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王夫妻双双离世,独孤靖涵直接把孩子过继到名下抚养,并没有什么不妥当。
至于太后说的名号别太大,意思是要跟嫡出的公主有点儿区别。
说来说去都是规矩,皇家的规矩……还是蛮大的。
只能说她的男人比较宠她,所以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她怎么去做……
……
当天晚上,齐妙跟独孤寒双双把孩子们哄睡之后,这才蹑手蹑脚的出了偏殿。
许久没有陪伴孩子,小家伙竟然特别依赖父母。睡觉的时候,都小手攥着他们的衣服,生怕中途跑掉。
齐妙一步三回头的看着孩子们,再有一个月他们也该抓周了。
日子过得还真快!
夫妻俩洗漱完回到正殿躺下,齐妙挨着独孤寒淡淡的问:
“今儿天狼大军誓师大会如何?”
“挺好的,跟以前一样。”独孤寒回答。
齐妙想起梁汉森白天说的事情,抬头看着他,继续又说:
“那……你觉得是不是该让齐指挥官成家立业了?”
独孤寒闻言顿了一下,俯首看着怀里乖顺的妮子,微微蹙眉,问:
“怎么突然有这样的想法?”
“心血来潮呗。”齐妙笑眯眯的回应。趴在他的怀里,小手在他左胸上画圈圈的说,“他可不小了,该成家了。”
这架势,宛如当家主母催促儿子成亲一般。
独孤寒脑子里冒出这荒谬的念头,忙甩甩头,握着她的手翻身,把人压在身下,说:
“你怎么这么愿意多管闲事。你还是想想如何伺候为夫吧。忙了这么多日,你自己说说,晾了为夫多久?”
“文彧,你等会儿……唔——”
齐妙的话没等说完,直接被独孤寒堵住了嘴。
反正要说的话,哽在咽喉,除了配合他的所有,她再也没有别的想法。
最后一个浪席卷而来,齐妙直接累的昏睡过去。
这些日子她一直都在忙,白天还帮着梁汉森归置了下听雨轩,独孤寒的耐力又那么好,岂是她能招架的。
独孤寒浑身舒畅的窝在媳妇儿脖颈处亲了一下。
耳力极佳的听到外面声音,不禁小心翼翼的起身,看着已经熟睡过去的女人,又在她的鼻尖上亲了一口。
下地,帮着把被子掖好,穿上衣服出了内殿。
齐雨泽就坐在外殿,正优哉游哉的喝茶。独孤寒走过去坐下,径自夺走他面前的茶杯,道:
“怎么这么晚过来?”
“没事儿,家里的暗道发现个地方,所以过来跟你说下。”齐雨泽顿了一下,看了眼内殿,又说,“刚才……我听到了。”
“……”
独孤寒面色微红,眉头轻蹙的看着他,道:
“难道不知道非礼勿听?”
“没多听多少,不过你少折腾点儿,我妹最近挺累的。”
独孤寒吃瘪,想了想那会儿娇妻说的话,决定不再通知了。既然大舅哥如此不懂事儿,那他也没必要在帮着阻拦。
而立之年,是该成家立业了。
不然,多对不起九泉之下的岳父母。
想到这儿,独孤寒放下茶杯,看着他挑眉问道:
“府内发现什么了?”
“蓝金,一大笔蓝金。”
说完,冲外面打了记响指,很快两个人抬着箱子进来,放在地上、打开。
独孤寒看着里面的东西,微眯着眼睛,问:
“你府内还有多少?”
“按照地道走,差不多还有上百箱。”
独孤寒深吸口气,手指轻敲着桌面良久,缓缓开口道:
“这些……是不是当日丢的那些呢?”
三把红色玉髓开起的宝藏,当时里面什么都没有,全部被搬空。后来齐雨泽费尽心思,让七虹把东西“劫”回来,才开的那些工厂。
如今又是这么一堆蓝金,搞不好就……
齐雨泽听到这话,欣慰的上扬嘴角。到底是哥们,压根没有不会去想这些东西,是当年他的藏私。
当然,他也不可能去藏私。
起身走到箱子钱,看着独孤寒说:
“我怀疑这笔银子,是独孤楠故意放在暗道里。别的地方不安全,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
“嗯。”独孤寒缓缓点头,赞同的道,“看起来,他早就对独孤靖阳心生二心,如果不是因为有太子的位分,八成老早就动手了。”
“不无可能啊!”齐雨泽说完,自己都笑了。
这算什么呢?
