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确实符合条件,尤其是这麦子已经熟了,本来就是这几天要收割的,只是大家都在忙自家地里的收割,就把这边晚了一下。
    而另一边的菜,就算全部挖掉,补些青苗费就是,不必担心损失多少粮食,空了多少粮仓。而这些地,根据之前说好的,拿老方家的地换,以地换地。

  ☆、424。第424章 连夜抢收

“大伯,这些地确实可以,条件都符合,就是,咱们要将这条路换个地方了。”方小福感受到方子湛的手指在自己掌心点了点,便开了口。
    “可以换到那一边,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就常从那边的菜田穿过,很多读书郎都住那边,这边离公祠近一些,反而没什么人走。”
    方子湛立刻提供意见。
    “好,那边确实走的人多一点,主要是去村塾的,到时你看院子正门朝向哪边,或者从旁边再开个侧门什么的,再开出一条道来接上。”
    村长大伯也不纠结,地能选上就好,不耽搁动工。
    再加上二祖爷爷他们也跟了来,这时也提了不少建议,于是这建大杂院的地就定下来了,连座向也定好了。
    坐北朝南是基本定向,他们偏向东南,大门正好可以与村塾相望,右侧是上村头核心居住范围,背面则是公祠方向。左侧一路过去还要穿过几块地,才是河边。
    这里确实空旷,却不偏僻,村里过来人也方便,又有村塾在附近,每日里上学的读书郎们来来往往,很是热闹。
    选地之后,方小福便让村长大伯照着她画的图纸明天就去建房材料,明天一早就找人来割麦子,菜地那边也要在两天之内弄完,然后平地、打桩、下地基。
    两百人不够就三百人,总之大家分工、日夜赶工,尽量赶在下个月初能完成,月底能住人。
    因为县城那边的路不通,过去的人要搬回来,村里已经替补的也不能退回去,因此暂停新的替补人员,搬回来的也在村里重新找屋子临时安排。
    等这边能住时,再一起搬进去。
    事不宜迟,村长决定连夜收割麦子,再把蔬菜都给摘了,明儿一早便开始扒地。
    他先让汪郎中去村塾和那边负责管理的老先生打招呼,让他们赶紧打扫粮仓、地坪,准备堆麦子。再让吴耆老沿地敲锣喊人赶紧收工,到他家集合开大会。
    他们商量了这么久,件件都与村里大家有关,自然要说与他们知道的。
    方小福看着突然紧张起来的气氛,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
    和鬼子战斗着的村民为了不让成熟的麦子落在坏人手里,连夜抢收,等坏人一早带着人马赶过来收麦子时,已经只剩下一片空地了。
    突然紧张起来的气氛也让二祖爷爷他们情绪高昂起来,连声问方山村人手够不够,不够就从大刘村调人过来。
    村长大伯却笑着说,够不够一会您看看就知道了。二祖爷爷听了哈哈笑了起来,他自然知道方山村人多。
    于是村长他们往回走,方小福没见过这时代人开大会,好奇地要跟去,方子湛却拉着她问:“娘子,你跑来跑去不累吗?事儿咱们不是已经知道了吗?”
    既然已经知道内幕了,还有什么好看的?
    “好吧,那我们先回家歇歇,吃了晚饭再来地里看热闹?”方小福仰头望着她家少年兴趣缺缺的脸,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
    “……好,晚上我们来帮着搬麦子。”方子湛点了点头。只是他的决定却让方小福一阵感动。
    作为读书郎,作为家境越来越好的读书郎,在完全可以不用这么辛苦的时候,他却没有选择袖手旁观。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抬些茶水过来,或者送些吃食过来给大家宵夜,一样能获得大家的称赞。可是他却选择与大家一起劳动。
    只是,他有这心,她却不愿意让他受累,于是提议道:“大家要连夜抢收,只怕饭都吃不好,我们在家多烙些手抓饼过来给他们垫垫肚子好不好?”
    方子湛看了她一眼,又点了点头:“也好,他们等下开了会肯定就直接下地了,这天还没黑,方便干活的。”
    “那天黑之后呢?就靠月光照着大家?”方小福歪头问。
    “四周地边肯定要举火把的,人多的话,分成几块来割,很容易的。”方子湛解释完便拉着她的手往回走,“咱们去和村长大伯说,咱们负责烙饼,再炖锅肉汤?”
