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洗漱吧,回去睡觉。不是一直嚷嚷要自己单独睡嘛,去吧。”
  “嗯。”齐妙点头,跟梁安打了个招呼,便下地穿鞋走了。
  夫妻俩谁都没有动弹,就那么坐在炕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次叹气。
  曹氏喝了口水,看着梁安想了一下,说道:
  “如果现在给霞儿找人家,兴许能找个本分的。无非就是鳏夫,过去得给人家当后娘。”
  梁安明白媳妇儿的意思,把杯子里的水喝尽之后摇摇头。
  “洗漱吧。睡觉!”
  曹氏明白丈夫的无奈。
  如果可以,他一定会想方设法给梁敏霞找出路,可是他们分家了。老宅那边的事情,现在只由人家自己做主。
  他们即便再想也白搭,人家不会听的……
  ……
  齐小妙回到自己的屋子梳洗。
  她这屋啥都有,什么都不缺。外屋地还有个小炉子,炉子上面有炒勺。
  冬天洗漱的时候,用炒勺温水,不用整大锅那么费劲。
  梳洗完、把水倒掉,小妮子美滋滋的进了屋。
  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还真不容易。
  如果不是明面上梁汉森当兵得了银两,他们家这房子,一时半会儿还盖不起来。
  闺房内干干净净,齐妙看着屋子里的一切,心里特别的舒畅。
  在屋里慢慢的踱步,来到梳妆台前,坐在妆凳上,交叠着腿,看着铜镜里的自己。
  突然,笑了。
  这还是穿越到此一年半的时间,她第一次这么正视自己。
  素手不由自主的摸着脸颊,真的好漂亮啊!
  怪不得都说胖子是潜力股,前世她光顾着经营诊所,对于自己完全不修边幅。
  再加上又好吃、又能吃,一直都是微胖界的扛把子。
  现在再看这幅身体,这张脸,真的觉得前世她对自己太不好了!
  深吸口气,双手托腮的看着铜镜,里面的人儿怎么就这么好看呢!
  心里无限YY,那个臭屁的架势,果然让人受不了。
  齐妙冲着铜镜里的自己笑了一下,然后开始解头发。
  留头之后一直梳着打扒角。就是头发分梳两边,束成八字角的模样。那根桖木簪就挽在里面,让人看不到。
  既然高威林提醒过她,让她低调一些,自然就得注意点儿。
  头发解开,桖木簪子取下,然后放在桌面上。
  双手按着桌子,打算起身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眉心中央,有一点点红晕。
  以为是胭脂,用手擦了擦,根本没有用。
  蹙眉想了一下,去到外屋地,用帕子浸水,拿回来之后对着铜镜继续擦,仍是擦不掉。
  不仅擦不掉,反而弄得整个额头那一块,都红了。
  齐妙不敢造次,咽了下口水停手,然后咬着嘴唇不敢动。
  就那么盯盯的看着铜镜,心里多少有些突突。
  桖木簪就静静地躺在那里,齐妙这心可就不平静了。
  额头的那抹红她看的真切,即便这么擦,那红晕根本没下去,反而特别明显。
  她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呢?!
  别告诉她,她身体里有什么洪荒之力、异能天赋。
  这……
  这不科学好不好!
  齐妙咬着嘴唇,坐在妆凳上满脸愁容。
  不会功夫,不会斗气,咋就能眉心那处有抹红。
  如果真的是她心中所猜,那她可是被老天爷玩惨了,她没想过什么惊心动魄啊!
  坐了好一会儿,额头被擦得红褪去,那抹红还在。
  但不仔细瞧,看不到。
  如此一来,日后得多多擦粉了啊####上午有事儿,先一更。下午见,么么哒


第204章 不顺利也得顺利
  搬到新家的第一个清晨,齐妙是提醒吊胆醒过来的。
  胡乱的穿上衣服,圾着脱鞋就跑到梳妆台前。
  眉心的那抹红仍在,不过没有变大,也没有颜色变深。
  长长松了口气,齐妙堆坐在妆凳上犯了难。
  这个异变要不要跟爹娘说呢?
  昨天临睡前她有大胆猜过,既然这东陵王朝是架空的地方,那么有些东西就不能按照常理来推断。
  何殇都说了,她是凤格命运,那额头这里会不会……就是显示?
  要真是这么回事儿,那她可就无语了!
  她只想做普通人,一个平平常常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人。
  “妙儿,起来了吗?要吃早饭了!”
