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么说准了。咱爹那边,得注意点儿,其他的以后再说。”
  梁安脾气上来很犟,梁庐自知说不过他,便也不在吱声,点点头,算作答应了。
  当天晚上吃过晚饭,大年子赶车过来。
  李嬷嬷、齐妙、李明恒还有黑冰,四个人坐上马车,离开了七家屯。
  梁桂兰不知道他们干什么去了,但是二姐一向都很忙,她虽然也很想去,可终究没有开口。
  被曹氏牵着,两个人在村里溜达。
  大晚上溜达有些不像话,不过晚上他们吃的比较多,又挺晚,所以都得转悠转悠,消消食。
  梁安陪着她们俩走,到了自己家的地,特意下去踩了踩。
  曹氏接着月光看着当家的,摇摇头,说:
  “还是不行,地没干。”
  “嗯。不过照这几天的风来说,应该再有三五天就能好。”梁安边说边上来,在地上努力的蹭着泥巴。
  曹氏看着天儿,抻了个懒腰,说:
  “大晚上出来转转,也挺好的。”
  “是吧,你要是喜欢,以后每天晚上咱仨都出来。”梁安蹭完了泥巴,过来搂着她的肩膀继续走。
  曹氏就那么紧紧地牵着梁桂兰,犹如对待自己的女儿一般。
  这些日子,梁桂兰跟他们夫妻俩呆的,也很自在。
  三叔、三婶儿是真把她当成亲女儿对待,她以前的那点儿小担心,都已经荡然无存。
  “对了媳妇儿,今儿二哥过来说种地的事儿。到时候你跟二嫂就在二哥家的院子里做帮工饭。他们家大,你们也坐的开。”
  “至于二哥家的地,到时候让那些人帮着一起种了。兰儿过去看着咱爹,有什么异常喊你们俩,三个人怎么都能把咱爹制住。”
  曹氏听到丈夫这话,无奈的叹口气、点点头。
  又溜达了一会儿,看着家家户户亮灯的窗子,撇嘴道:
  “我真的有些想不通,咱爹为啥要这么做!好好地日子,二哥、二嫂也孝顺,他怎么就不知足呢?”
  “老糊涂了呗。”梁安冷“哼”着说。
  自打亲爹说自己闺女是妖精之后,他就更是对父亲有怨言。
  看病的是妙儿;
  去镇上抓药的是妙儿;
  拿钱、拿药的还是妙儿。
  可在他爹那,就换不得一个好,真是活见了鬼。
  如今,老爷子虽然哑了,可还天天折腾,动不动就往外跑,见人就比划。
  比划的什么看不出来,可也让他们梁家头比较疼。
  正走着,梁桂兰指着前方,惊喜的说——
  “三叔,三婶儿,你们快看。睿达哥家的屋子亮灯了呢!”
  夫妻俩一听这话,纷纷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曹氏还不停的问着:
  “哪儿呢,哪儿呢?”


第330章 你不要命了?
  曹氏一边说着一边找赵睿达家的方向。
  果然,屋里的灯是亮的。
  夫妻俩互看一眼,梁安先快步跑了过去。
  曹氏拉着梁桂兰跟在后面,没有走的太快。
  梁安来到赵睿达家的门口,足下一点,直接翻墙进院。
  梁桂兰看到这一幕,倒抽了口凉气。惊讶的仰头,看着曹氏不敢相信的说:
  “三婶儿,我三叔他……他好厉害啊!”
  曹氏没有说话,这会儿她是一门心思想知道,为什么屋里会亮着灯。
  当然,也不能带着兰儿冒然往前,万一屋里是什么强盗、土匪、亦或者是跑腿子,她们过去容易让当家的分心。
  来到院门口,不一会儿屋里门开了,然后就听到急匆匆的脚步声,魏氏从屋里出来,边开门边说:
  “三婶儿,对不起啊,让你跟我三叔担心了。”
  曹氏一看眼前的魏氏,气的直接扬起手。
  魏氏见状,忙缩了下脖子,但是并没有躲。
  到底不是自己家的孩子,曹氏就算再生气,也不能真的打她。
  手缓缓放下来,看着眼前的小媳妇儿,重重叹口气,说:
  “你是孩子啊!你都多大的人了啊你,居然还能玩这个里格楞。你是怎么想的?你不要命了?”
