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肯定不会,但我这一招却肯定会让大老板很生气,至于是生谁的气还未可知,但是那位聪明的当家夫人肯定要挨骂了。”
方小福说到这里掩嘴咯咯笑了起来:“当然,最后他们能给我个三五万两也不错,只给一万两我也收下了,不要白不要嘛。”
“就像这次提价成功,也是不要白不要哦,多五两银子也是银子啊。”也就是说,当初方小福提价是翻一倍,三十两。赵大老板还的价是二十两。
☆、494。第494章 这一课的代价有些大了
村长大伯一听还能提价五两,顿时乐得眉开眼笑,连连点头:“没错,五两也是银子啊!”
这段对话并没有瞒着别人,四周的人都听见了,知道能多赚五两,大家都开心地笑了起来。同样是抽成,十五两和二十两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方小福和几兄弟猜得没错,如意斋大老板赵书朗确实昨夜到了青阳县,他在路上已收到了周掌柜的飞鸽传书,便把出馊主意的妾室二夫人给骂了一顿。
只是这位二夫人却不服气,非要斗出个结果来。于是他们打了个赌,如果小七儿妥协了,就等于二夫人为如意斋谋了个大利,未来三年的当家夫人还是她。
如果小七儿拒绝了,她就要即刻交出当家夫人的权力,回京城去禁足一年。而当家夫人大权就要交到三夫人手中了。
二夫人自诩聪明,又是赵家连任的当家夫人,怎甘心在一个黄毛丫头手中吃了个闷亏?而这个赌约也是她自己率先提的。
如果不是她主动提,赵书朗也不会这般无聊,顶多就是叫她赶紧回京,不要再跟着他南巡了。
当天中午,他们正在青阳县的别苑里吃饭,周掌柜便带了杜新匆匆赶来向大老板汇报方小福的回复。
周掌柜之前听了杜新禀报的详细过程后,心里也积了不少怨气。就让杜新当场将方小福说过的所有话皆学了一遍。
赵君睿听得张大了眼睛,忍不住赞道:“好霸气的丫头!”
赵书朗却是脸色难看地放下了筷子,冷眼斜睨着一脸红白交错、咬牙切齿的二夫人。
“你吃完饭赶紧收拾你的行李,立即回京,不准找方家人麻烦。这是你自己立下的赌约,怨不得别人。”
“爷,我们还有机会,我……”
“闭嘴!还嫌丢人不够吗?如意斋也经不起你这般任性的折腾!”赵书朗怒瞪着二夫人,“别让我下第二遍命令!”
二夫人咬了咬唇,泫然欲泣地望着赵书朗,企图用委屈柔弱的模样让他心软,继而求他收回成命。
结果赵书朗却看向周掌柜:“第二封信呢?”
第一封信让小丫头反应这般激烈,只怕第二封信也不好善了罢?
“第二封有回信。”周掌柜连忙将信拿出来递给大老板。看也没看坐在桌边开始用帕子按眼角的二夫人,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后院里的妇人罢了。
“唉。”信的内容并不长,赵书朗几眼就看完了,不由叹气。
然后横了哭哭啼啼的妾室一眼,不悦道:“上回老方作怪,手袋平白涨了五两,这回你又搅事,如意斋要给人家十万两!”
“十万两?!”二夫人惊呼,也顾不得抹泪了,睁着一双湿漉漉的美眸望着赵书朗,激动地道,“爷,他们这是明抢啊!知道咱们如意斋赚了钱想分一杯羹啊!”