折腾来折腾去,相当于给人家送上门,真不知道是真蠢还是装纯。
深吸口气,齐雨泽晃悠了两下脖子,道:
“派人过去吧。那么蓝金充盈国库,不错的。”
独孤寒闻言蹙眉,随后起身来到他身边,轻声地说:
“放天狼那边。”
“啊?!”齐雨泽有些吃惊。
独孤寒冲他眨了下眼睛,笑说:
“年后端午你们出征,总是要拨银钱。与其进入国库、走繁琐的程序,倒不如直接拿过去。放心,这事儿还能做主。”
齐雨泽听了颔首,细细琢磨之后,道:
“这样吧,八成我拿去天狼,二成充盈国库。”
“依你。”
齐雨泽跟他击掌之后,大踏步离开了东宫。那箱蓝金自然没带走,独孤寒看着黑子,摆摆手,后者把箱子拿起,送去了国库。
回到内殿,独孤寒解开衣带,重新躺进被窝。熟睡了的齐妙,仿佛有感应一般,本能的往他怀里钻。
独孤寒嘴角上扬,满足的搂着娇妻,缓缓闭上眼睛。
失而复得蓝金,来的是真及时。看着怀里的佳人,再一次确定,她是他的小福星!
红烛燃着,室内一片温馨……
第774章 故乡来人
京城的腊月很冷,虽然不能跟辽东比,但还是尊重了“寒冬腊月”这个词。
尤其是在京郊这边,没有任何建筑挡风的情况下,风吹得人眼泪都流了出来。
齐妙在外面待了会儿,便被父亲跟赵睿达撵回了马车。
什么时候能到还不清楚,与其大家都吹冷风,倒不如相继轮流看着比较好。
小妮子进了马车,车里炭炉烧的正旺,跟黑冰一起烤火,偶尔摸摸她有些泛凉的手,互相揉搓,权当玩乐。
车缝传进来“呜呜呜……”的风声,齐妙咽了下口水,道:
“这天也太冷了。”
“可不是。”黑冰刚才也在外面陪着。
倒了杯热茶递给齐妙,随后又倒了两杯交给黑风,让他给梁安、赵睿达送去。
喝点热水暖暖身子,省的一直吹冷风。
齐妙烤了一会儿火,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冲着外面,说:
“黑风,让我爹跟睿达哥进来暖和暖和吧,一直在外面等着,什么时候是个头。”
话落,外面就传来黑风的声音。不过父亲梁安的声音也不小,人家说“不冷”,让她别操心。
呃……
怎么能不冷呢?
难道会功夫的人不怕冷?她才不信!
但也没再要求,寻思等等再喊人。看了眼面前的黑冰,小妮子眉眼带娇,很明显昨儿晚上被疼爱了。
轻笑一下用碰了碰她,问:
“哎,你们俩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再有不到一个月,我那俩孩子可就满周岁了。”
当初黑冰说过,等齐妙的孩子满周岁,他们两口子再要。
如今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二人成亲有些日子,应该抓紧着手了。
黑冰深吸口气,抬头看着齐妙耸耸肩,道:
“家主快别操心我们了。您要忙的事情可不少呢,那戏文老早就给了戏台班子,您不去看看他们排的如何?”
哟哟哟,还会顾左右而言他了。齐妙撇嘴,不依的冲着她,说:
“你看看你,说正事儿你就转移话题。怎么,那小子不行吗?”
“家主——”黑冰臊的面色通红,那小模样娇嫩的,可是找人怜儿。
伸手轻捏她的脸颊,齐妙毫无节操的开口又道:
“说正经的,打算什么时候要?可以要了呢!”
黑冰深吸口气,看着齐妙没有隐瞒的说:
“家主,我不瞒您,我们打算……再等等。”
“等啥啊?”齐妙不解。这生孩子还需要等吗?亦或者说掐算个日子?
