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妙跟曹氏没有上桌,而是在外屋地等着。这是农村人的规矩,没有办法。
  屋里,梁安跟梁汉森都上桌,陪着大家伙吃饭、喝酒。酒怕不够,刚才梁汉柏又去村头杂货铺买的。这会儿,小家伙正在灶台那里坐着吃饭。
  他才十二岁,不好上桌。曹氏没亏他,盛了一碗饭,拨了一些菜给他。小家伙吃饭的时候,手腕儿上的青紫看得见。
  显然,最近这些日子,皮带炖肉没少吃。
  屋子里,梁金宝放下酒杯,看着梁安,说:“安子啊,那个黄地主家到底那天去老宅啥意思?我怎么听有人说给你们家妙儿提亲呢?”
  “是啊是啊三叔儿,到底咋回事儿啊。”刘栓子也附和着问。
  梁安听了无奈的摇摇头,放下酒杯,道:
  “什么说亲啊。那是我大哥,推牌九输了,跟他们借银子。人家过来要债,他不好意思说,所以才用说亲做幌子。”
  “啥?!”
  其他人听到这话,纷纷撇了嘴。梁安说话他们还是信的。
  只不过说亲跟要债……这分明就是两回事儿,这咋还能……
  哎呀呀,果然事情不能光听一面之词。
  刘柱子再旁,咂舌一下,道:“三叔要不说,到现在我们还以为是……这大大爷怎么还能这样呢?这不是败坏自家闺女名声嘛。”
  梁庐听到这话,轻笑着摇摇头,说:“他在乎吗?他只在乎他闺女,跟老宅的家底儿。”
  齐妙在外屋地听的真切,梁庐话里话外都是数落梁亮的不是。看起来二房这边……打算出手了。梁汉柏一碗饭吃光光,起身乖巧的把饭碗刷干净,然后放在了碗架子上。
  看着曹氏,抱拳行礼说:“三婶儿,我吃饱了。先回家去了。”
  “再待一会儿吧。”曹氏指着屋里,又说,“你哥跟你爹他们还没吃完呢。等吃完了一起回去。”
  “不用了,爹说我吃完先回家。三婶儿、二姐,我先走了。”梁汉柏说完,转身哒哒哒的跑出去了。
  齐妙在老宅排在梁桂芳后面,所以唤她“二姐”没毛病。
  曹氏看着关上的房门,瞅着齐妙,喃喃的道:“这孩子好像……学好不少呢。”
  “娘,您没看见吗?汉柏手腕儿还有青紫。这么打,怎么可能不长记性。”齐妙说完,起身拎着茶壶进屋。
  都说打孩子不对,可有的时候,这“打”还是能解决许多问题。至少在梁汉柏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顿帮工饭,吃了整整一个时辰才散。齐妙跟曹氏早已在厨房对付了口,所以并没有饿着。把人一一送走,娘俩开始收拾碗筷。
  烧鸡、酱肘子、红烧肉,已经吃的见底儿。剩的也就是鱼头、鱼尾,还有些青菜,肉基本都没有了。农家吃顿肉不容易,所以大家伙儿的肚子里,油水都不多。
  齐妙家如果不是因为曹氏那点积蓄,也不可能隔三差五就有点儿大骨头吃。
  说来说去,都是穷!
  梁庐跟梁汉松没有走,留在这边帮着捡桌子。如今二房、三房虽然面上还是那么划分界限,可私底下关系还是不错的。
  但也仅限梁庐罢了。蒋氏那边,曹氏仍旧跟她保持距离。
  碗筷收拾好了,梁安跟梁庐他们打算走。齐妙忙喊住他们几个,将今日在镇上酒坊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他们听到秋后征兵的时候,梁安满脸愁容,梁汉森则是一脸兴奋。梁庐眉头紧蹙,梁汉松虽然面无表情,可还是……有些担忧。
  良久,梁安看着梁庐,想了一下,说:“二哥,从现在开始到秋收……”


第52章 的确……让人膈应!(加更)
  “……不过四个月。往长了说,五个月征兵,闹不好四个月就有可能。孩子们……我带走吧。去山里历练比在村里强。咱们生养他们一次,不能……”
  梁安的话没有说完,梁庐点点头,没有异议的说:“老三,你说啥都行,你只管把孩子带走,至于其他的……你不用管,家里我来弄。”
  大家都明白,眼瞅苗出齐就该间苗、锄地、铲地。这个时候把两个主力劳动力带走,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梁安跟曹氏听到这话,互看一眼,纷纷点头。
  曹氏走上前,侧身行礼,说:“多谢二哥了。那日大姐回家,后来回去也没再来这边,想也是二哥的帮忙。”
  梁庐闻言摆手,自谦的道:“别这么说。我也是看不惯大姐的样子。说到底一个出了门之的女人,还管娘家的事儿,我看着膈应。”
  这话说的不假,的确……让人膈应!
