原因归纳一下,大致有三条,没有人种地,没有地可种,天灾人祸突然爆发,造成官府措手不及、应对失当。

    第一个丁口匮乏。凡立国之初,或是大灾大役之后,农业生产劳动力大幅减员。没有人耕种,土地便没有出产。整个社会全都贫苦不已,饥饿冻馁成常态。这种情况还算是好的,因为食物少的同时,吃饭的人也少。只要人君身体力行,奉行节约,社会依旧可以稳定长存。

    第二个造成饥饿的原因是人多地少,人均可耕种土地太少。盛世繁华人口繁衍生息无穷尽,而土地有限,且被豪门富户兼并盘踞。以有限之土地出产,超额承载比之前数倍的人口,这种情况下食物当然不够吃,少不得会有饥民为了活命铤而走险。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就不免动荡。

    第三种情况则是带有突然性质,比如某处出了乱臣贼子,一场兵灾下来,田地出息府库存粮全都没了。又比如先帝末期的那场江南水患,这虽是天灾,但倘若王家没有及时献上占城稻,那么天灾也会转变成人祸。所谓的义军会鼓动民众,揭竿而起。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这种恶劣的突发状况,一个处理不好,甚至可能成为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始。

    PS:  谢谢小粉红,=】

    快完结了,昨天还想着,是不是该打滚求粉。

    我想下一本写宋蝈蝈穿越的故事,就是在相关里写过的那个开头,后面的故事。

    名字已经想好了,有点恶俗,叫做《娘子,娘子》。

    被宋蝈蝈开苞的败家子是山贼阿公的外孙,他不愿意继承山寨事业,就故意做出一副纨绔模样,还扬言要娶个青楼女子为妻。但是宋蝈蝈第二日就跑路了,谁来配合他演戏。败家子只好发江湖令,四下找他命定的娘子。

    亲们觉得这个梗行不,欢迎意见和探讨=D

正文 第二百六十五章 旧事

    蔡玉琦一纸章程上说玉米不挑田地,种的精心的话可以达到亩产千余斤。红薯土豆也是随处都可以种植,好地甚至可以亩产几千斤。当即引发了朝堂轰动,好些人不相信他的说法。这数字太过耸人听闻,怎么可能呢。便是不事生产的二世祖也觉得这说法离谱,不说上古,一妇不耕或受之饥,一夫不织或受之寒。便是二季稻三季稻推广以来,也没听说过有这般产量。朝官里有耕读人家出身,当年少年贫苦时没少下地做过农活。尤其对蔡玉琦颇有微词,认为她浮夸太甚。

    户部老尚书更是摆出事实依据,言道北方“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就是说北方亩产大约是三百斤。南方如今比较普遍的二季稻,是“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平均算一下是亩产五百斤。这些还都是往多了估计,若是平年又有减少。遇到灾年,则连这数目的一半也达不到。以上都是确切有来由的统计,敢问你小蔡大人不事稼轩,如何能说出这样夸张的数目。

    蔡玉琦这时也晓得自己一时欢喜,处事急躁了。这会的时机不像占城稻出现时,情况紧迫。新帝姬璧上位不久,也能像先帝那般乾坤独断,能力压群臣。事先她该找几位有分量的大员沟通,此刻也好有个帮衬。但现在为时已晚,只她一人口说无凭。多说无益,蔡玉琦索性请女帝指定某地进行试种。同时派司农官下去跟踪验证,有了成果再说其他。她蔡玉琦愿意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立军令状为证。

    这话说出来人人动容,虽然众人都对小蔡大人的说法存了疑虑。但心底深处,还是愿意自己想错。人的名树的影,小蔡大人说话一向铁板钉钉。既是小蔡大人报上来的这些数目。多少让人心底存了些侥幸。叫人不禁生出些许期盼,盼望着小蔡大人说的那般产量是真的。须知早在先帝时,土地兼并便已成态势。先帝虽有心整治,彼时却有天灾边患掣肘,一时空不出手来。这问题积累到现任女帝姬璧这里,已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得了的。

    为今之计,还是先让民众吃饱肚子,暂时缓和下社会矛盾。大家人人屋里有粮,心里便不着急麻慌。才有心情安稳坐下来,理性考虑解决办法。事缓则圆。假以时日,相信必定能妥善完满地解决此事,也不用将此隐患留待后世子孙。可以说。解决大顺全民的吃饭问题,本身就是一桩恩泽万代的功德。真能做成,怕是小蔡大人和主持参与这事的人,都够得着资格上凌霄阁了。