“你还有脸怪他们抢?”赵书朗冷笑,“如果你不出馊主意,提价的事儿早就谈完了,二十两有机会,最多二十五两,干干脆脆还没得罪人。”
“也怪我,竟然听信你一介妇人之言。这代价虽大,也怨不得别人。”赵书朗说完又是一叹,然后看向他儿子。
“睿儿,这事儿你是知情的,怎么把握火候、怎么做出选择,可要好好琢磨,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也会有不同的火候。”
“做生意和读书、做人一样,都不可呆板行事,刚愎自用。一个错误的决策,是要付出代价的。错了,就要改过来。”
赵君睿早在他爹望向他的时候便坐正了身子,表情严肃地聆听着教诲。这时候点点头道:“孩儿记住了。”
十岁的赵君睿和大多数富家公子那般,有些顽劣、有些懒散,也养尊处优,但他同时也有身为继承人的觉悟,从小就很努力读书,每年都跟爹出来历练见闻。
因此,他也是谦逊识礼的,又继承了他爹的聪明劲儿和厚道脾气,对下面的人都很和气仁厚,因此底下的人都很喜欢他。
就是周掌柜在家都常用睿公子的许多光荣事迹来教导自家两个儿子,让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赵书朗教育完儿子,一扭头见二夫人还坐在这儿,也不吃饭、也不离席,猛地沉下脸来:“二姨娘,看来这些年我太纵着你了,现在连我的命令都能不听了啊。”
二夫人猛地一惊,脸上顿时现出畏惧之色,身子也连忙站起离席,朝赵书朗蹲身行礼,惶恐道:“爷请息怒,奴家这就回京,遵守诺言。”
“你记住,别再给我惹事,小心输得连赵府都容不下你。”赵书朗冷冷警告。二夫人浑身一颤,连忙又行了一礼,便匆匆退下了。
周掌柜在一旁冷眼看着二夫人的结局,心里却觉得无比痛快。只是想到小七儿那边的怒火……唉。
“爹,这一课的代价有些大了啊。”赵君睿智并未对二夫人的离去有丝毫不舍,反而若无其事地翻看起那封回信来。
“这后果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要我们自己去挽回。”赵书朗等二夫人一走,又恢复了往日优雅温文的模样,对儿子说话态度就缓和多了。
“那个丫头把话说得这么绝,要怎么挽回?”赵君睿歪头问爹。
“如果是你,你想怎么挽回?”赵书朗却不答反问。
“这……”赵君睿想挠头了,可是他爹就是不肯再多说了啊,居然还接着吃起饭来了。
可他也想不出个好办法来,只得硬起头皮道,“孩儿觉得吧,那丫头说气话的可能多一点,咱们应该先让她消消气,才能接着谈事儿。”
“哦?你为何这么觉得?”赵书朗并不反驳,只是笑着反问。
“因为孩儿生气的时候就听不进别人的话,除非有人将我哄好了,让我高兴了,不然谁惹我生气的我肯定不理他,甚至可能作弄他。”
也就是说,他只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想了一下这种情况。
“睿儿说得有理,那依你之见,要如何哄好那丫头呢?她可凶得很呢。”赵书朗放下筷子,饶有兴趣地看着儿子,等他高见。
☆、495。第495章 迎亲
周掌柜在一旁候立着,这时候心里才暗暗明白过来,为何他们如意斋英明仁厚的大老板,会突然被个女人唆摆,犯下这么明显的错误来。
敢情他是在用这件事来教导他的儿子啊。
只是就如睿公子刚才说的,这一课代价有些大了啊。
赵君睿又想了想,还是按他自己的喜好说道:“要不,咱们去找她玩儿,给她送礼物,等她收了礼物心情大好的时候,再谈提价的事情?”
“不错,那丫头也不过大你两岁,兴许你的法子有用呢。”赵书朗看着儿子努力思考的模样不禁莞尔,便采用了他的建议,扭头看向周掌柜。
“老周,立刻将铺子里值钱的珠宝首饰装两盒子,另外再准备六套金头面、六十匹好布料,再准备几盒茶叶、点心小吃。”
“再准备一些文房四宝,还有男孩子喜欢玩的小玩意儿。”赵君睿在一旁提醒。
“那丫头家里不是有好几个兄弟么?咱们不能光准备女子喜欢之物,也要有他们喜欢的东西呀,大家都高兴了,兴许她也就高兴了呢。”
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虽然有时候很生气,可是陪伴他的下人或是他的朋友们高兴了,他的气也能消得快一点儿。
“睿公子说得在理。”周掌柜都忍不住夸赞了一句。这孩子小小年纪,思虑已经这么周祥了,将来执掌如意斋定又是个强的。
方小福并不知道如意斋开始对她拒绝合作的事情做出积极挽救,在杜新离开后,她又和村长大伯说了一会儿话,没多久方子健便赶着马车回来了。
“我们快点走,迎亲快开始了,咱们看热闹去。”方子健笑着对方小福说道。到不是他爱看热闹,而是他知道小七儿肯定爱看。