  梁庐看着梁汉松,想了一下,又道:“三弟,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明儿丑时。给孩子带两身衣服,其他那些就不用了。”梁安说的实在,拍了拍大侄子的肩头。
  梁庐听了点点头,看着他,道:“一起走吧。他们娘俩也该睡觉了。”
  “行,那咱们一起走。孩子他娘,出来挂下门。”梁安说完,跟梁庐率先往前走。
  其实曹氏跟齐妙,都很舍不得让他们爷俩走。这梁安说去深山锻炼,没说时间,可想来也得四五个月。
  怎么想怎么觉得……长。
  曹氏出去挂门,半天都没进屋,齐妙心知是跟着回老宅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
  曹氏是要回去,给丈夫、儿子,准备些衣服带。
  碗筷刷好、擦干,一一摆放在碗架子里。
  晚上曹氏还得针灸,剩下了一碗烧刀子,正好用来泡针。爹爹跟哥哥这一走,想来老宅那边肯定是要找茬的。到时候,还得靠她给曹氏做主。
  虽然母亲不是怂包,但在这个“孝”面前,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
  水烧好,齐妙先洗漱,穿拖鞋出去倒水时,听到院外魏氏跟曹氏的对话声。
  原来,明天出去,梁安想的很周到,让把赵睿达也喊着。
  去不去另说,但一定要告诉。这样的大事儿,魏氏自然不能拖后腿,拉着曹氏的手,感激的道:
  “三婶儿,谢谢你。我一会儿就给我们当家的收拾东西,不管有多难,也得让他去。家里的地……我自己也行。那些都是做熟的,没问题。”
  曹氏看着魏氏的样子点点头,轻拍其手背,说:“孩子,三婶儿说句多嘴的话。差不多就赶紧要孩子,这一去征兵,少说三年,多说……可就不一定了。”
  魏氏明白她的意思,重重叹口气,说:“放心吧三婶儿,这个我一定得做。多谢您了,这么晚还过来告诉。等达哥回来,我就跟他说出去的事儿。”
  曹氏推门进院,正好看见齐妙,将门挂上,拉着她进了屋。齐妙给曹氏打水,让她洗漱。曹氏瞅着闺女,轻叹口气,说:
  “你爹跟你哥一走,咱们娘俩的日子就要不好过了。有些话娘不能说,所以你该说就说吧。别怕名声毁不毁,不立威,一切都白扯。”
  曹氏想得开,名声跟受欺负来说,自然是后者比较重要。
  齐妙伸手,抱住曹氏点点头,道:“放心吧娘,我不会让咱们娘俩受屈的!”
  ……
  梁安带着梁汉森、梁汉森还有赵睿达走了好几天,村里人才发现少了人。免不了的问上一嘴,曹氏等人也就是说去山里打野味、赚钱去了。
  征兵的事儿还没信儿,说多了,就有造谣的嫌疑,那可不行。
  娘俩在家,小日子过得十分舒服。
  白天,曹氏喂鸡、收拾院子、做饭。齐妙则是带着魏氏去后山,挖些野菜喂鸡,偶尔还能采些草药。
  端午节因为梁安父子不在,娘俩跟魏氏一起过得。包了饺子,喊魏氏过来吃,也就算过了个端午。
  端午之后田间地头又要开始忙了。
  梁庐真的很靠谱,田里需要间苗、铲地等活儿,老宅并没有来找曹氏。具体他是怎么做到的,不得而知。
  反正曹氏跟齐妙,为此都很感激他。
  齐妙的三亩地,是曹氏帮着弄得。齐妙不会,完全就是跟在曹氏身后学。原主记忆里也种地,可铲地、锄地这些精细的活儿,她不做。
  但是她薅草,把田里的草薅的干干净净。
  三亩地外加小片荒,娘俩做了差不多十天。晚上还去帮魏氏做了点。她家五亩地,一个女人肯定不行。
  这天黄永川带着几个孩子过来河道这边,他们家也有地在这里,见到齐妙母女,黄永川笑眯眯的上前打招呼,说:
  “哎哟三弟妹啊,你这是……给谁种的地啊?”
