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灵帝传说-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卓文君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正是五胡十六国的苏若兰。

东晋时代,北方被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占据,前前后后,大大小小共建立过十六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在东晋与五胡十六国对峙时期,南方文物鼎盛,人才辈出,名垂青史的忠臣义士、才子佳人犹多;北国则沉陷于互相攻伐,战火连天中,几乎数不出什么著名的人物。

除了前秦的宰相王猛,文韬武略,辅佐苻坚统一了北方,从而垂名史册外,再就要算是才女兼美女的苏蕙了,她的扬名则全在于那副玄妙的“璇玑图”。

苏蕙,字若兰,前秦始平人,生长于当地的一个富实人家。她肤色细腻,明眸皓齿,举止娴雅,完全像一个江南女子一样秀美。

她不管屋外纷飞的战火,一心沉醉于诗词歌赋之中,性情与当时热衷于玩枪弄刀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她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全部寄托在诗文之中。

她的诗文辞句清雅,情感浓郁,表达方式往往又玄秘莫测,所以她的才华几乎没人重视,也从未遇到过一个能与她谈诗论文的知音。

由此一来,便形成了一种自怨自艾,孤芳自赏的心态,恰似一株空谷中的幽兰。

到了婚嫁的年龄,她毫无选择地嫁给了前秦安南将军窦滔。

她在出阁前,满心期盼能遇上一位知情可意的夫婿。

谁知这窦滔将军,生来一介武夫,骑马射箭、玩弄刀枪倒是十分在行,而对苏蕙,除了喜欢她的美貌外,至于什么文才诗意,他可是一点也无法欣赏。

苏蕙大失所望,因而也越发落落寡欢,还不时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发上一通脾气。

窦滔起初还算依顺着她,觉得漂亮的妻子,偶尔发发脾气也就宽容算了。可是,后来他遇到了歌姬赵阳台,娶作了偏房。

这赵阳台,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娇媚可人,引得窦滔对她宠爱不已。

苏蕙看到赵妾那副媚态,心里自然窝心,不由得拿出正室的身份叱责她。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八十二章 苏若兰创璇玑图

赵妾不敢与她正面对抗,就不时在窦滔耳边数落苏蕙的不是,窦滔对妻子也就越来越冷淡了。

后来,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当时苏蕙正为赵妾的事情生气,赌气说不去。

这话正中赵阳台下怀,便极力怂恿窦滔,说苏蕙不去就不必勉强。

于是,窦滔只带着赵阳台赴任了。

苏蕙独自守在长安空闺中,日子稍长,便感到寂寞难耐。

丈夫在身边时,不太能感觉出他的多少好处来;现在一离开,思念之情却是刻骨铭心,真是一日夫妻百日思啊!她不禁有些悔恨当初的负气了。

悔恨之余,她便夜以继日地,用吟诗作文来排遣孤寂的时光。

一天,她心不在焉地把玩着一只精巧的小茶壶。壶身上绕着圈,刻着一圈字:“可以清心也。”

她玩着玩着,忽然发现这五个字,不论从那个字开始读,都可以成一句颇有意趣的话,于是灵感顿至,设想可以利用这种巧妙的文字现象,来构成一些奇特的诗。

这时,她正有满腔的幽思和深情想要抒发,现在又找到这种奇巧的表达方法,于是废寝忘食地进行构思。

构思既成,她又费了好几个月的工夫,把诗织在锦缎上。这副锦缎长宽都是八寸,上面织有八百四十一个字,分成二十九行,每行也恰是二十九字,每个字纵横对齐。

这些文字五彩相间,纵横反复都成章句,里面藏着无数首各种体裁的诗,诗意多为倾诉她的思念之情。于是,苏蕙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

所谓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玑,是指这副图上的文字,排列像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

