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还要送县城去?”二爷爷有些吃惊,这个到是没听说。
“是,我媳妇的义兄在县城安排了几座宅子,咱们村昨天就开始送人过去了,估摸三天送完。”方子湛连忙解释,只是将他家买的宅子说成是义兄安排的。
“那些小闺女的家人是不允许去县城探望的,也不能让她们家人知道地址所在,以免出岔子。只有村长和耆老可以去,另外还要遵守的条约很多,我也不太清楚。”
方子湛说了一半、留了一半,剩下的就让小七儿来跟他们细说吧。
汪郎中自是知情的,便明白方子湛的用意,这时候并不吭声。
二爷爷摸着自家胡子想了想,便点了点头,并没有为难方子湛:“好,就等你媳妇来了再详谈。”
方子湛松了一口气,但立刻露出谨慎的表情又行了一礼,正色道:“合作的事儿可以过几天再说,但刘杏花母女的事情却不能就这么算了。”
“她们今天可以在大刘村乱说,明天就可以去石家坡,甚至其它村子或镇上。若是引来坏人打主意,毁了我家活计不要紧,我兄弟的学资、姐妹的嫁妆都已赚到了。”
“因此连累大家没活儿做,没得赚头了,这损失可就是两个村子的。但以她们的性子,怕是不听劝的。”
“不然也不会无视当初签下的保证书和后来村长大伯的数次训诫,跑来大刘村乱说害我了。不知二祖爷爷如何看待此事?”
“这个……”二爷爷迟疑了。方子湛将利害关系说明,明里是问如何看待此事,实则是要他拿个章法出来,怎么处理那两人啊。
“此事我们回去再商量一下吧,毕竟她们也就是乱嚼舌根,又没有犯下多大的罪孽,不好处理啊。”
六爷爷为难地说道,看了方子湛一眼,立刻讪笑着解释:“子湛放心,此是大义,岂可徇私!”
八爷爷也连忙附和。
“六叔说的在理,这不仅关系着大刘村的利益,也关系着我们方山村的利益。这样吧,我回去和我们村长说一声,让他来和几位长辈讨个章法。”
“事不宜迟啊,说句难听的,别咱们活儿没开始做,钱还没赚到呢,就让那无知妇人给坏事了。”汪郎中这时候才开腔,以他方山村耆老的身份。
☆、379。第379章 教训表妹
“也好,毕竟刘翠母女是嫁到了方山村,既是两村的责任,也关乎两村的利益,不是小事。”二爷爷听了便点头同意了。
就算他不同意,方山村也不会放任不管的,能先问他们一声,也是看在刘翠娘家是大刘村吧。
处理刘杏花母女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方子湛便没有别的说了。因为合作的事情要等小七儿来才有得说,二爷爷他们便告辞离开了。
刘长青和刘明堂父子送客,汪郎中也跟着送到了院门外,结果一回屋,刘长青就板着脸朝方子湛骂开了。
“你这个傻小子,怎么人家几句话就把你给压垮了?和一个村子合作,这是多大的事儿?你扛得起吗?”
“可我有得选择吗?”方子湛撇了撇嘴,忍不住抬手在额头擦了擦细汗,委屈地道,“原本小七儿的意思,是先安排咱们自家,再看情况找二爷爷他们。”
“可现在呢?外婆病了!娘亲来了既没个信儿也没回家,我一大早赶过来,这事儿还没解决,二祖爷爷他们就来了,我能怎么做?”
早在方子湛提及“外婆病了”的时候,刘长青的脸色就有些尴尬了,扭过头去点着旱烟锅子。
狠狠地吸了一口,忽然想起汪郎中还在这里呢,顿时越发尴尬了,朝汪郎中道:“汪先生请坐,大媳妇还不换热茶来!”
刘张氏在屋外应了一声。这时刘老太太便走进屋来,方刘氏低着头跟在后面。
方子湛见了,忽然说道:“外公、大舅,有空还是多教教香儿和莲儿吧,别让她们变成像刘杏花和方迎春那样的人。”
提到刘杏花还好,毕竟不是自家的。提到方迎春,刘长青和刘明堂父子的脸色“唰”地一下阴沉下来,方刘氏的头垂得更低了。
“臭小子你胡说什么呢?我孙女好着呢,你可别乱说话!”刘老太太屁股刚落座儿,听了这话立刻蹦起来,指着方子湛怒道。
显然,方迎春当初的光荣事迹早已在大刘村传遍,刘家自然在名声上受到波及,提起她自然没好脾气。
“湛表哥今儿这是跟我们姐妹过不去呢,真不知道我们哪儿招你惹你了!难道当你表妹还有错了?”