    “咱们家远了,锅也不够用,炖汤怕不够吃。不如在村塾门外架几口锅,咱们就在外面烙饼、炖汤,蒸馒头!咱把兄弟姐妹都叫过来帮忙。”
    “好,让他们架锅、摆案桌,咱们从家里用马车运面粉过来。”方子湛笑着点点头,拉着方小福走得快些了。
    方小福也有些兴奋,她穿越过来后在家没少下厨展示厨艺,可还没在村里户外掌过勺呢,今晚她要大展身手!
    两人小跑赶上了村长他们,便说了他们的提议,架锅在外面,随便抽几个妇人过来帮忙就行,也不影响各家没被安排的人吃饭。
    “好,小七儿,我回头就让人安排锅灶去,你去准备吃的,到时怎么做,你来掌厨。”村长一听立刻笑了,爽快地应了。
    他可是好久没吃过小七儿做的菜了,烙饼也好啊。
    二祖爷爷听说小七儿是个会做饭的,做的小吃也很好吃,便嚷着他也要去收麦子,他也要吃!
    没想到威严的二祖爷爷居然还有这么一面,方小福当时就差点笑喷。
    很辛苦才忍住了没笑出来,撇着嘴道:“二祖爷爷,今晚为了方便怕是不能做菜煮饭了,咱们就蒸馒头、煮饺子、烙饼,再炖个汤。”
    “好!好!那也好吃!”二祖爷爷笑眯眯地连连点头。
    “那您可要先在我村长大伯家里先吃点,垫垫肚子,我这边怕要晚了饿着您可不好了。”方小福只得哄着些。
    “好!都听小七儿的!”
    二祖爷爷的反应引来大家一阵哄笑。方小福这才笑了起来,大家都笑了,二祖爷爷总不好找她麻烦吧?
    说好晚上的安排后,方小福就拉着方子湛飞快地走了。回到家看看时间还早,也就是下午四点多的样子,便把姐妹们召集起来,先和面。
    家里没条件存奶油,于是方小福先交代大家和着面,她和方子湛赶了马车去镇上,先找三婶娘要了些奶油糕。

  ☆、425。第425章 他们都不能冒这个险

又把集市屠案上的五花肉、前腿肉、排骨、猪肺、猪肝、猪肠都买了下来,又买了四板豆腐,然后去林家杂货铺买了一百副碗筷子,都用竹篓装着。
    回家时在镇口碰到大哥和二哥赶着马车回来了,四人见面高兴地打了招呼,方小福主动说起今天的事情,听得方子健和方子元皆是大惊地瞪着她。
    “小七儿,你真是善变啊,这人还没送完,又要接回来了。”好半天后,方子元才没好气地从旁边马车上斜睨过来。
    “我也不想这么劳师动众呀,这不是怕人家的闺女们出事儿嘛。咱手袋出事不要紧,大不了不做了,可那些闺女若是有个什么,咱们老方家都完了。”
    方小福一脸无奈地解释。
    大家听了都沉默了,因为小七儿说的是对的。既然有人盯上了这些小闺女,不管只是好奇八卦,还是别有用心,他们都不能冒这个险。
    “那咱们明天就去把人都接回来吧。”方子健看了方小福一眼,继续赶着马车。
    “嗯,只要没被那些人跟踪到地方,暂时还算是安全的,但时间长了肯定不行,院子里突然住进了这么多人,左邻右舍肯定会知道,会打听。”
    “咱们大杂院今晚收了麦子和菜,明天就平地、进材料,明天应该能摆动工酒。”方小福扳着手指算着,“半个月不说修完全部,一半总可以吧。”
    “小七儿,咱们村的人都不是专门做工匠的,会建阁楼吗?”方子元歪头看过来,好奇地问。他以前少回老宅,并不清楚。
    “小七儿,那阁楼只是用来吃饭和做活儿,并没有别的用处啊,不建不行吗?”方子湛也看过来。
    此刻路上只有他们两辆马车并行着,后面远远地还有一辆驴车,正是王胜大叔开始跑回镇上到方山村这条线了。
    不过如今方山村男人女人、闺女、读书郎们都在忙,出门的很少了,他载到的客人并不多,不过如今他也不缺这点赚头了,就是闲不住才跑起来的。
    不过方志真已经将方小福的意思转告他了,他近期除非送家俱,不然不会再去县城里。这会儿看见前面两辆马车不由疑惑地眨了眨眼。
    方小福这边说完连夜抢收,她负责大家的晚饭这些事儿后,方子元那边也把他们一天在县城里的事儿说了说。
    他们兄弟一早送了一车小闺女进城后,就去找了中人葛长兴问新宅子的市价。
    葛长兴一看契纸便说这是年初经他的手卖给徐家的,宅子实价八千两,中人费和县城备案等费用是五百两。
    知道方子元是徐家外孙,现在这宅子被他舅舅送给了他们家后,不由在心里咂舌了好久。这文先生都认的什么义妹啊?崛起也太快了吧?