二人正说着呢,黑风在外面恭敬的说:
“家主,赵家的人来了。”
齐妙闻言不再坚持刚才的话题,冲着外面忙开口说:
“知道了。赶紧让他们都上马车,天怪冷的。如果不够坐,我这边能坐下。告诉我爹,没那么多规矩。”
“是,家主。”黑风应下,过去忙活。
齐妙看了眼黑冰,压低声音快速的道:
“你们两口子的事儿,我也不好说的太多。反正你记得,如果你是因为怕生了孩子,我不用你伺候,那你不用担心。你即便生孩子了,我也用你,不会不要你跟晴儿的。”
“……”
黑冰闻言“猛”地抬头,看着齐妙满脸真诚的样子,重重颔首。
还没等齐妙多想,很快车门拉开,梁安抱着一个小男孩儿进了马车。
小伙子不大,瞅着也就七八岁的样子。齐妙见他愣了一下,看着眼熟却不知道叫什么。
小家伙倒是很规矩,冲着齐妙抱拳行礼,乖巧的说:
“给太子妃娘娘请安。”
梁安闻言咂舌,轻弹他脑门一下,道:
“叫什么‘太子妃’,像以前那样叫‘香姑姑’……不对,叫‘妙姑姑’’。”
齐妙看着眼前的小家伙,突然“啊——”的一声,说:
“爹,他是睿达哥家二房的那个孩子吧。”
“哟,你还想起来了?”梁安揶揄的说着。
齐妙一听这话,莞尔一笑。伸手把孩子拽到跟前来,仔细端详了一下,说:
“有小时候的样子。就说嘛,瞅着挺眼熟,但却不知道在哪儿看见过。还记得那会儿挖野菜,你还流鼻涕呢。”
小家伙听到这话,顿时脸红了。年少糗事拿出来说,多少还是难为情的。
齐妙仔细想着,突然“呵呵……”轻笑出声,说:
“你叫……栓柱儿,对吧!”
小家伙已经念书,听到她这般无所顾忌的话,原本羞红了的脸更加红了。再次拱手,说:
“妙姑姑,我大号叫赵兴,表字鑫昊。”
言外之意,那“栓柱儿”的小名就别叫了,难听。
齐妙听到这话,“呵呵……”轻笑出声,把人安置在身边坐下,道:
“你个小屁孩儿,还知道不好意思了?”
梁安闻言咂舌,瞪了一眼闺女,说:
“一点当姑姑样儿都没有,逗孩子干嘛。”
“嘿嘿……习惯了嘛。”齐妙说着,捏了捏赵兴的脸颊又道,“跟姑姑说说,你们家都谁来了?”
小赵兴闻言要起身行礼、回话,被齐妙一把拽住,故意虎着脸,说:
“没有那么多规矩,又不是在外面。没外人,你坐着说。”
赵兴没敢应,怯弱的扭头看了眼梁安。见其对自己点头,这才抱拳行礼,道:
“回妙姑姑的话,除了我娘跟大伯母还有几个姐姐以外,全家都来了。”
哦,家里的女眷没来。
齐妙看着父亲,不禁挑眉又问道:
“爹,赵伯母来了吗?”
梁安闻言点头,回应着说:
“来了。她是婆婆,能不过来嘛。上京路途遥远,家里的房子不能没人,所以全家商量了下,就把女的都留在家里,他们爷们来京城。”
这在农家算是很正常了。
男子本来就地位高,再加上来京城路途遥远,家里还得有人看房子,扔下谁都不好,索性女眷都不带,也没谁会有怨言。
齐妙拉着赵兴,问了好多关于七家屯的事情。
什么梁金山家发财了,又或者是黄地主家又买地了……
赵兴在镇上念书,平日里也在农家住,所以这些事情他都知道。见齐妙很愿意听,小家伙献宝似的全都说了一遍。
从京郊到回城,一路上因为有他的缘故,倒真不觉得闷。
听着解闷,说说笑笑,十分惬意。
来到英安街的宅子,马车直接赶去后门进院,马车停下之后,齐妙等人下来。
赵老四带着儿子、妻子、孙子赶紧走过来,大冷的天就跪在地上,说:
“给太子妃娘娘请安。”
齐妙见状,赶紧走上前,伸手把人扶起来,道:
“赵四伯别客气了,咱们都是一个村儿住的,您又是看着我长大的。没有那么多规矩,等出去了再行礼,搁家不用的。”
赵老四看着多年不见的齐妙,不仅打扮变了,跟以前也不一样了。仔细打量之后,从袖口掏出一个红封,说:
“丫头,四大爷知道你不缺这个。可你都有孩子了,我这做四姥爷的,得给孩子见面礼儿。两对银镯子,你别嫌少。”
齐妙瞅着他双手端着的红布包,深吸口气点点头,说:
“不嫌弃。咱们家那边能送银镯子,那可不少了呢。”
说完,故作稀罕的接过来,打开之后看着上面的花纹,笑眯眯又说:
“真好看。还挺压手呢。”
赵老四岂能不明白齐妙这是在安慰他们。人家是太子妃,要什么没有啊,两对银货对于她来说,估计赏下人都比这多。
可农家讲究: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是他们家能拿出来的最好的,故而也就给了。
赵睿达看着齐妙的样子,冲她眨了下眼睛,说:
“爹,娘,我三婶儿带着人在前面做饭呢。咱们去客厅等着,舟车劳顿都累了,吃了饭好好歇歇,我三叔他们晚上才走呢。”
赵老四听到这话,看着梁安不敢相信的问着:
“真的?晚上才走?”
