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妙用香脂擦了脸,扭头看着曹氏仍旧目不转睛的发呆。走过去,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给她洗脚,然后淡淡的说:
  “娘,您怎么了?”
  曹氏看着给自己洗脚的闺女,有些不好意思的往回抽。不过齐妙不给她机会,抓住她的脚往上撩水。
  这地方不错,没有古史上记录的什么三寸金莲。
  “妙儿,娘自己来可以,你……”
  曹氏是真的不习惯,看眼神就看得出来。齐妙耸肩,不以为然地说:
  “娘,我是您闺女,闺女孝顺娘亲应当应分,您受着就好,别不好意思。”边说边往上撩水,用黄胰子还洗了洗,这才用抹布擦脚。
  倒完水回来,齐妙脱鞋上炕,笑眯眯的看着曹氏,道:“等有机会我也给爹这么洗,孝顺孝顺爹。”
  “好孩子。”曹氏欣慰,伸手轻摸闺女的小脸儿,一脸满足。
  抠了一小块香脂摸脸,叹口气又说:“自打从主家出来,这东西就再也没用过。这么多年在农家,这脸……也没法看了。”
  “谁说的,我娘最好看。”齐妙把香脂扣上,放在窗台,搂着她的胳膊,“要不然,能生我这么漂亮的姑娘嘛。”
  “你哟!”曹氏好笑的摇摇头。这丫头确实不一样了,跟以前的那个梁桂香,明显不同。
  以前的闺女他们疼爱,可是总觉得少些什么。但是现在这个不一样,亲兴、懂事、会哄人。或许真的就是经历过生死,所以能让人重生吧。
  曹氏想到这儿,拉着闺女叹口气,道:“那药保准不?有的喝了药,也不见得会……”
  “放心吧娘,是郎中开的,不会有事儿。”齐妙打着包票。
  开玩笑,她若是连一个避子汤都整不明白,那么多年的中医可就是白学喽。娘俩脱衣服躺炕,曹氏一看自己盖得是新被子,忙起身要跟齐妙换。
  小丫头嘟嘴,一脸认真的看着她,道:“娘,您是长辈,好东西自然是您来用。我要是想盖新的那不还有一床呢嘛。我还是习惯盖这个。”
  曹氏这会儿了然于心。闺女不白养,知道疼娘了。肯定是昨天晚上见她没有被子盖,所以才……重重叹口气,伸手轻拍女儿的脸蛋,说:
  “有你,还有你哥,娘知足。就是这……唉!什么时候能分家啊。”
  “不是说孙子成亲,就可以分家了吗?”齐妙趴在枕头上,看着曹氏巴巴的问着。
  树大分枝,人多分家。
  有祖孙三代一起过得,但是孙子成亲以后,按照东陵国的习俗,本家是要分的。然后老人归大房,其他几个分支,逢年过节给东西、孝顺即可。
  大房虽然劳累,可是日后家底儿是他们擎受,都是一样的。曹氏看着闺女的样子,苦笑一下,说:
  “话是这么说,可你那个二大爷……精的跟个猴儿似的。今儿能给你爷爷出主意,估计也是因为汉松的年纪道了。”
  “娘,早上我奶打你了?因为什么?”齐妙突然想起梁汉森那会儿说的话,忙开口问着。
  曹氏双手垫在脑后,冷“哼”一声,说:“还能因为什么,老生常谈的事情,不提也罢。闺女,你那十两银子既然没动,那明天去买地吧,让你爹跟你哥跟着。”
  齐妙听了点点头,没有任何异议。现在还没有开化,买地正好。量完地、上了地契,等种地的时候也能心安理得。
  “明儿娘不过来了,晚上再来。你那个缎子……娘给你做身新衣服,正好你也劝劝你大哥,让他别老想着去军营,我不可能让他走。”
  曹氏的话说完,齐妙默了。让她劝梁汉森?她怎么劝?如何劝?!
