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玉满唐_袖唐-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来做什么?参加明年春闱?”萧颂微微蹙眉。因为今年的科举已经于二月都考毕了。
  刘青松撇撇嘴道:“不然他们还能来做什么,族里一直留着他们,至今才放考,想必对明年科举前三甲势在必得了。”
  “他们定是要去国子监的,到时候会叨扰你也说不定。”萧颂唇角弯起。
  刘青松瞠目,也反应过来,桑辰可是万千考生的偶像,当之无愧的“考神”,虞世南年事已高,早已经谢绝士子拜访,更别提把文章送到他面前,其他大儒门槛太高,只有桑辰最好接近,能得他说一句好,仕途也有出路。
  而萧十郎,便是那个女人的儿子。
  “她倒是有胆,敢把儿子送到我眼皮底下。”萧颂疏懒地倚在圆腰胡床的靠背上,面上笑容淡淡。他与前面两任妻子,一个新婚见过一面,一个见到面的时候就是尸体,要说有什么感情是不可能的,最多是一种责任感,还有便是觉得被人掴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仇是要报的,更要防范她对冉颜下手。
  “你觉得她这次把儿子送过来,是示弱还是挑衅?”刘青松可不想成炮灰,搞清楚状况,能避则避,避不开,就防患于未然。
  “不管是示弱还是挑衅,我都没有留着她的道理。”萧颂缓缓道。萧颂从来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不会给敌人回头是岸的机会,既然当初敢做,就必须承担后果。但万事也都有商量,主要看形势利弊,还有他的心情。
  “郎君,刘医生,午膳已经备好,不知要在何处用膳?”有侍婢过来问道。
  “有媳妇儿真好,饭来张口。”刘青松啧道。
  他这话恰好骚到萧颂的痒处,于是萧颂心情大好地起身,道:“去厅内吧。”
  
  第316章 卒(1)
  
  春季适合平补,冉颜做了几个鱼类菜肴,还有一些清爽小菜。且不说味道如何,单是冉颜的刀功便令人叹为观止,肉眼几乎分辨不出每个鱼片的厚薄差距。
  刘青松尝到熟悉的红烧鱼味道,眼泪不受控制涌了出来,但是筷子不停。
  这副模样,让萧颂愣了半晌。
  萧颂认识刘青松十多年,他一直都是吊儿郎当的样子,无论旁人如何跟冲他发火,也无论别人怎么着急,他总是一张笑眯眯的脸,让人忍不住想揍一顿,可此刻这副怂样,让人觉得……必须得揍。
  冉颜垂眸安静地吃着饭,看也不曾看他一眼。
  但萧颂原本新婚后温馨欢快的一顿饭,硬生生被刘青松哭得哀戚悲凉,心情极度郁闷,看着他的眼神能杀人。
  饭后,刘青松心情恢复如常,萧颂却是迫不及待地命人把他给轰走。
  冉颜明白,刘青松是一个极度恋家的人,纵然在大唐待了十几年,他也不能够抚平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不管大唐有多好,混得多么顺风顺水,只要现在有机会让刘青松穿回去,他绝对不会有丝毫犹豫。
  其实冉颜又如何不想回到熟悉的地方呢?
  “夫人?”萧颂不知何时坐到了她身边,伸手把她拉入怀中,轻声问道:“在想什么?”