  魏氏自知理亏没有反驳,咽了下口水,侧身让路,恭敬的说:
  “三婶儿,有什么话进屋说吧,外面太冷。”
  就算天气转暖,晚上还是冷。曹氏瞅着她的态度,咬着后槽牙冷“哼”一声,随后拽着兰姐儿往屋里走。
  魏氏将院门关上,也颠颠的跟着进屋。
  外屋地的灶膛已经点火,屋里的炕上有一个水盆,箱盖儿上是一块抹布。
  看这架势就知道,这小媳妇儿回来在收拾屋子。梁安瞅着一脸墨色的媳妇儿,忙出声提醒着说:
  “好了孩子他娘,人回来没事儿就行,别再说了,啊!”
  跟睿达家的是邻居,不是亲戚,有些话他们的确不能说的太过。
  曹氏扭头,剜了一眼魏氏,然后坐在椅子上,清冷的道:
  “说吧,这么长时间去哪儿了?干什么去了?可有什么收获吗?”
  “……”
  如此嘲讽的话,魏氏有些难为情。她明白自己的冲动,更理解曹氏的愤怒。
  她利用人家的好心,然后从暗上离开七家屯乃至辽东府,就是她的不对。
  咽了下口水,把盆端到一旁,用抹布快速把盆印擦干,放上炕桌,说:
  “三叔、三婶儿,您们做炕上。有什么话,咱们坐下来,慢慢说。”
  梁安自然是和稀泥的,脱鞋上炕盘腿坐下。曹氏没有动,就那么侧身坐着。
  梁桂兰很懂事儿,也不是第一次来这边,接过魏氏的抹布,端着水盆出去了。
  三叔、三婶儿要教训睿达嫂子,她一个女娃娃在面前,睿达嫂子会没有面子。
  外屋地的灶台大锅内烧了水,梁桂兰拿着茶壶灌水,拿进了屋。
  魏氏把梁桂兰刷干净的大碗倒上水,然后推到他们夫妻俩的面前,道:
  “三叔、三婶儿,我也不瞒着您们,我是去南境看睿达了。他一走这么久,我……我有点儿想他。”
  “你可真出息啊!”
  曹氏气的不行。虽然大家伙儿都猜到了她去哪儿,可这听说之后,还是不一样。
  食指凭空虚点着她,气呼呼的摇头,道:
  “你也不是小孩子了,你比我家那三个孩子都大,你怎么就这么没有分寸。你去南境转悠一圈,你可知你爹、你公爹他们多担心。”
  “我多担心你!我天天让你三叔去你们娘家那边转悠,眼瞅就要种地了,实在没法子才去了你娘家。你怎么……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在哪儿吃的,跟我说说,我也尝尝去。”
  “我……”
  魏氏抿唇,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一脸羞愧。
  梁安端着水喝了一口,然后用手捂嘴轻咳。无声的提醒着媳妇儿,差不多适可而止。
  曹氏的怒火没有平息,自然也不理会丈夫的提醒。看着魏氏,微眯着眼睛,咬牙切齿的说:
  “你这丫头啊,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你说说你,你可真是太不让人省心啊!”
  魏氏低头,任你说了三千六,我就是不说话。
  这会儿说多错多,倒不如等她气消了再说,那样还有说话的余地。
  怪不得妙儿妹妹总说三婶儿比起也挺大,是真的很大好不好!
  曹氏的数落,整整持续了半个时辰,中间喝了四大碗水,补充体力。
  终于,梁安见差不多了,出声说道:
  “好了好了孩子他娘,睿达家的平安回来就是好事儿,咱别说了。孩子也累了,咱们回去,回家歇歇。”
  曹氏长舒口气,端着刚刚添上的水碗又喝了一口,晚上吃的东西,这会儿算是全都消化了。
  魏氏见暴风雨有转晴的意思,忙下地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布包,放在炕桌上,轻声地说:
  “三叔、三婶儿,这是村里人托我带回来的东西。有你们家汉森的,也有二叔家汉松的,还有……”
  曹氏难堪的面色,在魏氏喋喋不休说话间,缓和了不少。
  重重叹口气,端着碗喝了一口,说:
  “你啊,下次可不容许了。要想去跟我们说一声,我们不会拦你,更不会阻止你,顶多就嘱咐你注意安全啥的。你怎么还把我们当外人了呢?”
