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农女:买个相公生个娃-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双喜才想到光顾着和郑三娘、刘四喜话,忘了告诉张达成她要去地里,呵呵笑了两声,“麻烦张大叔送我们去地里瞧瞧,好些日没过去看了,总是不太放心。”

    张达成一听便皱起了眉,“姐,前些时候不是从勇山县来了不少灾民嘛,陈大人把他们就安置在那边了,虽没闹出什么乱,可毕竟人多环境也乱,要不您今儿就先别过去了,等灾民们都走了再去不迟。”

    刘双喜倒是知道勇山县的灾民被安置到了别处,不然也不能让他们一直堵在城门口,出城入城也不方便,却没想到是被安置在这边。

    虽一直没听灾民们闹事,可张达成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刘双喜就有些犹豫,虽她一身力气还在,可也不同以往,能不惹事最好还是不惹事为妙。

    刘双喜就点头,刚想让张达成把马车赶回去,就听有人唤她:“可不是双喜在车里吗?”

    刘双喜从车里探出头,就看到白夫人和她身后跟着的两个丫鬟,丫鬟的手里各提着一只篮,上面盖着一块蓝布,却还是能看到从下面露出的一个药瓶和上面红色的软塞。

    “夫人这是要去哪里?”

    白夫人笑道:“这不是勇山县的百姓被安置在那边,我每日都过去瞧瞧,顺便看看谁是否有个头疼脑热的,双喜你这是要去哪里?若是无事也同我走一趟吧,那些百姓这些日一直念叨着你呢,若不是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城,他们都想要过去亲自给你道谢,若不是你这次慷慨解囊,他们这次肯定是要挨饿了。”

    刘双喜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过去好吗?”

    “有什么不好?你既无事就同我走一趟吧,看看那些百姓,也知道自己做了多么伟大的事情。”白夫人笑得很爽朗,的刘双喜也很想去看看。虽不是为了居功,但真正看到自己帮了多少人,和听却是两回事儿。

    白夫人动刘双喜,便上了的张达成的马车,知道刘双喜为那些灾民捐了一千两银后,张达成觉得他是多好运才跟了这样一个东家。

    马车一路朝着灾民聚集处驶去,白夫人知道刘双喜这次出城是为了看她家的田地,竟然不知刘双喜除了卖吃食,竟然还懂得种地,和刘双喜相约,等看过灾民之后,也一并去地里看看。

    虽然如今青山学堂的学生很多都吃双喜快餐的外卖,但总有些家境一般的,学堂既然供应免费的饭菜,他们就在学堂里吃了,这些学生也不少,每日用的菜量也很可观,若是刘双喜家的地里有菜,没得再去别人家买。

    刘双喜就想着地里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菜,可当初刘双喜没想过卖快餐,也就没让女人们种太多菜,如今卖了快餐,再种菜也来不及,就想着明年多种些菜,自家的快餐总是要做到自产自销,虽然卖菜赚不了几个钱,但与白夫人打好关系的机会却不能错过了。

    只可惜云珞离开了,她这样也不能满山追着山鸡野兔跑,不然打些野味给白夫人带着也好。

    很快,马车就到了灾民们聚集之处,张达成把马车停好,白夫人的两个丫鬟就跳下马车,先把白夫人扶下马车,又扶着刘双喜下车,郑三娘则麻利地从另一边自己跳了下来,身手矫健又优美的让白夫人刮目相看,“三娘可学过舞?”

    郑三娘笑了笑,“未出阁时学过几日,嫁了人之后就忙于生计,倒是荒废了。”

    白夫人点头,她年轻时也是好舞之人,嫁给白山长这些年,又是忙着操劳青山学堂,又为做善事而奔波,平日还要照顾孩,哪里还有心思练舞?不过,同样的喜好却让她对郑三娘多了几分亲近。

    着话,有人见白夫人到了,大喊一声,原本空旷之处便涌来了许多人,离着白夫人五尺远围成一个圈,纷纷同白夫人打招呼,白夫人笑着把刘双喜推到眼前,道:“你们看我把谁带来了?”

    *  首 发更 新 。 gz bp i。 更 新更 快广 告少

正文 第173章莫不是刘大善人?

    大家盯着刘双喜看了几眼,有人试探地道:“这位夫人慈眉善目,又长了一副福相,莫不是恩人刘大善人?”

