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冰想了一下点点头,拍拍她的肩头,道:
“那你赶紧穿衣服,咱们收拾收拾就去找家主。”
“你帮我收拾吧,我去找家主。”黑晴掀开被子下地、穿鞋,瞅着他们俩纳闷的样子又说,“我得去看着家主。万一她先走了,咱们仨就等着死吧。”
白晶听了抽两下嘴角,忙不迭的点头,说:
“那你快去,正好把家主眉心处的凤鸣印遮一遮。”
“放心,何谷主说过没大婚之前,那凝膏管用。”黑晴说完就往外跑,一刻都不停。
白晶拿了几件换洗,还有银票,想了一下,又说:
“黑冰,要不咱们把暗处的肖寒管事喊上吧。就算我们不叫他,他也得跟着。倒不如……”
黑冰听到白金这话,收拾的举动顿了一下,随后打了记响指,惊喜的道:
“对啊,怎么把他给忘了。有他跟着,我可就不担心了。”
血网的肖寒,在江湖上都是数一数二的高手。
有他在,她肩上的担子也轻一些,更加……轻松许多。
把手里的布包胡乱系上,快速出了屋子。
齐妙那边简单的收拾一下,把写好的信,放在桌上显眼的位置。带着黑晴吹灭蜡烛,然后快步离开了屋子……
……
翌日,八月二十六,黄道吉日,诸事皆宜,阳光明媚。
一大早梁家就是忙活,从上到下冲刷的彻底。
曹氏跟梁安也起来的很早,女儿大聘是大事儿,按照东陵的规矩,母亲一早要去女儿的房间,跟她说话,缓解女儿的紧张。
楚婆子给曹氏梳洗完,曹氏连早饭都顾不得吃就去水云居。
进院之后洒扫婆子就走过来,忙不迭的行礼,说:
“夫人,小姐不在房里,黑冰、黑晴、白晶也不在。”
轰——
婆子这话,算是给了曹氏一记当头棒喝。身子踉跄,好在楚婆子出手,扶住了她。
曹氏稳住身子,不敢相信的拨开婆子,快速进了正房。
屋内,干干净净,桌上赫然摆着这一封信。
曹氏有些退却,不敢往前走,更不敢拿那封信。
楚婆子见状,把曹氏扶着坐下,冲外面开口说道:
“林嬷嬷你进来,夫人有话问你。”
很快,林婆子从外面走进来,屈膝行礼,说:
“给夫人请安。”
一句话,让原本木讷的曹氏抬头,看着眼前的婆子,问:
“我问你,小姐这几天都做什么了?”
林婆子怔了一下,随后摇摇头,说:
“回夫人的话,小姐没做什么啊。每天吃过早饭出去,晚饭之后回来,一切都正常。”
“那三小姐呢?大少爷呢?”
“三小姐每天去完书院,就回自己院子做绣活儿。中饭在书院吃,晚饭回来吃。大少爷已经好几天没回来了,晚上都在宫里执勤。”
曹氏听着林婆子的话,好一会儿才轻舒口气。
楚婆子见状,冲林婆子摆摆手,等人出去以后蹲在她的面前,说:
“夫人,小姐出去……怕是害羞吧。”
曹氏看着那封信,想了一下起身,拿信回了景珍阁。
梁桂芳跟梁桂兰都到了,正跟梁安说事儿、聊天。
今日是齐妙的大日子,她们作为姐妹,不可能不到场。
三个人见曹氏被楚婆子搀扶回来,梁桂兰赶紧起身过去,纳闷地说:
“三婶儿,您怎么了?二姐呢?怎么没过来!”