    事有凑巧,这桩事最后落到了方明德的辖下。这却是一班以吕庸吕相国为首的老臣的美意。方明德虽然在今上做京城主官时,家务事上出了纰漏,被左迁出京。但众人心里清楚方明德的为人,人如其名,最是方正公道不过。此事交给她做,方某人定然会恪尽职守。小心侍弄、锱铢必较计谷入仓。亦不会为了媚上。虚报产量。方明德不偏不倚,中正行事。只要小蔡大人所言非虚,那么便自然会有个好结果。

    之后的事无需多言。大获成功后,大顺的粮食供应空前富足。不仅各家仓存、国家库房,皆有充足的食物,多出来的谷物,还大量地被用于造酒。这里插一句。只要是与吃喝沾边,秦小猪多少都懂点。所以后来她造了个物件。用于酒精提纯,在烈性酒和医用酒精上很是赚了一笔。

    小蔡大人因此事,在后世名垂青史。至于方明德,今上虽对她之前印象不佳,却也给了她升迁的机会。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方明德就有能耐又肯踏实做事,其人便如锥在囊中。女帝又非刻意打压她,竟然真个让她一路从小官做到封疆大吏。到了四皇女姬璋临朝,方明德终于回归朝堂,和好友陆克法几乎同时入阁。二人一别经年,再见时都是感慨万千。当年两个青年女子,如今皆有了年纪。方明德比陆克法还要小些,但因着长年在外操劳,期间还因为方家祖父母离世丁忧。如今看上去,却像是比陆克法年长。

    但二人千帆看尽,谁还在乎一副皮囊,看重的都是对方的心性。方明德观当年状元娘子,见这人愈发玲珑剔透。陆克法看着同年的探花娘,也觉得方明德受了些磨损。虽未失去棱角,但也比以往温情许多。两人走了两条不同的事业道路,如今殊途同归,见面不禁哈哈一笑,把臂同还。

    且说,万里海波外。那日席驴儿和马骝从大船下来,乘上小木船。准备登陆港口装点货物,哪知那操橹划桨的,却不是卖力往船往岸边划。而是顺着水流,把小船越划越远。眼看着船队和港口在身后变小,席驴儿给马骝一个眼色,准备发难。不想她两人眉来眼去,尽数落在众人眼中。其中一人便是黄花鱼,嗤笑一声,扬声对众人道:“姐妹们,咱们这船上有官兵娘子哩。”此言一出,小船上的二十几号人都四下里打量寻找。不一时,目光就全落在了席驴儿两人的脸上。

    席驴儿见状,晓得今个这是上了贼船,忙笑道:“众位姐姐说笑,我俩哪里算得上是官身。不过是给贵人当走狗,混口饭吃罢了。”马骝比席驴儿更油滑些,从刚才起就把屁股往外挪,想标榜自个跟席某人不是一伙的。但船上面积有限,她想跑也跑不了,下面便是无尽大海。她两个在这伙人中间,就像是落进了一盘子芸豆里的两粒黑豆一般明显。也是合该她们倒霉,这条船上全是乔装打扮混进船队的水贼,就她两个是正儿八经有公职的兵。

    席驴儿嘴里打着哈哈,站起身来抱拳团团作揖道:“实不相瞒,我们姐俩当初也是迫于生计,不得已做些小买卖。哪晓得为人妒恨进了监牢,幸而在县衙大狱里遇见田沙河田姐姐,得了她的指点才有些长进。不巧北方事急。后来跟许多姐们一道,被一锅端送去北面做了厢兵。许是祖上余荫蔽佑,在下姐妹到北面后入了禁军,一直侥幸活到北方大捷。事了回到京,我们姐俩到了一处贵人府上听差,也不过就是每日赚几文糊口钱。姐姐们说我等是官人,实在是抬举我俩了。”

    众人本对席驴儿的说辞不信,但听她提到田沙河和北方之事,便对她信了几分。

    黄花鱼眼珠子一转,拿墩子等人的名头试探席驴儿。这下可算是问对人了。席驴儿痛哭流涕言道:“雁门关外,我们姊妹死的那叫一个惨。人几乎死绝,唯有田姐姐和墩子娘子镇定。领着我等。连同小杨将军在内,退回到晋阳城。会合了云大帅和小蔡大人后,我等在晋阳围城一役后反败为胜,自此大顺便再无败绩。”这几句话说得半真半假,真的那半事实。假的那半是夸张。

