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81章 坦白
转天辰正,天已经亮了,这是梁安夫妻俩回到家后的第一个早上。
很难得,夫妻俩都醒迟了。屋子里很暖和,应该是楚婆子老早就把火点上了。
曹氏枕着梁安的胳膊,在被窝里抻了个懒腰,满足的说:
“还是家里好。睡着舒服,心里也踏实。”
梁安没说话,但却在她侧脸处亲了一口,然后起来。
很快就将衣服穿好,晃悠了两下脖子,说:
“我去收拾收拾院子,你再躺会儿。”
“不了,我去看看妙儿,也不知道那丫头醒了没有。”曹氏也跟着起来,拿着棉袄、棉裤往身上穿。
一天之计在于晨。
梁安在院子里,拿着扫把开始打扫院子。其实,也没什么可扫的,楚婆子天天在家都拾掇。
不过辽东有这个习俗,出门好多天的主人回家,都要在一早起扫扫院子。据说能扫净带回来的脏东西。
没什么科学依据,就是一个旧俗罢了。
曹氏来到闺房,炉子里的火,着的正旺。小心翼翼的推开门,独孤寒听到开门声,忙睁开眼,小心翼翼的抽出胳膊,还没等下地、齐妙就又凑了过来。
她本能的反应,让独孤寒心里特别熨帖。
此刻,独孤寒侧身睡在炕边,背对着门口,所以曹氏并没有看到闺女的小动作。
只是认为昨天晚上独孤寒照顾累了,没有起来而已。
轻叹口气,小心地把门带上,出了屋子。
独孤寒听到关门上,再次把眼睛合起来,放心的睡着。齐妙醒来,他俩一直唠到卯正,真的困坏了。
梁安扫院子,见媳妇儿出来,忙不迭的停下手里的活儿,一脸关切的看着她。见媳妇儿叹气、摇头,他又继续开始做手里的活儿。
也不知道那丫头,到底什么时候能醒。身上的鞭伤都没事儿了,怎么就醒不过来呢?
曹氏去到黑冰、黑晴的屋子,两个人都醒了,黑晴正在洗漱。身体已经都好了,就还是有些虚弱,需要补一补、养一养。
两个人见到曹氏,纷纷行礼打招呼说:
“三奶奶,您来了。”
对于纠正称呼的事情,曹氏已经放弃了。都跟她们说了好多遍不许叫“三奶奶”,可惜没什么效果。
“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胸口痛?”曹氏看着面色惨白的黑晴,有些担忧的问。
黑晴摇摇头,故作轻松地笑了一下,说:
“三奶奶放心,我这都没事儿了。不会功夫也好,以后可以偷懒了。”
谁的苦谁心里知道。
曹氏心疼的拉着她的手,轻叹口气,道:
“好孩子,身子知道你的心。”
黑晴轻笑着摇头,并没有多说什么。曹氏看着黑冰,不放心的又嘱咐着:
“这些日子你费点儿心,这丫头要是半夜饿了,你记得给她热些吃的、喝的。”
“放心吧三奶奶,我能做好的。”黑冰说完,把手里的帕子放回盆里,抿唇一下又问,“家主……还没醒吗?”
曹氏摇头,打了个“唉”声,没有说话。
其实,也不用她说什么了,这样的表情她们俩就知道是什么样的结果。
黑晴咬唇,略有些自责的说:
“家主要不是为了替我挡鞭刑,也不至于……”
“别胡思乱想了。”曹氏出声打断她的话,轻拍几下她的肩头,道,“武先生都说了,你们家主没事儿了。估计迟迟不醒,就是怕大家伙儿怪她吧。”
“我自己的闺女我了解,遇到事儿就躲,什么时候等这事儿过了在冒头。估计现在也这样,再等等,过几天肯定就醒了。我去做饭,你们都想吃什么?”
