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灵帝传说-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王即皇帝位{1127年},授世忠光州观察使、带御器械。
韩世宗奏请迁都长安{今西安市},朝臣议论不从。御营建,以世忠任御营左军统制。
建炎二年{1128年},升为定国军承宣使,随高宗至扬州。
金兵攻河南,翟进会合世忠,夜袭悟室营,为敌所败,转战汴州,与翟进有了矛盾。
帝召世忠还,授鄜延路副总管,加平寇左将军,屯军于淮阳{今江苏清江市西古泗水西岸},被金将粘罕败于沭阳{今江苏沭阳县}。
三年,高宗移跸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世忠从海道赶往行在。平苗傅、刘正彦叛乱,高宗手书“忠勇”二字赐,授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
金兀术将大举南犯,高宗召诸将议移跸于何地,张俊等劝高宗自鄂、岳往长沙。
世忠反对说:“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
帝即以世忠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今江苏镇江市}。
兀术分兵渡长江,宋军各路守将皆败,世忠亦退保江阴。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三十九章 女文豪班昭
兀术破临安{今杭州市},帝赴浙东。世忠至行在见帝,奏请于长江上伏兵,截击北归的金兵,帝准奏。遂引兵至镇江,屯兵焦山寺,与金兵大战黄天荡四十八天。梁红玉击鼓阻金兵,使兀术军无法夺路北归。
兀术向世忠求请,世忠说:“还我两宫,复我疆士,则以相全。”
兀术无语。后兀术凿渠三十里出江口,以小舟纵火而遁。
宋军因无风,帆弱而船舰不能行,使金兵北逃过江。
此次战役,世忠以八千兵大战十万金兵,著名于史册。高宗拜世忠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
宋、金停战期间,韩世忠先后平定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小股武装,被授予太尉,赐带、笏,为江南东、西路的宣抚使。
绍兴三年{1133年}三月,进开府仪同三司,充淮南东、西路宣抚使,驻泗州。
次年,以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驻镇江。是年金兵与伪齐刘豫南侵,世忠遣将于大仪、天长县、高邮大败金兵。
捷报入朝,帝赞世忠忠勇。大臣沈与求说:“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于是朝廷擢升了韩世忠的部将董旼、解元等人。
绍兴五年{1135年},韩世忠晋为少保。六年,授武宁、安北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驻楚州{今江苏淮安县}。
赐号“扬武翊运功臣”,加授横海、武宁、安化三镇节度使。金废伪齐刘豫,世忠请出师北伐,丞相却主张和议。世忠几次上疏,力主举兵决战,终不为帝所纳。九年,授少师。
十年,金军弃盟约南犯。世忠在淮阳大败金兵,晋级太保,封英国公,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十一年,复与金兵战于淮河岸。世忠驻楚州十余年,兵仅三万,金人不敢犯。
秦桧收大将兵权,将世忠拜枢密使。
宋金和议,韩世忠抗疏言秦桧误国,连疏乞解枢密职,又上表乞骸,于是被罢为礼泉观使、奉朝请,封福国公。自此,这位抗敌多年的名将杜门谢客,不言朝事。
绍兴十二年,改为潭国公。十三年,封咸安郡王。
十七年,改镇南、武安、宁国节度使。
二十一年八月{1151年}卒,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追封蕲王。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韩世忠,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
他有一件非常厉害的法宝,叫做法华金刚轮,施展起来,立时化成万道光芒,如银雨旋空,飙轮电转,称得起是无坚不摧,无攻不克。
此时,韩世忠拿着一把长戟,在半空中跨出一步,就已出现在高峰的跟前。
高峰不敢大意,祭出各种法宝,与韩世忠周旋起来。
也不知过去多久,高峰终于找出韩世忠的破绽,猛然将其杀死。
韩世忠被杀死之后,立即掉落一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缇萦,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缇萦淡然一笑:“谢谢。”
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缇萦,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缇萦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正是汉朝的班昭。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
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班昭的文采,首先表现在帮她的哥哥班固修《前汉书》。
这部书是华夏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得比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全书分纪、传、表、志几类。
还在班昭的父亲班彪的时候,就开始了这部书的写作。
她的父亲死后,她的哥哥班固,继续完成这一工作。班固,字孟坚,九岁能作文,稍大一点,博览众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前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死在狱中。班昭痛定思痛,接过亡兄的工作,继续前进。
好在班昭还在班固活着的时候,就参予了全书的纂写工作;后来又得到汉和帝的恩准,可以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
