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醒了,进来吧。”
  边说边把昨天给她做的里外三新,拿出外衣穿在身上。
  至于原来穿的那身,直接塞进了布包内,回家洗洗搁起来。
  李嬷嬷进屋,看着衣着合适的齐妙,笑眯眯走上前,继续又说:
  “姑娘真好看。脸白,穿浅色的衣服最漂亮。”
  一大早被称赞好看,齐妙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轻扬着嘴角,侧身行礼一下,说:
  “也是嬷嬷手艺好,做出这么漂亮的衣服,所以我才能好看。多谢么么妙手了。”
  “哎哟哟,不敢当!”
  正说着,小婵推门、从外面走进来,开始收拾屋子、端水。
  李嬷嬷看着齐妙,比划了个“请”的手势,又说:
  “嬷嬷伺候您洗漱吧。吃过早饭就该回去了,下一次见,应该就得夫人生了。”
  这是齐妙当初答应李朝阳的。
  小妮子闻言颔首,颠颠的跟着去到屏风后面洗漱。
  一番捯饬,齐妙拒绝了李嬷嬷手里的那些珠花。
  珠花很好看,她也很喜欢,可是回到农家,这些东西完全用不到。
  倒不如两根头绳来的痛快。
  绑好碧蓝色的头绳,齐妙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笑弯了眼睛。
  李嬷嬷从小婵手里接过木盒,打算把珠花装好,让齐妙带回去。没想到小妮子竟然出手,制止了她的动作。
  “嬷嬷,这东西我不拿了。再有一个来月我还得过来,到时候您再给我带。”
  李嬷嬷听到这话,原想劝说。可见她执意如此,也没办法,只能把珠花收好,然后就放在了客房的梳妆台前。
  齐妙垮着布包出屋,一路快步去到饭厅。
  想到能回家见爹娘,她这心里就无比的激动、高兴。
  昨天晚上的事情,显然小婵没有说。不然以李嬷嬷的性格,断不可能做到什么都没发生一般,不去问她。
  县衙的早饭很丰盛,李朝阳跟张氏都格外热情。不时地跟她说要常来这边,没事儿想来的时候就来。
  宛如长辈对晚辈那么慈爱、纵容。
  齐妙吃饱并没有动,而是等他们夫妻俩都吃完之后,这才起身,侧身行礼,说:
  “多谢李伯父、李伯母这几日的款待,齐妙吃的满足、玩的开心。”
  张氏闻言,伸手把她拉到跟前,满眼疼爱的看着她,说:
  “伯母也喜欢你来。我生产时你们正值春耕,如果忙就不用过来了,啊!”
  齐妙听了摇头,反手握着她,笑眯眯的道:
  “那不行。妙儿一定要过来,亲眼看到伯母平安才行。更何况……我娘还给小弟弟准备了东西,我也得给拿过来!”
  张氏听到这话,眼里落寞。伸手摸着肚子,好一会儿才喃喃的说:
  “我跟你伯父都希望是女儿,你说……会是女儿吗?”
  呃……
  咋还变卦了呢?
  古人不都是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吗?
  这咋突然又……
  齐妙点点头,笑呵呵的道:“伯母想要什么都会有,心想事成嘛。”
  张氏跟李朝阳对视一眼,然后起身,亲自送她出去。
  李朝阳没有动,就那么炙热的眼神看着他们俩的背影,许久都没有任何动作。
  马车依旧是刘成赶,这一次孙师爷没有陪着。
  今儿是衙门新年第一天开衙,他走不开。
  张氏站在车旁,看着齐妙,从手上褪下一个镯子,看着她,说:
  “给你银钱你肯定不要,我也知道你们家现在不错,不缺粮食。这镯子我戴了十多年,送你也算是伯母给你的见面礼。”
  不由分说的戴在齐妙的手腕儿上,通体晶莹,一看就不是凡物。
  齐妙迷茫的看着眼前的张氏,多少有些局促。
  这一次自打十四那天开始,他们夫妻俩就特别的不一样。对她态度好的离谱,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亲戚呢。
  这镯子……
  “好了妙儿,快上车吧。出来好几日,肯定想家了。没给你们带什么,我看你挺喜欢吃青菜的,给你装了小菜。”
  齐妙听到这话,忙再次行礼。柔柔的看着她,握着她的手,道:
  “多谢伯母想得周到。等二月末,我再来。”


第150章 想不想我?