刘莲儿原本一直蹲在屋檐下,只是个头小,一直被她大哥挡着呢,也没人注意到。这时候听见方子湛又在说她不是了,顿时冲进来反驳。
“泼悍无礼、不知分寸,你才十一岁就这么横,再大些还有人管得下吗?迎春像你这么大时还没你悍呢,至少家里来了客还知道泡茶,也不会当着客人的面骂兄长!”
方子湛沉下脸教训表妹,当着外公和大舅的面他是开得了口的,若他们不在家,家里只有外婆和大舅娘的话,他还真不能开口,因为没人会听他的。
“你!你!”刘莲儿被训,气得眼泪便淌了出来,“你这个坏人,你一来就气哭我姐,现在又把我骂哭,你真坏!”
“你只想到你姐被气哭,你被骂哭,可有反省过为什么?”方子湛表情严厉地看着刘莲儿,“一个从不反省自己错误的人,只会将过错怪在别人身上,还有道理可言吗?”
“想必在你心里,你就是道理,你就是对的!”方子湛一口气说完竟叹了口气,将身上的凌厉之气收敛了些。
“方迎春打嫂子、骂兄长、让她做家务就气得摔碗敲锅骂人,还故意克扣家里兄弟姐妹的饭食,甚至将我的饭倒掉不给我吃。”
“如果她知道这是错的她还会做吗?就因为她不认为自己有错,而认为错的全是别人,才会变得如此蛮横无理、目中无人!”
“莲儿,一个闺女若是变成如此,是找不到婆家的,就算嫁了人也不会有人喜欢的。难道你要成天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而争吵不休吗?”
“到那时,别人只会怕你、嫌你、躲避你,不会真心对你好,你连个说体已话的人都不会有,这样的日子,你觉得真的好吗?”
方子湛一翻话让刘家人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别说刘长青和刘明堂父子,就连一向泼悍的刘老太太,也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
她那外孙女在家里竟然这般蛮横?连嫂子都敢打、兄长都敢骂?还敢倒掉兄长的饭食?这不但没有家教还黑心肝啊,老方家都不教她做人的吗?
她猛地朝方刘氏瞪眼过去,准备骂这闺女养坏了人,却见到她闺女早就在低头抹泪了,不知怎地,竟是心底一软,便收了骂她的心思。
刘莲儿一张小脸早已被训得红一阵、白一阵,咬着嘴唇不知如何辩解了。
虽然她很想说,她脾气是大了些,但跟迎春表姐这些行为比,还是差很远的好不好?不,是根本没得比,她是天上的云,迎春表姐是地上的泥!
“表哥教训得是,是我们姐妹任性了些,有客人在家时竟只顾着和表哥置气,连茶也忘了泡,是我们的不是。”
刘香儿刚走过来还在门外就听见湛表哥又开始教训她们姐妹了,连忙停下脚步犹豫着是不是继续呆屋里算了。
这时听了湛表哥一席话,心里顿时百转千回,既惊诧又羞愧,也让她清楚,此时必须出去认错,不然回头肯定要被爹骂的。
刘香儿到也是个敢作敢当的,想到这里就红着脸走进来行礼道歉。
她的态度让方子湛总算欣慰了些,然后看了刘莲儿一眼,却是不再说什么了,大有“你自己反省去吧”的意思。
刘张氏泡了茶进来,听见方子湛训自己闺女,本能地就想骂过去,但见公公和夫君都没有吭声,只得悻悻地闭上了嘴巴。
最后这件事以刘莲儿羞恼地转身跑出去告终。
“小闺女不懂事,让汪先生看笑话了。”刘长青并不怪责方子湛的多事,反而尴尬地咳了下,看向汪郎中一脸地歉意。
“哪里,咱们当长辈的,谁不希望儿孙好呢。”汪郎中笑着说了些客气话,接过新泡上来的热茶若无其事地喝了一口。
☆、380。第380章 安排刘家
他本是为给刘老太太看诊而来,如今人家根本不肯让他把脉,他本该就此告辞的。
只是今儿事多,他既是郎中又是方山村耆老,还是子湛敬重依赖的长辈,只得一直赖坐在这儿了。
刘长青顺着汪郎中的意思打了哈哈,便都不再提起此事。刘老太太适时开口:“子湛你刚刚说什么先安排咱们家,是打算怎个安排?”
