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冰的话语传来,让齐妙扭头看着她。这算是她的习惯了,给人家扎针之前,先沐浴一次,没什么规矩,就是穷讲究。
  齐妙跟着她去耳房,看到黑晴想了一下,说:
  “吃过早饭你去找孙玉轩,就说晚上我请他吃饭,在顺兴德,让他不许拒绝。”
  “是,家主。”
  黑晴说完推开门,齐妙跟黑冰进去。
  褪下衣服,进到浴桶内,齐妙缓缓闭上眼睛。
  耳房内,除了水声、呼吸声,没有其他。
  黑晴把花瓣洒进水里,阵阵清香飘来,让人闻着很是舒服。
  “家主,可以了。”
  齐妙闻言起身,裹着大汗巾,坐在梳妆台前,任由黑冰给她上妆……


第375章 遇到是缘,帮你一把
  巳时正,春安镇的德济堂门前,排了许许多多的人。
  有句话叫:好事儿传千里。
  德济堂推出银针疗法,在其他几个镇都已经纷纷传开。有身体不适的扎完,一个时辰之后就特别舒服。
  一个疗程扎完,脖颈处的难受便不复存在。
  这要是换在现代,别说一个疗程,三个疗程都有可能。
  没办法,大家都玩手机、平板,低头族一个。
  齐妙穿上白大褂,口罩也带上,银针全部用酒泡着,冲门口的管事,说:
  “1号。”
  管事开门,直接把1号放进来。
  齐妙没有回身,一边准备用酒泡过的棉花,一边清冷的说:
  “脱衣服,趴上去。”
  “都脱吗?”那人问着。
  齐妙没说话,管事的走过来,冲他拱手一下,说:
  “不用的这位爷儿,您只需要把上半身褪下,然后趴在床上即可。”
  “好。”
  那人说完,把外褂脱下,然后中衣、亵衣,趴在特制的床上。
  脸露出来看着地面,那人倒是嘴角轻轻上扬。
  管事看着齐妙的背影,恭顺的说:
  “齐姑娘,好了。”
  一句话,让床上趴着的人,浑身一僵。
  “知道了。”齐妙应完,继续做事。
  针都准备好,随后转身过来,在他脖颈处来回摩挲。
  素手带着特制手套,只有指尖露出来,摸筋膜的时候,才能真切的感受到。
  “脖子稍微抬起。”
  话落,那人配合的抬动脖子,摸到筋膜包,示意管事的也过来摸下。
  管事伸手碰了碰点点头,用朱砂点一下,做记号。
  一路摸到底,齐妙轻舒口气,说:
  “你时常腰疼,尿频,耳鸣,可对?”
  那人趴着,虽然只是点头,不过这脸儿,可是红的够呛。
  被一个小姑娘说“尿频”,不明白什么意思,从字面也懂啊。
  齐妙一连做了好几个点,然后看着他,说:
  “你这要扎的地方太多,先扎腰,然后过一个时辰在扎脖子吧。你应该……得三个疗程。身体亏空的厉害,还得配上些温补的药材调理。”
  “当然,我只是一个建议,想不想做,该不该做随你。今儿是免费的,所以不回收你钱,如果想扎,五天之后过来,顺道把药给你开了。”
  趴着的人闻言,轻叹口气,说:
  “齐姑娘,我不是本地人,明天就要动身返程。不知道姑娘可不可以……”
  “那就没办法了,今儿给你先扎吧,缓解一下。至于药……我给你开方子,在不在这儿抓药随你。遇到是缘,帮你一把。”
  齐妙说完,拿起针开始动手。
  按穴位的时候,看着趴在那里的男子,开口又说:
  “会有些酸麻涨的感觉,忍一忍。”
  “好。”
  那人说完,浑身僵硬,紧张的。
  齐妙不予理会,看着管事示意他仔细瞅,然后开始下针。
  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第四针……
  一连八针扎完,连句哼哼声都没有。
  不过后背的汗,已经出来,有的顺流而淌。
  齐妙看着一动不动的病者,心里对他倒是有几分崇拜。
  她曾经也扎过,扎的过程中喊叫声、哭闹声绝对超乎人类想象。
  收针放在一旁的烧酒内,然后把他的外褂拿过来,盖在他的身上,说:
  “二号。”
  “是。”管事的出去,再把二号带进来。
