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揉捏了两下,这才起身,洗漱、上妆。
坐在梳妆台前,齐妙看着铜镜里的白淼,问:
“本宫母亲要给兰儿的东西送过来了吗?”
“回皇后娘娘的话,一早世子爷进宫上朝时,就给带来了。”
齐妙听了点头,拿起花钿扣在自己的眉心处,遮挡疤痕。
没有那个女人不爱美,更何况只要独孤寒看到这个疤痕,他就心里不痛快。
为了他们夫妻俩的感情,她自然不能让自己的男人不痛快。
都准备好后,起身张开双臂。一边看着白淼整理衣服,一边又道:
“本宫让你准备的东西,可准备好了?”
“皇后娘娘放心,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白淼说完,挽着她的胳膊除了琮渺宫。
今日京城别馆甚为热闹。
各朝太医回走,分别场面让人感触颇深。
齐妙特意坐上马车前来相送,这也是当初答应他们的,要有始有终。
最先离开的是西罗朝,最近海面平静,适合他们回去。
然后是日照、南越,最后是北芪。
齐妙被白淼扶着下来,看着相识两年的太医,道:
“本宫有些东西麻烦你们帮着带回去给你们的皇后。这里有一封信,也需要你们带给她。”
北芪的太医都知道,他们的皇后是面前这位的亲妹妹。忙双手接过,抱拳行礼,说:
“皇后娘娘请放心,我等一定带去给皇后,绝不迟疑。”
“有劳了。路途遥远,早些赶路吧。”
齐妙没有多说,侧身目送着他们离开,直到最后一车东西也离开了别馆。
梁桂兰嫁过去这么久,他们姐妹之间一直都有书信往来。不过她得给妹妹壮脸,毕竟是嫁出去的姑奶奶,娘家在年关的时候,得送些东西过去。
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冻豆腐,粘豆包等常见的东西。
好在北芪王都跟京城的气候差不多,不然,这些东西还真送不过去……
第878章 李紫玫
冬去春来,白驹过隙。
日子过的飞快,眨眼就四月下旬了。
端午马上又要到了,京城上下,到处都是卖粽叶、糯米、香草、荷包等物。
京郊的工厂,带动了京城内百姓们的生活水平。
凡事在工厂做工的人,在京城内的家人,生活的都很不错。
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对朝廷做出成绩的最大反馈。
当然,今年的端午也是意义重大。
是太皇太后去世后丧期的第一个节日,也是蛊峡被挑的第二年整。
老百姓们高兴,梁家二房就更高兴了。
今年,梁汉松的丁忧期满,就可以返回京城。
梁汉柏也因为守丧期过,能参加秋试了。
李紫玫在成亲之后就跟丈夫分开,见天的数日子生活,终于算是熬出头了。
刚进四月那会儿,李紫玫就让人赶紧给七家屯那边送信。
昨日终于收到了梁汉松的回信,她提溜了这么久的心,终于也算是放下来了。
一大早洗漱完,李紫玫照例去后院,伺候婆婆梳洗、陪同婆婆、小叔一起吃饭。
自从梁汉松走后,她就一直保持。
每天都要抽出时间陪伴婆婆,即便婆婆对她的付出,没有任何回应。
一晃三年,蒋氏还是老样子,没有任何进展。
每天不说不动不作为。
吃饭需要人喂,洗漱也需要人伺候。
但是屋子里,只能是她熟悉的那几个人,多一个陌生人,她都会不淡定。
李紫玫进到屋内,两个婆子正在那里帮着蒋氏穿衣服。
时光仿佛在蒋氏这边定住了。
她虽然不说话,但也不见老,跟三年前没任何区别。
李紫玫走过去,伺候完蒋氏洗脸,有站在梳妆台前给她梳头。
边梳边说话,已经形成了习惯。
“娘,昨天收到汉松的信了。按照脚程,他端午能在家过了。爹的三周赶不回来,小叔自己去了。等他回来,在让小叔陪他过去一趟。”
“萦姐儿他娘快生了,差不多再有俩月吧。三婶儿还说呢,过两天还来看娘。娘,那是三婶儿,娘别怕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三婶儿不会伤害娘。”
“哦对了,魏泽清订亲了。就是三婶儿说的那家,京兆尹的嫡次女。老魏家也算出人头地了,魏泽清的几个哥哥还有老人都京了。”
“男人们在工厂做工,女人们在家相夫教子。一说到这儿,雪菲就叫苦连连。你说他的公婆怎么就不过来呢?在京城一家人生活多好……”
