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过早饭,李子台把他们送出店铺,破天荒的嘱咐了一下李紫玫,让她安心在七家屯呆着。
就这一句话,让李紫玫恍恍惚惚的骑马,一路回了七家屯。
这一次,齐妙没有让黑冰牵马绕去后面,而是跟着梁汉森等人骑着马,大摇大摆的从村口往里面走。
春耕结束,苗已经出齐。这会儿是除草的环节,所以田地里全都是人。
农村出现马车都很少,别说一次性出现六匹马了。
大家伙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儿,等看清来人之后,顿时傻了眼。
谁也没想到,梁汉森、梁汉松、赵睿达居然回来了。
而且还是骑着马,精神抖擞,如同衣锦还乡。
赵睿达的大哥赵睿福一见弟弟回来了,急急忙忙从地里出来,然后冲着他就喊——
“达啊,达!你可算回来了,回来了……呜呜……”
赵睿福哭出了声,而且是悲痛欲绝的哭着。
赵睿达翻身下马,快步去到赵睿福身边。齐妙看的真切,赵来庆家的地里,干活儿的人纷纷收拾东西,欲回家。
至于其他六个族长家的地,干活的人也都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儿,一脸警惕的看着这边。
梁安、梁庐哥俩第一时间过来,梁汉森等人全都翻身下马,哥俩来到父亲面前,双膝跪地。
赵睿福抱着赵睿达的腿,哭哭啼啼的道:
“达啊,大哥对不起你啊!你临走的时候把家托付给大哥,大哥没照顾好,大哥……呜呜呜……”
赵睿达已经知道了当初发生的事儿,祠堂那些人拉着他们,不让他们救媳妇儿,他都从齐妙口中听说了。
咬着后槽牙,伸手把赵睿福扶起来,说:
“哥,这事儿不怪你,你起来。”
“达啊,是哥的错,是哥的错。呜呜……哥光顾着种地、干活儿,忽略了你媳妇儿。”
赵睿福嗓门大,这一哭嚎,方圆几里都能听得到。
梁金山家的地离这边远,可听到信儿之后赶紧过来,生怕赵睿达错了主意,干出什么不该干的事儿。
看着他们哥俩,又看了看赵家另外两个儿媳妇,重重叹口气,道:
“睿达啊,回来了。”
赵睿达扭头看着梁金山,深吸一口气点点头,平静的说:
“回来了。”
三个字,说的虽然平静,可大家听得却那么惊悚。
越是平静,就越好像要出事儿。
梁金山心里“咯噔”一下,然后看着赵睿达,说:
“睿达啊,咱先去叔儿家坐坐成不?叔儿有话要跟你说。”
赵睿达没吱声,把大哥扶起来之后,来到梁安面前,撩袍下跪,道:
“三叔,睿达能有今日,全靠您当日的悉心教导。”
梁安听了摆手,把人扶起来,说:
“孩子,你是好孩子。战场上的英雄,顶天立地的汉子。记着三叔说的,男人要上战场杀敌。战死战场不可耻,但因为其他事情丢了命,就太可悲了。”
话里有话,赵睿达浑身一震,随后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梁安看人很准,心知赵睿达此番回来不是那么轻易放弃,想了一下,看着他,说:
“走吧,我带你去看看她。夫妻一场,总要去瞅一眼,还有你那苦命的孩子。”
轰——
赵睿达听到这话,顿时浑身一震。不敢相信的看着梁安,咽了下口水,点点头,说:
“嗯!”
齐妙瞅着赵睿达,不放心的看着父亲,说:
“爹,睿达哥现在名字在军册上了。这一次他们回来,过些日子世子爷会带他们回京城。据说要编入成阳王的军队中。”
梁安听到这话,立马明白了女儿的意思。拍拍赵睿达的肩头,又道:
“孩子,不能错了主意!”
