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娇(原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先把行礼放你这边。”
  “好,我会叫管家给你安排一个房间。你只管将它放在这里吧。”
  ………………………
  喜臻和胡椒骑马一路飞奔,不多时便来到了机关屋所在的山头上。
  正在忙碌地指挥着工人的万海默看见了他们,忙朝他们打招呼。
  “沈公子现在有帮手啦?”万海默望了望胡椒问。
  “嗯,日后他会留在这边帮忙跟进工程的进度,你有什么需要问题都可以跟他讲。他会传达给我的。”喜臻笑着说。
  “那你以后不常来了吗?”万海默的眼底露出淡淡的失落。
  “因为要忙的事增多了,所以来的次数可能要少一些了。”
  “哦,我还以为你没来了呢。”万海默笑。
  喜臻遂带着胡椒到机关房里走一圈,并且告知他监管的内容。
  胡椒从未见过这般多功能的房子,因此大为震惊,又听说是眼前人所设计,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即答应了这个差事。
  “好。跟我回去签合同吧。”喜臻说。
  “合同?有这必要吗?”胡椒为她对他的不信任而显得不太高兴。
  “并非不信任你,但有些事口说无凭,且由于这屋子涉及到机密。所以一定得签。”喜臻一脸正色地说。
  “那好吧。”
  回到候府,沈喜臻立即和他签订合同。
  合同的内容无非是要求他将机关屋的事保密。
  他十分爽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其实,从昨天说出“我跟着你混可好?”时他便下定了决心要走入她的人生了,只不过。一想到自己要呆在深山里,不能经常看见她。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失落。
  喜臻预付了一个月的月钱给他,又赠送了一把宝剑给他。
  次日一早,胡椒便带着行礼离开了候府,住进了山里。
  ………………………。。
  常备军的招收工作一完成。光昭帝便下旨——各城立即开始建城廓和挖城池。
  顿时,整个曦国都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光昭帝和楚子厚、喜臻等人也亲自到现场指导工作。
  由于光昭帝的极力挽留,所以拉扎吉娜答应在京多住些时日。楚子厚也顺便留下来帮忙跟进一下建城廓和挖城池的工作。
  只有禁足在静思园的太子没有办法来到现场感受这样的气氛。不过最近他想通了许多事,因而一点也没为此而纠结。何况花月谣怀孕了,他的心里有了新的寄托,所以倒是慢慢地喜欢上了静思园里的安静生活。
  每日里,他除了读书、练武,就是和花月谣聊天、散步,日子过得比大部分都惬意。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他的母亲——文慈皇后。
  她还关在冷宫里。
  而这一次都源于他。
  所以他不能不管她。
  为了能救她,他得努力,让自己有朝一日登上皇位。
  他只有成了皇帝时才能救得了她了。
  所以他必须得接近政治。
  因此他每天都看大量跟政治有关的书,学习先人们的治世之道。
  一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但他给自己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力求在走出静思园时能成为一个比现在更强大的自己。
  他相信他能做到的。
  ………………………………
  转眼一个月便过去了,建城廓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挖城池的工作也准备好了。
  紫宸殿里,听着喜臻弹琴的光昭帝微闭着眼睛,嘴角露着笑意。
  弹了两曲之后喜臻开口道:“皇上,臣女有一事进谏。”
  听得她说有事进谏,他忙睁开眼睛、危襟正坐,说:“广安候请讲。”
  “皇上,如今曦国有了兼顾的城墙,外部防御工作算是告了一段落,接下来,我们应该关注一下城墙内的问题了。”
  “曦国现在还有很多百姓在忍饥挨饿,而对于土地并不算少的国家,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臣女觉得,那是因为曦国的大部分土地使用权都抓在了王孙贵族的手中,所以若这样下去,贫富差距的问题变会一直存在。”喜臻说。
  光昭帝点了点头,说:“确实是这样,广安候有想到什么对策了吗?”光昭帝知道,要解决贫富差异并非易事,他早已经想过此事,只是一直还想出可行的办法来。
  “老百姓若想吃得上饭并且吃得好,最终还是得拥有土地使用权。”
  “你是说——让百姓们都能拥有自己的田地?”光昭帝惊问道。
  “是的,俗话说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只有百姓们都富裕了,曦国才有可能走向真正的富强。”
  “告诉朕,你想怎么做?”
