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伙计见她这么爽快,又包了些蜜糖给她,满脸堆笑的说:
  “姑娘真是实货,这玩意儿不说里面的东西好不好吃,就是这罐子看着都稀罕人。我们东家说,这松果粉给孩子吃最好,砗磲国那边说什么……健脑。”
  “还有这罐子,放糖、放盐,比家里用的小坛子还要好。都不会有硬疙瘩。我家还有幸要了俩呢,嘿嘿……真的挺不错。”
  齐妙听了点头,没有怀疑。
  这是自然的,玻璃罐子防潮,放这些东西最好。
  想一下看着伙计,挑眉又问:
  “小哥儿,你们东家还什么时候去砗磲国呢?再去的话,能不能再给带点儿?那边还有什么好东西,你可知道?”
  “哎哟,这可就难了。”伙计说着重重叹口气,看着她又说,“砗磲国两年前开始内讧,已经不对外卖东西了。”
  “听我们东家的意思,也不打算再去砗磲国了。那边的东西虽然好,可是隔着一个薄海,每次去都是提着命走,所以已经打算收山、不去了。”
  齐妙听到这话,落寞的点点头,冲伙计侧身行礼一下,带着东西离开了。
  伙计一直把她送出了门,行拱手礼一记,道:
  “姑娘慢走,需要什么您就来我们这儿,基本别的地方找不到,或许我们能找到。”
  齐妙转身,看着他疑惑的问着:
  “为什么别的地方找不到,你们就能?”
  伙计听她这么说,多少有些骄傲,咧嘴憨憨笑着道:
  “姑娘有所不知,我们东家喜欢游历四方,基本上哪里有好东西,他就会带回来。这么多年了,一直如此。”
  “啊,好!”齐妙应完,再说了句“告辞”,便带着车夫离开。
  手里抱着三个玻璃罐子,每罐差不多五百克的容量。
  真的跟现代的容器差不多。
  她敢断定,那个砗磲国应该很发达,又或者说就是现代社会。
  当然,后面这个是她的猜疑。
  架空的地方,很难用常理来推测……


第215章 畅春新苑
  扭头看着车夫,想了一下,问:
  “您可知道砗磲国?”
  车夫听到这话,惶恐的摇摇头,道:
  “哪儿担姑娘这声‘您’,若是姑娘不嫌弃就唤小的老汪就好。”
  老汪?
  那肯定不行。
  这人看着,跟爹爹年纪差不多,实在叫不出口。
  “那好,汪叔可知道砗磲国吗?”
  一声“汪叔”,让车夫高兴地不行。
  这姑娘是真好,懂得尊重人。伸手帮着把那三个罐子拿着,轻叹口气摇摇头,说:
  “不怕姑娘笑话,老汪我打小就生活在这永和镇。后来机缘巧合就给白爷儿府上赶车。砗磲国没有听过,但是薄海知道。”
  齐妙追问:“哦?那您可知道薄海在哪儿?”
  “这个薄海就在咱们东陵的大西面。那边是一片海,之所以叫薄海,是因为这海没人情,薄性。”
  老汪说到这儿,打了个“唉”声,又道:
  “据说当地的百姓,每年都祭海,可是每年出海的人都有一些回不来。所以对面的砗磲国,咱们这边没几个人知道。”
  齐妙听了缓缓点头,不禁对柴记的东家,有点儿佩服。
  真没想到,居然他能走那么多的地方,如果可以,她也想那么做。
  薄海,砗磲国。
  看起来在东陵以外,还有不少广阔的天地。
  就是不知道她的《齐家医书》,能不能发扬光大。又或许,那个所谓的砗磲国,已经有了针灸之术也说不准。
  去到“赵记”买了熏鸡、酱鸭还有酱猪蹄。
  独孤寒介绍的地方,自然味道是不差。
  进店就闻到了卤香,很醇、很浓郁。
  闻着味儿就知道,特别正宗。
  打了点酒、又买了些胭脂水粉,时间差不多了。
  把东西放回车上,齐妙想了一下,看着车夫,道:
  “汪叔,我们在这边吃点东西如何?”
