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如旧-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废为庶人,迁往掖庭看管而已。晋王之母淑太妃与晋王同罪,如今圈居旧殿,待案子审结,等她的便是一条白绫,一杯鸩酒,如此而已。
  四位太妃也是尊贵之人,在宫中大半辈子,呼奴引婢,锦衣玉食,一朝沦为罪人,日子自不好过。
  淑太妃坐于殿中。
  不过短短十来日,这座殿宇便失了颜色,往日侍奉的宫人都已拘禁起来,殿中器物也皆抄没,她还留在此地,却已只是一介庶人而已,这宫中谁看不惯了,都可以来踩两脚。
  殿外羽林看守,大门紧紧闭着,每日也只开三回,都是来送饭食的。装了饭食的食盒不会送到她身前,门一开,随意丢进来,等她自己去取,若不用,下一顿饭就会收走,送上新的,也是如此轻视,丢在门口而已。任她吃也好,不吃也罢,总之他们听命送到了就是。
  淑太妃饿过一顿,便想开了。每回都去提了食盒进来。饭食自不会好的,在往日,连她宫中的宫婢都瞧不上。偶尔装了米饭的粗瓷碗还翻了,她只能勉强吞咽,让自己不至于饿死。
  禁宫之中就是如此,得势时,人人都来攀附,失势后,人人都恨不得落井下石。
  淑太妃倒没什么看不开的,她这一生过不了多久,便要走到尽头,之所以还珍惜一命,不过是还有未尽之事。
  隐约有钟鼓之声自远处传来,淑太妃倾耳辨认,不需多大功夫便让她辨出这是册立中宫的礼乐,多年前,她就听过一回。
  淑太妃如枯井一般死气沉沉的面容终于有了变化,她扯动嘴角,露出一个笑容,这笑容若是让人见了,必会毫无愉悦之感,只叫人浑身都泛起说不出的森冷。
  她走出大殿,敲开了门,从袖中取出一枚金簪,金簪成色喜人,上嵌宝石,又坠翠玉,极为贵重。她将金簪递出去,容色阴沉,眼中布满了好戏即将开场的阴险,缓缓启唇道:“我有要事,要禀陛下。”
  皇帝又岂是一濒死罪人说见就可见的。
  金簪固然夺目,前程更为要紧。淑太妃也不紧逼,送出金簪便罢,隔日,又有宝物相赠,如此再三,瓦解守卫警惕,之后再献良策,以示绝牵连不到他们身上。
  也难为她在抄没之时隐下这许多贵重之物,又耗费心机地周旋,册封大典之后的第五日,她终于将她一纸手书递到了皇帝案头。
  彼时濮阳正问秦坤:“皇夫出宫去了?”
  秦坤回道:“是,午膳之后走的,留了话与陛下,说是天黑之前必回的。”
  濮阳点了点头。
  秦坤便有些不安,往日里,但凡说起皇夫,不论好事坏事,陛下总会缓下神色,偶尔也会展露笑意,然而这特例,陛下即位之后便没有了。
  秦坤愈加小心侍奉,也渐渐改换了心思,认清他所侍奉之人,已不只是一权柄厚重的公主而已,她已是主宰万民生死的帝王。
  “可有人跟着?”濮阳又问。逆案还未审结,京中指不定还有晋王留下的人,阿秀出宫,需有人护持才好。
  秦坤恭敬道:“皇夫带了数名侍从。”
  只有区区数名?濮阳皱眉:“究竟几人?”
  秦坤哪里知晓得这样清晰,一下子答不上来,战战兢兢的,见濮阳神色渐渐暗了下来,他忙跪下了:“臣这就去查问。”
  “快去。”濮阳说道。
  秦坤片刻不敢耽搁,连忙就去了。
  濮阳抬手揉了揉眉心,倍感疲惫。她好像变得格外胆小起来,不大敢见阿秀,也不敢让她太过远离。方才听闻她出宫,她就害怕起来,唯恐她一出去,就不回来了,唯恐她遇上什么祸事,无人救护。
  阿秀似乎已察觉一些了,濮阳督促底下加紧步伐,又想幸好,册立大典已过,她是她再名正言顺不过的夫婿。
  濮阳已经弄不清自己究竟要什么,明知她们终将反目,却又执意举行大典。明知这大典在阿秀心中不过可有可无的一个过场,可看着她身着皇夫冠冕,朝她缓缓过来,她仍是难掩欢喜。
  手书就是这时送来的。
  濮阳见宫人口称:“庶人有要事呈上,臣等不敢隐瞒。”
  她顺手便接了过来。打开一看,神色顿变。
  只见纸上所写,唯有八字,分明是漆黑的墨水写就,落入濮阳眼中,便似流淌着猩红的献血。
  她脸色惨白,唇上一下就褪去了血色,眼中亦是惊怒交加。她的手在抖,浑身都失了力气,纸张飘落在案上,上头所写,乃是:
  “先帝之死,系秀所为。”
  宫人们站得远,根本看不到,但濮阳却像突然醒转过来,连忙拾起纸张,寻了火来,烧得干干净净。
  “诏内侍省,严加讯问庶人身边宫人,越是得用,越不可放过,命她们将庶人所行全部招来!”