  屋子里安静好一会儿,这才开口说:“娘,哥应该是喜欢去当兵,您就让他去呗。”
  “怎么可能,就那么一个儿子,以后我跟你爹还得……”
  曹氏的话没等说完,齐妙颠颠的过去,伸手抱住她,说:
  “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哥的愿望就是想去军营。往大了说那是……报效朝廷,往小了说也是想出人头地。”
  “娘,打小您就教我们要活出个人样儿。您说在这儿农家,怎么活出个人样?女的到了岁数,嫁人、生子。男的到了岁数,娶妻、种地。娘……”
  “别说了,睡觉。”曹氏翻个身,面冲里给她一个大后背。
  齐妙见状很无奈,摇摇头,躺回自己的枕头上,心里暗暗替梁汉森惋惜。老哥啊老哥,不是妹子不帮你,实在是……
  唉!
  ……
  一夜无话,转天齐妙醒来,曹氏已经走了。那匹水粉色的锦缎也拿走了,不过却帮她把火给点好。屋子里暖烘烘,小妮子满足的抻了个懒腰。
  果然有家人最好。
  哪像前世,自打爷爷过世之后就她自己。一个人上的中医学院,一个人开的诊所,一个人买的房子,一个人生活。
  每天就是诊所、房子、房子、诊所。顶多就是出去逛个街,买点衣服、用品。朋友、亲人,对于她来说都是奢侈品,妥妥的奢侈品。
  简单洗漱之后,把剩下的那一碗兔子肉热热,吃掉。一个人的饭是真好做,稍微弄点儿就够吃。
  昨天靠油的油梭子还有,这东西她还真不热衷。想了一下,用盆舀面。三碗白面、两碗玉米面。老面用水和开,然后发面。
  她这肯定没有老面,想来是前天晚上曹氏给拿来的。
  老面,又叫面引子,是指发面的面种子。其实就是蒸馒头时剩下一小团面,然后放在一旁,等用的时候直接拿来和面。
  面和好放在小炕上,齐妙开始准备馅儿。昨天吕氏、魏氏他们那么帮忙说话,日后她也要在这儿生活,总要把邻里之间的关系搞好。
  前世住楼,对门、楼上、楼下对她来说都是陌生人。可农家不一样,谁要是关门自己过日子,那以后家里有事儿,没人到场,会被笑话。
  油梭子切碎,再加上昨天买的瘦肉。再剁些白菜,放调料拌匀。做些包子吧,正好给左邻右舍送一些,表示感谢。
  院门推开,下一秒梁汉森进屋,笑眯眯的看着齐妙,说:“妹儿,吃了没?”
  “刚吃完,这不准备中午包包子,给睿达嫂子还有隔壁金宝大大爷那送点儿。”齐妙说着,献宝儿似的把馅儿拿到他跟前儿。
  梁汉森一看肉馅儿,顿时眼睛亮了。自家兄妹,无须客气,伸手轻点她鼻尖一下,道:“做好给哥留点儿,这肉不少呢,我也爱吃。”
  “安啦,少不了我哥的。”齐妙笑眯眯的说着。
  以前就想着有个哥哥,如今穿越竟梦想成真,真好!
  梁汉森进屋把小炉子点上,然后拿水壶出来灌水。边灌边说:“咱爹一会儿过来。爹来了咱们就去买地,正好今儿咱爹没事儿。”
  “嗯呐,知道啦。”齐妙笑眯眯的点头。把和好的馅儿用盖儿盖上,看着拎水壶进屋烧水的哥哥,突然踌躇了。
  昨天娘亲说的话,该不该跟哥哥说呢?
  看得出来,梁汉森是个有抱负的小伙子,如果跟他说了娘的决断,哥哥会不会……失望呢!?
