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秦小猪-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一声,把纸上的字指给秦小猪,说道:“你看,全是反字。”
秦小猪瞪着眼睛去瞧,可不是如此,刻出来是正的,转印自然是反的。栓子摸摸鼻子道:“难怪我觉得有点不大认识了,却是全反过来了。”想到一箱子的字连同标点全报销没用,师徒两个都沮丧,这下真的只剩白板了。
秦八角瞧着好笑,可她俩实在可怜,便出言安慰道:“也不是全然没用,你们用那些字模印出来的反字再刻一遍,不就成正的了。”这倒是个好提议,秦小猪和栓子一心奔着银子。为了日后能凭空印出白花花的票子出来,两人互相宽慰几句,不就是重头来过吗。正好秦小猪前些时日弄到手一块檀木,是蔡婆子收拾库房时找出来的,是个瘸腿的花几上拆下来的老料。
秦小猪走那里路过,一样看见就再不肯挪脚。东扯西扯站了好一会,蔡婆子才弄明白她是想要那个破烂小几。蔡玉琦日前交代过她,秦小猪受她所托做些小玩意。要是需要用到木料,叫她酌情找些合适的给她。
蔡婆子指指那个坏了的家伙什道:“秦娘子,你要这个。”秦小猪点头跟吃豆子一般,蔡婆子道:“这个破成这样。”秦小猪笑道:“破了好,不破我怎么把它剁了。”
蔡婆子心道,原来是拿去练手的,便叫人把东西抬到她屋里去了。现下却是刚好,拿来做字模。比之前用的枣木还要好。檀木木质不变形,木质细腻,便于刻画细微处。
秦小猪便把收藏起来准备做传家宝的紫檀交给栓子,交代再三,说那刻下来的木屑可得给她留着。秦八角笑道:“《千金方》上有载,紫檀精粉可缓解筋骨疲劳,治疗关节炎症。想不到小猪你广博至此,连这样生僻的法子都晓得。”
秦小猪闻言也笑了,讪讪道:“我不是用那个治病,是用来美容的。”想到这世道只有男子才需以容貌取胜,本身她就被人说是胭脂习气,再把美容挂在嘴边,简直没法活了。她后面的话越说越小声,秦八角没听清楚。她也不是真个要过问秦小猪如何用那些碎渣子,反正这小猪的花样多着呢,随便她玩去吧。
在秦八角和栓子的古怪眼神中,秦小猪又用那堆反字给樊家两个和方家各印了一封书信,美其名曰考验锦儿和方夫人的智慧。然后便当着二人面封了信,信封正面写上地址收信人,反面还画了个猪头。和秦八角一道,帮忙栓子把死沉的檀木送回她的住处。这会才能和秦八角好生坐下来说话,其实二人也没什么好讨论的。话题中心便是方明德中了探花,不管是谁请客,总之是要吃一顿以示庆贺。
照秦小猪的意思,她自己动手味道最好。只是委实麻烦了些,最近也不得闲。太贵的不行,丰乐楼那样的太贵消费不起,档次太低又不成样子。最后定下州北八仙楼,既有名气,也不是顶贵,几人凑份子就差不多。因着秦小猪在军械监混的不错,秦八角叫她出大头。秦小猪爽快应下,这当然是瞧在樊大郎的面子上,和方明德本人无干。
秦八角前脚离开,姬璞后脚进蔡府二门。他的心情现在越发不好,满心期待想去折腾秦小猪。到了军械监扑了个空,被告知这人今日休沐。老天也和他过不去怎地,他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于是又追到蔡府上来。盘算了一路等见到秦小猪,就一把把大菠萝丢她脸上去。
哪知他一进府就叫多玛身边的小子截胡,把人迎到少爷房里去了。多玛面有不豫,见到姬璞来,脸色才好了几分。见他手里拎着个大包裹,叫拿过来看了,却是个大个菠萝。这下他也不摆脸色了,满眼期待看着姬璞,问道:“可是给我带的。想着见你,你就来了。来便来了,还带这么金贵的东西。”
姬璞再没别的好说,木着脸说道:“不错,是给你的。”他也不是可惜东西,只是觉得一会见到秦小猪,手里没东西丢她有些缺憾。又不好拿折扇丢过去,这把是他心爱的。上面有蔡玉琦提的诗画,拿到街上有事没事扇两下很是拉风。丢给那个文盲猪,实在平白糟蹋好东西。