  冉颜摇头,她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排解心中的压抑,但是刘青松不靠谱,这些话她又不知如何向萧颂开口。
  萧颂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两人均未说话,冉颜任由他牵着手往外面的花园里走去。
  满园的粉色芍药,绽放如同烟霞,在碧翠叶子的映衬下分外好看,白月季如脂,火红的木棉花蕾满枝。
  三月桃夭,渐渐化作春泥。
  长安的天气越发炎热起来,才入四月,便可以穿轻纱了。萧颂本打趁着婚期带冉颜去关山去一趟,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萧太夫人病倒了。
  冉颜作为孙媳,又懂医术,自然责无旁贷,每天都守在老太太榻前,几乎宿在了老宅,倒是把萧颂给冷落了。
  但萧颂没有什么怨言,他算是萧太夫人一手教导长大的,同她的感情比一般的祖孙还要亲厚些。
  刘青松也搬进了老宅,衣不解带地照顾萧太夫人,又有一群御医轮番地过来诊病,但萧太夫人的病起起伏伏没个定数,但冉颜心里清楚,她这么大年纪,病来如山崩,怕是很难好起来了。
  本家听说萧太夫人重病,得了御医的诊断结果,立刻浩浩荡荡地赶赴长安,几乎各房的嫡子嫡孙玄孙,还有媳妇们,都于四月底抵达长安。
  刚刚离开不久的宋国公也向朝廷告假赶回来尽孝。
  而同一时间,缠绵病榻的虞世南也大限将至,宫里面两位公主气疾发作,忙坏太医署的一帮老头,整天脚不沾地地到处跑,偌大的太医署中,几乎只剩下了拣药的药童。
  五月二日,圣上亲临萧府探望萧太夫人,五月三日又去虞世南府上探望。
  有众多大唐顶尖医生的悉心照顾,萧太夫人的病情暂时被稳住,到五月底的时候竟渐渐有了些起色,偶尔还能起塌到外面晒晒太阳。
  而虞世南的病情却无可挽回地恶化,五月二十五日,卒于长安。士子痛哭扼腕,哭声响彻长安城。
  “虞永兴走了?”萧太夫人坐在廊下的圆腰胡床上,缓缓问冉颜。
  虞世南被封永兴县子,所以世人也常称呼他为虞永兴。
  “嗯。”冉颜不喜欢糊弄人,况且,老太太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萧太夫人静静地看着院中的大红牡丹,久久才从怀中掏出一只桃木梳,看了良久,才递给冉颜,“来,帮我梳头。”
  冉颜双手接过木梳,将萧太夫人雪白的长发解开,用梳子轻轻梳顺。
  “年轻的时候,孝明皇帝最喜我的头发,他说摸着比上好的绸子还顺手,任何金银都配不上它。所以他亲手做了这把木梳送于我。”萧太夫人面上泛起一丝笑意,垂眸道:“我说,金银都配不上的头发,木梳打发我?他说,这梳子是我独独对你的心意。”
  冉颜也跟着笑了起来,心道敢情原来萧家从祖上就干过木匠的活儿,怪不得萧颂把一根桃花簪子雕得栩栩如生,“祖母的头发现在摸起来还是比绸子顺手,梳着也不费力。”
  “你跟着九儿,竟也学会哄人了。”萧太夫人笑道。
  冉颜也不否认,萧太夫人的头发比一般老年人要好很多,但必然不如年轻时候。
  “松儿,把我那件绮地乘云绣曲裾取来。”萧太夫人道。
  “太夫人,刘医生熬药去了,奴婢帮您去取。”一旁的侍婢凉儿躬身道。
  萧太夫人轻轻颌首。
  “太夫人,奴婢给您梳头吧。”凌襄见萧太夫人兴致好,便出声询问。