  “从王孙、诸侯等贵族的手中抽出大部分的土地来,将它们分配给百姓。”
  光昭帝惊讶得差点坐立不稳。
  “恐怕贵族们不会同意的,而他们中的人又大多都很有势力。”
  “所以臣女请求——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减少分封,宗亲和贵族们可以拥有一定的田地,但要按功劳来,且不能超过一定的量。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让更多的百姓能拥有土地使用权。二、防止诸侯的权利过大。三、皇上可因此得大获民心,增强国民们的向心力。”
  “那么,将大部分田地的使用权收回来之后你会怎么分配呢?”
  “按人口分配。这是最公平的办法了。”
  “嗯嗯,有道理。不过要从王孙贵族们的手中收入大部分的田地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如果皇上信任臣女,这件事就交给臣女来办吧。”
  “这……广安候,这些人皆很有势力,不要想象得太简单。”
  “臣女也知道,但正因为这样我们更需要拿出制度和行动来。”
  “嗯。”
  “所以,臣女向皇上请求一件事。”
  “你说吧。”
  “臣女在推行这一系列改革时必定会得罪一些顽固派,为了能将改革贯彻到底,臣女请皇上赐免死金牌。”
  “这是自然。”
  “多谢皇上!”
  “回去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来给朕,朕会帮忙落实的。”
  “行。”
  喜臻微笑着告退。
  刚走出紫宸殿的喜臻便看见了等候在门口的楚子厚。
  “我明日回北疆,所以来跟你辞别。”楚子厚对她说,和她并肩而行。
  “好的,请多多保重,吉娜贵妃也回去吗?”她关切地问。
  “嗯,一起回去。”
  “那么,能跟我回一趟候府吗?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礼物。”
  “行。”
  “一起走吧。”
  坐上马车后,清平王紧紧地抓住了她的手。
  由于有帘子盖着,所以他大大方方地吻了她。
  “我这一回又得好几个月才能见你了,我会想你的。”他怀抱着她说。
  “我也会想你的。”
  “时间啊,求你过得快点吧,好让你快点成为我的娘子。”楚子厚一边说一边亲她的脸颊。
  她红着脸笑而不语,心里却是满满的幸福。
  。。。。。。。。。。。。。。。。。。。。。。。。。。。。。。。。。。。。。
  推荐好友文《和熹传》:他贵为天子,幼年时被太后专权,他蛰伏忍耐最终一举成功,除窦氏一党,支持班固写汉书,甘英出使大秦,蔡伦造纸,灭匈奴,成为一代少年天子,一代明君,却最终郁郁而终。
  她出身名门,与天子倾心相爱,在宫廷的倾轧中九死一生,最终成为一代名后,又在天子死后,扶幼主,建立不朽功勋。
  汉和帝与和熹皇后的真爱真情,江山美人,给大汉的苍白岁月,带去一抹深沉的颜色!(未完待续)

  ☆、第062章 舌战群臣(4K求粉红票)

  由于喜臻提出的‘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减少分封、从贵族手中抽回一部分田地’的建议皆是将矛头指向贵族,所以光昭帝也不敢轻举妄动。但光昭帝是个明白人,他很清楚这些举措对曦国的未来具有长足好处,只是,王孙贵族们的权势太大了,万一他们联合起来反抗朝廷那就会导致一场灾难,届时,不仅光昭帝左右不是人,曦国的百姓也会遭殃。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光昭帝才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权力过于集中于某一阶层的人的手中是件极其危险的事,而且还能威胁到他的王位。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非常支持喜臻的建议的。
  但贵族世袭特权已经沿袭了数百年,王孙贵族们早已视这制度为理所当然,如果现在要废除无疑是伤到了他们的根,他们自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何况朝廷在很多地方还得仰仗他们的支持,皇帝要动他们的话就等于自削羽翼、恩将仇报,这也加大了光昭帝想要推行改革的难处。
  因此光昭帝顾虑重重,摇摆不定。
  沈喜臻的计划书已经交上来好几天了,光昭帝将里面的每一条举措都已经深记于心,但依然不敢行动。
  “皇上,这个举措在实施之初虽然会比较艰难,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还是很有希望做成的。”喜臻补充道。
  “那会将王孙贵族得罪个遍,朕真不希望因此而爆发内部战争。”这是光昭帝最担心的事。
  “臣女认为只要是符合道义、顺应民意的事就一定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拥护,虽然一开始时难免会有误会和埋怨,但时间会让大家慢慢想通的。如果想不通,届时大势所趋。也由不得他们不服从了。”
  “一定要推翻旧式贵族制度才能使曦国变得更好么?不能用其它的办法么?”