“真的!陪老哥哥喝点。”梁安说着,比划了个“请”的手势,跟赵老四走在前面。
齐妙来到赵母身边,挽着她的胳膊,说:
“伯母,累不累?”
“俺不累,坐车累啥啊!”
赵母边说边伸手拍着齐妙的手背。真滑溜啊,摸着手感真好,就说这丫头有福气,没想到居然这么有福气。
想到这儿,轻拍齐妙手背两下,又说:
“丫头,那太子殿下对你好不好啊?他厉害不?有脾气吗?”
在七家屯的眼里,凡事大官,都会有脾气,而且长得凶神恶煞。
齐妙明白她的意思,笑眯眯的摇摇头,回答:
“伯母放心吧,他对我挺好的。没什么脾气,等晚上他过来,您就见到了。”
“啊?晚上太子爷过来?!”赵母惊呼出声。
她这么一喊,赵家人就都听到了。其他人看着齐妙,尤其是赵老四,有些无措的拉着梁安的手,道:
“太子爷为啥来?他能出宫吗?”
在农家人的眼里,这皇宫里的人就要呆在皇宫,不能出来。
梁安轻笑,冲着赵老四点点头,说:
“老哥哥放心吧,京城这边不像咱们想的那样。等过几天你熟悉就知道了,这边挺好的。”
“哎哟哟,可不能呆时间太长。我还打算老三成亲完就回去。家里儿媳、闺女都在家,我们在这边过年,不好。”
第775章 太抛费了!
赵老四一辈子都本分,而且对几个儿媳全都一视同仁。
梁安跟赵睿达互看一眼,随后帮着开口劝说着道:
“老哥哥你急啥。等睿达他们成亲,你让老大、老二他们先回。你跟我嫂子在这边住到过完年再回去。反正不耽误春耕不就行了。”
“哎哟,那多麻烦啊。老三媳妇儿是大小姐,我们可不能在这边。”赵老四强调着。
赵睿达闻言想开口,被梁安一个眼神制止了。
齐妙陪着赵母走在后面,心知这是一个大工程,得慢慢来劝说才行。
所有人留在京城过年肯定不现实,不过老两口留下倒不是不可以。慢慢来呗,反正还有好几天呢。
从后院到客厅,距离不算短。赵家人看到赵睿达这宅子,都不住的咂舌。
尤其是赵老四,看着院子里的一切,冲儿子,说:
“老三啊,你这房子太大了,过福哟。”
还是农村本分的想法,这个很正常。赵睿达憨笑着没有出声,梁安见状开口道:
“老哥哥,你这三儿子不一样。在京城,他算有点儿地位的。京郊厂房,你儿子在那边做厂长,这么高的地位自然得住这样的房子。”
“啊?那也太大了。他们就小两口住,太过福。”
正说着,曹氏从厨房那边过来。赵母看到曹氏,忙快步走了过去,跟她打招呼。
一个村儿住了那么多年,关系都很好,冷不防凑到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曹氏紧紧握着赵母的手,笑眯眯的说:
“嫂子,咱们进屋说,外面冷。饭菜都好了,咱们边吃边聊。”
“哎,好,好。”赵母忙不迭应下。
众人进了客厅,一共放了两桌。丫鬟见人来了,赶紧把屏风拉开,男人一桌、女人一桌。赵兴就跟着自己的奶奶在里面这桌坐。
饭菜很精致,而且鸡鸭鱼肘子农家四样儿都有。
赵母看着桌上的席面,面上有些纠结。齐妙跟曹氏都看到了,二人默契的没有说话。
在农家呆惯了,粗茶淡饭已经习惯,突然看到三儿子家吃这样的饭菜,心里难免觉得抛费。
屏风那边的桌子,也能多少听到赵老四轻轻叹气的声音。
不过赵睿达跟梁安一家三口权当没听见,十分理解他们这样的态度。
齐妙夹了个鸡腿放在赵兴的碟子里,轻声说:
“别客气,要吃饱哦。这可不是在家,饿了有饭吃。要记得,这是你三叔家,你吃什么都不过分,嗯?”