  “妹儿,妹儿,想什么呢?妹儿。”
  察觉到有人推她,齐妙缓过神来。看着梁汉森一脸紧张的样子,笑眯眯的摇摇头,说:
  “没想啥,没想啥。哥,你想过以后干什么吗?”
  “当兵啊!”梁汉森坐在小凳子上,一脸理应如此的样子。“我知道咱娘不愿意,不过……这个也真由不得咱娘。妹儿,你是不知道,我一点都希望分家。”
  “为什么?”齐妙纳闷,不解的看着他,不明白这小子为什么会这么说。
  梁汉森仰头看她,一脸认真的道:“不分家,以现在梁家老宅的男丁来算,真要是征兵役,我跟汉松哥都得去。可一旦分了家,咱家就我一个儿子,肯定去不上。”
  呃……
  齐妙语塞,没想到他小小年纪,竟然会想到这点。
  东陵国还算人性,征兵役的时候都是二抽一、三抽二,家里一个男丁,绝对不要求。
  当然,主动去的自然是欢迎。
  梁家老宅三个男孙,不分家抽俩,梁汉柏才十二岁,肯定抽不到他身上。
  齐妙看着哥哥跃跃欲试的脸,蹲下身子,看着他,问:“哥,你为什么一定要去呢?军营很好嘛?”
  “当然了。好男儿志在四方。”梁汉森说着比划着拳头,一脸希冀的表情。随后又犯愁的看着她,道,“娘肯定不会同意的,爹也不会。不过这军营,我一定要去。”
  “儿子,丫头,走啦!”


第25章 三抽二,他必去!
  院子里传来梁汉森的声音,齐妙忙进屋把棉袄穿上。屋里烧火很足,她不喜欢穿太厚在屋,行动不方便。
  跟梁汉森出来之后,梁安正用大扫帚扫院子。院子不大,梁安手脚还快,这会儿功夫就扫干净了。
  齐妙忙去拿簸箕,把垃圾收妥,梁汉森拿着倒了出去。锁好门,爷仨慢悠悠的朝村头梁金山家走。
  梁汉森别看十七岁,可还是跟孩子一般,动不动就拍一下齐妙,捏一下齐妙。小妮子没法,只得追上去“报仇”,哥俩一路追追跑跑,梁安在后面看着,满足的点点头。
  来到梁金山家,齐妙说明了来意。梁金山的媳妇儿韩氏,把炕桌放下,烧水端了过来。
  仍旧是糖水。
  梁汉森跑了一路,正好渴了,喝了一口忙放下碗,不敢再喝。
  梁金山看着梁安,比划了一下,说:“安子啊,你们家的汉松可十八了,这咋还没议亲?”
  “不清楚。我也不管这个啊。”梁安笑着挠挠头,没有多说。
  齐妙纳闷,来买地的,怎么突然就说道分家的事情了呢?
  梁金山喝了口水,看了一眼梁汉森,道:“老弟,我今儿早上去镇上拉东西,可听说成阳王世子去南境戍守三年。那边的兵力据说不怎么好,要征兵呢。”
  轰——
  这话说完,梁安一脸惊讶,后背层层冒冷汗。再看梁汉森,一脸惊喜,就差没跳起来。齐妙控制的很好,低头把着大碗,没有任何表情。
  这会儿,终于明白为什么梁金山会问分家的事儿了。如果分家,征兵梁汉森就不用去。但是不分家,三抽二,他必去!
  到底该怎么办?
  讲道理她也不想自己的哥哥离开,毕竟战场无情,真有什么事儿……怎么办!
  梁安眉头紧蹙,好一会儿才看着梁金山,说:“谢了三哥,这事儿我知道了。那个地……”
  “地我都弄好了,十两银子三亩中等田,怎么样?”
  梁金山这话说完,梁汉森跟梁安全都“啊”了一声。农家土地,中等田是四两银子,上等田五到六两银子。这十两给三亩中等田,划算啊!