  “宣窦回。”
  “宣太医署中所有侍奉过高皇帝的太医。”
  诏令一条条颁布下去,不必多久,窦回与太医们都会来。至于内侍省,恐怕会久一些,但他们多得是撬开人口的法子。
  濮阳几乎立即就信了纸上所写。
  卫秀要杀先帝,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而当她稍微冷静下来,她便想到,若此事当真阿秀所为,又岂会让人知晓,还是让淑太妃这一深宫妇人获悉。她见过阿秀谋事,每一步都密不透风,使人无从察觉,断不会如此疏松,乃至于将把柄送到他人手中。
  更何况,淑太妃幽禁多日,能知道什么?此事必是她先前就获知的。如若是真,她为何从前不拿出来,以供晋王作为发难的筹码,而是到如今毫无翻身余地之时,再写在一张轻飘飘的纸上,送来给她?
  必是嫁祸阿秀!
  必是欲离间她们!!
  居心叵测!罪当凌迟!!
  濮阳少有如此怒形于色的时候,此时却越想越气,见窦回与太医未至,又下令:“这纸手书是如何通过层层关卡递到朕案前的?去查!所有参与之人,全数入罪!朕的宫中,绝不可留下此等钻营妄为之辈!”

  第106章

  窦回是高皇帝旧人,高皇帝宫车晏驾之后; 他便赋闲了。哀帝志存高远,一力要将宫闱交托与他所信之人; 窦回心知留下也不过讨人嫌; 干脆就托病请辞出宫去了。
  这些年他也攒了不少积蓄,足以在京中买一所宅子; 置一些家业; 安度晚年。从前他身边常有人奉承,那是因他是高帝倚重的人; 如今高帝去了,他也无人问津了。这大半年来; 过得也算自在。倒是濮阳大长公主感念他是侍奉过亡父的老人,常遣人上门问候,逢年节也不忘送上年礼,将他当做自家一老翁在走动。
  但窦回总也不安心。
  高帝之死是他心中一个结。这结不解; 他总觉将来还有波澜。
  在宫中浸了大半辈子; 是好是歹; 是阴谋是诡计,他几乎已养成了直觉,精准得很。高帝分明是为人所害,只是这人是谁,如何下得手,窦回却无头绪。按理应当是公主一系。高帝驾崩之后,她得利最多。且那道驸马从袖中取出的诏书,更是可疑,他分明是算计好了,提前备下这道诏书,只等着合适之时拿出来。
  他迫于情,也迫于势,只好陪他演了这出戏,让他如了愿,自那之后,朝廷大权尽归于大长公主,哀帝彻底被架空。
  可窦回又觉不像是濮阳所为,即便后来大长公主以女流之身即位,成了天下之主,窦回依旧觉得不像。这也是一种直觉,他在高帝身边,高帝还有当局者迷,他是全然置身事外,皇子皇女的秉性看得就更加真真切切。新君狡猾归狡猾,但还不至于对感情深厚的父亲下手。且从他出宫后的往来走动来看,她确实毫不知情。
  窦回愈加难安,若她不是主谋,只怕不久之后,此事就会被翻出来。回想当日,驸马泰然自若,他满以为驸马与公主商议过,已做了万全准备,如今看来,好像又不是这样。
  窦回这几日心忧如焚,直到几名内侍来到他的居所,传了陛下口谕,窦回反倒松了口气。刀悬于颈上,总怕它掉下来,当它真的掉下来了,反倒就坦然了。
  最坏不过如此。
  濮阳是分批召见的。先问了太医,看了脉案,得知先帝身前,身体康泰,并无性命之忧。太医位卑权微,不敢多言,得皇帝垂问,周太医方大着胆子多说了一句:“自陛下那回劝过高帝,高帝便照着臣的方子安养,脉象一贯是温和。”
  有此一语,窦回到时,濮阳的脸色已不大好。
  先帝之死处处透着离奇,早前就有人觉得不对,但有一道遗诏压着,便无人敢提。濮阳则是因先帝临终,有卫秀在场,卫秀没有与她说过有何不妥。她那时想,这等大事,阿秀若是知道什么,断不会闭口不言,她便也按下了未提。
  然而,事情一旦显出异象,那遗诏便字字都是可疑。
