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汤圆莲子红枣汤、芝麻红糖鸡蛋汤,这些是必备要做出来请夫家那边的人喝的。新房里也会不时有人来看新娘子的,来了客人就要招待嘛。
还有给厨房送柴送水给新妇家人用,也是要收利市的。红包、吃食等等。
大家吃完汤羹就在院子里闲聊,新郎官刘泽飞则去找岳家询问发嫁事宜,可有准备妥当,何时能出门等等。
这些当然不是方小福他们过问的事儿,他们就是来看热闹的。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忽听一个妇人高声喊:“新娘子要出门喽!”热闹的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齐刷刷地盯着挂了红灯笼的屋门。
屋门打开,就见一个后生背了身穿喜服头罩红巾的新娘子踏出门来。方小福猜测,那后生就是苏锦的二哥,也是泽飞表哥的同窗苏靖。
他们两个打小关系好的,不然刘泽飞也不可能和苏锦有机会培养出青梅竹马的恋情来。若不是后来这么一闹,两家的感情其实是很好的。
新娘子出门后,就见到苏锦的娘红着眼眶也走了出来,目光里全是不舍,又有着欣慰。到是她身旁开始哭嚎的苏老太太,让人有些嫌弃。
虽然这时代是有哭嫁的习俗啦,可是你之前那么对待这个孙女,阻止他们的婚事,这会儿到哭天怆地有多不舍似的,多假呀!
方小福撇了撇嘴,朝一旁正和姐姐们玩的王小菊道:“小菊快过来。”
大家都知道迎到了亲队伍要往回走了,连刘泽华都很乖巧地立刻回到了方子湛身边,拉着他的手。
苏靖将大妹背到花轿上,将两只红包放在她手中,说了一句祝福的话,便放下了轿帘。随着鞭炮的声音响起,锣鼓也立刻敲打起来。
迎亲的队伍顺着另一条路走去,方小福回头,就见到苏家的院门又关了起来,门外看热闹的人群也纷纷跟在队伍的后面,一起往刘家走去。
方小福回头,就看见走在轿旁的苏李氏,还有苏锦的两个妹妹,还有一个看着很慈祥穿着绣了福字图案衣服的老太太。
这就是传说中的五福婆婆?来的时候她都没注意到,大概是走在花轿另一边所以没看到吧。后来她才知道,这位五福婆婆竟是二祖爷爷的妻子,二祖奶奶。
辈份那么高,又是儿孙满堂,而且还是村长夫人,确实没有人比她更适任五福婆婆这个位置了。
娶亲队伍穿过邻里、穿过一片菜地绕了大半个村子这才往刘家方向走。沿路都有看热闹的人增加,一路跟随。
小兄弟们又开始发糖,为新郎新娘积攒了许多吉利话儿。等回到刘家院外时,鞭炮声再次响起。锣鼓声敲打得更加热闹。
“新娘子平安顺利娶回家喽!”小兄弟们大概是之前有大人教过,这时候突然发一声喊,声音整齐如训练过的。
刘泽飞本来走在队伍的前面,这时候回身站住,看着花轿在门口停下,在鞭炮声和发小们起哄的笑声里,他上前踢轿门。
其实这轿子并没有那种木质轿门,挂的是软帘,因此他的脚尖在轿底木椽上踢了踢,达到这个意思了就成。
踢了轿门,五福婆婆上前掀开轿帘,立刻就在等候在一旁的刘家两个嫂子上前牵拜。苏锦两手心正好抓着二哥给她准备的红包,此刻便到了牵拜嫂子手中。
跨过火盆进了刘家大门,穿过院子,在宾客们带着笑声的议论声里,一对新人进了堂屋。
二祖爷爷的孙子,也就是刘泽扬的爹充当了司仪,指挥着新人开始拜堂。
此时刘长青和刘老太太,刘明堂和刘张氏夫妇都穿着新衣裳端坐上首,笑眯眯地看着眼前喜庆的小儿女。
☆、498。第498章 新房里看新娘
拜了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之后礼便成。
刘泽飞笑容满面,有些激动地望着面前的人儿,虽然罩着红盖头却仍然能感觉出她的娇羞和喜悦。
从现在开始,锦儿已是他的妻。这个认知让他兴奋不已,一时竟傻看着面前微低着红盖头的新娘子,忘了下一个环节。
“送入洞房!”忽然,四周传来整齐的一阵高喊,刘泽飞猛回神看过去,就看到一张张大笑的脸庞,原来这一声是大家一齐喊的。
“大哥,还不快送嫂子去新房里!”七岁的刘泽冬一脸嫌弃地大声提醒,心里默默吐槽,是不是成亲就容易犯傻啊?