  梁安忙推了推齐妙,说:“还不谢谢你三大爷。”
  “哦,谢谢,谢谢三大爷。”齐妙笑眯眯的说着。原主记忆里没有关于土地买卖的,所以十两银子买三亩地中等田是什么样她不清楚。
  可亲爹、哥哥都这个样子,显然她是占便宜了。忙从怀里掏出那个荷包,从里面倒出十两银子放在桌子上,说:
  “三大爷,您点点。”
  “点什么点,这县太爷夫人给的,还能有错吗!走,量地去,就在咱们村北面,靠河边的那三亩地。”梁金山说着,把银子收了起来,然后下地穿鞋。
  梁安一听位置,忙不迭的点头说“好”。那块地不错,靠着河边,浇水都容易。就是形状不怎么好看,不然肯定是上等田。
  梁汉森拿着尺,梁金山拿着杆子,梁安搂着闺女。四个人“浩浩荡荡”的去量地。
  齐妙是第一次知道什么叫“量地”。看着梁汉森跟梁安父子跑东到西的折腾,她这心里还挺心疼。梁金山就站在她身边,看着不远处量地的爷俩,说:
  “妙姐儿啊,你是个敢说敢做的姑娘。昨儿你对梁族长的那番话,三大爷佩服。”
  “三大爷谬赞了,我那个是……被逼的。”齐妙忙开口谦虚。总不能人家夸她,她就不要脸的应下来吧。
  梁金山扭头,看着说话得体的丫头,叹口气,又道:“妙姐儿啊,趁着现在这只是个消息,赶紧让你爹、娘从老宅分出来,不然……不赶趟。”
  “三大爷,这事儿定准了吗?”齐妙纳闷的问着。
  世子戍守边境?会不会大材小用了些!
  哦对,那天在镇上摊子吃饭时听人说了,好像是那个成阳王世子想替齐将军翻案,所以才被发配那边戍守。可这兵力怎么还能……
  梁金山再次叹口气,说:“八九不离十吧!咱们普通老百姓不讨论朝廷事情,可有些东西也多少知道一些。这成阳王当年可是最有可能登上皇位的人,可最终……”
  “不管怎么说吧,世子去到南境戍守,兵力不够,自然就要征兵。你们家就你哥一个男丁,还是趁早分出来算了,别到时候三抽二,想帮都帮不了。”
  “嗯,知道了三大爷,谢谢您。”齐妙由衷的说着感谢。人家能掏心窝说到这个份儿上,肯定是看在孙师爷的面而上,她懂。
  梁安父子量完地,梁安跟梁金山走了。地是给了齐妙,不过还有红白两契。尤其是红契,得去镇上找镇长才行。
  梁汉森有些兴奋,搂着齐妙,笑眯眯的说:“妹儿,你听见没?成阳王世子戍守,需要征兵。太棒了!”
  面对梁汉森的兴奋,齐妙一点都兴奋不起来。微微蹙眉,看着他,轻声地说:
  “哥,你要是走了,咱爹娘怎么办?战场无眼,你难道就不怕吗?”
  “怕什么!”梁汉森理直气壮的摇头,一脸不屑的表情,道,“我跟你说妙儿,哥这辈子最大的想法就是当兵、做将军!以后把咱爹娘还有接到大房子住,眼气死老姑他们。”
  呃……
  梁汉森这个想法还挺别致,真的让她有些……跟不上思想。停下脚步,认真的看着他,说:
  “哥,你忘了,你去当兵家里不分家,到时候……你就算有大房子,老姑也得跟着去住。”
  “嘁,傻了吧。”梁汉森听到这话,伸手捏了她鼻子一记,说,“只要哥去当军营,前脚走、后脚族长就得过来给分家。”
  “啊?为什么?”齐妙一脸懵,不是很懂的看着他。
  梁汉森搂着她的肩膀,一路往家走。边走边说:“咱们东陵有个传统,只要儿子当兵,爹没有分家,族长会立刻过来主持分家。”
  “主要是怕儿子在战场出事儿,爹再没分家,那抚恤津贴不就进了爷爷、奶奶的手里。要说咱们这还挺好,谁的孩子养谁的老,分的可清了。”
  说话间回到家,齐妙拿着钥匙把门打开。进院之后,将门关上,齐妙看着往屋里走的梁汉森,说:
  “哥,我觉得娘不一定能让如愿。昨天已经明令禁止你提当兵的事儿。你看……要不然就……”
  “不管会不会,我必须要去。”梁汉森上来犟劲儿,跟头驴一般。
  齐妙站在原地,瞅着哥哥的样子,好笑的叹口气。等爹从镇上回来,估计娘就该过来了。到时候怕是又要……
  唉!