“那手袋子只能让小闺女做吗?咱们家只有你表妹两个,可赚不了什么钱吧?”刘张氏立刻说道。
本来她们婆媳好不容易把方刘氏拐来,逼她教她们做手袋子,就是听说那东西很赚钱的。刘家老小五个女人,还是有些赚头的。
可是方子湛却说只收小闺女,那她们不是都不能做了?那可不行!
“不是做手袋,你们也不必做手袋!”方子湛神情淡然地开口,“手袋虽然能赚钱,却做不了多久,因为数目是有限的。”
“什么?什么数目有限?”刘张氏不解地抢先问出口。
“子湛你快把话说清楚,别吞吞吐吐的!”刘老太太慢一脚,也是着急地催促起来,又防备地看了汪郎中一眼。
“外婆不必担心,汪先生是方山村耆老,对手袋子的事是清楚的。”方子湛见状连忙解释。刘老太太这才松了口气,端了凳子坐到了方子湛的身边。
“那手袋子不是食粮,今天吃完了明天还要吃。这个卖了一个就是一个,不会有人老买的。”方子湛撇撇嘴解释起来。
“这也是人家铺子大、在各地的分铺多才敢收咱们这么多货,咱们才敢在村里找很多小闺女做活儿。”
“可活儿到底有做完的时候,现在一个人的活儿要交给两个人来做,不是更快做完吗?就像一碗饭一个人吃管饱,两个人吃呢?”
方子湛前面解释的话,刘老太太听得一头雾水,可是最后一句却是听懂了,猛地站起身大声道:“那还得了?怎么着也不能让咱们家没饭吃不是?”
“外婆,子湛渴了!”方子湛这时忽然开口说了一句不着边儿的话。刘老太太愣了愣,反应过来后猛地朝刘张氏瞪眼过去:“还不赶紧倒茶去!渴着我外孙了!”
刘张氏顿时尴尬地笑了笑,转身便出去了。屋里都是长辈,她刚才确实只记得给长辈泡茶,而把这外甥给忘记了。
谁让他年纪小呢,小孩子总是容易被忽略的。
方子湛好不容易为自己讨了一杯茶,也不客气地喝了几口。一大早来到这里就说个没停,他能不渴么?
“外婆不必担心这碗饭被别人分去,让他们分便是,反正什么时候吃完就没了,咱们也不用计较。”
方子湛喝了几口茶,对上外婆期待的目光,只好继续说道:“我和小七儿早就商量过了,等手袋子的事儿安排好,就买些田地种些粮食,咱们庄户人家还是种田踏实。”
安排刘家和安排石家不同,只能丰厚一些。也不是给个活计就完了,买田地是上上之选,也必能讨外公和舅舅欢心。
他们是庄稼人,田地比现银更让人安心。
“嗯、嗯,子湛是个有远见的!”果然,一直在默默听着的刘长青这才点头称赞,笑道,“手袋子再赚,不是个长久的,买了田地却是几辈子的财产。”
“是的,外公。”方子湛笑了笑,说道,“您看村里可还有空地?或者谁家要卖地?最好是都在一块儿的,方便管理。”
“这个……空地应该是没有了,咱们大刘村虽不比石家坡贫瘠,但田地也不多,比你们方山村可少多了。”
刘长青想了想,叹了口气。
“对了,前儿好像听说刘志新家里要卖地。”刘明堂忽然说道。
“他家的地可不少,光上等旱田就有三十亩,中等水田五十亩,还有一片山林和一座果园。”刘老太太立刻说道。
“可惜刘志新如今不知死哪儿去了,他家也只剩下老弱妇孺了,哪里能好好种地了?”刘张氏也忍不住感慨了一下。
那些地今年没好好种,都荒了不少了,看着就让人心痛啊。这可都是粮食啊!现在不觉得,等秋收时就能分出高下了。
“他们家如今就一个劳力,志高还没大人呢,又要读书,妇人又只能忙着家里,又不请雇工,怎么种得出来啊。”
刘长青也很感叹。
方子湛一旁听着,心里却想,这刘志新家,不就是林大婶的娘家?