  凌襄今年已经三十八岁,原本萧皇后身边侍婢,后来杨广被宇文化及所弑,萧皇后被叛军带走,之后又被窦建德所占,后来又被处罗可汗迎走,辗转易了几处,凌襄是萧皇后去往突厥时被送给了萧太夫人。为人机灵,颇得萧太夫人欢心。
  “好。”萧太夫人笑着道。
  凌襄接过梳子,仔细地为萧太夫人梳了个复杂的发髻。这种发髻并不是唐朝流行的高髻,但是看上去亦雍容典雅,头发上没有任何金银饰物,只有一根白玉云簪。
  凉儿取出了一件黑色的广袖交领曲裾,那样庄严的颜色的样式,更像汉朝衣裳,与大唐的所有衣裳迥异。
  凌襄和冉颜服侍萧太夫人穿上。
  “我胖了这么多。”萧太夫人看着将将好能穿上的衣裙笑道。
  凌襄掩嘴笑道:“太夫人不胖,您瞧奴婢这腰,都快成筒子了。”
  或许是接触的死人太多,冉颜对死亡有分外敏感,尤其是看着精神奕奕的萧太夫人,她心头忽然有些不好的预感,便转身悄声命一旁的侍婢去请萧颂和刘青松。
  萧太夫人跪坐胡床上,深深吸了一口气,道:“凌襄,我屋里有个金丝楠木的盒子,你抽空让九儿母亲送去给阿汾。”
  阿汾,是萧皇后的乳名。
  
  第317章 卒(2)
  
  “是,等会儿老夫人来的时候奴婢就拿给她。”凌襄把梳子递给萧太夫人。
  萧太夫人手指颤巍巍地摩挲着梳脊,面上带着浅淡的笑容。
  萧太夫人曾是西梁国皇后,孝明皇帝的妻子。
  据冉颜所知孝明皇帝萧岿是个极有才华的皇帝,曾著《孝经》等十四部书。他为人有君子的雅量,是个乱世贤君,去世之时,臣民尽皆悲慕流涕。
  这样一个男人,一国之君,会亲自做木梳送给妻子,会对她说情话,想必当年帝后十分恩爱吧!然而,他已经过世几十年了,这几十年里,萧太夫人回忆起他的温柔,他的情话,又会如何孤寂。
  “愿我萧氏子孙昌盛。”萧太夫人叹息一声,缓缓闭上眼睛。
  冉颜看着她安详的面容,心头一紧,轻声唤道:“祖母?”
  回答她的,是春末温热和煦的风,夹杂着牡丹的芳香。
  凌襄急急握住萧太夫人的手,声音颤抖,急切地想唤醒她,“太夫人,太夫人!”
  冉颜手指放在太夫人的颈部,尚能感觉的皮肤的温热,但是已经没有了脉搏。
  太夫人的这一场病是控制住了,可是这一场大病也耗去她所有的元气。
  “太夫人!”凌襄伏在萧太夫人面前,哭出了声音。
  冉颜看着萧太夫人仪容端庄地跽坐,黑红相间的曲裾带着汉遗风,鬓发如雪,春日的阳光下,雍容尊贵如园中最美的牡丹。冉颜眼中有湿意,别开目光,对跪在一旁的侍婢哑声道:“去请国公和夫人。”
  “是!”那侍婢领了命,便拎起裙摆匆匆向前院跑去。
  “怎么回事?”萧颂和刘青松刚刚进门,便撞见了慌慌张张往外跑的侍婢,心都不由提了起来。
  侍婢尚未回答,两人便听见院子里凌襄的哭声,当下疾步跑了进去。
  “祖母。”萧颂在距离太夫人两丈的地步忽然停住了脚步,她带着浅笑端坐的样子与平时无异,仿佛只是在享受温暖的阳光和院子里的花香,但那一身梁朝装扮,却令人无端悲伤。
  刘青松快步上前,伸手捏住萧太夫人的脉搏,面色一片苍白。
  凌襄的哭声忽然一止,整个人扑在了地上,竟是昏死过去,冉颜连忙接过刘青松手中的药箱,找出银针帮她顺脉。
  等到凌襄脱离危险,冉颜再抬起头,却看见萧颂满眼通红,唇紧紧抿成一条线。
  冉颜命人把凌襄抬回房间,起身走到萧颂身边,伸手握住他藏在衣袖里攥成的拳头。
  不过片刻,以宋国公为首的一群人匆匆赶了过来。