  进屋先看面,已经发好了。齐妙把棉袄脱下,洗了洗手开始二次和面。梁汉森烧火,锅里添水,帮忙。
  看的出来,他是真的很想去当兵,而且特别的想去。齐妙无奈,劝肯定劝不住了,真要是曹氏抢在征兵之前分家,估计到时候也白扯。
  她这个哥哥,肯定会从暗上报名,偷摸溜走。
  老话总说儿大不由娘,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呢!
  和好的面、分剂子,梁汉森擀皮,她包包子。兄妹俩分工明确,干活很快。梁汉森没有说话,眉头深锁的低头擀面皮。
  齐妙心里清楚,梁汉森肯定琢磨当兵的事儿呢。要说这梁汉森真是谁都不像。爹爹梁安一心寻求安稳、母亲曹氏也是不争名夺利。
  怎么到了哥哥这里,竟然就……
  锅开了,放上篦子、在把笼屉布子放上,接着就是放包子。这活儿她前世就做,原主也做,所以相当熟络。
  两个包子之间留些缝隙,防止粘连。一锅蒸了十八个,盖上锅盖继续包包子。
  梁汉森擀一些面皮,蹲在灶膛处烧火。见齐妙包的差不多,再洗手重新擀面皮。
  第一锅包子出锅,梁汉森用个碗装了凉水,一个一个往外捡。太烫的时候,用手蘸下凉水继续。本来齐妙要做的,他非不让,说男人比女人的手要糙。
  看着梁汉森熟练的样子,齐妙笑呵呵地说:“真不知道日后我嫂子会是谁。谁要是嫁给我哥,那可是上辈子拯救人民了。”
  本来要说拯救银河系,不过怕解释太麻烦,直接说拯救人民。
  梁汉森看着她的样子,伸手轻点她的额头,说:“拿你哥开涮呢?欠揍。”
  “嘿嘿……”齐妙不在意,拿了个包子给他,让他先吃。
  梁汉森也没有客气,吹了吹,咬一口,忙不迭的点头。瘦肉跟油梭子一起,有肥有瘦不油腻,再加上白菜发甜,佐料放的足,这包子自然也就好吃了。
  十八个包子捡出来,齐妙又往锅里放。目测能蒸三锅半。把所有包子包完之后,用小盆装了八个蒸好的,看着梁汉森,说:
  “哥,我去一趟隔壁睿达哥家,给他们送点儿。昨天睿达嫂子没少替咱们说话。”
  梁汉森听了点头,从她手里接过盆,指了指屋里,说:“去穿棉袄。穿完过去。不用管家里,这锅好了我自己就能蒸了。”
  “嗯。”齐妙转身进屋穿棉袄,然后拿着小盆出了家门。
  梁汉森蹲下身子,一边往锅里添柴,一边想着怎么游说爹娘。就他一个儿子,这事儿好像还……真不好办####我也想要梁汉森这样的哥哥,我也想要五星评分,我也想要留言,么么哒,满足我吧


第26章 谢谢嫂子的仗义执言!