  “办法是有,但是这一条必定不能绕过,否则根本无法彻底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
  “广安候,你比朕有胆识!”
  “皇上过誉了,为了起表率作用,臣女自愿让出五百户和良田五十亩。皇上请试着想想,假设每个贵族都能让出这个量来。曦国便多了多少可以自由规划的土地和不受奴役的百姓?”
  光昭帝听了连连点头。
  沉思了半盏茶的功夫后。光昭帝终于下定了决心,对喜臻说:“这样吧,明日朕在朝上宣布这一举措。看看大家的反应,届时你也上朝吧。”
  此话一出,光昭帝便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将此举措贯彻到底。
  “诺,多谢皇上!”喜臻忙行礼致谢。
  ……………………
  “臻儿。你这是惹事上身啊,你知不知道很多王孙贵族手上还握有兵权的呢。随便一个都不是我们能惹的,如今你把他们全都惹了,万一届时大家都将矛头指向你可怎么办?”杜七娘一脸担忧地望着沈喜臻说。
  自从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杜七娘便连晚饭都吃不下了。
  前段时间喜臻被抓入大牢的事还让她心有余悸呢。如今又说要推行新政,叫她如何能放得下心来?
  “娘,真的很抱歉。可是这事十分必须,不然的话曦国人的生活永远也好不起来。我想要让曦国的百姓更加有尊严地活着。”
  “那是你一个小女子所能做得到的事么?”
  “反正试一试吧,总得有人带头行动的。”喜臻笑着说。
  杜七娘见她已经决定好了,便不好再多说反对的话了,于是说:“总之你要小心,你将要得罪的是整个曦国的贵族啊。”
  “娘亲放心吧,我会小心行事的。对了,为了安全起见,这段时间里你们尽量少出去吧。”喜臻说,为因自己的行动而让全家人担心而深感抱歉。
  可是,只要那个穿越任务还没有完成她就必须得继续行动,她注定是不能过安逸日子的。
  次日一早,光昭帝便在朝堂上宣布了要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减少分封和从贵族手中抽回一部分田地的计划,把整个朝堂上的人都给惊吓住了。
  反对的声音随之响起,那些拥有贵族特权且高官厚爵的大臣们的声音尤盛。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都弥漫着浓烈的怨气。
  竟然有人敢公然反对沿袭了几百年的政策?