  “母亲!”宋国公走到廊下,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随后的人纷纷随着下跪。
  冉颜见萧颂还直挺挺地站着,连忙伸手拽了拽他,扶着他跪了下去。
  刘青松面色惨白,两眼毫无焦距地随着萧颂跪下。
  满院伏倒一片,春光明媚的花园,却是满是哀戚的哭声。
  “夫君,你要节哀啊,阿家的遗体不能这样放置在外。”独孤氏擦拭着眼泪,劝慰宋国公道。独孤氏的眼泪,实在很复杂,一方面她上头压了个婆婆几十年,很是郁结,如今终于解脱了;另一方面,与萧太夫人生活这么多年,也的确有了感情。更何况,萧太夫人毕竟曾经是一国之后,行事大气,从未在小事上故意给她添堵。
  独孤氏劝慰的话一出,许多人跟着劝,宋国公这才堪堪止住哭,也不接独孤氏递过来的帕子,只用袖子胡乱抹了抹,勉强稳住心神,指挥人把太夫人床榻全部换上新的铺盖,将太夫人抬了上去。
  “方才谁在太夫人身边,可曾有什么遗言?”宋国公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声音也异常的枯哑。
  冉颜垂头道:“是媳妇在。”她紧接着道:“太夫人说,愿我萧氏子孙昌盛。”
  梁朝不在,孝明皇帝不在,萧太夫人最后一句“愿我萧氏子孙昌盛”,已经言明了她这后半生所有的意义。
  宋国公听闻这话,又忍不住失声痛哭。
  独孤氏忙着伺候,萧锐之走出屋外,吩咐人把管家叫了过来,让他立刻派人去通知萧氏本家的人,萧太夫人大限已至。
  管家愣了一下,连忙应了一声,急忙赶去办此事。
  约莫小半个时辰,本家所有人都赶至,萧太夫人原是一国之后,自然不可能整个后宫就她一人,妃嫔生的儿子也算是她儿子,但好在萧岿并不好女色,除了已经过世的,只有六个嫡子。即便如此,加上孙、玄孙,已经是满满当当的一屋子人,哭声嘈杂,十分悲怆。
  冉颜一直寸步不离地守着萧颂,他没有哭,但是眼睛里都是红血丝,形容很是骇人。
  萧太夫人的事萧家是早有思想准备的,而且她已经是人瑞,过世也是喜丧,经过片刻的伤心之后,众人的情绪也都在逐渐平复,各个房的嫡子嫡孙便都聚集在了议事堂,商讨太夫人的丧事,同时也派人去向宫里回了太夫人的丧讯。
  萧太夫人是圣上封的梁国夫人,规制要按照她的品级和圣上的意思来办。
  不到半个时辰,宫里便有圣旨下来。
  一群人又连忙去净面,男子换上朝服,女子换上命妇服,出来接旨,黑压压地在内门道前跪了满院子。
  内侍特有的嗓音缓缓念着圣旨,冉颜听了又长又拗口的一段,大多都是无实际意义对萧太夫人生平的肯定和褒扬,最后才到正题,追“梁国夫人”为“宣惠梁国皇后”,礼制同一品国夫人。
  萧太夫人原本就是一品国夫人,这已经是外命妇最高等级,规格没法再往上提了,但能够被追赠“宣惠梁国皇后”的谥号,已经算是最高待遇了。这也是李世民心胸宽广,也是为了安抚曾经身为梁朝皇族的萧氏一族。
  “国公还请节哀啊!”内侍把圣旨交给了他,出言安慰道。
  前面一帮人和内侍客套,萧颂轻轻捏了捏冉颜的手,给她递了个眼色,示意她看向右前方。
  冉颜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那一群青色翟衣的命妇均无花纹,显然品级不高,而其中一名妇人,身上的雉鸟花纹居然只比独孤氏的命妇服上少了一对!因此她站在一群妇人中,显得分外扎眼。
  
  第318章 东阳郡夫人
  