赵兴听了憨笑着点头,把碟子里的鸡腿夹给赵母,说:
“祖母吃。”
“哟,真懂礼貌啊!”曹氏由衷地说着。“老嫂子,你可没白疼这孙子啊。”
赵母听了笑眯了眼睛,看着小孙子不住地点头,说道:
“这老三自打发达了之后,时常往家送银子。后来我跟他爷爷商量了一下,家里的孙子都送去镇上念书。”
“哟,都送了啊!”曹氏惊讶。
要知道赵家一共六个孙子,最大的今年已经十五岁了。这么多的人送学堂,可不是小数目。
赵母轻叹口气,接过齐妙盛的汤,又道:
“都送去了,不过坚持下来的就他自己。那几个……白扯。”
赵母这话说完,屏风另侧的五个孙子,都默契的低头赶紧吃饭。
梁安瞅着他们这样,笑眯了眼睛。端着酒杯跟赵老四碰了一下,说:
“老哥哥,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也别太烦。再说了,咱们不都是种地出来的?家里有地、饿不着,就行!”
“是啊,我也这么劝你嫂子。可她就觉得认字有出息,哪怕当个账房也行。要求太高了。”赵老四说完,端着酒杯饮尽。
梁安看着赵家老大、老二,无声的摇摇头。那俩也明白他的意思,无非就是别计较母亲嘴碎。
这么多年了,自然早已习惯,所以并没有当回事儿。
饭菜吃的差不多,赵老四看着梁安,重重叹口气,说:
“老三啊,抽空带我去老二家看看吧。”
他们早就知道梁庐过世的消息,也知道梁汉松成亲、冲喜的事情。来了一趟,作为老街坊,得过去瞅一眼,看一看。
屏风这边的赵母听到当家的这话,不禁看了眼曹氏,轻声地说:
“弟妹,怎么今儿你二嫂子没来?咱们可是老街坊,没有什么寡妇、重丧一说啊。”
曹氏听了重重叹口气,心知她是好意,想让蒋氏过来。
只可惜……
一个叹气,屏风那边的梁安也叹气。
最后还是赵睿达忍不住了,咂舌一下摇摇头,说:
“爹,娘,我二婶儿她……有病了。”
“啊?”赵老四惊呼?
“啥病啊?”赵母追问。
这会让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所以全都放下筷子,看着梁家人。
齐妙搅着手指,轻叹口气,回答说:
“心病。不说话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给吃就吃、给喝就喝。”
“……”
“……”
“……”
赵家人听到这个回答,全都傻了。在农家,根本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可是如今……
赵睿达怕勾起梁安的伤心事,忙不迭的开口道:
“爹、娘,大哥、二哥,房间都收拾好了,你们过去午睡会儿。我这边有些事儿得跟三叔、三婶儿商量商量。有的是时间,晚上还吃饭呢,到时候再聊。”
赵老四心里还想追问,可是赵老大见状,忙不迭的点头,说:
“行,行,那我们先去休息。老三啊,你忙着,一会儿忙完过去陪陪咱爹。”
“知道了。翠格,带老爷、夫人、大爷、二爷他们去休息。”
门口守着的丫头听到这话,赶紧推门进来,屈膝行礼。
小丫头长得好看,穿的也不错,赵老四见到这样水灵的姑娘,不禁深深看了一眼儿子。
到嘴边的话没有说出来,被自家大儿子拽走了。
赵兴陪着赵母离开,等送走了赵家人,赵睿达看着梁安微微拱手,说:
“三叔,我爹他……”
“不用说了,叔儿明白。”梁安说完端着茶杯喝了一口,又道,“你忘了,咱们都是七家屯出来的。虽然在京城几年,可没有忘本。”
“你爹跟你娘老实、本分,想的事情跟京城这边不一样,正常的。放心吧,我跟你婶儿没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