  “不是的三婶儿,我这……也是临时起意。”
  曹氏重重叹口气,靠着箱柜喃喃地说:
  “我是真的想睿达了。再有就是……卖猪赚了不少钱,我年前去镇上还特意问了大车队,他们有去南境的,快的那种半个月,慢的一个月。所以我就……”
  “所以你就吃了熊心豹子胆,跟车走了。快的半个月,怎么这么快?”曹氏有些纳闷。
  从南境往这边来,啥时候这么快过了。
  魏氏看着他们夫妻俩,轻笑一下,说:
  “三婶儿,他们大车队快的那种,都是从这个镇出发,然后去到下镇,不休息,直接换人、换马车再走。日夜赶路,很快的。”
  梁安听到这话微微蹙眉,放下大碗,关心的问道:
  “那你呢,你怎么办?”
  “我就坐在马车里,日夜跟着走。饿了在车里吃馒头,渴了在车里喝水。咱们乡下人,哪有那么金贵,这点苦能吃的。”
  魏氏笑呵呵地说着。看得出来,她这次能去南境,自己本身很欢喜,也很高兴。
  曹氏轻叹口气,瞅着她又问道:
  “那你在那边住了多久啊?这一来二去你可走了俩多月呢。”
  魏氏听到这个问题,顿时脸红的不行。好一会儿,才喃喃低声地说:
  “住了半个月呢。离南境军队驻扎地方二里地处有村落,睿达把我安顿在那了。”
  梁安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瞅着曹氏恨铁不成钢的摇摇头,道:
  “你啊你啊,你险些害了他啊。你怎么就……”
  魏氏听到这话,也默默落泪。曹氏心里不落忍,瞪了一眼当家的,随后把曹氏搂在怀里,轻声地说:
  “好了好了别哭了,回来就好了。睿达平安,什么事儿都没有,你也能放心在家了,对不?”
  “呜呜……呜呜呜……三婶儿,其实我可后悔了,呜呜呜……”
  魏氏哭的很伤心,弄得梁安还挺不好意思。
  可是……
  他没说错啊。
  军队最忌讳的就是有女人出入。这小媳妇儿在那边住了半个月,赵睿达肯定晚上都得从军队溜出去。
  这要是被逮到,那可作为逃兵处理,就是帮着他的人,都得跟着吃挂劳。
  这个小子啊,胆子太大了!
  曹氏不停地给丈夫使眼色,梁安最终还是逃不过媳妇儿的“威严”,深吸一口气看着魏氏,说:
  “好了好了睿达家的,叔儿不说你了,你别哭了。可这以后真的不行了。他们军队规矩大、条令多。你这么过去,对睿达也不好。”
  魏氏趴在曹氏的怀里,吸了吸鼻子,懊恼不已的道:
  “三叔,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都清楚。我……我也后悔,本来这次,睿达能跟松哥儿、森哥儿他们一起落名。就因为我去了,所以……”
  “啊?真的啊!”
  梁安夫妻纷纷惊呼出声,随后互看一眼,无奈的摇摇头。
  大好的机会啊,就这么没了,这个魏氏也真是……
  再看小媳妇儿哭的实在是太伤心,他们还真不好说什么,最终无奈,只得摇摇头,任其哭泣、发泄。
  这事儿换做是谁都得后悔,更何况还是她的男人。
  吃官家饭,可比地里刨食要好,她哭……倒也正常现象。
  刚才之所以没说,是因为还没来得及,这会儿倒真是收不住了……
  那布包里,都是村里去当兵的拿回来的饷银。每个袋子上都绣了名字,倒也不至于拿乱。
  今年因为辽东府事儿多,所以过年的银子也没法。没想到竟然都给了村里人,每人还给了十两银子。
  算上他们自己在军队省出来的,每个荷包平均都是十五两银子,孩子们都很会过,很不错!