“……”赵睿达没说话,也没有回答。
齐妙看着李紫玫,对黑冰说:
“你带她先回家。我去看看嫂子。”
黑冰听了摇头,她要时刻不离的跟着齐妙。梁汉松见状,走过来,看着齐妙道:
“妙儿,你们先去。我把她送回去,然后就过去找你们。”
齐妙听到这话、撇嘴,没好意思拆穿。
梁汉森也一脸尴尬,觉得堂哥有些冒进。
梁汉柏走过来,看着他们说:
“二姐,我带我哥跟紫儿姐姐回去。一会儿我再带我哥去找你们。”
齐妙听了点头,把伸手的包袱交给李紫玫,说:
“你先回家歇一歇,我们一会儿就回来。”
“我也去吧。”李紫玫轻声的说着。
齐妙没有同意,推着她到梁汉松那边,道:
“回家。坟地阴气重,你去不好。”
李紫玫见她坚持,便也不再说什么,冲梁安等人侧身行礼一下,然后跟着梁汉松走了。
梁安拉着赵睿达,梁金山等人都跟着,一起朝后山北面走去。
那边,葬的都是横死的人。阴气重,很少有人过去。
梁金山走了一路说了一路,基本都是劝解赵睿达放下仇恨,一个村儿住着不要太僵如何如何。
如今,族长已经撤了,他们七个在村里只是普通的老头子而已。
不过赵睿达这心里,怎么都过不去这道坎儿。
梁汉森已经比梁安还高了,走在父亲身边,把原本高大的梁安,显得有些小。
赵睿福还在哭,赵家的两个媳妇儿也一脸悲痛。赵睿达的二哥,今儿去镇上抓药,不在家。双亲还在家里炕上躺着,需要人照顾。
糟心的事儿一堆,不公平的事儿也不少。
赵睿达原本是村里最羡慕的少年,可是如今……
年纪轻轻成了鳏夫,媳妇儿、孩子都已惨死。
一行人来到坟前,看着两个小土包,赵睿达终于绷不住自己,跪在了地上。
哆哆嗦嗦的跪走向前,抱着那坟包,放声痛哭起来。
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不用问也知道,哪个是魏氏的,哪个是孩子的。
曹氏跟蒋氏也随后赶来,看着这一幕,都情不自禁的落下泪。
当初魏氏收敛,是她们俩来的。老魏家一听说闺女上吊,都昏死过去,根本指望不上。
至于娘家哥哥……
最终,曹氏跟蒋氏做的,魏氏的几个娘家嫂子再旁帮的忙。
“花儿……我来晚了。呜呜……呜呜呜……我回来的太晚了……你怎么就不等等我,等等我呢……呜呜呜……”
赵睿达失控的放声痛哭,赵睿福站在一旁,用袖子擦眼泪,可怎么都擦不掉。
齐妙木然的走上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看着赵睿达怀里的坟包,眼泪抑制不住的往外流。
魏氏,是她穿越过来之后,第一个对她好的外人。
梁家住在一起,虽然魏氏总是喜欢问东问西,可对她真的是热心肠。
老宅来人找茬,她管。
梁敏霞过来,她骂。
王氏过来起刺儿,她出头。
还记得他们一起去后山采刺五加,她帮着自己拿去德济堂卖。卖回来的银子,分文不少的给她。
家里灶台不够,说一句就可以到隔壁用,魏氏永远都那么热心的帮忙。
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眼前。
魏氏说话的样子;轻笑的样子;洒脱的样子;大咧的样子……
齐妙哽咽的伸手摸着黄土,颤颤巍巍的开口道:
“嫂子,对不起,我回来晚了。我……我对不起你,我应该早就察觉的。呜呜……我答应你的事儿,已经办了。你放心,我没诓你。”
赵睿达仍旧在哭,齐妙也再哭。曹氏、蒋氏也都落了泪,所有人的面上,都很心痛。
梁金山站咋一旁,瞅着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赵睿达,喃喃的说:
“睿达家的啊,你男人现在回来了,他是打算给你做主啊!你可得劝着点儿,不能让他糊涂……”
第360章 罢,罢!
梁金山时刻不忘这件事儿,尤其是在得知赵睿达也吃了官饭之后。
一个村里出了三个有出息的孩子,真要是因为这事儿而错了主意,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儿。
梁安等人听了,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赵睿达这会儿正哭着,根本看不到大家的态度。
齐妙也哭的伤心,如果可以,她也恨不得灭了当时主张沉塘的七个老头。
但细想想,跟人家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事儿……
原本就是卢云双挑拨,然后才“促成”这样的结果。如今卢云双已经被毒死,讲道理这仇也算是报了。
可偏偏……
睿达嫂子为什么要在赵家门口上吊自尽呢?