PS: 起点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家务事
姬璞发了一会呆,才想起关注多玛。这小子刚才是怎么了,那模样看起来不大高兴。可看着多玛现在抱个菠萝嘻嘻笑的傻样,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问他。只好就事论事,和多玛研究怎么吃喝。多玛道:“这个闻着真香,可惜吃了嘴疼,只能摆着看。”姬璞笑道:“胡说什么,怎么不能吃了。我记得做成点心就挺好吃的,你们府里不是有个专做点心的厨娘吗。”
他们这说的是栓子了,二人就着人去找人。一会功夫,栓子到了看见这么大的菠萝,也是啧啧称奇。这玩意在栓子老家也是金贵,以往她只见大厨娘动过手,如今叫她自己做。她不禁有些心里发虚,面前两位一个是今上的皇子,一个是本府少主夫婿,身份都贵不可当。万一她做砸了,这二人动动口,她就免不了吃苦头。
栓子苦着脸小心翼翼接过东西退了下去,姬璞叫她变着花样做,也不拘于点心。只有一样,一定要好吃。不然的话,哼哼。栓子在蔡府时日久了,也晓得些二皇子的神奇事迹。知道这人大多数时候,都是说到做到。自己又是仰仗他的脸面进的蔡府,又岂能不尽心尽力,只是她有心无力而已。栓子抱着东西也不回厨房灶间,赶紧一溜小跑去找师傅秦小猪去了。
秦小猪在送走秦八角后,想着方明德中了探花。不知她是进翰林院做翰林,还是会申请直接做官。只要不是做地方官,她都会继续在京城待下去。迟早会把樊大郎接来,也不知樊二郎和锦儿会不会一道来。秦小猪想起两次抱着樊二郎的情形,第一回印象太模糊,记不大清了。第二回倒是印象深刻,手感还不错。她抱着个枕头当做樊二郎。使劲在上面蹭了蹭。弄的发髻散乱,脸色也是红红的。
栓子跑来求救时,看到的秦小猪便是这副凌乱样。栓子道:“师傅,你这是怎么了。”说着,指了指她的口角。原来秦小猪想到高兴处,口水都流下来了。小猪闻言,忙胡乱抹了一把脸,搪塞道:“没事没事,想好吃的呢。”这个解释勉强混过去。秦小猪又问栓子干嘛来的,不过一会功夫怎地又跑过来。
栓子把怀里包裹打开。秦小猪一见是个大菠萝,顿时乐得不行,口中连呼道:“徒弟。你有心了,竟然知道师傅我爱吃这个。”栓子闻言,摇头摆手道:“这可不是我孝敬你老人家的。”便把二皇子带着东西登门拜访,和多玛少爷两个叫她去拿下去做吃食的事说了。
言罢,满面愁容看着秦小猪。等她的下文,口中哀求道:“师傅,你若是会摆弄这玩意,可得快些说,徒弟等着您的法门救急呢。”秦小猪听说这是姬璞拿来的,赶紧丢开。脸上神色变幻不定。可是小徒弟还是要救的,便道:“我道是什么事,不过是拿菠萝做些花样。简单的很。”
栓子听说秦小猪连这样奇异的东西也晓得如何摆弄,不禁大喜。秦小猪和栓子一道回到灶间,两人一起动手。秦小猪挖果肉,栓子弄来一碗盐水,把菠萝片成小块丢到盐水里泡上一会。栓子记得大厨娘处理这个时。似乎也有做过类似的步骤。这是那位大厨的独家秘方,自然也是栓子偷偷探察出来的。没想到秦小猪连这个也晓得。看来她刚才的说法不是夸口。
等待的时间也不能耽搁,叫栓子准备鲜肉,猪肉牛肉都行。大顺是农业国,北方的黄牛南方的水牛,都是要在田里劳作的畜力,一般不允许民间宰杀卖肉。便是有些牛肉交易也是私下进行,像秦小猪在席家村时就没吃过牛肉。但蔡府一来规格不同,其次因为多玛是蕃民,饮食特殊的缘故。在蔡家寻摸些牛肉也不是什么难事,栓子去大厨房讨牛肉。秦小猪就着此间做点心的原料,准备做个菠萝派。
不一会栓子拎着牛肉来了,同行还有府里的其他厨娘和丫头小子。这些人听说秦小猪亲自动手,做的又是少见的食材,都跑来凑热闹涨姿势。秦小猪见到这些人来先是有些不好意思,经不住众人夸赞。被人几句话说得找不到北,竟然大咧咧要请大伙一会品鉴。栓子忙上前阻拦,对着众人解释,这是两位主子爷钦定的。再说大伙人多,便是分了也不够一人一口的,还请众位饶了她栓子吧。