  “好,旁人我也信不着。”张氏说完,柔柔的看着她。
  齐妙上车,冲她挥挥手,良久才让刘成赶车。
  辽东有句俗话,叫:十五、十六走百病。
  意思是正月这两天出来溜达,能把一年的病都走没了。
  如今她从县里回七家屯,这距离可不算短,应该能把今年所有的病都走没吧。
  心理作用,图个心安。
  车里,一篮子小菜,一个果匣。
  跟去年给的少了很多,但却精致了不少。
  这也证明她现在的生活,已经往大户人家上面靠了。
  果匣是她十四那日送李老夫人的同款,不过里面的样数不一样。
  看着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糕点,还真是佩服老祖宗的手艺。
  没有泡打粉,没有甜蜜素,没有奶油,没有芝士,也照样可以做出软糯香甜的糕点。
  要是能学会就好了,没事儿自己在家吃。
  突然有点想念烤箱了,前世她有个小型烤箱,没事儿烤点儿蛋挞、饼干啥的。
  双手抱膝,看着眼前的两样东西,齐妙轻舒口气。
  也不知道爹娘现在在家干啥,有没有想她。
  应该会有吧,怎么说都是他们的女儿……
  ……
  回到阔别三日的家,齐妙有些激动。
  推开门,快步跑进院,边跑边说——
  “爹,娘,你们最最可爱的女儿回来了哟。”
  刘成在她身后,拿着车里的东西打算跟上。
  听到如此臭屁的话语,微微一怔,嘴角僵着,好一会儿才笑着摇头、迈步跟上。
  齐妙进屋,直接蹦上了梁安的怀里。
  双手搂着他的脖子,摇晃着小腿,问:
  “爹,想不想我,想不想我?”
  看着如此热情的闺女,梁安宠溺的点点头,单手托着她的腰,另一只手捏着她的鼻子,说:
  “想,想。怎么能不想爹的宝贝女儿。在县衙可还好?玩的可高兴?”
  “嘿嘿……”齐妙撒娇的窝在父亲的颈窝,娇笑不已。
  一旁的曹氏看着女儿这般,无奈的摇摇头。
  他们家对于齐妙这样的举动,早已习惯。
  不过刘成看着父女俩这般,嘴角狠狠抽了两下。
  这……
  会不会有点儿太过了!
  曹氏眼尖,见到刘成之后赶紧下地,走上前侧身行礼一下,说:
  “劳烦您送妙儿一趟。快,炕上坐,暖和暖和。”
  刘成闻言摇头,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冲她抱拳行礼一下,道:
  “夫人不必客气,我这就要回去。今儿衙门开衙,第一天事儿多。齐姑娘安然送回,刘成的任务也算完成。就此告辞。”
  齐妙这会儿已从梁安的怀里下来。
  梁安听到这话,忙走上前,拦住他的去路,开口说:
  “着急也不急在这会儿。喝杯热水,暖和暖和再走。”
  刘成还真是渴了,听到这话抱拳行礼,礼貌的说:
  “那就打扰了。”
  梁安烧水,曹氏喊了齐妙去外屋地,开始准备饭菜。
  不管怎么说,留下吃顿便饭是必须的。
  要快,而且还得要丰富。
  想了一下,决定做白面疙瘩汤。用猪肉,还有拿回来的青菜做汤,然后下入白面疙瘩。
  简单又不敷衍,待客最佳。
  热水烧开,梁安泡了些茶,跟刘成边喝边聊。
  大部分都是问衙门的事情,还有就是今年收税粮的标准。
  刘成看着村户梁安,心里特别的佩服。因为他知道衙门的整个体系,就连过了正月初五,东陵各地收到的税粮标准一事,都十分清楚。
  今年田台县这边的税粮,要比去年少收一些,这是朝廷那边的决策,说是体恤百姓,其实就是为了去年雨季出的那个事情,给老百姓些补偿。
  力度不大,但的确少收了一成。对于农民来说,也算是一个好事儿了。
  梁安放下手里的茶杯看着刘成,问道:“兄弟,今年这种子……怎么还没发呢?”
  “上面好像是说再等等,种子还没到。”刘成老实的说着自己在衙门得到的消息。
  跟他们一家搞好关系,日后也能好混一些。老爷、夫人很看重这一家,衙门上下都知道。
  梁安转悠着茶杯,好一会儿才重重叹口气,道:
  “往年过了初八就有信儿了。今年这……”
  “放心吧,种子这事儿肯定不会有差错。过了二月二才能春耕,估计也就这几天了。”
  正聊着,齐妙端着两碗白面疙瘩汤进屋。
  梁安见饭做好了,笑呵呵的看着刘成,说:
  “刘老弟啊,咱们边吃边聊。我不多留你,你吃完就回,行不?”