  曹氏的声音传来,打断了齐妙的思绪。缓过神来,冲着外面稍微大声的说:
  “来了娘,这就起来洗漱。”
  “那你快点儿,饭菜都好了。你爹都洗漱完了。”
  “知道了。”
  曹氏得到闺女的回应之后,转身回了屋。
  梁安已经坐在炕上了,看着媳妇儿回来,笑着说:
  “估计昨天晚上换了新屋子,闺女兴奋的晚睡了会儿。”
  “嗯,应该是。”曹氏点头,来到炕边脱鞋上炕。
  饭桌上,三和面馒头,小米粥,素炒豆角丝。
  碗、盘成套,新刷的桌子,看着都让人赏心悦目。
  曹氏盛粥,看着当家的想了一下,道:
  “家里的东西没剩多少,听闺女的意思,高公子他们这几日就要来。你一会儿去老宅看看,那边缺什么给补点儿,顺道去镇上再买些东西。”
  “行,我知道了。”梁安点头。
  曹氏看着当家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梁敏霞的事情,他们还是没什么立场去说,只能按照安哥说的来办。
  袖手旁观!
  外屋地传来开门声,齐妙进屋。
  梁安看着闺女,这才拿筷子开始吃饭……
  ……
  梁家老宅的战争已经打响,几乎村里人路过老宅的时候,都会听到冯氏的谩骂声。
  偶尔闹的凶一些,还会招来街坊看热闹,甚是丢人。
  梁庐现在无比庆幸,庆幸自己搬出来居住。不然,就这样的氛围,还真够煎熬的!
  最近几日,谩骂声肆虐,原因无他。
  镇上、县里、乃至府城的梨香园都被封了。
  冯氏听到这个消息,自然就想到了当家的曾经去过那地方,这气儿就更不可能顺了。
  起先梁安跟梁庐还过去劝劝,最后哥俩谁都不去了,因为越劝越能骂,倒不如让他们折腾算了。
  反正已经是这样的名声,咋挽回都那么回事儿!
  梁宿友身体不如以前,经常看到自己的闺女就叹气。
  郁结难舒,迟早是个事儿。
  王氏一如既往地睡了吃、吃了睡,最近几日据说已经开始出声了。
  大半夜的出声,“啊——啊——”的叫,吵得人根本睡不着。
  已经把王氏跟梁敏霞挪到西跨院,原来梁安他们家的屋子里住。
  没法子,老爷子需要休息好,不然身体更完蛋。
  总之,老宅那边是一塌糊涂。
  冯氏稍有不顺,就拿梁敏霞出气,俨然是过去梁桂香的翻版。
  村民们都说,这是梁敏霞在替自己还有她娘,还债呢!
  田台县县令自打李朝阳那事儿之后,就一直空缺。辽东府的府尹倒是到位了,据说是别地方调过来的。
  王文良刚刚升了辽东巡抚,就被江湖人给杀了,这事儿就算朝廷想捂也捂不住。
  最近,据说县令要来上任了。老百姓只是知道些消息而已,其他的根本不关注。
  谁来当官都无所谓,他们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这天晚上,高威林带着李嬷嬷、小婵、蛋蛋他们过来了。
  武先生也来了,还来了贺礼。
  二两茶叶,一坛子酒。
  不贵重,但也不敷衍。
  高威林给的就颇为隆重,一对白瓷红梅花的胆瓶。孙玉轩拖他给捎来一套紫砂茶壶。
  这些东西都不便宜,梁安觉得受之有愧。
  可人家都送了,总不能拒收,客气的把他们让进屋,东西也都拿了进去。
  曹氏转头,吩咐齐妙,去仓房把东西都拿出来。
  东西是早就买好的,一直放在仓房内留着。
  李嬷嬷跟小婵过来,又给带了不少腌的鸡、鸭、咸肉。曹氏看着东西,无奈的摇摇头,说:
  “来就来,咋又拿这老多东西。”
  李嬷嬷把蛋蛋递给她,活动了下胳膊是,说:
  “这有啥的,吃不了就给你们拿些,也不经常过来。”
  曹氏抱着蛋蛋掂量了两下,不禁轻笑着道:
  “这小家伙沉不少啊。”
  “是啊,一天天吃好多,能不胖嘛。”
  曹氏跟李嬷嬷说着孩子的事情,梁安陪着高威林、武先生在屋里说话。
  小婵帮着齐妙把东西拿出来,大家就开始准备做饭。