  车夫闻言想了一下,点点头,说:
  “从这儿到太和镇得半个时辰,再回七家屯还得时间。咱们就去悠然居吃吧。他们家的香爆蟹是招牌。”
  齐妙听了没有异议,打了记响指,看着他道:
  “就去悠然居,咱们现在就走。”
  “姑娘,请!”车夫带着她,直奔悠然居。
  悠然居,永和镇数一数二的酒楼。
  本来以为这个酒楼也是满月山庄的,不过没想到想错了,是当地人开的,据说有些年头。
  这会儿是饭点儿,一楼大堂内的好位置,已经没了。
  齐妙不想去二楼雅间,就在大厅找了个中间位置,带着车夫坐下。
  伙计一边倒水,一边笑呵呵的道:
  “二位客官想吃什么?咱家香爆蟹是招牌,还有桂荣鸡,松枝鱼……”
  一连串报了不少菜名,齐妙想了一下,说:
  “就要香爆蟹、桂荣鸡,素炒什锦还有冬瓜汤。另外,来些米饭。”
  “好嘞,您稍等!”伙计说完,快步离开,边走边高声的重复刚刚齐妙点的几道菜。
  齐妙喝着水,桌下交叠着腿,四下打量。
  大厅很宽敞,桌椅摆的也很周正,看着很多,但却不挤。
  四下通风,若是三伏天过来吃饭,应该不会太热。
  当然,只是她的猜测!
  周围用饭的人不少,大家叽叽喳喳的嘈杂讲话,在一楼大厅吃饭就是这样,吵、杂。
  邻桌几个人,谈论内容引起了齐妙的注意。
  “火凤门那帮娘儿们真都死了?”
  “不死反正也都送去妓院了。”
  “哎,对啊。自从梨香园封了之后,又开了个畅春新苑。”
  “咋地,你去过了?”
  “我倒是没去过,不过有个朋友去了,说是看到个曾经火凤门的姑娘。”
  “你快拉倒吧,这话就假了啊!火凤门的娘儿们都会功夫,怎么可能……”
  “你看,我还能骗你嘛。肯定是得罪了谁,听说好像是震天营干的呢。”
  “不可能的……”
  “咋就不可能……”
  “……”
  几个人呛呛着谁也不认输,都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
  齐妙把玩着茶杯,看似没什么异常,可脑子里却不停地琢磨他们说的话。
  震天营,火凤门。
  估计是独孤寒让的,那会儿听过,震天营跟独孤寒的七虹合作,帮着挑了火凤门,也不是不可能。
  畅春新苑?
  怎么感觉这名儿像是独孤寒起的呢?
  该不会……真的是他吧。
  “哎——菜来喽——”伙计拉着长音过来,边摆边说,“您的香爆蟹,您的桂荣鸡……”
  一一摆好,伙计冲齐妙再次颔首,说:
  “姑娘,您的菜齐了,请慢用。”
  “多谢,有劳。”
  伙计闻言,转身离开,不耽误他们吃饭。
  菜上的很快,没等多久。
  齐妙拿了双筷子,看着车夫轻笑一下,道:
  “汪叔,没有外人,您别太拘谨。就当……您跟侄女一起吃饭。”
  车夫听到这话,忙再次拱手,有些慌乱地说:
  “哎哟哟,不敢当,不敢当。”
  这样的一顿饭,平时肯定吃不到。
  家里常年都以清淡为主,赚的银子都得留着,给孩子们娶媳妇。
  这齐姑娘突然提及“侄女”,真是让他措手不及。
  伦理儿她是主子,他是下人,怎么好这么逾越呢!
  齐妙见他迟迟不动筷,拿自己还没用的筷子,给他夹了块螃蟹。
  车夫受宠若惊的直门“哎哟”,齐妙倒也没理他,夹了块螃蟹自己吃。
  不得不说,古人是真实在。
  这盘香爆蟹,里面的配菜就只有一点点葱而已。
  若是放在现代,肯定就是炒葱,葱里面找螃蟹。
  香爆蟹,麻辣鲜香,真的很好吃。
  有些母蟹,夹杂着蟹黄。
  齐妙吃的过瘾,足足吃了两碗米饭。
  剩下的米饭,车夫全都包圆。齐妙怕他不够,想要喊伙计再给拿点儿,被车夫按住直门摇头,说:
  “姑娘可别的,小人吃饱了,真饱了。”
  齐妙见他不是装假,轻笑一下点点头,停住了喊人的动作。
  吃过午饭,齐妙付账,二人离开悠然居。
  刚出大门口,一两马车停下,然后小厮拿着凳子摆好,恭敬地抱拳行礼,说:
  “夫人、小姐,我们到了。”
  话落,丫头从马车里先下来,然后回身把人扶下。
  齐妙扫了一眼,便带着车夫从一旁的小空间打算离开。可刚走——
  “你等等!”