黑晴以前最爱吃东西,可是受伤以后,胃口大不如从前。瞅着曹氏眉头深锁的样子,轻笑一下,说:
“三奶奶,我想吃您做的酸菜汤,爽口的那个。”
“好,今儿早上咱们就吃。”曹氏笑眯眯的说着。“今年酸菜管够,我积了三大缸酸菜呢,够咱们吃的。”
边说边出去,好像刚刚的不快,都烟消云散一般。
黑冰来到黑晴身边,挽着她的胳膊,把人扶到炕上坐下,说:
“你也别自责,家主是什么性格咱们都了解。不然,你我也不能如此霍出性命的跟她。这次是意外,谁也没想到云纤楚能铤而走险,所以你也别想了。”
黑晴长长叹口气,脱掉鞋子,重新躺回炕上,淡淡的“嗯”了一声。
黑冰没再多说,转身去把水盆到了。转身的一刹那,黑晴眼角,落下了一滴泪。
即便她再想求稳,终究是练了那么多年的功夫,吃了那么多年的苦。
如今,说没就没了,她又怎能不心痛……
……
齐妙出事儿,梁安、曹氏去府城时,特意跟二房说了。所以,自打那天之后,每天梁庐都会过来溜达一圈,看看弟弟一家回来没,顺道问问楚婆子,有没有消息。
其实,每次来都是失望而回。偶尔梁庐回去晚了,也是在院子里帮忙,劈点儿柴禾罢了。
今儿没事儿,赶巧梁汉柏又休沐,所以吃过早饭,蒋氏就说一家三口都过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人多干的也快。
推门进院,楚婆子在外面的厨房剁鸡食。听到脚步声忙迎出来,见是梁庐一家,走上前,屈膝行礼说:
“二爷、二奶奶,三爷他们回来了。”
“回来啦?!”梁庐惊呼。
梁家的孩子,都遗传了王氏的优良传统——大嗓门。
梁庐这一声惊呼,顿时让正房屋里的夫妻俩,纷纷下地,迎了出来。
蒋氏一见曹氏,忙走上前,拉着她的手,说:
“弟妹,你瘦了。”
曹氏的确瘦了,这些日子在府城,吃不好、睡不好,还要担心闺女。
不瘦才怪呢!
反手拉住蒋氏,不在意的摇摇头,说:
“二嫂,咱们进屋唠,外面冷。柏儿,赶紧进来。”
“知道了三婶儿。”梁汉柏个子又窜了一个头,都跟曹氏一般高了。
大家伙儿进屋之后,梁安把桌子放上,看着他们一家三口,说:
“放心吧,妙儿没事儿,就是……还没醒过来。这次,她算是遭了罪,被人家……”
简单、挑重点的,把这些日子在府城发生的事儿说了一遍。连同皇上禅位,齐妙身世,还有他们夫妻俩曾经的事情……
完完全全说完之后,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的事情了。
曹氏拿着茶壶,给当家的把茶续上,瞅着他们一家三口呆滞的样子,轻叹口气。
这事儿若是以前,那就得烂在肚子里,谁都不能说。可今时不同往日了,开春圣旨一下,他们就算想瞒也瞒不住。
今儿吃早饭的时候,夫妻俩商量了一番,决定跟二房这边坦白。
旁人他们信不过,但是梁庐夫妻俩的嘴巴,还是挺严的。
梁庐是二房一家之主,第一个反应过来。伸手抓住梁安的胳膊,有些不敢相信的说:
“老三,你以前……吃了那么多苦?那你回来……咋不跟二哥说呢?二哥,二哥太不是人了。那会儿还算计你们的银子,你那是……那是用命换来的啊!”