  窦回伏在地上,口道:“臣拜见陛下,恭请陛下长乐未央。”
  濮阳看着他,他头发花白,已显龙钟之态,身上穿的是一袭布衣,犹如一慈眉善目的阿翁。她也一直如此以为。他侍奉先帝大半生,少不得与些朝臣有些磕磕绊绊的事,她唯恐他辛劳半生,临了老反过得不自在,便时常遣人照拂,也算全他忠心。谁知,这忠心却是假的。
  “窦卿,你伪造遗诏,是受何人指使?”濮阳直接就问了,她语气平静得有些可怕,窦回便是已有了准备,也不由自主地泛起寒意。
  他重重一叩首,回道:“遗诏非罪臣所造,乃是驸……皇夫殿下与臣,臣所为,皆遵命行事。”
  濮阳像是忽然间被人抽去了魂魄,有些心冷,有些难过,有些愤恨,又有些累。
  她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只是摆了摆手,让窦回出去。没有说如何处置他,也没有说要他如何行事。
  窦回也没有问,静静地退了出去。
  殿中没有一个人。濮阳早就屏退了宫人。她觉得不是卫秀做的,但她依然做了准备,以防万一。倘若是呢?一个谋杀先帝的罪名,若是宣扬出去,即便她已是皇帝,也保不住她。
  原来她们之间,有了这样多的谎言。记得很久以前,每每先帝召见卫秀,她总是会跟来,她总很担心,她的父亲会伤了她所爱的人,处处都维护她。
  现在看来,这真是可笑。
  更可笑的是,她对卫秀,依旧提不起丝毫恨意。她骗她,她不恨她,父债子偿,她唯有接受;她杀她父亲,她还是恨不了她,确实是她家理亏。
  可是先帝再不好,也是她的父亲,她为人女,要如何去接受。
  濮阳愣愣地出神,连自己流出眼泪都没有发觉。她想,阿秀去了哪里,她为何还不回来,她真想亲眼看到她。到了这个时候,她还是想能像从前那样,靠在她的怀里,哪怕知道,那温暖可靠的怀抱是假的,是冷的,她还是眷恋,还是不想失去。
  卫秀出宫,是去见焦邕。
  晋王作乱那日,她提前将玉佩作为信物交与严焕,要他在事情有变之时,去请焦邕来围了晋王府,以作威胁。
  如今事情过去了。焦邕要交回玉佩,还提出要见她一面。
  他帮了她一个大忙,且有此一事,她也暴露了,与其避而不见,不如前去一会。
  焦邕只因一枚玉佩,便毫不犹豫地遵命行事,可见他对仲氏心意。卫秀看到他,一下子就想起当年的岁月。小的时候她见过焦邕,他与兄长差不多年岁,兵法上,他不如兄长,但在武艺上,兄长远不及他。
  二人总是比试,兄长屡败屡战,焦邕也从不相让,经常将兄长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就是这样,卫秀也从没有见他们有过不睦,反倒愈加亲近,如亲兄弟一般。
  焦邕一见卫秀就知道她是谁了。她与仲清生得实在太像,也多亏京中之人多已忘了那长居边关的少年,才让她不至于暴露身份。
  “许久不见,阿兄别来无恙。”卫秀笑道。
  焦邕得见故人,万分感怀,他看了卫秀许久,方道:“阿濛。”见卫秀颔首,他叹了口气,又是高兴,又是伤感,“你还在,仲师还能留下血脉,我真是高兴。”
  他说着,从怀中取出玉佩,奉还给卫秀。
  卫秀接过,低头看了看,方小心收入怀中,说道:“此次,多谢阿兄相助。”
  焦邕便笑:“相比当年仲师教导之恩,这又算得上什么?”他坐直了身,正色道,“你有什么打算,尽管说来,我虽调离金吾卫,但这些年,军中也积了不少助力。我们总要萧家血债血偿!”
  他已年过而立,但一腔热血,与少年时别无二致。卫秀看着便有些恍惚,竟觉得自己接下去的话,难以启齿。
  焦邕见卫秀沉默,忙关切道:“你可有什么为难之处?”