    不过葛长兴嘴上并没有多说什么,就带着兄弟俩去县衙换了户头、重新立了档。因为是他带过去的,县衙师爷到是没收多少钱,五十两意思了一下。
    拿了新的契纸,兄弟俩也给了五十两银子请葛长兴喝茶,然后就赶去城东找二表叔,一起去看了那座有大园子的新宅子。
    他们在里面逛到中午才逛完,不由惊叹不已。
    这后院里竟然有十二座小院,甚至有两座还是大院中套小院,小花园也多了两个,面积可比之前那座四千两的大了一半还多。
    难怪要值八千五百两银子的市价,不,现在是八千六百两了!
    不过这座大宅虽然没有装修什么,但当初徐家买了确实是想搬过来住的,因此派人打扫干净了,门窗都翻新过,只是还没装新帘幔,没有放家俱、器具。
    说起来,他们还是省了不少事的,添上基本物件就可以住人了。只是这园子也太大了,人不多还真不敢住,太空了,不熟悉路的人还会迷路。
    因此二表叔决定先将靠近后门的那几个小院和下人偏院给清理出来,前面那些先不动。等人员到位,可以先搬一些。
    两人跟着二表叔回别苑里吃了中饭,又看了阁楼进度,琢磨着下个月就可以搬了,又四处看了看才回来。
    他们回了家,看见大伯也回来了,爹和爷也在院子里站着,娘和大伯娘在厨房里帮忙做饭。他们已经去开过会了,此刻看见方小福回来,全都像看下凡仙女似地看着她。
    这平地建大院可和县城里买宅子不同,这是彻底起新屋,是大工程,没有大手笔是做不出来的。
    而小七儿竟然因为有几个好事者打听了小闺女的事情,就下了这样的决定。说真的,知道这个消息后,他们还真是半天也没回过神来。
    “小七儿,这在村里起院子,那县城里买下来的院子怎么办?”方刘氏从厨房里冲出来,着急地看着方小福。
    如今她可信服这小媳妇了,根本不可能骂人了。
    “不用担心,县城里的宅子先搁着,以后在别的用途上还是用得上的。”方小福笑着安慰她,也安抚大家的心情。
    “咱们手袋子固然要保密,小闺女们的安全更重要,若真出了什么意外,咱们家扛不起。因此在得知有这兆头时,我们就只能这样做了。”
    接下来就由方子湛将下午的情况说了一遍,方小福则进厨房去揉奶油馒头的面团。姐妹们已经揉好了四个大端盆的麦面,又摘了黄瓜和几种做馅料的青菜,正洗着、切着呢。
    方小福让大伯娘帮忙,用面粉把猪大肠和猪肺给洗干净。又让彩霞和小秋去摘一篮子红薯叶回来洗干净。
    方子健见厨房里在忙着,水缸里还有一半水,便拿了桶去担水。
    天边云彩渐浓时,方家的平板马车上就载着满满的食材往村塾那边去了,经过村长家院子时,方小福还特地打了招呼。
    知道村塾围墙一侧已架了六口大铁锅时,顿时眉开眼笑,六口大铁锅啊,好霸气的感觉!