  其实,梁安家晚饭已经吃完了,不过这顿饭还是得吃。
  齐妙从曹氏手里接过蛋蛋,抱着孩子朝正房走。
  屋内,三个男人在喝茶。
  高威林一见齐妙进屋,便开口说道:
  “今儿吃了饭你就跟我们走。小婵先回去,李嬷嬷在这儿。等你忙完那边,车夫送你回来,再把李嬷嬷跟蛋蛋接回去。”
  其实说到底,人家就是想让蛋蛋在这边多住些日子,也好有个说法。
  齐妙想了一下点点头,看着梁安,不放心的嘱咐说:
  “爹,如果蛋蛋跟李嬷嬷在咱家,您可不得……”
  “放心放心,你该忙忙你的。”梁安抱起在炕上翻腾的蛋蛋,笑呵呵又道,“既然决定做生意,就好好跟高公子学一学,谦虚点儿。”
  齐妙点头,十分乖巧的说:“知道了,爹。”
  高威林看着她的样子,放下茶杯,说:
  “齐姑娘,不知在下能不能去你的屋子看看。听伯父说,你那屋都是你自己想的,很漂亮。”
  刚刚谈话,丝毫没说过齐妙屋子的事情。
  梁安心思活泛,明白了高威林的意思,把怀里的蛋蛋交给齐妙,说:
  “闺女,带高公子去瞅瞅,顺道也让蛋蛋看看。”
  “好。”齐妙接过孩子,带着高威林出了正房。
  站在院子里,指着正房两侧的屋子,说:
  “这间是我的。那间,是我哥的。”
  高威林看了点点头,比划了个“请”的手势,没有说什么。
  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屋,齐妙把蛋蛋放到高威林的怀里,将蜡烛点上。
  蜡烛一点,屋子顿时亮堂不少。
  高威林看着屋子里的装饰、东西摆放,缓缓点头,说:
  “真没想到,农家居然还可以这么做。哎,窗台下面那块,也能坐吗?”
  “能!”齐妙点头,走过去,坐在小被子上又道,“等上秋弄个毛毡铺上,暖和、舒服。”
  蛋蛋看着屋子,挣吧的也要过去凑热闹。
  高威林抱着他来到飘窗前,把孩子放在被子上,也跟着坐下。
  随手敲了敲,是木头的。看着齐妙,笑呵呵的道:
  “看不出来,你这丫头还有点儿意思。这是怎么想的?”
  “没怎么想啊,奇思妙想呗!”齐妙耸肩、打哈哈。
  反正除了不能说实话,其他说啥都可以。
  高威林看着屋内的一切设计,缓缓点头,道:
  “可以让孙玉轩过来瞅瞅。到时候他京城的府宅,也这么盖,挺好看的。”
  齐妙听到这话,看着他眨巴着眼睛,问:
  “他……怎么样了?过礼还顺利吗?”
  “肯定顺利。”高威林说完,又补充和道,“不顺利也得顺利。”
  呃……
  话里有话!
  高威林叹口气,看着她又说道:
  “想必你已经知道梨香园的事儿了。世子爷雷霆之威,一时间关闭了独孤楠所有情报点儿,惹急了兔子,咬人呢。”
  咬的是谁不用问,肯定是孙玉轩。
  如今,也就还能给他添点儿堵,辽东这边,他根本顾不上。
  齐妙看着高威林,“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到现在她才明白,什么进山、什么查账,都是骗人的。这货,根本就是来辽东躲清净的。
  “你笑什么?”高威林不解的问着。
  齐妙撇嘴,没有说。
  有些事儿看破不说破,还能做朋友!
  伸手把蛋蛋抱起来,亲了亲他的脸颊,看着他,说:
  “你想到如何打击仁和堂了吗?”
  “想到了。”高威林点头,没有隐瞒的看着她,又说,“皇上常年咳嗽,你应该有什么能缓解的药方吧。皇上怕苦,最好做那种甜的……”
  齐妙听着高威林形容的症状,不在意的亲了下蛋蛋脸颊,道:
  “这好办。去根儿肯定不行,但缓解还是可以的。不就是好吃吗,能做!”
  高威林见她如此胸有成竹,突然又有些担忧了。咂舌一下,问着:
  “不去诊断就下药,可以吗?”
  “我这不是药,就是个秋梨膏。里面放些薄荷、白梨、枇杷、红糖啥的,熬成粘稠膏状,他想吃多少都行,吃不死人!”