    刘双喜被‘刘大善人’这个称呼窘住了,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倒是白夫人捂掌笑道:“可不正是,你们心心念念想要见的恩人,今儿我给你们带来了,你们先认认人,免得将来回乡了,连受了谁的恩惠都不知道。”

    白夫人话音刚落,呼啦啦跪倒一片,刘双喜又惊又急,伸出手不知要扶哪个,“你们都快起来,快起来啊!”

    灾民们七嘴八舌地对刘双喜表达谢意,口中叫着刘大善人。

    刘双喜只能无助地看向白夫人,虽白夫人是好意,想要让人记着她做的好事,可来自于现代的她真不适应被人跪拜。

    白夫人看出刘双喜的不自在,可她认为刘双喜既然做了好事就该被大家记住,比起那些嘴上得好听,一动真格就怂的大富人家,这些人是该记得刘双喜的恩情。

    看时候差不多了,白夫人道:“好了,大家都起吧,你们的心意你们的恩人都感受到了,都别围在这里了,免得恩人不自在。”

    也是看出刘双喜的拘谨,众人起身,依依不舍地离开,走几步还要回头看一眼刘双喜,想要把她的模样深深烙印在心里。

    而一些孩则好奇地围着刘双喜问东问西,郑三娘怕他们不心撞到刘双喜,拿了一把糖果出来,每人分了一块糖,孩们乐颠颠地跑远了。

    看着那些因整日喝粥而缺乏营养的孩,郑三娘一阵心疼,对白夫人道:“之前双喜捐银时我不知道,不知如今再捐还来不来得及?”

    白夫人笑道:“有双喜的那些银两支撑着,难关总算是熬过了,如今王爷得了消息已经调派人手往这边送粮,不日即将抵达,三娘的好意我替百姓心领了。没得如今有办法了还要三娘往里搭钱。”

    郑三娘点了点头,“若是将来再有需要,白夫人不必同我客气。”

    白夫人又同郑三娘道了谢,之后带着刘双喜和郑三娘朝着粥棚的方向走去,眼看前面排着长长的几支队伍,都是等着盛粥。

    刘双喜看了一阵,排着队的人里女人和孩占了多数,少数的男人中还有不少老弱病残,虽然知道这个时代战乱初止,百姓们的日不好过,可面对这样的场面,刘双喜还是替这些人的未来担忧。

    重建家园又岂是容易?若那位掌管这方的那位王爷不能体恤百姓,就凭这些女人、孩和老人,将来的日只会更加的难。

    但从白夫人的话里,刘双喜听出她对那位掌管这方的定北王很是推崇,显然定北王不会任这些百姓流离失所,不但会接管他们接下来的生活,还会帮他们重建家园。

    百姓们打的粥比刘双喜想像的稠很多,并不像从前从书里和电视里看到的能照见人影,虽对于一些饭量大的并不能保证吃饱,到底不会把人饿坏。

    而在这个很多百姓都吃不饱的时代里,能吃上白米粥,这样的日比当初他们在家时吃得还要好很多,灾民们并没有任何不满。

    刘双喜在灾民这中走了一圈,每每所过之处灾民都会对刘双喜投来感激的目光,其中一个五六岁的女孩一边喝着粥一边幸福地问自己的娘亲,“娘亲,回家后就吃不上这样的白粥了,我们不回去好不好?”

    “这怎么可以呢?”那位被问了话的年轻娘亲不赞同地看着自己的孩,刚要回答就看到刘双喜站在不远处,目光柔和地看着自己和孩,显然听到孩的童言童语了,有些尴尬地朝刘双喜笑着点了点头,这才对孩道:“傻孩,如今我们落难了,这些吃的喝的都是善心的刘大善人捐助我们的,我们不可以想着要一辈不劳而获,一切都要靠着自己的努力得来才让人安心。再有我们还要回家等你爹,只要你爹回来,我们一家人努力把日过好,往后就都能吃上白粥了。”

    大概是爹比白粥更有吸引力,女孩用力地点头,见娘亲把自己碗里的粥倒了一半到她的碗里,女孩皱着眉头,“娘亲也吃,宣儿的够吃了。”

    娘亲却笑笑,“娘亲还不饿,宣儿吃吧,吃得白胖白胖的,等爹爹回来看到宣儿一定会很高兴。”

    见宣儿乖巧地喝着粥,刘双喜心里却酸酸的,做娘的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可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娘的除了从自己身上省一些还能为孩做什么?

    不这位娘亲做的已经够好了,她在教自己的孩该用怎样的心情来面对眼前的困境,既要感恩又不能没了自己的骨气!