    他们赶着马车过去,就看见金黄的麦田里已经排满了人影。
    大家分成了几队,一队从那边割过来,一边从这边割过去,另外两队负责收把,一阵负责运送,一队在地坪里忙着堆麦。

  ☆、426。第426章 野地上的大锅饭

他们并没有闲着看下去,而是去了架铁锅的那一处,两张案桌也摆好了,都在空地上,几个妇人正在那儿烧水洗锅,却没有做别的。
    因为方小福还没到,没人知道怎么做。
    方小福到后,就招呼那几个大婶、嫂子把马车上的东西搬下来,面是家里揉好的,几种青菜也在家里洗好、切好了。
    “吉婶子把这两块五花肉剁成肉陷,咱们一会儿包饺子,琴伯娘把这条前腿肉剁一剁,一会分成三锅炖汤,炖老之后加水再炖,把汁都炖出来。”
    两人应了一声就忙去了。
    方小福再看向两个年轻一些的妇人:“月霞嫂子、桂花嫂子,你们两个负责烧火,先把那三口锅烧起来。”
    那两人也连忙去了。
    村长吩咐过了,今晚她们这些人全部听小七儿安排,小七儿说啥就是啥,不许使性子误了事,否则也关小杂院去凉快凉快。
    方小福后来才知道村长大伯这么叮嘱过,还在奇怪琴伯娘今晚脾气还不错,挺配合的。
    其实这些人也没啥事儿,就是帮着打打杂。她带来的几个姐妹们已经自动占了一张案桌,开始将麦子揉成小团,撒了面粉在桌面上放着了。
    方小福见她们人多手快,立刻将她们分成几组。
    彩霞、小秋和玉雪负责另三口锅的火,先把锅烧起来一会蒸馒头;媛儿、青青、小满、月莲四个人负责做馒头;梦菱、青青、琪儿、月英、恬儿去一旁用大木盆洗碗筷子。
    琪儿、梦萝、玉珑三个继续捏小面团,有的是做饺子的,有的则要烙饼的,要分开来放着。
    方子湛他们十兄弟全来了,两辆马车坐不下就走路过来,有的帮忙洗碗、有的帮忙搬柴火,有的劈柴,有的去河边担水,都非常主动做事。
    他们两家恰好大人一个没来,这是方小福安排的,家里都跑出来了不成空城了?万一有谁摸进来怎么办?
    二爷那边还有几屋子人做活儿呢,因此玉玲和玉霜也没有来。他们来了二十几人做饭也够了哈。
    没多久,奶油玉米馒头便开始装进蒸笼,先蒸起来了。
    方小福切完猪肝、肺,见吉婶那边还在切肉,没有剁起来,便喊了方子湛从车上箩筐里再拿一把菜刀出来。
    她一手拿一把刀将肉片扒过来一些立刻剁、剁、剁,动作非常流畅自然。只是那密集而有韵律地剁肉声却听得人差点失神。
    一时间附近全是“笃、笃、笃、笃、笃、笃……”的声音,就是不远处还没割太远的人群也忍不住回过头来,心里想着,今晚小七儿会做什么给他们吃啊?
    他们只知道今天的晚饭是小七儿负责,并不知道做什么。
    第二锅馒头也蒸起来时,那三口汤锅才刚将一锅水煮去一半,琴伯娘被方小福忙里偷闲提醒加水至之前的高度,然后扔了一些生姜片进去,也放了盐。
    而她也剁好了一端盆肉陷,立刻让方子湛过来搅陷,又喊捏面团的人先包起饺子来,再喊方子维和方子元将空端盆拿回去,继续和面送过来。
    他们赶了两辆马车过来,往返运东西还是很方便的。
    在她喊这个又喊那个时,她手里的刀依然没停过,虽然声音偶有停顿,但很快又响起来。而她安排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做也很有条理,并没有发生混乱。
    梦菱、青青、琪儿、月英、恬儿洗好碗筷子交给方子拓和子胜、子旭擦干净放进箩筐里,她们则洗干净手过来包饺子。
    有了她们的加入,包饺子的速度立刻加快了很多,不一会儿就包完了一盆馅,方子湛搅馅搅得手臂都酸了,觉得这活儿比写字还累。
    不过他什么也没说,默默又搅起第二盆。方小福剁完陷料,便去将猪大肠和猪肺也放进汤锅里,搅了搅又加上了水。
    琴伯娘好奇地望着她的动作,却忍了忍没说话。她可不想让一个小丫头觉得她不懂这个。方小福又去看第一锅蒸笼里的馒头情况,更换蒸笼格子,让它们受热均匀。
    虽然烫得手指发红,她心情也是极好的。这种野地上的大锅饭,还是六口大锅的场面,她还是第一次做呢。
    这时候的天色已经黑下来了,不过天上的弯月儿和大片星子还是将地面照得模模糊糊。
    文辉爷带着三十几个老头和二十几个半大孩子点着了火把送过来,将田边瞬间照亮。他们都是在家吃了饭过来的。
    子维和二哥赶着马车又送来两盆麦面和两盆玉米面的时候,第一锅馒头已经熟了,香气四益,附近的人都忍不住用力嗅了嗅,真香!很特别的香!