  卫秀看着他,缓缓道:“我已不思复仇了。”
  焦邕愣住了,眼中满是不敢置信,他看了卫秀许久,卫秀任他打量,不曾开口。他目光直白,从关切化作了鄙夷,卫秀满心难堪,仍是沉默以对。
  终于,焦邕冷笑了一声,站起身来,转身就走,走到门边,他停下步子,回身来看着卫秀,他讥讽的眼神如刀子一般一片一片割下卫秀的尊严。
  卫秀说不出冠冕堂皇的话,也只有任他如此看轻。
  焦邕等了一会儿,未见卫秀改口。他连连冷笑,说出的话句句刺心:“仲氏风骨清正,从未有过足下这等贪慕富贵,恋栈权位之人。有你存世,不知仲师九泉之下,可能闭得上眼?”
  卫秀眉心动了一下,垂眸看着身前那一方地,低声道:“你走吧。”
  焦邕终是死了心,走前,他既恨且厌地瞥了她一眼:“你还不如,当年就死了的好!”
  卫秀在茶室中枯坐良久,严焕与阿蓉担忧地看着她,却不敢出声。
  天将暮,卫秀转头看向窗外。窗外往来行人都匆匆往家中赶去。一日辛劳,家中有父母或妻儿等着他们。知道这一点,再是辛劳,都是甘愿的,世人都是如此。
  “在你们心中,是否也是这样看我。”卫秀问道。
  认为她所为有辱仲氏门风,认为她不如在当年就随父母去了。
  阿蓉忙道:“自然不是。”
  卫秀望向严焕,他没有说话,遇上她的目光,他避了开去,不敢与她直视。阿蓉的亲人在仲府灭门时罹难,严焕的父亲为护大将军,尽忠而亡。他们一力辅佐卫秀,固然因奉她为主,可他们也是将希望寄在她身上的。
  卫秀笑了笑,极尽哀凉。
  “也罢。”她轻声道。
  卫秀回宫时,也是迟暮。太阳从西边坠下,带起漫天晚霞,如火如荼。凉风起,秋意渐浓,洛阳城在晚霞下却是如此萧瑟。
  濮阳在含光殿等她。
  殿中已置膳食,她一入殿,濮阳就往她身上披了件外衣,道:“天凉了。”
  卫秀对她一笑:“你也保重。”
  二人相顾无言,分明有满腹话语要说,可都没有一句开得了口。
  用过晚膳,二人前往书房。
  卫秀本想等到汉王滕王的事了了,再说她的事,可她已经不堪重负了。日复一日的自责让她已不能再若无其事下去。
  

  第107章

  立秋已过,凉意渐起。
  晚膳过后; 天还未黑透。卫秀坐在轮椅上,转头望着窗外。窗外已不是一片葱茏。盎然绿意中不知几时淡了颜色; 冒出几撮枯黄。可想不久; 这满园绿意都会褪去,变作光秃秃的凋败破落的残景。
  就要秋收了。今岁风调雨顺; 应当能缓过去年前年遭的灾。卫秀漫无目的地想道。从何时起; 这些她从不关心的事也会特意去留意了。
  濮阳在她一步之遥的地方坐着,卫秀看着窗外; 整个人都如游离天外,而她看着卫秀; 等着她回过头来。满腹心事,一到了卫秀面前,就像忽然变得无关紧要。她等着卫秀回头看她,等多久都愿意。
  宫人缓步入内; 无声无息地添了灯火; 又无声无息地退下。
  卫秀始终没有回头。她的目光始终落在窗外; 黄昏已成了黑夜,黄绿夹杂的初秋之景已是黑黢黢的一片,让人分不清何年何季。
  同处一室,相距不过咫尺,可中间却像竖了厚厚的一道隔膜,濮阳过不去,卫秀也过不来。
  她们总要有一个了断的。
  过了许久,卫秀缓缓开了口:“我本名仲濛,仲公是我父,我入京是意图复仇,跟随你是因你能为我所用。”
  言语出口,卫秀觉得整颗心都空了,疼,但也轻松了。她望向濮阳,濮阳无丝毫意外,更谈不上震惊,就连眼底那抹痛意都掩饰得如此恰当,未泄分毫。
  卫秀明白了,她早已知晓。她低头笑了笑,原来她早就知道了。这几日濮阳的反常有了解释,她对她说的谎言有了解释,同床异梦的也不止她一个。
  卫秀抬起头来,目光淡淡地望过来,用她一贯平和的语调,问道:“不知陛下,有什么要问我的?”
  那一层遮掩的布揭开了,二人都变得赤·裸裸的。她看她的眼光,就像看一个陌生人,毫无温情可言,这多年来的温柔相待,随她一句话都被抹了干净。濮阳的心如被刀刃屠戮,疼得厉害。可到了这一步,想必阿秀,也不愿看她歇斯底里的。
  濮阳也学着她冷静自持的样子,开口问道:“第一,先帝之死,可与你有关?”