是走不出坎儿,还是其他什么事请?
梁汉松跟梁汉柏过来了,手里拿着酒、烧纸等东西。
不得不说,在外面呆了二年,他成熟了不少。
办事、处理事情上,面面俱到。
梁庐看着长子如此优秀,满意的直门点头。
梁汉松把东西放在坟前,对齐妙轻声地说:
“咱们是晚辈,给嫂子送钱她能收到。”
“嗯。”齐妙接过来,用火折子将烧纸点燃,一张一张往里面填。
古人规矩大,据说好像长辈给晚辈烧纸,晚辈拿不到。必须得比死者的辈分小、或者是平辈才可以。
赵睿达闻着烧纸的味道,好一会儿才吸了吸鼻子,稳定自己,说:
“花儿,你放心,我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不管需要我做什么,我都要……让他们来你坟前祭拜。”
赵睿达声音清冷,态度坚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梁庐见状,悄悄地推了出去,然后快步下山。
梁金山等人互看一眼,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跟他如何说。
齐妙看着赵睿达,一边淡定的往里面添纸钱,一边喃喃的说:
“睿达哥,不管你做什么都不要忘了,嫂子临死之前,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你去留问题。如今你是什么身份,将来又是什么前程,你可都不要忘了。”
对于齐妙,赵睿达还是很尊重的。不管她说什么,即便不认可也不会反驳。
就像现在这般,他明知道齐妙说的他做不到,也没有上前去辩解。
梁汉松走过来蹲在一旁,往火堆里添纸钱,说:
“睿达哥,这二年咱们怎么够来的,咱们都清楚。好不容易什么都有了,难道你真要为了……”
“可是花儿呢?”
赵睿达反问,一脸倔强、不甘心的看着他,咬牙切齿的说:
“她去看我有什么错,一个女子去找丈夫怎么了?凭什么他们七个就非要把她沉塘,凭什么我四个月大的儿子,就这么没了。我不甘心,不甘心!”
“不甘心也得忍着,你现在是军人。”
梁安突然怒斥,一句“你现在是军人”,压得赵睿达直接堆坐在了地上。
进军营第一天开始,他们每天就要说着八字警训:
保家卫国,百姓第一。
“啊——啊——啊——”
赵睿达不甘心的仰头大叫,那叫声透着凄凉,透着伤感。
曹氏跟蒋氏等女眷见了,止住的眼泪再次落了下来。
一个一个难受的不行,当然也替赵睿达觉得揪心。
就在这时,梁庐回来了,身后带着七家屯原来的七个族长。
他们一身素服,虽有些不情愿,可架不住梁庐说的那个“后果”的威胁。
赵来庆硬着头皮,在小孙子的陪伴下走上前,看着惨叫的赵睿达,不落忍的开口道:
“达啊,是四叔不好,四叔不该听人挑拨,错了主意。害了你儿子,也害了你媳妇儿。”
这声道歉,迟早的事儿,今儿在魏氏的坟前说了,他也能心安很多。
赵睿达原本目光呆滞,可听到赵来庆的声音之后,“猛”地起身,伸手便薅住了老爷子的脖领。
梁金山等人要上前阻止,被梁安一个眼神钉在了原地。随后,梁安双手背后,沉稳的看着赵睿达,说:
“你二叔现在把人给你找回来了,一共七个,你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你不要忘了,你现在是东陵军队在册官兵人员。”
“一旦你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你可想而知你将要面对的是什么。逝者已矣,杀人不过头点地。这些老爷子已经没了最主要的东西,你自己看着办吧。”
轰——
梁安这席话说完,赵睿达直接身子踉跄,后退好几步。
手没有松,连带着拽着赵来庆也往前跟了几步。老人家岁数大了,再加上魏氏吊死在他门口,这些日子他也寝食难安。
这么往前走几步,直接扑到了赵睿达的怀里。如果不是他在跟前,估计就得摔倒在地上。
梁春林看着这一幕,重重叹口气,拉着孙子小六来到跟前,瞅着赵睿达,说:
“睿达啊,这事儿全因小六那死去的媳妇儿而起。如今那人虽然死了,可若不是他执意要娶,也不会让你家这般结果。”
“小六在这儿,你心里不快,打他便是。我们七个老家伙……心甘情愿过来给你媳妇儿磕头认错,你看这样……成不?好不容易吃了官饭,别丢了饭碗啊。”
梁春林说的句句真挚,赵睿达看着他身旁哆嗦的小六,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原本他已经想好,这七个老家伙一个不留,全都让他们给妻儿陪葬。
可是……
世子爷在他走之前曾说过,等他这边处理完事情,就跟他一起回京城。
刚才,梁安大叔一句“现在是军人”,更是让他无法施展。
只能……
“呵呵……哈哈哈……哈哈哈哈……”
凄凉的笑声,松开薅着赵来庆的手,然后冲他们摆摆手,说:
“罢,罢!你们走吧,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们,更不会让你们在花儿的坟前忏悔。”
说完转身,继续搂着那坟包,默默流泪。
这一次,不再闹了,不再吵了,只是默默地想跟他们娘俩,多呆一会儿。
赵来庆还想说什么,被梁庐一把拽住,冲着他们七个摇摇头,示意赶紧走。
梁金山见状,也赶紧拉着赵来庆往山下走。今日,如果不是梁安那一句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谁都不知道。
这么做,虽然对赵睿达不公平,对那对母子不公平,可已经这样,再较真儿,又能有什么好结果?!