  曹氏闻言起身,看着黄永川答道:“是老黄大哥啊。这不闺女分家置办了点儿地,我帮着种呢。女娃家家不懂,所以我得教她。”
  “哟,那三弟去哪儿了啊?那会儿可看着三弟跟你们家大小子种来着。”黄永川闲话家常。这对于黄地主来说很难得了。
  平日里在农家,他都不吱声,不说话的。
  曹氏轻叹口气,接过齐妙递过来的水,喝尽之后又道:“当家的跟儿子去深山了。闺女分家啥都没有,寻思打些野味拿去镇上换钱,贴不贴不她。”
  “哎哟哟,你们两口子对香姐儿是真的不错。”黄永川说完,指着自己的小儿子又道,“我家那小的,今年十七了,该议亲了呢。”
  这话说出来是什么意思,不用想也清楚。
  齐妙看了一眼黄博,人长得不错,温文儒雅。别看家里是个地主,但老农的种地“手艺活”没有丢。
  可惜啊!
  曹氏轻笑,打发了齐妙去小片荒那边薅草。看着黄永川,笑了一下,说:
  “黄博这孩子人不错,仁义、懂事儿。老黄大哥好福气呢,会有好人家的闺女配他。”
  黄永川是个聪明人,人家没打垄,那就是没戏了。多说也没用,轻笑一下点点头,转身走了。
  曹氏继续低头伺候土地。要说黄博这人的确是不错。
  文质彬彬,彬彬有礼,从来都不会摆架子。如果齐妙没有出这个事儿,黄博还很是个不错的人选。
  唉,可惜了!
  齐妙倒是没当回事儿,把草都拔干净,起身过来找曹氏。黄博竟然突然过来,弄得娘俩都是一愣。走过来的黄博抱拳行礼,打招呼的说:
  “三婶儿。”
  “哎,博哥儿来了,有事儿?”曹氏轻笑着问,心里多少有些敲鼓。万一这小子突然旧事重提,她该……怎么办呢?
  黄博倒也没逾越,指了指他们家地头那里,说:“我看妙姐儿前几天出去采艾蒿,正好地里有长,就割下来放在那了,如果不嫌弃,您们就拿回去。”
  “哦,不嫌弃,不嫌弃。”曹氏忙摇头摆手。
  齐妙也侧身行礼一下,很乖巧的说:“多谢黄博哥了。”
  “客气了,妙姐儿。”黄博忙抱拳回礼。
  一阵脚步声传来,梁敏霞跑到跟前,尖声尖语的道:“三嫂,咱家地里还没收拾完呢,你啥时候回去啊?哟,黄博也在啊,干嘛呢?”
  太过明显的搭讪,只会让搭讪本人很尴尬,其他人……根本没有什么。
  齐妙瞅着梁敏霞那恨不得粘在人家身上的眼珠子,好笑的摇摇头。不过既然黄博是给他们送艾草,自然她也不能太让场面尴尬。
  “黄博哥,那您帮我把那艾蒿拿回家吧。我一个人也拿不动,麻烦您送一趟,行吗?”
  黄博听了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侧身冲她笑着说:“走吧,正好我也要回家取点儿东西。三婶儿,我先走了。老姑,你忙着吧。”
  话说的滴水不漏。
  尤其是那声“老姑”叫的,齐妙差点没笑出声。这黄博看着挺老实,没想到也有如此腹黑的一面。
  梁敏霞站在原地,瞅着曹氏,恶狠狠地说:“曹秀梅,你别得意。就你闺女曾经进过窑子这事儿,也没有人敢跟你们家提亲。”
  “提不提亲无所谓。妙儿名声不好,你作为老姑也够呛。”这会儿没人,曹氏肯定不会惯着她。轻蔑的白了一眼,冷笑着说,
  “霞儿,论辈分我是你嫂子。你若下次还这么连名带姓一起叫,那日我打你的巴掌,你应该还没忘吧。”
  不提这巴掌还好,一提这巴掌,梁敏霞突然扬手,照着曹氏狠狠就打了过去——
  “啪——”
  曹氏应声倒地,黄永川跟三个儿子都在地里忙活。听到响声纷纷看过来,然后都放下手里的东西走过来。
  黄永川的大儿子黄俊,忙伸手把曹氏扶起来,关切的问:“三婶儿,您没事儿吧。”
  “没……没有。”曹氏摇头,一脸柔弱。
  梁敏霞见状气的不行,双手掐腰,看着曹氏,说:“曹秀梅,你现在装什么?刚才你不还警告我呢吗?你上次打我你忘了,啊?!”