  屋内一共三张床,上午来扎的都是男子,所以并不会出现男女有别的想象(齐妙就没把自己当成女子)。
  一个时辰的时间,齐妙扎到了四十七号。手法快,下手准,除了第一个齐妙给管事的讲解之外,剩下的全都没有。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他们每天教那些学徒,可比她还要过分。有的甚至为了藏私,什么都不说,全靠小学徒自己悟。
  送走了第四十七号病者,齐妙示意暂时不要喊。
  来到一号男子的跟前,把他的外褂取下,然后开口又道:
  “扎脖子了。”
  “好。”
  那人这次更加配合,显然刚才的不适过去,应该有些明显的改观。
  脖颈处扎的不多,但扎到第四针的时候,那人手动了,直接摸着自己的发顶,发出闷哼的声音。
  管事对这个再熟悉不过,看着他轻声的解释着:
  “这位爷儿别怕,这是给您通经络了。刚才齐姑娘这针扎下去,把您有些淤堵的经络打开,这样不会得桂枝汤症。”
  男子听了“嗯”了一嘴,没有再出任何声音。
  齐妙下针,观察他的变化,淡淡的说:
  “你应该经常生气、发火吧。有些阳亢的前兆了,注意缓解自己,少喝酒。”
  阳亢,中医的叫法,现代俗称高血压。
  齐妙拔针,用烧酒泡过的棉花给他擦血,然后又拔了个血罐。
  这是其他病者从来都没有的待遇,至少管事的没有看到。
  齐妙看着他疑惑的样子,出声又说:
  “拔血罐,是释放里面的压力,让阳亢不再形成。但这只是前期,要想根治,最起码得三个疗程。”
  说完,扭头又看了看他,轻叹口气,道:
  “你是哪儿的人?”
  “京城。”
  齐妙听了撇嘴,有些无奈的说:
  “暂时德济堂好像没有要去京城的意思,你这病……我给你的忠告就是先喝药调节。等京城的德济堂有了这个,然后你再去扎。”
  “好。”那人完全配合。
  齐妙伸手起罐子,管事的忙用纱布擦拭。
  “好了。”
  那人听到齐妙这话,缓缓地爬起来,开始穿衣服。
  齐妙把针消毒好转身,见到他的正脸之后微微蹙眉,道:
  “怎么是你?”
  那个中年油腻男。
  独孤靖涵看着她点点头,轻笑着道:
  “小姑娘医术不错,腰酸的毛病刚才不适感过去之后,缓解许多。”
  齐妙听了嘴角狠狠抽了两下,若是知道病者是她,她才不会浪费口舌。
  不过……
  略有些同情的看着他,道:
  “回去之后,记得我说的。别喝酒,少动怒,多吃水果、青菜。你的身体已经走向下坡路,所以自己要注意点儿。”
  “你在同情本……我?”
  齐妙白了他一眼,扭头来到桌前快速的写方子。几笔之后,吹干纸上的墨迹,放在一旁,道:
  “四十八号。”
  管事的明白是什么意思,起身出去继续喊人。
  独孤靖涵走过来拿着药方,瞅着齐妙缓缓点头。
  字写的不错,虽然生养在农家,这才情还是可以的。
  刚刚治病救人虽觉得于理不合,不过医术的确不同反响。
  他趴着时间久了,腰酸、不舒服。但是刚才一点都没有。关键是,她说的那些症状,他的确是有。
  看着低头给下一位病者扎针的丫头,独孤靖涵满意的点点头。
  怪不得文彧那么在意她,的确有她吸引人的点。
  捏着方子出了屋,跟着的清源忙走上前,抱拳一下,说:
  “主子。”
  “走吧,去前面抓药。”
  “是。”说完,接过成阳王手里的药方,恭顺的跟在身后。
  照方抓药,伙计直接把药方扣下。成阳王见了,不悦的看着他,说:
  “药方拿回来。”
  伙计闻言愣了一下,随后看着他抱歉的道:
  “这位客官不好意思,我们这的药方……不外泄。”
  德济堂有这个规矩,自家郎中开的药方,只能放在这边的药堂,不可以让病人随意拿走。
  不仅是德济堂,就是以前的仁和堂,亦然。
  就在清源要走上前强制要的时候,管事的从后面出来,吩咐伙计抓药、给方子。然后走上前,抱拳一下,说:
  “客官不好意思,您拿着。”
  说完,扭头看着伙计,抻哆着道:
  “谁的字迹认不出。这是郎中们的字迹吗?”