当然,其中也暗寓她对丈夫的恋情,就像星星一样深邃而不变。

璇玑图织好后,苏蕙派人送往襄阳交给窦滔。

旁边的人见了这图,都不知其中有何含意,可对诗文不甚通解的窦滔,捧着璇玑图,细细体味,竟完全读懂了妻子的一片深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旁人询问其故,窦滔意味深长的道:“这是我家的语言,不是我家的人,莫能解之。”

当即,窦滔派遣了一批人马,到长安接来了苏蕙。自此,夫妻恩爱日深,窦滔也渐渐跟着苏蕙学习诗词,两人常常一同流连于诗词的海洋中。

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那个混乱的时代,大家争相传抄,试以句读,解析诗体,然而能懂的人寥若晨星。璇玑图流传到后世,又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

唐代女杰武则天,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得诗二百余首。

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

明代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

康万民研究出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

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

璇玑图这八百四十一个字排成的“文字方阵”,竟然可以衍化出数以千计的各种诗体的诗来,读法更是千奇百怪。今天我们要想彻底读懂,纵使花上几年工夫,也不是人人能做到的。

而当初苏蕙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不但构思好,还要织在锦缎上,靠的除了她的一腔深情之外,也绝对少不了她的绝世才情。

这里仅选择几首从璇玑图中整理出来的诗,以体现苏蕙情意之一斑:“苏作兴感昭恨神,辜罪天离间旧新。霜冰斋洁志清纯,望谁思想怀所亲!”

这是一位被“新人”取代的“旧妇”唱出的幽怨和不平,但对于远方的夫君,她依然怀着“霜冰”般纯洁的一片真情。

“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

这首诗正读、反读皆可,描述了满怀悲思的人儿,独自坐在空寂的堂上抚琴,琴声时而呜咽如泉,时而激越如风,倾诉着抚琴人翻卷涨落的心声。

“嗟叹怀所离径,遐旷路伤中情;家无君房帏清,华饰容朗镜明。葩纷光珠耀英,多思感谁为荣?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闲。长叹不能奋飞,双发歌我衮衣;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

这首凄怆的六言诗,诉说着女主人公在空寂的“房帏”中对镜梳妆时的几多哀叹。她纵然有着“葩纷”、“耀英”的容颜,但韶光易逝,夫君难回,这如花的年华,又“治容为谁”?

“寒岁识凋松,真物知终始;颜衰改华容,仁贤别行士。”

这首可回读的五言诗,用岁寒后凋的松柏作比,吐露了她对夫君矢志不移的贞情;倒转来读,则表现得更加激扬蓬勃,感人至深。

“谗佞奸凶,害我忠贞;祸因所恃,滋极骄盈。”

这里又对那位夺她夫君的赵阳台进行了痛斥,喻她为“谗佞”。苏蕙之所以被丈夫抛在长安,全因了那位赵阳台谗媚进言,恃宠邀情,怎不让苏蕙愤恨至极。

一幅深情玄妙的璇玑图的意韵,决不是一篇短文章能讲得清楚的,若想领会其中奥妙,只有自己会心品味,方能渐至佳境。它实在是华夏国文字深奥、古奇、优美与艺术化的最佳诠释。

一幅璇玑图,使才女苏蕙名声大噪,千古称奇。

虽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蕙,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真可谓是月明中天,群星失灿。

后来,历代不少有才之士纷纷想模仿璇玑图创作诗歌,以与苏蕙平分秋色;但最终除了作出一些回文诗外,仅有宋代大学士苏轼创造的一种反复诗,尚有一些璇玑图的意韵。

反复诗的字排成一菱形,外圈任取一字开始,左旋右旋,读之皆可,可以得五言绝句三十首;圈内十字交叉的十三个字,顺读、横读、逆读,可以得七言绝句四首。

如果以中间的“老”字为枢纽,左右上下旋读,又可得诗若干首;若将所有二十九字任取一字随意回旋,取其压韵,还能得诗若干首。

据说,以这二十九字反复变化,可以读出七、八十首诗来,可以说是神奇巧妙,与璇玑图异曲同工。然而,从气势上,变化的花样和难度上,它依然与璇玑图难以相提并论。

苏蕙用一腔幽情创制的璇玑图,真能称得上是千古之绝唱!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苏若兰,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劈地珠,土属性,投掷攻击。

高峰跟苏若兰寒暄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黄金甲……召唤!紫金晶壁!伤害反弹!