边问边扶着曹氏坐在椅子上,梁安眼尖,看到了她手上拿着的信。
接过来展开,看着上面写的内容,眉头越蹙越紧,最后拧成了疙瘩。
“砰——”
梁安气急败坏的拍了下桌子,让三个女人都是浑身一震。
楚婆子屈膝行礼,转身出去了。梁桂芳见状,赶紧把桌上的信拿起来研读。
随后,一脸莫名的看着他们夫妻俩,说:
“三叔、三婶儿,这妙儿……”
“太不像话了!”梁安气呼呼的说着。
曹氏强忍着哭意,大口喘气。梁桂兰瞟了一下纸上的内容,咬唇的道:
“三叔,或许二姐害羞呢!害羞所以就……”
“ 跟你三婶儿后天走,她居然比我们先走,她这是……这是欠揍啊!”梁安气呼呼的说着。
梁桂芳跟梁桂兰都知道曹氏他们夫妻俩要回七家屯的事儿。
可怎么也没想到,齐妙竟然比他们先走,关键今日……还是她大聘。
梁桂芳赶紧倒了两杯茶,分别递给他们之后,说:
“三叔,大聘不一定要妙儿在场啊。她是女儿家,总是害羞的嘛。”
梁安没说话,曹氏却摆摆手,有些无奈的道:
“皇室大聘跟农家不同。若是今日太子殿下来了,妙儿必然得露一面。可是……”
梁安闹心,把茶都喝尽之后,起身甩袖离开。
曹氏也烦闷,坐在那里发呆,什么心情都没有……
……
皇室大聘,隆重程度堪比大婚。
所有的东西从皇宫出发,然后绕着整个京城一圈来到女方家。
从第一抬出宫门进女方家,到最后一台出宫,这都是有讲究的。
整个过程,需要在两个时辰内完成,寓意好事成双。
所以抬聘礼的人,就要把控好速度。一定要保证最后一抬进院时,是两个时辰末。
不多不少,必须刚刚好。
东陵王朝嫁娶有讲究。嫁妆分四抬、八抬、十二抬、三十六抬、八十八抬、一百二十八抬、三百六十抬。
大聘的数字跟这差不多,是六抬、十抬、五十抬……五百抬。
这些自然是给大户人家讲究用的,像七家屯的嫁妆,什么几抬啊。
就一个布包,里面是衣服,顶多有几根银簪子、银镏子。
当能看到第一抬聘礼出宫的时候,宫门口要放鞭炮。
第一抬聘礼进女方家是,女方家门口也要放鞭炮。
整整两个时辰,不能间断鞭炮声,寓意长长久久。
有多隆重就不必说了,有多热闹更不用提。
皇家办事,面子、规矩,堪比教科书的程度。
刚进辰时一刻,路两旁就聚集了不少百姓。
看热闹嘛,大家最喜欢了。不过倒是很规矩,没有出现你推、我搡的局面。
兴丰楼在京城中心地。
往东,能看到皇宫。
往南,能看到梁府。
所以兴丰楼今日开业特别早,一早就有人过来订桌,尤其是三楼靠窗户的雅间,几乎全都订满。
当聘礼队伍经过兴丰楼楼下的时候,雅间这边就开始闲聊起来。
尤其是大家看到最前面骑马的太子殿下,纷纷咂舌、觉得不可思议。
太子殿下啊,原来的成阳王世子啊。
一向最不参与这样的事情,没想到今儿竟然……
三楼雅竹轩,齐妙看到这一幕,微微蹙眉。
她也没想到独孤寒会过去,而且就像迎亲一般。
不是大聘吗?怎么跟……
扭头看着黑冰,诧异的问道:
“大聘他能去?”
“……”黑冰摇头,表示不知。
她是真的不知道,这大聘怎么主子还去了呢?
跟着齐妙的肖寒闻言,抱拳一下,道:
“回少家主,皇室大聘,男方若是准新人去了,女方也得露脸。”
轰——
第593章 大聘(二)
齐妙听到肖寒这话,顿时傻眼了。
“猛”地扭头看着她们仨,不可思议的蹙眉,问道:
“你们知道怎么不跟我说啊!”
黑冰三人听到这话,都纷纷单膝跪在地上,异口同声的道:
“家主,属下不知道有这规矩。”
黑晴有些着急,不敢相信的抬头看着齐妙,说:
“家主,你得信我们。若是知道有这规矩,说什么都不能跟您出来啊。这不是把老爷、夫人架在台面上吗?”
“是啊家主,我等一直在七虹,后来跟在您身边伺候,这规矩的确不知道啊。”黑冰再次补充。
白晶虽然没说话,但也一脸赤诚的看着齐妙。
齐妙靠着窗台,心知她们仨是不可能骗她。
可是……
不敢相信的瞅着眼前的男子,咬唇不甘心的问:
“你怎么知道这个规矩?”
肖寒抱拳,没有隐瞒的说:
“回少家主的话,属下一直都跟在皇上身边做影卫,从王府开始。”
言外之意,这些规矩,他早就知道。
“噼里啪啦——”
鞭炮声响起来了。
齐妙犹如一盆凉水泼到底,浇了个透心凉……
……
随着第一抬聘礼抬进梁家,紧接着第二抬、第三抬……
一大早就守在梁家门口的百姓,瞅着那些抬进去的东西,都不停地咂舌、议论。
“哎,刚才抬进去的那个是啥啊,那么大。玉吗?”