  齐妙闻言纳闷,转身看着喊住她的人,一脸疑惑。
  眼前,一席白衣女子,长得不错,盈盈一弱,让人瞅了就像怜爱的感觉。
  微微福身一下,开口道:“不知姑娘有事儿?”
  “你叫什么名字?”那女子一脸戒备,甚至有些敌意。
  齐妙懵逼,仔细打量眼前的女子,突然有点儿熟悉。可却想不出是在哪儿看到的。
  耸耸肩,坦然的面对她,说:
  “小女子好像跟姑娘不熟,不好意思,不方便告知闺名。告辞!”
  说着,转身就走。
  没想到,那人竟然快步走上前,抓住了她的手腕儿。
  车夫见状,忙开口说道:
  “这位姑娘请放手。我们家小姐不认识您,还请您不要无礼。”
  “小姐?”那人疑惑。
  “楚儿,怎么了?”刚下车的妇人见女儿这般,惊讶的问着。
  那女子闻言转身,看着她,说:
  “娘,上次在梨香园,就是她跟李子言在一起。肯定是因为她,所以李子言才不答应婚事。”
  李子言,梨香园。
  齐妙终于想起这女人是谁了。
  世界还真是小,她在府城呆着,自己在七家屯生活,居然在这永和镇就遇到了。
  隐忍着怒火,“猛”地抽回手,清冷的看着云纤楚说:
  “这位姑娘请慎言。您的婚事跟小女子无关,更何况……我也不认识您。”
  “不可能,我不可能认错人!”
  云纤楚反驳着,本来姣好的面容,因为这狰狞的表情,毁了所有。
  “你到底叫什么名字。当日李子言处处维护你,别以为本姑娘眼瞎,看不出来。”
  呃……
  齐妙傻了,没想到云纤楚会这么大刺刺的说出这种话来。
  光天化日之下,不是应该矜持的吗?
  “你说啊,说啊——”
  “楚儿——”
  妇人出声,呵斥住女儿,然后走上前,看着齐妙还算客气的颔首一下,说:
  “姑娘莫怪,小女被宠坏了。”
  齐妙可能云夫人,轻叹口气摇摇头,侧身行礼一下,道:
  “夫人言重了。令嫒爽直,可还是提醒您一下注意场合。这大庭广众的说女儿家的婚事,终究不合规矩。更重要的是……小女真的不认识令嫒。”
  齐妙的极力辩驳,让云纤楚有些茫然了。
  蹙眉,小声嘟囔着说:
  “难道……我真的认错人了?”
  云夫人听到女儿这话,无奈的摇摇头,看着齐妙继续又说:
  “还望姑娘海涵,小女的确逾越了。”
  “无妨,没什么事儿我先走了。不耽误您们用饭。”说着转身离开。
  车夫老汪没有走,而是站在原地,看着云夫人,出声说道:
  “这位夫人,我们家小姐是白爷儿的人,虽不是名门望族,可也是有身份的。下一次,就不会这么算了。”
  “你这老头怎么跟我们云夫人说话呢?我们是府城云家,你们小姐再有身份,也无非是乡野丫头。”
  “玉翠……”


第216章 姑娘,为何要忍让?
  云夫人转头呵斥着丫头,老汪已经被齐妙拽走了。
  云纤楚见她怕是的样子,冷“哼”一声,说:
  “娘,玉翠又没有说错话。本来我们云家就有身份嘛。刚刚那个丫头,明显就是那日在梨香园……”
  “好了!”云夫人蹙眉,满脸严肃。伸手拉着她,抻哆着说,“一个女孩子,没再大街上说梨香园,你还不害臊?”