  伙计受教,赶紧从里面走出来,冲独孤靖涵抱拳一下,说:
  “爷儿,对不住,是小人的疏忽,小人……”
  “你们药堂,都不把自己的方子外露吗?”独孤靖涵看着他,沉稳的问着。
  那人听了扭头看着管事,一脸不知所措。
  管事的冲成阳王抱拳一下,礼貌的道:
  “这位爷儿,方子不外露是药堂的规矩。也怕有心人利用方子,所以我们本药铺郎中开的方子,都不外泄。这是齐姑娘特意嘱咐,让您带走的。”
  成阳王微眯着眼睛,深吸一口气,看着那些排队等着扎针的病者,不悦的说:
  “人家看病、抓药,你们诊病、出方,方子不就该归人家所有,你们这么做……罢了,罢了。”
  独孤靖涵摆手,让随从去付药钱,随后转身离开。
  管事的跟伙计见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头雾水。
  独孤靖涵出了药铺,没走多远,孙玉轩迎上前来,说:
  “老王爷,如何?”
  “挺好。”成阳王颔首,把方子折好、贴衣收起,看着他,又道,“我这就回去了。你担心的事情十有八九就是真的。”
  “没人会怪你,那丫头也不会怪你,文彧就更不可能会怪你。你爹是你爹,你是你,这是两回事儿。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月阁、山庄都得靠你呢。”
  “是,老王爷。”孙玉轩说完,再次抱拳一下,恭顺的陪着一路将人送出城……


第376章 跳脱的太厉害了?!
  忙碌了一整天,齐妙终于松了口气。免费扎了多少不记得了,反正这会儿累的不行。
  管事走过来,看着她抱拳一下,说:
  “姑娘,五天之后第一个疗程来扎针的人,应该会很多。下午已经有人在问价格,有几个……已经交钱了。”
  齐妙听了颔首,算计了一下,说:
  “好,我知道了。”
  黑晴推门进来,看着齐妙抱拳一下,道:
  “姑娘,孙少庄主在顺兴德请您吃饭。”
  “好。”齐妙颔首,将杯子里的水都喝尽之后起身,跟着一起出了屋子。
  管事的开始收拾东西,床、针、纱布、棉花……
  都收好之后,拿出穴位图,继续观察,继续背诵……
  ……
  顺兴德三楼雅间。
  齐妙进屋,孙正轩正站在窗户那里往下看。齐小妙挑眉,颠颠的走过去,拍他肩头一下,说:
  “孙大哥,看什么呢?”
  “看下面的人。”孙玉轩没有回头,淡淡的开口。
  齐妙跟他并排站着,瞅着楼下行走的人们,咂舌一下,道:
  “这就是生活。不管白天走了多远,做了什么,到了晚上,都得回家。”
  孙玉轩听了,有些惭愧的开口道:
  “对不起,可能因为我爹的缘故,让你……没了家。”
  齐妙没想到这么快就说道正题上了。瞅着他,转身过,背靠着窗台,轻声道:
  “如果是因为这个,那你没必要道歉。这十七年来,虽然我过得不是大户人家的生活,但我爹娘对我疼爱有加,我很幸福。”
  孙玉轩扭头,看着她一脸平静的样子,轻叹口气,说:
  “话虽如此,可是……我终究……”
  “那你该怎么办呢?以死谢罪,还是归隐田园,不问世事?”齐妙歪头,好笑地问道。
  看着他木然的样子,“噗嗤——”一声笑出声,随后摆摆手,又道:
  “大哥,你不是这么斤斤计较的人,又何必要这么耿耿于怀?我在月阁的时候已经说了,你爹是你爹,你是你。抓你爹这事儿,你能帮忙我很感激,你若不帮,情有可原。”
  “对于我来说,齐家一门惨案虽然有冤屈,可我真的……没什么感觉。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冷血?”
  “……”孙玉轩没有说话,但却重重的点了头。
  齐妙见他这般,不是在意的舒口气,说:
  “我从小就不知道他们,从我记事起,梁安是我爹,曹秀梅是我娘,梁汉森是我哥。对,他们给了我生命,可我……对他们真的没什么感情。”
  “当你们说要给齐家平反,要为齐家洗刷冤屈。说实话,我就跟个旁观者一般,没什么想法。但若是我爹娘有事,我会全力以赴,你明白这是为什么吗?”