  黄永川来了,梁敏霞慌了。
  她喜欢黄博,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
  黄永川虽然跟她平辈,可如果她嫁给了黄博,那就是她的公公,她想给未来公公留个好印象。
  可是……
  黄永川微微蹙眉,看着跑过来的梁宿友、梁亮、梁庐,说:“你们家这丫头脾气挺大啊!居然敢直呼嫂子大名呢。”
  轰——


第53章 弄巧成拙
  梁敏霞傻了,她虽然张扬跋扈,可不代表她什么都不懂。
  那话里挖苦的意思,十分明显。
  由于梁安、梁汉森、梁汉松不在家,所以这次间苗,除了王氏一个人留在家里,梁敏霞也来地里干活了。
  刚才还以为她干什么去了,没想到竟然……
  梁宿友扭头看着梁庐。示意他上前赶紧打圆场。
  梁亮一直都想跟黄永川打交道,如今有了机会,自然不能放过。笑呵呵的看着走上前,说:
  “黄家老弟,我这妹子都让我爹娘惯坏了。平日在家也没大没小,您别在意,别在意啊。”
  黄永川听到这话,好笑的摇摇头,说:“看亮子哥说的,我在不在意能怎么的。这也没骂我、没打我。你应该问的,是你三弟妹才对。”
  “啊……呵呵……呵呵呵……”梁亮有些尴尬了。
  这还能不尴尬,本想学着梁庐和稀泥,没想到竟然弄巧成拙。
  梁庐瞅着梁亮的样子,鄙夷的表情满脸都是。走上前,扒拉梁敏霞一下,说:“还不给你三嫂道歉?一天天的,脑子想什么呢?”
  梁敏霞本就尴尬,如今又被当着“未来公公”面前被扒拉了,顿时不愿意的跑了。
  至于干什么不用猜,肯定是去告状了。
  梁庐冲着黄永川抱拳行礼,友善的说:“黄家大哥,多谢你出手了。我们家这个老妹妹……因为是爹娘的老闺女,所以惯得不像话。”
  “平日我们在家都让着她,更何况我家三弟妹一向善解人意。要不是您家大儿子帮忙,我们这都……是我们的疏忽,以后一定严加管教。”
  黄永川听了,忙抱拳回礼,摇摇头的道:“这三弟不在家,二弟还是好好照顾照顾三弟妹跟香姐儿。孩子不容易,三弟跟三弟妹……也不容易。”
  话里有话,大家都听明白了。
  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只要有钱就有说话的余地。
  齐妙跟黄博站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看着这一幕,嘴角轻轻上扬。
  要说梁安夫妻的人缘是真不错,看看这村里人相处的,就连地主都替他们说话。
  黄博站在齐妙的身边,轻声地说:“你爷爷那人……挺能躲事儿啊!”
  “烂泥扶不上墙,还愿意多管闲事。我可没有这样的爷爷。”齐妙实话实说,可听在黄博的耳朵里,就有些赌气的味道。
  小伙子轻笑,侧头看了一下她,说:“你现在叫齐妙,那我叫你妙姐儿吧。”
  “行,你不刚才都叫了嘛。”齐妙不以为然,十分淡然。一个称呼罢了,叫什么都无所谓,她不在意。
  黄博看着她,心里有些怆然。以前的梁桂香老实、不说话,见到他就躲。如今虽然不躲了,可是说话却有了距离,再不像从前那般了。
  曹氏走过来,看着黄博笑了笑,然后搂着齐妙就走了。黄博看着他们母女二人的背影,轻叹口气半天都没反应。以前或许还觉得有可能,可是现在……
  “儿子,别想了。那妙姐儿……唉!”黄永川话没说完叹口气,拍拍他的肩头,继续回去锄地。
  家里虽然雇了长工,可他们仍旧不忘本。
  每年春耕、秋收,都会下地干活儿……
  ……
  母女俩回到家没多久,王氏就带着梁敏霞、冯氏到了。蒋氏没有过来,不知道是被梁庐喊住了,还是自己本身就不想来。
  这一次,梁敏霞进院就把院门给关上了。
  经历了几次“战斗”,这梁敏霞终于知道要“低调”的解决问题。若是再闹得人尽皆知,她也就不用嫁了。
  最近这段日子,名声差到不行,的确是该低调一些。
  三个人来着不善,不过也没有怕的。
  齐妙在院子里剁鸡食,曹氏正往鸡槽子里添水。
  见到他们三个,曹氏放下水瓢,走过来侧身行礼一下,说:“娘、大嫂、小姑。”
  打过招呼起身,不卑不亢。
  王氏看着眼前的曹氏,没有说话。冯氏自然也没有吱声。反倒是梁敏霞,二话不说,直接就扬手。只不过这一次,曹氏后退躲开了。
  “你个该死的曹秀梅,看着像软弱无能的女人,实则一肚子坏水。你坑了我多少次,多少次?!”梁敏霞气呼呼的嚷着,心里憋屈的行。
  看着梁敏霞这般,曹氏也不在装了,冷笑一下,说:
  “霞儿,有些时候适可而止对你有好处。今儿让你在黄永川面前丢了脸,是给你的警告。你若是再这么继续下去,败坏的还是你的名声。”
  “你放屁——”梁敏霞恶狠狠地骂着。食指虚点着她,咬牙切齿的咒骂道;
  “你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笑面虎,不是人的狐狸精。迷我三哥,让我三哥跟我们离了心,你个畜生!”