——扫霞衣……召唤!驱除一切状态!

——青莲宝色旗……召唤!白气悬空!金光万道!

——玉虚杏黄旗……召唤!三角宝罩!绝对防御!

——血痕钟……召唤!天龙八音!深渊之门!

——番天印……召唤!重如泰山!冰封千里!

不久,苏若兰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

便搂着苏若兰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瀛洲台飞去。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苏若兰已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八十三章 名将陈庆之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南北朝的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杰出的军事家。

陈庆之因出身寒门,长年不得重用。四十一岁始独立领兵,战斗生涯只有十五年。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

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而且,他性格谨慎,每次奉诏,都要洗沐拜受。

平时生活俭朴,只穿素衣,而且不好丝竹。

虽身为武将,但善抚士卒,能使部下为其效死力,是一个刚柔并济的文雅儒将。

照推断,陈庆之可能是个庶族读书人或者小官吏{萧衍后来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写“本非将种,又非豪家”}的儿子。

华夏国古代,尤其是两晋南北朝那段时间,庶族{下级地主或者读书人}和士族{高级地主或者读书人}之间的分界线,是相当严格的,庶族不大见得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而且陈庆之的武艺很差,“射不穿札,马非所便”,因此他的青少年,也许还包括中年,是以宫廷侍从的身份度过的。

当时的皇帝是梁武帝萧衍,陈庆之跟着皇帝先是下了二十几年棋:“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但他前半生的履历,除了这个,就是空白了。

公元525年,萧衍任命陈庆之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领兵两千,护送豫章王萧综接管徐州。

北魏派两位宗室领兵二万,在陟口一带扎下营寨,准备进兵。

陈庆之得到消息之后,逼近敌人营垒,挥师直击。一比十,这很可能是他所有战斗中实力比例与敌人最接近的一仗。

战斗的结果,敌军的两万人马不过在一通鼓之间,就被陈庆之的两千人马击溃败逃。

梁大通元年{527年},陈庆之与寻阳太守韦放,合攻魏之涡阳{今安徽蒙城}。

魏遣征南将军元昭,率数万步骑来救。陈庆之乘魏军远来新至,仅指挥一百人就击破其前锋。

后又与诸将连营而进,背涡阳城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交战频繁,将士疲惫。有的将领建议退兵,庆之力主决战。

不久,魏军筑就十三垒以控制梁军。

陈庆之领兵夜出,破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梁军乘胜强攻,俘斩甚多,其余九垒皆溃。

中大通元年{529年}四月,陈庆之领兵乘北魏征讨邢杲起义军之际,乘虚攻占荥城{今河南商丘东},进逼睢阳{今河南商丘}。

+WWW.KANSHUBA.COM}魏将丘大千,率众七万,分筑九城,以抵御梁军。

+看}陈庆之率军进攻,一日之内攻占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

+书}北魏的元颢,遂于睢阳城南称帝。

+吧}梁朝授予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

时魏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军二万来援,进屯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考城四面环水,守备严固。陈庆之命部下在水面筑垒,攻陷其城,全歼二万,俘获元晖业。