最后几个字,哭腔出来了。
曹氏听了很诧异,原本会以为他很高兴,毕竟弟弟飞黄腾达,他也会跟着借光。
没想到……
蒋氏对于当家的这般也很惊讶,唯有梁汉柏清楚,爹爹这是在心疼三叔。
梁安看着亲哥哥,摇摇头,说:
“二哥,咱们是亲兄弟,这样的话不用说。过去就过去了,你这不是……咱们看往后。松儿争气,柏儿还念书,您这好日子,在后头呢。”
梁庐忙不迭地摇头,自责的轻捶桌子,自惭形秽的道:
“老三啊,二哥对不起你啊。当初你回来,二哥是左蹿腾、右闹腾。太他娘的不是人了啊!啪——”
说着,直接扬起手打了自己一巴掌。
梁安倒抽了口凉气,紧紧抓着他的手,忙说着:
“二哥,二哥——我没怪你,我一点都不怪你!要不是当初你说那一嘴,我现在也回不来。二哥啊,过去的事儿咱不提,不提啊。”
梁庐痛心疾首,看着一脸关心自己的胞弟,重重打了个“唉”声,道:
“老三,弟妹,二哥以前不是人,还那么不要脸的过来跟你们要银子、分家,我这……”
曹氏摇摇头,看着他丝毫不在意。即便梁庐此刻是做戏,她也觉得无所谓了。
当然,应该也不是做戏。自打分家之后,他们两家相处的很融洽,不会玩这种心眼儿。
“三哥,孩子他爹说得对,过去的事儿咱不提。今儿之所以跟你们说,也是到时候了。过些日子圣旨下来,那个时候再说就不好了。”
蒋氏瞅着他们夫妻,有些不舍得问道:
“那你们的闺女,真的就……”
“嗯。”曹氏点点头,阻止了她下面要说的话。
蒋氏见状,竖起大拇指,由衷佩服的说:
“三弟、弟妹,我是真的服你们。就你们这份心,用自己的闺女换主家的,还能当亲闺女养。我以前……唉,不提了。弟妹啊,以后有事儿就说,我们一定鞍前马后。”
第482章 传旨
梁安看着自责的二哥,又看了看爽利的二嫂,拍拍哥哥的手背,道:
“二哥,你看我嫂子多爽快。过去的我们不提了,梅儿没了娘家,二嫂也没有娘家。算上临镇那姐俩,咱们才是这个世上最亲的人。”
“说的太多就显得虚了,咱们往后好好处、好好过。不为别的,就为咱们自己的孩子,也得活出个样儿来。二哥,松儿现在不错,日后肯定有出息。”
梁庐听到这话,长舒口气看着他,道:
“哥心里都明白,汉松有今日,跟你们都有着莫大的关系。哥……好好过,好好活,一定不给咱家抹黑。”
一直都没有说话的梁汉柏,听到梁安夫妻这话之后,也暗暗下决心,要好好念书,争取考个功名,给家里增光、给自己谋路。
说话间,外屋地们开了,楚婆子从外面走进来,恭敬的说:
“三爷,三奶奶,外面有个说姓‘武’的来拜访。”
“哎哟哟,那可不是拜访,是给闺女看病的郎中。”梁安边说边下地,亲自出去迎接人。
梁庐等人坐在炕上,纷纷瞅着门口。
不一会儿——
“武老哥,您先进屋,一会儿我让流虹过去看看殿下醒没。”梁安的声音不小,在屋里听得清清楚楚。
梁庐跟蒋氏还有两汉柏听到这话,统一的蹙起了眉头。随后蒋氏耐不住性子,瞅着曹氏不安的问:
“弟妹,这……刚刚三弟说的殿下,可就是……”
“嗯,是。就在妙儿那屋呢,一直照顾着。”曹氏点点头,给了她确切的答案。
梁庐身子踉跄一下,还好旁边有儿子扶,不然都得掉地上。
梁汉柏看着亲爹,不禁轻声提醒着:
“爹,您往里面坐坐,不然掉了该。”
“啊啊,知道了,知道了。”嘴里应着,可却没有丝毫动作。
门开,梁安带着武连权进来了。指着梁庐,介绍着说:
“武老哥,这是我二哥——梁庐。那是我二嫂,那是我二哥的小儿子,我小侄子柏儿。二哥、二嫂,这是德济堂的武先生。”
“见过,见过,咱爹去世的时候,武先生来过。”梁庐忙不迭的说。冲着武连权抱拳拱手,道,“武老弟,炕上坐,坐。”
梁安比武连权小,梁庐可是比他大。唤一声“武老弟”没毛病。
武连权连忙点头,把药箱放在一旁,坐在炕边儿,说:
“姑娘还没醒?”
“没有。”曹氏摇头,轻叹口气。
一直没说话的蒋氏见状,忙不迭的开口道:
“武先生,我那侄女到底怎么回事儿啊?我听我家弟妹说,身上的鞭伤都好了,可就是没有醒。”
“唉!”武连权叹口气,靠着火墙咂舌一下,说,“看不出原因。各个方面都挺好,恢复的也好,可就是没醒。再看吧,反正人肯定不会有事儿了。”
伤都好了,也不发热了,更不吐血了。为什么不醒,说不准!