大哥这几天就已经有些傻了,今天更傻。如果成亲会这么傻,他可不要成亲了,他才不要像傻瓜一样地笑,像傻瓜一样地发呆咧。
没人理会一个小小少年郎的心声,都在起哄让新郎官快点带新娘子进洞房。当然,安顿好新娘子可要马上出来。
拜完堂后就等着开席喝喜酒了,可不是红烛高照、春宵一刻的时候啊。
听着大家的调笑声,刘泽飞早已满脸通红,这时候牵拜的嫂子也不管他们了,刘泽飞只好自己扶了苏锦朝自己的小偏院走去。
“小心门槛。”刘泽飞温柔地提醒着看不清路的苏锦。其实苏锦的视线在脚前是看得见的,只是红盖头挡着上方的视线,看不见的是膝盖以上的地方。
两人慢吞吞朝洞房走,后面跟着一大群小少年还有叽叽喳喳也充满笑声的小姐妹们。
在这古代的农村里,都是兄弟姐妹多的人家多,大哥成亲,一群小萝卜头们仿佛过年一样兴奋,随处可见充满喜悦的叽叽喳喳声、呼朋唤友声。
这样的热闹,让方小福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农村里见识过的那些热闹。不过农村婚礼热闹到恐怖的要数闹洞房了。
那可是晚饭过后就开始的戏码,一直闹腾到夜深近凌晨时分,才放一对早已累趴的新人自由。哪里还有精力春宵一刻哟,只怕早睡得跟猪似的。
不知道这时代里闹洞房是怎么个闹法?
沉浸在现代和古代差异情绪里的方小福并未注意到,她的傻乐呵早已引起方子湛他们兄弟的注意。
“娘子,等我考上秀才,咱们也圆房吧,再拜一次堂。”方子湛突然凑近方小福耳边小声嘀咕。他们八年前是拜过堂的,不过只有自家人观礼,形式也简陋了些。
如今家境好了,可以将他们的亲事办得更隆重热闹些了。
“呃……”方小福顿时窘了,扭头看他一眼,有些害羞地道,“拜堂可以有,圆房就算了,人家还小呢。”
拜托,她连大姨妈都没来过,某人这是想啃嫩草啊。
怎么着也要满了十八岁才好当新娘的吧?不过……苏锦好像刚满十五吧?唉,十五的姑娘正是一朵刚刚绽放的花骨朵儿,就这么让人给摘了。
说起来,彩云也是十五嫁人了,如今还没过十六岁生日呢,已经有了五个多月身孕了啊,要当娘的人了。
……方小福想到身边这两个活生生的早婚例子,身子不由一哆嗦,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你怎么了?”方小福反应异常,方子湛立刻发现了,横臂过来搂住她,关切地问,“怎么哆嗦了?”
“我没事儿,回头再和你说。”方小福嗔他一眼,小声解释。如果她不解释,只怕他要在这里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小七儿姐、湛表哥快看,撒枣子了!还有桂圆啊!”刘泽华坐在打开的窗台上朝里看着,这时候激动地提醒着身后扶着他表哥表嫂。
“还有花生!我看见花生了!”王小菊也兴奋地大声道。
方小福和方子湛扭头朝里看去,才发现新郎已经揭了红盖头,此时和新娘一起坐在床边,接受“撒帐”的礼仪呢。
五福婆婆在念叨着一些吉祥的话。因为媒人是二祖爷爷他们,因此不可能像电视里演的那般来个穿红戴绿形象丑化的媒婆在这里招摇了。
不过,又是祖爷辈又是村长的二祖爷爷安排了自家这么多人来帮忙,不仅是尽了一个村长的义务,也是很给刘家面子的。
而这个面子的背后,自然还有老方家。
撒帐之后,新夫妇喝了交杯酒,苏锦的大嫂端进来一碗饺子,刘泽飞接过来夹了一颗喂给苏锦吃,苏锦红着脸张嘴接了。
刚嚼了两下,就听见一群小兄弟们高声问:“生不生?”
苏锦猛然一惊,连忙回道:“生!”
她说完就觉得脑子里“轰”地一声如绽开的烟火,头垂得快埋到腿上去了。羞死人了啊!
在大家哈哈的大笑声里,刘泽飞也傻笑着吃了一颗饺子。于是同样的问题和回答再响了一遍。
方小福在窗外看着这场热闹也觉得好笑,这古代的婚俗可真是有趣呀,处处皆吉祥喜庆的谐音环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可真不是盖的。
她忽然扭头朝身后三人溜去一眼,三人皆奇怪地瞟了她一眼,却见她似笑非笑地道:“泽飞表哥好像只有十八岁呢,苏锦嫂子才十五岁。”
“……”所以呢?