众人一听这话,情知是吃不成了。秦小猪笑道:“大不了以后我请大家吃。”哪知大伙一听这话,竟越发个个脸上失望。秦小猪不了解行情,她们却是知道这东西是远道而来。等着秦少监请客,不知要到什么年月。秦小猪面上尴尬,栓子还想为自家小猪师傅挽回些颜面。那些人已经自己想出变通的法子了,说是请秦小猪待会别忙着走,在做些其他吃食大伙有得分便成。
得,这倒是不难。
秦小猪和栓子两个便不再耽搁,像取出三分之一泡好的菠萝,和面做点心馅料。只是这回用了个金属模具,上下两张特制饼皮,中间是用牛乳、糖、盐、玉米粉的菠萝酱汁和颗粒。往后就是栓子熟门熟路做惯了的烤制工作,秦小猪叫她自己去看着火候。自己开始做菠萝牛肉,这道菜时间大都花在前期准备上。炒制这个环节,至多不过一分半。时间不能长久,一来怕牛肉炒的久了变老,二来菠萝加热时间长也会发酸。
一道菜装盘,看看栓子那边还没搞定。秦小猪又找了些玉米青豆香菇火腿来,还有一碗剩饭。说是剩饭,其实就是凉透了的大白米饭。讲究些的大宅院都不吃隔夜饭,上顿吃剩的也不大爱吃。不过蔡府好些人都是行伍出身,在外面没法吃,吃野果啃树皮的事都干过。吃完干干净净的剩饭算什么,所以都好好留着。不好给府里几个主子吃,伙计们自己吃也使得。
秦小猪就在木桶里盛了碗出来,大伙心道,秦少监这是做好吃的做到肚子饿了吗。别个怎样不知道。反正在场这些人都觉得那道菠萝烧牛肉,和烤炉里菠萝馅饼的香味勾人。大伙腹中馋虫蠢蠢欲动,就想在栓子这里找些零碎点心吃。看到秦小猪拿米饭过来,也琢磨着她是不是和自己一般。
只有厨娘有见识,一看这些配料就晓得这是要做炒饭啊。可是炒饭与菠萝何干,这她有说不出来了。秦小猪翻炒好米饭,把刚才剩下的一些菠萝也切小块丢下去继续翻炒。米饭变成黄色,果香味渗透每粒大米。这才起锅,并不装碗,而是倒进了剩的两半菠萝壳里。大伙以为这会算是做完了。哪晓得秦小猪脚不沾地,把这两壳菠萝炒饭放进了小烤炉。
这次只是略烤了一会,打开炉门时。香味浓郁扑鼻。出路装盘后,一半菠萝饭里,秦小猪找了些干果、果脯撒在上面。绿的是猕猴桃、葡萄干,红的是樱桃干,青黄的是糖渍梅子。黑白相间的是核桃杏仁。一半放了鸡蛋皮、虾仁、鸡肉丁、火腿片。可惜菠萝丁没了,不然一并放些才更美味。
在众人眼里,其实这已经是很好。水果自有的香味不消说,这五颜六色的颜色也煞是好看,叫人食欲大开。到了这时栓子那边也出炉有一会了,现在端过去食用不烫嘴。温度正好合适。
她们这边忙活了一通,多玛和姬璞那里这会功夫也说了好些故事。两人一路闲话终于说到多玛的心绪上,他脸上也再没法淡定。露出委屈来。拉着姬璞道:“父亲太过分了。”接着就巴拉巴拉开始说翁婿关系中的各种不和睦,姬璞听了老半天总结出来一个中心。多玛原是觉着蔡玉琦有些不如意,时日久了,却发现这人的好处来。不管他如何任性,蔡玉琦都是包容关爱如一。
小夫妻渐渐恩爱和睦。免不了打情骂俏。多玛年岁小,爱找蔡玉琦撒个娇卖个萌。他又是外邦来的。不知晓中华礼教。与蔡玉琦混的熟了,便在庭院里一会搂搂抱抱,一会说脚疼,叫蔡玉琦背着走路。
姬盂见了心疼闺女。觉得自家女儿本来就是在家养伤中,还要伺候外邦皇子诸般需求,太过辛劳。便常把女儿叫到自己院里说话,其实是想叫小蔡大人避开多玛,到他那里躲清闲。蔡玉琦自己倒是无所谓,在那里待着都行。如今父亲和小夫郎就是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男子,花时间陪哪个都使得。
区别不过就是,陪着父亲要动嘴动脑,听他说些东家长西家短。还要再适当时候体会老爹心情,发表一两句靠谱的真知灼见。
陪着多玛则是要走来走去,多花些气力,还要有哄孩子的耐心。多玛什么都好奇,这些时日光在池塘里划船都去了好几回。风头那般大,他也不怕冷。这点蔡玉琦比较欣赏,比京城大家男儿娇弱无力好多了。可能也是因着她自小就认识不一般的姬璞,所以长大后看不惯那些正常的男子做派。