何况刘家亲事能成,小七儿有很大的功劳啊。
村长大伯还有事情要做,说晚些时候他们赶另一辆马车过去,于是方小福和四兄弟便先往大刘村去了,顺便带走了两个过去吃喜酒的婶子、伯娘。
马车刚到刘家门外,就见一支迎亲队伍已经在院外候着了,一顶大红披彩花轿搁在路边。
方子健连忙将马车赶到西侧不远处一块空地停下来,将马系在钉在地面的套马桩上。今天这里办喜宴,人来人往也不怕谁把马车偷走。
何况大家都知道这是方家的马车,方家最近势大,又有村长和族长撑腰,谁没事跑去招惹?就是顽皮的孩子都不敢爬上马车去看个新鲜。
等他们匆匆走进院子,就见穿着大红喜袍身挂红绸大花的新郎官刘泽飞从堂屋走出,而他手里果然抱着一只鹅。
方小福见了差点笑出来,她是记得古代婚俗里有一项以鹅代雁的习俗,不过后代也有用鱼替代的。刚还想着不知道这时代是用什么呢。
没想到真是鹅。
不过其它环节好像都简化了,也有可能是庄稼人没那么多讲究,只是象征性表示了一下吧?规矩变简单了,却丝毫不影响热闹气氛。
刘泽飞走到院门外看了一眼准备就绪的迎亲队伍,振臂高挥,大声道:“出发!”随着他的声音余音,鞭炮声便噼哩叭啦地响起来。
“噢!迎亲喽!”又是一阵清脆的喊声几乎盖过了鞭炮声,正是一群刘家小兄弟们的声音。
他们一大群人手里拿着糖果袋子在前面开道,子鸿、子胜和子旭也在其中,和大家一样,个个笑逐颜开、叽叽喳喳。
“刘家迎亲!闲人回避!”小少年们高声喊着,手里的糖果一把一把往路边扔去,或者直接塞给挤过来伸手讨糖的同村小伙伴们手中。
很多小孩子早就等在这儿了,不少妇人们也在路边站着看热闹,有糖过来时便伸手接了,也大声说着吉祥话儿:“恭喜恭喜!永结同心!百年好合!”
小兄弟们走过后,后面的队伍才开始出发,沿路看热闹的人也跟着往前方走了。方小福和方子湛兄弟正要出发,身后就传来焦急又兴奋的声音。
“小七儿姐!”
“小七儿姐等等我们!”
“小七儿姐你可来了!”
方小福回头,就看见王小梅一手牵一个跑过来,后面跟着小满和小秋姐妹。昨晚她们和两个小表妹睡一屋,这会儿早就打成一片了。
方小福笑着和她们打了招呼,便让方子湛将刘泽华抱起来。
刘泽华似乎松了一口气,手指往前面一指:“湛表哥,我们快走!他们都走了!”
原来他们年纪太小,没被允许走在队伍里,不过大人答应他们,等小七儿姐和湛表哥他们来了,就带他们去看热闹。
方小福见两个小表妹果然穿的是昨天娘带来的新衣裳,王小梅的是粉黄色,王小菊的是粉红色,便拿出之前准备的那只荷包。
“来,咱们先把漂亮的花戴上。”
方小福拿出和她们衣裳颜色相配的绢花给她们一一戴上。她们梳的都是包子头、齐刘海,想必是小满和小秋梳的,比昨天要整齐许多。
没想到小七儿姐一来又送礼物给她们,还是漂亮的绢花,小姐妹高兴得当场就咧开小嘴露出笑容,一双手还在头上摸个不停。
“好啦,走吧。”方小福装扮好她们,便伸手抱起王小菊,又低头招呼王小梅,“小梅,咱们快点儿。”
一行人走出院外,队伍已经往前面去了,他们快步跟上。方家兄弟偷偷看了方小福几眼,心里暗叹,小七儿真是个霸气又细心的玲珑人儿。
大到可以带领全家、全村赚钱,小到持家照顾弟妹,她真是样样全能,难怪大大小小都喜欢她。
人就是这样,你待他真心,他也会还你真心。尤其是心思敏感的孩子们,你待他好不好他都能很快感受得到,并且回馈你。
他们的世界就是简单的纯白色,你在上边画的是美丽的五彩,你看到的也便是美丽的五彩。他们不会隐瞒、不会扭曲,只会真实地回馈给你。
“小七儿姐,我们也到前面去要糖吃。”刘泽华回头,笑嘻嘻地说道。
☆、496。第496章 抱得如花美眷回
“好,咱们快走,赶到前面去!”方小福自然如他所愿。今天这么好的日子,当然是大家都开心最好了。
锣鼓喧天声里,方子健和方子元在前面开道,小心地挤开热闹的人群。
方子湛和方小福各抱一个小不点跟在后面,小满和小秋牵了王小梅走在后面,子维慢吞吞走在最后面。
“泽飞表哥,恭喜你今日小登科大喜!”从新郎官身旁走过去的时候,方子湛大声喊了一声。方子湛和方子元也笑着拱手道了恭喜。
刘泽飞见是表弟他们,连忙还礼,脸上洋溢着神采飞扬的笑容。只是这笑容看在方子健和方子元眼中,却觉得有些亮眼,两人都不由自主朝后面看了一眼。
“泽飞表哥,恭喜你今日要抱得如花美眷回呀!”方小福也笑嘻嘻地道喜,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小七儿开口就是与众不同啊。
“多谢!多谢!”刘泽飞俊脸飞红,被表弟媳妇调侃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只是……他心里忍不住嘀咕,湛表弟还没圆房吧?