方小福却没有再说了,泰然自若地转回头继续看新房里的热闹。
方子元和子维相继撇了撇嘴,只有方子健有些惊悚了,小七儿这是几个意思啊?难道在提醒他也是十八岁,也要找个十五岁的媳妇了?
新房里看新娘,就像看世间一道最美的风景。已经被掀了红盖头的红娘不用再傻坐着了,她是可以在新房里随意走动的,只是不能出新房门。
这到是和方小福认知里的习俗不同。新娘不是应该罩着红盖头冷清清坐床边,一动不动到夜里等喝得醉醺醺春风得意的新郎来挑红盖头的吗?
可是这个新娘却已经完成一部分仪式,成为正式的刘家新妇了。而且正笑吟吟地和围在面前的小兄弟、小姐妹们说话呢。
当然,主要是大家说,她含笑听着偶尔说两句罢了。然后,娘家大嫂和妹子将准备好切成了小块的芝麻片糖拿出来,一人分了一块。
☆、499。第499章 喜酒是无法推辞的
大家拿了糖在刘泽飞的吆喝下便一哄而散,新房里这才宽敞了些。方小福他们几个还有刘泽扬那帮后生子们才挤了进来。
大家说笑了几句,就让刘泽飞请到小厅西厢小厅里坐去了。苏家两个小妹送来糕点和茶水招待大家。
这里的招待不是刘家的招待,是刘家新妇的招待。因此帮忙做事的是从娘家来的嫂子和妹子,而不是刘家这边的嫂子和妹子。
于是就有后生调侃苏家两个妹子,问她们啥时候出嫁,要不要他们去提亲啊?
苏家两个妹子一个十三,一个九岁,哪里经得起后生们调笑啊?立刻红着脸跑了。那些后生们见了便笑得前俯后仰,好像他们也要小登科了似的。
不过他们并没有闹多久,吃了块糕点喝了杯茶就继续忙去了。新妇都进了门,这时辰也快中午了,当然是要摆席了。
二十来个后生去厨房问了情况后就开始屋里屋外摆桌子。
清一色的大八仙桌,东边小偏院里整齐地摆下了十二桌,正院里摆了十六桌,堂屋里摆了六桌,院子外面道路上一溜儿呈品格子形摆了二十六桌。
至于原本占着地儿的马车、牛车则全部换地儿系着去了。空出来的地儿正好摆桌子,饶是这样,院子外面摆的还是流水席,村邻们自己坐了。
堂屋里坐的都是老长辈,一般长辈则坐在正院里,新房小偏院则是清一色的同辈兄弟姐妹,大的二十岁、小的两岁。
方小福依然和方子湛带着刘泽华、王小菊坐一桌,同桌的还有方子健、方子元、子维、子胜、子旭。
这次他们桌坐了九个人。
本来理论上是坐不下的,不过方小福却提供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她坐中间,王小菊坐她左边,刘泽华坐她右边,右首上去是方子湛,方子湛的右边是子旭。
这样他们五个人只占了两围边,而且还能照顾小朋友。然后依次是方子健、子胜、方子元、子维。
王小梅虽然很少过来和小七儿姐一起,可是这一桌满了,她便跟着小满和小秋两个表姐,还有几个亲戚家的小姐妹们一起坐。
刘香儿和刘莲儿作为主家闺女,新郎的妹子,她们是没坐儿的,这时候还在西侧偏院里灰头土脸地负责烧火呢。
也难怪方小福昨天来没见着她们,今天来又没见着她们。到也省了不少麻烦。
新娘的娘家大嫂和妹子也没座儿,毕竟她们来是送嫁,不是做上宾,这时候还没有女方家到男方家做上宾的习俗。
不过刘泽飞怎会饿着他的小媳妇?早就托付刘泽扬上菜的时候另外送几盘到新房里去,让苏家姑嫂姐妹也能吃上饭。
方小福左边要照顾王小菊,右边要照顾刘泽华,还要偷空接受方子湛的照顾,忙得很,到也没太多心思去打量四周的情况了。
这时代的婚礼也算是见识得差不多了,古今时代偏差也看得差不多,剩下的就要等晚上来看闹洞房了。
就在饭快吃完的时候,有吃得快的小兄弟姐妹都已经下桌了,就看到新郎官在几个小伙伴的陪伴下拿着酒壶、酒杯过来了。
原来是敬酒环节了啊,方小福都忘记还有这一出了。
她这才注意到桌上是摆了小酒杯的,不过因为小孩子多,方家兄弟们又不擅长喝酒,因此谁也没去动酒杯。一只酒坛还在桌底下搁着呢。
“好兄弟们!啥也不说了,先干一杯!”刘泽飞已经在外面敬过一圈儿了,这儿怕是最后一站,此时他脸颊通红,目光带着幸福的迷醉笑容,走过来直接就喊干杯。
看着他春风得意的模样,方小福突然看了方子湛一眼,心想他们再拜堂的话,可是要摆酒的,他这一杯倒的弱点要是改不掉,可就麻烦了呢。
方家兄弟站起身,方子健从桌底下搬出酒坛子给兄弟们都满上一杯,大家举杯齐祝了刘泽飞小登科幸福、大登科圆满之类的话,都喝光了杯中酒。
“好!爽快!”刘泽飞也喝了一杯,笑嘻嘻地赞了一句,忽然看向悠然坐着的方小福。
“小七儿!你也喝!表哥这次能顺利娶回锦儿,你的功劳最大!表哥要敬你一杯!也要祝你和湛表弟永结同心!百年好合!”