只有一样叫人头疼,就是这小子的“纯天然”。兴之所至,突然就抱着蔡玉琦亲昵到不行。蔡玉琦心里也不是不喜欢,可是她活了老大年纪,外间传闻一直清明。除了姬璞,从来没有和外间男男女女走得亲近过。可见这人是个保守脾气,突然有个小娇夫这样奔放热情。蔡玉琦觉得自己的老脸虽厚,也要在众人目光下里外熟透。
幸好她和多玛没怎么出门,只常在自家庭院里被人撞见举止亲密。她其实不晓得,小子们早把她二人视为梦幻情侣。私下议论都是,将来也要找个像小蔡大人那样温柔可亲的娘子,做和小姐少爷一般充满爱意的神仙眷侣。小丫头们虽然不屑小子们的看法,可内心也向往能有一个小鸟依人的夫郎。妇唱夫随,也去羡煞旁人。府里老人见惯生死,对这种事倒是看得开。
但是总的来说,蔡府风气叫这二人带的很不好。叫外间看来,太过惊世骇俗。姬盂虽有私心,可也还算拎得清,晓得蔡家百家好声誉不能毁在自己手里。便发话叫蔡玉琦去京郊寺里住几天,算是为她母亲念经,超度过往在沙场随着蔡家征战死的战士亡魂。蔡玉琦一听这个话题比较严肃,父命不可违,当即打点行装走人。
临走前多玛很是不舍,问她几时回来。蔡玉琦想想,回答他道,父亲没说具体时间,至少个把月吧。听得多玛伤心死了,小夫妻俩蜜里调油,过的正是如意却被生生分开,怎能不伤感。多玛对蔡玉琦如此眷恋,除了是新婚,还因为他是离家远嫁,幸福荣辱皆系于蔡玉琦一身。吐蕃动荡,他不知今生还有没有机会重回故土,可以说蔡家娘子便是他现下以及日后的天。
姬盂叫蔡玉琦走开,好比从藤萝旁拿走了依附的支架,强逼着多玛独自成长。从长远看这个做法没错,不管是作为蔡家宗族夫郎,还是作为流浪在大顺的异族皇子,多玛都需要坚强。可是手法处理太仓促了些,不啻于揠苗助长。此举只叫多玛觉得被孤立冷落无视,他对姬璞坦言真心没法喜欢姬盂。
PS: 起点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发迟了,又少,不好意思啊,今天双更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五章美食
颜妃对姬盂说过他的忧虑,姬盂心道你这算什么,我家那事才麻烦。他自己挑来挑去,居然挑了个最不称心的女婿,真是有苦说不出。早知道随便选个大顺儿郎,也不会有谁做出这般有辱门风,又不心疼媳妇的事。想他家小蔡大人自小到大,几时做过伺候人的事。连他本人,也没舍得叫蔡玉琦端过茶倒过水。多玛倒好,拿别人的宝贝当鱼眼珠。这才几天,这小子就开始使唤人。
颜妃听着姬盂不打顿地说了一堆话,慢慢转移注意力,不再想着姬璞的事。姬盂说的口干,起身喝茶水。丢下一句道:“你给姬璞挑媳妇可得瞧仔细了,不要像我挑花了眼,选了个中看不中用的回来。”
颜妃的思绪,才回归到最开始。他被姬盂这话提醒,心里最后一丝犹豫也不见,终于在秦小猪和方明德之间做出个抉择。
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打听方明德家庭情况,夫妻感情的人轮番上场。方明德端方守礼已臻化境,甚至到了没法将个人情绪宣之于口的地步。关于樊大郎,小夫妻俩都是恬静性子,相处的如一潭静谧池水一般。冷暖默契都在下面,外人不得而知。
要说这感情有多炙热猛烈,那是没有的。但要说把这池潭水人为地用钢刀分作两半,也是不能。方明德于是对这个问题三缄其口,打探的人窃以为喜,想当然以为这对伉俪有隙可趁。按常理来说,年少夫妻懂些什么。没经过柴米油盐打磨的婚姻生活,或者闪烁耀眼,骨子里却俱是脆弱不堪。
这些人屁颠颠找颜妃汇报好消息,颜妃信以为真。便在女帝耳边进言,求她把进士里年少清白的都留在京城,至少年后再放出去。女帝对颜妃的盘算知道的门清。也着急姬璞的新娘人选。她有几个看得上的人材,却不知晓颜妃觉得哪个好。