李紫玫轻声的念叨,说着京城上下的家长里短,说着各家各户发生的事情。
不管说了多少,蒋氏永远都是一个姿势、一个态度。
不回应,不理会,不作为。
头发梳好,理智灭来到他身边,伸手把人挽起,说:
“娘,咱们吃饭了。”
蒋氏仍旧没有回应,但是会跟着,往外面走。
梁汉柏卯正就起来读书,这会儿正好看完一篇文章,过来吃早饭。
抱拳拱手,行礼说:
“母亲、嫂子。”
蒋氏没出声,仍旧是李紫玫冲他微微点头,说:
“坐吧柏儿。”
梁汉柏算是她看着长大的。当初她去齐妙家小住,还教梁汉柏念书、识字。
一晃这孩子都十九了,如果不是三年孝期耽搁,他也该说亲、成亲了。
如今还好,一切都不晚。
李紫玫伺候婆婆吃饭,不忘照顾小叔,三年来就是这样,面面俱到。
府内所有的下人对这个当家主母佩服,至于梁汉柏,就更是对嫂子感激有加。
因为有嫂子的缘故,他才能放心出去念书、拓展视野。
一碗饭吃完,李紫玫照例给他盛饭,随后看着他,说:
“今年端午你哥回来,咱们就不去三婶儿家了。一会儿你抽空过去跟三叔说一下,咱们自己过。”
“好的,嫂子。”梁汉柏点头,双手接过饭碗。
对于嫂子吩咐的事情,他从来都是听命,没有任何异议。
打从心里感激这个嫂子,感恩这个嫂子。
吃过早饭,李紫玫把蒋氏送回院子,便在自己的主屋开始对账、吩咐事情。
魏泽清订亲,不论看哪里,他们都得去瞅瞅。
所以李紫玫把家里事情料理好了,便换身衣服,带着绿芊去了魏家。
魏家就在他们这条街买的房子。
二进院子,还挺大。是黑冰帮着张罗,黑晴给的银子。
房子足够魏家住,至于日常开销……
几个哥哥都在工厂上工,也都能自己养活自己。
魏家算上老两口,一共是五家。
魏泽清是老小,上面是四个哥哥,都已经成家。
没分家,这么多年都在一起,为了就是魏泽清能出息,大家跟着沾光。
至于魏泽清的姐姐,除了死去的赵睿达前妻,还有两个都嫁在辽东,没有过来。
如今订的京兆尹的嫡次女,日后那姑娘进门,想来也得是她来当家。
魏泽清现在在翰林院做编撰的工作,就是当初卢长东的活儿。
不招灾,不惹祸。
在那里历练几年出来,相信就能更上一步了。
刚出家门,马车就停下了。
李紫玫纳闷,冲着外面,问:
“怎么了?”
“回奶奶的话,赵家夫人的马车也出来了。”
李紫玫听到车夫这话愣住了,随后跟绿芊交换了下眼神,说:
“你问问雪菲,她是不是也去魏家。”
“是。”绿芊应下,掀开车帘出去。
很快,车帘掀开,孔雪菲直接坐了上来。
李紫玫赶紧往里面窜了窜,笑眯眯的道:
“早知道咱俩约一下好了。”
孔雪菲摇头,看着李紫玫深吸口气,说:
“我觉得好尴尬,我真的不想去。可是夫君那里……唉,想着还是去看看吧。”
大家都知道赵睿达对魏家的情谊。
即便跟孔雪菲成亲了,去年魏泽清中榜,魏家人上京,仍旧是赵睿达安排的。
几个哥哥能在工厂库房工作,也是因为赵睿达的缘故。
工厂库房,活不算多,但是出货的时候比较忙。由于是抗药的活儿,算是出力的,所以工钱要比正常工人还要高。
不少人都想去库房做库管,但没有人脉,肯定不行。
一来库房的货很重要;
二来若是信不过的人做,出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紫玫看着一脸无奈的孔雪菲,轻拍她的手背,安慰着道:
“这以后就不用管了。魏泽清成亲,魏家顶门立户的就是他,他能有今日你们家功不可没。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睿达哥不会拎不清的。”
孔雪菲听了点头,上扬嘴角,想着昨天晚上跟丈夫温存完,丈夫给的承诺,一脸甜蜜。
李紫玫看到她的样子,心里别提多羡慕。
算起来。她整整三年没有见到梁汉松了。
赵睿达都有了孩子,可是他们俩……
靠着车厢,透着车帘看着外面,眼睛里全是期待。
很快梁汉松就会回来,她的“苦”日子,终于算是熬到头了。
马车在魏家门口停下,二人一起下了马车。
魏家刚到京城落户,所以并没有下人。二人来到门口,看着紧闭的大门,顺手一推便开了。
还是延续农家的传统,白天不闭门户。
李紫玫对这个很了解,不过孔雪菲就不知道了。
看着打开的大门,咧嘴不敢相信的说:
“咱们……咱们就这么进去?”