  齐妙拿着包子去了隔壁。农家大门白天不锁,所以她推门就进了院。赵睿达家的房子盖得很归置。五间瓦房,东西跨院,后面还有园子。
  齐妙的房子之所以没有后院,就是被赵睿达家的房子占了。端着小盆进屋,笑呵呵地说:
  “睿达哥、嫂子,在家没?”
  魏氏听到声音,赶忙从屋里出来。见是齐妙,手里还拿了包子,不禁愣了一下,道:
  “妹子,你这是……”
  “我包了些包子,寻思给嫂子还有睿达哥送些,尝尝鲜。”献宝似的把小盆托高一些,样子还挺可爱。
  魏氏见这个情况,急忙笑着又说:“看你,来就来,还拿什么东西啊。快,屋里坐。”
  齐妙点头,跟着进了东屋。正房很大,东、西屋,中间隔出的空间正好是烧火、烧炕用的。来到东屋,魏氏把炕桌放上,道:
  “你睿达哥回家去了。这不眼瞅要开春种地嘛,总不能各人种各家,让人看笑话。所以回去跟我公婆商量,看看怎么种。你咋这么闲着过来了?”
  齐妙憨笑,把盆放在桌上说:“谢谢嫂子昨天的仗义执言呗。我又没啥可送的,昨天去镇上买了板油,靠出油梭子包包子,嫂子别嫌弃就是了。”
  “哎哟,这可还是好东西,嫂子还能嫌弃?你可别逗我了。”魏氏边说边下地。
  齐妙打量着屋里,两个人住这样的房子,算起来挺奢侈。屋里该有的都有,什么都不缺,看得出来他们家日子过得不错。
  魏氏进屋,用盘子把包子倒出来之后,说:“妙儿啊,就这一次知道不?下次再有什么自己留着吃,别给嫂子送。你不容易。”
  “知道了,嫂子。”齐妙点头,满口应着。
  魏氏虽然嘴巴大,但是人很热心,而且没有坏心眼儿。昨天那事儿就看得出来,她跟寻常大嘴巴的女人不一样。到了关键时刻,人家敢仗义执言。
  魏氏把刷干净的小盆放在炕桌上,瞅着齐妙上下打量的说:“这分了家就是不一样了。看看这精气神,可比以前好多了。”
  齐妙尴尬,用手掖了掖鬓角上的碎发,笑而不语。魏氏也没有再逗她,拿个包子咬了一口,惊呼出声的说——
  “有肉啊!”
  “是啊。买板油的时候买了点儿。”齐妙笑眯眯的说着。魏氏三两口就吃了一个,剩下的一个都没有动。
  拿着盘子就要给她扣回去,不过被齐妙拒绝了。小妮子忙摇头的说:
  “嫂子,您这是干啥呢。几个包子而已,况且我这……”
  “你要是用油梭子包的,嫂子说啥都吃了。可这里面有肉,咱农家一年到头能吃几回肉。你一下给这么多,不行不行。”魏氏真的是个实心眼儿,说啥都不收。
  齐妙无奈,把小盆抱在怀里,一脸委屈的看着她,道:“嫂子,您看您怎么这样啊。给您了您就吃。再说了,我这也是为了日后打算。”
  “你也知道,我这买了东西,我奶、我老姑肯定惦记。说不上啥前儿就得过来找茬,到时候我咋办。还得靠嫂子给我把把关、帮帮忙嘛。”
  巴拉巴拉一大堆的话,让魏氏倒也不那么坚持了。看着齐妙无语的摇摇头,伸手轻点她额头一记,说:
  “真是不一样了,敢说、敢做。行,那嫂子就收下了,但下不为例啊。以后你只要有什么事儿,就吼一嗓子。咱们就一个院墙隔着,听得见。”
  “嗯呐,多谢嫂子了。”齐妙说着,想了一下,又道,“嫂子听说了吗?南境那边要征兵。”
  魏氏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