“什么啊,那是夜明珠。晚上不用点蜡烛,可亮了。”
“夜明珠?你确定吗?那么大个儿?足有两个海碗那么大了吧。”
“你也不想想,皇宫里什么没有啊。这些东西对于宫里还算东西吗?”
“哎哟哟,看不出来啊,这梁家是乡下过来的,竟然会蒙受这么大的皇恩啊。”
“要不怎么说好心有好报呢。”
“是啊是啊,人家梁老爷用自己的亲闺女换了主家的小姐,你看看现在,不借力了吗?”
“岂止是借力啊,简直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听说那个卢编撰,就是梁老爷的侄女婿。”
“啧啧啧……真厉害,真厉害啊!”
“……”
老百姓议论纷纷,梁安、曹氏一身正装从院子里迎出来。
走在早就铺好的红毡布上,来到独孤寒面前恭顺行礼的说:
“给太子殿下请安。”
一身红色喜服的独孤寒,主动走上前,亲自伸手把二人扶起来。
随后,当着所有百姓面抱拳还礼,道:
“今日您二位是长辈,本宫是来下聘的晚辈。到了你们两家,从你们梁家的规矩。”
鞭炮声很响,独孤寒的声音很大。
确保让周围的百姓听到,让他们明白,他对梁家是什么态度。
那么吵得鞭炮声,自然想说话很不容易。
老百姓眼瞅着他们一行人进院,都纷纷傻了眼。
刚刚太子殿下说了什么?
从梁家的规矩?
哎哟哟,真是太没架子了,太平易近人了啊!
这要不是真相中人家闺女,万万不可能做到这样的哟。
梁家真是好命,那文缪郡主也真是……好命!
……
众人进院,鞭炮声仍旧很响,但能比刚刚好很多。
皇室这边的下聘来的人不多,除了抬聘礼的,只有六个官媒,还有独孤寒跟皇室代表人——宁王。
宁王,独孤靖墨,在上一辈排行老八,是独孤寒的八皇叔。
由于生下来身体有缺陷,所以每到换季时,都会伤风、咳嗽。
成年以后被安排去南方生活,那边气候怡人,适合他的身体。
一走多年,要不是前段时间因为宫里召见,今日也赶不上。
都说高嫁女儿、低娶媳妇儿。
大侄子都这般恭顺了,他这个做代表的也不能太过拿乔。
走进院子之后,笑呵呵的冲梁安抱拳、拱手,说:
“梁大人教女有方,咱们日后可就算一家人了。本王算看着文彧长大的,还从来没见他对哪个姑娘这么上心呢。”
梁安忙还礼,恭顺的看着独孤靖墨,道:
“宁王太客气了,下官实在愧不敢当。咱们里面请,客厅备好了茶,咱们边喝边聊。”
独孤靖墨闻言颔首,亲昵的拍拍他的肩头,道:
“客随主便,听梁大人的安排。”
曹氏带着梁桂芳赶紧把那六位官媒引去客厅。
梁桂兰跟在后面,好在她没有及笄,完全就是个小孩儿,不用拘泥一些虚礼。
大家伙儿进到迎客松,梁汉森、梁汉松还有卢长东都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儿,走过来抱拳行礼。
其实,刚刚也没做啥,就是把茶杯、茶具,好好整理、归置一下。
独孤靖墨对梁汉森很熟悉,看着梁安跟曹氏,笑眯眯的说:
“梁大人,您不仅教女有方,这教子更是不错。梁统领年纪轻的就做了禁军统领,我可看在眼里呢,那几日晚上,都在皇宫执勤,丝毫不怠慢。国之栋梁啊!”