    一边的马骝听着席驴儿说话,也想起当初那段苦日子,眼圈红红道:“可惜后来却和谈了,不然定叫那耶律宗政老贼有来无回。”

    众人虽是做了贼,却还都是大顺的子民,闻言也不禁心胸激荡难平。黄花鱼犹不确信。又问席驴儿二人后事如何。

    席驴儿道:“后来大伙也勉强都算有个好下场吧。我与我这妹子到了位贵人府上做差,同行还有个膏药钱做她的老本行,在四皇女手下做了买办。田姐姐和墩子在禁军中有了升迁。留在小杨将军手下听差。不过现下这二人,该跟着三皇女殿下去了东瀛公干。”

    黄花鱼听了这话,晓得确凿无疑,不禁“啊呀”一声叫道:“糟糕,如此。老帮主往京里去岂不是要扑了个空。”马骝奇道:“你们帮主要寻田娘子作甚,她如今可是不小的官。此去东瀛。大约回来又能升上一升。反正,是再不能回去做水上的买卖了。”

    黄花鱼晓得马骝是为田沙河说话,也不恼怒她,笑骂道:“你晓得个球卵,她是我们帮主的干闺女,也是我等的干姊姊。”席驴儿是个见风使舵,顺杆子爬藤的主,一听这话,忙俯身就拜,口中呼道:“原来是自家姐姐在此,我席驴儿有眼无珠,还望姐姐们海涵则个。”黄花鱼也给她做面子,笑嘻嘻叫人把她搀扶起来,才说了自己几个搭乘小船,是要去某处和副帮主汇合。又夸奖自家两位帮主,均不是寻常人物。

    老帮主马大鱼那是威名煊赫,天下皆知。沈二帮主才学横溢,当初可是有举人功名的。若是没有后事,便是状元娘子也做的。席驴儿此刻想起当初夜班劫狱的事来,便和一船人说起旧事。末了问道,估摸那位探监劫牢,定下无双妙极的老人家确是英雄了得。众人听她赞赏帮主,说的又是帮中过往的得意事,俱都是一脸兴奋喜气。马骝坐在角落里好生羡慕席驴儿和众人打得火热,也想出一事来说道。只是她说的这事却是城隍庙里二次劫囚,马大鱼头一回不敌官兵败下阵来,二回纵火烧街江湖人马咸来相助,却被小蔡大人大军挫败的事。

    大伙里有当时参与幸免被捕的,听了马骝的话,想起当时的惶惶然,心里就有些膈应。且这事是帮中近年来少有的挫事,提到这个大家就都不快活。席驴儿见此情形,心里暗骂马骝这个笨嘴拙舌的。说不好还要跟她争风头,哪壶不开提哪壶。就是这么嘴欠,一下戳中这伙人的痛处。讪笑着描补道:“也是缘分使然,我和妹子蒙老英雄援手,从县衙大狱脱身。不想又在城隍庙遭遇,后面的事想来大伙都晓得了。说起来,我俩也是那一拨被发配北上去的。”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六章 桃源

    众人听席驴儿言道,说她们姐俩也是城隍庙那次倒了霉。不禁心有戚戚然,对席驴儿两个愈发和颜悦色起来。黄花鱼点头道:“既是如此,那么你俩一定见过我们的二当家了。她原是个博学的秀才娘子,其时已然考中了举人。和我家帮主因缘际会相遇在城隍庙中,后来又拜了干姊妹。却被一帮狗官革了名次,发配充军。可叹她那般好的一个人,真是天道不公!”席驴闻言儿心中一动,和马骝互看一看。暗道我地个乖乖,这说的莫不是我二人在庙里遇见的那个白面书生。

    可真是缘分,席驴儿和马骝皆以为冥冥之中,是天意如此。便安下心来,跟着水贼们随波逐流,不敢再谋划离开。

    小船又疾行了一会,看见水上迷雾中有光亮忽明忽暗,上下左右晃动。众人认出是帮中人才知晓的暗号,催动小船往汇集地点行驶过去。到得近前,席驴儿抬眼一看。果然为首者,便是当年那个倒霉的书生娘子。沈茂德不知把阿箐安置在了哪里,自己独个领了一众帮中姐妹在岸边等着。上岸后清点人数,水贼抵岸者七八百人。夹杂其中的船工仆役兵卒,不过一二百人。