重重叹口气,对赵来庆无奈的说:
“好了,既然他已经不追究,你们就赶紧回家吧。放心,那孩子既然答应就不会再找后账,都赶紧回去吧。”
王玉年听了,仍旧不放心的道:
“山子,你说的能是真的吗?他真的不找我们麻烦,那……”
“你爱信不信,不信拉倒。不信就去求他原谅,看他怎么说。”梁金山不喜欢王玉年,场次种子的事情他就拔尖儿。
王玉年在梁金山这碰了一鼻子灰,无奈的撇嘴迈步离开……
……
坟前,齐妙看着曹氏跟蒋氏,起身来到跟前,小声的说:
“娘,二大娘,你们回去做点吃的吧。大家午饭都没吃呢。”
曹氏听了忙不迭的点头,跟蒋氏快步朝家走。梁桂兰在家看着梁宿友,细想想还是不放心。
赵睿福瞅着也差不多了,哆哆嗦嗦的走上前,拉着赵睿达,说:
“达啊,你别难过了。弟妹跟侄子已经走了,别让他们走的不安生。哥带你……去你老丈人那边瞅瞅,你回来了,得让人家看看,啊!”
齐妙看着憨厚的赵睿福,心里很是赞同。
回来父母那边都差一些,先去老丈人那头才是正经。毕竟,人家失去了女儿,他们家只是失去了媳妇儿。
说实在的,儿媳可以再娶,但是这女儿……没了就没了,人家找不到第二个女儿。
赵睿达原本无动于衷,可听到赵睿福这话,浑身一阵。随后轻摸着黄土,郑重的说:
“花儿,你放心的走吧。跟咱儿子好好地,我……我会一直孝顺爹娘,即便我走了,也会在我军饷中拿出一部分,让人捎回来给爹娘用。”
回答他的,自然是什么都没有。不过大家伙听了,都纷纷感到欣慰。
即便日后赵睿达另娶,他也没间断过给魏家年礼,一直到魏家双亲过世。
赵睿达起身,来到梁安面前,郑重的抱拳一下,说:
“三叔,多谢您的提醒、教导。睿达……感激不尽。”
“好孩子,你是个好样儿的,你媳妇儿跟你儿子在地下,也会以你为荣。”说着,伸手拍拍他的肩头,一脸钦佩。
讲道理这事儿发生在他梁安身上,估计不可能做到如此。
劝人,是一方面。可真要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众人纷纷下山,梁安嘱咐赵睿福,这些日子,就让赵睿达在他们家老宅住着,不许回家。
一来,那房子许久未住,收拾也得一阵子。
二来,他也怕赵睿达再错主意,万一又想起不甘心的事情,背地里做出什么。
只要赵睿达不回京城,他这颗心就得提溜着,一直提溜着。
赵睿福对梁安的话言听计从。忙不迭的点头应着:
“叔儿你放心吧。达两年没回来,我去也想他,想跟他好好说话。”
“嗯,那就好。”
第361章 儿子,长大了!