李紫玫点点头,拉着她带着两个丫头往院子里进。
魏家刚搬来的时候,他们来过一趟。那会儿光是陪着长辈们聊天,并没有好好瞅瞅。
如今从正门来到院子,倒真的明白为什么当初黑晴没有说这房子到底什么价格。
孔雪菲从前院走了一会儿,感慨的道:
“皇后娘娘对于魏家,还真是照顾啊。”
李紫玫听了电拖,深吸口气看着刚刚出来的魏家大儿媳,说:
“当年魏氏跟皇后的感情,就如同皇后跟你现在这般。皇后娘娘重情义,当年魏氏因为流言蜚语,情绪不佳。”
“后来流产,都是皇后照顾的。皇后娘娘到现在仍旧自责,如果当初她发现了魏氏情绪不对,及时开解,可能也就没有那个悲剧了。”
“只能说这就是命。人和人的缘分,谁也说不准。若是魏氏还在,你也就嫁不来赵家。别太在意细节,主要是你们夫妻感情好就行。”
孔雪菲听到这话,明白她的意思。故作轻松的点点头,道:
“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的。”
“哎哟,这不是汉松家的嘛。你咋来了?快进屋,进屋啊。”
魏家大儿媳说完看到她身边孔雪菲,不自然的扯出一丝笑意,冲她也点点头。
带着他们俩去到后院魏家二老住的房子。
屋内,其他三个儿媳正在屋里坐着,几个孩子小的在屋里玩,大的在院子里。
他们俩的突然造访,让那个魏家有些措手不及。
魏父、魏母如临大敌的小心陪同,看得出来,他们俩比孔雪菲还要尴尬。
李紫玫是跟着一起过来的,自然不能让气氛这么继续下去。看着魏母笑呵呵的问:
“婶子来京城可还习惯?吃的怎么样?还习惯吗?”
魏母听到李紫玫的问话,忙不迭的点头,说:
“习惯,习惯,吃的也挺好的。前儿你三叔还让人送了东西,说是自己家的庄子,不花钱。”
第879章 琐事
说到这儿,魏母看着李紫玫,挑眉又说:
“汉松家的,俺们想在京城买地种,你能帮忙不?”
“这……”李紫玫有些语塞。
孔雪菲闻言蹙眉,怎么都没想到他们会有这样的要求。
魏父见状,忙开口说着:
“这一大家都得吃饭,四个儿子虽然都有工钱,可下面小的不少,日后用钱的地方多。京城不想农村,吃啥都要钱,我们总不好一直都让老三送啊。”
“那样的话,我们哪还有脸面对大家了呢。这不,我看后院那片空地还挺大,就带着四个儿媳种点小菜啥的,可人多不够吃啊。还是得种地。”
说起来,魏家双亲还是延续着以前的老传统,春耕种地,秋收猫冬。
只不过京城的土地哪就那么容易买。
更何况魏泽清是朝廷官员,自己的父亲带着嫂子出去种地,这让人看了好说不好听啊!