  云纤楚闻言大惊,倒抽了口凉气,慌乱的说:
  “娘,我……我不是……”
  “好了,还要不要吃饭,不吃就回去。”云夫人真的生气了。
  打小宠着的女儿,越大越不中用。
  云纤楚见母亲发火,不敢造次,乖顺的点点头,走上前赔礼认错。
  老汪被齐妙一路拉走,来到马车的时候,终于按捺不住的道:
  “姑娘,为何要忍让呢?您是白爷儿的座上宾,即便府城云家又能怎么样!只要白爷儿……”
  齐妙看着老汪一脸生气的样子,摇摇头,道:
  “汪叔,那无非就是刁蛮丫头,我没必要跟她一样的。更何况……我不想给你主子带来麻烦。走吧,送我回家,还得好一段路呢。”
  老汪见状,重重叹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扶着齐妙上车,侧身坐在车板上,扬起鞭子往回走……
  ……
  下午未时二刻,马车到了七家屯村口。
  齐妙让车夫停车,推开车门,吩咐让马车从后面绕着进村,她自己则是溜溜达达回家。
  老汪纳闷,看着她不解的问:
  “姑娘,您这是为啥。我赶车带您回去,就是从后面绕,也可以的。”
  齐妙笑着摇头,瞅着村里挑眉说道:
  “我想下去走走,看看地里的活计。您赶车直接过去就好,这会儿地里有拾荒的孩子,让他们看见马车不好。”
  老汪听到这话,想了一下点点头。蹦下车,小心的扶着齐妙下来,小妮子就挎着她的小布包,慢悠悠的往村里走。
  地里的庄稼都收回去了。苞米杆子堆在地里,晒干之后拿回去,留着冬天烧火。
  小孩儿们挎着小篮子,乐颠颠的在地里拾荒。
  有的捡些花生,有的捡些糜子,说不准。
  看着他们的样子,齐妙还真的很羡慕。如果她再小一点,肯定可以跟他们一起拾荒,还有伙伴儿。
  说到底,她穿越到此,村里除了魏氏他们几个妇人能说上话,跟她同龄的基本都说不上。
  那些人理她,也是因为曹氏的缘故,想想还真是失败。
  “哟,妙儿回来了。去镇上好玩吗?”
  齐妙正暗忖着,听到声音抬头,看着吕氏笑了一下,说:
  “金宝大娘,您这是干嘛去啊?”
  “家里秋油没了,我去村头打点儿。”
  秋油,也称作酱油,家庭必需品。
  齐妙听了摆摆手,继续往家走。
  路过老宅的时候,听到了冯氏谩骂的声音。
  好像是梁敏霞做坏了什么东西,骂她浪费呢。
  只是匆匆一听,并没有打算多做停留。路过家里的田地,地里面收拾的干干净净,只等冬天雪盖、来年种地。
  看的出来,满月山庄的人很靠谱,都弄明白才走的。
  终于,回到久违的家,推门竟然没有推开。
  倒也不急,就站在门口等着。
  五分钟不到,院里传来开门声,齐妙忙开口道:
  “开门!”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房门开了。梁安站在院里,瞅着多日不见的闺女,接过她手里的布包,说:
  “赶紧进屋。”
  齐妙没耽误工夫,进到院子,梁安再次把院门挂上。
  “爹,这些日子咱家都挂门吗?”
  “不然咋办。”梁安边说边摇头。“李嬷嬷在这儿,蛋蛋也在,不能让人家看着。好在咱们家院子围的严实,不然被看到都不好解释。”
  齐妙听了很理解,拉门进屋。
  屋子里,曹氏、李嬷嬷、老汪还有蛋蛋都在。小家伙软趴趴的坐在炕上,手里还拿着地瓜干。
  磨牙用的。
  曹氏看到闺女回来,满眼都是疼爱。李嬷嬷瞅着齐妙,打招呼的说:
  “姑娘,您可回来了。”
  齐妙侧身坐在炕上,挽着曹氏的胳膊,撒娇的说:
  “娘,您想没想我?”
  曹氏轻笑,伸手轻拍她的脸蛋儿,道:
  “想,怎么不想。”
  老汪见梁安回来了,赶紧起身再次行礼,特别拘束。
  梁安摆摆手,不在意的说:
  “汪老弟别客气,坐下吧。吃了晚饭,你们黑天再走。”
  齐妙听了,也开口说道:
  “对,吃完饭再走。我从永和镇买了些熏鸡、酱鸭,还有酱猪蹄呢。”
  李嬷嬷听了故意吧嗒了几下嘴,然后笑眯眯的看着她,说:
  “好,好。托姑娘的福,我也尝尝永和镇的赵记。”
  齐妙起身,把从柴记买的松果粉拿过来,交给李嬷嬷又说:
  “嬷嬷,这是松果粉。蛋蛋现在能吃粥了,每次喂的时候,放一些进去给他,对身体好。”
  “哎哟哟,这坛子可是挺好看的。”李嬷嬷说着,伸手摸着玻璃罐子。
  曹氏也拿了一个在手,摸了摸点头,道:
  “的确挺好的,这么干净、还透明,咱们都没见过啊。”
  齐妙把小蛋蛋抱在怀里,亲了一口,解释着说:
  “柴记的伙计说,这是从薄海那边的砗磲国带回来的。里面有各种坚果的粉末,孩子吃了对身体好。”
  只要是对身体好的,曹氏跟李嬷嬷都支持。
  就这么一个宝儿,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给他。
  梁安看着车夫,想了一下,笑呵呵说:
  “汪老弟,我带你去后院转转,我们家后院还挺大的。”
  “好哇,麻烦三爷了。”老汪起身,忙不迭的应着。
  女人们聊天,他一个大老爷们插不上嘴,坐在这里特别尴尬。
  曹氏等他们俩走后,拉着闺女,关心的问:
  “怎么样?那边作坊可还好?”