  “不懂。”
  “因为我跟他们有感情,有亲情。可是我跟齐家……我能做的是逢年过节给他们烧纸,但你说让我为他们报仇,我怎么报仇?”
  “天下姓独孤,我去宫里把那位杀了?我杀了他,不说有没有这个本事,就是真的做到了,天下无主,百姓如何安居乐业。齐景阳活着东征西讨,为的又是什么呢?”
  齐妙的一席话语,让孙玉轩有点儿迷茫。明明说他爹的事情,怎么转来转去,转成了她的事情。
  这会不会跳脱的太厉害了?!
  “我与你说这些,就是想告诉你,逝者已矣。你对齐家的感情比我深,我也明白你的愧疚、难堪。可那终究是过去,凶手抓住,昭告天下,为他们平反已是足够。”
  “难道因为你爹的过失,你去切腹谢罪,不理我与文彧,你觉得可能吗?”齐妙淡然的说着一切,看着他,长长的叹了口气。
  孙玉轩瞅着她,伸手轻弹她额头一记,好笑的道:
  “你啊,总是这么振振有词。想吃什么,大哥请你。”
  齐妙闻言轻笑,明白他释怀不少。蹦蹦哒哒的坐在桌前,一改刚才的正经的样子,笑呵呵的道:
  “我要吃莲藕糯米鸡,清蒸八宝鸭,油炸……”
  一连点了几道菜,都是肉。孙玉轩除了宠溺的顺从,没有别的反应……
  ……
  进了七月,家家户户开始准备中元节。
  曹氏跟蒋氏每天都在家叠纸钱,掐纸活儿。
  这些,全都是跟刘木匠学的。找人家给做,人家不收钱,他们也不好意思。
  一眨眼,王氏死了半年多了,时间过得还挺快。
  梁汉森他们走了,也有段日子,虽然很想念,不过心里倒是很欢喜。
  毕竟去吃了官饭,不一样的。
  梁宿友已经卧炕不起了,每天伺候他的不是梁安就是梁庐,偶尔梁桂兰也会过去搭把手。
  齐妙从马河镇回来给他看了,病入膏肓,挨日子罢了。
  熬过冬天这人还能多活一阵,熬不过也就没了。
  对于这个结果,二房、三房虽然很感伤,但也都没有办法。每天好吃、好喝供着,也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西屋又传来拽铃铛的声音,蒋氏放下手里的活儿,急忙过去看看怎么回事儿。
  梁庐跟梁安、齐妙他们下地了,今年药苗长得不错,他们去看看,还有多久可以收。收的早,种些大豆,撒冷的时候割下喂猪,也是好的。
  等了一会儿,蒋氏回来了。曹氏看着她,问:
  “二嫂,咱爹怎么样了?”
  “要喝水,喂了又睡了。”蒋氏说完,拿着烧纸继续叠。
  曹氏看着她,停下手里的活儿。屋里就他们俩,倒也不怕说什么。
  “二嫂,李小姐明日就要回去了。我听妙儿说,她这次要去京城,你说会不会跟松儿有关?”
  蒋氏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随后看着她,不解的问:
  “好端端的,去京城做什么?”
  “好像他们李家在京城有几个铺面,她跟妙儿合伙要开铺子,所以她提前过去了。”
  蒋氏也放下手里的活儿,轻叹口气看着她,道:
  “难道……她真的对松儿有意?”
  “这不清楚,不过松儿倒是承认他对李小姐有意。”
  曹氏这话说完,蒋氏好笑的瞪了她一眼,抻哆着说:
  “你啊,哪壶不开提哪壶。”
  当日她们因为杨二乐家的闺女,主动找了梁汉松。可梁汉松说了,没那个意思,后来还说要做了百夫长才可以讨论婚事。
  再后来被逼急了,直接说看上了李紫玫,在军营就炕上了。
  二十岁的小伙子,情窦初开,喜欢谁很正常。
  只不过喜欢的是李紫玫,蒋氏有些接受不了。
  不是对李紫玫不满意,而是……那丫头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他们家梁汉松是乡野儿郎。
  门不当,户不对。
  如何在一起?