梁安上炕坐着,给武连权倒了杯热茶,招呼着说:
“武老哥喝水,暖暖身子。估计昨天殿下又一夜没睡,所以现在那屋还挺安静的,不着急。”
“哎,行。”武连权端着水杯,缓缓啐着……
……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噼噼啪啪……”
“Duang……Duang……Duang……”
鞭炮声、锣声,唢呐声……
一路吹吹打打从官道口来到七家屯。
一行好几十号人,统一着装,浩浩荡荡。
为首的是一位三十左右上下的男子,身着衣服考究,外面很少能见到。
他的身后,跟了两个人。
一个是田台县县令——王子睿,
另一个,是新上任的辽东府尹——朱成果。
要说这个辽东府尹,是在禅位消息传来之前就认命的。原来的那个,已经被召回去了,至于怎么回事儿,不得而知。
为首那人的手里,恭敬地托着明晃晃的卷轴,至于到底是什么,路人不得而知。
如此大的排场,让原本安静的七家屯顿时开了锅。
住在村口的村民,听到鞭炮声就赶紧从家里出来。
只要有热闹,就没有不爱看的。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
大家伙儿看着这样的阵仗,顿时惊住了,傻住了。刘栓子还算是心思活泛,见这么老多人,转身、拔腿就跑。
得赶紧把里正喊来才行,不然他们可弄不了。
王子睿来过七家屯,所以大家伙都认识。见他们走近,不知道是谁带头跪在地了地上,大家伙儿异口同声的说:
“给县老爷请安。”
府尹朱成果是后来的,平日也不会来农家,所以大家伙儿不认识也正常。
王子睿走上前,把离自己最近的那位扶起来,说:
“老乡们都别客气,今儿我们来是有公务。麻烦谁给带个路,我们要去趟梁安、梁三爷家。”
梁三爷?!
村民们一听这个称呼,纷纷倒抽了凉气。
梁安他们熟悉,可是这梁三爷……从何而论呢?
说话的功夫,栓子把梁金山给找来了。梁金山一看这架势,赶紧走上前抱拳行礼,说:
“不知道是县老爷到了,有失远迎,还望县老爷恕罪。”
王子睿一头黑线,有京城来的公公,还有府尹大人,这帮人都跟他行礼,他压力挺大!
走上前,把人扶起来,亲切的打招呼说:
“梁里正,您近日可好?村儿里如何?”
“劳您惦记,一切都好。”
王子睿听了点点头,寒暄完了,就该说正事儿了。扭头指着为首的人,说:
“梁里正,这位是从京城过来传旨的窦公公,那位是咱们辽东府的府尹朱大人。”
梁金山一听这话,忙不迭的带着村民们下跪,给两个大官行礼。
一开始不知道,如今知道了,就不能怠慢。那朱公公撩了下眼皮,没有说话。
朱成果倒是走上前,平易近人的把梁金山拉起来,说:
“劳烦您给带个路,我们要去梁安家。”
梁金山听到这话,惶恐的直摇头,说:
“朱大人太客气了,小的带路是天经地义,您说要去……梁安家?”
最后三个字,梁金山没出息的拔高了声调。
京城来公公是传旨的?府尹大人、县衙老爷都来了。这三位爷儿还要去梁安家?
做什么?
七家屯的人都知道梁汉森去了京城当兵,这突然京城来传旨,可是那梁家小子升官了?
梁金山不敢多想,冲那个窦公公抱拳一下,说:
“不知道是贵客造访,小人有失远迎。您这边请,请。”
“嗯!”窦公公拿着腔调应了声,不再说话。
王子睿松了口气,跟在他们身后继续往前走。
锣鼓声、唢呐声仍旧吹着。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跟着队伍后面。
大家伙儿都想知道到底发生了啥,更期待那圣旨说的是什么。
有些人,活了一辈子都够呛能见到圣旨。他们七家屯不错,居然在今日还看到了,还能有幸听到。
一队人浩浩荡荡的来到梁安家门口,县衙的衙役把准备好的两挂鞭炮。挂在门梁上,吹着火折子点燃——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噼噼啪啪……”
比刚才在村口的时候还要响。
屋里说话的人,听到门口放鞭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下地、穿鞋,瞅一下到底怎么回事儿。
闺房内,熟睡的齐妙被这鞭炮声吵醒,微微蹙眉,有些不悦的嘟囔着:
“谁家结婚啊,能不能有点儿公德心。”
声音不大,不过一直搂着她的独孤寒却听得清清楚楚。
结婚?公德心?
轻笑着摇摇头,对于她的词汇量,他是真的甘拜下风!