  “放心吧娘,都弄明白了。”齐妙点头,喝了口李嬷嬷递过来的水,继续道,“那边设立了食堂,专门给大家做饭的地方。李嬷嬷回去,专心带蛋蛋就行,人手够。”
  “那就好,那就好。”李嬷嬷松了口气。
  曹氏看着她的样子,也有些为难的说:
  “这孩子一天比一天大了。等会走的时候,一个人看可够费劲的。”
  “那也没办法。夫人、老爷就留了这么一个根,到现在玉碟都没有,唉!”
  李嬷嬷说起玉碟,曹氏跟齐妙谁都没有吱声。
  现在,暂时上不了玉碟。
  唯有等!
  ……
  齐妙在屋里看着蛋蛋,曹氏跟李嬷嬷在外屋地做饭。
  买的熟食撕一下就可以,又做了炖豆角、烧茄子、凉拌黄瓜。
  饭菜丰盛,老汪跟李嬷嬷吃的饱饱的,就连蛋蛋也为足了,这才趁黑把他们送走。
  李嬷嬷在这呆的日子,跟曹氏一起给蛋蛋做了不少棉衣、棉裤,拿回去两个布包,数量可想而知。
  重新挂上房门,三口人回到正房。
  齐妙坐在炕上,把买回来的黑莓果、喀飞豆拿出来献宝。
  梁安捏了一颗送进嘴里,瞅着闺女,问:
  “怎么样?去那边一切还顺利?”
  齐妙点点头,单手托腮的回答着:
  “挺顺利的。对了爹,过段日子高威林会带德济堂的郎中们进山找药,我跟他说了,我也要去。”
  曹氏一听这话,瞬间就蹙了眉。梁安听了没有立刻回答,琢磨了一下点点头,说:
  “去也行,爹跟你们一起去。到时候把柏儿也带上,你娘对你也能放心一些。”
  齐妙傻了,没想到父亲会跟她一起走。小心的看着曹氏,又看了看梁安,开口道:
  “爹,把我娘一个人放在家里,行吗?我跟他们一起,没事儿的。”
  曹氏闻言,忙开口说道:
  “有你爹跟着,我才放心呢。不然,你自己去,我肯定不能让。”
  呃……
  齐妙怯弱的端茶杯喝水,好一会儿才吞吞吐吐的说:
  “那个……那个……那个独孤寒也去。”
  “……”
  “……”
  夫妻俩默了,谁也没有说话。
  好一会儿,梁安才重重叹口气,无奈的说:
  “罢了罢了,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孩儿他娘啊,你放心吧,有世子爷跟着呢。”
  “……”
  曹氏仍旧没吱声。她很想说“就是有他跟着才不放心”,可想来想去没有说出口。
  不为旁的,当家的什么脾气她懂。
  若是把这话挑明,估计当家的肯定不让闺女去。
  齐妙察觉曹氏的不安,伸手握着她,郑重的说道:
  “娘放心,我不会让自己身份尴尬的。我是你跟我爹的女儿,不能做蒙羞的事情。”
  梁安听到女儿这话,笑呵呵的摇头,道:
  “梅儿啊,你多心了。世子爷那人正值,不会胡乱来的,有分寸。”
  曹氏端着茶杯喝了口,轻叹口气,说:
  “罢了,闺女独立、有主意,是好事儿。不过妙儿,你这自打搬家之后,都没怎么在家住过啊。”
  说来说去,曹氏想闺女了。
  不管是不是亲生,从小看到大的感情,不是假的。
  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次去作坊,加吧加吧一个月,她是真想了。
  儿子已经去了军营,回不来。这闺女又……


第217章 还能成为老百姓吗?
  齐妙笑弯了眼睛,靠着曹氏的肩头,瞅着梁安开口道:
  “爹,我今儿回来路过老宅,听到我大大娘骂我老姑了。爹最近回老宅了吗?那边怎么样?”
  梁安听到闺女这话,无奈的摇摇头。
  现在谁跟他提家里的事儿,他都烦的要命。
  一个一个不省心,老大经常去那赌点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