梁安听了忙摇头,自谦的回答着:
“王爷严重了。犬子农户出身,也就有点儿吃苦耐劳的本事。王爷请上座。”
“哎,孩子有出息就该夸。你这么谦虚可就不好了。”独孤靖墨说完,来到左手边主位。
想了一下,还是拉住梁安,看着他笑呵呵地说:
“今儿我们是下聘的,理应亲家上座。本王做右边,你坐左边。”
“王爷,这……”
梁安还想坚持,可独孤靖墨已经去了右手边的位置。
再看独孤寒,就那么自然的站在独孤靖墨身边,他跟媳妇儿互看一眼,也只能硬着头皮坐下来了。
曹氏、梁汉森等人,纷纷坐在下面的位置,梁桂兰站在曹氏身后,低头听热闹。
外面的鞭炮声仍旧响着,但却不耽误六个官媒说话、走程序。
梁桂兰就那么竖着耳朵听,偶尔还偷偷看着坐在三婶儿身旁的姐姐。
那些话、那些东西,那些程序……
在她看来十分新鲜。
毕竟在七家屯,你想看到这些,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有程序还没等走完,宋福从外面走进来,抱拳一下,说:
“老爷、夫人,镇南侯、李公子都来了。”
梁汉森跟梁汉松听到这俩人过来,纷纷起身,冲主位上的两个人抱拳一下,转身出去了。
独孤靖墨笑眯眯的看着梁安,放下茶杯,说:
“这二位都是你们家姻亲,今儿过来正好,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梁安恭顺的点点头,表示赞同。随后继续瞅着桌面上的东西,压根没敢对视独孤寒。
真要一会儿喊闺女,这可咋办啊!
心里很晃,但多年锤炼,倒也没有表露在面上。
低沉的舒了口气,继续听着官媒在那说话。
阎文渊跟李子台走进来,梁汉森冲梁桂兰使了个眼色。
小丫头不懂,可见姐姐起身,她也跟着出去了。
出来之后才发现,原来李紫玫也来了。大哥梁汉松正在那跟她说话。
二人旁若无人聊天的状态,还挺羡慕人。
梁桂兰拽了拽梁桂芳的衣袖,贼兮兮的开玩笑说:
“大姐,咱们现在要过去吗?会不会不太好?”
梁桂芳扭头,看着没心没肺的妹妹,重重叹口气,道:
“兰儿,你什么时候能长大?”
“啊?”
梁桂兰莫名其妙,不明白姐姐为何会这么说。
梁桂芳无奈的摆摆手,不再理她,迈步朝李紫玫方向走去。
齐妙离家出走,太子殿下来到梁家。一会儿真要找齐妙,他们怎么说?
难道实话实说,说那丫头出去转转,这几日不在家?
三婶儿虽然面上赔笑,但心里肯定紧张的不行。不只是三婶儿,他们整个梁家,都十分紧张。
梁汉松见梁桂芳姐俩过来,看着李紫玫轻笑一下,道:
“我姐跟我妹来了,你们去后院坐吧。我过去了,别忘了我说的。”
“知道了。”李紫玫浅笑,一脸幸福的点头。
讲道理他们俩订亲,就不该总在一起,于理不合。
可人家老早就相识,又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所以那些规矩,人家压根就不当回事儿。
梁汉松冲梁桂芳姐妹俩点头示意,然后大踏步进了迎客松。
梁桂芳来到李紫玫跟前,闲话家常的问:
“什么别忘了。汉松嘱咐你什么了?”
“没啥,就是那房子订了,他让我没事儿过去看看缺什么,从百货那边……”
梁汉松看着他们仨离开,这才悄没声的来到卢长东身后站着。
他跟梁汉森都没成亲,在这样的场合还算孩子,只能站在一旁看着。
一切繁琐的事情都结束,曹氏起身,从楚婆子的手里接过匣子,然后将官媒留下的那些东西全都装进去,锁好。
这些,要等齐妙嫁人的时候,在给人家带回去。
外面的鞭炮声仍旧继续,独孤靖墨看着梁安,轻笑一下,道:
“本王听文彧说……李大人的遗孤养在你府上,可否让本王看看啊。当年跟李大人,也算旧识。”
梁安听了点头,曹氏侧身行礼,说:
“王爷您做,臣妇这就去把恒哥儿领过来。”
“有劳梁夫人。”
曹氏一脚刚迈出屋子,就听到——
“梁大人,怎么没见文缪郡主啊。今儿文彧都来了,就是想见见那丫头,赶紧把郡主请过来吧。”
轰——
第594章 大聘(三)
楚嬷嬷眼尖,眼瞧着曹氏踉跄,忙伸手借拿盒子的举动,扶住了她摇晃的身子。
曹氏想要回去解释,却被楚婆子一把拽住,压低声音的说:
“夫人要相信老爷,老爷一定会找到个圆满的说辞。”
曹氏闻言咬唇,重重打了个“唉”声,硬着头皮出来。好一会儿才看着楚嬷嬷,道:
“你是不知道啊,我家那口子……天生不会说谎。”
楚婆子听到这话,顿时傻眼了,木讷的扭头看着身后的迎客松,耳朵里全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迎客松内,梁安并没有打垄独孤靖墨的刚才的话语,而是端着茶杯喝茶,缓解尴尬。
阎文渊算是他家正经亲戚,见梁安这般,心知可能有些什么不方便。笑呵呵的看着独孤靖墨,帮着岔开话题说:
“宁王爷啊,咱们俩也好久没见面了吧。”
“是啊,侯爷,正经有些年了。”话题被岔开,独孤靖墨也没有继续坚持。
瞅着阎文渊笑呵呵的点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说:
“自从本王成年去了封地之后……不对,中间咱们见过。我送粮草去南境。”
“哦,对对对,有这事儿,有这事儿。”阎文渊恍然大悟的点头。
独孤靖墨看着他,咂舌一下,道:
“那次之后就没见过。如今算算也有差不多五年光景了。只是本王没想到啊,侯爷正值壮年,怎么就解甲归田了呢?”