  不少人顿时有种好日子活到头了的感觉。
  由于对这个计划心怀恐惧,因此大臣们便纷纷提出反对的意见。
  “皇上,先帝们感念有功之臣才给他们封赏,这本就是顺应民心、鼓励立功的一件事,因此才得以代代相传无有异议,如今要将他们的功爵去掉,这无疑于否认了他们的功劳,这样下去还会有谁愿意为曦国的江山抛头颅洒热血呢?”宰相成纪藩首先出列表示反对。
  “废除贵族世袭制的初衷并非是针对有功之臣,相反正是为了鼓励大家立功,因为它的封赏是针对个人而非家族的,这样一来,便杜绝了‘无功者也受荣禄’之不合理现象。试想想,如果父亲有功,我们重赏父亲,这肯定是毫无异议的,但连他的儿子也一并重赏,这合理吗?”沈喜臻出列,不慌不忙地反驳道。
  “俗话说:一人有功,三世显荣,父亲受封赏,儿子也沾光,这有何不妥之说?”又有一大臣出列反问。
  “大人,我问您?您的阿爹和您的能力一样吗?”喜臻一脸镇定地问。
  “能力当然有大有小。”那大臣不悦地答。
  “很好,正因为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所以父亲或许是个骁勇善战的人,但他的儿子就未必是了,那么,把不善战的儿子安排上战场并且让他担任指挥官,这样的安排合适吗?”喜臻接着追问。
  “当然不合适。”
  “所以说。我们想要的便是直接嘉奖这个父亲的功劳,至于他的儿子,如果他要获得封赏便得自己主动去立功,这不是很公道的事吗?”喜臻又问。
  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说的话却句句在理,不容反驳。
  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
  “那么,我想要的便是这样的效果。给有功之人本人一定的封赏。但不涉及其家人,这样不仅能鼓励其他人争相立功,也避免了让无功之人受禄的不合理现象。当那些失去了世袭福利的贵族子弟们为谋自身的发展而纷纷走出家门时。他们的谋生能力便提高了,曦国便少了一大批的纨绔子弟,这不也为你们减少了后患之忧吗?”喜臻说。
  众臣们面面相觑,竟无言反驳。
  确实。王孙贵族的后代们中多的是纨绔子弟,他们因为有高官厚禄的父辈照顾着。还真没有几个能走出家门去接受风雨历练的呢。
  喜臻这番话倒是说到了他们的心里去。
  可是,人都是有私心的,谁也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利益被削减,因此大家很快又开始找理由来反驳了。
  “废除贵族世袭制已经是对贵族们的致命一击。再抽走他们的田地便说不过去了。”又有一位大臣出列反对。
  “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为何有的人堆金积玉、肥马轻裘,有的人却食不果腹、流离失所?我知道这跟个人能力的差距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们的制度也还远不够完善,一个好的制度是不会出现贫富差距这么巨大的现象的。所以,难道我们自己不该反省一下吗?”喜臻又问。
  “广安候你这话就是强词夺理了,难道他们的贫困是我们造成的吗?难道他们自己不应该反省一下吗?贫富悬殊的现象历来皆有,我还没见哪个有能力将它消灭掉的。”这位大臣显然很不满意喜臻刚才的那番话,气势汹汹地反问。
  “很好,你这问题问得真妙,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外乎衣食住行,食住尤为关键,然而大部分百姓都没有土地使用权,试问食从哪里来?因为他们没有田地,为了解决个人温饱就不得不去当奴隶,这样的人生又怎么可能会好?就更别提实现个人的理想了。”喜臻将声音降低了,但是气势却越来越高了。
  “那么,广安候,你是希望曦国的人们都能实现个人的理想?”吏部尚书方峰达出列问道。
  通过沈喜臻刚才的这番话,他隐约明白了她推行此次改革的目的。
  “是的,虽然很难,但起码我们应该努力为他们提供这样的环境。”
  “你想得太理想了,这根本不可能。”
  “不试试看怎么知道不可能呢?”
  “那你尽管试试看吧,我们拭目以待。”又一位大臣冷声说道。
  “不管推行任何国策都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郭爱卿,你这话有失偏颇矣。”光昭帝发话。
  那位大臣忙闭上了嘴巴。
  “广安候,朕很赞同你的建议。”光昭帝笑着说。
  看见众臣被喜臻说得无从反驳,光昭帝在心里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趁着这个时机,光昭帝朗声说:“朕已经叫人整理相关名单了,三日后便会公布,届时请众位爱卿们多多配合广安候的工作,退堂。”
  回收田地、解放奴隶,这两件事都得直接和王孙贵族们打交道。
  沈喜臻知道,新的考验要来了。
  ……………………………。
  次日上午,光昭帝召来十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对他们说:“此次改革因为伤及到了王孙贵族们的利益,定然会有些人暗中闹事、威胁或者行贿,为了确保能顺利完成,朕请你们运用你们的声望和能力全力协助广安候。
  十位大臣点了点头。
  “届时朕会派出五百精兵随行,力保你们的安全。”
  “多谢皇上!”