  刘成是没打算在这儿吃饭,可人家都把东西端过来了,你要是不吃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小伙子腼腆的点点头,拿起一碗,“西里呼噜”的开吃起来……
  ……
  送走了刘成,齐妙把在县衙发生的一些趣事跟父母说了一下。
  当然,很大一部分都是杜撰,毕竟并没有去街上看花灯,更没有去猜灯谜。
  将李嬷嬷做的里外三新,还有张氏给的镯子,拿到桌子上。夫妻俩瞅着镯子,互看一眼,谁都没有说话。
  齐妙光顾着自己说话,根本没看父母的表情。
  好一会儿,曹氏伸手摸了摸布包里的衣服,跟梁安交换下眼神,笑呵呵的说:
  “妙儿长大了,有本事儿了。李大人都收你做侄女,那以后要跟人家好好来往,知道吗?”
  “嗯。”齐妙乖顺的点头,靠在曹氏的怀里撒娇。
  梁安笑眯眯看着女儿,没有说话。
  多日不见,他也很想念闺女。
  吃着糕点,喝着茶水,一家人的氛围特别温馨。
  齐妙是个小小操心人儿。一会儿问老宅那边怎么样了,一会儿又问有没有过来找茬。
  曹氏看着女儿的样子,笑眯眯的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说:
  “有你爹在,你娘还能受欺负吗?傻姑娘。”
  “嘿嘿……”齐妙笑眯眯的仰头,跟着自己的爹娘撒娇。
  舟车劳顿,再加上昨天晚上独孤寒的闹腾,她多少有些困了。
  起身拿了枕头跟小被,靠在里面补眠。
  梁安跟曹氏互看一眼,说都没有说话。桌上晶莹剔透的镯子,让他们的眼神都很迷惘……
  ……
  白淼的事情,夫妻俩谁都没有提,好像就从来都没发生过一样。
  魏氏偶尔会过来串个门,再就是二大娘蒋氏会过来。
  冬去春来,开化、种地。
  一年一度的春耕又要开始了,老农们忙活种地之余,还要帮着梁庐挖地基。
  紧忙乎!
  梁庐很大方,来挖地基,一天给两个铜板,人数不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地基三天就都挖好了。
  梁宿友是不希望二儿子搬走的,可人家心意已决,必须搬走。
  由于分家,今年老宅是各家种各家的地。
  所以老宅这边就梁宿友跟梁亮、冯氏、还有一个八岁的梁桂兰,他们是个种。梁敏霞仍就没有下地,准备在家的等着嫁人。
  说起来老宅是真偏心,梁敏霞怎么都是个成年劳动力,居然不用、用一个八岁的小丫头。
  梁安自打那次的事情之后,再也没去过老宅,关键也是没时间。
  今年他们家计划好了,要种中药。
  这不,又跟村里那边买了十亩中等田。加上分家得的六亩,还有齐妙手里的四亩,整整二十亩地。
  人工翻地最累,齐妙、梁安还有曹氏,三个人起早贪黑的做。
  梁庐那边都没有过去帮忙,人家要盖房子,自己的事情也一大堆。
  最后无奈,只得去镇上雇了个马回来。
  本来打算买头牛,实在是因为家里没地方放。只能无奈的打消念头。
  今年先雇着,等房子盖起来之后,来年买回来也可以。
  农家一片蒸蒸日上,翻地等着春耕。种子据说还没有到,得过段日子。
  好在今年开化早,不着急。
  由于家里雇了马,所以翻地这活儿就不用齐妙了。
  每天曹氏跟梁安下地干活儿,她在家里帮着做饭、喂鸡、收拾屋子、洗衣服。
  去年抓的鸡,已经开始下蛋了。这些日子种地,每天早上他们家都会煮三个鸡蛋,一家三口吃一个。
  肉不能经常买,吃些鸡蛋补补身子,也算不错。
  好在曹氏不是很在乎鸡蛋,自家吃了也就吃了。
  在农家,这玩意儿那是可以换钱的,绝对不能自己吃掉。
  每每想到这儿,齐妙都上扬嘴角,觉得曹氏就是新一代的好母亲。
  把鸡食放进鸡槽子里,院门突然推开。
  齐妙闻声扭头,看到来人愣住了。诧异地问道——
  “孙公子啥时候回来的?”