“恭喜表哥有情人终成眷属,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方小福知道这种喜酒是无法推辞的,连忙找到一只空杯,方子健为她倒了个半杯,她端起来朝刘泽飞敬酒,说了祝福的话后也一饮而尽。
她到这地方后还没喝过酒呢,虽然酒精度不高,可入喉还是有些烈,她吐了吐舌,还好没呛着。
看她吐舌的俏皮模样,刘泽飞身后的几个后生都哈哈笑了起来。方子湛连忙妥了一勺汤给她喝下。
新郎敬酒队伍又敬了三杯才转去别桌。不过这院子里能让他们敬酒的席位不多,都是小少年和小姐妹们,可不能喝酒。
方子湛他们每人喝了四杯,方小福都喝了两个半杯,还好之后不用再喝了,这顿饭才能安然吃完,如果多来几杯,只怕饭到中途就能睡着了。
但是对方子湛和子维来说,四杯酒也够呛了,此刻他们的脸颊有些泛红,眼睛有些迷离犯困了。
匆匆吃完饭,方小福就让酒量最好的方子元去看新房小厅是不是空着,他们抢先占据了那里的围炕,四兄弟一起躺上去了。
方小福则牵了两小只又招呼着子胜和子旭一起守在小厅里,然后喊小满和小秋去打盆清水拿条毛巾来,再倒了些茶水过来放着。
“小七儿姐,为什么湛表哥他们都睡着了啊?”刘泽华奇怪地问。
“小七儿姐,我们去找新娘子姐姐玩儿好不好?”王小菊期盼地问。
“湛表哥他们困了要打个盹儿。”方小福微笑着回答了刘泽华,又看向王小菊,“等下让小满姐和小秋姐带你去找新娘子姐姐玩儿。”
“小七儿姐你为什么不去?”刘泽华奇怪地问。
“小七儿姐你也一起去好不好?”王小菊期盼地问。
☆、500。第500章 这笔帐不需要咱们来算
“小七儿姐不放心你们表哥,要守在这里,等他们睡醒了才去玩儿。”方小福耐心回答他们。
这时小满和小秋已经端着水盆和茶盘过来了,后面跟着方刘氏。
方刘氏在厨房帮忙,看见闺女过来又是打水又是端茶的,一问才知道三儿喝醉了,顿时有些焦急,就跟着过来看看情况。
“小七儿,三儿他怎么样了?”方刘氏担忧地问。
“娘别担心,他们小睡一下便好了。”方小福连忙解释,扭头朝围炕上看去,果然只有二哥在无聊地玩着扇子,另三个兄弟已经睡着了。
方小福拧了半湿毛巾给方子湛擦了擦脸和手,又拧了湿毛巾让方子元给大哥和子维也擦一擦,替他们解些酒。
方子元本来不愿意,可又担心小七儿会自己动手,便接过毛巾照做了。
方小福回身一抬头,透过开着的窗子看见有几个妇人正说笑着走进了小偏院,连忙让子胜把窗子关上,又让小满把门也关了。
“小七儿,这是……”方刘氏不解地看着方小福。
“娘,刚看到走进院子的那四个妇人没有?”方小福压低了声音。
“嗯,是泽飞的外婆和舅娘。”方刘氏点点头。
“昨晚她们在表哥的新房里拦着我给我小鞋穿,我忍了。这事儿也告诉二祖爷爷他们了,这会儿我怕她们看见我找过来又闹什么幺蛾子。”
“岂有此理!”方刘氏大怒,起身就要去和那些人理论。
看她的反应,方小福就知道娘还不知情。昨晚她把事情经过告诉二祖爷爷还有小舅他们时,就说要他们悄悄和娘说清楚的。
现在想来,怕是大家都担心娘知道了会忍不住和那些人掐起来,便瞒下她了吧。
今儿是正席很热闹,娘又一直在厨房里忙着,和那些个做客的到也没什么机会碰头。她们若敢跑去厨房找娘闹,肯定会被刘家人扔出去的。