阎文渊闻言摆手,轻叹口气,略带无奈的说:
“不回家不行了呀!身体熬不住了。”
“哟,侯爷这是怎么了?”独孤靖墨很关心的看着他。
“也没啥,就是老毛病呗。年轻时不注意,这上了岁数,啥都找来了。腿疼、腰痛、偶尔还眼花。”
阎文渊说的实在,独孤靖墨听了也觉得惋惜。放下茶杯,感慨地说:
“很难想象侯爷说老。想当年侯爷单枪匹马闯敌军后营偷袭,何等风光。”
“唉,好汉不提当年勇,不服老是不行滴!”
阎文渊说完,指着一旁坐着的李子台,又道:
“王爷,这位是李大人的旁支侄子,算起来……管李大人叫伯父。”
李子台见点到自己的名字,忙起身抱拳行礼,说:
“草民李子台,给宁王请安。”
独孤靖墨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男子,缓缓点头,满意的道:
“辽东府太和镇有个李大善人。那是你父亲吧。”
“回王爷的话,正是家父。”李子台没有客气,直接承认。
像他们这些皇室中人,虽远离民间生活,但也对民间发生的事情,略知一二。
尤其是两极出名的这种。(两极,好到极致、坏到极致。)
“不错不错,仪表堂堂,是个好孩子。坐吧,都是一家人,你父亲生前做的事情,本王听说了,很佩服。”
“王爷过奖了。”
“不是过奖,本王也是说着实情。那些年由于李大哥的缘故,辽东府的军队的确被苛待了。如果不是你爹年年提供物资,还真是够呛。”
“对了,听说你妹妹跟梁大人的侄子订亲,那咱们以后也算是亲戚,别俱进,快坐吧。”独孤靖墨今日算是做到了平易近人。
说话客气,言谈举止也客套,一点王爷架子都没有端。
李子台听到父亲这么被称赞,十分高兴。抱拳一下,恭顺的说:
“多谢王爷。”
话落,又挨着阎文渊坐下。
这个话题结束,没人再引话题,就显得有些尴尬。
阎文渊了解梁安,这小子最见不得的就是官儿。
尤其是宁王这种皇亲,他敬畏、拘谨。
放下茶杯,看着独孤寒想了一下,缓解着说:
“殿下今日这般规矩,倒是让老臣刮目相看啊。”
谁人不知独孤寒是个混不吝,一意孤行。在朝堂上不高兴,那就直接甩脸子,可是如今竟然……
“侯爷这算是夸本宫吗?”独孤寒眉骨微挑,看着阎文渊问道。
“可以这么理解。”镇南侯开玩笑的回答。
也就他敢这么跟独孤寒说话,独孤靖墨都对这个侄子,有些忌惮。
独孤寒不怒反笑,咂舌一下耸耸肩,道:
“没办法,好几日没见到佳人了,今儿有这明目张胆的借口,自然不能错过。”
独孤寒敢说敢做的言语,让大家伙儿都笑了。
除了卢长东、独孤靖墨是文人,其他都在战场呆过,对这样的举动并不觉得轻浮。
阎文渊是看着他们俩一路走过来的,自然知道他们在西南军营是什么样子。轻笑着摇摇头,揶揄的道:
“多日不见,殿下有些想了?”
“有点儿。”独孤寒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