  自打年前那次见过之后就再也没看到,菜鸡说他去京城过年,这会儿才回来?
  孙玉轩手里拎着布袋子,笑眯眯的瞅着她,说:
  “昨天从山庄下来的。你要的种子,我没事儿给你送过来。”
  说着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她,一脸温和。
  齐妙放下手里的鸡食,看着眼前的家伙,不知道该说啥。这家伙来倒也没啥,可关键是这家伙亲自来送中药种子,这就让她有些纳闷。
  昨儿她有去广益斋,那边的王五可亲口说了,种子还没有到呢。
  布袋有些沉,齐妙刚要开口把人让进屋。院门再次推开,孙玉轩的随从把手里的袋子拿过来,冲齐妙抱拳一下,转身出去了……


第151章 嫁进成阳王府!(三更)
  孙玉轩把袋子拎起,看着她,说:
  “这是粮食种子,都是上等货,给你拿一些,省的去镇上那边拿了。”
  齐妙听了,没客气的点点头。看着他,笑眯眯的道:
  “既然如此那就谢谢了。进屋吧,进屋说话。”
  “好。”孙玉轩拎着袋子,跟着一起进了屋。
  齐妙烧水泡茶,忙活了一会儿,这才坐下看着他,说:
  “怎么样,我听独孤寒说你去京城过年了?是不是很无聊?”
  “是。”孙玉轩没有隐瞒,直接点头。喝了口茶,看着她道,“我来时去看过你哥,你哥还行,就是有些拼命。”
  齐妙闻言顿了一下,随后看着他,咬着嘴唇问:
  “我哥他……说什么了没有?”
  “说了。”
  孙玉轩端着茶杯,喝了一口之后,又道:
  “他知道你跟世子的事情了。虽然很懊恼,但却不怪你,反而还挺心疼你。”
  齐妙听到这话,嘴角微微向上扬起,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不管这个异世的极品亲戚有多少,反正她直系的家人,对她是鼎好、不错的。
  孙玉轩放下茶杯,看着她继续说:“你哥说了,他现在就一个想法——做将军。这样才能抬高你的出身,把你成功嫁进成阳王府。”
  轰——
  齐妙听到这话,顿时觉得脑袋上一群乌鸦在飞。
  我的天,这个亲哥可真敢想。
  那么努力做将军,居然就是为了让她嫁进成阳王府?!
  无奈的摇摇头,苦笑一下,说:“我哥也真是的,为什么一定要让我嫁进王府呢?”
  “你的贞洁被世子爷拿走,自然得他来负责啊!”孙玉轩理所当然的说。
  齐妙看着她,沉默了一会儿,抿着嘴角又问:“我能去见我哥吗?”
  “你觉得呢?”孙玉轩不答反问。
  齐妙耸耸肩,不再说话。
  想也知道不可能,即便可以,他也不会带她去。
  孙玉轩放下茶杯,看着她又说:“其实我很想告诉你哥,即便他不努力,世子爷也一定会带你进府。”
  “你还是歇会儿吧。别那么多嘴。”齐妙翻了个白眼,直接呛着。
  孙玉轩看着她,微微蹙眉的问:
  “我很好奇,都许你侧妃位了,为什么你还不愿意?”
  齐妙看着一脸好奇的孙玉轩,无奈的舒口气,道:
  “你愿意你去呗,‘世子侧妃’这么好的位置让给你,怎么样?”
  “嗯,挺好!”孙玉轩来者不拒,十分欠抽的点头回答。
  面对他的冷笑话,齐妙撇了下嘴,不去附和。
  真要是他去做“世子侧妃”,那可是东陵王朝最大的笑话了。
  孙玉轩耸肩,自嘲的摇摇头,看着她又道:
  “世子爷看上的是你、不是我。要是我,我早就卷着铺盖卷跟着跑了,还用天天为了生活奔波。”
  “嘁!”齐妙嗤鼻,端着茶杯喝了一口,懒得跟他继续这个话题。
  他还为了生活奔波,恁好意思说这话呢!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说得再多也是扯皮,白费力气。
  孙玉轩看着她的态度,好心情的笑着挑眉,端着茶杯,慢条斯理的喝一口,道:
  “哎,我听说你正月十五把世子爷的计划都打乱了?胆儿粗啊!”