  齐妙说完,高威林秒懂的比划了下大拇指。
  要论腹黑,这丫头算是一个。
  她说的那些东西,每一个都是吃的,平日都找得到,拿来做膏,甜甜的,果然甚佳。
  长舒口气看着她,说:
  “世子爷要回来了。这次你要跟着大家伙儿进山,我跟他说了。他说……”


第205章 跟我有什么关系
  “说什么?”齐妙下意识的问着高威林。
  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竟然有点儿悸动,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高威林看着她的样子,上扬嘴角一下,道:
  “世子爷说等他忙完就回来,然后大家再进山。”
  呃……
  齐妙的脸,瞬间红了。尴尬的低头逗弄着蛋蛋,明显的局促不安。
  高威林轻笑,故作轻松的舒口气,说:
  “世子爷回来我也能轻松一些。不然,天天光顾着看你,生怕你起什么幺蛾子。”
  “我什么时候起幺蛾子了!”齐妙不乐意的怼着。
  高威林没吱声,就那么定睛的看着她,最后把小妮子的看的心虚,赶紧扭头小声嘟囔着:
  “梨香园都封了,我就算想再去也没机会啊!”
  “唔,你还知道呢!”高威林说完,无奈的摇摇头又说,“镇上李军山的俩儿子,铆足了劲往七家屯这边买地。要不是满月山庄那边拦着,你还不知道惹多少事儿呢。”
  啥?!
  齐妙木讷的看着高威林,一脸的不敢相信。
  我了个擦,刚才那话啥意思?
  李军山的儿子?
  李子台跟李子言?
  齐小妙心虚了,咬着嘴唇,无辜的道:
  “又不是我招惹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所以啊,你还是消停点儿。要么去作坊,要么就在家。想去别的地方……等世子爷回来吧。”
  高威林说完,抱着蛋蛋出去了。
  齐妙就坐在飘窗那里傻愣神,好一会儿都没有缓过来……
  ……
  饭菜做好,一共摆了两桌。
  梁安、高威林还有武先生在里屋,曹氏他们四个在外屋。
  两桌饭菜一样,大家边吃边聊,十分惬意。
  刚刚在厨房,曹氏已经知道了闺女要走的信儿。夹了块鸡肉放在女儿的碗里,说:
  “到了那边听你小婵姐的话,别惹事儿、闯祸,知道吗?还有,帮着干点儿活,别累着你小婵姐。……”
  齐妙听着曹氏的叮嘱,笑眯了眼睛。
  不管孩子多大,在自己的双亲眼里,永远都是孩子。
  李嬷嬷看着曹氏的样子,笑呵呵的道:
  “三奶奶言重了。姑娘不是那没轻没重的人,咱们这几次接触,都知道的。”
  曹氏被她这声“三奶奶”叫的,顿时红了脸儿。冲她摇摇头,压低声音的说:
  “旁人叫也就那么地了,你咋还能叫呢。快别这样叫我,直接唤‘秀眉’。”
  李嬷嬷见状,笑着点点头。
  这样一打岔,倒是成功的转移了曹氏的注意力。
  齐妙美滋滋的吃着鸡肉,嘴角上扬。
  啃了个鸡肉,便不再吃了。齐小妞儿现在知道保持身材,不敢像以前那么多吃、贪吃。
  去作坊几天回来不清楚,所以齐妙起身,回房收拾收拾,带些欢喜的衣物。
  曹氏等人继续吃饭,李嬷嬷跟小婵说着他们在那边的事情。
  好多有趣的事情,看得出来,他们俩在那边过得很不错。
  吃过饭,高威林便跟武先生一辆车,小婵跟齐妙一辆车,两辆车先后离开了七家屯。
  梁安跟曹氏睡在正房,西屋烧烧炕,拿了床新被子过去铺上,给李嬷嬷。
  昔日的旧人凑到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李嬷嬷喝着茶,看着曹氏还有梁安,叹口气,道:
  “那日若是不把春……秀眉,不把秀眉先送回来,估计啥情况,谁都不知道呢。”
  梁安听了摇摇头,不在意的说着:
  “那不至于。独孤楠跟王文良都没去过齐府,即便去过,这么多年也早就忘了。”
  李嬷嬷看着茶杯,继续又说:
  “话虽如此,可是我看着大小姐……是越来越像姑老爷了。”
  “是啊,这也是我跟安哥最担心的事情。”曹氏附和着点头。
  无奈的拄着桌子,重重叹口气,道:
  “尤其是妙儿笑的时候,真的跟老爷一模一样。有的时候我都担心,担心被有心人看出来。”
  旁的也就罢了,这五官上的事情,咋都避免不了。
  血缘关系,即便不养,可也还是会像。
  三个人秉烛夜谈,良久都没有散……
  ……
  齐妙到作坊的第二天,没有着急教大家东西。
  而是让高威林带着她溜达,开始规划这边的作坊。
  专门碾药的地方,熬膏的地方,放柴的地方,吃饭的地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齐妙像个领导者指导工作一般,跟高威林说着自己的想法。
  “这里最好把东西都分开,然后……这边就单独留出一个屋子,专门大家吃饭用,就叫食堂……”
  “食堂?啥玩意!”高威林打断她的话,问着心中疑惑。
  齐妙环顾了一下,决定用作坊把头的那三间房子,指着这边说:
  “把它们打通,然后放上桌子、椅子,每天小婵姐他们做好饭就放这儿,然后吃多少盛多少……”
  齐妙尽责的说着,高威林努力的听着。
  有些地方觉得不妥当,他便直接说出来,然后两个人商量。
  就在这一刻,齐妙觉得她有外挂,有现代理论知识,还有在电视剧里学的。
  把这老祖宗唬的,一愣一愣的。
  利用三天时间规划作坊,齐妙跟高威林一起研究,大家动手改的。
  增加了食堂、碾药坊、倒药坊等地。
  所有都弄好之后,大家再看这个地方,的确就觉得不一样了。
  非常正式,而且看着也舒服。
  婆子们利用这三天时间赶制衣服,到时候统一着装,毕竟做的是疗伤的东西,得干净一些。
  齐妙忙活之余,还会教武先生一些针法。
  穴位他已经找的滚瓜烂熟,简单几个穴位管什么跟他说,融汇贯通一下,入门还是可以的。
  更何况他以前带人熬过粘合膏,教他有助于日后作坊的发展。
  又过了些日子,秋收开始了。
  齐妙回不去,有点儿着急。不过高威林说满月山庄的人去了,帮着家里收秋。那些中药今年长得好,到时候这边都收了,该多少钱,直接算给她。
  齐小妙不用操心秋收,所以每天都安心的呆在作坊,告诉大家如何做、如何掌握火候,该注意的事情。
  工作起来的齐妙,算是个工作狂。
  别看外表才十六岁,可这说话、架势,根本不像。
  高威林在旁看过几次,每一次都怀疑这个齐妙,是不是真的。
  当然,也就想想,毕竟红狼夫妻养那么多年的女儿,不可能认不出。
  起先几天挺难,后来就轻松不少。
  大户人家的下人果然不一样,勤快、本分、踏实。
  虽然一开始不会、有点儿笨拙,可架不住人家肯练、肯学。
  熟能生巧,粘合膏、散热膏已经开始做了。
  做好之后放进小罐子里密封,保存三年不是问题。
  专门找了两个人,在坛子上贴小字条,写上封口日子。
  厨房这边,也配了好几个婆子,据说都是跟儿子或者丈夫过来的
  这样大家有个照应,也能不用着急、惦记家里。
  每天吃的相当不错,也是齐妙给的意见,一荤一素一个汤,做好之后放去食堂,谁吃多少盛多少,别浪费就行。
  勤俭,传统美德。
  在这个东陵王朝的地界儿,勤俭就更是了。
  恨不得掉地上的饭粒都捡起来、吃掉。
  每天收工之后,作坊的男人们都会下地,把第二天要做的菜摘回来,省的厨房的人们再下地。
  就在前几天,高威林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二十头猪,就养在齐妙睡得这屋后面。
  每天晚上,伴随着猪“哼哼唧唧”的声音,齐小妙都恨不得灭了高威林。
  当然,也就想想,反正她也不经常在这住。
  这天收工,齐妙把能教的都教了,美滋滋的去到食堂。
  不出意外的话,明儿应该能回家。家里的秋收完成一半了,前天从七家屯拉回来的中药,据说还有几天就可以了。
  她想趁着收尾回去看看,看看收获的场面。
  去年瞅的,都是豆子,各种黄豆,现在想想都觉得憋屈。
  来到食堂,小婵已经在那等她了。见她进屋冲她招招手。
  食堂有规矩,不可以大声喧哗,影响旁人吃饭,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