  魏氏还在哭,不过有曹氏哄着,一会儿也就没事儿了。
  事情有了着落,他们大家也能放下心来了……


第331章 多谢世子爷成全
  魏氏终于回来,赵老四、魏大毛多日悬着的心,也算放了下来。
  当然,她去南境看丈夫这件事儿,村里人也都知道了。
  只是没跟他们细说,更没有说住了半个月那么久。
  把村里人托付的银子,挨家挨户送到了,大家对于她去南境这事儿,不仅没有讲究,反而纷纷佩服。
  她做了所有人想做而又没做的事情。如今正值春耕,家家户户都用银子,这钱带回来的,正是好时候。
  一时之间,魏氏成了村里的焦点人物,也成了大家口中的勇敢小媳妇儿。
  地皮干爽,春耕开始,家家户户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魏氏回来的消息,齐妙也在同一时间知道了。
  七虹的人知道她挂碍睿达媳妇儿,所以在得知之后就来到作坊这边告诉她。
  这些日子,齐妙一直忙活李朝阳夫妻俩头周年的事情。
  因为惦记心不在焉。如今魏氏回来,她悬着的心也算放下。
  怎么说这副身体,都是人家的外甥女。恒哥儿还小,头周年是大事儿,她得全权来负责。
  忙活完周年,春耕也要接近尾声,到时候扎针的事情又要开始。
  想来今年应该会很忙碌。忙碌一些也好,这样能减少对独孤寒的思念,也能让自己充实一下。
  作坊这边的出货,每天都固定,银子也是刷刷的进。
  没想到《齐家医书》上面的药膏,在这个异世,竟然可以有这么大的用途。
  将最后一张金色锡纸的金元宝叠完,齐妙大大的抻了个懒腰。
  今年的金元宝,都是她跟黑冰、小婵一起做的。
  要不是李明恒月龄小,手不好用,她肯定也要他来做。
  这是份心意,也是份孝心。
  从屋里出来,站在院子里晃悠两下脖子,然后看着李明恒连跑带颠的样子,顿时笑出了声。
  这小家伙在作坊,就跟个小霸王似的,每天摇晃着肩膀四处晃悠。
  当然,也不进屋捣乱,就在院子里各种跑、各种颠。
  偶尔看库房的人不忙了,他就过去求抱抱啥的。难得有个小娃娃,所以大家都充着她。
  恒哥儿很听话,顶多就在院门口玩会儿土,根本不会远走。
  几辆马车从远处过来,齐妙眼瞧着李明恒往一边靠,离的老远。
  李嬷嬷从厨房出来,指挥人把菜、肉拿进去,自己则是跟押车的对账。
  李明恒一见到李嬷嬷,就“哒哒哒……”的跑过去,抱住她的大腿,撒娇。
  基本这个月龄的孩子,一会儿看不到谁,都会是如此的反应。
  看着山上,突然兴起想去山上转悠转悠。
  今年,她还没挖过野菜,没采过刺五加呢。弄些回来包顿包子,大家也跟着一起吃顿新鲜。
  想到这儿,转身去房檐儿下拿自己的背筐跟小巴锄。
  黑冰从屋里出来,看着她的架势,纳闷的开口问:
  “姑娘,您这是要去哪儿?”
  “上山转转。”齐妙笑眯眯的说着。
  正说着,李明恒“哒哒哒……”的跑过来,抱住她的腿,仰头张这小手,说:
  “抱抱……抱抱……”
  齐妙见状,把手里的小巴锄交给黑冰,弯腰把孩子抱在怀里,轻柔的道:
  “姐姐要去采些野菜,你乖乖在家呆着,啊!”
  “去……去……宝去……”
  小家伙不停地说着,更重要的是还用双手环住了她的脖子。
  齐妙无语,扭头看了眼黑冰,琢磨了一下转身进屋。
  小婵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好,见到他们俩这个造型,微微蹙眉的问:
  “你们这是……唱的哪出?”
  齐妙轻笑,看着她耸耸肩,道:
  “我想去山里挖些野菜啥的,这小家伙非要跟。咋办?”
  小婵听到齐妙这话诧异,咬了下嘴唇,喃喃的道:
  “你要去……挖野菜?”
  “嗯。”齐妙点头,掂了掂怀里的小家伙,看着她说,“山上的刺滚棒差不多了,采一些回来包包子,大家都尝尝鲜。”
  小婵看着紧紧搂着她脖子的恒哥儿,轻笑一下,道:
  “行。那我换身衣服,咱们一起过去。人多采的快,一会儿就回来了。带着他吧,要不他在家也不让人放心。”
  齐妙听了轻拍恒哥儿的小屁股,抻哆着说:
  “跟脚的臭小子,哪都去。下来吧,带着你。”
  恒哥儿像是能听懂话一般,松开小手,不张罗要抱着了。
  孩子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沉,所以不会真的撒娇让人一直抱着。
  小婵换了身方便的衣服,又用罐子带了一罐水,还给恒哥儿带了一块饼子。
  找了两个筐,跟黑冰一人一个,背着朝山上走。
  李明恒虽然是这里长大的孩子,不过最远也就在村里的主道上溜达,没有走这么远。
  这一出来可就撒欢了,又是疯、又是叫、又是笑、又是跳……
  摔了,爬起来;扑撸扑撸继续往前跑。
  小婵看着他的样子,好笑的摇摇头,说:
  “带他出来就跟放羊一般,瞅着撒欢的样儿。”
  齐妙听了笑出声,黑冰仍旧一脸淡然。她对什么好像都这样,不喜不悲,很少见她有表情。
  山里的野菜都能采了,看着都招人稀罕。
  李明恒就那么乖乖的跟在他们三个的身边,哪儿都没有去,更没有跑。
  刺五加,荠荠菜,小根蒜,铃铛菜,车轱辘菜……
  三个人干活麻利,没多久三个筐就全部采满了。
  山上一片绿色,让人看着就心旷神怡。齐妙起身,朝李朝阳夫妻俩的墓地方向看去,轻轻叹了口气。
  虽然平反,可恒哥儿的身份,永远都只能是农家的孩子。
  想想也挺委屈他。
  一阵脚步声传来,齐妙下意识的就把恒哥儿楼进了怀里,小婵在整理背筐,黑冰一脸戒备的朝那个方向看去。
  没一会儿,白润出现了。
  齐妙心里突然一惊,随后惊讶的道:
  “你怎么来了?”