  萧颂不会无缘无故让她去看那妇人,冉颜猜测,那个妇人就是毒杀萧颂两任夫人的罪魁祸首。
  能够把痕迹掩埋到连萧颂都找不出蛛丝马迹,冉颜也不由对这个女子产生了一丝好奇,但因怕引得她注意,冉颜也只好收敛目光。
  待接旨散去之后,萧颂与冉颜到书房休息,才言明那妇人的身份,“大伯是西梁最后一代君主,她是后主之妻,隋末是一品国夫人,但大伯在隋朝灭时殒命,至李唐,她是二品东阳郡夫人。”
  西梁后主萧琮,萧岿在位时,被立为皇太子,后隋文帝灭了西梁国,萧琮也被贬为莒国公。萧琮因才华横溢,为人洒脱,在隋朝时仍然受到重用,一直都位居高官,但隋炀帝即位时,因民间有童谣说“萧萧亦复起”,而遭隋炀帝猜忌,被免职。
  到了李唐,也许是为了拉拢萧氏,也许是萧琮为人很得李唐皇室的欣赏,所以被追封了爵位。因当初萧琮在西梁的第一个封号是东阳王,所以便追封了一个东阳郡公,其夫人随夫君的品级为二品东阳郡夫人。
  “这么说来这位夫人还是萧氏的正宗嫡长媳,她看起来很似乎比阿家年轻许多……非原配?”冉颜小声道。
  萧颂颌首,“但是因为大伯的儿子本就不多,又基本都英年早逝,如今仅仅剩下一个儿子,所以大伯那一支的人丁单薄,倒是六伯那支与我们这支还算子孙繁盛。”
  如此说来,这位东阳郡夫人并未做过西梁皇后,而是在隋末才嫁给萧琮。
  如今因为距离后主过世时间尚短,所以嫡长房还是嫡长房,但再隔几代呢?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大房不尽快占住族长之位,萧氏的宗族谱上,他们很快便会由正统嫡长房变得无足轻重。
  “但是这不足以让她如此疯狂。”冉颜觉得,除非这女人想权利想疯了,否则她如今如此势单力薄,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萧颂揉了揉眉心,“所以我怀疑有人背后支持,有人需要萧家的力量,才钻的这个空子。”
  对于萧颂来说,报仇之事如果只是谋杀一个妇人,自然不在话下,但萧颂一直不动东阳夫人,主要是现在还不能动。
  听到这里,冉颜也不再问下去,今日家里人多繁杂,并不是说这种话的好时机。然而即便不问,冉颜也能隐隐猜到,这个背后的人一定是哪位皇子,而此人多半不是李恪,因为李恪的王妃是出自萧氏六房,现在子孙最繁盛的这一支。
  这证明六房还是十分看好李恪的,他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地扶持长房去做家主。
  “夫人,可需奴婢进去奉茶?”门外的晚绿忽然道。
  冉颜顿了一下,道:“进来吧。”
  晚绿推门进来,走到冉颜身边收起茶盏,垂头飞快地道:“老夫人来了。”
  晚绿话才说罢,门口光线一暗,独孤氏走了进来。
  她身后所有的侍婢都留在了门口,冉颜心里觉提有些不太对劲……一般贴身侍婢都是跟进跟出的……没有留在屋外的道理。
  “钺之,前院那么多事,你怎么在这里陪你媳妇偷懒?”独孤氏斥责道。
  萧颂轻轻捏了捏冉颜的手,示意她若是有事情一定要想办法通知他,之后便立刻起身,“母亲教训的是,我这就过去。”
  冉颜也随之起身,上前虚扶独孤氏。
  “晚绿,你也先出去吧。”冉颜猜独孤氏一定有话跟她说,但她想遍了前前后后,也想不出什么事情会让独孤氏把人都支开,单独与她谈。
  “颜娘。”独孤氏坐定之后,看向冉颜,直截了当地问道:“太夫人除了那一句话,可还说了什么遗言?”