刘志新欠了五十两的高利贷跑了,放高利袋的人家还强把林大婶还债银子抵到了刘志新帐上,后来是村长大伯带了很多人去讨回来的公道。
而这娘家人不气儿子跑路,却反嫌闺女穷,愣是撇清了关系,断了来往。想来这家人不怎么样。
“如果他们真在卖地,咱们可以买下来,但契约一定要清楚,还要请证人,以免事后他们闹事找麻烦,纠缠不清。”
方子湛想着便开了口:“不管他们卖多少,只要地好都可以买下来,外公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子湛来付钱。”
刘长青看了方子湛一眼便点点头,笑道:“子湛的孝心,外公我领了。咱庄稼人还是地多一点安心啊。”
刘家祖上地还是不少的,只是几代子孙分割下来,到了刘长青手里就只有肥田二十亩,瘦地三十亩了。
还好他只生了两个儿子,都没有分家,不然这地真不够分了。
方子湛的大舅刘明堂跟着爹种田,闲时帮着弟弟磨豆腐卖。方子湛的小舅刘明灿学了磨豆腐,便将家里的瘦地全种了黄豆和一些蔬菜。
每天一家人贪早磨豆腐,刘明灿担了豆腐担沿村叫卖,刘明堂就跟爹下地。家里留着很多豆糟和豆渣,除了做豆渣饼自己也能吃外,余的都可以用来喂猪。
因此,家里又养了十几头大肥猪,还有几十头小猪崽。喂猪的活儿主要是大舅娘刘张氏在做。
小舅娘刘石氏进门晚,又接连生了三个儿子,每天光带孩子就够她忙的了。这不,又有三个多月身子了。她这样的情况,谁敢让她干活啊?
☆、381。第381章 小姨家的事
“那买地的事外公和舅舅自己拿主意吧,我过两天再来。”方子湛说着便站起了身。
“就只有地?”刘老太太听了半天,觉得不对劲啊,虽然地值不少银子了,可为啥只有地啊?她又不种田,她得了啥?
“买地和做手袋子不影响啊。”刘张氏也在一旁嘀咕,这地跟她也没直接关系啊。
“手袋子就不要想了,大舅娘怕也没那闲功夫做针线活儿吧?家里可有大小几十头猪,活儿不轻呢。”方子湛看她们一眼,一口阻断她们的心思。
“至于其它的,现在还只是想法,还没开始弄呢,到时候再说吧,至于也等过几天吧,我和小七儿要去二祖爷爷家说事儿,方便的话会过来一趟的。”
刘家多年来不欢迎小七儿,小七儿这几年也没走进过刘家大门。今天他把话说一半留一半,如果刘家人想要利益,那就请小七儿进门吧,否则……
就算最后还是要给,压几天或是迟几个月总可以吧?
刘老太太还待要说,却让老头子拦住了。
刘长青听明白了方子湛的意思,便道:“你们定在哪一天过来?是早上过来还是下午过来?早上来就在家里吃中饭,下午来就在家里吃晚饭,我让你舅娘备饭。”
“这个要看小七儿的意思,如今我们方家都听小七儿的。不过要来应该会是早上,上午说不完事儿下午还能继续。”
方子湛似乎想了一下,这才说道。但言语之间却是抬高了小七儿的地位。刘老太太和刘张氏一听便撇了撇嘴不高兴了。
方子湛见了心里也不高兴,便往外走:“汪先生少坐,我去叫方凯大哥过来。”
方子湛出了门,拍拍蹲门外那人的肩膀:“表哥,带我去吧。”
表兄弟便出门往方凯大哥娘家走去,路上便说起之前未说完的事情。方子湛听了吃惊地道:“外婆就是这么气病的?”
原来,刘泽飞的小姑也就是方子湛的小姨刘云欢前些日生了个闺女,这本来也是欢喜之事。可因她前头连生了两个闺女,这是第三个了,情况就不一样了。
刘老太太得知闺女生了孩子,自然是带了两只老母鸡和半篮子鸡蛋去看闺女,结果进门就听了亲家母王老太太好大一通牢骚,又被好一通讽刺,心里便落了闲气。
刘云欢见了亲娘也是一通眼泪,哭诉婆婆得知她又生了闺女,连孩子都不看一眼就要去找媒婆,张罗给她夫君纳妾。
刘老太太一听自然是要去找亲家母理论公道。结果亲家母却冷哼哼地说,没直接休妻可是给了你们老家面子了,你闺女生不出儿子,还不许我儿找别人生不成?