梁大通二年{528年}四月,魏北海王元颢来降。梁武帝想利用他向北拓地,至不济也能在魏梁间建立个防卫缓冲地带,便封元颢为魏王,以陈庆之护送北归。

具体目的地,史书并没有明说,是否要一直送到洛阳,也是未知之数。

同年十月,陈庆之袭取魏铚城,旋破荥城。

梁大通三年{529年}四月,魏国元天穆率大兵东讨邢杲。陈庆之乘虚北上,围攻睢阳,破魏丘大可七万人。元颢于此称魏帝,改元孝基,以陈庆之为前军大都督。

四月二十日,陈庆之进军考城,破魏元晖业羽林军二万人。

五月一日,魏大梁守军望白袍而降。陈庆之遂引师西进,鞭指魏都洛阳。

五月二十三日,在魏援军赶到之前,破魏杨昱七万人,攻陷荥阳。随即率三千兵,背城力战,破敌援军元天穆、尔东兆骑兵万余。随后魏国的尔朱世隆弃虎牢,洛阳沦陷。

五月二十五日,元颢入洛阳,改元建武。

然而梁军陷洛阳后,魏国的元天穆等又反扑,先后攻克大梁、睢阳,并由费穆率二万兵攻虎牢,洛阳告急。

陈庆之遂回师进击魏军,元天穆畏之而率四万众北渡黄河,费穆则率二万众降于虎牢。

随后,陈庆之收复大梁、睢阳,洛阳之危尽解。

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月,东魏定州刺史侯景,率七万人寇楚州,俘楚州刺史桓和。

侯景乘胜进军淮上,并且写了信劝陈庆之投降。

梁武帝遣侯退、侯夔等前去增援,军至黎浆,陈庆之已击破侯景。

当初,陈庆之北送元颢,自铚县至洛阳,行程三千余里,四十七战克魏三十二城,一往无前,可谓神勇。不过,有三个客观因素,不得不表:第一,其时魏国内外交困,于下则流民四起,于上则宫廷频变。洛阳方圆数百里内,兵力空虚,士气低落,因此陈庆之所向披靡,亦有一定机缘巧合。

第二,陈庆之此次北伐,始终未与魏最精锐之师接战。

其时魏国第一名将尔朱荣,初破葛荣,正囤兵上党至邺城一线;而元天穆实际上也未全力与陈庆之正面接战,其主要精力耗在进攻济南邢杲方面。

第三,《梁书》记陈庆之自述,“我辈众才七千,虏众三十余万”,一般人多数误解为是以七千破三十万。其实“虏众”不仅是指敌军,亦指敌军胁带做后勤等工作的百姓。

而且古代打仗,多爱浮夸,譬如曹操之号令百万,实际上不过数十万。

进一步来看,据今人考证,当时北魏总兵力只不过二十万左右。

综上所述,陈庆之北伐以少破多的战绩,有事实基础,但也略有夸大之处。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陈庆之,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

他有一件非常厉害的法宝,叫做寒氤宝鼎。

鼎中所藏之冷焰神雷,具有感应妙用,如磁引针,追上便炸,威力极大,由合而分。出手便是大蓬银色寒星朝敌激射,大片霹雳当空爆炸。

中间杂有巨响,满空银电也似的雷火横飞。

此时,陈庆之拿着一把长戟,在半空中跨出一步,就已出现在高峰的跟前。

高峰不敢大意,祭出各种法宝,与陈庆之搏杀起来。

也不知过去多久,高峰终于找出陈庆之的破绽,猛然将其杀死。

陈庆之被杀死之后,立即掉落一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苏若兰,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苏若兰淡然一笑:“谢谢。”

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苏若兰,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苏若兰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正是唐朝的孙窈娘。

昔日西晋曾有绿珠为报石崇知遇之恩,不惜坠楼明志,被传为干古佳话。时隔半个世纪,竟然又有一个惊人相似的故事发生在京都长安,这就是戏曲中传唱的“窈娘殉情报主”。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八十四章 孙窈娘与乔知之

故事发生在唐朝武则天当政的时代。孙窈娘出身于官宦世家,先世曾在隋朝为官,入唐后家道中落,但仍然保存着诗礼传家的风范。

窈娘幼年时,家境虽不富足,却受到了极好的教育;加上她天赋颖慧,不但知书达礼,而且能歌善舞,擅长女红。到了及笄之年,窈娘被她父亲的好友左司郎中乔知之看中,收养在府中,身份介于侍婢、歌舞姬和养女之间,过着类似乔家大小姐的生活。