  冉颜心底微微一紧,遗言,太夫人当时说了很多事情,应该都算是遗言,但是除了那名“愿我萧氏子孙昌盛”之外,最重要的交代,就是让凌襄把一个金丝楠木的盒子交给独孤氏……让她拿去送给萧皇后。
  既然太夫人都交代了,冉颜便不曾隐瞒,“太夫人说她屋里有个金丝楠木的盒子,让凌襄交给您,托您带给姑母。”
  萧岿的嫡女就只有萧皇后一人,独孤氏自不会把冉颜口中的“姑母”理解成旁人。
  “此事除了凌襄和你,还有谁知道?”独孤氏问道。
  冉颜见她似乎很重视,回忆了一下,“还有太夫人身边的四名侍婢。”
  “嗯,此事不可外泄。”独孤氏盯着冉颜,给人一种压迫。
  但冉颜向来不畏惧这种从气势上的压迫,但又觉得倘若独孤氏觉得自己毫不在意,恐怕以后会更加为难,遂垂头恭敬地应了一声是。
  独孤氏满意地点点头,起身离开。
  “娘子。”晚绿端了茶水进来,放在几上,回头看门外没有人了,才轻声道:“方才邢娘过来,说苏州来信,十八娘没了。”
  冉颜微微一怔,旋即道:“早些解脱也好。”顿了一下又问道:“没说歌蓝怎么样?她打算什么时候回来?”
  “说了,歌蓝捎信说,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晚绿显得很高兴,但是由于萧太夫人逝世,不敢将高兴摆在脸上,“歌蓝说,带了一个人回来,娘子你猜是谁?”
  “邵明。”这对冉颜来说丝毫没有悬念。
  晚绿诧异道:“娘子怎么知道?”
  “能让你这么高兴的,除了周三郞母子外,就是邵明了。上回我听夫君说,有人去核查我行医之事,但是不曾寻到周郎母子,约莫他们早就离开那里了吧。”冉颜道。
  “都瞒不过娘子。”晚绿吐了吐舌头道。
  “走吧,不能在这里待太久。”冉颜很头疼,是时候该认识认识本家的人了,方才瞧见光是命妇就有十几个,再加上一些萧家女儿,这些人不是她想不理会就能不理会的。
  冉颜走出书房,往小东舍去,这里距离萧太夫人的院子很近,所以夫人娘子们都聚在那处,准备换素衣。
  冉颜刚走过鱼池,上了曲廊,便瞧见了一个素服妇人迎面而来,那妇人约莫四十余岁,标准的瓜子脸,眉如远山,凤目若秋水,即便是半老徐娘却风韵犹存,一举一动间,比独孤氏少了几分矜贵,颇有几分清心寡欲的模样。
  
  第319章 空谷佳人
  
  冉颜目测了一下,这名妇人身高体型都与东阳夫人很相似,心说不会这样巧吧,出门第一个就碰见了重头戏。
  那妇人眸光微动,略略打量冉颜一眼,缓缓道:“侄媳妇好生美貌。”
  她的声音也如气质一样,带着一种寡淡的味道,明明是褒奖,却没有一点让人欢喜的感觉。
  “请恕我眼拙,您是……”冉颜微微欠身,询问道。
  妇人身边的侍婢代她答道:“我家夫人是大房长媳,东阳夫人。”
  冉颜心叹,果然是人生的际遇都是由不同巧合构成,遂再次欠身行礼,“见过大伯母。”
  “不必多礼。”东阳夫人淡淡说了一句,转而道:“我在这里等你有一会儿了。”
  冉颜微微一怔,“劳大伯母相侯所为何事?”
  “无事,只是听说九郎娶媳妇了,心中欢喜,所以想见见你。”东阳夫人语气里却无多少欢喜的味道,反而让冉颜有种挑衅的感觉。
  一名杀了萧颂两个妻子的凶手,听说他又娶了第三个,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