反应到庙堂坊间,这事就换了个说法。说是这一届的进士命好,几乎尽数留京。留在京城进士,便如秦小猪了解的那样。会一面进入翰林院学习,一面从事些简单文职工作,领些微薄俸禄薪水。
好处是厚积薄发,能循序渐进了解朝廷政务运转,逐步从单纯读书的文化人,转变成对国家社稷有用的储备人材。同时有机会在官员中发展个人私交。当然这事不能大张旗鼓地去做。但若是经营得好,在京城建立起张庞大的关系网,终身受益无穷。
出京去也有一条自我发展路径。身为进士。便有了出任一方官员的资格。其实举人时已经有做官的资格,只是那时可供出任的,多是其他官员的幕僚属官。或者是担任个闲职,等别个任上有了空缺,便可替补上任。闲话一句。举人的官做得便是高了,也依旧在进士出身的同僚面前抬不起头。这是几千年文人习气使然,官员不看政务能力,只管把虚名放在前头。所以后世当官的求名若渴,皆以名望为政绩,纯粹本末倒置。
进士本身就是官身。起点比举人高了不止一等,出任官员最低也是一州参军。更不用说自先帝到今,对待进士们“未授官先释褐、及第即授官、授官优渥”。
皇榜张贴出去后。女帝便即拨发银两在琼林苑赐宴。近上内臣、各殿学士及翰林学士中直学士以上、各馆院直史馆以上,皆获准前往同行。众新进尚未得授具体官职,便个个都身着绿袍,足蹬官靴,手持牙笏。
琼林宴没什么好吃的菜式。这顿饭算是国事礼仪的一部分,重在体现君臣和睦、勉励职场新人。
宴席上。女帝亲赐新科进士们御书《益稷》一篇。文章出自《尚书》,记录了舜和禹、皋陶的讨论并相互告诫的场面。原是和《皋陶谟》文势相接,是为一篇。女帝所书的是圣人编撰时的删节版,侧重点在告诫众臣不要“面从”,自己有错时,大家一定指正。
就跟今天部门领导向新丁们打招呼表态一般,话里话外就是“我是很谦和的,大家一起工作,所图不过是出成绩、出业绩。因此要戮力同心,有问题及时自查自纠。便是身为领导的我,说错做错,你们也不要给我面子,一定要大胆地说给我听。”
其实这话聪明人是不全信的,若是明君,做出错误决策前,就已经广博听取意见,不会做出事后再去弥补的麻烦事。若是昏君,谁去捅这个马蜂窝,谁就要有地掉脑袋的觉悟。正好昨天看见有一本书开篇说,研究历史,把自己搁在故纸堆过活的,都是傻子。个人看来,聪明人大约也不屑做言官谏臣。说的错了要被天下人骂一句浅薄,说的对了也不见得便会有人听。说的话软和,要被人说不尽心。言辞激烈,大概会被人骂作疯狗。
这篇御书宣读完,大家听听即可,大略是个意思罢了。
方明德却是被这篇文章打动,尚书她不晓得读了多少遍,通篇都能默诵出来。但是女帝单单挑了这篇出来送给众人,方明德觉得自己感受到了女帝对大家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刹那间,她有种冲动,天下有这等明君是何等幸事,她方明德得此明主赏识,又是何等的幸甚至哉。也是从今日起,方明德的曾经一度浮躁不安的心,在大顺的帝都的土壤里落下一个小小的种子,然后深深的扎下根脉安稳下来。
琼林赐宴后,便是状元娘子率诸及第进士诣阁上表谢恩,是为“朝谢”。其后就是“期集”,又叫状元局。场子设在兴国寺或是相国寺里,由一甲的状元、榜样、探花主持。花费则是按照名次高低多寡筹集,到了这时,名次高而家贫者为免露怯,只好向人借贷银两。
方明德不喜沾手这些阿堵物,也不能免俗。她总算还晓得自己身上银钱有多少,依旧是不愿意花费樊大郎后来塞进包裹的,“不明来历”的那包银子。
却不知道在京里这些时日。师姐帮她打理生活,早就从那其中支使不少银钱用掉。如今归拢剩下的这些,倒也也还是够出份子钱,而且还有多出借些给同乡。师姐把这事告知方明德,问她可愿意借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