  看着自家弟妹想了一下,道:
  “三弟妹啊,要不……你帮着探探口风?若李小姐真的同意,反正他们也在守孝期,孝期一过就办事儿。若没意思……”
  “好了好了,放心吧二嫂。我晚上就过去帮你问问。不过……我觉得松儿成亲,应该不用你费心。咱们都说了,不要他们的军饷,自己留着……估计也能成亲了。”
  “那不一样。”蒋氏不依的摇摇头,轻叹口气看着她,道,“要是娶杨二乐家的闺女,肯定是足够足够。但那李紫玫……还得帮着攒一攒。”
  “攒什么?”梁庐从外面回来,看着媳妇儿的样子,笑呵呵的问。
  曹氏见二伯哥回来,身后没有自家丈夫,便知这是回家了。下地穿鞋,看着他们夫妻俩,轻声地说:
  “我先回了,午歇后过来。”
  要叠的东西不少,二房房子多,所以都在这边叠。
  送走了曹氏,梁庐看着媳妇儿,挑眉问着:
  “刚才你说攒什么啊?”
  “没什么,就是说……唉!刚才三弟妹说,他们家住的那位李小姐明天要走、去京城开铺子。她才是因为咱们家松儿,所以我说要娶她,得攒点儿银子。”
  梁庐听到媳妇儿这话,明白的点点头,道:
  “要是这么说,那倒是应该得攒点儿。人家虽然衰败,可她大哥还做生意呢。镇上的台记百货多火啊,就是咱们现在去镇上,都不赶集直接去百货买。”
  “是啊,就因为这个,所以我才说得攒点。”蒋氏把纸活儿收一下,将炕桌都擦干净,去外屋地准备午饭。
  梁汉柏要回来了,吃完饭人家还得去上学。
  梁庐跟着过来,坐在小板凳上烧火。看着灶膛内的炉火,感慨的又道:
  “要是咱们松儿能娶到李小姐做媳妇儿,还真是一件大好事儿呢。”
  “是啊,李小姐知书达理,的确是咱们高攀了。”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夫妻俩正说着,西屋梁宿友的咳嗽声传来了。蒋氏停下手里的活儿,不安的看着西屋。梁庐没敢耽搁,忙起身过去。
  这样的咳嗽,他们听得心惊胆颤。每每这么咳嗽,不吐出一口血,都不算停。
  虽然明知道老爷子时日无多,可他们仍旧想再让他多活些日子。
  蒋氏收回视线,往锅里放了一勺荤油,油化开放入葱花,然后下豆角、土豆快速翻炒……


第377章 怎么能不要呢?
  自打李紫玫决定去京城之后,隔三差五就去镇上台记百货看。
  虽然跟李子台关系没有太近密,但至少能说上几句话,交流一下。
  偶尔一起吃饭的时候,李子台还会跟她说开店铺要注意的事情。
  李军山的三儿子李子合,一直都在李家“驻守”。
  本家没落,旁支自然想方设法过来拿点儿“最后的”好处。
  李子言失踪,李子台脱离李家,为剩一个李子合。所以,李子合赶着李氏族长过来之前,便把京城的铺子,过到了李紫玫的身下,说是她的嫁妆。
  就为这儿,齐妙没有袖手旁观,让黑冰去七虹找人,帮着李子合度难关。至于如何度的暂且不提,日后番外再说也不迟。
  镇上李家原来的店铺,全部都由七虹买回来了。齐妙顺手交给李子台,让他去做。
  从新铺子装修、到开业,李紫玫几乎从头跟到尾,学到了不少,也明白了许多。
  正好李子合把京城的店铺过到她身上,与其让它们关门大吉、租出去,倒不如她拿过来做。
  赚钱了,自己日后有依靠。不赚钱,也积累了经验,日后在做生意。
  就像齐妙说的,女子不单单只是嫁人、生子。还可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求生手段。
  这不,齐妙一下午都跟她在一起,商量新店铺开业的一切事宜。
  不得不说李紫玫是灵动的,举一反三、反五,她样样在行。听完她的话之后,齐妙端着茶杯喝了一口,点点头,说:
  “这样也好。自家的店铺没有房租,再加上船的价格到辽东跟京城都是一个价格,只要你那边仓库准备的大一些,促销手段跟上……”
  “哦对了,到了京城记得联系文彧,让他派人帮你把所有的手续都办了。这种百货开在京城,肯定会让对那边的铺子造成一定的冲击。防人之心不可无,注意点。”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李紫玫单手托腮,看着窗户外面的院子,淡淡又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