《前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
《前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
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着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
班昭还有一个兄弟是班超,我们现在常用的两个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语演化而成,反映出他的智勇过人。
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远侯,拜西域都护,扬汉威直至中亚、细亚三十年之久。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儿子班勇,随安恩国入贡的使者回到洛阳,带回他给皇帝的奏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西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其目见故土。”表达出一种浓郁的叶落归根的思想。
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后,三年后朝廷仍不加理会。
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对年已七十、客居异乡的哥哥班超,产生一股强烈的的依恋、怜悯心情,于是不顾一切地给皇帝上书。
班昭代兄上书,说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汉和帝览奏,也为之戚然动容。
特别是文中最后两句,引用周文王徐灵台,掘地得死人之骨,而更葬之;魏文侯之师田子方,见君弃其老马,以为少尽其力,老而弃之,非仁也,于是收而养之。
两则故事明讽暗示,汉和帝认为不再有所决定,实在愧对老臣,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
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任尚抵达任所,班超逐一予以交代完毕。
任尚对班超说:“任重虑浅,宜有以海之。”希望班超对如何治理西域给一些忠告。
班超语重心长的道:“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严苛,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但班超走后,任尚私下对亲信说:“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任尚不能借重班超的经验,竟以严急苛虐而失边和,这是后话。
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他离开西域疏勒时本已有病,来不及和妹妹好好地聊聊,加以旅途劳顿,回家一个月就病逝了,班昭无言以对。
班昭以她的文采,不但完成了哥哥班固的《前汉书》,还打动汉和帝的心,使哥哥班超回归洛阳。她的文采,还表现在她写的《女戒》七篇上。
《七戒》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四十章 瀛洲台中的完颜宗弼
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她认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才能克尽本分。
在《夫妇》篇中,认为丈夫比天还大,还须敬谨服侍,“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事夫则义理坠废,若要维持义理之不坠,必须使女性明析义理。”
在《敬慎》篇中,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是非曲直,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一刚一柔,才能并济,也才能永保夫妇之义。
在《妇行》篇中,订定了妇女四种行为标准:“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不瞎说霸道,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为妇言;穿戴齐整,身不垢辱,是为妇容;专心纺织,不苟言笑,烹调美食,款待嘉宾,是为妇工。”妇女备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礼。
在《专心》篇中,强调“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却绝对不可以再嫁。在她的心目中,下堂求去,简直是不可恩议的悖理行为,事夫要“专心正色,耳无淫声,目不斜视”。
在《曲从》篇中,教导妇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来顺受,一切以谦顺为主,凡事应多加忍耐,以至于曲意顺从的地步。
在《叔妹》篇中,说明与丈夫兄弟姐妹相处之道,端在事事识人体,明大义,即使受气蒙冤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万万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间的和睦气氛。
班昭主要生活在汉和帝时代。汉和帝在班超死后不久,就驾崩了。
皇子刘隆,生下来才一百天,就嗣位为孝殇帝。邓太后临朝听政,不到半年,殇帝又死。于是以清河王刘祜嗣位为孝安帝。孝安帝才十三岁,邓太后仍然临朝听政。
东汉皇帝短命,只有开国的光武帝刘秀活过“花甲”,六十二岁时死。其次就是明帝,四十八岁;再次是章帝,三十一岁。
其他多在二十岁以下,包括一大批娃娃皇帝,造成外戚专权局面。
邓太后以女主执政,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机要,竭尽心智地尽忠。邓坞以大将军辅理军国,是太后的兄长,颇受倚重。后来,母亲过世,上书乞归守制。
太后犹豫不决,问策于班昭。班昭认为:“大将军功成身退,此正其时;不然边祸再起,若稍有差迟,累世英名,岂不尽付流水?”