    到了这地步,依旧还有那不识相。双脚一踏上实地,便破口大骂水贼卑鄙无耻下流。又号召众人,火速同她回去寻找大船。水贼们哪里容她走脱,冲过去合力揪住这人。也不用拉到沈茂德面前,便就地把人格杀。这些贼秉性凶残,杀了人还不够解恨。又切下那人的头颅,剥开腔子。从中掏出一副“噗噗”跳动的心肝脾肺,拿在手上哈哈大笑着把玩。看的席驴儿和马骝心惊胆寒,都庆幸适才在水上不曾惹恼这帮亡命凶徒。

    裹挟道此那些个闲杂人,到了这时无不吓得两股战战、惨无人色。沈茂德瞧着火候差不多了。就叫人把适才响应的几个五花大绑拖将过来。那些人中胆子小的已经大小便失禁,在干燥地上淋漓拖出一道印记。胆子大的也不过是磕头如捣蒜,向各位贼奶奶们告饶求活命。

    沈茂德不理会这些人,转过身面向众人道:“人间有四喜: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诸位姐妹们在此相会,便是这最末一桩大喜事。为何他乡遇故知,也能算作一喜。想来在下便是不说,大伙都是聪明人。也能想得明白。”说完她便停下来,眼光从面前无数个面孔上扫过,把众人的表情一一看在眼里。

    待这些大小女子把她的话嚼碎揉烂。在头脑里反复过滤百八十遍。千真万确晓得她们已是没有退路的,沈茂德才又道:“各位脚下便是欧罗巴大陆,此地民风如何,只看港口的混战便晓得。这种环境下,言语不通、风物不同。凭一己之力能活多久。能活到个什么程度。各人水准各异,沈某不好擅加评述。但大家伙也不要心存妄想,以为十天半月就会有大顺船只打从此处经过,把你们捞了回去……此地距离大顺海陆路程都不下千万里,便是有人来,嘿嘿。尔等也要有那命等得到!”

    沈茂德开始说话平和,说道末尾已经带了威胁的意思。

    这段话说完,各人脸上都起了变化。谁都晓得不抱成一团。在这种混乱的地方,只怕连一日都活不下去。以往在大顺与黄毛红毛打过交道的,此刻更是清醒明白。蛮夷们桀骜难驯,不通礼仪教化,难于以常理度之。离了华夏同胞。在野人堆里单打独斗过活,跟找死也没差。

    众人心里正在犹豫衡量。一边是水匪,一边是蛮夷,两边都不是好人。虽说水匪可以勾通,但蛮夷们不也是人心肉长成嘛。耳中又听到匪首道:“现在把话说开了,哪位愿意留下加入,日后便是我们的同袍姐妹。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一道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若是想走……我也不会让人再加阻拦,只是记住一点。开弓没有回头箭,哪位若是今日走了,可别指望将来能二回头求容留!”言罢,叫人把捆着的那些人拖过来。都给解了束缚,任她们去留。

    大伙瞧着沈二帮主说话算话,掷地有声。人人信服,哪里敢再犹豫。纷纷翻身下拜,口称不敢。便是席驴儿和马骝这般刁滑的,开口反驳之前,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腰板够不够硬实。

    席驴儿揣测,这人过往虽是个读书的娘子,但今日这个口气,实与贼匪无甚区别。听完她这一顿软硬兼施的狠话,估摸再没人怀疑她和魁首马大鱼是拜盟。席驴儿心里惊讶沈娘子的变化,却也不用点拨,她便自己想通了其中道理。上下古今多少年,世易时移,有能耐改天换地的又有几人。还不都是把自己的骨头折开、血肉捣烂,重造个自己,去适应那些变化了的世界。

    不用说沈二当家如何,便是她席驴儿和马骝。今时今日的二人,也早不是当初的那两个。这变化亦谈不上好与坏,众人且先活着再说吧。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今天,才有明天不是。

    沈茂德现下收服的这些人,不比当初马大鱼的帮众壮大。却是个个没有二心,只一意听她二当家沈茂德的。沈某人读过许多杂书,山川地理、天文堪舆、排兵布阵、炼丹切脉。又在大河边上,实践过军旅生涯。如今就显出她的能耐,率领这些键妇纵横驰骋,犹如臂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