    一路走来,很多百姓都在谈论等洪水退去他们要如何重建家园,甚至还有人惦记着屋后的那棵酸枣树。

    只要有了生的希望,大家都在积极努力地活着。

    而瞧着百姓们都喝上了白粥,但再好的粥一直喝也没多少营养,这里还有那么多孩,若是在长身体的时候不补充些营养,不但会长不高,长大后底也不会好。

    看着灾民们对自己感激的目光,刘双喜觉得她似乎应该为灾民再做些什么。

    刘双喜悄悄拉过郑三娘,“三娘,你刚刚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是真心的吧?”

    郑三娘斜着刘双喜,“我啥时候过假话?你这话问得也太让人恼火了。”

    刘双喜笑,“三娘别气,我自然是信得过三娘。”

    郑三娘笑着白了刘双喜一眼,“吧,你有啥打算?”

    *  首 发更 新 。 gz bp i。 更 新更 快广 告少

正文 第174章生水里面都是虫

    刘双喜道:“你看这边灾民少也有五六千人了,整日只喝白粥也没甚营养,何况这里大多又都是女人孩,尤其是那些孩,一个个面黄饥瘦的瞧着就让人心疼,我就想,虽是喝粥,若是能做些花样,比如用猪骨汤熬粥,也能给他们补补身。刚好三娘也有这想法,不如买猪骨熬粥的事儿就由三娘来做如何?”

    郑三娘道:“你这是知道我一人过日艰难,想要让我博个好名声又省银吧?猪骨比猪肉便宜得多,其实偶尔买两头猪也是买得起的。”

    刘双喜却摇头,“三娘这就不晓得了吧,虽猪骨瞧着不起眼,可猪骨熬出的汤才叫补呢。不过若是三娘有意买猪,我也不会拦着就是了。”

    “就你鬼头,行,这些日我的美味坊也赚了不少银,如今既能为这些百姓做些事情,又能博个好名声,我也不是不懂眉眼高低的人,待会儿我就去抓两头猪来,宰了晚上熬粥。”

    郑三娘知道刘双喜的好意,她一个女人独自过日又没有靠山,本就容易被人惦记,如今虽然花些银买猪,但只要能得白夫人的青眼,往后有她相助,她在临县的日会更好过。

    虽然这样的想法有些急功近利,但她也是真心想为这些灾民做些什么,也不能算是唯利是图。

    郑三娘是急性,自然是想到就做,让刘双喜待在车里歇着,她直接去找了白夫人。

    白夫人听郑三娘起那些面黄肌瘦的孩也是一阵阵心疼,她自己就是当娘的人,又一向心善,不然青山学堂的束修那么贵为何却没攒下家底?

    听了郑三娘的话自然是求之不得,这事儿也不用郑三娘出面,她直接找了两个县衙派在这边维持秩序的差役,买猪的事儿就让他们去做了。

    不多时,差役就带着两个赶着猪的男人过来,看那大肥猪少也有七百斤,走起路来浑身乱颤,真是膘肥体壮。

    知道这两头猪是要杀了给灾民们补身,两个男人也大气,这么大的一头猪只要了二两银,两头猪也才四两银。

    郑三娘痛快地给了银,白夫人便招呼会杀猪的人过来。灾民人多,各种人才不少,很快就把两头猪都杀好了,再按着刘双喜的要求把肉剔了剁成肉糜,实在是人太多了,肉块放在锅里盛的时候也不好分。

    把肉糜用盐先煨上,到时再放到粥里面,骨头被剁开放到大锅里熬出骨髓,再用骨汤煮粥。头皮下水也不用刘双喜,郑三娘就带着人去处理了。

    知道这两头猪是郑三娘给买的,大人们只是用言语和眼神表达谢意,孩们就直接了,围着郑三娘叫婶婶,把郑三娘喜欢坏了,她本就喜欢孩,如今看着这些孩,仿佛自己也变得年轻了许多。

    那边锅里熬上猪骨了,刘双喜就想到自己出城的目的,从这边抬眼就能看到自家的地,刘双喜便没喊被孩们围在当中的郑三娘,只与白夫人打了声招呼就要过去,白夫人却不放心,自己又脱不开身,便让她的两个丫鬟陪着刘双喜过去,并叮嘱她们一定要当心,千万不能让刘双喜磕了碰了。