    方子健过来将第一锅馒头捡出来放进大竹筐里,挑成一担送去最近的地里,让他们先吃两个垫垫肚子。
    蒸笼再次满上,添了水加大了火蒸着。
    方小福又将豆腐切成块扔进汤锅里,再次加满了水、又加了点儿盐试了味道。这时候的汤汁已经泛白了。
    等方子健回来的时候,还剩下几个馒头,便叫几小只过来一人分了一个。然后第二锅也熟了,继续挑了送去另一头地里。
    方子湛也将所有的陷料搅完,甩了甩手,方小福立刻盖上蒸笼过来替他捏了捏肩膀和手臂,方子湛也连忙反过来握住她的手,低声道:“你自己忙个不停,还担心我了。”
    要说累,她更累啊,剁肉馅可比搅肉馅更吃力呢。可惜吉婶不是个能干的,切了这么久也就切完了那些肉,就站到一旁不知道要做啥了。
    看她这憨样,方小福也不敢喊她做什么了,谁知道她会不会啊?别到时候还得她花时间来教,更浪费时间。
    好在姐妹们已经被她教出来了,手脚又利索,馒头全部做好了,等蒸笼呢,饺子也包了大半了。
    这时第三锅蒸笼也好了,方子健还没回来。方小福算了一下人数,那一担应该够了,便把兄弟妹们全发了两个让他们先吃着,也给方子湛两个。
    看到不少村里小朋友围过来,她顿时有些尴尬,这给还是不给呢?还好吉婶子终于找到事做了,立刻呵斥着把那些孩子赶开了。

  ☆、427。第427章 方家的当家主母

方家人自己吃饱了,方子健也回来,手里也捏着个馒头在吃。方小福这才将剩下的馒头都掰成两半分给了那些站在不远处很眼馋的小朋友们。
    都是些和子鸿、子胜这般大的,不少是他们的同窗呢。这看着不能吃,多馋啊。
    剩下的馒头又蒸了两锅,饺子也包得差不多了,方小福看了看把先前剁肉的案桌收拾干净,让几兄弟将碗筷全搬过来摆桌上。
    桌上一排只摆得二十个碗,这碗是用来吃饺子的,三锅汤都改用慢火炖着了,现在不吃,忙完配烙饼吃的。
    等馒头又熟时,村长一行和二祖爷爷一行都过来了,闻着不一样的馒头香,顿时觉得又饿了,知道有多,一人吃了一个。
    方子健把剩下的馒头给负责运送和地坪那边的人送过去,住在私塾里的老先生几人也吃到一个,大赞好香。
    再有剩下的,便给举火把的老少也送过去,一人半个尝尝。
    两口大锅烧了水开始下饺子,然后还是喊这边的人过来吃,都是大海碗,一人一碗饺子,汤面上洒了些红薯叶子。
    等他们吃完走了,两大锅饺子也光光了。接着下了两大锅饺子,喊了那边的人来吃,这时候的麦子已经收掉将近一半了。
    第二批人也吃完,方小福才下了第三锅,发现还剩下小半锅的量,便又煮了一锅。这些就是他们这边的人和负责运送的和地坪的那些人吃了。
    当然,碗自然是不够的,不过是吃完了姐妹们立刻拿去洗了。吉婶、琴伯娘也加入了洗碗的队伍。
    几个老先生跑过来和方家兄弟聊天,和村长大伯他们还有二祖爷爷他们聊天,顺便也捞了小半碗吃了,便问那锅里的汤是配什么吃的。
    方小福暗笑,原来老学究也是吃货啊,竟受不住吃的诱惑。便说是收工时配手抓饼吃的。
    二祖爷爷一边说他也要等收工的时候,一边捧着碗站在夏夜的微风里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心里舒坦得很,忍不住大夸方小福。
    “小七儿,将来方家的当家主母必然是你!”
    方小福很是谦虚地笑笑,心里却道,是不是当家主母我是不知道了,但现在方家我还是拿得了主意的吧。
    因为田里缩小了范围而不需要那么多火把,举火把的小少年们便跑到这边来凑热闹了。
    剩下的饺子,方小福便喊了他们和一直在附近徘徊着的小朋友们来吃,只是不再是满碗了,这么大的碗想撑死他们呀?
    就是方家人也只吃了半碗,给这些人的是小半碗,每人也有十来个。大家一边香喷喷地吃着,一边笑嘻嘻地夸着小七儿好厉害。
    于是方小福很得瑟地说了一句:“要是感谢,以后就叫我小七儿姐!”
    那些小朋友们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