  “听说?!”齐妙冲他冷笑,随后翻个白眼。
  明显就不是听说好不。
  这家伙……
  孙玉轩见状,“嘿嘿……”直笑,随后轻叹口气,感慨说道:
  “你命真好啊!打乱了世子爷的计划,居然还能活蹦乱跳。哎,你说……”
  “说毛!”齐妙虎着脸,打断他的话。
  很明显,不想让他继续说了。
  以他的个性,继续说下去,绝对又是些不中听的废话。
  明明比她大好几岁,弄得比她还幼稚,真是开了眼。
  更何况那天晚上最后发生的事情……
  什么叫“命好”,她也受惩罚了行不行。那家伙居然让她用手给他……
  居然帮着做了“枪手”。
  唉,奇耻大辱啊!
  孙玉轩原本也是逗她,见她满脸通红,顿时觉得莫名其妙。不过倒也没追问,“呵呵……”轻笑两声,作罢。
  齐妙看他放弃,瞬间松了口气。
  这些日子,为了应付白淼突然从村里消失这事儿,已经累心累力。
  再跟他说那么多,浪费脑细胞。
  一个大活人突然从村里消失,肯定会有不少人问。他们家跟白淼走的近,自然也就成为大家争着问的人家。
  好在年前杀猪,魏氏在呢,听到了白淼要去镇上做工的消息。
  不然,就跟村民解释都来不及。
  齐妙给孙玉轩续上茶水,转移话题的说:“高公子呢?怎么没跟你一起过来?你们不是公不离婆秤不离砣吗?”
  “什么公不离婆秤不离砣,你这丫头,我饶了你,你反倒打趣我?”孙玉轩好笑的摇头。把玩着茶杯,轻叹口气。
  齐妙吐了下舌头,做个鬼脸。
  孙玉轩倒也没追究,在他眼里,这就是个妹子,偶尔开开玩笑,无伤大雅。喝口茶,看着她又道:
  “他?忙着呢。跟仁和堂打擂台呢。短期内,你都看不到他。”
  “很忙?”
  “嗯。”孙玉轩颔首,随后想了一下,看她又说,“你这中药卖给他倒不如自己弄个作坊啊。”
  “啥意思?”齐妙不懂,一脸疑惑的看着他,等着他给解疑。
  孙玉轩瞅着她,轻笑一下,又说:
  “就是你做的那些药膏啊。自己种药、自己做成膏状,然后卖给军营,省去中间不少环节,赚的自然也不少。”
  齐妙听到这话,颇为心动。
  只要能赚钱,她都想试试。单手托腮看着眼前的男子,疑惑的蹙眉开口问道:
  “你这么帮我……目的是啥?我可跟你说啊,我没及笄呢,而且我……哎哟!”
  话没说完,孙玉轩直接伸手,在她额头上拍了一下。
  “胡说什么呢!我有婚约在身,就你这营养不良的小姑娘,我怎么可能会看上。”孙玉轩好笑的摇头。
  齐妙听到这话,夸张的拍了拍胸脯。
  这类小说看的太多,有一本叫《农家巧妇来种田》的,当初她起五更爬半夜的看。里面有一个帮着女主的男配,最后的最后还死了。就因为看上女主,才得此下场。
  这家伙这么帮她,不能不让她后怕啊!
  喝了口茶,歪头看着孙玉轩,好奇心顿起的又说:
  “你有婚约拉?跟谁啊,说说呗!”
  “你好奇?”孙玉轩低头喝茶,撩眼看着她点头如蒜的样子,好笑的放下杯子。“算是个大人物吧,当今圣上的九公主,指腹为婚。”
  “哇……真的有指腹为婚啊!那你们家呢?你们家可有兄弟?”齐妙歪头,一脸好奇的看着他。
  反正他不着急走,闲聊一下无伤大雅。
  孙玉轩轻笑,点点头,手指轻敲着桌面,回答着:
  “有!好几个呢。不过跟我一奶同胞的,就只有我自己罢了。”
  这话什么意思,齐妙很清楚。
  嫡子就他一个,其他的都是同父异母不同心的兄弟。
  不知道咋回事儿,聊着聊着话题还沉重了。
  齐妙单手托腮,看着他又问:
  “那你喜欢那个九公主吗?你们见过吗?”
  孙玉轩闻言面沉,好一会儿才闷闷的开口说:
  “见过。不过……跟喜欢没有关系。男人嘛,三妻四妾正常,更何况……不跟她成亲,也做不了少庄主。各取所需吧。”
  呃……
  齐妙听到这话,突然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明明两个人成亲,是非常幸福的人生事儿。
  可偏偏从他嘴里说出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