    两个丫鬟跟白夫人久了,都是细心的,有她们跟着白夫人也能放心。

    刘双喜却有些无语,她不就是怀个孕吗?至于这样大惊怪,可也知道都是为了她好,刘双喜心里甜丝丝的。

    刘双喜过来事先没通知任何人,当走到地头时,就看到地里长势喜人的庄稼,个个都茁壮成长着,地头上杂草都没见几根,可见大家活做的不错。

    只是如今七月天,头顶的日头不要命似的晒着,此时又正是日最热的时候,想必大家都在午歇。刘双喜没想打扰到那些女人们歇息,就在田间地头转了转,只要看到庄稼长得好,她也不是容不得别人歇息的东家。

    转了一大圈之后,刘双喜更是满意了,别看栓,做起事来还是很妥帖的,有他时常到城里与自己沟通,田地里的活做得都很好,之前怕人手不够想要放着先不管的地也都种上了苞谷,一眼望去,没有一块地是闲着的,让刘双喜不住地点头。

    走着走着就来到山脚下,刘双喜瞧着山脚下有一处泉眼,正汩汩地流着清凉的泉水,一路又走得热了,刘双喜就想要就着泉眼喝点水,刚蹲下就被两个丫鬟拦下了。

    两个丫鬟一个叫诗香,一个叫书香,都是打就跟在白夫人身边,在吃食上虽不甚讲究,却极重干净,见刘双喜捧着手就要喝,诗香忙拦道:“云夫人,喝不得!”

    刘双喜吃惊地回头望着诗香,那疑惑的眼神让诗香脸颊微红,却不肯让步地道:“我家夫人过,生水中有虫,喝进肚里会在身体里长大,吸人血、吃人肉。”

    刘双喜回头看了眼手心里没剩多少的水,突然觉得有些喝不下去了,她自然知道喝生水不好,可她是真渴了啊。但听诗香完,虽然知道生水里未必有诗香的那么恐怖,但水里有寄生虫她是知道的,而这山水里更是没准会不会混进各种虫卵,想到肚里的孩,虽然渴得嘴干舌燥,却怎么也喝不下去了。

    刘双喜这边纠结,就听身后传来一阵笑声,“这位姑娘真是细致人,我们山里人哪个不是喝生水长大的,若像姑娘的这般吓人,我们这些人不是要被虫吸干吃净了?”

    三人回头,就看到不远处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身上穿着打着补丁的粗布衣服,裤脚上还沾着泥,显然是刚从地里回来。

    在她的肩上挑着两只木桶,显然是过来打水的。

    *  首 发更 新 。 gz bp i。 更 新更 快广 告少

正文 第175章你不觉着恶心吗

    刘双喜带着诗香、书香退到一旁,方便妇人打水,妇人道了谢,将水桶放在泉水边上,从桶中拿出一只瓢,先舀了些水咕咚咚喝了,才用瓢往水桶里舀水,一边舀还一边道:“这山水最是干净不过,瞧这里面清亮亮的,哪里像有虫的样?就你们城里人过得仔细,要我啊,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刘双喜脸上挂着笑,也不好同妇人争辩水里的寄生虫是肉眼无法看到的,那种看不到、摸不到的东西,出来也要人家相信才行。

    而诗香却是个较真的性,听了妇人的话辩驳道:“我的都是实话,我还的时候,随我家夫人在京城就看到过有人因喝生水肚里生了虫,最后硬是被虫把脑都吃没了。”

    妇人听了露出嫌恶的表情,“你别那些吓我,我喝了一辈生水,也没见虫把我脑吃没了,编这瞎话,你不觉着恶心吗?”

    诗香道:“谁这是我编的了?书香,你,这事儿你知道不?”

    书香也点头,“知道啊,当初为这事儿,夫人还特意把我们叫过去了一个时辰喝生水的危害。”

    “对,从那以后府里无论是主还是奴才都不许喝生水,生病的人倒是少了。”

    想到灾民那里喝的水都是煮过的热水,刘双喜知道白夫人在这方面很有经验,若不是她经验丰富,难保不会造成瘟疫横行。

    而妇人听了诗香和书香的话,看她们的眼神就跟看神经病似的,不再和她们话,等把水舀满了挑起来就走。

    诗香还想再给妇人,可见妇人跑得飞快,只能遗憾地道:“她怎么就不信呢?我的都是真的。”

    见诗香完看向自己,刘双喜忙点头,“我信,你的这些我也听过。”

    诗香这才展颜,“就嘛,云夫人信我就好,往后可不能再喝生水了。”

    刘双喜怕她再起没完,连连地点头,可嘴里实在喝的难受,见旁边是一片甜高粱地,刘双喜便走过去,撅了一根甜高粱,剥去外面的皮放在嘴里咂着汁水。

    顿时嘴里甜丝丝的,又解渴又清甜,诗香书香看得直皱眉,虽她们这些年跟着白夫人到处帮助别人,比起从前的日已经很不讲究了,可没想到这位云夫人比她们还不讲究,这都是什么她就撅了吃?真不怕中毒吗?