刘老太太什么脾气?自然是气得当场就和亲家母大撕起来,好一通鸡飞狗跳。
可那王老太太也不是省油的灯,她一边和刘老太太撕打,一边还有余力骂自己儿媳妇,气得刘云欢在屋里哭得天昏地暗,最后还是她夫君王秋回来才拉开了架。
王秋虽然没有否认纳妾的事儿,但也埋怨了他娘亲,说媳妇才生孩子,还在月子里你就这么闹,有个什么事儿可咋好?
王老太太这才消停。刘老太太也气冲冲地回了家,当晚就气得没吃饭,半夜喊胸口疼,喝了热水又推了好一阵才好。
第二天村里全是说刘家闲话的,王云欢生不出儿子王家要纳妾的事儿、刘家外孙女方迎春火烧三叔铺子的事儿。
大家说得沸沸扬扬的,就连本来要和刘家刘泽飞说亲的人家也退了信儿。刘老太太那个气啊,就像将一颗心扔油锅里炸似的。
刘老太太在屋里一连躺了两天,大端午节自然不接闺女回家了。一个没出月子,一个养了个坏闺女,都连累他们家孙子说不了亲了,她怎么可能还去接人?
可是大端午节这天,孩子们都去了他们的外婆家,家里只有她和老头子,饭是老头子整的。
她起来喝了口鸡汤,吃了个窝头,觉得身子利索了些就出门走走。结果又听说了方家做手袋子的事儿。
她刚缓下去的心情顿时又沸腾起来,觉得大闺女不是个孝顺的,在夫家发了财竟然都不告诉她这个老子娘一声,怕娘家跟着赚了钱是不是?
于是第二天上午大媳妇回来后就商量了一下,让刘杏花的娘回方山村传了口信,把方刘氏叫回了娘家。
“原来如此,有这么多原由,也难怪外婆如此急切了。”方子湛听完表哥解释,不由叹了口气。这件事可是由几件事情堆起来的啊……
可眼下最先要解决的,不是手袋子的事,也不是田地的事,而是小姨家的事。只是……方子湛想了想,总算想起哪里不对劲了。
“为什么外婆会找刘杏花的娘传信儿?夫家在方山村的刘家姑娘又不只她一个。”方子湛没好气地问。
“这个……”刘泽飞扭头看向别处,有些不知怎么说了。
“难道那妇人专程跑到你家来说我家的闲话,外婆就顺便让她去传信儿?”方子湛想了又想也只想到这个原因。
“这也是个由头。”刘泽飞犹豫了下,还是将整个事情说了一遍。他不擅长撒谎,但要他将事儿搁心里也蛮难做到的。
方子湛听了不由张大了眼睛,最后失态地猛拍了刘泽飞的肩膀一下,大声道:“万幸我今天来了,不然表哥你这辈子可咋过啊!”
原来,刘杏花母女因在方山村名声受到影响,又被排斥在做活儿的圈子外,于是渐渐就让大家给孤立了,刘老实为此气得几乎再没给她们好脸色看过,于是母女俩三天两头往大刘村跑,从大刘村寻找关注。
而方家做手袋子赚了大钱的话却是最近才开始说的,她们四处大说了一通后挑在大端午节这天下午过来串门儿。
当天刘杏花没有来,是她娘刘翠和她外婆两个过来的,刘老太太听了闲话、孙子的亲事又吹了正一肚子苦水,于是跟这母女抱怨了不少。
☆、382。第382章 你的亲事包在我身上
三个女人说了一下午的话,看似开解了不少,感情也好了几分,于是在刘杏花外婆的仗义主动下,搓合了刘泽飞和刘杏花的亲事。
双方谈妥等刘泽飞爹娘回来就商谈订亲事宜,只等院试之后就可以成亲。刘杏花的娘和外婆自是喜滋滋地去了。
第二日吃了午饭刘杏花和她娘一起过来,说是要回方山村了,过来和大家道个别。
本来这两村就不远,她们母女又常来常往,根本不需要道别这么隆重正式。但刚说定亲事的两家人都明白着,这是让两个孩子互相相看一翻呢。
刘泽飞到是没什么反应,打了招呼便回屋读书去了,刘杏花却嘴甜得很,把刘老太太和刘张氏哄得笑个不停。
刚和村口开杂货铺的苏家黄了亲事,转眼又定了一门不错的亲事,她们觉得可以在苏家面前直起腰杆、扬眉吐气了。
刘杏花的娘还拿了刘泽飞的八字打算过两天去珍珠庙合一合,合好了就商定日子下聘。
刘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