小七儿,你还是个小丫头呢,咋这么敢说啊!
大家说笑着又往前去了,方子湛便吆喝着要吃糖,立刻就有无数双手伸到面前。
“我这儿有!”
“我这儿有糖!”
“我的糖最好吃了!”
不过……为什么他们的手都越过了方子湛,伸到了方小福面前?方子湛额角立刻落下三道黑线,无语地转身。
“是我要吃糖!是我要吃糖啦!”刘泽华看着一把把糖递到后面去了,不由着急地喊道。
“好啦,每人给我一颗就好了。”方小福被眼前热情的小兄弟们弄得哭笑不得,又不忍心扫他们的兴头,便提议每人给她一颗糖,这么多人,自然就有不少糖了。
王小菊根本不需要开口,只要从小七儿姐手中接过糖果就好了。后面跟着的姐妹们也每人拿到不少。
小兄弟们是聪明的孩子,小七儿姐刚这么一提议,他们立刻也每人给后面的人一人一颗,然后跑回来的时候顺手给刘泽华、方子湛、方子元、方子健一人一颗。
他们身负糖果开道的任务,虽然刚才折回几步但很快又回到了前方组成了队伍,动作反应很快,并未影响后面迎亲抬轿的正式队伍。
因此虽然引起一阵小喧哗,却并未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看着一张张兴奋的笑脸,方小福刚才真是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如果因为她人气太好而给表哥的迎亲带来什么麻烦,那她真是难辞其咎了。
苏家在村口,刘家在村子里面一些,却也不算村尾,因此这条本就最近的道路,没多久就走到了。
不过方小福手劲儿有限,半路上就将王小菊放下来改为牵着她走。他们跟上了队伍,走慢点儿也没什么了。
看得见苏家铺子时,那边外面也站了不少人,是附近的村邻直接等在这儿看热闹的。
刘泽扬和另一个同辈后生向前跑到最前头,一人举着一根长竿,点着上边挂着的鞭炮。带着通知寓意的鞭炮声便噼哩叭啦响起来。
很快,苏家门口也走出两个少年,在门外点着了鞭炮,呼应着这边的热闹声。只是,等刘家迎亲的队伍来到苏家门外时,却见院门紧闭。
锣鼓声敲得更来劲儿了,还有人发出“噢!迎亲喽!来娶******喽!”这样的喊声。还好没有唢呐,不然这气势会更震憾。
不知道是这时代没有唢呐,还是这地方不兴这个。反正迎亲队伍里只有锣和鼓不停地敲打着,敲出热闹的节奏。
即使只有两样乐器,场面也很热闹了。何况还有迎亲队伍里发出的这样喊声助兴?派发糖果的小兄弟们此刻也很兴奋,也跟着喊起来。
当然,他们确实只能负责喊话造势了,负责派开门利市的另有其人。正是刘泽扬和另一个后生。
方小福后来才知道,那个后生是族长家的曾孙,十七岁的刘泽胜,也是个童生。
这农村里读书是这样一个规律,一个村里如果读书郎多,自然显见这个村子里对读书的重视,也肯定会有一座村塾。
大家读书方便,启蒙年龄到了自然就会送过去读书了。而不会空有一座村塾却无人去读。若是如此,村塾空了,先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可若一个村子不重视读书,或是读书人家少,就可能没有村塾,或是村塾空了先生走了。读书郎们没处读书,要么去邻村借读,要么就放弃上学或是在家自学了。
而文家集镇下属几个村子都不是穷山沟里的村子,虽然生活一样贫苦,却还未到填不饱肚子的地步,读书成为他们的追求,就会努力去追逐。
因此各村都或大或小有座村塾,先生或从外面请来,或在本村招募童生或秀才出任。如果是自己村子里找到的先生,大家知根底,而且酬劳不贵。