    刘双喜见诗香书香都盯着自己看,指着地里的甜高粱道:“你们也撅两根尝尝,可甜了。”

    这些甜高粱还是刘双喜种地前打听着特意寻来的种,想着等收成后这些汁水就是做白糖的原料,哪怕不拿出去卖钱自己留着吃也能做出更多甜蜜蜜的美食,刘双喜心里就盼着日过得快些。

    只可惜当时找到的甜高粱种太少,做出的糖自己吃吃不完,卖又不够卖,看来今年要多留些种,来年把所有的地都种上甜高粱才行。

    若是可以,就再买些地,也都种上,反正甜高粱也不怎么挑地,有好田就买好田,没好田就买劣田,实在不好买些山坡地也能种。

    诗香和书香已经不知道刘双喜什么好了,只是想着在她们没跟着刘双喜之前,她一直过得这么……糙,也就懒得再多讨人厌,只要保证刘双喜别摔了碰了就好。

    反正,她那么大人了,还不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吗?

    见诗香书香都不知甜杆,刘双喜也不再劝,她们少吃一根,她还能多得那么半两糖,还乐得省下了呢。

    可甜杆到底不是水,虽然当时解了渴,但之后就更渴了,尤其嘴里吃得甜了之后又开始发酸,“这天太热了,我们往回走吧!”

    回头再看一眼流淌着的清泉,还有之前同云珞爬过的山,没能上山打些猎物回去真是遗憾!

    诗香、书香也怕刘双喜再吃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既然刘双喜想要回去,她们也乐得不用担责任。刘双喜又撅了几根甜高粱,编了草绳捆了,这才同诗香书香往回走。

    诗香书香无奈,可也不好让刘双喜一个孕妇捧着,干脆接过来两人抬着走,可瞧刘双喜一人夹着轻轻松松的,她们两个抬着还有些吃力,果然这位云夫人像传闻中一样力大无穷。

    再来到地头,刘双喜看到栓正带着一群妇人朝田地走来,的个抗了个锄头竟也像模像样。

    栓先看到前面抬着甜高粱杆的诗香书香,怒喝道:“你们是什么人?”

    随即扛着锄头跑了过来,当跑了几步看到刘双喜后,才放慢脚步,走到刘双喜跟前,“东家?您怎么来了?”

    刘双喜朝栓笑了笑,“在城里待得闷了,过来转转,你们这地种得不错啊,回头给你们加鸡腿!”

    栓咧着嘴笑,回头对那些女人们道:“还不谢东家赏!”

    女人们七嘴八舌地同刘双喜道谢,刘双喜却压低声音道:“看不出你年纪还有些本事,竟把人管得服服贴贴的。”

    栓难道害羞地笑了,“哪是我的本事,上次李老汉他们来闹事,姑爷一句话就让县令大人带着人过来了,谁还敢在咱们家地头闹事?”

    提到云珞,刘双喜眼神闪了闪,她一直想不明白,云珞留下的那两个字是真心,还是逗着她玩,若是再见着他,刘双喜一定会薅着他的衣领问清楚,这样逗人玩真的好吗?

    刘双喜的沉默看在栓眼里却像是被他触动了心事,暗骂自己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姑爷走了有些日了,他竟然还在姐面前提起,这不是让姐心里犯堵吗?

    想些请罪的话,又怕刘双喜听了更难过,倒让机灵鬼怪,一向想法多多的栓不知再什么好了。

    *  首 发更 新 。 gz bp i。 更 新更 快广 告少

正文 第176章王爷无所不能

    刘双喜却满不在乎地道:“这些高粱杆我先带回去瞧瞧,若是合用大概这几天就可以收一批了,到时怎么收怎么割我再同你细。”

    栓一听急了,“东家,高粱穗还没长成,这时候割有啥用啊?”

    刘双喜微微一笑,“我自有我的用处,你只管按我的做就是。”

    栓便不再话,地是刘双喜的,他们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