乔知之是当时吏部的左司郎中,属正五品官员,按照当时的礼制和习惯,家中尚不具备设置歌舞姬的资格。因此,窈娘在乔家,多以自家人的身份对外应酬。

当时窈娘正值二八妙龄,容貌秀丽,清雅脱俗,歌喉婉转,舞姿飘逸,被乔知之视为掌上明珠。家中若有贵客佳宾,常让窈娘出来歌舞助兴,往往能芳惊四座,博得满堂的赞赏。

于是,窈娘的艳名不胫而走,传遍了长安城。

除应酬宾客之外,善解人意的窈娘,以真挚的情意,也给乔知之的生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欢乐。在乔知之忧愁苦闷时,她能高歌一曲或翩然起舞;在冷雨敲窗的静夜里,她能与乔知之彻夜清谈。乔知之不但把她看成晚辈,更引以为红颜知己。

出于慈爱之心,乔知之原本打算替窈娘择一佳婿,以托终身幸福。不过,窈娘感念乔知之的知遇之恩,不愿抽身离去。天长日久,在乔知之真挚的爱护中,她渐渐滋生一种刻骨铭心的依恋之情。两人之间的感情不知不觉中,由长幼爱护之情,化为跨越年龄界限的恋情。

为着报答乔知之的情意,窃娘曾经多次表示愿意委身相侍。而乔知之接受了她的心意,却不忍接受她纯洁的身体,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

俗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乔家养着这么一位美艳多才的少女,使得京城许多乐于猎艳的贵族豪门人士,纷纷来乔家想收买窈娘为歌姬或侍妾。此时窈娘就像一朵娇艳吐芳的鲜花,招来无数偷蜜的蜂蝶;乔知之越发爱如至宝,不肯割舍,从而得罪了不少有权势的人物。

有人自己得不到美人,心有不甘,就把“乔家艳婢,美慧无双”的消息到处传播,最后终于传到了武承嗣的耳中。

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亲侄儿,是当时武家的红人。他生性好色,又恃宠生骄,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却深受武则天的赏识,被封为魏王,甚至还一度想要立他为太子。

这样一个自由出入内宫的花花公子,平时私通妃嫔,视千娇百媚、锦衣玉食的贵族女子如玩物,听说乔家有艳女,又生好奇之心,决心要把窈娘攫为己有,于是派人到乔府提亲。

尽管乔知之可以不在乎别人,对武承嗣却不敢怠慢。

想到要与朝夕相处的体己人儿永别,乔知之心里痛苦万分,无奈之下,想出一条缓兵计,诓称窈娘正在病中,说等病愈之后,再行置办嫁妆,择吉日送入王府。

心想先拖上一段时间,或许这期间武承嗣另寻新欢,忘了此事,那就是大幸;如果再加催逼,也有一段时间另想高策。反正,能拖一天,算一天。

此时乔知之已经方寸大乱,再也找不出其它办法了。

长安的四月,天气乍暖还寒,乔知之在书房内,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午夜时分,他仍然独自枯坐灯下,愁思缠绵,了无睡意。

这时,窈娘蹑手蹑脚地出现在乔知之的面前,秀目流转,眼光中饱含深情、感恩、怜悯、忧郁的复杂意念,迸发出以身相许的决心,就像是溃堤的洪水一般,猛地扑倒在乔知之的怀里。

夜深更静,那一刹间成了永恒。

孙窈娘心甘情愿地把自己贞洁的身体,献给了深爱已久的乔知之。乔知之紧紧抱着长久以来爱如瑰宝的美娇娘,害怕稍一松手,眼前的一切就烟消云散,留下一个孤独的自己。

春宵苦短,等到鸡鸣天晓,两人从云里雾里,跌回了残酷的现实之中。

究竟能保护爱姬几许时日,乔知之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