孔雪菲看着魏父的样子,深吸口气摇摇头,说:
“伯父,这件事儿最好你们还得问问泽清。毕竟你们出去种地……让人看了不好。”
“咋就不好了?”魏父不解,有些复杂的看着孔雪菲说,“我们自己有钱,我们自己要买地,不是……”
“魏叔,这不是谁买的问题,是谁种地的问题。”李紫玫赶紧出言打断魏父的话。
她心里明白孔雪菲的意思,但是魏父、魏母不知道,他们想的狭隘,觉得孔雪菲是怕自己丈夫花钱,所以才阻挠。
但偏偏……
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李紫玫起身,挨着孔雪菲坐下之后,看着魏家人,说:
“今儿屋里都没有外人,我家公爹在世的时候,跟叔叔、婶子的关系也不错。既如此,我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就跟你们明说了吧。”
“刚才睿达嫂子话里的意思,不是怕花钱,而是怕被别人看到。如今泽清是朝廷命官,你们即将进门的媳妇儿,是京兆尹的嫡次女。”
“京兆尹,官位可比咱们田台县的县令要大。你们说这样的家世,你们自己出去种地,让人怎么看泽清,怎么看京兆尹大人呢?”
魏父听着迷茫,魏母听着就更不解了。微微蹙眉,深吸口气,说:
“这有啥怎么看的?俺们种俺们的地,俺们自己生活啊。”
“可是魏泽清还要出去见人呢?你们四个儿子也要出去见人。难道让人家说老魏家过不下去,老人家带着四个儿媳妇出去种地?”
李紫玫故意说的有些不好听。看到魏家二老酱菜色样子,继续又道:
“这件事情不是你们自作主张就可以的。总要问问家里的男人,他们比你们见识多。我明白你们的意图,就想给这个家分担一些。”
“但是在京城,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儿,都不是容易的。更何况你们家有一个在朝廷里做事。出去种地……从这到京郊,你们可知道有多远吗?”
面对李紫玫的这套说辞,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了。
魏家二儿媳想了一下,咂舌摇摇头,说:
“弟妹啊,那照你这么说,我们就只能在家吃干饭,一点活儿都不能干?”
“那不行啊,家里这么多孩子,我也想让我儿子念书啊。”魏家老三媳妇儿不依的说着。
孔雪菲看着这样复杂的家庭,冲李紫玫摇摇头,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
这种家庭她没经历过,这么复杂,这么多小家。
虽然没有分家,可在一起住,个人总会有个人的想法。
李紫玫进来连口水都没有,无奈的叹口气,道:
“想要念书,想要做事,不是现在,也不是你们私自做主。不是说了吗,可以问问家里的男人,尤其是魏泽清。”
“他成亲之后你们就是五家,算上二位老人就是六个小家,具体怎么生活,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但是种地这个……问问你们家的男人吧。”
李紫玫能说的就是这些,再多说也说不出来啥。
大户人家这样同支同脉住在一起的不少,都是有一个掌家,然后小家在那边每个月支取多少用度。家里的男人赚钱上交,诸如此类。
至于别庄什么,魏家这四户肯定没有,有的肯定就是京兆尹的嫡次女的陪嫁。
但那时人家的东西,无私奉献拿出来?
好像不可能吧!
李紫玫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先劝阻他们自作主张。听着意思,后院的花园已经种地了,这嫡次女嫁过来,只怕……
想到这儿,李紫玫让绿芊把东西拿过来。孔雪菲见状,也让婢女把东西拿过来。
二人将东西放在桌上,李紫玫轻声地道:
“昨儿泽清订亲,我们也不方便过来,所以今儿过来补上。什么时候定日子,我们再来。到时候需要忙活的事儿只管开口。”
“哎哟,这……”魏母有些不好意思。
昨天订亲,两家三房可给了不少东西,这突然又来……
还有这睿达媳妇儿,睿达都暗着给了,这咋还明着又给。
夫妻俩想了想打算拒绝,李紫玫冲着他们摇摇头,说:
“小定是泽清的大事儿,咱们作为同乡,又是老邻居,没有那么外道。有事儿说话,咱都在这边住的。”
“哎,好,好。”魏母不在推辞。
看得出来,魏母现在很需要钱,他们家家底有多少想也能知道。
在京城生活,哪里不需要钱?