  白润走到跟前,抱拳行礼一下,说:
  “家主,主子到了,正跟高少爷、李子台在作坊等您。”
  齐妙听到这话,忙把恒哥儿交给黑冰,指着地上的背筐就往做作坊走。
  白润俯身,一手拿了一个,拎两筐野菜跟上。黑冰把恒哥儿递给小婵,弯腰把剩下的筐,背在身上。
  她是那种宁可干活儿,也不会抱孩子的人。
  不是抱不动,而是……不想抱,不习惯跟人那么亲近。
  齐妙一路快走,用了她最快的速度回到作坊。
  不快不行,独孤寒现在来去匆匆,谁知道他这会儿过来,什么时候又要走。
  她住的院子,是这个作坊内最好的院子。
  院地铺的红砖,屋里什么都有。进到院内,就听到了屋里他们说话的声音。
  孙玉轩、高威林、何殇、李子台、独孤寒……
  哟呵,今儿是全体总动员,怎么都过来了?
  狐疑的迈步来到屋内,几个人全都满脸严肃的围着炕桌坐下,李子台就坐在炕沿儿处,有些拘谨。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若是以前,她怎么都想不到这些人,会跟李子台在一起坐着。
  独孤寒一见她进屋,眼神满是炙热。
  何殇依旧是嘴欠的那种,瞅着她,不停地咂舌说:
  “啧啧啧……及笄之后的确变得不一样了。长大了哟。”
  齐妙听到这话,顿时蹙起了眉头。怎么听怎么觉得他占她便宜。
  孙玉轩跟高威林纷纷指了炕里,示意她上去坐。
  齐妙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却也乖顺的脱掉鞋子,老实的爬上了炕。
  刚刚坐到独孤寒身边,素手就被他抓了过去。紧紧握在手里,不再松开。
  面上,十分平静。看着他们几个,继续吩咐着说:
  “玉轩还是在这边坐镇,一旦府城那个要动王子睿,你务必把人给我护住了。”
  孙玉轩闻言,不假思索的点头,冲着他抱拳一下,道:
  “放心吧世子爷,这一次在下绝对不会让李大人的事情重演。若是他不听话,暗中我就让月阁宰了他。”
  斩钉截铁的话,换来的则是独孤寒的摇头。看着他深吸一口气,说:
  “宫里那位已经把影卫派过来了。估计月阁想出手,还得过影卫这关。若是被他察觉到,对你我都不好。总之,你万事小心,不到万不得已,不能铤而走险。”
  孙玉轩再次点头,郑重回答说:
  “是。”
  独孤寒单手端着茶杯,喝了一口,看着何殇,又说:
  “百里银尘走了吗?”
  “走了。”
  说到正事儿,何殇就不会那么吊儿郎当。比谁都认真,比谁都严肃。
  “虎爪宗宗主的事情,在这边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之后,他就去了。曲南都带走了,想来不会有事儿。”
  独孤寒仍旧不放心,喃喃的道:
  “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齐妙听到“虎爪宗宗主”几个字,浑身一僵。
  那是爹爹的兄弟,也是原主父亲的旧部。
  难道说……
  他有什么事儿吗?
  就在她琢磨的时候,独孤寒继续又道:
  “玉轩,你回去的时候把李子台带走。店铺钥匙交给他,至于怎么搅浑水,妙儿会去做。”
  李子台起身,冲独孤寒抱拳一下,郑重的说:
  “多谢世子爷成全。”


第33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