有了赵睿福的保证,梁安等人把他们哥俩送走了。
眼瞅着二人出村儿之后,梁安扭头看着梁庐,重重叹口气。
梁庐苦笑,好在这出戏算是唱下来了。拍拍弟弟的肩头,感慨说道:
“如果不是你那句‘现在是军人’,今儿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梁安明白的“嗯”了一声,瞅着地里的干活的人,想了一下,说:
“二哥,今儿咱们两家先别干了。孩子们回来,好好亲兴亲兴,明儿再说。”
梁庐看着梁汉松,笑着伸出手臂搭在儿子的肩头。忽然发现,已经不那么轻松了。
儿子,长大了!
深吸一口气,看着田里,轻笑一下,说:
“好,咱们今儿就歇一天。昨儿给咱爹炖了半只鸡,家里还有半只,中午去我那吃。”
梁安跟自家大哥没有客气的,点点头,便转身去了地里。
今年的农活,他们家是雇人做的,没有用满月山庄。
人情不好搭,倒不如一天给十个铜板,自己用着还仗义。
镇上打零工的,很愿意做这事儿。一连十天坐下来,也能赚的一钱银子,比零工靠谱一些。
雇人干活儿主家不跟着,肯定不放心,尤其是他们地里都是药苗,万一薅错了,那损失的可是银子。
大家伙人一听今儿不做了,纷纷收拾东西回走。
梁汉森看着地里的帮工,放心的点点头。
家里那么多地,单靠双亲还有妹妹,肯定做不过来。
雇人种地,看着好像奢侈,可能抢出时间,秋收也能找补回来。
爷仨回到家之后,黑冰便抱拳回房休息。至于李紫玫,早就在齐妙的闺房,睡得昏天黑地。
齐妙从闺房退出来,跟着梁安父子来到正房。
放上炕桌,倒上温水,梁汉森从怀里把这几个月的军饷拿出来,就直接放在了桌上、交给父亲。
曹氏没在家,应该是在二房那边做饭呢。
“爹,用我的钱给那些帮工发工钱。”
我的钱。
梁汉森说的很仗义,也说的很满足。长这么大,终于有一分银子是属于他自己的,而且还能拿出来贴补家用。
那种感觉,只有自己才能体能体会的到。
梁安笑眯眯的看着儿子,伸手接过荷包在手里掂了掂,点点头,说:
“好儿子,给爹争气。军队还好吧,吃的、用的可还行?”
“放心吧爹,儿子很好。”梁汉森沉稳的说着。
这一年多在军营历练,梁汉森已经褪去了年少稚嫩,完全成长为一个靠谱的小伙子。
梁安欣慰,扭头看着一旁的闺女,沉着脸,没有吱声。
齐小妙秒懂,巴巴的走过去,搂着父亲的脖子,说:
“爹,我回来了。你有没有想我啊?”
梁安冷“哼”一声,斜眼看着她,撇嘴道:
“你这个丫头,出去就不知道回来。这一走多久,你可知道你爹有多担心你。”
说着,伸手轻撮她的额头,那个样子十分宠溺。
父亲对女的感情总是不一样的。即便齐妙不是他亲生女儿,但他对她的感情仍旧胜似亲生。
他们父女之间,感情自然好得很。
齐妙搂着梁安的脖子,来回晃悠几下,撒娇的说:
“哎哟爹,我不都跟您说了嘛,去军营当军医。多厉害的事儿啊,可不比我哥差,您说是不是?”
“哼,还好意思说。”梁安撇嘴,一脸傲娇的表情继续道,“那三十万圣天大军毁于翻龙骨,你去帮什么忙了你。”
“嘿嘿……”
齐妙谄笑,比划着大拇指,一脸钦佩的表情,说:
“爹,你好厉害啊!这都知道,佩服!”
“臭丫头,又揶揄你爹。”
梁安笑着轻拍她的额头,然后把闺女搂在怀里,看着儿子又说:
“既然世子爷让你们仨去成阳王的军队,你是怎么想的?”
梁汉森听到这话,抱拳一下,规矩的回答说:
“爹,我是军人,自然要服从命令。上面如何安排,我就如何做。争取二年当个百夫长,然后做成将军。”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这话在梁汉森的身上,体现的是淋漓尽致。
自打他进军营的第一天起,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当将军,要给齐妙做后盾。
梁安看着一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