更何况魏泽清眼瞧着就要办喜事,用钱的地方会更多。
李紫玫跟孔雪菲被魏家四个媳妇儿送出屋子,婢女纷纷过来扶着自己家的奶奶。
四个女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不是滋味。
尤其是看到孔雪菲的时候,原本那个位置,应该是他们小姑子的。
若是小姑子活着,他们也不会过得这么难熬。
从魏家出来,孔雪菲的脸色不是很好。李紫玫见了想了一下,说:
“中午也没什么事儿,要不咱们俩在外面吃点儿?”
“咱们俩?”
“嗯,就去兴丰楼吧。要个雅间,咱们俩边吃边聊。”
孔雪菲想了一下,担心儿子,摇摇头,推拒的说:
“还是算了,出来这么久,也得回去了。”
李紫玫见她归心似箭,倒也没太强求,各自上了马车后,李紫玫让车夫赶车去平西侯府。
魏家的事情还是得跟三叔他们说一下,这么复杂,每个媳妇儿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日后难保不出乱子。
马车来到梁安家时,正好赶上了吃午饭。
李紫玫不是外人,洗了手,挨着阎婉莹坐下,跟着一块吃饭。
梁安每天中午都会跟儿子喝点儿,放下酒杯看着李紫玫,说:
“汉松媳妇儿啊,汉松回来端午还在这边过吧。不是外人,你们若是真回去,以后机会也不多。”
梁安是不希望梁汉松他们回辽东的。但是儿子跟侄子想的也没错,他便不好再说什么。
李紫玫都忘了这事儿,如今听到三叔这么说,忙不迭的点头,道:
“知道了三叔,端午那天我们过来,吃完午饭再回去。”
蒋氏不能来,所以他们每年都是中午过来吃个饭,然后就回去。
曹氏咬着菜,心里不是滋味。
看这样子,是定下来了,等汉松回来就走了。
李紫玫吃了一碗饭便不吃了。一边喝汤一边说着刚才在魏家发生的事情。
“……差不多就是这样。我就觉得几家一起住,日后他们妯娌之间出矛盾。”
梁汉森听了摇头,放下酒杯看着她,说:
“嫂子别担心,魏家迟早要分的。”
李紫玫听到这话愣住了。不敢相信的看着他,道:
“为什么?”
梁汉森给李明恒夹菜,随后继续说道:
“如今京城房子越来越紧张,不少在工厂做工的人,都想自己买房子了。京城内部就这么大,想要买价格也高。很多人都买不起。”
“所以今儿皇上在早朝的时候宣布,要把京城南面那片荒地统一盖房子。工厂做工的人优先买,价格会很便宜。听那意思没钱可以直接住,每个月扣点工钱……”
梁汉森说着今儿在御书房听到的消息,梁安等人谁都没有说话,好一会儿曹氏才淡淡的说:
“这恐怕……又是妙儿的主意吧。”
“错不了。”李嬷嬷点点头。
那年齐妙就说过京城住宅的问题,好多人家小夫妻想单过,但是没有房子。
倒也不是没房子,而是没钱买。
如今工厂效益好,东陵的确富足很多,国库出资一部分盖房,不是不可以。
李紫玫听着曹氏跟李嬷嬷的对话,不禁对齐妙更加的崇拜了。
只怕没有谁家的女子,能像齐妙这般敢做、敢说、敢实行。
在梁安这边吃过午饭,李紫玫没着急走。陪着曹氏、阎婉莹在家里坐了坐,又出去买了些东西。
端午了,家家户户都要备些东西,曹氏更喜欢自己来张罗。
别看现在是侯府夫人,她还保留在七家屯的那些传统。
过年、过节自己包饺子,逢年过节备货这些,自己上街来溜达。
穿的朴素,旁人也看不出来什么,最重要的是梁安很支持她出来散心……
第880章 回来了
五月初三,对旁人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日子,可是对李紫玫来说……
确实最重要的日子。
一大早吃过饭,便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坐上马车,小叔子骑马,二人去了城门京郊。
太阳不小,但是李紫玫根本不在意,就站在树荫下面等。
此刻,她比谁都着急、都紧张。
按照脚程,今日梁汉松就该到了。
巳时正,她出来已经半个时辰,不远处传来马蹄声,李紫玫连瞅都没瞅。
只要不是正前方来的马蹄声,她都不在意。
“吁——”
梁汉森勒紧马缰绳,然后翻身下马来到李紫玫跟前,抱拳拱手,说:
“嫂子,早就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