  王氏再旁,伸手拽了下老闺女。这个“畜生”说的过分,忙瞅着曹氏老神在在的转移话题说:
  “三儿媳,今儿我过来是要跟你说正事儿。你不是想分家吗?还打算拿十两银子分家吗?我告诉你,可以分家。但是……”
  “娘,我不分家了,我不着急分家。”曹氏学着他们老梁家的“优良传统”,不等人说完话就直接打断。
  王氏被打断话,气的不行,皱着眉头看她,说:“怎么,你还学会抢话把儿了?”
  抢话把儿,七家屯土话,抢着说话的意思。
  曹氏看着王氏,一脸坦然摊手,说:“跟娘学的。您不也一直抢媳妇儿的话把儿吗?”
  “你——”王氏气的瞪眼睛,一旁的冯氏虽然没说话,不过脸上的表情她也看见了。本以为带她来,能帮着说几句,可没想到竟然……
  咬着一嘴银牙,哆嗦的用食指凭空虚点着她。梁敏霞见母亲气成这样,走过来,拉着她,说:“娘,跟她费什么话。这人就是欠拾掇,打她一顿就老实了。”
  “我看谁敢?!”
  齐妙清冷的一句话,拎着那把绣菜刀就过来了。站在曹氏面前,扬了扬手里的菜刀,看着他们三个,平静的说:
  “别看我爹、我哥不在家,你们就能在这儿耀武扬威。告诉你们,想在我这里立棍儿,也得问问我愿不愿意。”
  如果是以前的梁桂香,这把菜刀根本不足为惧。但是现在齐妙,可什么都能做的出来。
  王氏吞了下口水,瞅着曹氏皱眉,说:“三儿媳,我是真心实意过来找你说分家的事情。你这……若是纵容丫崽子这样,那咱们以后还能不能见面了?”
  曹氏没说话,但也伸手拉了拉齐妙。小妮子没有依,而是看着王氏,清冷的说:
  “那会儿主动找你们分家,你说什么了?你巴不得自己儿子绝户,巴不得自己孙子克死异乡。你现在又说分家了,你早干什么了?”
  齐妙气的直哆嗦,不是她自己生气,是这副身体生气。每每面对王氏,她都要极力克制自己,忍住那要暴揍她一顿的冲动。
  这是这副身体的本能反应,毕竟如果不是因为王氏,这副身体的原主也不会香消玉殒。
  曹氏心疼,走上前搂着齐妙的肩膀,看着王氏,道:“娘,分家这事儿等安哥回来以后再说吧。孩子出去历练了,生他们一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真的克死异乡。”
  “你做奶奶的可以那么做,但是我这个做娘的……办不到。”说着,扭头看着梁敏霞又说,
  “今天这事儿,就是给你一个教训。若是你以后再敢欺负妙儿、对我不敬,我还有更多的招数等着你。”
  轰——
  这算是撕破了脸。
  王氏不安的蹙眉,梁敏霞则是咬着下唇不敢说话。冯氏早就不吱声了,从始至终她就是一个摆设。齐妙走到院门,将大门打开,梁庐正在门口站着。
  齐妙见状,忙开口打招呼:“二大爷,您来了。”
  “嗯。”梁庐点头,迈步走到院内,看着三个女人轻叹口气,说;“娘,回去吧。爹等你呢,还有你老妹妹,爹也找你呢。”
  王氏一听到二儿子说这话,心里的不安更强烈了。
  梁庐瞟了一眼冯氏,连理都没有理。而是冲着王氏,说:“娘,见面三分情。别这三分情的机会自己断送,到时候谁也帮不了你。”
  “老妹妹的性子,你从小就惯。八月就要留头,明年就得说亲,这样的性格……娘希望她找什么样的?黄家?娘觉得进得去吗?”
  “哼!我就要嫁进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