邓太后认为言之有理,批准了邓坞的请求。
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
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华夏国古代女性。她是史学家,也是文学家,还是政治家。
她在曹家有一个儿子,几个女儿,儿子曹成被封为关内侯。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班昭,只是个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蜈蜂袋,可以放出蜈蜂。
高峰跟班昭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班昭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
便搂着班昭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班昭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大金的完颜宗弼。
完颜宗弼,金朝名将,开国功臣。本名斡啜,又作兀术、斡出、晃斡出。女真族,姓完颜,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有胆略,善射。
在某些小说中,这么描述他的装束特点:头戴一顶金镶象鼻盔,金光闪烁;旁插两根雉鸡尾,左右飘分。身穿大红织锦绣花袍,外罩黄金嵌就龙鳞甲;坐一批四蹄点雪火龙驹,手拿着螭尾凤头金雀斧。好像开山力士,浑如混世魔王。
1125年,从南京路都统完颜宗望伐宋,取汤阴县,逼汴京,迫宋帝出奔,率百骑追击,获马三千匹而还。
1128年,完颜宗弼率军败宋郑宗盂数万兵,克青州、临朐,败宋兵三万于河上。继取濮州、开德府、大名府,平定河北。
宋帝弃扬州奔江南,宗弼等分道进攻,先后取归德、卢州、江宁等,追宋帝于越州,取湖、杭二州,坐镇杭州,遣阿里等率兵四千,追击宋帝至明州,宋帝被迫逃入海。
1130年,取秀州。他与宋将韩世忠战于长江,互有胜负,后于江宁败韩世忠。渡江北还,从完颜宗辅平陕西。
他与宋将张浚,战于富平,陷重围,获援军救得脱。旋败张浚于富平,招降熙河、泾原两路。
九年,在和尚原为宋军所败,将士多战殁。
1137年,授右副元帅,封沈王。
1139年,进拜都元帅、太保,领行台尚书省。派兵攻取汴、郑、陈、亳等州及洛阳,定河南。继攻淮南,克卢州。不久,任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太保、都元帅、领行台如故。
1141年,进兵河南。宋帝被迫乞和,岁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且以淮水为界。
完颜宗弼回京,以功进拜太傅,赐人口、牛、马各千,驼百,羊万。每岁宋进贡内给银、绢各二千两、匹。
1147年,为太师,领三省事,都元帅。后谥忠烈。累封沈王、梁王、越国王。
完颜宗弼,文韬武略,在女真崛起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多次率军南征,为日后金国治理中原并改善东北地区落后闭塞的状态,做出巨大的贡献,是女真族史上的英雄。
同时,他也是一名卓越的军事统帅。
历史上的宗弼和人们心目中的宗弼,完全是两回事。
宗弼在女真族和金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被人们忽视。
由于长期将国内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中原政权的战争,说成是外来民族对华夏国的侵略,这种观点实际上已忽略华夏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由于这种观点而派生出的所谓“爱国主义”,实际是把少数民族排除在外的,只爱某一个王朝的“爱国主义”。
汉族有自己的英雄人物,其他民族也有自己的英雄人物。把历史上像宗弼这样的人物提出来讨论研究,是有利而不是有害的。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完颜宗弼,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
他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兜率宝伞。
用时伞首先暴长,发出万道毫光,宛如一座金光祥霞结成的华盖,将人笼罩。下面又有一片金云将人托住,盘坐其上。
此时,完颜宗弼拿着一把长柄宝刀,在半空中跨出一步,就已出现在高峰的跟前。
高峰不敢大意,祭出各种法宝,与完颜宗弼周旋起来。
也不知过去多久,高峰终于找出完颜宗弼的破绽,猛然将其杀死。
完颜宗弼被杀死之后,立即掉落一颗先天丹。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班昭,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班昭淡然一笑:“谢谢。”
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班昭,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班昭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四十一章 蔡文姬与董祀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正是汉朝末年的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记》的唱词,说的是蔡伯喈中状元后,不认发妻赵五娘,另娶丞相之女,可说是厚诬古人。
东汉时根本没有状元,也没有另娶丞相之女这回事。
对此,南宋陆游曾感叹:“身后是非谁管得,隔村听唱蔡中郎。”
蔡邕不可能中状元,但他的才学在当时得到举世公认却是事实。
汉灵帝时,他校书东观,以经籍多有谬误,于是为之订正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学门外。当时的后生学子,都就此石经校正经书,每日观览摩写的不绝于途。
只可惜,这些石碑在洛阳大火中受到损坏。
经过一千八百多年,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掘得几块上有字迹的石块,经人鉴定就是当年蔡邕的手书,称为《熹平石经》,现在珍藏在历史博物馆中。
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
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说:“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
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除《嘉平石经》外,据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的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资、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
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是十分自然的。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东汉政府的腐败,终于酿成黄巾军大起义,使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扩大。
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死之后,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
董卓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
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不久,董卓被吕布所杀,而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请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汉史》。
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马日碑更说:“伯喈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
但终免不了一死,徒然给人留下许多议论的话题,说他“文同三闾,孝齐参骞”。
在文学方面把他比作三闾大夫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参和闵子骞。
当然,讲坏话的也不少。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
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
这心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当初细君与解忧嫁给乌孙国王,王昭君嫁给呼韩邪,总算是风风光光的占尽了身份,但由于是远适异域,产生出无限的凄凉,何况蔡文姬还是被掳掠呢!
她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
这年她二十三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这十二年中,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
当然,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
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在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
曹操当上宰相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
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气的时侯,就能想到过去的种种,尤其是在志得意满的时侯。在这回忆中,曹操想到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想到老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
当他得知这个当年的女孩,已被掳至南匈奴时,就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蔡文姬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现在一旦要结束十二年的羶肉酪浆生活,离开对自己异常恩爱的左贤王,以及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
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
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筝,来弹奏《胡笳十八拍》,非常盛行。据传中原的这种风尚,还是从她最后一个丈夫董祀开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唐朝的诗人李颀,发出这样的感慨。
“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而蔡文姬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