  她已查到这里了?卫秀偏头看她,勾起唇角笑了笑,反问道:“难道陛下以为,他不该死吗?”
  眼泪随她这句话,一下子就漫了上来,濮阳竭力忍住。两家的仇怨就此揭开,眼前的卫秀陌生得让濮阳几乎认不出来。她逼着自己不去看卫秀冷如冰刀的目光,不去在意她的敌视,她的恨意,只是固执地追问:“你只说,先帝是不是你杀的?”
  她不知道她的眼睛已红透了,也没发觉自己的声音几近哽咽。
  卫秀撇开眼,不去看她:“先帝深居宫中,我哪有这个本事。是晋王,亲去下毒,我不过旁观而已。”
  回宫那一路上,卫秀就在想,若是她不曾爱上七娘,若是她一直以来都只是利用她,到了说破的时候,她会如何应对?
  她已无法不顾亲人们的亡灵,执意留在七娘身边,何况,鸿沟难填,她们也无法相处如往昔了。
  既然如此,又何必给七娘留下念想,不如就此断了缘分。
  见濮阳明显松了口气,卫秀在心中无奈地摇了摇头。先帝之死是晋王动的手,七娘有心去查,一定查得出来,有迹可循的事,是做不得假的。能作假的从来只有人心。她会将真心装作假意,让七娘认为,她是一个不值得的人。
  濮阳走到她身前,屈身与她对视:“第二,你对我,可有真心?”
  卫秀像是听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她轻笑出声,看着濮阳,摇了摇头,又是一阵好笑:“换作陛下,可会对仇人之女动心?”
  濮阳像是没有看到她的讥讽,亦没有看到她的恨意:“我会,若是你,我会。”
  卫秀愣了一下,濮阳抚摸她的脸颊,目光柔和地看着她,她笑了一下,那笑意中任谁都看得出苦涩,可她不曾退却,也不曾动摇,柔声说道:“阿秀,能嫁与你,是我此生做过最好的事,你说的要与我过一辈子,这是我听过最好的承诺。我知你恨我,恨萧氏,这句话想必不过你一句拿来哄我的戏言,”她忍耐许久的眼泪终是落了下来,“可我当真了,我是真的想与你过一生的。”
  到了这个地步,她还是说出了心里话,哪怕知晓此时这些话能换来的,不过是卫秀的冷言奚落,她还是说了出来。她们之间,是她先动心,走到尽头,也是她在挽留。
  “阿秀,到了今时今日,你与我说一句实话,你对我可有过丝毫真心?”濮阳红着眼眶,满面是泪,她执意要卫秀一句话。
  卫秀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水,她的指腹下就是濮阳的肌肤,柔滑细腻,让她眷恋不已。这是她的明灯,这是她荆棘遍布的人生道途中唯一的一抹暖意。她是如此耀眼,如冬日的暖阳,使她得到救赎。但今日,她就要亲手推开她。从此以后,她就又是一个人,忍耐她毫无生趣的人生。
  濮阳已显出惊喜来了,她神色有些僵硬,却一动也不动,贴着卫秀的指尖,乖顺地任她抚摸。她双目变得湛亮,有些胆怯,但更多的是期待。
  卫秀的心也随着雀跃起来,好像她们已冲破了重重藩篱,能够毫无隔膜,毫无心结地在一起。总是这样,濮阳轻易便能拨动她的心弦。
  她情不自禁地想道,若是真有那一日,该多好。
  可她能做的,却只有伤害她真心爱着的人。卫秀的目光柔和下来,却不是往日的温柔,反像是蕴含了残酷的快意:“迫于情势,不得不娶你,我至今想来犹觉屈辱。新婚当夜,先帝病发突然,能够不碰你,你不知我多庆幸。与你在一起的每一时每一刻,我都万分煎熬,无时无刻不在想离开。我从未对你动过心,你的心意在我眼中,也唯有可笑而已。”
  空气像是被凝固住了一般。卫秀每说一字,就像往濮阳心上扎上一刀。
  濮阳眼中的期待还未散去,心中已是鲜血淋漓。原来她是这样看她的。她茫然无措地去看卫秀,卫秀依旧是那副冷酷的样子。
  若是真如她所言,恐怕阿秀连多看她一眼都觉得厌恶吧。濮阳动了动唇,她眼中渐渐漫上惊惧,渐渐布满躲闪。不敢看卫秀,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