  下午,光昭帝赐予沈喜臻一块免死金牌。
  拿着免死金牌的喜臻心里顿时淡定了不少。
  “皇上,田地的分配计划臣女已经写出来。”沈喜臻随即将计划呈交给他。
  “以人口来算,每一个人都要分到,然后,我们根据地区的贫富情况来定税收……”
  “很好,这确实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光昭帝看着那份计划书不断地点头,心情也前所未有的好。
  他仿佛看到了百姓们欢喜农耕的喜悦景象。
  “广安候,此事完成后朕会重赏你。”
  “多谢皇上!”
  ………………………
  回到候爷府后,喜臻对杜七娘和姬月莲说:“你们收拾一下细软,我要带你们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
  “去哪里?”杜七娘和姬月莲一脸不解。
  “去了便知道了,后天我将要带领十位大臣去征收贵族们的田地,为防他们拿你们做要挟,所以恐怕得让你们先暂避一段时间。”喜臻说。
  “那你呢?”杜七娘忙问。
  “皇上会派五百精兵掩护我们,所以我不会有事的。”
  两人点了点头,各自回房去收拾行李。
  喜臻叫阿贵准备好马车,又叫香儿也带上行李。
  夜幕降临之后,换上男装的喜臻便和他们一起往机关屋的方向赶去。
  前些天带胡椒来时喜臻已经了解了机关屋的进度,知道有两个房间已经可以住人,所以便放心地带着他们来了。
  看见沈喜臻带着家人来,胡椒忙走上前来迎接。
  “屋子里的机关极多,构造复杂,你们要严格按照图示的方法来操作,切莫误伤了自己。”喜臻吩咐杜七娘和姬月莲。
  两人忙点头。
  “不管外面发生多大的动静都不要出来。”喜臻又补充。
  大家又点了点头。
  “阿贵、香儿,照顾好夫人和大少奶奶。”
  “好的。”阿贵和香儿忙点头。
  “不要对万师傅说出我们的真实身份。”
  大家再一次点头。
  “胡椒,你跟我走。”喜臻对胡椒说。
  “好。”胡椒欣然应道。
  喜臻遂带着胡椒离开小云山,直奔侯爷府。
  “主人,我们是不是要去干什么大事?”胡椒问。
  看见她连亲人们都带来这里隐藏好了,他顿时有种正跟她一起奔赴战场的感觉。
  “也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人身安全却没多大保障,所以我需要你的保护。”
  “没问题,保护女人这种事情我是十分乐意干的。”(未完待续)

  ☆、第063章 智躲暗箭

  在一间城郊小茶馆的包厢里,几位王孙贵族与宰相纪成藩正闭门谈事。
  在沈喜臻推行的这项政策中,他们这几个曦国最富家族成员的损失最大。
  想到自己一半的田地、房产和奴隶即将要上缴,他们顿时心如刀割。
  而且,贵族世袭制一执行,他们的子孙便没有了父退子继的机会,只能靠自己自食其力了,如此一来,‘世代尊荣’的梦想便泡汤了。
  如今,眼看沈喜臻就要带人来回收田地、房产和奴隶了,他们急得如热窝上的蚂蚁。
  “不杀沈喜臻,难解心头恨矣!”墨衣男人咬牙切齿地说。
  “想想她身陷大牢都能有办法出来,我们又能耐她什么何呢?”绿衣男子忧心仲忡地说。
  “那是因为她有皇上和清平王撑腰,可是这次不一样了,这次我们可以选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纪成藩凑近他们的耳边说。
  众人听了皆露出赞许的神色。
  ………………………
  回收田地的工作十分繁杂,需拿着土地使用权者盖了手印的批准书到当地土地管理处去审核,审核通过后再由土地使用者和地方管理人一起到田间确认,并做好田地尺寸的登记,再由土地使用者、地方管理人以及沈喜臻三方签字和盖手印确认。
  由于每个城市皆分布有王孙贵族,所以喜臻需要亲临各城监督完成,然后再向光昭帝复命。
  喜臻算过了,这个工作起码需要耗时两个月,所以她让娘亲和嫂子搬进机关屋去。
  ……………………。
  在五百精兵、十名大臣和胡椒掩护下的喜臻先从京城的王孙贵族家收起。
  因为喜臻的身上带着光昭帝的谕旨,王孙贵族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