伸手轻捏了捏她的脸颊,轻声说:
“妙儿,宣旨的来了,你该出去接旨了。”
齐妙朦胧的睁开一只眼睛,随后又闭上,长长舒口气,说:
“宣纸就宣纸,我接它干嘛。我又不练字。”
“……”
独孤寒无语,看着翻身打算继续睡觉的小妮子,好笑的摇摇头。起身,把人从被窝拉起,然后哄着说:
“是宣读圣旨,忘了我跟你说的了?算算脚程,也差不多该到了。不然我也不能让你爹带你回来。”
齐妙一脸懵,等消化完他话里的意思之后,忙不迭的把衣服往身上套。
院子里,已经开始乱轰了。
东陵王朝的规矩,接旨必须焚香祝告,还要摆供桌、供品,十分隆重。这要是在京城,都得去祠堂内宣读,然后把圣旨放在祠堂内受香火。
院子里,梁安赶紧吩咐自家亲哥哥他们过来帮忙。
梁庐、梁汉柏、武连权、梁金山、梁金宝……
平日在村里有威望的,这会儿全都过来帮忙。窦公公就捏着那道圣旨,站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曹氏跟蒋氏把刷好的盘子拿过来,王子睿将准备好的水果拿过来放在上面。
朱成果也没有闲着,帮忙归置东西,张罗张罗。
村民们站在门口,瞅着院子里发生的一切,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有人说梁汉森封官了;也有人说梁安封官了;还有说……
说什么都有,那窦公公听了,撇嘴一下,看着忙活的人说:
“怎么没看到你们家的千金呢?齐姑娘也得接旨,这旨意她可是主角呢!”
第483章 润手
梁安闻言顿了一下,随后走过来,抱拳行礼,说:
“公公,小女还没有醒来,仍旧昏迷不醒。”
“哦?可是出了什么事儿吗?杂家可没听说啊。”窦公公拿着强调问,一脸等待看戏的样子。
曹氏太明白他的意思了,赶紧回屋拿了个荷包装些银两。蒋氏从外面跟进来,瞅着她的样子,说:
“这……还得给钱?”
“得给。”曹氏点头,深吸口气看着她,说,“这叫润手。人家大老远传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咱们得意思意思。”
蒋氏明白的点点头,心里暗暗记下。
日后俩儿子要是争气,这样的事情肯定不少,可得记清楚了才行。
两个人一前一后从屋里出来,曹氏捏着荷包来到窦公公跟前,轻声地说:
“公公远道而来,理应留您喝茶……”
独孤寒不知道什么时候从闺房出来,沉稳的打断曹氏的动作,说:
“伯母,妙儿醒了。”
轰——
他这话说完,梁安、曹氏都急忙往齐妙的闺房进。梁庐也很想过去,不过弟弟这边的事情还没有忙完,他得盯着。
王子睿跟朱成果等人见到独孤寒,纷纷跪在地上。
七家屯的百姓不明所以,可这两位大官都跪了,他们岂有不跪的道理。
窦公公手里架着圣旨,不能下跪。忙不迭的走上前,点头哈腰压低声音的说:
“殿下,你怎么……”
“啪——”
独孤寒一只手拿过他托着的圣旨,另外一只手直接甩了他一巴掌。
动作麻利,干脆利落。
妥了!
这下所有人都懵了,谁也没想到京城来的公公,居然被打了。关键是,打公公的这个人,什么来头?
被打了的窦公公,赶紧双膝跪地,一边磕头一边说:
“殿下息怒,殿下息怒。小的有罪,不劳您动手,小的自己来。啪——啪——啪——”
一下比一下力道大,一掌比一掌下手狠。
说的什么在院外听不到,可那把掌声倒是听得清清楚楚。
独孤寒缓缓蹲下身子,瞅着眼前打个不停的人,清冷的道:
“你是谁的银子都敢花啊!他们的,你也敢要?”
“小的该死,小的知错,小的有眼无珠,小的……”
独孤寒瞅着院门口跪着的老百姓,又看了看眼前的人,不夹杂情绪的说:
“起来吧,把你该做的做了,剩下的完事儿再说。”
窦公公看着眼前的圣旨,诚惶诚恐的接过来,恭顺的说:
“多谢殿下。”
独孤寒不想面对这么多人,扭头很自然的回了齐妙的屋子。
朱成果见他走了,跟王子睿互看一眼,两个人也纷纷站起了身。村民们瞅着他们都起来了,一个一个也都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