像吴先生就是在本村当先生,吃住都在自家,方便得很,农忙时还能下地帮家里干活呢。
基于以上原因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你在村子里走着,遇见个后生可能就是个童生。不一定从他的穿着来分辨,因为他也可能换了粗布短衫帮家里干活呢。
所谓人不可貌相,不可衣冠认人,大概就是这意思。同理,不要小瞧今天农家的童生,他日可能就是风靡京城的朝堂红人。
再说今天迎亲的队伍里,不算同来看热闹的方家兄弟,光刘家就有十几个不同期的童生,有同族,也有同窗。
此刻他们敲锣打鼓、高声喊门,刘泽扬和刘泽胜一个递红包一个就去推门。
在门内的姐妹们和小孩子们伸手拿红包的时候,发现院门被推,吓得尖叫着一起用力往前推,抵住不被打开。
其实刘泽扬和刘泽胜两个是没敢用力,怕让里面的人跌倒了又添麻烦事儿。不然,就凭里面的小姑娘和小毛头们,还能守住这道门了?
当然这都只是意思一下的习俗罢了,到底还是用好几个红包买开了这道门。
☆、497。第497章 拜堂
院门一开,苏羽和苏霓姐妹便吆喝着苏家的表弟妹们赶紧闪人,别让一捅而入的少年们撞倒了。
方小福他们也跟着队伍走进了苏家的院子,看着张灯结彩的院子不禁有些感慨。
十天前她第一次来这里还是为表哥强行下聘呢,和苏家人吵得不可开交。不过她也认识了活泼可爱又爽利单纯的苏家姐妹。
苏锦的大嫂苏李氏和两个婶子一起张罗着炖百合荷包蛋汤,热情地招呼来迎亲的大家吃。
小兄弟们一听有吃的立刻欢呼起来,便将糖果袋子都收起来,一人端一碗吃起来。来迎亲的队伍都有,不过看热闹的就没有了。
方小福看一眼馋着的小表弟和小表妹,于是往前走,说道:“我们也是迎亲队伍里的了。”
“对,我们也是队伍里的!”刘泽华一听就懂了,立刻大声强调自己的身份。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李氏一看是方小福他们,连忙端了一只木盘,上边搁了六碗。方小福就让五个小的和子维先吃。
子维坚持要让她吃。她却笑了起来:“放心吧,来了苏家没得吃,我们就找锦儿表嫂讨去!”
“哎哟,哪儿能没得吃呢,都有!都有!”苏李氏一听顿时尴尬了,连忙强调厨房还有的是呢。
苏羽也过来帮忙,又送过来六碗,于是方家兄弟和方小福都有得吃了。苏羽还和方小福聊了一会儿天,这才又转身忙去了。
刘泽飞一边吃着寓意百年好合的百合荷包蛋汤,一边眼睛就朝苏锦屋子溜过去。只是屋门紧闭,听不见什么动静。
“兄弟不必担忧,如果到时苏家不放人,咱哥几个就帮你把媳妇抢回去!”刘泽扬和刘泽胜端着碗走到了刘泽飞身边,笑嘻嘻地开口。
旁边人群一听,顿时发出爆笑声。
年纪小些的都规矩地坐在桌边吃,免得摔了碗,年纪大些的后生们就端着随便吃。苏锦的两个哥哥也忙里忙外,又要招呼迎亲的人,又要督促随花轿走的一些物品。
嫁妆昨天下午已经送去了刘家,但一些今天新房里要用到的物品和吃食等物,却是要另外装了担跟着迎亲队伍一起去夫家的。
像电视里那种新娘进了洞房便一坐到天黑,等新郎进来掀了盖头喝了交杯酒才能吃东西的情况,其实现实中是没有这么夸张的。
新娘是要老实坐着没错啦,可是她带去的人却会在新房里忙开了,比如新妇在夫家开厨可不是第二天早上洗手做羹汤。
汤圆莲子红枣汤、芝麻红糖鸡蛋汤,这些是必备要做出来请夫家那边的人喝的。新房里也会不时有人来看新娘子的,来了客人就要招待嘛。
还有给厨房送柴送水给新妇家人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