只是没想到,她们这会儿吃饱喝足,就跑来新房里看新娘子了。说得也是,她们可是刘泽飞的亲外婆、亲舅娘,苏锦才是她们真正的晚辈呢。
“娘,咱们可不能闹起来。今儿可是泽飞表哥的大喜日子。这会儿三哥他们又正睡着呢,也不能吵着他们了。”
方小福连忙制止。方刘氏回头看了炕上睡着的人一眼,咬牙道:“好,这笔帐先记着。”
“娘放心,这笔帐不需要咱们来算,自有人找她们算的。”方小福笑了笑,“娘可是客呢,闹起来也不好看。”
“说得也是。”方刘氏如今也能听劝了,便又坐回椅中,笑了笑道,“还是小七儿聪明,看事儿敞亮着呢。”
“娘,你在厨房里忙半天也累着了,不如趁机歇歇?”方小福莞尔,于是关心地说道,“吃中饭了吗?”
“我没事儿,也就是搭把手,在厨房还能饿着自己嘛,呵呵。”方刘氏说着便笑了起来,她越发觉得自家这儿媳妇的百般好了,又能赚钱又体贴又孝顺。
“哎呀,我跑出来了,你小舅娘可没帮手了,我得赶紧回去,她还有着身子呢。”方刘氏突然叫了一声,慌慌张张地起身往外走。
方小福撇了撇嘴,有些哭笑不得。
“小七儿,你照顾好他们几个,有啥事儿就让小满、小秋赶紧来找我,在刘家,你别怕谁,万事有娘呢。”
“知道了,娘快去吧。”
方刘氏走后,小满关好门,两姐妹带着刘泽华和王小菊坐在另一头的炕榻上聊天,方小福回头,就看见子胜和子旭正趴在方子元身边,三兄弟也在低声聊天呢。
这时候的小孩子真的很乖巧,不会因为自己高兴就大声笑,也不会因为无趣就吵着闹着要出去玩。他们说话都小小声的,生怕吵醒了睡着的人。
方小福见大家都找到乐子了,就她一个人闲坐着,便觉得一阵困意袭来,刚在椅子上歪下,忽然一个机灵,猛地坐起。
“子胜,你下午还要上学呢,怎么还在这儿?”方小福猛然想起来,下午子鸿和子胜不是要去村塾的吗?他们可只请了半天假呢。
“呀,我忘了。”子胜也是恍然想起还有读书这事儿,连忙从围炕上爬起来,找鞋子穿上,在子旭的低笑声里,红着脸尴尬地解释,“六哥说他来叫我的。”
所以,不全是他忘记了,也是六哥没叫呢。
“子鸿玩到哪儿去了?”方小福奇怪地一挑眉。
“他和泽齐哥他们去了外面院子。”子胜说话间已下了炕,“小七儿姐,我和六哥是不是坐我爹的马车回去呀?”
“嗯,你先去找子鸿,然后看大伯他们是不是喝完酒了,要是他们现在不回去,你们就过来喊二哥送你们回去。”
方小福细细叮嘱着,其实也担心大伯他们喝了酒醉驾。虽然这时候车没那么多,路上也不会有什么人走,可总还是不太安全的。
大人就算了,危险时能自救,他们还是孩子呢。
子胜应了一声,也打开门跑出去了。
方小福关门的时候看了上房一眼,新房里气氛欢乐的谈笑声还在,看来那四个欧巴桑很满意苏锦这个小媳妇呢。
方小福撇了撇嘴,一回身就对上二哥深沉的眸子,不由挑眉,见二哥没有移开目光,便朝他扮了个鬼脸。
方小福搞怪的表情成功逗笑了方子元。这边刘泽华正好看见了,便咯咯地笑了起来。
王小菊立刻朝他“嘘”了一声,瞪着他道:“别吵醒表哥了。”
刘泽华连忙捂了自己的嘴,大眼眨了几眨。被这么一闹,方小福又觉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